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支承装置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支承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建筑支承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供电部门和用电企业中低压输变电多采用电力电缆输送电能,电缆敷设在电缆沟内或悬挂敷设在桥架上,电力电缆桥架宽度一般为400-800mm。中长距离电缆敷设,较为原始的做法是采用人工敷设,多人抬架、攀爬在桥架上。缺陷是人员多,成本大,容易受伤;相对先进的是采用卷扬机牵引电缆,辅以临时设于桥架上的托架配合作业,托架由滚轮和结构固定的支架构成,滚轮装在结合固定的支架上。但这样使用成本较高,不利于经济的节约,且维护成本较大,还要随时不定期进行维护,比较复杂繁琐。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构思新颖、结构紧凑且合理、体积较小、自身重量轻的建筑支承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本发明的建筑支承装置,包括滚轴,滚轴上设有滚轴护套,滚轴护套可拆卸连接在滚轴上,滚轴靠近两端处均竖向设有支撑立柱,支撑立柱顶部穿过滚轴设置,两支撑立柱之间连接有U型槽,U型槽通过可拆卸螺栓与支撑立柱连接,U型槽内设有承台,承台上竖向安装有可调节连接轴,可调节连接轴底部分别穿过承台及U型槽设置。
进一步的,作为一种具体的结构形式,本发明所述支撑立柱直径在一至一点五厘米之间。
进一步的,作为一种具体的结构形式,本发明所述滚轴采用不锈钢材料层。
进一步的,作为一种具体的结构形式,本发明所述滚轴护套为橡胶滚轴护套。
进一步的,作为一种具体的结构形式,本发明所述可拆卸螺栓表面包覆有抗氧化层。
进一步的,作为一种具体的结构形式,本发明所述滚轴直径大于一点八厘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的建筑支承装置构思新颖、结构紧凑且合理、体积较小、自身重量轻,制作成本低,现场组合安装更方便,实用性更强,省时省力,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滚轴;2.滚轴护套;3.支撑立柱;4.可拆卸螺栓;5.U型槽;6.承台。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的本发明建筑支承装置的优选实施例,包括滚轴1,滚轴1上设有滚轴护套2,滚轴护套2可拆卸连接在滚轴1上,滚轴1靠近两端处均竖向设有支撑立柱3,支撑立柱3顶部穿过滚轴1设置,两支撑立柱3之间连接有U型槽5,U型槽5通过可拆卸螺栓4与支撑立柱3连接,U型槽5内设有承台6,承台6上竖向安装有可调节连接轴,可调节连接轴底部分别穿过承台6及U型槽5设置。
所述支撑立柱3直径在一至一点五厘米之间。支撑力度更大。
所述滚轴1采用不锈钢材料层。可以有效延长滚轴的使用寿命。
所述滚轴护套2为橡胶滚轴护套。易于生产,其成本低。
所述可拆卸螺栓4表面包覆有抗氧化层。避免长久使用造成氧化,影响其使用性能的问题。
所述滚轴1直径大于一点八厘米。实际使用效果更佳。
本发明的发明的建筑支承装置构思新颖、结构紧凑且合理、体积较小、自身重量轻,制作成本低,现场组合安装更方便,实用性更强,省时省力,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两支撑立柱3之间连接有U型槽5,U型槽5通过可拆卸螺栓4与支撑立柱3连接,U型槽5内设有承台6,承台6上竖向安装有可调节连接轴,可调节连接轴底部分别穿过承台6及U型槽5设置,U型槽5及承台6的设计,是为了更好的增强支承装置的稳定性,避免上部重力过大,导致出现一边偏倚的问题,而可调节连接轴是为了更好的对承台6与U型槽5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以便能更好的适应当前需求。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