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物品的追踪方法和系统.pdf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284038 上传时间:2019-05-28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960.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958767.X

申请日:

2015.12.18

公开号:

CN105510992A

公开日:

2016.04.20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1V 11/00申请日:20151218|||公开

IPC分类号:

G01V11/00

主分类号:

G01V11/00

申请人: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宁洪志; 田龙; 王涛

地址:

100084 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同方大厦A座2层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8

代理人:

孙洋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目标物品的追踪方法和系统。所述目标物品的追踪方法包括:将物品进行扫描以获得物品扫描图像,并对所述物品扫描图像进行识别分析,以确定所述物品是否是疑似目标物品;当确定所述物品为疑似目标物品时,通过标签来区分所述疑似目标物品;当旅客携带所述疑似目标物品通过标签查找区域时,通过所述标签查找到所述疑似目标物品;以及对所述疑似目标物品进行查验。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提高目标物品查找的效率。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目标物品的追踪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物品进行扫描以获得物品扫描图像,并对所述物品扫描图像进行识
别分析,以确定所述物品是否是疑似目标物品;
当确定所述物品为疑似目标物品时,通过标签来区分所述疑似目标物
品;
当旅客携带所述疑似目标物品通过标签查找区域时,通过所述标签查
找到所述疑似目标物品;以及
对所述疑似目标物品进行查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自动对所述疑似目标物品施加标
签。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在获得所述物品扫描图像之后和通
过标签区分所述疑似目标物品之前,对所述物品进行追踪。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通过光栅探测系统、声波探测系统、RFID探测系统或摄像头探测系
统对物品进行追踪。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手动对所述疑似目标物品施加标
签。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当确定所述物品为所述疑似目标物品时,将所述疑似目标物品自动从
其它物品分离;
手动对所述疑似目标物品施加标签;以及
将已施加标签的所述疑似目标物品放置于所述疑似目标物品被分离之
前所处的位置。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标签包括射频识别
(RFID)标签、磁性标签、气味标记或荧光标记中的一种或多种。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对所述疑似目标物品进行查验包括
对所述疑似目标物品进行远程查验图像。
9.一种目标物品追踪系统,包括:
中央协调控制子系统,用于控制和管理所述追踪系统的各个子系统;
物品扫描子系统,用于对物品进行扫描以获得物品扫描图像,并对所
述物品扫描图像进行识别分析,根据分析结果确定所述物品是否是疑似目
标物品;
物品区分子系统,用于当确定所述物品为疑似目标物品时,通过标签
来区分所述疑似目标物品;
智能探测子系统,用于当旅客携带所述疑似目标物品通过标签查找区
域时,通过所述标签查找到所述疑似目标物品;以及
物品查验子系统,用于对所述疑似目标物品进行查验。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目标物品追踪系统,其中:
所述物品区分子系统包括智能标签子系统,用于自动对所述疑似目标
物品施加标签。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目标物品追踪系统,其中所述系统还包括:
行李追踪子系统,用于在行李扫描子系统和智能标签子系统之间对疑
似目标行李进行追踪。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目标物品追踪系统,其中:
通过光栅探测系统、声波探测系统、RFID探测系统或摄像头探测系
统对物品进行追踪。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目标物品追踪系统,其中:
所述物品区分子系统包括物品分离子系统,所述物品分离子系统将所
述疑似目标物品分离后,通过手工的方式将标签附着于所述疑似目标物
品,然后将所述疑似目标物品放置于所述疑似目标物品被分离之前所处的
位置。
14.如权利要求9-14中任一项所述的目标物品追踪系统,其中所述标
签包括射频识别(RFID)标签、磁性标签、气味标记或荧光标记中的一种
或多种。
15.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目标物品追踪系统,其中所述物品查验子系
统还包括:
远程查验子系统,用于对所述疑似目标物品远程查验图像。

