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明目油茶酒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Y0****01 文档编号:6271505 上传时间:2019-05-27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73.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936460.X

申请日:

2015.12.16

公开号:

CN105349339A

公开日:

2016.02.24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12G 3/02申请日:20151216|||公开

IPC分类号:

C12G3/02; A61K36/899; A61P27/02; C12R1/125(2006.01)N; C12R1/685(2006.01)N

主分类号:

C12G3/02

申请人:

安徽省定远县包龙图酒业有限公司

发明人:

韩先云

地址:

233200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工业园区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4112

代理人:

余成俊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明目油茶酒,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茶籽粕200-210、糯米300-310、红糖5-6、青菜30-34、桑叶1-2、枸杞子3-4、楮实子2-3、密蒙花1-2、枯草芽孢杆菌30-31、黑曲霉30-31、酵母0.6-1、大曲40-41、糖化酶2-2.1、1%PVPP溶液适量、橄榄油适量、β-环状糊精适量。本发明茶籽粕经微生物发酵可脱去茶皂素和单宁,添加PVPP能提高本发明的澄清度和稳定性,橄榄油可保护肠胃,且其用β-环状糊精包络使其具有一定的水溶性和良好的分散性,此外本发明可明目。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明目油茶酒,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茶籽粕200-210、糯米300-310、红糖5-6、青菜30-34、桑叶1-2、枸杞子3-4、楮实子2-3、密蒙花1-2、枯草芽孢杆菌30-31、黑曲霉30-31、酵母0.6-1、大曲40-41、糖化酶2-2.1、1%PVPP溶液适量、橄榄油适量、β-环状糊精适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明目油茶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桑叶、枸杞子、楮实子、密蒙花加5-6倍的水文火煎煮40-50分钟,过滤除渣,所得滤液经喷雾干燥制成粉末,得中药粉;(2)将红糖、青菜混合均匀,送入蒸锅中大火蒸15-18分钟后取出,压榨,收集滤液;(3)将茶籽粕加水搅拌,控制含水量达到55%,接入黑曲霉,在32.5℃下发酵9小时后接入枯草芽孢杆菌,继续发酵5天,烘干;(4)将糯米加2倍的水浸泡12小时后捞出沥干,与步骤(3)所得物料混合均匀,加一倍的水气蒸50-60分钟,待温度冷却至28℃时加入酵母、大曲、糖化酶、中药粉,在28℃下发酵6天,然后所得物料于15℃下进行后发酵,发酵时间为14天,再将所得物料进行压榨、过滤,与步骤(2)所得物料合并,加入1%PVPP溶液,搅拌,于1℃下静置96小时,过滤;(5)将β-环状糊精加水配置成饱和溶液,然后加入上述工艺未用到的原料,在40℃下搅拌6小时,所得物料于0-5℃下冷藏24小时,抽滤,干燥,然后与步骤(4)所得物料混合搅拌均匀,即得。

说明书

一种明目油茶酒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明目油茶酒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酒类生产和消费大国,我国每年用于酿酒的耗粮较重,因此需采用高淀粉含量的农副产品部分或完全替代粮食原料酿造酒。茶籽粕是茶籽提取茶油后的副产物,年产量高,价格低廉,且其成分在总糖含量多,为利用油茶籽为原辅料发酵制酒提供了可能。且茶籽粕中含有较多的黄酮、茶多酚、多糖等活性物质,可赋予终端产品丰富的营养成分。但茶籽粕中含有的茶皂素会使其具有辛辣苦味,且茶皂素具有较强的抑菌性,尤其对酵母菌的抑制作用较强,限制了其大规模应用。因此,如何脱去茶籽粕的茶皂素并利用其酿酒成为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明目油茶酒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明目油茶酒,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茶籽粕200-210、糯米300-310、红糖5-6、青菜30-34、桑叶1-2、枸杞子3-4、楮实子2-3、密蒙花1-2、枯草芽孢杆菌30-31、黑曲霉30-31、酵母0.6-1、大曲40-41、糖化酶2-2.1、1%PVPP溶液适量、橄榄油适量、β-环状糊精适量。

