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入装置及电子设备.pdf

上传人:62****3 文档编号:625363 上传时间:2018-02-26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713.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097716.3

申请日:

2013.03.25

公开号:

CN104076909A

公开日:

2014.10.01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6F 3/01申请日:20130325|||公开

IPC分类号:

G06F3/01; G06F3/041

主分类号:

G06F3/01

申请人: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发明人:

章骏; 黄梓埕

地址:

100085 北京市海淀区上地创业路6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代理人:

黄志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入装置及电子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输入装置无法实现力反馈的技术问题。该输入装置包括:触控板;弹性编织材料层,由弹性编织材料制成,设置在所述触控板的上方,用于当所述弹性编织材料层受到所述输入装置的用户作用在所述弹性编织材料层表面的第一作用力时,所述弹性编织材料层发生形变,产生第一反作用力;该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本体;第二本体,与所述第一本体连接,所述第二本体包括上述输入装置,用于通过所述输入装置,控制所述第一本体实现第一功能。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触控板;
弹性编织材料层,由弹性编织材料制成,设置在所述触控板的上方,用于当所述弹性编织材料层受到所述输入装置的用户作用在所述弹性编织材料层表面的第一作用力时,所述弹性编织材料层发生形变,产生第一反作用力。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编织材料层具体包括:
第一层,设置在所述触控板的上方,包括第一部分;
第二层,设置在所述触控板的上方,包括第二部分及与所述第二部分相对的第三部分,其中,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三部分重叠设置,使得所述第二层位于所述第一层的上方,所述第二层与所述触控板之间存在第一间隙空间,以至于当所述第二层受到所述第一作用力时,所述第二层在所述第一间隙空间内发生形变,产生所述第一反作用力。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编织材料层具体包括:
第一部分,设置在所述触控板表面;
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一部分相对设置,通过折叠所述弹性编织材料层,将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重叠,形成第一空腔;
其中,当所述第二部分受到所述第一作用力时,所述第二部分在所述第一空腔内发生形变,产生所述第一反作用力。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板具体包括至少两个触控输入区域,用来接收所述用户的触控操作;
所述弹性编织材料层,包括至少两层弹性编织材料子层,每一层弹性编织材料子层一一对应的设置在所述至少两个触控输入区域中的每个触控输入区域的上方,使得所述用户能够通过所述至少两层弹性编织材料子层的位置将所述 至少两个触控输入区域中的每个触控输入区域区分开。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装置还包括一支撑机构,设置在所述触控板的背板上,用于支撑所述触控板。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装置具体为键盘。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编制材料具体为布料。

8.
  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本体;
第二本体,与所述第一本体连接,所述第二本体包括所述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输入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本体通过所述输入装置,能够控制所述第一本体实现第一功能。