说明书

目标物品的追踪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物品检测领域,尤其涉及目标物品的追踪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机场的服务,不仅体现于飞行的准点与安全,也体现在旅客过关的效
率。美国已经在新一代的民航运输系统提出了一个明确的发展目标:在飞
机降落机场后,旅客能在30分钟之内离开机场。

机场目前通常的安检方式为,行李通过传送带由安检人员进行查验,
同时旅客经过安全门,对于存在嫌疑的行李或旅客,由安检人员进行复
检。当旅客过关时,如果对所有行李进行查验,以目前这种方式,在人员
和资源量上需要大幅度的增长。然而,由于安检操作员需要认证才能从事
这项岗位,合格的安检判读人员一直属于机场的紧缺人才,机场目前有资
质的安检操作员很少,一般每个安检操作员需要负责多台安检设备的行李
图像判别,工作量很大。因此,由于人员不足和其它客观资源的限制,海
关的工作人员只能对到港行李进行部分抽检,这导致可能遗漏不符合正常
过关条件的行李。此外,随着抽检的增加,旅客的过关效率将会明显地下
降,这也是机场和旅客双方都不愿意接受的。

在另一方面,由于现在海关行李查验的智能化、自动化的程度较低,
行李抽检基本上依赖于海关的工作人员以手动的方式完成。从事抽检的工
作人员数目必须随着到港行李的变化而变化,工作人员经常在路途的往返
中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由于缺乏智能设备以辅助完成行李抽
检,因而人员不足的情况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此外,目前海关不存在统一的设备管理平台,各个设备终端各自独立
地运行,终端之间缺乏必要的信息共享,因此设备利用的效率较低,在一
定程度上也降低了旅客过关的效率。

有鉴于上述问题的存在,因此有必要建立辅助完成到港行李检测的方
法和系统,以提高对行李检测的效率。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目标物品的检测效率,缩短旅客过关的时间,本发明提出了
一种对目标物品进行追踪的方法和系统。通过这种方法和系统,可以将信
息集成,提高旅客过关效率,并且为用户提供多套智能化、自动化的解决
方案,以适应于各种不同的应用场景。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目标物品的追踪方法,包括以下步
骤:将物品进行扫描以获得物品扫描图像,并对所述物品扫描图像进行识
别分析,以确定所述物品是否是疑似目标物品;当确定所述物品为疑似目
标物品时,通过标签来区分所述疑似目标物品;当旅客携带所述疑似目标
物品通过标签查找区域时,通过所述标签查找到所述疑似目标物品;以及
对所述疑似目标物品进行查验。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上述方法中,自动对所述疑似目标物品施
加标签。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上述方法中,在获得所述物品扫描图像之
后和通过标签区分所述疑似目标物品之前,对所述物品进行追踪。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上述方法还包括:通过光栅探测系统、声
波探测系统、RFID探测系统或摄像头探测系统对物品进行追踪。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上述方法中,手动对所述疑似目标物品施
加标签。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上述方法还包括:当确定所述物品为所述
疑似目标物品时,将所述疑似目标物品自动从其它物品分离;手动对所述
疑似目标物品施加标签;以及将已施加标签的所述疑似目标物品放置于所
述疑似目标物品被分离之前所处的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上述方法中,所述标签包括射频识别
(RFID)标签、磁性标签、气味标记或荧光标记中的一种或多种。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上述方法中,对所述疑似目标物品进行查
验包括对所述疑似目标物品进行远程查验图像。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目标物品的追踪系统,包括:中
央协调控制子系统,用于控制和管理所述追踪系统的各个子系统;物品扫
描子系统,用于对物品进行扫描以获得物品扫描图像,并对所述物品扫描
图像进行识别分析,根据分析结果确定所述物品是否是疑似目标物品;物
品区分子系统,用于当确定所述物品为疑似目标物品时,通过标签来区分
所述疑似目标物品;智能探测子系统,用于当旅客携带所述疑似目标物品
通过标签查找区域时,通过所述标签查找到所述疑似目标物品;以及物品
查验子系统,用于对所述疑似目标物品进行查验。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上述系统中,所述物品区分子系统包括智
能标签子系统,用于自动对所述疑似目标物品施加标签。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上述系统还包括:行李追踪子系统,用于
在行李扫描子系统和智能标签子系统之间对疑似目标行李进行追踪。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上述系统中,通过光栅探测系统、声波探
测系统、RFID探测系统或摄像头探测系统对物品进行追踪。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上述系统中,所述物品区分子系统包括物
品分离子系统,所述物品分离子系统将所述疑似目标物品分离后,通过手
工的方式将标签附着于所述疑似目标物品,然后将所述疑似目标物品放置
于所述疑似目标物品被分离之前所处的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上述系统中,所述标签包括射频识别
(RFID)标签、磁性标签、气味标记或荧光标记中的一种或多种。、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上述系统中,所述物品查验子系统还包
括:远程查验子系统,用于对所述疑似目标物品远程查验图像。