所述的明目油茶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桑叶、枸杞子、楮实子、密蒙花加5-6倍的水文火煎煮40-50分钟,过滤除渣,所得滤液经喷雾干燥制成粉末,得中药粉;

(2)将红糖、青菜混合均匀,送入蒸锅中大火蒸15-18分钟后取出,压榨,收集滤液;

(3)将茶籽粕加水搅拌,控制含水量达到55%,接入黑曲霉,在32.5℃下发酵9小时后接入枯草芽孢杆菌,继续发酵5天,烘干;

(4)将糯米加2倍的水浸泡12小时后捞出沥干,与步骤(3)所得物料混合均匀,加一倍的水气蒸50-60分钟,待温度冷却至28℃时加入酵母、大曲、糖化酶、中药粉,在28℃下发酵6天,然后所得物料于15℃下进行后发酵,发酵时间为14天,再将所得物料进行压榨、过滤,与步骤(2)所得物料合并,加入1%PVPP溶液,搅拌,于1℃下静置96小时,过滤;

(5)将β-环状糊精加水配置成饱和溶液,然后加入上述工艺未用到的原料,在40℃下搅拌6小时,所得物料于0-5℃下冷藏24小时,抽滤,干燥,然后与步骤(4)所得物料混合搅拌均匀,即得。

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的茶籽粕采用微生物进行发酵可脱去茶籽粕中的茶皂素和单宁,同时提高了茶籽粕中的蛋白质、多糖含量,添加的PVPP能够特定的结合蛋白质和多酚物质,提高本发明的澄清度和稳定性,添加的橄榄油可保护肠胃,为肝脏提供分解酒精的营养物质,同时橄榄油用β-环状糊精包络,可使其具有一定的水溶性和良好的分散性,此外,本发明还含有多种中草药成分,具有明目的功效。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明目油茶酒,由下列重量份(千克)的原料制成:

茶籽粕200、糯米300、红糖5、青菜30、桑叶1、枸杞子3、楮实子2、密蒙花1、枯草芽孢杆菌30、黑曲霉30、酵母0.6、大曲40、糖化酶2、1%PVPP溶液适量、橄榄油适量、β-环状糊精适量。

所述的明目油茶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桑叶、枸杞子、楮实子、密蒙花加5倍的水文火煎煮40分钟,过滤除渣,所得滤液经喷雾干燥制成粉末,得中药粉;

(2)将红糖、青菜混合均匀,送入蒸锅中大火蒸15分钟后取出,压榨,收集滤液;

(3)将茶籽粕加水搅拌,控制含水量达到55%,接入黑曲霉,在32.5℃下发酵9小时后接入枯草芽孢杆菌,继续发酵5天,烘干;

(4)将糯米加2倍的水浸泡12小时后捞出沥干,与步骤(3)所得物料混合均匀,加一倍的水气蒸50分钟,待温度冷却至28℃时加入酵母、大曲、糖化酶、中药粉,在28℃下发酵6天,然后所得物料于15℃下进行后发酵,发酵时间为14天,再将所得物料进行压榨、过滤,与步骤(2)所得物料合并,加入1%PVPP溶液,搅拌,于1℃下静置96小时,过滤;

(5)将β-环状糊精加水配置成饱和溶液,然后加入上述工艺未用到的原料,在40℃下搅拌6小时,所得物料于0℃下冷藏24小时,抽滤,干燥,然后与步骤(4)所得物料混合搅拌均匀,即得。

一种明目油茶酒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一种明目油茶酒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一种明目油茶酒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明目油茶酒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明目油茶酒及其制备方法.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明目油茶酒,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茶籽粕200-210、糯米300-310、红糖5-6、青菜30-34、桑叶1-2、枸杞子3-4、楮实子2-3、密蒙花1-2、枯草芽孢杆菌30-31、黑曲霉30-31、酵母0.6-1、大曲40-41、糖化酶2-2.1、1%PVPP溶液适量、橄榄油适量、-环状糊精适量。本发明茶籽粕经微生物发酵可脱去茶皂素和单宁,添加PVPP能提高本发明的澄清度和稳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生物化学;啤酒;烈性酒;果汁酒;醋;微生物学;酶学;突变或遗传工程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