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型支撑装置及支撑方法.pdf

上传人:e2 文档编号:6264888 上传时间:2019-05-27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30.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838092.5

申请日:

2015.11.26

公开号:

CN105387992A

公开日:

2016.03.09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G01M 9/04申请公布日:20160309|||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1M 9/04申请日:20151126|||公开

IPC分类号:

G01M9/04

主分类号:

G01M9/04

申请人: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哈尔滨空气动力研究所

发明人:

邵天双; 陈宝; 周国成; 姜涛; 李元首; 袁野

地址:

150009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一曼街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哈尔滨东方专利事务所23118

代理人:

陈晓光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翼型支撑装置及支撑方法。原有结构在进行翼型气动声学试验时,会产生复杂的气动噪声,对翼型气动声学试验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产生影响。本发明组成包括:上转盘(2)、下转盘(10),上转盘分别与缝翼连接板一(3)、主翼连接板一(4)、襟翼连接板一(8)连接,下转盘分别与缝翼连接板二、主翼连接板二、襟翼连接板二连接,缝翼连接板一与缝翼连接板二之间安装有缝翼(9),主翼连接板一与主翼连接板二之间安装有主翼(11),襟翼连接板一与襟翼连接板二之间安装有襟翼(17),上转盘通过角接触轴承(6)与上转盘支座(7)连接,下转盘通过深沟球轴承(13)与下转盘支座(16)连接。本发明用于风洞试验支撑翼型。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翼型支撑装置,其组成包括:上转盘、下转盘,其特征是:所述的上转盘分别与缝翼连接板一、主翼连接板一、襟翼连接板一连接,所述的下转盘分别与缝翼连接板二、主翼连接板二、襟翼连接板二连接,所述的缝翼连接板一与所述的缝翼连接板二之间安装有缝翼,所述的主翼连接板一与所述的主翼连接板二之间安装有主翼,所述的襟翼连接板一与所述的襟翼连接板二之间安装有襟翼,所述的上转盘通过角接触轴承与上转盘支座连接,所述的下转盘通过深沟球轴承与下转盘支座连接,所述的下转盘支座通过转台连接盘与电动旋转台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翼型支撑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上转盘支座安装在风洞试验段上壁面上,所述的角接触轴承安装有上轴承盖。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翼型支撑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下转盘支座安装在风洞试验段下壁面上,所述的深沟球轴承安装有下轴承盖。4.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翼型支撑装置的支撑方法,其特征是: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下转盘支座上安装电动旋转台,所述的电动旋转台通过转动连接盘带动所述的下转盘转动,试验时,模型攻角变化通过所述的电动旋转台带动所述的下转盘转动实现,上转盘随动,缝翼和襟翼角度状态的变化分别通过更换不同角度状态的缝翼连接板和襟翼连接板实现,所述的缝翼角度状态变化通过更换不同角度状态的缝翼连接板实现,所述的襟翼角度状态变化通过更换不同角度状态的襟翼连接板实现。

说明书

翼型支撑装置及支撑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翼型支撑装置及支撑方法。

背景技术:

翼型支撑装置是进行翼型气动力和气动噪声试验的重要设备,试验时将翼型安装在该支撑装置上,在风洞内吹风并测量其气动力和气动噪声。传统的测力翼型一般在其翼型内部预埋一根沿展向布置的长轴,该轴安装于试验段上、下转盘中心位置,通过转盘的转动带动翼型转动,实现翼型俯仰角度的变化,而襟翼和缝翼状态的变化都采用角片连接的形式,按照襟翼和缝翼需要变化的角度制作角片,角片将襟翼和缝翼连接至主翼型上,吹风试验时,角片在风洞试验段流道内,此种结构对翼型测力试验结果影响不大,但在进行翼型气动声学试验时,在气流内的角片会产生复杂的气动噪声,对翼型气动声学试验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产生影响。

