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备及支撑设备.pdf

上传人:GAME****980 文档编号:6284117 上传时间:2019-05-28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963.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488415.8

申请日:

2014.09.22

公开号:

CN105511550A

公开日:

2016.04.20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6F 1/16申请日:20140922|||公开

IPC分类号:

G06F1/16; F16M11/28; F16M11/04

主分类号:

G06F1/16

申请人: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发明人:

陈潜

地址:

100085 北京市海淀区上地西路6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代理人:

张振伟;王黎延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及支撑设备,电子设备包括第一处理单元、第一存储单元、投影单元和显示单元;支撑设备包括第二处理单元、底座、支撑架和第一连接件。第二处理单元与第一处理单元能够进行信息交互。投影单元从第一存储单元获取第一数据或从第二处理单元接收第二数据,将第一数据转换为第一显示数据,将第二数据转换为第二显示数据,将第一显示数据和第二显示数据向设定区域进行投影;显示单元从所述第一存储单元获取第三数据或从第二处理单元接收第四数据,将第三数据转换为第三显示数据,将第四数据转换为第四显示数据,输出第三显示数据和第四显示数据。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能够以第一连接方式与支撑设备连接,且
能够与所述支撑设备进行信息交互;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处理单元、第一存
储单元、投影单元和显示单元;所述显示单元设置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表面
并在所述第一表面显露,所述投影单元设置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二表面;所述
支撑设备包括第二处理单元、底座、支撑架和第一连接件,所述支撑架包括第
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以第二连接方式连接;所述
第一部分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部分连接;
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三表面以第一连接方式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上;所述
第三表面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
所述第二处理单元与所述第一处理单元通过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一连接
件的连接点进行信息交互,或者,所述第二处理单元与所述第一处理单元通过
无线方式进行信息交互;
在所述第一处理单元控制下,所述投影单元从所述第一存储单元获取第一
数据或从所述第二处理单元接收第二数据,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对应的应用将所
述第一数据转换为第一显示数据,根据所述第二数据对应的应用将所述第二数
据转换为第二显示数据,将所述第一显示数据和所述第二显示数据向设定区域
进行投影;
在所述第一处理单元控制下,所述显示单元从所述第一存储单元获取第三
数据或从所述第二处理单元接收第四数据,根据所述第三数据对应的应用将所
述第三数据转换为第三显示数据,根据所述第四数据对应的应用将所述第四数
据转换为第四显示数据,输出所述第三显示数据和所述第四显示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能够以第
一连接方式与支撑设备连接,包括:
所述第一连接件为具有磁引力的连接件,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三表面能够吸
附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上;或者,
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三表面上设置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
一连接件以能够拆卸的方式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为中空结
构,所述第二部分插设于所述第一部分的中空结构中,在外力作用下,所述第
二部分能够在所述第一部分的中空结构中相对于所述第一部分运动,在外力撤
销时,所述第二部分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部分保持静止状态,且能提供支撑力;
或者,
所述第二部分为中空结构,所述第一部分插设于所述第二部分的中空结构
中,在外力作用下,所述第二部分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部分运动,在外力撤销
时,所述第二部分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部分保持静止状态,且能提供支撑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和/或第
二部分由柔性材料制成;
所述第一部分和/或第二部分在外力作用下能够变形为第一状态,且能够保
持所述第一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设备中设置有
能量发射单元;对应地,所述电子设备中设置有能量接收单元;
所述电子设备能够通过所述能量接收单元接收所述能量发射单元发射的能
量,并能转化为所述电子设备的工作电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发射单元为振
荡电路;
对应地,所述能量接收单元为感应线圈。
7.一种支撑设备,所述支撑设备能够以第一连接方式与电子设备连接,且
能够与所述电子设备进行信息交互;所述支撑设备包括处理单元、底座、支撑
架和连接件,所述支撑架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
部分以第二连接方式连接;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连接件与所述
第二部分连接;所述连接件能够以第一连接方式与所述电子设备的至少一个表
面连接;
所述处理单元通过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电子设备的至少一个表面的连接点与
所述电子设备进行信息交互,或者,所述处理单元通过无线方式与所述电子设
备进行信息交互。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支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设备能够以第
一连接方式与电子设备连接,包括:
所述连接件为具有磁引力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能够通过磁力吸附所述电
子设备的至少一个表面;或者,
所述连接件能够与所述电子设备上设置的挂接件以能拆卸的方式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支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为中空结
构,所述第二部分插设于所述第一部分的中空结构中,在外力作用下,所述第
二部分能够在所述第一部分的中空结构中相对于所述第一部分运动,在外力撤
销时,所述第二部分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部分保持静止状态,且能提供支撑力;
或者,
所述第二部分为中空结构,所述第一部分插设于所述第二部分的中空结构
中,在外力作用下,所述第二部分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部分运动,在外力撤销
时,所述第二部分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部分保持静止状态,且能提供支撑力。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支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和/或第
二部分由柔性材料制成;
所述第一部分和/或第二部分在外力作用下能够变形为第一状态,且能够保
持所述第一状态。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设备中还设
置有能量发射单元;对应地,所述电子设备中设置有能量接收单元;
所述电子设备能够通过所述能量接收单元接收所述能量发射单元发射的能
量,并能转化为所述电子设备的工作电流;
所述能量发射单元为振荡电路;对应地,所述能量接收单元为感应线圈。

