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面板及其阵列基板电路.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6270890 上传时间:2019-05-27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788.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882121.8

申请日:

2015.12.03

公开号:

CN105353545A

公开日:

2016.02.24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2F 1/133申请日:20151203|||公开

IPC分类号:

G02F1/133; G02F1/1362

主分类号:

G02F1/133

申请人: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发明人:

甘启明

地址:

518132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塘明大道9—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翼盛智成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44300

代理人:

黄威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阵列基板电路,其包含:设于所述阵列基板电路的上侧的至少一第一源极驱动芯片;及设于所述阵列基板电路的下侧的至少一第二源极驱动芯片。所述第一源极驱动芯片的每个相邻的第一引脚输出的信号极性不同,所述第二源极驱动芯片的每个相邻的第二引脚输出的信号极性不同,并且以每两列第一引脚与每两列第二引脚交替排列的方式连接所述数据线,以对所述像素输入一源极驱动信号,使相邻的所述数据线输出的信号极性不同,并使上下及左右相邻的多个像素之间的极性也不同,因此在不用改变现有源极驱动芯片的信号输出方式的条件下,以列反转的方式来实现像素极性的点反转,从而减少画面的闪烁。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阵列基板电路,其包含:
一像素阵列,由排列成矩阵分布的多个行及多个列的像素组成;
多条扫描线,每一行的像素由一条所述扫描线连接;及
多条数据线,每一列的像素由两条相邻的所述数据线按奇偶行交替连接;
其特征在于,所述阵列基板电路另包含:
至少一第一源极驱动芯片,设于所述阵列基板电路的一上侧,所述第一源
极驱动芯片具有多个第一引脚,且每个相邻的第一引脚输出的信号极性不
同;及
至少一第二源极驱动芯片,设于所述阵列基板电路的一下侧,所述第二源
极驱动芯片具有多个第二引脚,且每个相邻的第二引脚输出的信号极性不
同;
其中所述第一源极驱动芯片与所述第二源极驱动芯片以每两列第一引脚
与每两列第二引脚交替排列的方式连接所述数据线,以对所述像素输入一
源极驱动信号,使相邻的所述数据线输出的信号极性不同,并使上下及左
右相邻的所述多个像素之间的极性保持不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阵列包含n
行及m列的像素,所述扫描线为n条,所述数据线为m+1条,所述数据
线包含第1条数据线至第m+1条数据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阵列基板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源极驱动芯片
的所述多个第一引脚分别连接第1条及第2条、第5条及第6条…等所述
数据线,及所述第二源极驱动芯片的所述多个第二引脚分别连接第3条及
第4条、第7条及第8条…等所述数据线,其余依此类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阵列基板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条、第3条、
第5条、第7条等数据线的极性为正;及所述第2条、第4条、第6条、
第8条等数据线的极性为负。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源极驱动芯片
对应的一第一扇出布线与所述第二源极驱动芯片对应的一第二扇出布线
区为一非对称排列的形式。
6.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其包含一彩色滤光片基板及一阵列基板,其中所述彩
色滤光片基板及所述阵列基板之间夹着一层液晶,所述阵列基板包含一阵
列基板电路,其包含:
一像素阵列,由排列成矩阵分布的多个行及多个列的像素组成;
多条扫描线,每一行的像素由一条所述扫描线连接;及
多条数据线,每一列的像素由两条相邻的所述数据线按奇偶行交替连接;
其特征在于,所述阵列基板电路另包含:
至少一第一源极驱动芯片,设于所述阵列基板电路的一上侧,所述第一源
极驱动芯片具有多个第一引脚,且每个相邻的第一引脚输出的信号极性不
同;及
至少一第二源极驱动芯片,设于所述阵列基板电路下侧,所述第二源极驱
动芯片具有多个第二引脚,且每个相邻的第二引脚输出的信号极性不同;
其中所述第一源极驱动芯片与所述第二源极驱动芯片以每两列第一引脚
与每两列第二引脚交替排列的方式连接所述数据线,以对所述像素输入一
源极驱动信号,使相邻的所述数据线输出的信号极性不同,并使上下及左
右相邻的所述多个像素之间的极性保持不同。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阵列包含n
行及m列的像素,所述扫描线为n条,所述数据线为m+1条,所述数据
线包含第1条数据线至第m+1条数据线。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源极驱动芯片
的所述多个第一引脚分别连接第1条及第2条、第5条及第6条…等所述
数据线,及所述第二源极驱动芯片的所述多个第二引脚分别连接第3条及
第4条、第7条及第8条…等所述数据线,其余依此类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条、第3条、
第5条、第7条等数据线的极性为正;及所述第2条、第4条、第6条、
第8条等数据线的极性为负。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源极驱动芯片
对应的一第一扇出布线与所述第二源极驱动芯片对应的一第二扇出布线
区为一非对称排列的形式。