通过采用本发明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可以准确地查找目标物品,提高
旅客过关效率,并提供适用于不同环境的多种智能化、自动化系统,提高
了设备的利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对疑似目标行李进行追踪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示出了对疑似目标行李追踪的另一方法的流程图。

图3示出了对疑似目标行李追踪的另一方法的流程图。

图4示出了对疑似目标行李追踪的另一方法的流程图。

图5示出了对疑似目标行李追踪的另一方法的流程图。

图6示出了对目标行李进行追踪的系统600的框图。

图7示出了对目标行李进行追踪的另一系统700的框图。

图8示出了对目标行李进行追踪的另一系统800的框图。

图9示出了对目标行李进行追踪的另一系统900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本领域技术
人员应当理解,本发明所示的实施例只是示例性的,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
限制。

图1示出了对疑似目标行李进行追踪的方法的流程图。该图仅是示
例,其不应不适当地限制权利要求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该图
的基础上进行适应性地变化、替代和修改。

在步骤110中,对行李进行扫描以获得物品扫描图像,并对所述物品
扫描图像进行识别分析,根据分析结果确定行李是否为疑似目标行李。这
一步骤通常可以在行李处于行李带的过程中进行。对行李执行扫描的扫描
系统可以是固定的。例如,位于行李带上的行李可以通过滚轴、电动或其
它方式,自动通过所述扫描系统。扫描系统可以通过专人值守,以保障所
述系统的正常运行。作为示例,扫描系统可以为X射线检查设备。此外可
选地,可同时设置多个扫描系统,并行地对行李扫描以提高处理的效率。

在对行李获取图像之后,可以由X射线检查设备的值守人员现场查
看,当值守人员发现疑似目标物品时,通过行李扫描系统向中央协调控制
系统发出所述信号A。替代地,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将图像传送
至中央协调控制系统,由值守的工作人员实时远程查看。

在步骤120中,当发现疑似目标行李时,通过标签来区分疑似目标行
李。标签的添加可以通过智能标签处理系统以自动的方式进行。当中央协
调控制系统接收到扫描系统发现疑似目标行李而发出的信号A时,或者当
中央协调控制系统接收到值守的工作人员因为通过远程接收的图像发现疑
似目标行李而发出的信号时,向智能标签处理系统发出信号B。在接收到
信号B后,智能标签处理系统可通过自动臂、电子标签打印机、喷射器等
方式将标签附着于行李上;在添加标签的过程中,行李带的运行可以继
续。

在步骤130中,当旅客携带疑似目标物品通过标签查找区域时,通过
标签查找到疑似目标行李。在特定检测区域(例如出口处),针对各种标
签,可以设置相应的读取设备。作为示例,如果之前通过电子标签打印机
将RFID标签附着于行李上,可以在出口处设置RFID读卡器。当过关的
旅客所携带的行李上附着有RFID标签时,RFID读卡器将会发出提示
音,出口处的值守人员将通知旅客,对其所携带的行李进行进一步的查
验。若标签为其它类型,所处理的方式类似。

