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施工混凝土养护保温棚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工程建设设施,特别涉及一种冬季施工混凝土养护保温棚。
背景技术
在工程建设施工中,例如地铁工程工期紧,施工周期长,连续冬季施工常常无法避免。在以往的施工中,冬施混凝土多采用防火阻燃草帘被或棉被等材料进行苫盖保温;但这样极易被风掀翻,防风抗冻效果欠佳,且普通草帘被等透光性很差,无法保障混凝土养护强度的提高;施工中拆模时间长,同时大大增加了施工费用,另外其保温效果也较差;天气较冷时这种保温措施常常效果不佳,用工较多,且不利于现场文明施工。
因此,不断开发新型产品以适应市场的需求,提供一种冬季施工混凝土养护保温棚有效解决上述难题,提高劳动生产率,安全文明施工,有效保障冬季工程建设施工中的质量势在必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应用简便,性能可靠,节能高效的冬季施工混凝土养护保温棚。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冬季施工混凝土养护保温棚,其特征在于该保温棚构成包括:框架、横向支撑、纵向支撑、吊鼻、支架及保温层;该保温棚四周设有框架,其内分别间隔设有横向支撑和纵向支撑,在纵向支撑的两端设有吊鼻,所述纵向支撑设置于保温棚中间位置;所述支架设置于中间纵向支撑的两侧;保温棚框架整体外覆盖一保温层。
所述保温层采用透明塑料膜或塑料布。
所述纵向支撑上设有用于固定保温层的定位条。
所述横向支撑采用的材料是方钢龙骨。
所述纵向支撑采用的材料是镀锌扁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保温棚结构坚固、稳定,不易被风掀翻,外部包裹的透明塑料膜保温层具有很好的防风抗冻功能,且透明塑料膜具有良好的透光性,当有阳光时的室外环境温度为0℃时,棚内的温度可达到20℃左右,非常有利于混凝土的养护和强度提高。该保温棚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体积小重量轻,制作、应用非常简便,性能优越,经济实用。
保温棚可一次性投入,多次重复利用,而且保温作业速度快,用工量少,从直接经济性上大大优于普通草帘被;另外其保温效果好,混凝土养护强度增长快,且缩短了拆模时间,间接降低了施工费用。
总之,本发明有利于开展标准化、专业化生产;同时可大大降低施工成本,易于扩大推广使用,应用效果非常显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整体平面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沿A-A向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沿B-B向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整体结构透视示意图;
1框架,2横向支撑,3纵向支撑,4吊鼻,5支架,6保温层,7定位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详述如下:
参见图1-图4,一种冬季施工混凝土养护保温棚,该保温棚构成包括:框架1、横向支撑2、纵向支撑3、吊鼻4、支架5、保温层6及定位条7;该保温棚四周设有框架1,其内分别间隔设有横向支撑2和纵向支撑3,在纵向支撑的两端设有吊鼻4,所述纵向支撑3设置于保温棚中间位置;所述支架5设置于中间纵向支撑3的两侧;保温棚框架整体外覆盖一保温层6。
例如,该保温棚整体尺寸为宽度:5.4m;长度:混凝土纵向支撑间距(中到中7m);结构为:四周设有的框架1为50mm×50mm方钢龙骨,其内分别间隔设有横向支撑2和纵向支撑3,横向支撑2采用(宽度方向)50mm×50mm方钢龙骨,纵向支撑3采用(长度方向)3mm×40mm镀锌扁钢;吊装吊点设有吊鼻4,其位于中部纵向支撑3上面,距离支撑边80cm,吊鼻4采用φ16mm圆钢制成;所述支架5设置于中间纵向支撑3的两侧,例如支架5可分别在总线支撑的两端部和中间各设置1个,亦可间隔均匀设置,即支架5采用φ14mm钢筋支撑加固;保温棚框架整体外包裹一保温层6,可采用透明塑料膜或塑料布等;设有的定位条7可采用木条等,将包覆在纵向支撑3外的保温层6与其固定牢固。
该保温棚整体尺寸和具体连接各部件尺寸也可根据建筑施工规模需要调整设定。
龙骨之间采用焊接方式连接,龙骨连接完成后保温棚上表面呈圆弧形,侧面呈弓形;龙骨连接完成后的保温棚框架整体外侧覆盖一层保温层6,即透明塑料膜或塑料布等,并用定位条7将保温层6与纵向支撑3的镀锌扁钢固定,保温棚即制作完成。
该保温棚是以第一道混凝土支撑(位于顶板上面)作为架立支点,将顶板上面进行覆盖,并使阳光照射进来,提高保温效果,以达到使顶板混凝土更好地进行养护的目的。
在大型建筑施工中可设顶板混凝土由两端向中间分两个流水段施工,可制作数十个保温棚,以满足施工进度和质量的要求。
应用时,由于保温棚较轻,采用卡车或两辆人力车即可运至使用现场,保温棚就位采用塔吊吊运至支撑梁上,待到下一个流水段混凝土浇筑完,用塔吊移动至相应位置即可,操作简便,安全可靠。
上述参照实施例对该冬季施工混凝土养护保温棚进行的详细描述,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因此在不脱离本发明总体构思下的变化和修改,应属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