说明书

一种输入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输入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进入了人们的生活,比如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智能手机,智能电视等,人们通过这些电子设备获得了很多的便利。 
目前,以笔记本电脑为例,为了整体设计的简洁,笔记本电脑的输入装置,如触控键盘,触控板,都设计成纯平面板,并大多采用钢化玻璃等材料,这样就使得用户在使用这种纯平面板的触控键盘或者触控板时,轻触面板即可实现输入。 
但本申请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实施例中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由于采用的钢化玻璃等材料所做的纯平面板并不具有弹性,所以,导致了用户在使用这些输入装置时,如果用户对输入装置施加一作用力的话,该作用力却并不能够使得面板发生形变,也就不能够对用户产生一反作用力,进而存在输入装置无法实现力反馈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输入装置及电子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输入装置无法实现力反馈的技术问题。 
一方面,本发明通过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输入装置,包括:触控板;弹性编织材料层,由弹性编织材料制成,设置在所述触控板的上方,用 于当所述弹性编织材料层受到所述输入装置的用户作用在所述弹性编织材料层表面的第一作用力时,所述弹性编织材料层发生形变,产生第一反作用力。 
可选的,所述弹性编织材料层具体包括:第一层,设置在所述触控板的上方,包括第一部分;第二层,设置在所述触控板的上方,包括第二部分及与所述第二部分相对的第三部分,其中,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三部分重叠设置,使得所述第二层位于所述第一层的上方,所述第二层与所述触控板之间存在第一间隙空间,以至于当所述第二层受到所述第一作用力时,所述第二层在所述第一间隙空间内发生形变,产生所述第一反作用力。 
可选的,所述弹性编织材料层具体包括:第一部分,设置在所述触控板表面;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一部分相对设置,通过折叠所述弹性编织材料层,将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重叠设置,形成第一空腔;其中,当所述第二部分受到所述第一作用力时,所述第二部分在所述第一空腔内发生形变,产生所述第一反作用力。 
可选的,所述触控板具体包括至少两个触控输入区域,用来接收所述用户的触控操作;所述弹性编织材料层,包括至少两层弹性编织材料子层,每一层弹性编织材料子层一一对应的设置在所述至少两个触控输入区域中的每个触控输入区域的上方,使得所述用户能够通过所述至少两层弹性编织材料子层的位置将所述至少两层触控输入区域中的每个触控输入区域区分开。 
可选的,所述输入装置还包括一支撑机构,设置在所述触控板的背板上,用于支撑所述触控板。 
可选的,所述输入装置具体为键盘。 
可选的,所述弹性编制材料具体为布料。 
另一方面,本发明通过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本体;第二本体,与所述第一本体连接,所述第二本体包括上述输入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本体通过所述输入装置,能够控制所述第一本体实现第一功能。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 点: 
1、由于输入装置的触控板上方设置有由弹性编织材料制成的弹性编织材料层,那么,当用户在使用输入装置时,弹性编织材料层受到用户作用在其表面的第一作用力,使得弹性编织材料层发生形变,对用户产生第一反作用力,也就是说,用户在使用输入装置时,能够感受到由输入装置上的弹性编织材料层作用在用户手指上的第一反作用力,所以,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输入装置无法实现力反馈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输入装置向用户提供力反馈,提高用户体验。 
2、由于触控板具体包括至少一个触控输入区域,用来接收用户的触控操作;弹性编织材料层,包括至少一层弹性编织材料子层,每一层弹性编织材料子层对应设置在至少一个触控输入区域中的每个触控输入区域的上方,使得用户能够通过至少一层弹性编织材料子层的位置将触控输入区域中的每个触控输入区域区分开,也就是说,用户能够根据弹性材料层的结构以及设置的位置来区分触控输入区域,而无需特意采用如压制的方式来制作区分触控输入区域的凹槽,这样就使得输入装置的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而且也使得输入装置的外形美观,辨识度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输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A-图2C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输入装置的剖面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输入装置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输入装置的侧视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输入装置及电子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 的输入装置无法实现力反馈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存在的输入装置无法实现力反馈的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通过在输入装置的触控板上方设置由弹性编织材料制成的弹性编织材料层,那么,当用户在使用输入装置时,弹性编织材料层受到用户作用在其表面的第一作用力,使得弹性编织材料层发生形变,对用户产生第一反作用力,也就是说,用户在使用输入装置时,能够感受到由输入装置上的弹性编织材料层作用在用户手指上的第一反作用力,所以,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输入装置无法实现力反馈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输入装置向用户提供力反馈,提高用户体验。 