在步骤140中,对疑似目标物品进行查验。疑似目标行李的图像可以
从扫描系统(例如经过中央协调控制系统)被远程发送至查验地点。

作为另一示例,对疑似目标行李的查验可以通过远程图像查验系统进
行。在查验系统的数据库中,可以存储违禁物品的一些模板,包括违禁物
品常见的伪装、变形等用人眼难以辨识的形式。当查验系统通过传感器或
远程图像获取装置获取行李内物品的图像之后,与数据库内的模板进行比
对。可以设置表示与模板的匹配程度的一个阈值,当物品与模板的匹配程
度超过阈值,对旅客和其物品进行进一步处理。

替代地,在对疑似目标行李查验时,在通过传感器或远程图像获取装
置获取行李内物品的图像之后,查验系统通过图像增强技术,标记图像中
的嫌疑区域。在查验系统对嫌疑区域进一步确认之后,通知工作人员是否
对旅客和其行李进行进一步处理。

在步骤120中所添加的标签可以为射频识别(RFID)标签、磁性标
签、气味标记或荧光标记等中的一个或多个。人自身无法识别所述气味标
记或荧光标记,但是可通过仪器识别。如果标签为气味标记或荧光标记,
可通过喷射的方式将气味标记或荧光标记附着于疑似目标行李之上。

当发现疑似目标行李时,可将标签附着于疑似目标行李上。值得注意
的是,如果标签为RFID标签或磁性标签,为避免旅客在发现其行李被添
加标签后破坏RFID标签或磁性标签,还可在附着标签时,将气味标记或
荧光标记附着于行李上。替代地,可以将标签附着于非疑似目标行李之
上。

图2示出了对疑似目标行李追踪的另一方法的流程图。该图仅是示
例,其不应不适当地限制权利要求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该图
的基础上进行适应性地变化、替代和修改。

在图2所示的方法中,步骤210、230和240与图1所示的方法类似。
其区别在于,在步骤220中,通过一种手动的方式将标签施加于疑似目标
行李之上。当扫描系统发现疑似目标行李时,可以发出报警信号。作为示
例,报警信号可以为提示音或闪烁的指示灯等。工作人员在发现报警信号
之后,通过控制按钮暂停行李带的运行,同时将当前正在扫描的行李取
下,然后使行李带继续运行。工作人员将被收集的疑似目标行李手动添加
标签后,重新放于行李带上,以使旅客能够获取各自的行李。

图3示出了对疑似目标行李追踪的另一方法的流程图。该图仅是示
例,其不应不适当地限制权利要求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该图
的基础上进行适应性地变化、替代和修改。

在图3所示的方法中,步骤310、330和340与图1所示的方法类似。
其区别在于,在步骤320中,通过另一种手动的方式将标签施加于疑似目
标行李之上。当工作人员通过扫描系统发现疑似目标行李时,或者在向中
央协调控制系统远程传送图像之后,当实时远程查看的工作人员发现疑似
目标行李时,向中央协调控制系统发出信号A,中央协调控制系统接收到
信号A后,向行李带控制系统发出暂停信号。行李带控制系统接收到暂停
信号之后,停止行李带的移动。扫描系统的值守人员将当前被扫描的行李
取下,并例如通过扫描系统向中央协调控制系统发出反馈信号。工作人员
将被分离的疑似目标行李收集,例如存放在特定区域中,以供后续查验。
中央协调控制系统接收到反馈信号后,通知行李带控制系统继续运行,扫
描系统继续执行对行李的扫描过程。工作人员将被收集的疑似目标行李手
动添加标签后,重新放于行李带上,以使旅客能够获取各自的行李。

图4示出了对疑似目标行李追踪的另一方法的流程图。该图仅是示
例,其不应不适当地限制权利要求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该图
的基础上进行适应性地变化、替代和修改。

