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计算设备以及传输来自移动计算设备的数据的方法.pdf

上传人:r5 文档编号:6284828 上传时间:2019-05-28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1.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80049991.0

申请日:

2014.07.01

公开号:

CN105531686A

公开日:

2016.04.27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6F 13/40申请日:20140701|||公开

IPC分类号:

G06F13/40

主分类号:

G06F13/40

申请人:

波音公司

发明人:

布拉德利·S·温

地址:

美国伊利诺斯州

优先权:

2013.09.12 US 14/025,521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代理人:

梁丽超;刘瑞贤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提供了一种移动计算设备。该设备包括第一端口,该第一端口具有被配置为支持至少一种数据格式的引出线配置;被配置为提供不同于所述至少一种数据格式的第二数据格式的数据的数据源;以及被配置为选择性地将来自所述数据源的数据引导到第一端口的第一多路复用器。修改所述引出线配置,使所述第一端口支持所述第二数据格式。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移动计算设备(10),包括:
第一端口(112),被配置有支持第一数据格式的第一引出线;
数据源(130,132,134),被配置为提供不同于所述第一数据
格式的第二数据格式的数据;以及
第一多路复用器(140),被配置为选择性地将来自所述数据源
的数据传输到所述第一端口(112),其中,所述第一端口(112)被
重新配置有支持所述第二数据格式的第二引出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还包括第二多路复用器(142),所述
第二多路复用器被配置为选择性地传输来自数据源(130,132,134)
其中一个数据源的数据以及来自所述第一多路复用器(140)的输出,
所述数据源(130,132,134)被配置为提供所述第一数据格式的数
据,来自所述第一多路复用器的输出包括所述第二数据格式的数据,
所述数据被选择性传地输到所述第一端口(1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端口(112)包括便携
式数字媒体接口(PDMI)端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二数据格式是通用串行
总线(USB)数据格式、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HDMI)数据格式、
以及四通路显示端口数据格式中的其中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进一步包括:
第二端口(114),被配置有支持所述第二数据格式的第三引出
线;以及
附接传感器(118),被配置为检测施加在所述第一端口(112)
上的偏压,且被配置为命令所述第一多路复用器(140)选择性地在
所述第二端口(114)和所述第一端口(112)之间传输所述第二数
据格式的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偏压施加在所述第一端口
(112)的至少一个引脚上以便于选择要向所述第一端口(112)传
输的数据格式。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其中,当未检测到偏压时,所述多路
复用器(140)传输所述第二数据格式的数据到所述第二端口(114),
且当检测到偏压时,传输所述第二数据格式的数据到所述第一端口
(11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进一步包括耦接到所述第一端口(112)
上的至少一个电源开关(106)。
9.一种传输来自移动计算设备(10)的数据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选择数据源(130,132,134),从所述数据源提供数据给所述
移动计算设备的第一端口(112),其中,所述第一端口(112)被配置
有支持第一数据格式的第一引出线,并且所述数据源(130,132,
134)被配置为传输不同于所述第一数据格式的第二数据格式的数
据;
选择性地传输所述第二数据格式的数据到所述第一端口(112);
用第二引出线重新配置所述第一引出线,所述第二引出线使所
述第一端口(112)支持所述第二数据格式;以及
通过所述第一端口(112)传输所述第二数据格式的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选择数据源(130,132,134)
包括检测所述第一端口(112)的至少一个引脚上的偏压。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检测偏压包括检测所述至少一
个引脚上的地电压和非零电压中的至少一个,所述数据源是基于施
加在所述至少一个引脚上的偏压选择的。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检测非零电压包括检测从所述
第一端口(112)的第二引脚提供给所述至少一个引脚的所述非零电
压。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选择数据源包括当在所述至少
一个引脚上未检测到偏压时,选择默认数据源(130,132,134)。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重新配置所述第一引出线包括
分配所述第一引出线的至少一个引脚以支持所述第二数据格式。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分配至少一个引脚包括从便于
支持所述第一数据格式的至少一个引脚重新分配所述至少一个引
脚。

说明书

移动计算设备以及传输来自移动计算设备的数据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的领域总体上涉及移动计算设备,更具体地,涉及便于增
加移动计算设备的功能的硬件。