说明书

液晶显示面板及其阵列基板电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其阵列基板电路,特别是涉及一种通过
上下两侧设置源极驱动芯片并以列反转实现像素点反转的液晶显示面板及其
阵列基板电路。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面板(LCDpanel)为两片玻璃基板中间夹着一层液晶,上层的
玻璃是一彩色滤光片(CF)基板,下层的玻璃则是镶嵌有薄膜晶体管(TFT)的阵
列(Array)基板,而上层CF基板对应薄膜晶体管的位置形成色阻,其中面板
的每一像素(Pixel)分别由红蓝绿三种颜色的子像素(SubPixel)所组成的。当电
流通过薄膜晶体管产生电场变化,造成液晶分子偏转,可以决定每一子像素
的明暗状态,而一组红蓝绿三种颜色的子像素可混合出一像素显示的色彩,
并且由所有像素共同构成了面板的影像画面。然而,由于相邻的像素若具有
相同的极性容易造成画面的闪烁(flicker),因此现在的面板的像素的极性一般
会设计成按照点反转(Dotinversion)的排列方式来尽量减少画面的闪烁,也就
是必须使上下及左右相邻的多个像素之间的极性保持不同。

请参照图1所示,图1揭示一种现有的液晶显示面板的阵列基板电路的
示意图。一种现有的液晶显示面板的阵列基板电路100包含由多个像素101
组成的像素阵列、多条扫描线102及多条数据线103,其中每一行(横向)的像
素101由一条所述扫描线102连接,每一列(纵向)的像素101由两条相邻的
所述数据线103按奇偶行交替连接。另外,所述阵列基板电路100通过设于
位于其上侧的源极驱动芯片(SourceIC)104输入源极驱动信号,其中所述源
极驱动芯片104的每个相邻的引脚的输出信号的极性不同,例如输入D1、
D3、D5等数据线的极性为正,而输入D2、D4、D6等数据线的极性为负,
而使相邻的所述数据线的信号的极性不同,从而使上下及左右相邻的像素的
极性也不同。也就是说,现有的所述阵列基板电路100可以通过所述源极驱
动芯片104的每个相邻的引脚的输出信号的极性不同,而以列反转(Column
inversion)的方式来实现像素极性的点反转,从而减少画面的闪烁。

然而,由于目前面板的分辨率越来越高,相较之下,相同尺寸的面板的
数据线也越来越多。当数据线越多时,所需要的将外部数据信号引入面板内
的源极驱动芯片的数量也越来越多,而芯片的引脚有一定的数量限制,并且
相邻的芯片之间也需要具有足够的制作空间。因此,在面板的数据线越来越
多的情况下,现有图1所示的设计方案以无法设置所需的源极驱动芯片。为
了解决单边设置源极驱动芯片空间不够的难题,在现有技术中另有一种将数
据线的信号从面板上下两侧交叉给入的方式,这样,在相同数据线数量的情
况下,可以增加一倍的设置源极驱动芯片的空间。

