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定卡及使用该固定卡的光收发模块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定卡及使用该固定卡的光收发模块。
背景技术
随着光电通信技术的发展,光电收发模块作为转接装置中十分重要的部件其应用越来越广泛。光收发模块一般包括壳体,壳体内左右并列设有激光器、探测器,壳体上设有用于对激光器、探测器在前后、左右以及上下方向进行限位的限位结构。传统的光收发模块壳体内的对激光器、探测器在上下方向上的限位结构在保持上下固定时一般通过壳体上的连接结构实现上下固定,例如通过弹性卡勾和卡槽实现锁紧固定,这样就造成壳体的结构十分复杂,使用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方便的对激光器、探测器在向上的方向上进行挡止限位的固定卡;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使用该固定卡的光收发模块。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固定卡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固定卡,包括本体,本体上设有用于对激光器、探测器在向上的方向上进行挡止限位的上挡止面,所述本体上还设有向下延伸的连接臂,连接臂的下端具有用于由上向下穿出光收发模块壳体并在折弯后与光收发模块的壳体在向上的方向上挡止配合的弯折端头。
本体上左右间隔设有两个分别与激光器、探测器对应的定位槽,定位槽开口朝下,所述上挡止面为定位槽的上部槽底,定位槽还具有用于对激光器、探测器在左右方向上进行挡止限位的左右槽壁。
所述连接臂设于两个定位槽的中间间隔上。
两个定位槽相互远离的槽口沿上具有用于与光收发模块壳体在向下的方向上挡止配合的下挡止面。
所述本体为板状结构,板状本体的位于定位槽边缘位置的前后板面用于与激光器、探测器上的环槽对应槽壁挡止配合以对激光器、探测器在前后方向进行限位。
本发明的光收发模块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光收发模块,包括壳体,壳体内左右间隔设有激光器、探测器,壳体内还设有固定卡,所述固定卡包括本体,本体上设有用于对激光器、探测器在向上的方向上进行挡止限位的上挡止面,所述本体上还设有向下延伸的连接臂,连接臂的下端具有用于由上向下穿出光收发模块壳体并在折弯后与光收发模块的壳体在向上的方向上挡止配合的弯折端头。
本体上左右间隔设有两个分别与激光器、探测器对应的定位槽,定位槽开口朝下,所述上挡止面为定位槽的上部槽底,定位槽还具有用于对激光器、探测器在左右方向上进行挡止限位的左右槽壁。
所述连接臂设于两个定位槽的中间间隔上。
两个定位槽相互远离的槽口沿上具有用于与光收发模块壳体在向下的方向上挡止配合的下挡止面。
所述本体为板状结构,板状本体的位于定位槽边缘位置的前后板面用于与激光器、探测器上的环槽的对应槽壁挡止配合以对激光器、探测器在前后方向进行限位。
本发明的光收发模块的壳体内设有固定卡,固定卡上设有对激光器、探测器在向上的方向上进行挡止的上挡止面,固定卡本体上还设有连接臂,连接臂的下端具有弯折后能够与光收发模块的壳体在向上方向上挡止配合的弯折端头。这样通过连接臂下端的弯折端头能够方便的实现壳体对固定卡在向上方向上的挡止限位,避免固定卡上移,同时固定卡通过上挡止面对激光器、探测器在向上的方向上进行挡止,并配合壳体对激光器、探测器的支撑实现激光器、探测器在上下方向上的定位。通过固定卡对激光器、探测器在向上的方向上进行限位,大大简化了壳体的结构,使用起来也十分方便。
进一步地,本体上设有分别与激光器、探测器对应的定位槽,定位槽开口朝下,定位槽的槽底作为上挡止面对激光器、探测器在向上的方向上挡止限位,定位槽的左右槽壁还能对激光器、探测器在左右方向上进行挡止,这样通过定位槽能够对激光器、探测器在左右和向上三个方向对激光器、探测器进行定位,配合光收发模块的壳体能够方便实现激光器、探测器的定位。