背景技术

移动计算设备(比如智能手机、蜂窝电话、以及个人数字助理(PDAs))
在各种不同类型用户中使用得越来越多并越来越受欢迎。至少一些已知的
移动计算设备使用电缆介质在移动计算设备与其他电子设备之间传输数
据。通常,耦接到电缆介质相对端的连接器和在移动计算设备内限定的对
接口支持预先确定的标准协议,其能够使数据在连接器与对接口之间传输
数据。更具体低,连接器和对接口包括引出线,引出线设置于预先确定的
配置中以支持标准协议。示范性标准协议包括通用串行总线(USB)、火
线(IEEE1394),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HDMI)、显示端口(比如,双通
路和四通路)以及便携式数字媒体接口(PDMI)

至少一些已知移动计算设备的功能至少部分地基于包括在移动计算
设备内的对接口的数量和类型。例如,移动计算设备一般具有专用的USB
对接口和专用的HDMI对接口来支持USB和HDMI功能。进一步地,至
少一些已知对接口支持多种功能。例如,支持PDMI标准协议的对接口既
有双通路显示端口功能,也有USB功能。在电子行业,增加移动计算设
备的功能变得越来越重要。照此,需要修改现有对接口的引出线配置以便
于增加移动计算设备的功能。

发明内容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计算设备。该设备包括第一端口,配置有支
持第一数据格式的第一引出线;数据源,被配置为提供不同于第一数据格
式的第二数据格式的数据;以及第一多路复用器,被配置为选择性地将来
自数据源的数据传输到第一端口。第一端口被重新配置有支持第二数据格
式的第二引出线。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传输来自移动计算设备的数据的方法。该方法
包括选择数据源,将来自数据源的数据提供到移动计算设备内的第一端
口,其中第一端口配置有第一引出线以支持第一数据格式,而数据源被配
置为传输不同于第一数据格式的第二数据格式的数据。该方法还包括选择
性地将第二数据格式的数据传输到第一端口,重新配置第一引出线,使第
一端口具有支持第二数据格式的第二引出线,以及通过第一端口传输第二
数据格式的数据。

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移动计算设备。该设备包括第一端口,第一端口
包括被配置为支持便携式数字媒体接口的第一引出线;多个数据源,每个
数据源被配置为提供一数据格式的数据,其中偏压选择性地施加在所述第
一端口的第一引脚上以便于选择数据格式,从而从多个数据源的其中一个
数据源传输到第一端口;以及多路复用器,被配置为选择性地将来自多个
数据源的其中一个数据源的数据传输至第一端口,其中第一引出线被重新
配置有支持已选择的数据格式的第二引出线。

附图说明

图1是示范性移动计算设备的前透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移动计算设备的后透视图。

图3是可与图1所示的移动计算设备一起使用的示范性硬件体系结构
的示意图。

图4是可与图1所示的移动计算设备一起使用的替代示范性硬件体系
结构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第一种运行模式下的图1所示的对接口的替代示范性引出
线。

图6示出了第二种运行模式下的图1所示的对接口的替代示范性引出
线。

图7示出了第三种运行模式下的图1所示的对接口的替代示范性引出
线。

具体实施方式

在此所描述的实施涉及可用于将数据传输到移动计算设备和/或传输
来自移动计算设备的数据的设备和方法。在示范性实施中,移动计算设备
使用基于硬件的切换机构来将来自数据源的数据导向移动计算设备内的
不止一个对接口。例如,切换机构便于选择性地将预先确定的数据格式的
数据传输到支持预先确定的数据格式的第一对接口或传输到可被重新配
置为支持预先确定的数据格式的第二对接口。更具体地,第二对接口的引
出线可被重新配置为支持预先确定的数据格式。照此,切换机构便于增加
移动计算设备的功能。

图1和图2示出了示范性移动计算设备10。在示范性实施中,提供移
动计算设备10来支持与另一设备(比如另一移动计算设备和/或电子显示
装置)的通信。此外,移动计算设备10可包括各种其他功能,各种其他
功能包括网络接入、SMS消息发送、一个或多个应用的托管、数据处理、
加密、和/或其他功能。在示范性实施中,移动计算设备10为智能手机,
其被配置为通过一个或多个蜂窝网络通信。

