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室.pdf

上传人:111****112 文档编号:6258233 上传时间:2019-05-26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79.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859461.9

申请日:

2015.11.30

公开号:

CN105453946A

公开日:

2016.04.06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01G 9/14申请日:20151130|||公开

IPC分类号:

A01G9/14; A01G9/24

主分类号:

A01G9/14

申请人:

中国农业大学

发明人:

高万林; 任延昭; 陈雪瑞; 宋越; 陶莎; 于丽娜; 张港红; 朱佳佳

地址:

100193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002

代理人:

郝瑞刚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农业设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温室,尤其涉及一种具有低风阻、高保温和高自持能力的温室。该温室包括保温透光外壳、室内平台、保温围挡、温室主体支撑体、温室底壳及储水罐体;所述保温透光外壳为半球形外罩,罩设于室内平台的上方,且实现与室内平台进行角度开合;所述室内平台通过温室主体支撑体进行升降移动;所述储水罐体设置于所述温室底壳的下方,所述保温围挡密封设置于所述温室底壳、温室主体支撑体、室内平台及储水罐体的外围。该温室能够实现温室小型化家用或者大型化规模使用,能够实现较高的保温和自给能力,并具有一定的抗洪涝灾害能力。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温室,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温透光外壳、室内平台、保
温围挡、温室主体支撑体、温室底壳及储水罐体;所述保温透光外壳
为半球形外罩,罩设于室内平台的上方,且实现与室内平台进行角度
开合;所述室内平台设置于温室底壳内,且通过温室主体支撑体进行
升降移动;所述储水罐体设置于所述温室底壳的下方,所述保温围挡
密封设置于所述温室底壳、温室主体支撑体、室内平台及储水罐体的
外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室,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透光外壳
与室内平台之间铰接,且实现与室内平台进行45°以内开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平台在所
述保温透光外壳与温室底壳之间形成多层作业空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平台为桁
架钢结构,在桁架钢结构上安装有室内操作装置和操作平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平台中设
有层间支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室,其特征在于,在靠近温室底壳底
部的两层室内平台之间设置有储料箱罐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室,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围挡的上
边缘设置自适应密封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室主体支撑
体上设有升降控制装置,所述升降控制装置用于使温室主体支撑体在
高度上升降与自锁。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室,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围挡采用
中空塑料壳体,且其内部填充有空心砖、砂石或水中的一种或任意几
种组合。

说明书

一种温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设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温室,具体涉及一
种具有低风阻、高保温和高自持能力的温室。

背景技术

目前主流的温室结构主要是日光型温室、拱形温室和连栋温室,
这三类温室在传统使用地区,使用技术、维护技术发展较快,但是也
存在一定问题。温室的主要功能是为农业生产营造一个理想、稳定的
人工环境,因此要求温室结构要具有高度的环境适应性。主流温室面
临的主要温室是在高寒地区的温度保护成本较高,抗风雪和洪涝灾害
的能力较差。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温室,具有较低风阻,高
效利用太阳能进行夜间保温和高自持能力的优点,能够实现温室小型
化家用或者大型化规模使用,能够实现较高的保温和自给能力,并具
有一定的抗洪涝灾害能力。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温室,其包括:保温透
光外壳、室内平台、保温围挡、温室主体支撑体、温室底壳及储水罐
体;所述保温透光外壳为半球形外罩,罩设于室内平台的上方,且实
现与室内平台进行角度开合;所述室内平台设置于温室底壳内,且通
过温室主体支撑体进行升降移动;所述储水罐体设置于所述温室底壳
的下方,所述保温围挡密封设置于所述温室底壳、温室主体支撑体、
室内平台及储水罐体的外围。

其中,所述保温透光外壳与室内平台之间铰接,且实现与室内平
台进行45°以内开合。

其中,所述室内平台在所述保温透光外壳与温室底壳之间形成多
层作业空间。

其中,所述室内平台为桁架钢结构,在桁架钢结构上安装有室内
操作装置和操作平面。

其中,所述室内平台中设有层间支撑。

其中,在靠近温室底壳底部的两层室内平台之间设置有储料箱罐
架。

其中,所述保温围挡的上边缘设置自适应密封栏。

其中,所述温室主体支撑体上设有升降控制装置,所述升降控制
装置用于使温室主体支撑体在高度上升降与自锁。

其中,所述保温围挡采用中空塑料壳体,且其内部填充有空心砖、
砂石或水中的一种或任意几种组合。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温室通过可升降主体支撑使温室主体自由升降,降低温室主体
对地面坡度和平整性的要求。

