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净化器及其风道结构.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628227 上传时间:2018-02-27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3.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484322.8

申请日:

2014.09.19

公开号:

CN104197427A

公开日:

2014.12.10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F24F 1/02申请公布日:20141210|||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24F 1/02申请日:20140919|||公开

IPC分类号:

F24F1/02(2011.01)I; F24F13/06; F24F13/28

主分类号:

F24F1/02

申请人: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谢武彬; 张帅; 罗汉兵; 卢耀臻; 李城年; 劳承云; 申鸿海; 侯雪丹; 潘海元; 吴紫阳; 朱露露; 刘博; 彭要明; 黄巍

地址:

519070 广东省珠海市前山金鸡西路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代理人:

李海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气净化器及其风道结构,包括:底座组件,所述底座组件设有进风口,且所述进风口沿竖直向上和/或倾斜向上的方向进风;设置于所述底座组件上方的净化过滤组件和风机组件;设置于所述净化过滤组件和所述风机组件外围的面板组件;出风口组件,所述出风口组件设置于所述面板组件的顶端,且所述出风口组件设有沿竖直向上和|或倾斜向上的方向出风的出风口。如此设置,本发明提供的空气净化器的风道结构,其进出风风阻较小、占用的放置面积较小、而且具有较好的美观性和科技感。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空气净化器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组件,所述底座组件设有进风口,且所述进风口沿竖直向上和|或倾斜向上的方向进风;
设置于所述底座组件上方的净化过滤组件和风机组件;
设置于所述净化过滤组件和所述风机组件外围的面板组件;
出风口组件,所述出风口组件设置于所述面板组件的顶端,且所述出风口组件设有沿竖直向上和/或倾斜向上的方向出风的出风口。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组件包括底盘部和固定连接于所述底盘部的支撑架部,所述进风口包括设置于所述底盘部和所述支撑架部之间的第一进风口。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底盘部的底面的第二进风口。

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风口为多个,且多个所述第一进风口均匀分布于所述底盘部的四周位置。

5.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部的外侧面为沿进风方向渐缩的弧形壁。

6.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风口设有进风格栅。

7.
  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组件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面板组件顶端的内支架和外支架,所述内支架和所述外支架之间形成所述出风口。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支架和外支架的侧壁为沿出风方向渐扩的弧形壁。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支架和所述外支架的下端之间连接有出风格栅。

10.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组件包括风道壳体,所述风道壳体的内壁面包括由下至上方向逐渐向外倾斜的斜壁部。

11.
  一种空气净化器,包括用于进风和出风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结构为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风道结构。