如所示,移动计算设备10包括外壳12和至少部分设置在外壳12内
的多个显示设备14。显示设备14向用户输出信息,比如,但不限于,与
移动计算设备10的操作相关的数据、命令、请求的数据、消息、一个或
多个输入设备(比如,虚拟键盘)、和/或任何其他类型的数据。在若干实
例中,显示设备14可包括,例如,液晶显示器(LCD)、发光二极管(LED)
显示器、发光二极管(LED)、相机闪光灯、有机LED(OLED)显示器、
和/或“电子墨水”显示器。可包括多个显示设备14以向用户视觉地和/
或听觉地呈现数据,且显示设备14可包括语音通信中使用的音频输出。

移动计算设备10进一步包括至少部分设置在外壳12内的多个输入设
备16。每个输入设备16可被配置为根据在此所描述的一个或多个方法和/
或处理接收选择、请求、命令、信息、数据、和/或任何其他类型的输入。
输入设备16可包括,例如,按钮、键盘、耳机、定点设备、手写笔、触
敏控制板(例如,触摸板或触摸屏)、陀螺仪、加速计、数字罗盘、位置
检测器、相机、第二相机、和/或音频输入接口。单个部件(比如触摸屏
18)既可起显示设备14的作用,也可起输入设备16的作用。

移动计算设备10还包括多个对接口,多个对接口至少部分设置在外
壳12内且支持预先确定的标准协议。照此,每个对接口支持将数据传输
到移动计算设备10和/或传输来自移动计算设备10的数据所使用的至少一
种数据格式。在示范性实施中,移动计算设备10包括便携式数字媒体接
口(PDMI)端口22、通用串行总线(USB)端口24、和高清晰度多媒体
接口(HDMI)端口26。

移动计算设备10包括与外壳12啮合的后面板20。后面板20大体限
定出与外壳12一致的横截面,从而当后面板20耦合到外壳12时大体形
成一体单元。后面板20可从移动计算设备10上拆卸下来以接到移动计算
设备10的一个或多个面上。

图3是可与移动计算设备10一起使用的示范性硬件体系结构10的示
意图。在示范性实施中,硬件体系结构100包括处理器102、多路复用器
104、以及多个电源开关106和108。多路复用器104以及多个电源开关
106和108均与处理器102通信地耦接。硬件体系结构100还包括支持USB
标准协议的第一对接口110和支持PDMI标准协议的第二对接口112。在
可替换的实施中,第一对接口110和第二对接口112可被配置为支持任何
标准协议。

处理器102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例如,多核配置)。进一步
地,可利用一个或多个异构处理器系统实施处理器102,在一个或多个异
构处理器系统内,主处理器和次处理器存在于单个芯片上。正如另一个示
意性示例,处理器102可以是包含多个相同类型的处理器的对称多处理器
系统。进一步地,可利用包括一个或多个系统和微控制器、微处理器、精
简指令集电路(RISC)、特定应用集成电路(ASIC)、可编程逻辑电路、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以及能执行在此描述的功能的任何其他电路
的任何适合的可编程电路,来实施处理器102。

多路复用器104发送和接收在处理器102、第一对接口110、和第二
对接口112之间的数据帧,且即可用作多路复用器,也可用作多路分配器。
更具体地,多路复用器104被配置为将数据帧分为多个数据帧且被配置为
将多个数据帧组合为一个数据帧。在一些实施中,多路复用器104被配置
为充当开关,因为多路复用器104被配置为基于期望的或预先确定的目的
地,通过特定信道(未示出)路由数据帧。

附接传感器118与第二对接口112、多路复用器104、以及电源开关
106和108通信地耦接。更具体地,附接传感器118通过传感线路120与
第二对接口112通信地耦接,且通过命令线122与多路复用器104通信地
耦接、通过命令线124与电源开关106通信地耦接以及通过命令线126与
电源开关108通信地耦接。附接传感器118可作为包括定制超大规模集成
(“VLSI”)电路或门阵列的硬件电路、现成的半导体(比如逻辑芯片、晶
体管)或其他分立元件来实施。也在可编程硬件设备,比如FPGAs、可编
程阵列逻辑、和/或可编程逻辑设备(PLDs)内实施附接传感器118。