进一步地,连接臂设于两个定位槽的中间间隔上,在固定卡卡在激光器、探测器上时,激光器、探测器对称位于连接臂的左右两侧,提高了固定卡对激光器、探测器挡止限位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光收发模块的实施例一的装配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光收发模块的实施例一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图1中A-A处的剖视图;
图4为下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下壳体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光收发模块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上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上壳体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固定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光收发模块的实施例:如图1-3所示,主要包括下壳体1、光收发模块组件2、上壳体3、固定卡4、防尘塞5、底板6以及用于固定连接底板6和下壳体1的压铆钉7这七个部分,上、下壳体相互扣合形成容纳光收发模块组件的封闭腔室。
其中光收发模块组件2为本发明的光收发模块的主体部分,如图6所示,其主要包括前后延伸的水平电路板21,水平电路板21的后端通过可弯折的第一导电带22连接有竖直电路板23。水平电路板21的下侧通过可弯折的第二导电带27电连接有激光器26、探测器25,激光器、探测器在左右方向并列设置,第一导电带22的后端向下弯折并连接竖直电路板23,竖直电路板23的下端连接有用于与印制电路基板连接的导电针脚24,这样通过水平电路板21、第一导电带22以及竖直电路板23实现了激光器、探测器与印制电路基板的信号传输连接。其中,激光器26、探测器25分别通过各自对应的第二导电带与水平电路板21连接,第二导电带包括水平段和竖直段,水平段与水平电路板21的下侧面焊接连接,竖直段位于水平段的后端并通过前侧面与对应的激光器26、探测器25的后端连接,使得激光器26、探测器25位于水平电路板21的下侧,且前端用于插接的部分向前伸出水平电路板21。这样的结构布置使得水平电路板21与激光器26、探测器25在水平方向上部分重叠,竖直电路板23与激光器26、探测器25在竖直方向上部分重叠,大大减小了光收发模块的长度和高度,减小了整体体积。
光收发模块组件2固定安装在下壳体1上,如图4、5所示,下壳体1的前端设有光口封装部10,光口封装部10包括左右并列设置的两个容纳腔,容纳腔的后端设有后挡板11,后挡板11上对应与各个容纳腔设有前后贯通的插孔112,插孔112用于供激光器26、探测器25的前端穿过并伸入容纳腔中。同时,插孔112通过内孔壁面对激光器26、探测器25在左右方向以及上下方向进行限位,通过插孔112的后侧孔沿对激光器26、探测器25在向前的方向上进行限位。
下壳体1在后挡板11的后侧左右并列设有分别用于支撑激光器26、探测器25的弧形支撑段12,以使在激光器26、探测器25的前端分别插入对应的插孔112中时,其下部不会悬空。同时,为了保证在激光器26、探测器25不会向上发生位移,本发明的光收发模块通过固定卡4对激光器26、探测器25进行固定,并在向上的方向上对激光器26、探测器25进行限位。固定卡4包括本体41,本体41上设有用于对激光器、探测器在向上的方向上进行挡止限位的上挡止面。本体41上还设有向下延伸的连接臂413,连接臂413的下端具有用于由上向下穿出光收发模块的下壳体1的弯折端头414,弯折端头414在弯折后与下壳体1在向上的方向上挡止配合。
本实施例中,本体41为板状结构,本体41上左右间隔设有两个与激光器、探测器对应的定位槽410,定位槽410的开口朝下,定位槽410的上部槽底构成了上述的上挡止面,并对激光器、探测器在向上的方向上进行挡止。激光器、探测器的外周轴向间隔设有挡止沿,定位槽410的前后两侧槽壁与对应的挡止沿的挡止配合实现对激光器、探测器在前后方向上的定位。此外,定位槽410的左右槽壁还对激光器、探测器在左右方向进行挡止,避免激光器、探测器左右发生位移。