说明书

一种空气净化器及其风道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空气净化器及其风道结构。
背景技术
空气净化器作为一种室内空气净化装置,能够减少室内空气中的粉尘、甲醛等污染物,因此,空气净化器受到了市场的普遍欢迎。
空气净化器主要包括用于过滤空气中的杂质的过滤除尘组件、用于吸入和排出空气的风机组件以及壳体组件,壳体内部设有风道结构,风机组件通过风道结构将空气吸入和排出。
现有技术中的空气净化器,其风道结构通常采用一侧进风、另一侧出风,或者两侧进风、顶部出风的结构,通过风机组件将室内空气从进风口吸入,过滤除尘组件的集尘部件、过滤部件、负离子发生器和臭氧发生器,从出风口送出净化处理后的清新空气。
然而,现有技术中的风道结构,由于进风口或出风口设置在了侧面,风道结构需要设置一段与进风口相通的横向风道,空气净化器横截面积较大,造成了空气净化器占用的放置面积较大的问题。
另外,进风口或出风口暴露在空气净化器的侧面,空气净化器的美观性和科技感较差。而且,风机从侧面进风,风阻较大,进而影响空气净化器的净化效率。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气净化器的风道结构,其进出风风阻较小、占用的放置面积较小、而且具有较好的美观性和科技感。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风道结构的空气净化器。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空气净化器的风道结构,包括:
底座组件,所述底座组件设有进风口,且所述进风口沿竖直向上和|或倾斜向上的方向进风;
设置于所述底座组件上方的净化过滤组件和风机组件;
设置于所述净化过滤组件和所述风机组件外围的面板组件;
出风口组件,所述出风口组件设置于所述面板组件的顶端,且所述出风口组件设有沿竖直向上和/或倾斜向上的方向出风的出风口。
优选地,所述底座组件包括底盘部和固定连接于所述底盘部的支撑架部,所述进风口包括设置于所述底盘部和所述支撑架部之间的第一进风口。
优选地,所述进风口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底盘部的底面的第二进风口。
优选地,所述第一进风口为多个,且多个所述第一进风口均匀分布于所述底盘部的四周位置。
优选地,所述底盘部的外侧面为沿进风方向渐缩的弧形壁。
优选地,所述第二进风口设有进风格栅。
优选地,所述出风口组件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面板组件顶端的内支架和外支架,所述内支架和所述外支架之间形成所述出风口。
优选地,所述内支架和外支架的侧壁为沿出风方向渐扩的弧形壁。
优选地,所述内支架和所述外支架的下端之间连接有出风格栅。
优选地,所述风机组件包括风道壳体,所述风道壳体的内壁面包括由下至上方向逐渐向外倾斜的斜壁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空气净化器,包括用于进风和出风的风道结构,所述风道结构为如上任一项所述的风道结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空气净化器的风道结构,包括:底座组件,所述底座组件设有进风口,且所述进风口沿竖直向上和|或倾斜向上的方向进风;设置于所述底座组件上方的净化过滤组件和风机组件;设置于所述净化过滤组件和所述风机组件外围的面板组件;出风口组件,所述出风口组件设置于所述面板组件的顶端,且所述出风口组件设有沿竖直向上和|或倾斜向上的方向出风的出风口。如此设置,本发明提供 的风道结构,风机组件将气流从底座组件上设置的进风口吸入空气净化器的内部,经过净化过滤组件的净化后,由位于出风口组件上的出风口出风,气流由进风口由竖直向上和|或倾斜向上的方向进入空气净化器内部,并由下至上方向到达出风口,并沿竖直向上和|或倾斜向上的方向由出风口排出,气流遇到的阻力较小,有效提高了空气净化器的净化效率。而且,本发明提供的风道结构整体上呈竖直方向,其横截面积较小,进而占用的放置面积较小。另外,出风口和进风口位于底端和顶端,没有暴露于空气净化器的侧壁,具有较好的美观性和科技感。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风道结构的空气净化器,如此设置,本发明提供的空气净化器,其进出风风阻较小、占用的放置面积较小、而且具有较好的美观性和科技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风道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风道结构组装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底座组件外部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底座组件剖视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底座组件立体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底座组件的底面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风机组件爆炸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风机组件组装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风机组件剖视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出风口组件立体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出风口组件剖视示意图;
图1-图11中:
1-底座组件,2-风机组件,3-净化过滤组件,4-出风口组件,5-底盘部,6-支撑架部,7-第一进风口,8-第二进风口,9-进风格栅,10-内支架,11-外支架,12-出风口,13-出风格栅,14-风道壳体、15-风机支架、16-风机本体、17-斜壁部、18-面板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空气净化器的风道结构,其进出风风阻较小、占用的放置面积较小、而且具有较好的美观性和科技感。本具体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风道结构的空气净化器。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至图11,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空气净化器的风道结构,包括底座组件1、净化过滤组件3、风机组件2、面板组件及出风口组件4。