电源开关106和108通信地耦接在处理器102与第一和第二对接口
110和112之间。更具体地,第一电源开关106耦接在处理器102和第一
对接口110之间,而第二电源开关108耦接在处理器102和第二对接口112
之间。电源开关106和108可由场效应晶体管(FET),比如金属氧化物半
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双极型晶体管,比如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
(IGBT)、双极结型晶体管(BJY)、以及栅极可关断晶闸管(GTO)来制
造。

电源开关106和108便于将USB电力路由入和/或路由出已选择的对
接口。照此,通过使硬件体系结构100允许标准USB端口检测方法具有
连续功能来减轻角条件。进一步地,电源开关106和108独立于处理器102
运作,因为当移动计算设备10关闭时,处理器102是不可操作的。照此,
即使当移动计算设备10关闭时和/或移动计算设备10电量低时,USB连
接的充电功能继续工作。

在运行时,当接口连接器从第二对接口112断开时,移动计算设备10
处于第一运行模式,当接口连接器与第二对接口112耦接时,移动计算设
备10处于第二运行模式。更具体地,当附接传感器118通过传感线路120
检测到施加在第二对接口112上的偏压时,执行第二运行模式。例如,在
一个实施中,接收设备(例如,监视器)(未示出)可在第二对接口112
的至少一个引脚上施加非零电压来请求通过第二对接口112传输数据。在
可替换的实施中,接收设备可将至少一个引脚接地以请求接收数据。

一旦检测到施加在第二对接口112上的偏压,附接传感器118引导多
路复用器104将来自处理器102的数据传输到第二对接口112。更具体地,
多路复用器104被配置为基于通过命令线122从附接传感器118接收的命
令路由数据。附接传感器118也可通过命令线124和126引导电源开关106
和108将来自处理器102的电力引到第二对接口112。

图4是可与移动计算设备10一起使用的替代示范性硬件体系结构150
的示意图。在示范性实施中,硬件体系结构150包括数据源,比如USB3.0
超速源(USB源)130、显示端口源132、以及HDMI源134。显示端口
源132和HDMI源134利用处理器102(图3所示)和接口芯片(未示出)
生成期望数据和/或视频格式。在可替换的实施中,这些数据源可提供任何
适合数据格式的数据,数据格式可使移动计算设备10如前所述起作用。

硬件体系结构150也包括第二对接口112和第三对接口114,第二对
接口112和第三对接口114的每一个可引导来自选择的数据源的数据通过
其中。第二对接口112支持PDMI标准协议,而第三对接口114支持HDMI
标准协议。在可替换的实施中,第二对接口112和第三对接口114可被配
置为支持任何标准协议。

第一多路复用器140和第二多路复用器142位于数据源130、132和
134与第二和第三对接口112和114之间。第一多路复用器140发送和接
收HDMI源134、第二多路复用器142、以及第三对接口114之间的数据
帧,而第二多路复用器142发送和接收USB源130、显示端口源132、第
一多路复用器140、以及第二对接口112之间的数据帧。

附接传感器118与第二对接口112、第一多路复用器140、以及第二
多路复用器142通信地耦接。更具体地,附接传感器118通过传感线路120
与第二对接口112通信地耦接,通过命令线144与第一多路复用器140通
信地耦接,且通过命令线146与第二多路复用器142通信地耦接。

在运行时,当接口连接器从第二对接口112断开时,移动计算设备10
处于第一运行模式,当接口连接器与第二对接口112耦接时,移动计算设
备10处于第二运行模式。更具体地,当附接传感器118通过传感线路120
检测到施加在第二对接口112的偏压时,执行第二运行模式。例如,在一
个实施中,接收设备可在第二对接口112的至少一个引脚上施加偏压以请
求通过第二对接口112传输数据和/或视频。

