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盗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服务器和移动终端.pdf

上传人:a1 文档编号:6285999 上传时间:2019-05-28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1.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407525.1

申请日:

2015.07.13

公开号:

CN105608763A

公开日:

2016.05.25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7C 9/00申请日:20150713|||公开

IPC分类号:

G07C9/00

主分类号:

G07C9/00

申请人: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发明人:

都强; 黎广

地址:

518040 广东省深圳市车公庙天安数码城创新科技广场B座8楼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友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3

代理人:

尚志峰;汪海屏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防盗控制方法、一种防盗控制装置、一种服务器、一种移动终端和一种防盗控制系统,用于所述服务器的防盗控制方法,包括:接收来自虹膜采集系统的当前访客的虹膜信息;判断所述虹膜信息是否与预设虹膜信息相同;当判定所述虹膜信息与所述预设虹膜信息相同时,向防盗锁设备发送开启信号,以允许所述当前访客执行开锁操作;当判定所述虹膜信息与所述预设虹膜信息不同时,判断是否接收到来自移动终端的授权信息,以确定是否允许所述当前访客执行开锁操作。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将虹膜识别技术与智能终端结合应用到防盗系统中,可以有效地提升防盗系统的可靠性与安全性,从而提升用户体验。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防盗控制方法,用于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来自虹膜采集系统的当前访客的虹膜信息;
判断所述虹膜信息是否与预设虹膜信息相同;
当判定所述虹膜信息与所述预设虹膜信息相同时,向防盗锁设备发送开
启信号,以允许所述当前访客执行开锁操作;
当判定所述虹膜信息与所述预设虹膜信息不同时,判断是否接收到来自
移动终端的授权信息,以确定是否允许所述当前访客执行开锁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盗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判定接收到所述授权信息时,向所述防盗锁设备发送所述开启信号,
以允许所述当前访客执行开锁操作;以及
在判定所述虹膜信息与所述预设虹膜信息不同时,所述判断是否接收到
来自移动终端的授权信息之前,还包括:
获取所述当前访客的身份验证信息,其中,所述身份验证信息包括:授
权密码和所述当前访客的监控信息;
将所述身份验证信息发送至所述移动终端,以供所述移动终端判断是否
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授权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盗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判定未接收到所述授权信息时,向所述防盗锁设备发送禁止开启信
号,以禁止所述当前访客执行开锁操作;以及
在判定未接收到所述授权信息并检测到所述开锁操作时,向所述移动终
端发送提醒信息和/或触发报警系统。
4.一种防盗控制装置,用于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虹膜采集系统获取到的当前访客的虹膜信息;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虹膜信息是否与预设虹膜信息相同;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当判定所述虹膜信息与预设虹膜信息相同时,向防
盗锁设备发送开启信号,以允许所述当前访客执行开锁操作;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当判定所述虹膜信息与所述预设虹膜信息不同时,
判断是否接收到来自移动终端的授权信息,以确定是否允许所述当前访客执
行开锁操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盗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还用于:在判定接收到所述授权信息时,向所述防盗
锁设备发送所述开启信号,以允许所述当前访客执行开锁操作;以及
所述防盗控制装置还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在判定所述虹膜信息与所述预设虹膜信息不同时,所述
判断是否接收到来自移动终端的授权信息之前,获取所述当前访客的身份验
证信息,其中,所述身份验证信息包括:授权密码和所述当前访客的监控信
息;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身份验证信息发送至所述移动终端,以供所
述移动终端判断是否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授权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防盗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
送模块还用于:在判定未接收到所述授权信息时,向所述防盗锁设备发送禁
止开启信号,以禁止所述当前访客执行开锁操作;以及
所述防盗控制装置还包括:
第一触发模块,用于在判定未接收到所述授权信息并检测到所述开锁操
作时,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提醒信息和/或触发报警系统。
7.一种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防
盗控制装置。
8.一种防盗控制方法,用于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来自服务器的当前访客的身份验证信息;
根据所述身份验证信息判断是否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授权信息,以确定是
否允许所述当前访客执行开锁操作,其中,所述身份验证信息包括:授权密
码和所述当前访客的监控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盗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来自所述服务器的提醒信息;
根据所述提醒信息,触发报警系统。
10.一种防盗控制装置,用于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服务器的当前访客的身份验证信息;
第三判断模块,根据所述身份验证信息判断是否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授权
信息,以确定是否允许所述当前访客执行开锁操作,其中,所述身份验证信
息包括:授权密码和所述当前访客的监控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防盗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服务器的提醒信息;以及
所述防盗控制装置还包括:
第二触发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提醒信息,触发报警系统。
12.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防
盗控制装置。
13.一种防盗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服
务器和权利要求12中所述的移动终端以及虹膜采集系统。