2、温室通过可升降主体支撑与保温围栏结合,通过降低水流冲击
和提升温室主体的方式提高温室对洪涝灾害的抵御能力。

3、温室通过将长期用水作为储能水,夜间散热,结构上通过温室
底壳与保温围栏、自适应密封栏、储水体形成水浴增温结构,完成对
温室主体的增温。

4、温室上部半球形结构降低雨雪附着能力、风阻和散热面积,提
高温室抵御气象灾害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温室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其中,1:保温透光外壳;2:室内平台;3:自适应密封栏;4:
保温围挡;5:温室主体支撑体;6:储料箱罐架;7:温室底壳;8:
储水罐体;9:层间支撑;10:储水罐体内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
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
“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
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
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
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
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
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
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
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
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
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
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温室,其包括:保温透光外壳1、
室内平台2、保温围挡4、温室主体支撑体5、温室底壳7及储水罐体
8;保温透光外壳1为半球形外罩,罩设于室内平台2的上方,且实现
与室内平台2进行角度开合;室内平台2设置于温室底壳7内,且通
过温室主体支撑体5进行升降移动;储水罐体8设置于温室底壳7的
下方,保温围挡4密封设置于温室底壳7、温室主体支撑体5、室内平
台2及储水罐体8的外围。该温室具有较低风阻,高效利用太阳能进
行夜间保温和高自持能力的优点,能够实现温室小型化家用或者大型
化规模使用,能够实现较高的保温和自给能力,并具有一定的抗洪涝
灾害能力。

本实施例中保温透光外壳1可采用整体透光保温材料外壳或者骨
架敷设柔性透光保温材料外壳。而且,保温透光外壳1与室内平台2
之间铰接,且实现与室内平台2进行45°以内开合。当然,保温透光
外壳1的开合方式并不局限,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相应的可拆卸连接
方式。其中,半球形保温透光外壳1在保证内部使用空间的情况下,
使用最小曲率半径,使得外表面雨雪附着量减小,提高温室抗雨雪能
力。

本实施例中室内平台2在保温透光外壳1与温室底壳7之间形成
多层作业空间。优选的,温室作业主体由保温透光外壳1,室内平台2,
保温围挡4,底壳组合分隔出三个作业空间,完成温室的经营作业和自
给物料仓储功能。

进一步的,室内平台2为桁架钢结构,在桁架钢结构上安装有室
内操作装置和操作平面。具体的,在桁架钢结构上相应的功能位置处
开设有标准安装孔位,用于安装室内操作装置和操作平面。

而且,室内平台2中设有层间支撑9,以支撑或悬挂的方式连接,
用于增强整体强度。

此外,在靠近温室底壳7底部的两层室内平台2之间设置有储料
箱罐架6。温室临时用水与长期用水分开别存放于储料箱罐架6与储水
罐体8中。其中,储水罐体内腔10存放的长期用水同时充当储能水,
存储太阳能加热过的水。同时,室内平台2位于温室的下半部由温室
底壳7围成的空间,可用于存储临时用水等生产物资或喜阴农作物生
产。

为了增强保温功能,保温围挡4的上边缘设置自适应密封栏3。自
适应密封栏3具有自动张紧结构,可以使密封材料密封温室主体与保
温围挡4间隙并自动控制张紧材料内外沿拉力。

保温围挡4采用中空塑料壳体,且其内部填充有空心砖、砂石或
水中的一种或任意几种组合。而且,保温围挡4内径基本与温室主体
外径相同,具有保温作用。

温室主体支撑体5相对地面固定,可实现一定行程内的高度变化
与自锁。优选的,温室主体支撑体5上设有升降控制装置,升降控制
装置用于使温室主体支撑体5在高度上升降与自锁。升降控制装置可
为单个手动控制升降机构或多个协同升降机构。可见,温室主体支撑
体5在某些环境下通过调节升降温室主体高度,进行工作面调平和工
作面高度提升,适应地面坡度、平整度和地面水流的冲击。同时可通
过降低温室主体高度,使底壳与储水罐体8、保温围挡4、自适应密封
栏3形成底部增温结构,利用钢结构底壳的良好导热性,实现温室主
体增温。通过抬升温室主体高度,底壳与自适应密封栏3分离,增大
温室主体散热面积,辅助降温。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温室通过可升降主体支撑使温室主体自由升降,降低温室主体
对地面坡度和平整性的要求。

2、温室通过可升降主体支撑与保温围栏结合,通过降低水流冲击
和提升温室主体的方式提高温室对洪涝灾害的抵御能力。

3、温室通过将长期用水作为储能水,夜间散热,结构上通过温室
底壳与保温围栏、自适应密封栏、储水体形成水浴增温结构,完成对
温室主体的增温。

4、温室上部半球形结构降低雨雪附着能力、风阻和散热面积,提
高温室抵御气象灾害能力。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
漏的或者将本发明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
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
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
发明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一种温室.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温室.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温室.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温室.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温室.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农业设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温室,尤其涉及一种具有低风阻、高保温和高自持能力的温室。该温室包括保温透光外壳、室内平台、保温围挡、温室主体支撑体、温室底壳及储水罐体;所述保温透光外壳为半球形外罩,罩设于室内平台的上方,且实现与室内平台进行角度开合;所述室内平台通过温室主体支撑体进行升降移动;所述储水罐体设置于所述温室底壳的下方,所述保温围挡密封设置于所述温室底壳、温室主体支撑体、室内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