在图4所示的方法中,步骤410、430和440与图1所示的方法类似。
其区别在于,在步骤420中,通过另一种手动的方式将标签施加于疑似目
标行李之上。为了提高行李扫描的效率,也可以不停止行李带的运行,而
是通过自动分拣系统将疑似目标行李分离。例如,当中央协调控制系统接
收到扫描系统发现疑似目标行李时所发出的信号A时,或者接收到实时查
看图像的工作人员所发送的信号时,向自动分拣系统发出控制信号。自动
分拣系统接收控制信号后,将疑似目标行李分离。工作人员将被分离的疑
似目标行李收集。作为示例,自动分拣系统可以为翻盘式分拣机、挡板式
分拣机、胶带浮出式分拣机等。工作人员将被收集的疑似目标行李手动添
加标签后,重新放于行李带上,以使旅客能够获取各自的行李。

图5示出了对疑似目标行李追踪的另一方法的流程图。该图仅是示
例,其不应不适当地限制权利要求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该图
的基础上进行适应性地变化、替代和修改。

在图5所示的方法中,步骤510、520、530和540与图1所示的方法
相同。区别在于,在步骤510和步骤520之间,增加利用传送带传输行李
的步骤515。为了避免由于在行李传输的过程中发生倾覆、翻滚等行为而
导致错误地识别行李,可以对传输行李的过程进行追踪。作为示例,追踪
可以由光栅探测系统、声波探测系统、RFID探测系统或摄像头探测系统
等执行。

此外,步骤520也可以采用图2-4中所示的步骤220、320或420所示
的通过手动方式将标签附着于疑似目标行李之上。

图6示出了对目标行李进行追踪的系统600的框图。该图仅是示例,
其不应不适当地限制权利要求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该图的基
础上进行适应性地变化、替代和修改。

如图6所示,对目标行李进行追踪的系统600包括中央协调控制子系
统610、行李扫描子系统620、行李区分子系统630、智能探测子系统640
和行李查验子系统650。

中央协调控制子系统610用于对各个子系统进行控制和管理,协调各
个子系统的正常运行。

行李扫描子系统620用于对行李进行扫描以获得物品扫描图像,对物
品扫描图像进行识别分析,根据分析结果确定物品是否为疑似目标行李。
行李扫描子系统620通常在行李处于行李带的过程中对行李进行扫描。例
如,行李扫描子系统620可以是固定的,位于行李带上的行李可以通过滚
轴、电动或其它方式,自动通过行李扫描子系统。行李扫描子系统可以通
过专人值守,以保障系统的正常运行。当行李扫描子系统发现疑似目标行
李后,向中央协调控制子系统610发送信号A。作为示例,行李扫描子系
统620可以为X射线安全检查设备。此外可选地,可同时设置多个行李扫
描子系统,并行地执行扫描操作以提高处理的效率。

在对行李获取图像之后,可以由X射线检查设备的值守人员现场查
看,当值守人员发现疑似目标物品时,通过行李扫描系统向中央协调控制
系统发出信号A。替代地,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将图像传送至中
央协调控制系统,由值守的工作人员实时远程查看。

行李区分子系统630用于当发现疑似目标行李时,通过标签区分疑似
目标行李。行李区分子系统630的运行是在中央协调子系统的控制下进
行,当中央协调控制子系统610接收到行李扫描子系统620所发出的信号
A,或者远程查看图像的工作人员发现疑似目标物品时,中央协调控制子
系统610向行李区分子系统630发出控制信号,使其将疑似目标行李分
离。作为示例,行李区分子系统630可以为翻盘式分拣机、挡板式分拣
机、胶带浮出式分拣机等。工作人员通过手动方式,将标签附着于被分离
的疑似目标行李,然后重新放于行李带上,以使旅客能够获取各自的行
李。作为示例,标签可以为射频识别(RFID)标签、磁扣、气味标记、荧
光标记等中的一个或多个。人自身无法识别所述气味标记或荧光标记,但
是可通过仪器识别。如果标签为气味标记或荧光标记,可通过喷射的方式
将气味标记或荧光标记附着于所述疑似目标行李之上。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被附着的标签为RFID标签或磁性标签,为避免
旅客在发现其行李被添加标签后破坏RFID标签或磁性标签,还可在附着
标签后,将气味标记或荧光标记附着于行李上。替代地,可以将标签附着
于非疑似目标行李之上。