请参照图2所示,图2揭示另一种现有液晶显示面板的阵列基板电路的
示意图。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阵列基板电路200包含由多个像素201组成的
像素阵列、多条扫描线202及多条数据线203,其中每一行(横向)的像素201
由一条所述扫描线202连接,每一列(纵向)的像素201由两条相邻的所述数
据线203按奇偶行交替连接。另外,所述阵列基板电路200通过位于其上侧
的第一源极驱动芯片204与位于其下侧的第二源极驱动芯片205,所述第一
源极驱动芯片204具有多个第一引脚204a,所述第二源极驱动芯片205具有
多个第二引脚205a,其中以每一列第一引脚204a及每一列第二引脚205a交
替排列的方式连接所述数据线203,以对所述像素输入源极驱动信号。其中,
所述第一源极驱动芯片204与所述第二源极驱动芯片205的每个相邻的第一、
第二引脚204a,205a的输出信号的极性不同,因此通过上下侧交叉输入的方
式,会使输入D1、D2、D5、D6等数据线的极性为正,而输入D3、D4、D7
等数据线的极性为负。因此,这样的设计方案仍无法使每个相邻的所述数据
线的信号的极性不同,也因此无法使每个上下及左右相邻的像素的极性都不
同。也就是说,现有的所述阵列基板电路200除非改变所述第一源极驱动芯
片204与所述第二源极驱动芯片205的信号输出方式,否则无法以列反转的
方式来实现像素极性的点反转,也就无法减少画面的闪烁。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其阵列基板电路,以解决现有技
术所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其阵列基板电路,所述阵
列基板电路包含:设于所述阵列基板电路上侧的至少一第一源极驱动芯片;
及设于所述阵列基板电路下侧的至少一第二源极驱动芯片,所述第一源极驱
动芯片与所述第二源极驱动芯片以每两列第一引脚与每两列第二引脚交替排
列的方式连接数据线,因此可在不用改变现有源极驱动芯片的信号输出方式
的条件下,以列反转(Columninversion)的方式来实现像素极性的点反转(Dot
inversion),从而减少画面的闪烁。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阵列基板电路,其包含:
一像素阵列,由排列成矩阵分布的多个行及多个列的像素组成;多条扫描线,
每一行的像素由一条所述扫描线连接;及多条数据线,每一列的像素由两条
相邻的所述数据线按奇偶行交替连接;所述阵列基板电路另包含:

至少一第一源极驱动芯片,设于所述阵列基板电路的一上侧,所述第一
源极驱动芯片具有多个第一引脚,且每个相邻的第一引脚输出的信号极性不
同;及

至少一第二源极驱动芯片,设于所述阵列基板电路的一下侧,所述第二
源极驱动芯片具有多个第二引脚,且每个相邻的第二引脚输出的信号极性不
同;

其中所述第一源极驱动芯片与所述第二源极驱动芯片以每两列第一引脚
与每两列第二引脚交替排列的方式连接所述数据线,以对所述像素输入一源
极驱动信号,使相邻的所述数据线输出的信号极性不同,并使上下及左右相
邻的所述多个像素之间的极性保持不同。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像素阵列包含n行及m列的像素,所述扫
描线为n条,所述数据线为m+1条,所述数据线包含第1条数据线至第m+1
条数据线。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源极驱动芯片的所述多个第一引脚分
别连接第1条及第2条、第5条及第6条…等所述数据线,及所述第二源极
驱动芯片连接第3条及第4条、第7条及第8条…等所述数据线,其余依此
类推,但所述各引脚的数量必须考虑到所述数据线的数量。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1条、第3条、第5条、第7条等数据
线的极性为正;及所述第2条、第4条、第6条、第8条等数据线的极性为
负。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源极驱动芯片对应的一第一扇出布线
与所述第二源极驱动芯片对应的一第二扇出布线区为一非对称排列的形式。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另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其包含一彩色滤光片
基板及一阵列基板,其中所述彩色滤光片基板及所述阵列基板之间夹着一层
液晶,所述阵列基板包含一阵列基板电路,其包含:一像素阵列,由排列成
矩阵分布的多个行及多个列的像素组成;多条扫描线,每一行的像素由一条
所述扫描线连接;及多条数据线,每一列的像素由两条相邻的所述数据线按
奇偶行交替连接;所述阵列基板电路另包含:

至少一第一源极驱动芯片,设于所述阵列基板电路的一上侧,所述第一
源极驱动芯片具有多个第一引脚,且每个相邻的第一引脚输出的信号极性不
同;及

至少一第二源极驱动芯片设于所述阵列基板电路下侧,所述第二源极驱
动芯片具有多个第二引脚,且每个相邻的第二引脚输出的信号极性不同;

其中所述第一源极驱动芯片与所述第二源极驱动芯片以每两列第一引脚
与每两列第二引脚交替排列的方式连接所述数据线,以对所述像素输入一源
极驱动信号,使相邻的所述数据线输出的信号极性不同,并使上下及左右相
邻的所述多个像素之间的极性保持不同。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像素阵列包含n行及m列的像素,所述扫
描线为n条,所述数据线为m+1条,所述数据线包含第1条数据线至第m+1
条数据线。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源极驱动芯片的所述多个第一引脚分
别连接第1条、第2条、第5条、第6条等所述数据线,及所述第二源极驱
动芯片的所述多个第二引脚分别连接第3条、第4条、第7条、第8条等所
述数据线,其余依此类推,但所述各引脚的数量必须考虑到所述数据线的数
量。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1条、第3条、第5条、第7条等数据
线的极性为正;及所述第2条、第4条、第6条、第8条等数据线的极性为
负。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源极驱动芯片对应的一第一扇出布线
与所述第二源极驱动芯片对应的一第二扇出布线区为一非对称排列的形式。

【附图说明】

图1:一种现有的液晶显示面板的阵列基板电路的示意图。

图2:另一种现有液晶显示面板的阵列基板电路的示意图。

图3: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阵列基板电路的示意图。

图4: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阵列基板电路的源极驱动芯片的扇出布线示
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发明上述目的、特征及优点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本发明较佳实
施例,幷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为让本发明上述目的、特征及优点更明显
易懂,下文特举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再者,
本发明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
「内」、「外」、「侧面」等,仅是参照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
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发明,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

请参照图3所示,图3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阵列
基板电路的示意图。本发明的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包含一彩色滤光片(CF)基板
及一阵列(Array)基板,其中所述彩色滤光片基板及所述阵列基板之间夹着一
层液晶,所述阵列基板包含一阵列基板电路300。所述阵列基板电路300包
含由多个像素301组成的像素阵列、多条扫描线302及多条数据线303,其
中所述像素阵列是由排列成矩阵分布的多个行及多个列的所述像素301组
成,每一行(横向)的像素301由一条所述扫描线302连接,每一列(纵向)的像
素301由两条相邻的所述数据线303按奇偶行交替连接。

具体的,如图3所示,所述像素阵列包含n行及m列的像素,所述扫描
线为n条,所述数据线为m+1条,所述数据线包含第1条数据线至第m+1
条数据线。另外,在本发明中,所述像素301可分别对应所述彩色滤光片基
板上的红色、绿色或蓝色的色阻,例如在图3中,第1列、第4列等像素对
应的为红色像素,第2列、第5列等像素对应的为绿色像素,及第3列、第
6列等像素对应的为蓝色像素,其余依此类推。另外,本发明中所称之单一
像素实际上为子像素(SubPixel),一般是通过红蓝绿三种颜色的子像素(Sub
Pixel)组成显示上的一个像素单元。

如图3所示,所述阵列基板电路300还包含至少一第一源极驱动芯片304
及至少一第二源极驱动芯片305,其中所述第一源极驱动芯片304设于所述
阵列基板电路300的上侧;及所述第二源极驱动芯片305设于所述阵列基板
电路300的下侧。在本发明的所述阵列基板电路300中,所述第一源极驱动
芯片304具有多个第一引脚304a,所述第二源极驱动芯片305具有多个第二
引脚305a,其中以每两列第一引脚304a及每两列第二引脚305a交替排列的
方式连接所述数据线303,以对所述像素输入源极驱动信号,其中所述第一
源极驱动芯片304是由上向下连接所述数据线303,而所述第二源极驱动芯
片305是由下向上连接所述数据线303。

