工业服务器系统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服务器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将模块耦接至背板,并兼容
于先进电信运算架构(AdvancedTCA)的工业服务器系统。
背景技术
模块化系统通常用于可靠性和成本效益为重要因素的通信网路中。此种模
块化系统包含连接且耦合互用性工件的一个或多个背板,例如电路板或“集成
板”,其中,该集成板可能包括但非受限的板卡、载接板、处理板、互连界面
等等。其它可被所述背板连接并相耦合的互用性工件,包含有一些类似风扇、
电力设备模块(PEM)、现场可置换单元(FRU)、警报板等等的组件。
通常,一个模块平台系统内的背板系包括一个或多个数据传输连接器和电
力连接器,其中,该一个或多个数据传输连接器,包含连接并相耦至该背板的
集成板互连的通信链路。而所述的通信链路可使该些互连的集成板,耦合至一
些在该背板上的组件,例如:夹层卡、处理元件、芯片集、媒体装置等等。通
常,一个数据传输接口,用来在通信链路之间负责担任一桥接器的工作,并且,
在所述通信链路中所传送的数据或指令使用各种不同的通信协议来进行传输。
因此,综合上述对于之解决方案的说明,可以得知目前所现用的解决方案
仍具有许多缺点与不足;有鉴于此,本案的发明人极力加以研究发明,而终于
研发完成本发明的一种工业服务器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业服务器系统,其主要于一对接背板
上规划设置四个对接区,使得至少一后板模块与至少一前板模块能够通过安装
于该对接背板上的多个信号连接单元而互通消息;并且,本发明通过该背板上
连接器的一特定配置,使得结合至该背板的该些模块能同时达到良好的传输效
率、降低能量耗损以及提高系统散热的效果。
因此,为了实现本发明上述的目的,本案的发明人提出一种工业服务器系
统,包括:
一容置体;
一背板,设置于该容置体之内,并包括有:
一第一对接区,具有:
两个第一传输区块,上下并行设置于该背板的正面;及
多个第一信息对接区块,并行设置于该背板的背面;
一第二对接区,位于该第一对接区的一侧,并具有:
两个第二传输区块,上下并行设置于该背板的正面,并相对于该两个
第一传输区块而位于该些第一信息对接区块的一侧;
一主要通风区,形成于该背板之上,并邻近于该第二传输区块,用以
使该背板前后的空气流通;
多个第二信息对接区块,设置于该背板的背面;及
多个第一电源输出区块,设置于该背板的背面,并邻近于该些第二信
息对接区块;
一第三对接区,相对于该第一对接区而位于该第二对接区的一侧,并具
有:
两个第三传输区块,上下并行设置于该背板的正面;及
两个第二电源输出区块,上下并行设置于该背板的正面,并位于该些
第三传输区块的一侧;以及
一第四对接区,相对于该第二对接区而位于该第三对接区的一侧;
至少一后板模块,借由分别与该第一信息对接区块、该第二信息对接区块
和该第一电源输出区块互相对应的一第一信息对接连接器、一第二信息对接连
接器和一第一电源连接器而结合至该背板的背面;
至少一前板模块,借由分别与该第一传输区块、该第二传输区块、该第三
传输区块和该第二电源输出区块互相对应的一第一传输连接器、一第二传输连
接器、一第三传输连接器和一第二电源连接器而结合至该背板的正面;以及
一电源供应器,容置于该容置体之内,并耦接于该背板的该第四对接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工业服务器系统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部分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的背板的正面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前板模块的立体图;
图5是本发明的背板的背面视图;以及
图6是本发明的后板模块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
1:工业服务器系统11:容置体
12:背板121:固定件
13:后板模块131:第一信息对接连接器
132:第二信息对接连接器133:第一电源连接器
14:前板模块141:第一传输连接器