说明书

电子设备及支撑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电子设备及支撑设备。

背景技术

电子设备如手机或掌上电脑的显示屏的大小受限于电子设备的尺寸,电子
设备用户使用时用户体验不佳,基于此,在电子设备上设置投影单元,通过投
影单元使电子设备中的显示数据投影到投影界面,以大屏幕显示方式来满足用
户的观看要求。鉴于手机或掌上电脑等电子设备的处理能力有限,不能兼容处
理能力更强的电子设备如计算机的显示数据的显示,这限制了电子设备投影功
能的应用,用户体验不佳。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及支撑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能够以第一连接方式与支撑设备连接,且能
够与所述支撑设备进行信息交互;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处理单元、第一存储
单元、投影单元和显示单元;所述显示单元设置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表面并
在所述第一表面显露,所述投影单元设置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二表面;所述支
撑设备包括第二处理单元、底座、支撑架和第一连接件,所述支撑架包括第一
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以第二连接方式连接;所述第
一部分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部分连接;

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三表面以第一连接方式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上;所述
第三表面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

所述第二处理单元与所述第一处理单元通过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一连接
件的连接点进行信息交互,或者,所述第二处理单元与所述第一处理单元通过
无线方式进行信息交互;

在所述第一处理单元控制下,所述投影单元从所述第一存储单元获取第一
数据或从所述第二处理单元接收第二数据,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对应的应用将所
述第一数据转换为第一显示数据,根据所述第二数据对应的应用将所述第二数
据转换为第二显示数据,将所述第一显示数据和所述第二显示数据向设定区域
进行投影;

在所述第一处理单元控制下,所述显示单元从所述第一存储单元获取第三
数据或从所述第二处理单元接收第四数据,根据所述第三数据对应的应用将所
述第三数据转换为第三显示数据,根据所述第四数据对应的应用将所述第四数
据转换为第四显示数据,输出所述第三显示数据和所述第四显示数据。

优选地,所述电子设备能够以第一连接方式与支撑设备连接,包括:

所述第一连接件为具有磁引力的连接件,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三表面能够吸
附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上;或者,

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三表面上设置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
一连接件以能够拆卸的方式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部分为中空结构,所述第二部分插设于所述第一部分的
中空结构中,在外力作用下,所述第二部分能够在所述第一部分的中空结构中
相对于所述第一部分运动,在外力撤销时,所述第二部分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
部分保持静止状态,且能提供支撑力;或者,

所述第二部分为中空结构,所述第一部分插设于所述第二部分的中空结构
中,在外力作用下,所述第二部分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部分运动,在外力撤销
时,所述第二部分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部分保持静止状态,且能提供支撑力。

优选地,所述第一部分和/或第二部分由柔性材料制成;

所述第一部分和/或第二部分在外力作用下能够变形为第一状态,且能够保
持所述第一状态。

优选地,所述支撑设备中设置有能量发射单元;对应地,所述电子设备中
设置有能量接收单元;

所述电子设备能够通过所述能量接收单元接收所述能量发射单元发射的能
量,并能转化为所述电子设备的工作电流。

优选地,所述能量发射单元为振荡电路;