下面通过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特征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详细的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定,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一方面,本发明通过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输入装置,如触控键盘、触控板10等,如图1所示,该输入装置包括:触控板10;弹性编织材料层20,由弹性编织材料,如布料,化纤织物等制成,设置在触控板10的上方,用于当弹性编织材料层20受到输入装置的用户作用在弹性编织材料层20表面的第一作用力时,弹性编织材料层20发生形变,产生第一反作用力。 
进一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弹性编织材料层20具体可以且不仅为以下两种结构。 
第一种,如图2A所示,图2A为输入装置的剖面图,弹性编织材料层20可以包括:第一层201,设置在触控板10的上方,包括第一部分2011;第二层202,设置在触控板10的上方,包括第二部分2021及与第二部分2021相对的第三部分2022,其中,第一部分2011与第三部分2022重叠设置,使得第二层202位于第一层201的上方,第二层202与触控板10之间存在第一间隙空 间203,以至于当第二层202受到第一作用力时,第二层在第一间隙空间203内发生形变,产生第一反作用力。 
具体来说,第一层201与第二层202部分重叠,使得第二层202的第三部分2022压在第一层201的第一部分2011的上面,这样第二层202下方就与触控板10之间存在相当于第一层101厚度的第一间隙空间203,那么,当用户在使用输入装置时,用户的手指作用在第二层202的表面,即第二层202除第三部分2022的部分,此时,第二层202就会受到一指向触控板方向的第一作用力,于是,第二层202在第一间隙空间203内发生形变,并产生一指向用户手指方向的第一反作用力,这样,用户就能够获得一力反馈,感受到与敲击实体键盘相同的手感,提高用户体验。 
第二种,如图2B所示,图2B为输入装置的剖面图,弹性编织材料层20可以包括:第一部分204,设置在触控板10表面;第二部分205,与第一部分204相对设置,通过折叠弹性编织材料层20,将第一部分204与第二部分205重叠设置,形成第一空腔206;其中,当第二部分205受到第一作用力时,第二部分205在第一空腔206内发生形变,产生第一反作用力。 
具体来说,弹性编织材料层20的第一部分204设置在触控板10上,将第一部分204与第二部分205折叠,可以如图2B所示的对折,使得弹性编织材料层20形成第一空腔206,第二部分205在第一部分204的上方,那么,当用户在使用输入装置时,用户的手指作用在第二部分205的表面,此时,第二部分205就会受到一指向触控板10方向的第一作用力,于是,第二部分205在第一空腔206内发生形变,并产生一指向用户手指方向的第一反作用力,这样,用户就能够获得一力反馈,感受到与敲击实体键盘相同的手感,提高用户体验。 
进一步,在图2B的实施例中,第一部分204和第二部分205是对称折叠的,即第一部分204和第二部分205的边缘是对齐的,第二部分205的边缘与触控板10的表面没有接触,可以与第一部分204的边缘固定连接在一起,也可以是与第一部分204的边缘一起,通过别的方式固定在触控板10的上方。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弹性编织材料层20还可以是不对称折叠,例如,第一部分204与第二部分205的边缘不是对齐的,如图2C所示,图2C为输入装置的剖面图,第二部分205与第一部分204重叠后,第一部分204还存在向外延伸的部分,该部分与触控板10固定连接,第二部分205与第一部分204连接,而不会直接连接在触控板10上;再如,第一部分204与第二部分205的边缘不是对齐的,第二部分205与第一部分204重叠后,形成第一空腔206,第一部分204可以与触控板10连接,也可以触控板10不连接,第二部分205还存在向外延伸的部分,该部分与触控板10固定连接。 
当然,第一部分204与第二部分205还可有其他的折叠形式,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定。 
进一步,弹性编织材料层20还可以为其他具体形式,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定。 
进一步,触控板10具体包括至少两个触控输入区域,用来接收用户的触控操作;弹性编织材料层20,包括至少两层弹性编织材料子层,每一层弹性编织材料子层一一对应的设置在至少两个触控输入区域中的每个触控输入区域的上方,使得用户能够通过至少两层弹性编织材料子层的位置将至少两个触控输入区域中的每个触控输入区域区分开。 
具体来说,触控板10可以根据不同的按键,或者触控类型,分成至少两个触控输入区域,比如,一行按键区域,手写输入区域等;为了区分这些触控输入区域,对应每一个触控输入区域,弹性编织材料层20包括至少两层弹性编织材料子层,每一层对应一个触控输入区域,这样,用户就能够根据弹性材料子层的设置位置来区分至少两个触控输入区域了。 
比如,当弹性编织材料层20以第一种方式设置时,如图3所示,弹性编织材料层20具体可以为一整条具有一定宽度的弹性编织材料,如布条,依次缠绕在触控板10上,使得触控板10表面至少具有两层弹性编织材料,然后,相邻的两层弹性编织材料均像上述第一层201与第二层202的设置方式设置在 触控板10的表面,这样,每一层弹性编织材料对应一个触控输入区域,如键盘的一行按键区域,用户便能够将每一行按键区分出来;还可以将多条具有一定宽度的弹性编织材料,如布条,按照上述第一层201与第二层202的设置方式设置在触控板10的表面上,每层弹性编织材料对应一个触控输入区域,如键盘的一行按键区域,此时,弹性编织材料层20可以采用粘接、铆接等方式固定在触控板10上,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定。 