智能探测子系统640用于通过标签查找疑似目标行李。作为示例,智
能探测子系统640可以设置于特定的检测区域(例如出口处)。针对各种
标签,可以在系统中设置相应的读取设备。作为示例,如果之前通过电子
标签打印机将RFID标签附着于行李上,可以在智能探测子系统640中设
置RFID读卡器。当过关的旅客所携带的行李上附着有RFID标签时,
RFID读卡器将会发出提示音,出口处的值守人员将通知旅客,对其所携
带的行李进行进一步的查验。若标签为其它类型,智能探测子系统640所
处理的方式类似。

行李查验子系统650用于对疑似目标行李进行查验。疑似目标行李的
图像可以从扫描系统(例如经过中央协调控制系统)被远程发送至查验地
点。

作为实施行李查验子系统650的另一种方式,行李查验子系统可以包
括数据库、传感器或远程图像获取装置、图像比对系统等。数据库中可以
存储违禁物品的一些模板,包括违禁物品常见的伪装、变形等用人眼难以
辨识的形式;传感器或远程图像获取装置获取行李内的物品图像之后,将
其传送至图像比对系统;图像比对系统将物品图像与数据库内存储的模板
进行比对。可以设置表示图像与模板的匹配程度的一个阈值,当物品图像
与模板之间的匹配程度超过预先设定的阈值时,通知值守的工作人员,对
旅客和其物品进行进一步处理。

可替换地,行李查验子系统650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包括传感器或远程
图像获取装置、图像处理系统、图像判定系统等。传感器或远程图像获取
装置获取行李内的物品图像之后,将其传送至图像处理系统;图像处理系
统通过图像增强技术,标记图像中的嫌疑区域,并将处理后的图像发送至
图像判定系统;图像判定系统对嫌疑区域进一步确认,并通知工作人员是
否对旅客和其行李进行进一步处理。

图7示出了对目标行李进行追踪的另一系统700的框图。该图仅是示
例,其不应不适当地限制权利要求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该图
的基础上进行适应性地变化、替代和修改。

如图7所示,系统700包括中央协调控制子系统710、行李扫描子系
统720、智能标签处理子系统730、智能探测子系统740和行李查验子系
统750。

系统700中的中央协调控制子系统710、行李扫描子系统720和行李
查验子系统750所执行的方法和功能分别类似于系统600中的中央协调控
制子系统610、行李扫描子系统620和行李查验子系统640。

智能标签处理子系统730用于自动地向疑似目标行李添加标签。智能
标签处理子系统730的运行是在中央协调子系统的控制下进行,当中央协
调控制子系统710接收到行李扫描子系统720所发出的信号A,或者远程
查看图像的工作人员发现疑似目标物品时,中央协调控制子系统710向智
能标签处理子系统730发出控制信号,智能标签处理子系统730接收控制
信号后,通过自动臂、电子标签打印机、喷射器等方式将标签附着于行李
上;在添加标签的过程中,行李带的运行可以继续。作为示例,标签可以
为射频识别(RFID)标签、磁扣、气味标记、荧光标记等的一个或多个。
人自身无法识别气味标记或荧光标记,但是可通过仪器识别。如果标签为
气味标记或荧光标记,可通过喷射的方式将气味标记或荧光标记附着于疑
似目标行李之上。