对应地,所述能量接收单元为感应线圈。

一种支撑设备,所述支撑设备能够以第一连接方式与电子设备连接,且能
够与所述电子设备进行信息交互;所述支撑设备包括处理单元、底座、支撑架
和连接件,所述支撑架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
分以第二连接方式连接;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
二部分连接;所述连接件能够以第一连接方式与所述电子设备的至少一个表面
连接;

所述处理单元通过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电子设备的至少一个表面的连接点与
所述电子设备进行信息交互,或者,所述处理单元通过无线方式与所述电子设
备进行信息交互。

优选地,所述支撑设备能够以第一连接方式与电子设备连接,包括:

所述连接件为具有磁引力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能够通过磁力吸附所述电
子设备的至少一个表面;或者,

所述连接件能够与所述电子设备上设置的挂接件以能拆卸的方式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部分为中空结构,所述第二部分插设于所述第一部分的
中空结构中,在外力作用下,所述第二部分能够在所述第一部分的中空结构中
相对于所述第一部分运动,在外力撤销时,所述第二部分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
部分保持静止状态,且能提供支撑力;或者,

所述第二部分为中空结构,所述第一部分插设于所述第二部分的中空结构
中,在外力作用下,所述第二部分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部分运动,在外力撤销
时,所述第二部分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部分保持静止状态,且能提供支撑力。

优选地,所述第一部分和/或第二部分由柔性材料制成;

所述第一部分和/或第二部分在外力作用下能够变形为第一状态,且能够保
持所述第一状态。

优选地,所述支撑设备中还设置有能量发射单元;对应地,所述电子设备
中设置有能量接收单元;

所述电子设备能够通过所述能量接收单元接收所述能量发射单元发射的能
量,并能转化为所述电子设备的工作电流;

所述能量发射单元为振荡电路;对应地,所述能量接收单元为感应线圈。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为电子设备设置支撑设备,电子设备能通过电子设
备与支撑设备之间的连接点进行通信,或通过如蓝牙等近场通信方式使电子设
备与支撑设备进行通信,而支撑设备中设置有处理能力强大的处理器,该支撑
设备具有与计算机相当的处理能力。基于电子设备与支撑设备之间的通信,可
以将支撑设备的处理器处理的数据通过电子设备的投影单元进行显示。并且,
通过在支撑设备上设置能量发射单元,能为电子设备进行充电。本发明实施例
通过为电子设备配置支撑设备,使电子设备的应用场景更广泛,并提升了用户
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支撑设备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一应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另一应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发明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
明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记载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能够以第一连接方式与
支撑设备连接,且能够与所述支撑设备进行信息交互;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子
设备可以是手机、掌上电脑等便携式电子设备。第一连接方式为可拆卸的连接
方式,即电子设备能方便地安装于支撑设备上,并能方便地从支撑设备上拆卸
下来。本发明的初衷即是为电子设备配备一个支撑设备,并扩充电子设备的使
用场景,通过支撑设备提供的强大处理能力,使电子设备的用户体验效果更佳。
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处理单元、第一存储单元、投影单元和显示单元;所述
显示单元设置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表面并在所述第一表面显露,所述投影单
元设置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二表面;所述支撑设备包括第二处理单元、底座、
支撑架和第一连接件,所述支撑架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
所述第二部分以第二连接方式连接;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第一
连接件与所述第二部分连接。本发明实施例中,支撑设备中也设置有第二处理
单元,该第二处理单元的处理能力优于电子设备中的第一处理单元的处理能力。
通过电子设备的投影单元,能将支撑设备的第二处理单元处理后的数据处理结
果显示于投影面上,方便电子设备用户观看并能与电子设备用户之间实现数据
交互。

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三表面以第一连接方式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上;所述
第三表面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将电子设备设置显示单
元的背面作为与支撑设备的第一连接件的第三表面。而投影单元可以设置于电
子设备的底面。这样,可以通过使支撑设备的支撑架变形,使电子设备的投影
单元向电子设备用户希望的方向或投影区域投影。

所述第二处理单元与所述第一处理单元通过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一连接
件的连接点进行信息交互,或者,所述第二处理单元与所述第一处理单元通过
无线方式进行信息交互;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在电子设备的第三表面上设置
通信接口,并在支撑设备的第一连接件上设置与第三表面的通信接口对应的接
口,从而实现电子设备与支撑设备之间的数据通信,从而使支撑设备中的数据
发送至电子设备中,也可以使电子设备中的数据发送至支撑设备中。