具体地,固定卡4的结构如图9所示,包括水平边40以及连接在水平边40前端的竖直边,竖直边即为本体41,竖直边上左右间隔设有开口向下的U型槽即定位槽410。激光器26、探测器25的前端和后端连接位置具有环槽20,轴向间隔设置的挡止沿为环槽20的前后槽壁。在激光器26、探测器25的前端插入插孔112中后,固定卡4从上向下插入而使激光器26、探测器25的分别卡在两个U型槽内,两个U型槽的槽壁刚好卡在环槽20中,U型槽的前后两侧槽壁与环槽20的前后槽壁的挡止配合实现对激光器、探测器在前后方向上的定位。
为了实现固定卡4与下壳体1的固定连接,下壳体1上在对应于两个U型槽的中间位置设有上下贯通的穿孔121,连接臂413设于两个U型槽之间的中间间隔上,连接臂413的下端弯折端头414向下穿出穿孔121,并在弯折后与穿孔121的下侧孔沿在向上的方向挡止配合。
两个定位槽410相互远离的槽口沿上具有用于与下壳体1在向下的方向上挡止配合的下挡止面,下壳体1上设有与所述下挡止面在向下的方向上进行挡止的壳体挡止面。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下壳体1的两个弧形支撑段12的相互远离的两端部上端面上分别对应设有向下延伸的固定卡卡槽120,固定卡卡槽120的前侧槽壁为后挡板11的后侧面。在固定卡4卡在激光器、探测器上时,定位槽410的槽底与环槽20的上侧槽底接触,同时,固定卡4的两个U型槽相远离的两侧槽壁412的下端伸入固定卡卡槽120内并被后挡板11的后侧面和固定卡卡槽120的前侧槽壁挡止限位,两个定位槽410的相互远离的槽口沿被固定卡卡槽120的槽底在向下的方向上进行限位,此时,固定卡卡槽120的槽底即为上述的壳体挡止面。固定卡4的两个U型槽之间的连接臂413从穿孔121中向下穿过,下壳体1在穿孔121的后侧设有凹陷,将连接臂413的下端弯折端头414向凹陷内弯折能够实现固定卡4的固定,进而通过两个U型槽的槽壁与环槽20的挡止配合实现对激光器26、探测器25在向后方向的限位。水平边40上还设有向后延伸的悬臂415,悬臂415用于在装配时便于工作人员夹持操作。
水平电路板21的前端设有向前突出的定位凸块210,下壳体1上对应设有供定位凸块210从后向前插入并对水平电路板21在上下左右方向限位的定位孔,定位孔的孔沿与水平电路板21的前端面挡止配合以对水平电路板21在向前的方向上进行定位。本实施例中,后挡板11的上端设有连通前侧两个容纳腔的缺口110,缺口110在左右方向的延伸长度小于后挡板11在左右方向的宽度,定位孔有两个,各个定位孔分别由缺口110的底部、容纳腔的顶部、两个容纳腔之间的中部隔壁以及缺口110的左右侧面围成。水平电路板21前端的定位凸块210与两个定位孔前后对应,水平电路板21前端的定位凸块210分别伸入两个定位孔中实现水平电路板21相对于下壳体1在左右方向、上下方向以及向前方向上的定位。
下壳体1的后端设有用于对竖直电路板23在向前的方向上进行挡止的挡止立面。具体地,本实施例中下壳体1上在弧形支撑段12的后侧左右间隔设有轴线前后延伸的弧形支撑槽13,弧形支撑槽13用于支撑激光器、探测器的后端,弧形支撑槽13的后端设有向下凹陷的安装台阶15,竖直电路板23下端连接的导电针脚24安装在安装台阶15内,安装台阶15与弧形支撑槽13连接位置的竖直面即为挡止立面并对竖直电路板23在向前的方向上挡止。当然,其他实施例中,弧形支撑槽的后端可以设置用于放置安装导电针脚24的安装平面,安装平面和弧形支撑槽之间设有挡沿,挡沿的后侧面即为挡止立面而用于对导电针脚在向前的方向上进行挡止;或者下壳体的左右两侧在弧形支撑槽的后端位置设有相向延伸的挡块,挡块的后侧面为挡止立面而对导电针脚的前端左右两侧进行挡止。安装台阶15的左、右侧壁16上分别前后延伸有内凹的导向槽160,导电针脚24两侧面设有与导向槽160适配的导向条240。