说明书

防盗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服务器和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防盗控制方法、一种
防盗控制装置、一种服务器、一种移动终端和一种防盗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有关门窗防盗系统的技术方案主要集中在以下两方面:

方案1、指纹识别门窗防盗系统;

方案2、纯硬件的门窗防盗系统,结合各类传感器、处理器等组合而
成。

现有技术方案1的缺陷:指纹识别可靠性不高,识别精度有限,手指脱
皮会影响识别率,再加上指纹可以造假,比如指纹套等,所以这种安防系统
可靠性有待提高。

现有技术方案2的缺陷:这种安防系统是比较早的,智能性和可靠性均
比较差。

另外,虹膜识别(IrisRecognition,IR)技术,是基于眼睛中的虹膜进行
身份验证,是人体生物识别技术的一种,其识别过程一般包括虹膜图像获
取、图像预处理、特征提取、特征匹配等过程,虹膜信息采集处理过程如图
1所示,具体流程如下:

(1)使用特定的摄像器材对人的整个眼部进行拍摄,并将拍摄到的虹膜
图像传输给虹膜采集系统的图像预处理软件;

(2)对获取到的虹膜图像进行处理,使其满足提取虹膜特征的要求,主
要包括如下几个过程:虹膜定位、虹膜图像归一化、图像增强等;

(3)特征提取:采用特定的算法从虹膜图像中提取出虹膜识别所需的特
征点,并对其进行编码,得到特征编码;

(4)特征匹配:将特征提取得到的特征编码与数据库中的虹膜图像特征
编码逐一匹配,判断是否为相同的虹膜,从而达到身份识别的目的。

由于眼睛虹膜具有唯一性,世界上找不到具有相同虹膜信息的两个人,
这就确保基于虹膜信息的安防系统的可靠性。现有技术中,虽然有将虹膜识
别技术应用到门窗防盗系统的方案,但是,防盗可靠性不高,有待改善。

因此,如何将虹膜识别技术与智能终端相结合更加有效的应用到防盗系
统中,以进一步提升防盗系统的可靠性与安全性,从而提升用户体验成为亟
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基于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技术方案,通过将虹膜识
别技术与智能终端相结合更加有效的应用到防盗系统中,进一步提升了防盗
系统的可靠性与安全性,从而提升了用户体验。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防盗控制方法,用于服务
器,包括:接收来自虹膜采集系统的当前访客的虹膜信息;判断所述虹膜信
息是否与预设虹膜信息相同;当判定所述虹膜信息与所述预设虹膜信息相同
时,向防盗锁设备发送开启信号,以允许所述当前访客执行开锁操作;当判
定所述虹膜信息与所述预设虹膜信息不同时,判断是否接收到来自移动终端
的授权信息,以确定是否允许所述当前访客执行开锁操作。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有访客拜访时,通过设置于门窗等处的虹膜采集
系统采集当前访客的虹膜信息,并将其发送给服务器,通过服务器判断接
收到的虹膜信息是否与预设虹膜信息相同,当判定为是时,说明当前访客是
用户默认允许开锁的目标人员(比如家人),则服务器向防盗锁设备发送开启
信号,以允许当前访客执行开锁操作,当判定为否时,说明当前访客是陌生
人,服务器即判断是否接收到来自移动终端的授权信息,并根据判断结果确
定是否允许当前访客执行开锁操作。如此,通过将虹膜识别技术与智能终端
结合应用到防盗系统中,可以有效地提升防盗系统的可靠性与安全性,从而
提升用户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当前访客没带钥匙或房卡,即便其虹膜信息匹配成
功,也无法打开防盗锁设备,即实现了双重防盗的效果,可靠性更高。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在判定接收到所述授权信息
时,向所述防盗锁设备发送所述开启信号,以允许所述当前访客执行开锁操
作;以及在判定所述虹膜信息与所述预设虹膜信息不同时,所述判断是否接
收到来自移动终端的授权信息之前,还包括:获取所述当前访客的身份验证
信息,其中,所述身份验证信息包括:授权密码和所述当前访客的监控信
息;将所述身份验证信息发送至所述移动终端,以供所述移动终端判断是否
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授权信息。在该技术方案中,当判定当前访客虹膜信
息与预设虹膜信息不同时,说明当前访客是陌生人,由于实际需要,可能会
有陌生人来访,此时当前访客开门时首先要输入授权密码至服务器,比如通
过门禁系统输入一串授权密码(即授权密码),此授权密码是用户与当前访客
预先约好的,此时,服务器可以通过门禁系统获取这串授权密码,同时通过
安装在门窗等上的监控设备(比如摄像头)获取当前访客的监控信息(监控
信息可以是照片,也可以是视频信息,当然也可以是其他适用的信息),并将
获取到的授权密码和监控信息一起作为陌生访客的身份验证信息发送给移动
终端,当然,身份验证信息并不限于授权密码和当前访客的监控信息,并在
接收到来自所述移动终端的授权信息时,向防盗锁设备发送开启信号,以允
许当前访客执行开锁操作,当然,如果访客没带钥匙或房卡,即便其有开门
授权权限,也无法打开防盗锁设备,也就是说,本方案的防盗系统实现了双
重防盗的效果,安全性和可靠性更高。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在判定未接收到所述授权信息
时,向所述防盗锁设备发送禁止开启信号,以禁止所述当前访客执行开锁操
作;以及在判定未接收到所述授权信息并检测到所述开锁操作时,向所述移
动终端发送提醒信息和/或触发报警系统。