在所述第一处理单元控制下,所述投影单元从所述第一存储单元获取第一
数据或从所述第二处理单元接收第二数据,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对应的应用将所
述第一数据转换为第一显示数据,根据所述第二数据对应的应用将所述第二数
据转换为第二显示数据,将所述第一显示数据和所述第二显示数据向设定区域
进行投影;

在所述第一处理单元控制下,所述显示单元从所述第一存储单元获取第三
数据或从所述第二处理单元接收第四数据,根据所述第三数据对应的应用将所
述第三数据转换为第三显示数据,根据所述第四数据对应的应用将所述第四数
据转换为第四显示数据,输出所述第三显示数据和所述第四显示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数据、第二数据、第三数据及第四数据可以相同,
也可以不同。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能够以第一连接方式与支撑设备连接,包
括:第一连接件可以为具有磁引力的连接件,如第一连接件由磁铁制成,或者
第一连接件中设置具有磁引力的电磁线圈;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三表面能够吸附
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上;由于电子设备中一般都会有铁质金属件如铁质外壳
等,电子设备可以吸附于支撑设备的第一连接件上,并能方便地从第一连接件
上取下电子设备。或者,第一连接件为能卡合电子设备外壳的卡槽,电子设备
卡设于第一连接件上。或者,也可以在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三表面上设置有第二
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连接件以能够拆卸的方式连接。如第二连
接件为插孔,而第一连接件上设置有相应的突起,通过将突起插设于电子设备
的第三表面上的插孔中而使电子设备与支撑设备稳固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以第二连接方式连接,包
括: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支撑架的所述第一部分为中空结构,支撑架的所述第
二部分插设于所述第一部分的中空结构中,在外力作用下,所述第二部分能够
在所述第一部分的中空结构中相对于所述第一部分运动,在外力撤销时,所述
第二部分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部分保持静止状态,且能提供支撑力;或者,

所述第二部分为中空结构,所述第一部分插设于所述第二部分的中空结构
中,在外力作用下,所述第二部分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部分运动,在外力撤销
时,所述第二部分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部分保持静止状态,且能提供支撑力。

所述第一部分和/或第二部分在外力作用下能够变形为第一状态,且能够保
持所述第一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部分和/或第二部分由柔性材料制成;该柔性材
料可以是能够支持各种形态变化的金属合金材料。

所述支撑设备中设置有能量发射单元;对应地,所述电子设备中设置有能
量接收单元;所述电子设备能够通过所述能量接收单元接收所述能量发射单元
发射的能量,并能转化为所述电子设备的工作电流。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所述能量发射单元为振荡电路;对应地,所述能量接
收单元为感应线圈。

本发明实施例还记载了一种支撑设备,所述支撑设备能够以第一连接方式
与电子设备连接,且能够与所述电子设备进行信息交互;所述支撑设备包括处
理单元、底座、支撑架和连接件,所述支撑架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
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以第二连接方式连接;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底座连接,
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二部分连接;所述连接件能够以第一连接方式与所述电子
设备的至少一个表面连接;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以是手机、掌上电脑
等便携式电子设备。第一连接方式为可拆卸的连接方式,即电子设备能方便地
安装于支撑设备上,并能方便地从支撑设备上拆卸下来。本发明实施例中,支
撑设备中也设置有处理单元,该处理单元的处理能力优于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单
元的处理能力。电子设备中设置有投影单元,通过电子设备的投影单元,能将
支撑设备的处理单元处理后的数据处理结果显示于投影面上,方便电子设备用
户观看并能与电子设备用户之间实现数据交互。本发明的初衷即是为电子设备
配备一个支撑设备,并扩充电子设备的使用场景,通过支撑设备提供的强大处
理能力,使电子设备的用户体验效果更佳。

所述处理单元通过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电子设备的至少一个表面的连接点与
所述电子设备进行信息交互,或者,所述处理单元通过无线方式与所述电子设
备进行信息交互。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在电子设备与连接件连接的表面上设置通信接口,
并在连接件上设置与电子设备上的通信接口对应的接口,从而实现电子设备与
支撑设备之间的数据通信,从而使支撑设备中的数据发送至电子设备中,也可
以使电子设备中的数据发送至支撑设备中。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支撑设备能够以第一连接方式与电子设备连接,包
括:

连接件可以为具有磁引力的连接件,如连接件由磁铁制成,或者连接件中
设置具有磁引力的电磁线圈;所述电子设备能够吸附连接于所述连接件上;由
于电子设备中一般都会有铁质金属件如铁质外壳等,电子设备可以吸附于支撑
设备的连接件上,并能方便地从连接件上取下电子设备。或者,连接件为能卡
合电子设备外壳的卡槽,电子设备卡设于连接件上。或者,也可以在所述电子
设备上设置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连接件以能够拆卸的方式连
接。如第二连接件为插孔,而连接件上设置有相应的突起,通过将突起插设于
电子设备的插孔中而使电子设备与支撑设备稳固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以第二连接方式连接,包
括:所述第一部分为中空结构,所述第二部分插设于所述第一部分的中空结构
中,在外力作用下,所述第二部分能够在所述第一部分的中空结构中相对于所
述第一部分运动,在外力撤销时,所述第二部分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部分保持
静止状态,且能提供支撑力;或者,

所述第二部分为中空结构,所述第一部分插设于所述第二部分的中空结构
中,在外力作用下,所述第二部分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部分运动,在外力撤销
时,所述第二部分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部分保持静止状态,且能提供支撑力。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部分和/或第二部分由柔性材料制成;该柔性材
料可以是能够支持各种形态变化的金属合金材料。

所述第一部分和/或第二部分在外力作用下能够变形为第一状态,且能够保
持所述第一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支撑设备中还设置有能量发射单元;对应地,所述
电子设备中设置有能量接收单元;所述电子设备能够通过所述能量接收单元接
收所述能量发射单元发射的能量,并能转化为所述电子设备的工作电流;

所述能量发射单元为振荡电路;对应地,所述能量接收单元为感应线圈。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述。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支撑设备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
实施例的支撑设备能够以第一连接方式与电子设备(图1中未示出)连接,且
能够与所述电子设备进行信息交互;所述支撑设备包括处理单元、底座10、支
撑架20和连接件30,所述支撑架20包括第一部分201和第二部分202,所述
第一部分201和所述第二部分202以第二连接方式连接;所述第一部分201与
所述底座10连接,所述连接件30与所述第二部分202连接;所述连接件30
能够以第一连接方式与所述电子设备的至少一个表面连接;本发明实施例中,
电子设备可以是手机、掌上电脑等便携式电子设备。第一连接方式为可拆卸的
连接方式,即电子设备能方便地安装于支撑设备上,并能方便地从支撑设备上
拆卸下来。本发明实施例中,支撑设备中也设置有处理单元,该处理单元可以
设置于底座10中,该处理单元的处理能力优于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单元的处理能
力。电子设备中设置有投影单元,通过电子设备的投影单元,能将支撑设备的
处理单元处理后的数据处理结果显示于投影面上,方便电子设备用户观看并能
与电子设备用户之间实现数据交互。本发明的初衷即是为电子设备配备一个支
撑设备,并扩充电子设备的使用场景,通过支撑设备提供的强大处理能力,使
电子设备的用户体验效果更佳。

所述处理单元通过所述连接件30与所述电子设备的至少一个表面的连接
点与所述电子设备进行信息交互,或者,所述处理单元通过无线方式与所述电
子设备进行信息交互。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在电子设备与连接件30连接的表面上设置通信接
口,并在连接件30上设置与电子设备上的通信接口对应的接口,从而实现电子
设备与支撑设备之间的数据通信,从而使支撑设备中的数据发送至电子设备中,
也可以使电子设备中的数据发送至支撑设备中。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支撑设备能够以第一连接方式与电子设备连接,包
括:

连接件30可以为具有磁引力的连接件,如连接件30可以由磁铁制成,或
者连接件30中设置具有磁引力的电磁线圈,通过对电磁线圈进行通电,使其产
生磁力线而对电子设备进行吸引;所述电子设备能够吸附连接于所述连接件30
上;由于电子设备中一般都会有铁质金属件如铁质外壳等,电子设备可以吸附
于支撑设备的连接件30上,并能方便地从连接件30上取下电子设备。或者,
连接件30为能卡合电子设备外壳的卡槽,电子设备卡设于连接件上。也就是说,
连接件30可以为恰好能卡合电子设备的卡槽,电子设备可以被卡槽稳定卡合。
而电子设备上设置的投影单元能显露出来。或者,也可以在所述电子设备上设
置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连接件以能够拆卸的方式连接。如第
二连接件为插孔,而连接件上设置有相应的突起,通过将突起插设于电子设备
的插孔中而使电子设备与支撑设备稳固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部分201与所述第二部分202以
第二连接方式连接,包括:所述第一部分201为中空结构,所述第二部分202
插设于所述第一部分201的中空结构中,在外力作用下,所述第二部分202能
够在所述第一部分201的中空结构中相对于所述第一部分201运动,在外力撤
销时,所述第二部分202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部分201保持静止状态,且能提
供支撑力。

本发明实施例中,作为一种可实现方式,也可以是所述第二部分202为中
空结构,所述第一部分201插设于所述第二部分202的中空结构中,在外力作
用下,所述第二部分202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部分201运动,在外力撤销时,
所述第二部分202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部分201保持静止状态,且能提供支撑
力。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部分201和/或第二部分202由柔性材料制成;
该柔性材料可以是能够支持各种形态变化的金属合金材料。

所述第一部分201和/或第二部分202在外力作用下能够变形为第一状态,
且能够保持所述第一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支撑设备中还设置有能量发射单元;对应地,所述
电子设备中设置有能量接收单元;所述电子设备能够通过所述能量接收单元接
收所述能量发射单元发射的能量,并能转化为所述电子设备的工作电流;

所述能量发射单元为振荡电路;对应地,所述能量接收单元为感应线圈。

本发明实施例中,能量发射单元可以设置于底座10中。也可以设置于支撑
架20中,如设置于图1中的第二部分202中。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一应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
例的电子设备的另一应用结构示意图,如图2、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电
子设备1能够以第一连接方式与支撑设备连接,且能够与所述支撑设备进行信
息交互;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可以是手机、掌上电脑等便携式电子设
备。第一连接方式为可拆卸的连接方式,即电子设备1能方便地安装于支撑设
备上,并能方便地从支撑设备上拆卸下来。本发明的初衷即是为电子设备1配
备一个支撑设备,并扩充电子设备的使用场景,通过支撑设备提供的强大处理
能力,使电子设备1的用户体验效果更佳。所述电子设备1包括第一处理单元
(图2中未示出)、第一存储单元(图2中未示出)、投影单元(图2中未示出)
和显示单元11;所述显示单元11设置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表面并在所述第
一表面显露,所述投影单元设置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二表面;所述支撑设备包
括第二处理单元(图2中未示出)、底座10、支撑架20和第一连接件(被电子
设备1遮挡),所述支撑架20包括第一部分201和第二部分202,所述第一部
分201和所述第二部分202以第二连接方式连接;所述第一部分201与所述底
座10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201与所述第二部分202连接。本发明实施例中,
支撑设备中设置有第二处理单元(可设置于底座10中),该第二处理单元的处
理能力优于电子设备1中的第一处理单元的处理能力。通过电子设备1的投影
单元,能将支撑设备的第二处理单元处理后的数据处理结果显示于投影面上,
方便电子设备用户观看并能与电子设备用户之间实现数据交互。

所述电子设备1的第三表面以第一连接方式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上;所
述第三表面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将电子设备1设置显
示单元的背面作为与支撑设备的第一连接件的第三表面。而投影单元可以设置
于电子设备1的底面。这样,可以通过使支撑设备的支撑架20变形,使电子设
备的投影单元向电子设备用户希望的方向或投影区域投影。如图2所示,将电
子设备1竖直连接于支撑设备的第一连接件上,此时投影单元的投影方向竖直
向下,而支撑设备的第二部分202向外延伸,使投影单元在水平面进行投影,
而支撑设备不会遮挡投影区域。如图3所示,可以通过使支撑设备的支持架20
变形,使电子设备中的投影单元向水平方向投影。图2、图3仅是示例性地示
出了两种投影方式,需要说明的是,通过使支撑架20进行不同的形变,可以使
电子设备1的投影单元向任何方向进行投影。为使电子设备1的投影单元的投
影效果更佳,支撑设备的支撑架20为可伸缩结构设置,通过使支撑架伸缩,可
以更佳地调整电子设备的投影单元的投影角度及投影方向。