光收发模块还包括上壳体3,上壳体3的结构如图7、8所示,包括左、右侧壁31以及后侧壁,左、右侧壁31的下端分别设有前、后卡沿32、33,对应的下壳体1的下侧面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前、后卡口17、18,前、后卡口17、18之间设有用于对上壳体3的左右侧壁在向下的方向上进行挡止的外凸沿,在上壳体3扣在下壳体1上时,将前、后卡沿32、33分别向前后卡口17、18内弯折,上壳体3在外凸沿和前、后卡沿的作用下实现在上下方向上的定位,这样上壳体3能够将光收发模块组件2扣在上、下壳体围成的封闭空间中,以对光收发模块组件进行保护。同时,为了实现上、下壳体在前后方向上的定位,下壳体1的后挡板11在缺口110的左右两侧设有向上延伸的凸起111,对应地,上壳体3上设有定位孔38,在上壳体3扣在下壳体1上时,凸起111从定位孔38中向上穿过;下壳体1的后端左右侧面上还分别设有上下延伸的定位凹槽19,对应地,上壳体3的左右侧壁上分别设有上下延伸的定位凸起34,在上壳体3扣在下壳体1上时,定位凸起34刚好滑入定位凹槽19中,实现上下壳体在前后方向的定位。
由于水平电路板21和竖直电路板23之间通过可弯折的第一导电带22连接,第一导电带22具有一定的柔性,为了防止水平电路板21和竖直电路板23在向后的方向发生移动,上壳体3的左右侧壁上还分别设有上下延伸的上定位立板36和下定位立板35,上定位立板36用于对水平电路板21的后端面进行挡止限位,下定位立板35用于对竖直电路板23的后侧面进行挡止限位。
本实施例的光收发模块还包括底板6和防尘塞5。底板6安装在下壳体1的底部,下壳体1上设有上下贯通的安装孔14,底板6通过压铆钉7连接在下壳体1的底部。防尘塞5用于封堵在光口封装部10的两个容纳腔中,在不使用时避免灰尘进入而污染激光器、探测器。
本发明的光收发模块通过合理布置激光器、收发器与电路板的相对位置,大大减小了整体体积,能够使用于高密度数据中心和超级计算机等高密度的集成通讯系统领域内,应用范围广。
上述实施例中,激光器、探测器通过第二导电带与水平电路板连接,第二导电带为可弯折的柔性带,在其他实施例中,激光器、探测器的尾端可以连接长度较长的焊接针脚,通过焊接针脚与水平电路板上的焊点连接;上述实施例中,第二导电带的竖直段连接在水平段的后端,激光器、探测器连接在竖直段的前侧面,在其他实施例中,竖直段可以连接在水平段的前端。
上述实施例中,形成封闭腔室的上、下壳体中,上壳体具有与下壳体扣合的左、右侧面,上、下定位立板设于上壳体的左右侧面上,在其他实施例中,下壳体可以具有用于与上壳体扣合的左右侧面,上、下定位立板设于下壳体的左右侧面上;上述实施例中,上下壳体通过扣合连接形成封闭腔室,在其他实施例中,下壳体的两侧可以设置前后延伸的插槽,上壳体的两侧面下端可以设置与插槽适配的滑块,上壳体从后向前插在下壳体上实现与下壳体的连接。
上述实施例中,与定位凸块配合的定位孔由缺口的底部、容纳腔的顶部、两个容纳腔之间的中部隔壁以及缺口的左右侧面围成,在其他实施例中,定位孔可以为直接开设在后挡板上的方孔。
上述实施例中,固定卡通过固定卡卡槽对两个U型槽的相互远离的两侧槽壁的下端面的前后限位和支撑,通过连接臂与穿孔孔沿在向上方向上的挡止实现与下壳体的固定连接,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接臂可以为两个,且分别设于两个U型槽的相互远离的两侧槽壁下端,相应的下壳体上设置供两个连接臂的下端穿过的穿孔,下挡止面可以设置在两个U型槽中间间隔上。
上述实施例中,激光器、探测器的外周设有环槽,固定卡上的卡槽为宽度与环槽内径相等的U型槽,在其他实施例中,激光器、探测器的外周可以设置轴向间隔的前、后挡止凸块,固定卡卡在激光器、探测器上时位于前、后挡止凸块之间并分别与挡止凸块的相向侧面挡止配合;激光器、探测器的外周可以为多边形,相应地,卡槽的槽底与激光器、探测器的外周适配;上述实施例中,卡槽的槽口朝下,在其他实施例中卡槽的开口可以朝上,固定卡从下向上承托激光器、探测器。
上述实施例中,固定卡本体上设有定位槽分别对激光器、探测器在左右、前后和向上的方向上进行定位,在其他实施例中,固定卡本体可以为T型结构,T型结构的中部竖直延伸的部分为连接臂,连接臂左右两侧的水平部分的下侧面为用于对激光器、探测器在向上的方向上进行挡止的上挡止面,该上挡止面可以直接与激光器、探测器的上侧面接触,也可以通过其他过渡件与激光器、探测器间接挡止。
上述实施例中,本体为板状结构,在其他实施例中,本体可以为框架式结构。
本发明的固定卡的实施例:其具体结构与上述光收发模块的实施例中的固定卡结构相同,此处不再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