其中,底座组件1设有沿由下至上的方向进风的进风口。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所述的“上”、“下”方位词,是当空气净化器的底座组件1放置于水平面上时之所指。上述“由下至上的方向”可以是倾斜向上也可以竖直向上。本具体实施方式中进风口沿竖直向上和/或倾斜向上的方向进风,是指进风口可以只沿竖直向上的方向进风,也可以只沿倾斜向上的方向进风,还可以沿竖直向上和倾斜向上的方向同时进风。
净化过滤组件3和风机组件2设置于底座组件1的上方,风机组件2将气流从下方吸入至空气净化器内部,并继续向上流动至净化过滤组件3进行净化处理。
面板组件18包围在净化过滤组件3和风机组件2外围,出风口组件4设置于面板组件18的顶端,且出风口组件4设有沿由下至上方向出风的出风口,由净化过滤组件3净化过的空气,在风机组件2的驱动下,继续向上流动,直至沿竖直向上和|或倾斜向上的方向从出风口排出。
如此设置,如图2所示,其中图2中的箭头方向代表气流流动方向,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风道结构,风机组件2将气流从底座组件1上设置的进风口吸入空气净化器的内部,经过净化过滤组件3的净化后,由位于出风口组件4上的出风口出风,气流由进风口由下至上的方向进入空气净化器内部,并由下至上方向到达出风口,而后沿由下至上方向由出风口排出,气流遇到的阻力较小,有效提高了空气净化器的净化效率。而且,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风道结构整体上呈竖直方向,其横截面积较小,进而占用的放置面积较小。另外,出风口和进风口位于底端和顶端,没有暴露于空气净化器的侧壁,具有较好的美观性和科技感。
底座组件1可以具体如下述设置,底座组件1包括底盘部5和固定连接于底盘部5的支撑架部6,进风口包括设置于底盘部5和支撑架部6之间的第一进风口7和设置于底盘部5的底面的第二进风口8。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底盘部5的侧壁可以套于支撑架部6的内部,但是二者之间需保持一定的距离,以形成第一进风口7。
需要说明的是,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第一进风口7可以为多个,各个第一进风口7可以由连接于底盘部5和支撑架部6的连接板分割而成。进一步地,多个第一进风口7均匀分布于底盘部5的四周位置。
比如,第一进风口7可以为四个,四个第一进风口7分别位于空气净化器的四周位置。这样,从不同方向可以进风,进风气流之间不会产生相互干扰,进而保证了进风量。另外,第二进风口8能够起到散热作用,并且同时可提高进风量。
为了降低进风风阻,底盘部的外侧面为由下至上方向逐渐内缩的弧形面。这样,第一进风口7的导风面为逐渐内缩的弧形面,流线型的导风面结构一方面降低了进风风阻,另一方面具有较好的美观性和科技感。
另外,为了防止空气中较大的杂质通过第二进风口8进入到空气净化器的内部,在第二进风口8可以设有进风格栅9。如此设置,进风格栅9能够有效阻止体积较大的杂质进入到空气净化器中。
具体实施方式中,出风口组件4可以如下述设置。出风口组件4包括固定设置于面板组件顶端的内支架10和外支架11,内支架10和外支架11之间形成出风口12。
需要说明的是,内支架10设置于外支架11内部位置,且内支架10与外支架11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以形成上述出风口12。
进一步地,内支架10和外支架11的侧壁为沿由下至上方向渐扩的弧形壁。如此设置,出风口12的导风面为流线型曲面,不仅能够降低出风风阻,而且进一步提高了空气净化器的美观性和科技感。
另外,在内支架10和外支架11的下端之间可以连接有出风格栅13。如此设置,能够防止外物落入到空气净化器内部。而且,出风格栅13位于内支架10和外支架11的下端之间,其隐藏在了内支架10和外支架11之间,具有较好的美观性和科技感。
另外,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另一优选方案中,风机组件2包括风道壳体14、固定设置于风道壳体14内部的风机支架15以及由风机支架15支撑的风机本体16,风道壳体14的内壁面包括由下至上方向逐渐向外倾斜的斜壁部17。
如此设置,风道壳体14具有向外向上的斜面,能够起到改变风向的作用,可将由风机本体16向四周吹出的风转变为向上吹的风,提高了出风效率。
具体实施方式提供还提供了一种空气净化器,包括如上任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风道结构。
如此设置,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空气净化器,其进出风风阻较小、占用的放置面积较小、而且具有较好的美观性和科技感。该有益效果的推导过程与上述风道结构所带来的有益效果的推导过程大体类似,故本文不再赘述。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一种空气净化器及其风道结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一种空气净化器及其风道结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一种空气净化器及其风道结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空气净化器及其风道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空气净化器及其风道结构.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97427A43申请公布日20141210CN104197427A21申请号201410484322822申请日20140919F24F1/02201101F24F13/06200601F24F13/2820060171申请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地址519070广东省珠海市前山金鸡西路72发明人谢武彬张帅罗汉兵卢耀臻李城年劳承云申鸿海侯雪丹潘海元吴紫阳朱露露刘博彭要明黄巍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代理人李海建54发明名称一种空气净化器及其风道结构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气净化器及其风道结构,包括底座组件,所述底座组件设有进风口,且所述。