在该技术方案中,如果未接收到授权信息,则服务器向防盗锁设备发送
禁止开启信号,以禁止当前访客执行开锁操作,此时,如果仍然检测到有开
锁操作,说明有人恶意开锁,则服务器向移动终端发送提醒信息,以及时通
知用户做出对策,同时触发报警系统,使安保人员及时发现恶意开锁事故并
做出对策,以避免更严重的意外发生,进一步保障用户的人身财产安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接收来自所述虹膜采集系统的所述当
前访客的所述虹膜信息之前,还包括:接收来自所述虹膜采集系统的至少一
个目标人员的虹膜信息;将所述至少一个目标人员的虹膜信息作为所述预设
虹膜信息进行存储。

在该技术方案中,首先要生成用于后期匹配的预设虹膜信息,具体
地,通过虹膜采集系统采集目标人员的虹膜信息,目标人员是用户默认的允
许开锁的人员,比如可以是家人,熟悉的朋友等等,人员数目可以是一个或
多个,具体数目根据实际需要来设定,虹膜采集系统将处理好的目标人员的
虹膜信息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将其作为预设虹膜信息存储起来,以供后续
虹膜信息匹配使用,需要说明的是,预设虹膜信息可以根据用户的实际需要
做出更新,以更准确的判定访客身份,提升了防盗系统的适用性。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防盗控制装置,用于服务器,包括:第一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虹膜采集系统获取到的当前访客的虹膜信息;第一判断
模块,用于判断所述虹膜信息是否与预设虹膜信息相同;第一发送模块,用
于当判定所述虹膜信息与预设虹膜信息相同时,向防盗锁设备发送开启信
号,以允许所述当前访客执行开锁操作;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当判定所述虹
膜信息与所述预设虹膜信息不同时,判断是否接收到来自移动终端的授权信
息,以确定是否允许所述当前访客执行开锁操作。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有访客拜访时,通过设置于门窗等处的虹膜采集
系统采集当前访客的虹膜信息,并将其发送给服务器,通过服务器判断接
收到的虹膜信息是否与预设虹膜信息相同,当判定为是时,说明当前访客是
用户默认允许开锁的目标人员(比如家人),则服务器向防盗锁设备发送开启
信号,以允许当前访客执行开锁操作,当判定为否时,说明当前访客是陌生
人,服务器即判断是否接收到来自移动终端的授权信息,并根据判断结果确
定是否允许当前访客执行开锁操作。如此,通过将虹膜识别技术与智能终端
结合应用到防盗系统中,可以有效地提升防盗系统的可靠性与安全性,从而
提升用户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当前访客没带钥匙或房卡,即便其虹膜信息匹配成
功,也无法打开防盗锁设备,即实现了双重防盗的效果,可靠性更高。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一发送模块还用于:在判定接收
到所述授权信息时,向所述防盗锁设备发送所述开启信号,以允许所述当前
访客执行开锁操作;以及所述防盗控制装置还包括:获取模块,用于在判定
所述虹膜信息与所述预设虹膜信息不同时,所述判断是否接收到来自移动终
端的授权信息之前,获取所述当前访客的身份验证信息,其中,所述身份验
证信息包括:授权密码和所述当前访客的监控信息;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将
所述身份验证信息发送至所述移动终端,以供所述移动终端判断是否向所述
服务器发送所述授权信息。在该技术方案中,当判定当前访客虹膜信息与预
设虹膜信息不同时,说明当前访客是陌生人,由于实际需要,可能会有陌生
人来访,此时当前访客开门时首先要输入授权密码至服务器,比如通过门禁
系统输入一串密码(即授权密码),此授权密码是用户与当前访客预先约好
的,此时,服务器可以通过门禁系统获取这串授权密码,同时通过安装在门
窗等上的监控设备(比如摄像头)获取当前访客的监控信息(监控信息可以
是照片,也可以是视频信息,当然也可以是其他适用的信息),并将获取到的
授权密码和监控信息一起作为陌生访客的身份验证信息发送给移动终端,当
然,身份验证信息并不限于授权密码和当前访客的监控信息,并在接收到来
自所述移动终端的授权信息时,向防盗锁设备发送开启信号,以允许当前访
客执行开锁操作,当然,如果访客没带钥匙或房卡,即便其有开门授权权
限,也无法打开防盗锁设备,也就是说,本方案的防盗系统实现了双重防盗
的效果,安全性和可靠性更高。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一发送模块还用于:在判定未接
收到所述授权信息时,向所述防盗锁设备发送禁止开启信号,以禁止所述当
前访客执行开锁操作;以及所述防盗控制装置还包括:第一触发模块,用于
在判定未接收到所述授权信息并检测到所述开锁操作时,向所述移动终端发
送提醒信息和/或触发报警系统。