在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源极驱动芯片304连接第1条
(D1)、第2条(D2)、第5条(D5)、第6条(D6)等所述数据线303,及所述第二
源极驱动芯片连接第3条(D3)、第4条(D4)、第7条(D7)、第8条等所述数
据线303,其余依此类推。再者,所述第一源极驱动芯片304与所述第二源
极驱动芯片305的每个每个相邻的第一、第二引脚304a,305a的输出信号的
极性不同,例如输入所述第1条(D1)、第3条(D3)、第5条(D5)、第7条(D7)
等数据线的极性为正,及输入所述第2条(D2)、第4条(D4)、第6条(D6)、
第8条等数据线的极性为负。

再者,所述第一源极驱动芯片304及所述第二源极驱动芯片305的数量
为至少一个,设计人员可依实际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尺寸、分辨率及驱动芯片
的大小规格来设置合适数量的所述第一源极驱动芯片304及所述第二源极驱
动芯片305。

另外,所述阵列基板电路300另包含至少一栅极驱动芯片(未绘示),其
设于所述阵列基板电路的一侧边(如左侧),连接所述扫描线302,以对所述像
素输入栅极驱动信号。所述栅极驱动芯片的数量为至少一个,设计人员可依
实际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尺寸、分辨率及驱动芯片的大小规格来设置合适数量
的栅极驱动芯片。

综上所述,在本发明中,每一列像素301是由两条相邻的所述数据线303
按奇偶行交替连接,并且通过设于所述阵列基板电路300上侧的所述第一源
极驱动芯片304与设于所述阵列基板电路300下侧的所述第二源极驱动芯片
305以每两列交叉的方式连接所述数据线。由于所述第一源极驱动芯片304
与所述第二源极驱动芯片305的每个相邻的引脚的输出信号的极性不同,而
使相邻的所述数据线303的信号的极性不同,因此可使上下及左右相邻的像
素的极性也不同。也就是说,本发明的液晶显示面板的所述阵列基板电路300
可以在不用改变现有源极驱动芯片的信号输出方式的条件下,以列反转
(Columninversion)的方式来实现像素极性的点反转(Dotinversion),从而减少
画面的闪烁(flicker)。

请参照图4所示,图4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阵列基板电路的源极驱动
芯片的扇出布线示意图。在本发明中,所述第一源极驱动芯片304与所述像
素形成的显示区域A之间具有一第一扇出布线(Fanout)区L1;所述第二源极
驱动芯片305与所述显示区域A之间具有一第二扇出布线区L2。如图4所
示,为配合所述第一源极驱动芯片304与所述第二源极驱动芯片305以每两
列交叉的方式连接所述数据线303,所述第一源极驱动芯片304与所述第二
源极驱动芯片305的布线就需要配套的考量,例如将所述第一扇出布线区L1
与所述第二扇出布线区L2设置为非对称的形式,以有效率的使所述第一源
极驱动芯片304与所述第二源极驱动芯片305连接相应的数据线。

本发明已由上述相关实施例加以描述,然而上述实施例仅为实施本发明
的范例。必需指出的是,已公开的实施例并未限制本发明的范围。相反地,
包含于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及范围的修改及均等设置均包括于本发明的范围
内。

液晶显示面板及其阵列基板电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液晶显示面板及其阵列基板电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液晶显示面板及其阵列基板电路.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液晶显示面板及其阵列基板电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液晶显示面板及其阵列基板电路.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阵列基板电路,其包含:设于所述阵列基板电路的上侧的至少一第一源极驱动芯片;及设于所述阵列基板电路的下侧的至少一第二源极驱动芯片。所述第一源极驱动芯片的每个相邻的第一引脚输出的信号极性不同,所述第二源极驱动芯片的每个相邻的第二引脚输出的信号极性不同,并且以每两列第一引脚与每两列第二引脚交替排列的方式连接所述数据线,以对所述像素输入一源极驱动信号,使相邻的所述数据线输出的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光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