所述第二处理单元与所述第一处理单元通过所述电子设备1与所述第一连
接件的连接点进行信息交互,或者,所述第二处理单元与所述第一处理单元通
过无线方式进行信息交互;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在电子设备1的第三表面上
设置通信接口,并在支撑设备的第一连接件上设置与第三表面的通信接口对应
的接口,从而实现电子设备1与支撑设备之间的数据通信,从而使支撑设备中
的数据发送至电子设备1中,也可以使电子设备1中的数据发送至支撑设备中。

在所述第一处理单元控制下,所述投影单元从所述第一存储单元获取第一
数据或从所述第二处理单元接收第二数据,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对应的应用将所
述第一数据转换为第一显示数据,根据所述第二数据对应的应用将所述第二数
据转换为第二显示数据,将所述第一显示数据和所述第二显示数据向设定区域
进行投影;

在所述第一处理单元控制下,所述显示单元从所述第一存储单元获取第三
数据或从所述第二处理单元接收第四数据,根据所述第三数据对应的应用将所
述第三数据转换为第三显示数据,根据所述第四数据对应的应用将所述第四数
据转换为第四显示数据,输出所述第三显示数据和所述第四显示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数据、第二数据、第三数据及第四数据可以相同,
也可以不同。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1能够以第一连接方式与支撑设备连接,
包括:第一连接件可以为具有磁引力的连接件,如第一连接件由磁铁制成,或
者第一连接件中设置具有磁引力的电磁线圈;所述电子设备1的第三表面能够
吸附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上;由于电子设备1中一般都会有铁质金属件如铁
质外壳等,电子设备1可以吸附于支撑设备的第一连接件上,并能方便地从第
一连接件上取下电子设备1。或者,第一连接件为能卡合电子设备外壳的卡槽,
电子设备1卡设于第一连接件上。或者,也可以在所述电子设备1的第三表面
上设置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连接件以能够拆卸的方式连
接。如第二连接件为插孔,而第一连接件上设置有相应的突起,通过将突起插
设于电子设备1的第三表面上的插孔中而使电子设备与支撑设备稳固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部分201与所述第二部分202以第二连接方式
连接,包括: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支撑架20的所述第一部分201为中空结构,支撑架
20的所述第二部分202插设于所述第一部分201的中空结构中,在外力作用下,
所述第二部分202能够在所述第一部分201的中空结构中相对于所述第一部分
201运动,在外力撤销时,所述第二部分202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部分201保
持静止状态,且能提供支撑力;或者,

所述第二部分202为中空结构,所述第一部分201插设于所述第二部分202
的中空结构中,在外力作用下,所述第二部分202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部分201
运动,在外力撤销时,所述第二部分202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部分201保持静
止状态,且能提供支撑力。

所述第一部分201和/或第二部分202在外力作用下能够变形为第一状态,
且能够保持所述第一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部分201和/或第二部分202由柔性材料制成;
该柔性材料可以是能够支持各种形态变化的金属合金材料。

所述支撑设备中设置有能量发射单元;对应地,所述电子设备1中设置有
能量接收单元;所述电子设备能够通过所述能量接收单元接收所述能量发射单
元发射的能量,并能转化为所述电子设备的工作电流。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所述能量发射单元为振荡电路;对应地,所述能量接
收单元为感应线圈。

本发明实施例中,能量发射单元可以设置于底座10中。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
围。

电子设备及支撑设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电子设备及支撑设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电子设备及支撑设备.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子设备及支撑设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设备及支撑设备.pdf(1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及支撑设备,电子设备包括第一处理单元、第一存储单元、投影单元和显示单元;支撑设备包括第二处理单元、底座、支撑架和第一连接件。第二处理单元与第一处理单元能够进行信息交互。投影单元从第一存储单元获取第一数据或从第二处理单元接收第二数据,将第一数据转换为第一显示数据,将第二数据转换为第二显示数据,将第一显示数据和第二显示数据向设定区域进行投影;显示单元从所述第一存储单元获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计算;推算;计数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