2、进风口沿竖直向上和/或倾斜向上的方向进风;设置于所述底座组件上方的净化过滤组件和风机组件;设置于所述净化过滤组件和所述风机组件外围的面板组件;出风口组件,所述出风口组件设置于所述面板组件的顶端,且所述出风口组件设有沿竖直向上和|或倾斜向上的方向出风的出风口。如此设置,本发明提供的空气净化器的风道结构,其进出风风阻较小、占用的放置面积较小、而且具有较好的美观性和科技感。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7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7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97427ACN104197427A1/1页21一种空气净化器的风道结构,其特。

3、征在于,包括底座组件,所述底座组件设有进风口,且所述进风口沿竖直向上和|或倾斜向上的方向进风;设置于所述底座组件上方的净化过滤组件和风机组件;设置于所述净化过滤组件和所述风机组件外围的面板组件;出风口组件,所述出风口组件设置于所述面板组件的顶端,且所述出风口组件设有沿竖直向上和/或倾斜向上的方向出风的出风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组件包括底盘部和固定连接于所述底盘部的支撑架部,所述进风口包括设置于所述底盘部和所述支撑架部之间的第一进风口。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底盘部的底面的第二进风口。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

4、在于,所述第一进风口为多个,且多个所述第一进风口均匀分布于所述底盘部的四周位置。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部的外侧面为沿进风方向渐缩的弧形壁。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风口设有进风格栅。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组件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面板组件顶端的内支架和外支架,所述内支架和所述外支架之间形成所述出风口。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支架和外支架的侧壁为沿出风方向渐扩的弧形壁。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支架和所述外支架的下端之间连接有出风格栅。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风道结。

5、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组件包括风道壳体,所述风道壳体的内壁面包括由下至上方向逐渐向外倾斜的斜壁部。11一种空气净化器,包括用于进风和出风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结构为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风道结构。权利要求书CN104197427A1/4页3一种空气净化器及其风道结构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电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空气净化器及其风道结构。背景技术0002空气净化器作为一种室内空气净化装置,能够减少室内空气中的粉尘、甲醛等污染物,因此,空气净化器受到了市场的普遍欢迎。0003空气净化器主要包括用于过滤空气中的杂质的过滤除尘组件、用于吸入和排出空气的风机组件以及壳体组件。

6、,壳体内部设有风道结构,风机组件通过风道结构将空气吸入和排出。0004现有技术中的空气净化器,其风道结构通常采用一侧进风、另一侧出风,或者两侧进风、顶部出风的结构,通过风机组件将室内空气从进风口吸入,过滤除尘组件的集尘部件、过滤部件、负离子发生器和臭氧发生器,从出风口送出净化处理后的清新空气。0005然而,现有技术中的风道结构,由于进风口或出风口设置在了侧面,风道结构需要设置一段与进风口相通的横向风道,空气净化器横截面积较大,造成了空气净化器占用的放置面积较大的问题。0006另外,进风口或出风口暴露在空气净化器的侧面,空气净化器的美观性和科技感较差。而且,风机从侧面进风,风阻较大,进而影响空气。

7、净化器的净化效率。发明内容0007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气净化器的风道结构,其进出风风阻较小、占用的放置面积较小、而且具有较好的美观性和科技感。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风道结构的空气净化器。0008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空气净化器的风道结构,包括0009底座组件,所述底座组件设有进风口,且所述进风口沿竖直向上和|或倾斜向上的方向进风;0010设置于所述底座组件上方的净化过滤组件和风机组件;0011设置于所述净化过滤组件和所述风机组件外围的面板组件;0012出风口组件,所述出风口组件设置于所述面板组件的顶端,且所述出风口组件设有沿竖直向上和/或倾斜向上的方向出风的出风口。0013优选地,所述底。