142:第二传输连接器143:第三传输连接器
144:第二电源连接器15:电源供应器
16:硬盘A:第一对接区
A1:第一传输区块A2:第一信息对接区块
B:第二对接区B1:第二传输区块
B2:主要通风区B3:第二信息对接区块
B4:第一电源输出区块C:第三对接区
C1:第三传输区块C2:第二电源输出区块
D:第四对接区D1:第一电源供应区块
D2:控制模块区块D3:第二电源供应区块
D4:硬盘插槽区块D5:输入输出区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描述本发明所提出的一种工业服务器系统,以下将配合
附图,详尽说明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
请参照图1与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工业服务器系统的立体图与部分立体
图。如图所示,本发明的工业服务器系统1主要由一容置体11、一背板12、
至少一后板模块13、至少一前板模块14、以及一电源供应器15所构成;其中,
该背板12与该电源供应器15设置于该容置体11之内,且该后板模块13、及
该至少一前板模块14耦接并结合至该背板12。
请参照图3,为本发明的背板的正面视图。如图3所示,该背板12包括
有一第一对接区A、一第二对接区B、一第三对接区C、及一第四对接区D;
其中,该第二对接区B位于该第一对接区A的一侧,该第三对接区C相对于
该第一对接区A而位于该第二对接区B的另一侧,该第四对接区D则相对于
该第二对接区B而位于该第三对接区C的另一侧。接着说明位于该背板12正
面之上的连接器配制,该第一对接区A具有上下并行设置于该背板12的正面
之上的两个第一传输区块A1。位于该第一对接区A右侧的该第二对接区B具
有上下并行设置于该背板12的正面之上的两个第二传输区块B1、及形成于该
背板12之上的一主要通风区B2,且该主要通风区B2位于该两个第二传输区
块B1的右侧,用以使该背板12前后的空气流通。
位于该第二对接区B右侧的该第三对接区C具有上下并行设置于该背板
12的正面之上的两个第三传输区块C1以及上下并行设置于该背板12的正面
之上,并相邻设置于该两个第三传输区块C1右侧的两个第二电源输出区块
C2。位于该第三对接区C右侧的该第四对接区D具有位于该第四对接区D上
半部的一第一电源供应区块D1,用以接收该电源供应器15供给的电源、位于
该第一电源供应区块D1右方的一控制模块区块D2,用以监控该工业服务器
系统1、以及位于控制模块区块D2右方的一第二电源供应区块D3,用以接收
该电源供应器15供给的电源,其中,该控制模块区块D2作为电源供应器15
的状态显示、软件/硬件重置、及电源开关的连接接口。
此外,必须于此补充说明的是,该背板12还具有至少一次要通风区形成
于该背板12未使用的区域,以提高该工业服务器系统的散热效果,并且,该
背板12借由设置于该背板正面的至少一固定件121来固定设置于该容置体11
之内。
请参照图3,并请同时参照图4,为前板模块的立体图。如图4所示,该
前板模块14借由分别与该第一传输区块A1、该第二传输区块B1、该第三传
输区块C1和该第二电源输出区块C2互相对应的一第一传输连接器141、一第
二传输连接器142、一第三传输连接器143和一第二电源连接器144而结合至
该背板12的正面。该前板模块14还具有一板卡管理员(IntelligentPlatform
ManagementController,IPMC),负责监控、记录板卡模块上的情况,回报并
处理异常事件,以及控制板卡模块上的电源和数据频道的开启等管理功能;并
且,该前板模块14还包括有一复杂指令集电路(CISC)。
接着说明位于该背板12背面之上的连接器配制,请参照图5,为本发明
的背板的背面视图。如图5所示,该第一对接区A的背面直行设置有三个第
一信息对接区块A2,且该第一信息对接区块A2邻近于该第二对接区B。该第
二对接区B的背面直行设置有三个第二信息对接区块B3,及三个第一电源输
出区块B4,其中,该第一电源输出区块B4位于该第二信息对接区块B3左方,
并邻近于该第三对接区C。该第四对接区D的背面设置有一硬盘插槽区块D4
及一输入输出区块D5,其中,该硬盘插槽区块D4邻近于该该第三对接区C
并具有两个硬盘插槽,用以耦接至少一硬盘16,该输入输出区块D5位于该硬