在该技术方案中,如果未接收到授权信息,则服务器向防盗锁设备发送
禁止开启信号,以禁止当前访客执行开锁操作,此时,如果仍然检测到有开
锁操作,说明有人恶意开锁,则服务器向移动终端发送提醒信息,以及时通
知用户做出对策,同时触发报警系统,使安保人员及时发现恶意开锁事故并
做出对策,以避免更严重的意外发生,进一步保障用户的人身财产安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一接收模块还用于:在接收来自
所述虹膜采集系统的所述当前访客的虹膜信息之前,接收所述虹膜采集系统
获取到的至少一个目标人员的虹膜信息;以及所述防盗控制装置还包括:存
储模块,用于将所述至少一个目标人员的虹膜信息作为所述预设虹膜信息进
行存储。

在该技术方案中,首先要生成用于后期匹配的预设虹膜信息,具体
地,通过虹膜采集系统采集目标人员的虹膜信息,目标人员是用户默认的允
许开锁的人员,比如可以是家人,熟悉的朋友等等,人员数目可以是一个或
多个,具体数目根据实际需要来设定,虹膜采集系统将处理好的目标人员的
虹膜信息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将其作为预设虹膜信息存储起来,以供后续
虹膜信息匹配使用,需要说明的是,预设虹膜信息可以根据用户的实际需要
做出更新,以更准确的判定访客身份,提升了防盗系统的适用性。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出了一种服务器,包括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
述的防盗控制装置,因此,具有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防盗控制装置
的所有有益效果,这里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出了一种防盗控制方法,用于移动终端,包括:接
收来自服务器的当前访客的身份验证信息;根据所述身份验证信息判断是否
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授权信息,以确定是否允许所述当前访客执行开锁操作,
其中,所述身份验证信息包括:授权密码和所述当前访客的监控信息。

在该技术方案中,如果移动终端接收到来自服务器的当前访客的身份
验证信息,用户即可根据此身份验证信息判断当前访客是否是与自己预约授
权可以开门的访客,如果是,用户便可以通过移动终端向服务器发送授权信
息,以允许当前访客执行开锁操作,否则,不向服务器发送授权信息,此
时,用户还可以根据移动终端接收到的身份验证信息中监控信息(比如监控
图像、监控视频信息等)观察当前访客的行为举止,一旦发现其行为异常
(比如恶意破坏防盗设备),用户即可通过移动终端触发小区的报警系统,以
使得安保人员及时发现,有效地降低恶性事故发生的概率,当然,身份验证
信息并不限于授权密码和当前访客的监控信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接收来自所述服务器的提醒信
息;根据所述提醒信息,触发报警系统。

在该技术方案中,如果移动终端接收到来自服务器的提醒信息,即说
明可能有陌生人在恶意强行开锁,用户即可通过移动终端触发小区的报警系
统,以使得安保人员及时发现,有效地降低恶性事故发生的概率。

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提出了一种防盗控制装置,用于移动终端,包括:第
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服务器的当前访客的身份验证信息;第三判断模
块,根据所述身份验证信息判断是否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授权信息,以确定是
否允许所述当前访客执行开锁操作,其中,所述身份验证信息包括:授权密
码和所述当前访客的监控信息。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该技术方案中,如果移动终端接收到来自服务器
的当前访客的身份验证信息,用户即可根据此身份验证信息判断当前访客是
否是与自己预约授权可以开门的访客,如果是,用户便可以通过移动终端向
服务器发送授权信息,以允许当前访客执行开锁操作,否则,不向服务器发
送授权信息,此时,用户还可以根据移动终端接收到的身份验证信息中监控
信息(比如监控图像、监控视频信息等)观察当前访客的行为举止,一旦发
现其行为异常(比如恶意破坏防盗设备),用户即可通过移动终端触发小区的
报警系统,以使得安保人员及时发现,有效地降低恶性事故发生的概率,当
然,身份验证信息并不限于授权密码和当前访客的监控信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二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来自所
述服务器的提醒信息;以及所述防盗控制装置还包括:第二触发模块,用于
根据所述提醒信息,触发报警系统。