8、座组件包括底盘部和固定连接于所述底盘部的支撑架部,所述进风口包括设置于所述底盘部和所述支撑架部之间的第一进风口。0014优选地,所述进风口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底盘部的底面的第二进风口。0015优选地,所述第一进风口为多个,且多个所述第一进风口均匀分布于所述底盘部的四周位置。0016优选地,所述底盘部的外侧面为沿进风方向渐缩的弧形壁。0017优选地,所述第二进风口设有进风格栅。说明书CN104197427A2/4页40018优选地,所述出风口组件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面板组件顶端的内支架和外支架,所述内支架和所述外支架之间形成所述出风口。0019优选地,所述内支架和外支架的侧壁为沿出风方向渐扩的弧形壁。。

9、0020优选地,所述内支架和所述外支架的下端之间连接有出风格栅。0021优选地,所述风机组件包括风道壳体,所述风道壳体的内壁面包括由下至上方向逐渐向外倾斜的斜壁部。0022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空气净化器,包括用于进风和出风的风道结构,所述风道结构为如上任一项所述的风道结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空气净化器的风道结构,包括底座组件,所述底座组件设有进风口,且所述进风口沿竖直向上和|或倾斜向上的方向进风;设置于所述底座组件上方的净化过滤组件和风机组件;设置于所述净化过滤组件和所述风机组件外围的面板组件;出风口组件,所述出风口组件设置于所述面板组件的顶端,且所述出风口组件设有沿竖直向上和|或倾斜向上的方向出。

10、风的出风口。如此设置,本发明提供的风道结构,风机组件将气流从底座组件上设置的进风口吸入空气净化器的内部,经过净化过滤组件的净化后,由位于出风口组件上的出风口出风,气流由进风口由竖直向上和|或倾斜向上的方向进入空气净化器内部,并由下至上方向到达出风口,并沿竖直向上和|或倾斜向上的方向由出风口排出,气流遇到的阻力较小,有效提高了空气净化器的净化效率。而且,本发明提供的风道结构整体上呈竖直方向,其横截面积较小,进而占用的放置面积较小。另外,出风口和进风口位于底端和顶端,没有暴露于空气净化器的侧壁,具有较好的美观性和科技感。0023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风道结构的空气净化器,如此设置,本发明提供的。

11、空气净化器,其进出风风阻较小、占用的放置面积较小、而且具有较好的美观性和科技感。附图说明00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0025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风道结构爆炸示意图;0026图2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风道结构组装示意图;0027图3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底座组件外部示意图;0028图4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底座组件剖视示意图;0029图5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

12、中底座组件立体示意图;0030图6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底座组件的底面示意图;0031图7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风机组件爆炸示意图;0032图8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风机组件组装示意图;0033图9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风机组件剖视示意图;0034图10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出风口组件立体示意图;0035图1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出风口组件剖视示意图;0036图1图11中说明书CN104197427A3/4页500371底座组件,2风机组件,3净化过滤组件,4出风口组件,5底盘部,6支撑架部,7第一进风口,8第二进风口,9进风格栅,10内支架,11外支架,12出风口,13出风格栅,14风道壳。

13、体、15风机支架、16风机本体、17斜壁部、18面板组件。具体实施方式0038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空气净化器的风道结构,其进出风风阻较小、占用的放置面积较小、而且具有较好的美观性和科技感。本具体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风道结构的空气净化器。0039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0040请参考图1至图11,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空气净化器的风道结构,包括底座组件1。

14、、净化过滤组件3、风机组件2、面板组件及出风口组件4。0041其中,底座组件1设有沿由下至上的方向进风的进风口。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所述的“上”、“下”方位词,是当空气净化器的底座组件1放置于水平面上时之所指。上述“由下至上的方向”可以是倾斜向上也可以竖直向上。本具体实施方式中进风口沿竖直向上和/或倾斜向上的方向进风,是指进风口可以只沿竖直向上的方向进风,也可以只沿倾斜向上的方向进风,还可以沿竖直向上和倾斜向上的方向同时进风。0042净化过滤组件3和风机组件2设置于底座组件1的上方,风机组件2将气流从下方吸入至空气净化器内部,并继续向上流动至净化过滤组件3进行净化处理。0043面板组件18包围。