盘插槽区块D4下方,用以耦接至少一电气模块,且该电气模块选自于下列群
组之中的任一者:通用序列总线(USB)装置、局域网络(LAN)或无线LAN
(WLAN)装置、整合装置电子电路(IDE)、进阶传输附接(ATA)装置、
音频装置与其它输入输出(I/O)装置。并且,请再参照图3,该第三传输区块
C1作为该前板模块14与该控制模块区块D2、该硬盘插槽区块D4、及该输入
输出区块D5的传输接口。
请参照图5,并请同时参照图6,为本发明的后板模块的立体图。如图6
所示,该至少一后板模块13借由分别与该第一信息对接区块A2、该第二信息
对接区块B3和该第一电源输出区块B4互相对应的一第一信息对接连接器
131、一第二信息对接连接器132和一第一电源连接器133而结合至该背板12
的背面。该后板模块13为一先进夹层卡(AdvancedMezzanineCard),并具
有通信信道、模块管理控制器(MMC)、模块控制逻辑、模块存储器、I/O接
口、模块接口、热插拔电路、和扩充应用模块,其中,上述的模块存储器系选
自于下列群组之中的任一者:挥发性存储器、非挥发性存储器、闪电存储器、
随机存取存储器(RAM)、与只读存储器(ROM);并且,上述的模块控制
逻辑系选自于下列群组之中的任一者:微处理器、网络处理器、微控制器、现
场可程序门阵列(FPGA)、与专用集成电路(ASIC)。
承上述,继续地说明设置于该背板12上的连接器所使用的传输接口。于
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中,该工业服务器系统1将两个前板模块14、及三个
后板模块13结合至一背板12之上。若以前板模块14作为一主输入端,则该
前板模块14借由该第一传输区块A1与该第二传输区块B1将数据信号输入至
该背板12,其中,该第一传输区块A1具有两组利用八个信道的组件高速互连
(PCIex8)协议接口,及两组利用四个信道的组件高速互连(PCIex4)协议
接口,该第二传输区块B1具有两组利用八个信道的组件高速互连(PCIex8)
协议接口。
于该背板12背面之上的每一后板模块13借由每一该第一信息对接区块
A2所具有的一组万兆位附挂单元接口(XAUI),及一组利用八个信道的组件
高速互连(PCIex8)协议接口接收自该前板模块14所传出的数据信号;并且,
每一后板模块13亦借由每一该第二信息对接区块B3所具有的三组万兆位附
挂单元接口(XAUI)接收自该前板模块14传出的数据信号。此外,必须补
充说明的是,本发明系借由将包括有复杂指令集电路(CISC)的该两个前板
模块14,同时结合至该背板12之上,可使得该工业服务器系统1于处理大量
压缩封包资料等工作时,能以较快速、较有效率的方式完成。
如此,上述已完整且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工业服务器系统的结构、功能与
背板连接器配置;经由上述,我们可以得知本发明具有下列的技术特征与优点:
1.于本发明中,于一背板12上规划设置四个对接区(A、B、C、D);
使得至少一后板模块13与至少一前板模块14能够通过安装于背板12上的多
个连接器而互通消息;特别地,本发明进一步于使得第三对接区C上的邻近
于第四对接区D,如此设置可使得第二电源输出区块C2与第三电源输出区块
C4邻近设置于第一电源供应区块D1与第二电源供应区块D3,进而降低能量
耗损以增加其电能传输效率;
2.再者,本发明亦将第三传输区块C1设置于第三对接区C之上,其目
的在于第三传输区块C1为一主要的输入输出传输接口,故邻近设置于该输入
输出区块D5,可使得其传输效率增加;
3.此外,本发明更于该些对接区(A、B、C、D)之间的未设置连接器
的区域挖设多个通风口,以提高工业服务器系统的散热效果。例如:将主要通
风区B2邻近设置于第二传输区块B1与第二信息对接区块B3的侧边,因为该
主要通风区B2所在的位置对应到前板模块上的重要电路及电子组件,故必需
有良好的散热来避免电子组件损坏。
必须加以强调的是,上述的详细说明针对本发明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
但是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凡未脱离本发明技术精神
所作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