在该技术方案中,如果移动终端接收到来自服务器的提醒信息,即说
明可能有陌生人在恶意强行开锁,用户即可通过移动终端触发小区的报警系
统,以使得安保人员及时发现,有效地降低恶性事故发生的概率。

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提出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如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
的防盗控制装置,因此,具有如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防盗控制装置的所有
有益效果,这里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第七方面提出了一种防盗控制系统,包括:如上述技术方案中
所述的服务器和如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移动终端以及虹膜采集系统,因
此,具有如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服务器和如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移动终
端以及虹膜采集系统的所有有益效果,这里不再赘述。

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将虹膜识别技术与智能终端相结合更加
有效的应用到防盗系统中,以进一步提升防盗系统的可靠性与安全性,从而
提升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相关技术中的虹膜信息采集处理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防盗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防盗控制装置的框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服务器的框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防盗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
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防盗控制装置的框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框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防盗控制系统的框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的防盗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
图;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智能防盗门窗系统信息交互示
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可以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
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
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
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
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防盗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防盗控制方法,用于服务器,包
括:步骤202,接收来自虹膜采集系统的当前访客的虹膜信息;步骤204,判
断所述虹膜信息是否与预设虹膜信息相同;步骤206,当判定所述虹膜信息
与所述预设虹膜信息相同时,向防盗锁设备发送开启信号,以允许所述当前
访客执行开锁操作;步骤208,当判定所述虹膜信息与所述预设虹膜信息不
同时,判断是否接收到来自移动终端的授权信息,以确定是否允许所述当前
访客执行开锁操作。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有访客拜访时,通过设置于门窗等处的虹膜采集
系统采集当前访客的虹膜信息,并将其发送给服务器,通过服务器判断接
收到的虹膜信息是否与预设虹膜信息相同,当判定为是时,说明当前访客是
用户默认允许开锁的目标人员(比如家人),则服务器向防盗锁设备发送开启
信号,以允许当前访客执行开锁操作,当判定为否时,说明当前访客是陌生
人,服务器即判断是否接收到来自移动终端的授权信息,并根据判断结果确
定是否允许当前访客执行开锁操作。如此,通过将虹膜识别技术与智能终端
结合应用到防盗系统中,可以有效地提升防盗系统的可靠性与安全性,从而
提升用户体验。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当前访客没带钥匙或房卡,即便其虹膜
信息匹配成功,也无法打开防盗锁设备,即实现了双重防盗的效果,可靠性
更高。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在判定接收到所述授权信息
时,向所述防盗锁设备发送所述开启信号,以允许所述当前访客执行开锁操
作;以及在判定所述虹膜信息与所述预设虹膜信息不同时,所述判断是否接
收到来自所述移动终端的授权信息之前,还包括:获取所述当前访客的身份
验证信息,其中,所述身份验证信息包括:授权密码和所述当前访客的监控
信息;将所述身份验证信息发送至移动终端。在该技术方案中,当判定当前
访客虹膜信息与预设虹膜信息不同时,说明当前访客是陌生人,由于实际需
要,可能会有陌生人来访,此时当前访客开门时首先要输入授权密码至服务
器,比如通过门禁系统输入一串授权密码(即授权密码),此授权密码是用户
与当前访客预先约好的,此时,服务器可以通过门禁系统获取这串授权密
码,同时通过安装在门窗等上的监控设备(比如摄像头)获取当前访客的监
控信息(监控信息可以是照片,也可以是视频信息,当然也可以是其他适用
的信息),并将获取到的授权密码和监控信息一起作为陌生访客的身份验证信
息发送给移动终端,当然,身份验证信息并不限于授权密码和当前访客的监
控信息,并在接收到来自所述移动终端的授权信息时,向防盗锁设备发送开
启信号,以允许当前访客执行开锁操作,当然,如果访客没带钥匙或房卡,
即便其有开门授权权限,也无法打开防盗锁设备,也就是说,本方案的防盗
系统实现了双重防盗的效果,安全性和可靠性更高。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
选地,还包括:在判定未接收到所述授权信息时,向所述防盗锁设备发送禁
止开启信号,以禁止所述当前访客执行开锁操作;以及在判定未接收到所述
授权信息并检测到所述开锁操作时,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提醒信息和/或触发
报警系统。