当移动计算设备10处于第一运行模式时,第一多路复用器140将来
自HDMI源134的数据传输到第三对接口114,且第二多路复用器142将
来自数据源130和132其中一个的数据导向到第二对接口112。与第一种
运行模式时相比,当移动计算设备10处于第二运行模式时,第一多路复
用器140将来自HDMI源134的数据更快地传输到第二对接口114,或第
二多路复用器142将来自显示端口源132的数据更快地传输到第二对接口
112。进一步地,正如下文更多细节所阐述的,在第二运行模式下,可重
新配置第二对接口112的引出线,使得第二对接口112可支持从HDMI
源134和/或显示端口源132提供的额外带宽。

多路复用器140和142被配置为基于通过命令线144和146从附接传
感器118接收的命令来路由数据。更具体地,接收设备提供通过与第二对
接口112相接的连接器接收选择数据格式的数据的请求,且附接传感器
118接收该请求且引导多路复用器140和142将来自HDMI源134和/或显
示端口源132的数据传输到第二对接口112。在这种实施中,第二对接口
112的引出线被重新配置为使第二引出线支持HDMI标准协议和/或四通路
显示端口标准协议。

图5、图6和图7示出了在第一、第二、和第三运行模式下的第二对
接口112(图3和图4所示)的示范性引出线。在示范性实施中,第二对
接口112(图3和图4所示)的引出线可被重新配置为使第二对接口112
支持多种数据格式。例如,引出线可被重新配置为使第二对接口112基于
在第二对接口112的至少一个引脚上检测到的偏压而处于第一,第二、和
第三运行模式下。更具体地,当在其中一个引脚上未检测到偏压时,第二
对接口112处于第一运行模式,当在其中一个引脚上检测到第一偏压时,
第二对接口112处于第二运行模式,当在其中一个引脚上检测到第二偏压
时,第二对接口112处于第三运行模式。第一偏压可以是施加到引脚的地
电压,而第二偏压可以是在引脚上检测到的非零电压。附接传感器118(图
3和图4所示)可检测第一偏压和/或第二偏压,然后命令多路复用器104
(图3所示)和/或多路复用器140和142(图4所示)将来自选择的数据
源的数据传输到第二对接口112。在可替换的实施中,第一偏压和第二偏
压可以是使第二对接口112如前文所述起作用的任何偏压。此外,在可替
换的实施中,当在第一引脚检测到偏压时,第二对接口112可处于第一运
行模式,当在第二引脚检测到偏压时,第二对接口112可处于第二运行模
式,当在第三引脚检测到偏压时,第二对接口112可处于第三运行模式。

在引脚7上检测到偏压的类型和/或在引脚7上没有偏压便于确定向第
二对接口112传输的数据格式。现在参考图5,当在引脚7未检测到偏压
以及一旦在引脚10上检测到偏压时,移动计算设备10配置第二对接口112
运行在第一运行模式下。更具体地,在引脚10上检测到偏压可提示附接
传感器118,接收设备正请求USB服务。进一步地,使引脚7保持开启状
态可提示附接传感器118,接收设备正通过引脚20-30请求双通路显示端
口服务。照此,不需要重新配置第二对接口112的引出线,以便于支持和
传输通过第二对接口112的双通路显示端口数据格式。在可替换的实施中,
当在引脚7未检测到偏压而在引脚10上检测到偏压时,可提示接收设备
正请求通过第二对接口112传输任何适合数据格式的数据。

现在参考图6,一旦检测到引脚7接地和引脚10上的偏压,移动计算
设备10配置第二对接口112运行在第二运行模式下。更具体地,在检测
到引脚7接地和在引脚10上检测到偏压可提示附接传感器118,接收设备
正请求USB服务和/或HDMI服务。然后可修改引出线以支持HDMI数据
格式,因为第二对接口112不能同时支持双通路显示端口和HDMI数据格
式。例如,当处于第一运行模式时,第二对接口112支持USB2.0、USB3.0、
以及双通路显示端口服务。在第二运行模式下,从USB3.0、消费性电子
控制、以及双通路显示端口重新分配引脚11-14和引脚17-30,以使得第
二对接口112支持传输HDMI数据格式。在可替换的实施中,在引脚7上
检测到地电压且在引脚10上检测到偏压可提示接收设备正请求通过第二
对接口112传输任何适合数据格式的数据。