15、在净化过滤组件3和风机组件2外围,出风口组件4设置于面板组件18的顶端,且出风口组件4设有沿由下至上方向出风的出风口,由净化过滤组件3净化过的空气,在风机组件2的驱动下,继续向上流动,直至沿竖直向上和|或倾斜向上的方向从出风口排出。0044如此设置,如图2所示,其中图2中的箭头方向代表气流流动方向,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风道结构,风机组件2将气流从底座组件1上设置的进风口吸入空气净化器的内部,经过净化过滤组件3的净化后,由位于出风口组件4上的出风口出风,气流由进风口由下至上的方向进入空气净化器内部,并由下至上方向到达出风口,而后沿由下至上方向由出风口排出,气流遇到的阻力较小,有效提高了空气净化器。

16、的净化效率。而且,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风道结构整体上呈竖直方向,其横截面积较小,进而占用的放置面积较小。另外,出风口和进风口位于底端和顶端,没有暴露于空气净化器的侧壁,具有较好的美观性和科技感。0045底座组件1可以具体如下述设置,底座组件1包括底盘部5和固定连接于底盘部5的支撑架部6,进风口包括设置于底盘部5和支撑架部6之间的第一进风口7和设置于底盘部5的底面的第二进风口8。0046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底盘部5的侧壁可以套于支撑架部6的内部,但是二者之间需保持一定的距离,以形成第一进风口7。0047需要说明的是,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第一进风口7可以为多个,各个第一进风说明书CN10419742。

17、7A4/4页6口7可以由连接于底盘部5和支撑架部6的连接板分割而成。进一步地,多个第一进风口7均匀分布于底盘部5的四周位置。0048比如,第一进风口7可以为四个,四个第一进风口7分别位于空气净化器的四周位置。这样,从不同方向可以进风,进风气流之间不会产生相互干扰,进而保证了进风量。另外,第二进风口8能够起到散热作用,并且同时可提高进风量。0049为了降低进风风阻,底盘部的外侧面为由下至上方向逐渐内缩的弧形面。这样,第一进风口7的导风面为逐渐内缩的弧形面,流线型的导风面结构一方面降低了进风风阻,另一方面具有较好的美观性和科技感。0050另外,为了防止空气中较大的杂质通过第二进风口8进入到空气净化。

18、器的内部,在第二进风口8可以设有进风格栅9。如此设置,进风格栅9能够有效阻止体积较大的杂质进入到空气净化器中。0051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出风口组件4可以如下述设置。出风口组件4包括固定设置于面板组件顶端的内支架10和外支架11,内支架10和外支架11之间形成出风口12。0052需要说明的是,内支架10设置于外支架11内部位置,且内支架10与外支架11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以形成上述出风口12。0053进一步地,内支架10和外支架11的侧壁为沿由下至上方向渐扩的弧形壁。如此设置,出风口12的导风面为流线型曲面,不仅能够降低出风风阻,而且进一步提高了空气净化器的美观性和科技感。0054另外,在内支架。

19、10和外支架11的下端之间可以连接有出风格栅13。如此设置,能够防止外物落入到空气净化器内部。而且,出风格栅13位于内支架10和外支架11的下端之间,其隐藏在了内支架10和外支架11之间,具有较好的美观性和科技感。0055另外,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另一优选方案中,风机组件2包括风道壳体14、固定设置于风道壳体14内部的风机支架15以及由风机支架15支撑的风机本体16,风道壳体14的内壁面包括由下至上方向逐渐向外倾斜的斜壁部17。0056如此设置,风道壳体14具有向外向上的斜面,能够起到改变风向的作用,可将由风机本体16向四周吹出的风转变为向上吹的风,提高了出风效率。0057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还提供。

20、了一种空气净化器,包括如上任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风道结构。0058如此设置,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空气净化器,其进出风风阻较小、占用的放置面积较小、而且具有较好的美观性和科技感。该有益效果的推导过程与上述风道结构所带来的有益效果的推导过程大体类似,故本文不再赘述。0059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说明书CN104197427A1/7页7图1说明书附图CN104197427A2/7页8图2说明书附图CN104197427A3/7页9图3图4说明书附图CN104197427A4/7页10图5图6说明书附图CN104197427A105/7页11图7说明书附图CN104197427A116/7页12图8图9说明书附图CN104197427A127/7页13图10图11说明书附图CN104197427A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供热;炉灶;通风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