在该技术方案中,如果未接收到授权信息,则服务器向防盗锁设备发送
禁止开启信号,以禁止当前访客执行开锁操作,此时,如果仍然检测到有开
锁操作,说明有人恶意开锁,则服务器向移动终端发送提醒信息,以及时通
知用户做出对策,同时触发报警系统,使安保人员及时发现恶意开锁事故并
做出对策,以避免更严重的意外发生,进一步保障用户的人身财产安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步骤202之前,还包括:接收来自所
述虹膜采集系统的至少一个目标人员的虹膜信息;将所述至少一个目标人员
的虹膜信息作为所述预设虹膜信息进行存储。

在该技术方案中,首先要生成用于后期匹配的预设虹膜信息,具体
地,通过虹膜采集系统采集目标人员的虹膜信息,目标人员是用户默认的允
许开锁的人员,比如可以是家人,熟悉的朋友等等,人员数目可以是一个或
多个,具体数目根据实际需要来设定,虹膜采集系统将处理好的目标人员的
虹膜信息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将其作为预设虹膜信息存储起来,以供后续
虹膜信息匹配使用,需要说明的是,预设虹膜信息可以根据用户的实际需要
做出更新,以更准确的判定访客身份,提升了防盗系统的适用性。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防盗控制装置的框图。

如图3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防盗控制装置300,用于服务器,
包括:第一接收模块302,用于接收虹膜采集系统获取到的当前访客的虹膜
信息;第一判断模块304,用于判断所述虹膜信息是否与预设虹膜信息相
同;第一发送模块306,用于当判定所述虹膜信息与预设虹膜信息相同时,
向防盗锁设备发送开启信号,以允许所述当前访客执行开锁操作;第二判断
模块308,用于当判定所述虹膜信息与所述预设虹膜信息不同时,判断是否
接收到来自移动终端的授权信息,以确定是否允许所述当前访客执行开锁操
作。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有访客拜访时,通过设置于门窗等处的虹膜采集
系统采集当前访客的虹膜信息,并将其发送给服务器,通过服务器判断接
收到的虹膜信息是否与预设虹膜信息相同,当判定为是时,说明当前访客是
用户默认允许开锁的目标人员(比如家人),则服务器向防盗锁设备发送开启
信号,以允许当前访客执行开锁操作,当判定为否时,说明当前访客是陌生
人,服务器即判断是否接收到来自移动终端的授权信息,并根据判断结果确
定是否允许当前访客执行开锁操作。如此,通过将虹膜识别技术与智能终端
结合应用到防盗系统中,可以有效地提升防盗系统的可靠性与安全性,从而
提升用户体验。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当前访客没带钥匙或房卡,即便其虹膜
信息匹配成功,也无法打开防盗锁设备,即实现了双重防盗的效果,可靠性
更高。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一发送模块306还用于:在判定
接收到所述授权信息时,向所述防盗锁设备发送所述开启信号,以允许所述
当前访客执行开锁操作;以及所述防盗控制装置还包括:获取模块310,用
于在判定所述虹膜信息与所述预设虹膜信息不同时,所述判断是否接收到来
自所述移动终端的授权信息之前,获取所述当前访客的身份验证信息,其
中,所述身份验证信息包括:授权密码和所述当前访客的监控信息;第二发
送模块312,用于将所述身份验证信息发送至所述移动终端。在该技术方案
中,当判定当前访客虹膜信息与预设虹膜信息不同时,说明当前访客是陌生
人,由于实际需要,可能会有陌生人来访,此时当前访客开门时首先要输
入授权密码至服务器,比如通过门禁系统输入一串密码(即授权密码),此授
权密码是用户与当前访客预先约好的,此时,服务器可以通过门禁系统获取
这串授权密码,同时通过安装在门窗等上的监控设备(比如摄像头)获取当
前访客的监控信息(监控信息可以是照片,也可以是视频信息,当然也可以
是其他适用的信息),并将获取到的授权密码和监控信息一起作为陌生访客的
身份验证信息发送给移动终端,当然,身份验证信息并不限于授权密码和当
前访客的监控信息,并在接收到来自所述移动终端的授权信息时,向防盗锁
设备发送开启信号,以允许当前访客执行开锁操作,当然,如果访客没带钥
匙或房卡,即便其有开门授权权限,也无法打开防盗锁设备,也就是说,本
方案的防盗系统实现了双重防盗的效果,安全性和可靠性更高。在上述技术
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一发送模块306还用于:在判定未接收到所述授权
信息时,向所述防盗锁设备发送禁止开启信号,以禁止所述当前访客执行开
锁操作;以及所述防盗控制装置还包括:第一触发模块314,用于在判定未
接收到所述授权信息并检测到所述开锁操作时,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提醒信
息和/或触发报警系统。