现在参考图7,一旦在引脚7上检测到非零电压和在引脚10上检测到
偏压,移动计算设备10配置第二对接口112运行在第三运行模式下。更
具体地,在引脚7上检测到非零电压和在引脚10上检测到偏压可提示附
接传感器118,接收设备正请求USB服务和/或四通路显示端口服务。然
而,引出线可被重新配置为支持四通路显示端口数据格式,因为第二对接
口112不能同时支持双通路显示端口数据格式和四通路显示端口数据格
式。例如,当处于第一运行模式时,第二对接口112支持USB2.0、USB3.0、
和双通路显示端口服务。在第三运行模式下,从USB3.0、消费性电子控
制、以及双通路显示端口重新分配引脚11-14和引脚17-30,以使第二对
接口112支持传输四通路显示端口数据格式。进一步地,从引出线配置的
引脚23向引脚7提供非零电压。在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在引脚7上检
测到的非零电压和在引脚10上检测到偏压可提示接收设备正请求通过第
二对接口112传输任何适合数据格式的数据。进一步地,在可替换的实施
中,从使第二对接口112如前文所述起作用的任何适合源提供非零电压。

此外,在可替换的实施中,第二对接口112的任何引脚可被配置为接
收偏压和方便第二对接口112的视频模式检测。

在此所描述的装置和方法便于增加移动计算设备的功能。更具体地,
在此所描述的设备包括硬件体系结构,硬件体系结构使选择的数据格式的
数据选择性地提供给至少部分设置在移动计算设备上的对接口。当接收设
备在端口上施加偏压时,检测到对接口上的接口,且其中一个端口的引出
线被重新配置为支持已选择的数据格式。照此,在此所描述的移动计算设
备包括与消费者使用的通用连接器兼容的对接口,以及可被重新配置为具
有增加功能且传输多种数据格式的对接口。

进一步地,本公开包括根据以下项的这些实施方式:

项1.一种移动计算设备,包括:

第一端口,其包括被配置为支持便携式数字媒体接口的第一引出线;

多个数据源,每个数据源被配置为提供一数据格式的数据,其中偏压
选择性地施加在所述第一端口的第一引脚,以便于选择数据格式,从而将
数据格式从所述多个数据源中的其中一个传输到所述第一端口;以及

多路复用器,其被配置为选择性地将来自所述多个数据源中的其中一
个数据源的数据传输到所述第一端口,其中所述第一引出线被重新配置为
具有支持所述已选择的数据格式的第二引出线。

项2.根据项1所述的设备,其中当在第一引脚施加第一偏压时,所
述第一多路复用器传输第一数据格式的数据,当在第一引脚施加第二偏压
时,所述第一多路复用器传输第二数据格式的数据。

项3.根据项2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偏压包括施加到第一引脚
上的地电压,而所述第二偏压包括施加在所述第一引脚上的非零电压。

项4.根据项3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非零电压从所述第一端口的第
二引脚提供到所述第一引脚。

项5.根据项1所述的设备,其中当偏压未施加在第一引脚时,选择
默认数据格式。

本书面描述采用实例来揭示包括最佳模式的各种实施,也使得本领域
的技术人员实践各种实施,包括制作和利用任何装置或系统以及执行任何
包含的方法。本公开的专利范围通过权利要求来限定,且可包括本领域的
技术人员想到的其他实例。如果其他实例具有与权利要求的文字语言并无
不同的结构元件,或如果其他实例包括与权利要求的文字语言有非实质性
不同的同等结构元件,这些其他实例可包含在权利要求范围内。

移动计算设备以及传输来自移动计算设备的数据的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移动计算设备以及传输来自移动计算设备的数据的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移动计算设备以及传输来自移动计算设备的数据的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移动计算设备以及传输来自移动计算设备的数据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移动计算设备以及传输来自移动计算设备的数据的方法.pdf(1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提供了一种移动计算设备。该设备包括第一端口,该第一端口具有被配置为支持至少一种数据格式的引出线配置;被配置为提供不同于所述至少一种数据格式的第二数据格式的数据的数据源;以及被配置为选择性地将来自所述数据源的数据引导到第一端口的第一多路复用器。修改所述引出线配置,使所述第一端口支持所述第二数据格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计算;推算;计数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