再如,当弹性编织材料层20以第二种方式设置时,弹性编织材料层20具体可以为多条具有一定宽度的弹性编织材料,如布条,将其的第一部分204与第二部分205折叠,形成第一空腔206,并以此作为一弹性编织材料子层,每一个弹性编织材料子层对应一个触控输入区域,如一个按键,这样,用户就能够将每一个按键区分出来,此时,弹性编织材料层20可以采用粘接、焊接、铆接等方式固定在触控板10上,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定。 
进一步,如图4所示,图4为输入装置的侧视图,输入装置还包括一支撑机构30,设置在触控板10的背板上,用于支撑触控板10。 
由上述描述可知,由于输入装置的触控板上方设置有由弹性编织材料制成的弹性编织材料层,那么,当用户在使用输入装置时,弹性编织材料层受到用户作用在其表面的第一作用力,使得弹性编织材料层发生形变,对用户产生第一反作用力,也就是说,用户在使用输入装置时,能够感受到由输入装置上的弹性编织材料层作用在用户手指上的第一反作用力,所以,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输入装置无法实现力反馈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输入装置向用户提供力反馈,提高用户体验;进一步,由于触控板具体包括至少一个触控输入区域,用来接收用户的触控操作;弹性编织材料层,包括至少一层弹性编织材料子层,每一层弹性编织材料子层对应设置在至少一个触控输入区域中的每个触控输入区域的上方,使得用户能够通过至少一层弹性编织材料子层的位置将触控输入区域中的每个触控输入区域区分开,也就是说,用户能够根据弹性材料层的结构以及设置的位置来区分触控输入区域,而无需特意采用如压制的方 式来制作区分触控输入区域的凹槽,这样就使得输入装置的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而且也使得输入装置的外形美观,辨识度高。 
另一方面,本发明通过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如图5所示,包括:第一本40;第二本体50,与第一本体40连接,第二本体50包括上述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中的输入装置60,其中,所述第二本体50通过输入装置60,能够控制第一本体40实现第一功能。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输入装置60的具体结构已在上面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中描述了,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了。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或优点: 
1、由于输入装置的触控板上方设置有由弹性编织材料制成的弹性编织材料层,那么,当用户在使用输入装置时,弹性编织材料层受到用户作用在其表面的第一作用力,使得弹性编织材料层发生形变,对用户产生第一反作用力,也就是说,用户在使用输入装置时,能够感受到由输入装置上的弹性编织材料层作用在用户手指上的第一反作用力,所以,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输入装置无法实现力反馈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输入装置向用户提供力反馈,提高用户体验。 
2、由于触控板具体包括至少一个触控输入区域,用来接收用户的触控操作;弹性编织材料层,包括至少一层弹性编织材料子层,每一层弹性编织材料子层对应设置在至少一个触控输入区域中的每个触控输入区域的上方,使得用户能够通过至少一层弹性编织材料子层的位置将触控输入区域中的每个触控输入区域区分开,也就是说,用户能够根据弹性材料层的结构以及设置的位置来区分触控输入区域,而无需特意采用如压制的方式来制作区分触控输入区域的凹槽,这样就使得输入装置的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而且也使得输入装置的外形美观,辨识度高。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 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一种输入装置及电子设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一种输入装置及电子设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一种输入装置及电子设备.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输入装置及电子设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输入装置及电子设备.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076909A43申请公布日20141001CN104076909A21申请号201310097716322申请日20130325G06F3/01200601G06F3/04120060171申请人联想(北京)有限公司地址100085北京市海淀区上地创业路6号72发明人章骏黄梓埕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91代理人黄志华54发明名称一种输入装置及电子设备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入装置及电子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输入装置无法实现力反馈的技术问题。该输入装置包括触控板;弹性编织材料层,由弹性编织材料制成,设置在所述触控板的上方,用于当所。