欧美航空工业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试验设施,随着人们对气动噪声问题日益关注,国外飞机制造商、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自上世纪70年代至今建设了大量专业的航空气动声学风洞和配套的模型试验支撑装置,在翼型支撑装置方面,从翼型模型常规测力试验支撑到气动噪声试验支撑均投入大量的研发力量,目前已经研发出了多种针对特定试验的翼型支撑装置,而我国对气动噪声试验装置的研究才刚刚开始,为了快速形成气动噪声试验能力,急需研发出特定的气动噪声试验支撑装置进行相应的试验,这其中就包括翼型支撑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翼型支撑装置及支撑方法,解决了翼型气动声学试验产生复杂的气动噪声的问题。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翼型支撑装置,其组成包括:上转盘、下转盘,所述的上转盘分别与缝翼连接板一、主翼连接板一、襟翼连接板一连接,所述的下转盘分别与缝翼连接板二、主翼连接板二、襟翼连接板二连接,所述的缝翼连接板一与所述的缝翼连接板二之间安装有缝翼,所述的主翼连接板一与所述的主翼连接板二之间安装有主翼,所述的襟翼连接板一与所述的襟翼连接板二之间安装有襟翼。所述的上转盘通过角接触轴承与上转盘支座连接,所述的下转盘通过深沟球轴承与下转盘支座连接,所述的下转盘支座通过转台连接盘与电动旋转台连接。

所述的翼型支撑装置,所述的上转盘支座安装在风洞试验段上壁面上,所述的角接触轴承安装有上轴承盖。

所述的翼型支撑装置,所述的下转盘支座安装在风洞试验段下壁面上,所述的深沟球轴承安装有下轴承盖。

一种利用所述的翼型支撑装置的支撑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下转盘支座上安装电动旋转台,所述的电动旋转台通过转动连接盘带动所述的下转盘转动,试验时,模型攻角变化通过所述的电动旋转台带动所述的下转盘转动实现,上转盘随动,缝翼和襟翼角度状态的变化分别通过更换不同角度状态的缝翼连接板和襟翼连接板实现,所述的缝翼角度状态变化通过更换不同角度状态的缝翼连接板实现,所述的襟翼角度状态变化通过更换不同角度状态的襟翼连接板实现。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翼型支撑装置拆装方便,使用简单,吹风试验时结构稳定无额外噪声。对于常规风洞进行翼型气动噪声试验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可快速形成气动噪声试验能力。随着气动噪声试验技术的发展,对气动噪声风洞的需求急剧增大,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附图1的左视图。

附图3是附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翼型支撑装置,其组成包括:上转盘2、下转盘10,所述的上转盘分别与缝翼连接板一3、主翼连接板一4、襟翼连接板一连接8,所述的下转盘分别与缝翼连接板二、主翼连接板二、襟翼连接板二连接,所述的缝翼连接板一与所述的缝翼连接板二之间安装有缝翼9,所述的主翼连接板一与所述的主翼连接板二之间安装有主翼11,所述的襟翼连接板一与所述的襟翼连接板二之间安装有襟翼17。所述的上转盘通过角接触轴承6与上转盘支座7连接,所述的下转盘通过深沟球轴承13与下转盘支座16连接,所述的下转盘支座通过转台连接盘14与电动旋转台15连接。

实施例2:

根据实施例1所述的翼型支撑装置,所述的上转盘支座安装在风洞试验段上壁面上,所述的角接触轴承安装有上轴承盖。

实施例3:

根据实施例1或2所述的翼型支撑装置,所述的下转盘支座安装在风洞试验段下壁面上,所述的深沟球轴承安装有下轴承盖。

实施例4:

一种利用实施例1-3之一所述的翼型支撑装置的支撑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下转盘支座上安装电动旋转台,所述的电动旋转台通过转动连接盘带动所述的下转盘转动,试验时,模型攻角变化通过所述的电动旋转台带动所述的下转盘转动实现,上转盘随动,缝翼和襟翼角度状态的变化分别通过更换不同角度状态的缝翼连接板和襟翼连接板实现,所述的缝翼角度状态变化通过更换不同角度状态的缝翼连接板实现,所述的襟翼角度状态变化通过更换不同角度状态的襟翼连接板实现。

翼型支撑装置及支撑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翼型支撑装置及支撑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翼型支撑装置及支撑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翼型支撑装置及支撑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翼型支撑装置及支撑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翼型支撑装置及支撑方法。原有结构在进行翼型气动声学试验时,会产生复杂的气动噪声,对翼型气动声学试验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产生影响。本发明组成包括:上转盘(2)、下转盘(10),上转盘分别与缝翼连接板一(3)、主翼连接板一(4)、襟翼连接板一(8)连接,下转盘分别与缝翼连接板二、主翼连接板二、襟翼连接板二连接,缝翼连接板一与缝翼连接板二之间安装有缝翼(9),主翼连接板一与主翼连接板二之间安装有主翼(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测量;测试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