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阴虚性牙痛的药酒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阴虚性牙痛的药酒及其制备
方法。
背景技术
西医上认为牙痛大多由牙龈炎和牙周炎、龋齿、蛀牙或折裂牙而导致牙
髓,即牙神经感染所引起的。是由于不注意口腔卫生,牙齿受到牙齿周围食
物残渣、细菌等物结成的软质的牙垢和硬质的牙石所致的长期刺激,及不正
确的刷牙习惯,维生素缺乏等原因所造成。对牙痛一般使用抗生素类消炎药
物,副作用大,且往往不能根治。
传统中医认为牙痛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实火牙痛,病因多为风热侵袭
或胃火上蒸,伤及牙体或牙龈,邪聚不散,气血滞留,一般疼痛比较激烈,
不敢吃热东西,牙龈红肿比较剧烈。2、虚火牙痛,一般不太明显,老是隐隐
作痛,而且持续的时间比较长,牙龈红肿不太明显,脉比平时细而快。3、风
热牙痛,牙齿疼痛,呈阵发性,遇风发作,患处得冷则痛减,受热则痛增,
牙龈红肿,全身或有发热、恶寒、口渴,舌红、苔白干,脉浮数。4、胃火牙
痛,牙齿疼痛剧烈,牙龈红肿较甚,或出脓渗血,肿连腮颊,头痛,口渴引
饮,口气臭秽,大便秘结,舌苔黄厚。
但是,目前缺少针对阴虚性牙痛的中药组合物,还没有从阴虚性牙痛的
根本病因分析,并辩证治疗阴虚性牙痛的药酒。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和/或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
明的优点。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阴虚性牙痛的药酒,能够预防并治
疗阴虚性牙痛。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治疗阴虚性牙痛的药酒的制备
方法,能够将药物有效成分充分溶出,便于长期服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和一些其他的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阴虚性牙痛的药酒,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地骨皮12-18、丹皮8-12、盐炒黄柏4-6、知母5-8、生地8-12、元参8-12、
蒲公英10-15、紫花地丁8-12、墨旱莲8-12、紫草8-12、谷精草8-12以及50°
以上白酒100-200。
优选的是,所述的治疗阴虚性牙痛的药酒中,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地骨皮15、丹皮10、盐炒黄柏5、知母6、生地10、元参10、蒲公英
12、紫花地丁10、墨旱莲10、紫草10、谷精草10以及54°白酒120。
一种治疗阴虚性牙痛的药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容器消毒备用;
步骤二、地骨皮、丹皮、盐炒黄柏、知母、生地、元参、蒲公英、紫花
地丁、墨旱莲、紫草以及谷精草混合,加入到消毒后的容器中;
步骤三、向容器中注入白酒,将原料浸没,将容器密封,7-15天后即得
所述阴虚性牙痛的药酒。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首先,本发明利用中医五行及辨证理论,
认为阴虚性牙痛的病因为外邪侵肺,蕴郁化热,木火刑金导致肺内郁热,炼
液为痰,痰盛生热,肺失宣肃,故而咳嗽、痰难咯出。本发明通过清泻肺火、
宣肺平喘、止咳化痰,使阴虚性牙痛治愈。本发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中,黄
芩,清肺热;桔梗,开宣肺气、祛痰;前胡,降气化痰、清肺热;百合,甘
而微寒,清肺润肺而止咳嗽;天门冬,清肺火、滋肾阴、润燥止咳;沙参,
清肺热、补肺阴;天花粉,清泄肺热、降膈上热痰并润肺燥;灯笼草,清肺
热、止咳嗽;贝母,化痰、止咳、清热;杏仁,止咳平喘;知母,清泻肺火、
滋阴润肺;五味子,收肺气、治咳嗽;柴胡、桑叶,散风热。
其次,本发明通过将多种原料用白酒浸泡,制备为药酒的形式,能够使
药物有效成分更加快速充分地溶出,提高药酒的效力,可每日少量地长期饮
用,起到预防或治疗阴虚性牙痛。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
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做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参阅本说明书后能
够据以实施。
一种治疗阴虚性牙痛的药酒,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地骨皮12-18、丹
皮8-12、盐炒黄柏4-6、知母5-8、生地8-12、元参8-12、蒲公英10-15、紫
花地丁8-12、墨旱莲8-12、紫草8-12、谷精草8-12以及50°以上白酒100-200。
本发明利用中医五行及辨证理论,认为阴虚性牙痛的病因为外邪侵肺,
蕴郁化热,木火刑金导致肺内郁热,炼液为痰,痰盛生热,肺失宣肃,故而
咳嗽、痰难咯出。本发明通过清泻肺火、宣肺平喘、止咳化痰,使阴虚性牙
痛治愈。本发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中,黄芩,清肺热;桔梗,开宣肺气、祛
痰;前胡,降气化痰、清肺热;百合,甘而微寒,清肺润肺而止咳嗽;天门
冬,清肺火、滋肾阴、润燥止咳;沙参,清肺热、补肺阴;天花粉,清泄肺
热、降膈上热痰并润肺燥;灯笼草,清肺热、止咳嗽;贝母,化痰、止咳、
清热;杏仁,止咳平喘;知母,清泻肺火、滋阴润肺;五味子,收肺气、治
咳嗽;柴胡、桑叶,散风热。
本发明通过将多种原料用白酒浸泡,制备为药酒的形式,能够使药物有
效成分更加快速充分地溶出,提高药酒的效力,可每日少量地长期饮用,起
到预防或治疗阴虚性牙痛的作用。
所述的治疗阴虚性牙痛的药酒中,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地骨皮15、
丹皮10、盐炒黄柏5、知母6、生地10、元参10、蒲公英12、紫花地丁10、
墨旱莲10、紫草10、谷精草10以及54°白酒120。
一种治疗阴虚性牙痛的药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容器消毒备用;
步骤二、地骨皮、丹皮、盐炒黄柏、知母、生地、元参、蒲公英、紫花
地丁、墨旱莲、紫草以及谷精草混合,加入到消毒后的容器中;
步骤三、向容器中注入白酒,将原料浸没,将容器密封,7-15天后即得
所述阴虚性牙痛的药酒。
实施例1
1、称取地骨皮120克、丹皮80克、盐炒黄柏40克、知母50克、生地
80克、元参80克、蒲公英100克、紫花地丁80克、墨旱莲80克、紫草80
克、谷精草80克。
2、将所称取中药放置到一经过消毒的玻璃容器中,加入54°白酒1500
毫升,密封保存10天即可。
实施例2
1、称取地骨皮130克、丹皮100克、盐炒黄柏60克、知母70克、生地
100克、元参100克、蒲公英110克、紫花地丁90克、墨旱莲90克、紫草
90克、谷精草90克。
2、将所称取中药放置到一经过消毒的瓷瓶中,加入57°白酒2000毫升,
密封保存12天即可。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
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
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
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