2、述弹性编织材料层受到所述输入装置的用户作用在所述弹性编织材料层表面的第一作用力时,所述弹性编织材料层发生形变,产生第一反作用力;该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本体;第二本体,与所述第一本体连接,所述第二本体包括上述输入装置,用于通过所述输入装置,控制所述第一本体实现第一功能。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5页附图3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5页附图3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076909ACN104076909A1/1页21一种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触控板;弹性编织材料层,由弹性编织材料制成,设置在所述触控板的上方,用于当所述弹性编织材料层受到所述输入装。

3、置的用户作用在所述弹性编织材料层表面的第一作用力时,所述弹性编织材料层发生形变,产生第一反作用力。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编织材料层具体包括第一层,设置在所述触控板的上方,包括第一部分;第二层,设置在所述触控板的上方,包括第二部分及与所述第二部分相对的第三部分,其中,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三部分重叠设置,使得所述第二层位于所述第一层的上方,所述第二层与所述触控板之间存在第一间隙空间,以至于当所述第二层受到所述第一作用力时,所述第二层在所述第一间隙空间内发生形变,产生所述第一反作用力。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编织材料层具体包括第一部分,设置在所述。

4、触控板表面;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一部分相对设置,通过折叠所述弹性编织材料层,将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重叠,形成第一空腔;其中,当所述第二部分受到所述第一作用力时,所述第二部分在所述第一空腔内发生形变,产生所述第一反作用力。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板具体包括至少两个触控输入区域,用来接收所述用户的触控操作;所述弹性编织材料层,包括至少两层弹性编织材料子层,每一层弹性编织材料子层一一对应的设置在所述至少两个触控输入区域中的每个触控输入区域的上方,使得所述用户能够通过所述至少两层弹性编织材料子层的位置将所述至少两个触控输入区域中的每个触控输入区域区分开。5如权利要求1所述。

5、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装置还包括一支撑机构,设置在所述触控板的背板上,用于支撑所述触控板。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装置具体为键盘。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编制材料具体为布料。8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本体;第二本体,与所述第一本体连接,所述第二本体包括所述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输入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本体通过所述输入装置,能够控制所述第一本体实现第一功能。权利要求书CN104076909A1/5页3一种输入装置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输入装置及电子设备。背景技术0002随着计算机技术。

6、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进入了人们的生活,比如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智能手机,智能电视等,人们通过这些电子设备获得了很多的便利。0003目前,以笔记本电脑为例,为了整体设计的简洁,笔记本电脑的输入装置,如触控键盘,触控板,都设计成纯平面板,并大多采用钢化玻璃等材料,这样就使得用户在使用这种纯平面板的触控键盘或者触控板时,轻触面板即可实现输入。0004但本申请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实施例中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0005由于采用的钢化玻璃等材料所做的纯平面板并不具有弹性,所以,导致了用户在使用这些输入装置时,如果用户对输入装置施加一作用力的话,该作用力却并不能够。

7、使得面板发生形变,也就不能够对用户产生一反作用力,进而存在输入装置无法实现力反馈的技术问题。发明内容0006本发明提供一种输入装置及电子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输入装置无法实现力反馈的技术问题。0007一方面,本发明通过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输入装置,包括触控板;弹性编织材料层,由弹性编织材料制成,设置在所述触控板的上方,用于当所述弹性编织材料层受到所述输入装置的用户作用在所述弹性编织材料层表面的第一作用力时,所述弹性编织材料层发生形变,产生第一反作用力。0008可选的,所述弹性编织材料层具体包括第一层,设置在所述触控板的上方,包括第一部分;第二层,设置在所述触控板的上方,包括第二。

8、部分及与所述第二部分相对的第三部分,其中,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三部分重叠设置,使得所述第二层位于所述第一层的上方,所述第二层与所述触控板之间存在第一间隙空间,以至于当所述第二层受到所述第一作用力时,所述第二层在所述第一间隙空间内发生形变,产生所述第一反作用力。0009可选的,所述弹性编织材料层具体包括第一部分,设置在所述触控板表面;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一部分相对设置,通过折叠所述弹性编织材料层,将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重叠设置,形成第一空腔;其中,当所述第二部分受到所述第一作用力时,所述第二部分在所述第一空腔内发生形变,产生所述第一反作用力。0010可选的,所述触控板具体包括至少两个触控输入。

9、区域,用来接收所述用户的触控操作;所述弹性编织材料层,包括至少两层弹性编织材料子层,每一层弹性编织材料子层一一对应的设置在所述至少两个触控输入区域中的每个触控输入区域的上方,使得所述用户能够通过所述至少两层弹性编织材料子层的位置将所述至少两层触控输入区域中的每说明书CN104076909A2/5页4个触控输入区域区分开。0011可选的,所述输入装置还包括一支撑机构,设置在所述触控板的背板上,用于支撑所述触控板。0012可选的,所述输入装置具体为键盘。0013可选的,所述弹性编制材料具体为布料。0014另一方面,本发明通过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本体;第二本体,与所述第一本体。