当发现疑似目标行李时,智能标签处理子系统730可将标签附着于疑
似目标行李上。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标签为RFID标签或磁性标签,为避
免旅客在发现其行李被添加标签后破坏RFID标签或磁性标签,还可在附
着标签时,将气味标记或荧光标记附着于行李上。替代地,可以将标签附
着于非疑似目标行李之上。

图8示出了对目标行李进行追踪的另一系统800的框图。该图仅是示
例,其不应不适当地限制权利要求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该图
的基础上进行适应性地变化、替代和修改。

如图8所示,系统800包括中央协调控制子系统810、行李扫描子系
统820、智能标签处理子系统830、智能探测子系统840、行李查验子系统
850和行李追踪子系统860。

系统800的中央协调控制子系统810、行李扫描子系统820、智能标
签处理子系统830、智能探测子系统840和行李查验子系统850所执行的
方法和功能分别类似于系统700中的中央协调控制子系统710、行李扫描
子系统720、智能标签处理子系统730、智能探测子系统740和行李查验
子系统750。

行李追踪子系统860用于在行李扫描子系统820和智能标签处理子系
统830之间对疑似目标行李进行追踪,以避免由于在行李传输的过程中发
生倾覆、翻滚等行为而导致错误地区分行李。作为示例,行李追踪子系统
860可以为光栅探测系统、声波探测系统、RFID探测系统或摄像头探测系
统等。

图9示出了对目标行李进行追踪的另一系统900的框图。该图仅是示
例,其不应不适当地限制权利要求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该图
的基础上进行适应性地变化、替代和修改。

如图9所示,系统900包括中央协调控制子系统910、行李扫描子系
统920、行李区分子系统930、智能探测子系统940、行李查验子系统
950。

系统900的中央协调控制子系统910、行李扫描子系统920、智能探
测子系统940和行李查验子系统950所执行的方法和功能分别类似于系统
600中的中央协调控制子系统610、行李扫描子系统620、智能探测子系统
640和行李查验子系统650。

行李区分子系统930包括行李分离子系统935,行李分离子系统935
将疑似目标行李分离后,通过手工的方式将标签附着于疑似目标行李,然
后将疑似目标行李放置于疑似目标行李被分离之前的位置。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以机场和海关作为示例,但
是所介绍的系统和方法也可以推广到其它应用环境,比如快递系统中对目
标快件的查找、邮局系统对目标邮件的查找等,并且其它应用环境,只要
不与本发明的精神和主旨相违背,也可适用于本发明所介绍系统和方法。

上文以X射线透射扫描为例描述本发明。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
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本发明还可以适用于其他物品扫描检验领
域。例如,本发明可以应用于γ射线透射、毫米波成像等其他相关检测领
域。

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是,所述实施例仅是示例性的,
而不是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限
定。

此外,尽管已经详细描述了本发明及其优势,但应当理解,可以在不
背离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主旨和范围的情况下,进行各种不同的改
变、替换和更改;而且,本发明的范围并不仅限于本说明书中描述的系
统、方法和步骤的实施例。作为本发明普通技术人员应理解,通过本发
明,现有的或今后开发的用于执行和根据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基本相
同的方式或获得基本相同结果的方法和步骤根据本发明可以被使用。

目标物品的追踪方法和系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目标物品的追踪方法和系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目标物品的追踪方法和系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目标物品的追踪方法和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目标物品的追踪方法和系统.pdf(1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目标物品的追踪方法和系统。所述目标物品的追踪方法包括:将物品进行扫描以获得物品扫描图像,并对所述物品扫描图像进行识别分析,以确定所述物品是否是疑似目标物品;当确定所述物品为疑似目标物品时,通过标签来区分所述疑似目标物品;当旅客携带所述疑似目标物品通过标签查找区域时,通过所述标签查找到所述疑似目标物品;以及对所述疑似目标物品进行查验。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提高目标物品查找的效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测量;测试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