在该技术方案中,如果未接收到授权信息,则服务器向防盗锁设备发送
禁止开启信号,以禁止当前访客执行开锁操作,此时,如果仍然检测到有开
锁操作,说明有人恶意开锁,则服务器向移动终端发送提醒信息,以及时通
知用户做出对策,同时触发报警系统,使安保人员及时发现恶意开锁事故并
做出对策,以避免更严重的意外发生,进一步保障用户的人身财产安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一接收模块302还用于:在接收
来自所述虹膜采集系统的所述当前访客的虹膜信息之前,接收所述虹膜采集
系统获取到的至少一个目标人员的虹膜信息;以及所述防盗控制装置还包
括:存储模块316,用于将所述至少一个目标人员的虹膜信息作为所述预设
虹膜信息进行存储。

在该技术方案中,首先要生成用于后期匹配的预设虹膜信息,具体
地,通过虹膜采集系统采集目标人员的虹膜信息,目标人员是用户默认的允
许开锁的人员,比如可以是家人,熟悉的朋友等等,人员数目可以是一个或
多个,具体数目根据实际需要来设定,虹膜采集系统将处理好的目标人员的
虹膜信息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将其作为预设虹膜信息存储起来,以供后续
虹膜信息匹配使用,需要说明的是,预设虹膜信息可以根据用户的实际需要
做出更新,以更准确的判定访客身份,提升了防盗系统的适用性。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服务器的框图。

如图4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服务器400,包括如上述技术方案
中任一项所述的防盗控制装置,因此,具有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防
盗控制装置的所有有益效果,这里不再赘述。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防盗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
图。

如图5所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防盗控制方法,用于移动终
端,包括:步骤502,接收来自服务器的当前访客的身份验证信息;步骤
504,根据所述身份验证信息判断是否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授权信息,以确定是
否允许所述当前访客执行开锁操作,其中,所述身份验证信息包括:授权密
码和所述当前访客的监控信息。

在该技术方案中,如果移动终端接收到来自服务器的当前访客的身份
验证信息,用户即可根据此身份验证信息判断当前访客是否是与自己预约授
权可以开门的访客,如果是,用户便可以通过移动终端向服务器发送授权信
息,以允许当前访客执行开锁操作,否则,不向服务器发送授权信息,此
时,用户还可以根据移动终端接收到的身份验证信息中监控信息(比如监控
图像、监控视频信息等)观察当前访客的行为举止,一旦发现其行为异常
(比如恶意破坏防盗设备),用户即可通过移动终端触发小区的报警系统,以
使得安保人员及时发现,有效地降低恶性事故发生的概率,当然,身份验证
信息并不限于授权密码和当前访客的监控信息。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
地,还包括:接收来自所述服务器的提醒信息;根据所述提醒信息,触发报
警系统。

在该技术方案中,如果移动终端接收到来自服务器的提醒信息,即说
明可能有陌生人在恶意强行开锁,用户即可通过移动终端触发小区的报警系
统,以使得安保人员及时发现,有效地降低恶性事故发生的概率。图6示出
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防盗控制装置的框图。

如图6所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防盗控制装置600,用于移动终
端,包括:第二接收模块602,用于接收来自服务器的当前访客的身份验证
信息;第三判断模块604,根据所述身份验证信息判断是否向所述服务器发
送授权信息,以确定是否允许所述当前访客执行开锁操作,其中,所述身份
验证信息包括:授权密码和所述当前访客的监控信息。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该技术方案中,如果移动终端接收到来自服务器
的当前访客的身份验证信息,用户即可根据此身份验证信息判断当前访客是
否是与自己预约授权可以开门的访客,如果是,用户便可以通过移动终端向
服务器发送授权信息,以允许当前访客执行开锁操作,否则,不向服务器发
送授权信息,此时,用户还可以根据移动终端接收到的身份验证信息中监控
信息(比如监控图像、监控视频信息等)观察当前访客的行为举止,一旦发
现其行为异常(比如恶意破坏防盗设备),用户即可通过移动终端触发小区的
报警系统,以使得安保人员及时发现,有效地降低恶性事故发生的概率,当
然,身份验证信息并不限于授权密码和当前访客的监控信息。在上述技术方
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二接收模块602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服务器的提醒
信息;以及所述防盗控制装置还包括:第二触发模块606,用于根据所述提
醒信息,触发报警系统。

在该技术方案中,如果移动终端接收到来自服务器的提醒信息,即说
明可能有陌生人在恶意强行开锁,用户即可通过移动终端触发小区的报警系
统,以使得安保人员及时发现,有效地降低恶性事故发生的概率。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框图。

如图7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700,包括:如上述
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防盗控制装置,因此,具有如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防盗
控制装置的所有有益效果,这里不再赘述。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防盗控制系统的框图。

如图8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防盗控制系统800,包括:如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服务器和如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移动终端以及虹膜
采集系统802,因此,具有如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服务器和如上述技术方
案中所述的移动终端以及虹膜采集系统的所有有益效果,这里不再赘述。

下面结合图9和图10详细说明本方案,如下: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的防盗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
图。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智能防盗门窗系统信息交互示
意图。

在实际场景中,可以在房门合适的地方安装虹膜采集系统,实时采集开
门人(即访客)的虹膜与服务器虹膜样本对比,决定是否给予开门权限,不
同人虹膜不一样,眼睛虹膜具有唯一性,因此,可以将虹膜识别技术应用到
门窗防盗系统的方案。

如图9所示,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的防盗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902,判断虹膜匹配是否成功(即判断所述虹膜信息是否与预设虹
膜信息相同),如果成功,进入步骤904,否则,进入步骤908。

步骤904,判断访客是否有钥匙或者房卡(即当判定虹膜信息与预设虹
膜信息相同时,向防盗锁设备发送开启信号,以允许当前访客执行开锁操
作),如果有,进入步骤906,否则,开门失败(即禁止当前访客执行开锁操
作)。

步骤906,在虹膜匹配成功且有钥匙或房卡的情况下,访客可以开门
成功。

步骤908,判断访客是否有主任授权(即判断是否接收到来自移动终端
的授权信息)。

步骤910,如果,访客没有主人授权,则不允许其开门,即开门失败。

从图9可以看出,本方案具体可以有以下几种情况:

自己家人开门(即目标人员):

1、虹膜匹配成功+钥匙(房卡),此时开门成功;

2、如果忘带钥匙(房卡)或某种原因虹膜信息匹配失败,此种情况都会
开门失败。

陌生人(即访客)(除家人外)开门:

1、钥匙(房卡)+房主人授权,此时开门成功。

2、钥匙(房卡)+房主人未授权,此时开门失败。

即本方案是:钥匙(房卡)+虹膜识别+房主人授权=智能防盗门窗控制
系统。虹膜验证通过就不需要授权,此时用钥匙(房卡)就可以打开房门;
虹膜验证不通过(即当判定所述虹膜信息与所述预设虹膜信息不同时),此时
必须用钥匙(房卡)且要得到主人的授权,才可以打开房门。

如图10所述,智能防盗门窗系统信息交互示意图,从图10可以看出,
智能防盗门窗以及警报系统都是通过控制器(服务器)与房主人的智能终端
(即移动终端)交互,完成整个系统(即防盗控制系统)的功能。对图10进
行如下说明:

陌生人未通过虹膜验证用钥匙(或房卡)开房门,此时会触发服务器向
主人的智能终端发送一条带验证密码和监控拍下的开门人照片的信息(即身
份验证信息),提醒主人有陌生人开门,这条验证密码是主人把钥匙交给那个
陌生人时双方已经约定的,陌生人去开门时首先要通过门禁系统输入这一串
密码,然后服务器将连同这串密码和监控拍下的开门人照片的信息发送给主
人,主人接收到信息后,通过密码及照片确认的确是自己授权的那个人在开
门,于是主人可以通过智能终端授权那个陌生人开门(即发送授权信息);如
果触发服务器发送给主人的信息密码错误或不带密码或者从监控照片看开门
人行为诡异,确认不是自己授权的陌生人开门,此时主人可以触发小区监控
室报警系统,同时监控室将显示是哪一家报警,可能有盗贼,保安立即前去
查看。

另外,如果出现暴力破坏防盗门窗,此时服务器立即发出一条信息给主
人告知有人暴力破坏防盗门窗,同时服务器触发一级报警,通知小区保安立
即前去查看。

本方案集虹膜识别、智能终端、智能家居门窗、服务器、警报系统于一
体的安全可靠的智能防盗系统,解决了传统方案的不足,在智能性和可靠性
方面都有很大提高,是智能终端结合虹膜识别技术在防盗系统的一个很好的
应用,利用该系统组成小区家居安全网,24小时实时监控每个家庭的安全。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将虹膜识别技术结
与智能终端相结合更加有效的应用到防盗系统中,以进一步提升防盗系统的
可靠性与安全性,从而提升用户体验。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
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
的保护范围之内。

防盗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服务器和移动终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防盗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服务器和移动终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防盗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服务器和移动终端.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防盗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服务器和移动终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盗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服务器和移动终端.pdf(1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防盗控制方法、一种防盗控制装置、一种服务器、一种移动终端和一种防盗控制系统,用于所述服务器的防盗控制方法,包括:接收来自虹膜采集系统的当前访客的虹膜信息;判断所述虹膜信息是否与预设虹膜信息相同;当判定所述虹膜信息与所述预设虹膜信息相同时,向防盗锁设备发送开启信号,以允许所述当前访客执行开锁操作;当判定所述虹膜信息与所述预设虹膜信息不同时,判断是否接收到来自移动终端的授权信息,以确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核算装置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