10、连接,所述第二本体包括上述输入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本体通过所述输入装置,能够控制所述第一本体实现第一功能。0015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00161、由于输入装置的触控板上方设置有由弹性编织材料制成的弹性编织材料层,那么,当用户在使用输入装置时,弹性编织材料层受到用户作用在其表面的第一作用力,使得弹性编织材料层发生形变,对用户产生第一反作用力,也就是说,用户在使用输入装置时,能够感受到由输入装置上的弹性编织材料层作用在用户手指上的第一反作用力,所以,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输入装置无法实现力反馈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输入装置向用户提供力反馈,提高用户。

11、体验。00172、由于触控板具体包括至少一个触控输入区域,用来接收用户的触控操作;弹性编织材料层,包括至少一层弹性编织材料子层,每一层弹性编织材料子层对应设置在至少一个触控输入区域中的每个触控输入区域的上方,使得用户能够通过至少一层弹性编织材料子层的位置将触控输入区域中的每个触控输入区域区分开,也就是说,用户能够根据弹性材料层的结构以及设置的位置来区分触控输入区域,而无需特意采用如压制的方式来制作区分触控输入区域的凹槽,这样就使得输入装置的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而且也使得输入装置的外形美观,辨识度高。附图说明0018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输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0019图2A图2C为本发明一实。

12、施例中的输入装置的剖面图;0020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输入装置结构图;0021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输入装置的侧视图;0022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23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输入装置及电子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输入装置无法实现力反馈的技术问题。0024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存在的输入装置无法实现力反馈的问题,总体思路如下0025通过在输入装置的触控板上方设置由弹性编织材料制成的弹性编织材料层,那么,当用户在使用输入装置时,弹性编织材料层受到用户作用在其表面的第一作用力,使得弹性编织材料层发生形变,对用户产生第一反作用力,也就是说。

13、,用户在使用输入装置时,能够感受到由输入装置上的弹性编织材料层作用在用户手指上的第一反作用力,所以,有说明书CN104076909A3/5页5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输入装置无法实现力反馈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输入装置向用户提供力反馈,提高用户体验。0026下面通过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特征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详细的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定,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0027一方面,本发明通过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输入装置,如触控键盘、触控板10等,如图1所示,该输入装置包括。

14、触控板10;弹性编织材料层20,由弹性编织材料,如布料,化纤织物等制成,设置在触控板10的上方,用于当弹性编织材料层20受到输入装置的用户作用在弹性编织材料层20表面的第一作用力时,弹性编织材料层20发生形变,产生第一反作用力。0028进一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弹性编织材料层20具体可以且不仅为以下两种结构。0029第一种,如图2A所示,图2A为输入装置的剖面图,弹性编织材料层20可以包括第一层201,设置在触控板10的上方,包括第一部分2011;第二层202,设置在触控板10的上方,包括第二部分2021及与第二部分2021相对的第三部分2022,其中,第一部分2011与第三部分2022重叠设。

15、置,使得第二层202位于第一层201的上方,第二层202与触控板10之间存在第一间隙空间203,以至于当第二层202受到第一作用力时,第二层在第一间隙空间203内发生形变,产生第一反作用力。0030具体来说,第一层201与第二层202部分重叠,使得第二层202的第三部分2022压在第一层201的第一部分2011的上面,这样第二层202下方就与触控板10之间存在相当于第一层101厚度的第一间隙空间203,那么,当用户在使用输入装置时,用户的手指作用在第二层202的表面,即第二层202除第三部分2022的部分,此时,第二层202就会受到一指向触控板方向的第一作用力,于是,第二层202在第一间隙空间。

16、203内发生形变,并产生一指向用户手指方向的第一反作用力,这样,用户就能够获得一力反馈,感受到与敲击实体键盘相同的手感,提高用户体验。0031第二种,如图2B所示,图2B为输入装置的剖面图,弹性编织材料层20可以包括第一部分204,设置在触控板10表面;第二部分205,与第一部分204相对设置,通过折叠弹性编织材料层20,将第一部分204与第二部分205重叠设置,形成第一空腔206;其中,当第二部分205受到第一作用力时,第二部分205在第一空腔206内发生形变,产生第一反作用力。0032具体来说,弹性编织材料层20的第一部分204设置在触控板10上,将第一部分204与第二部分205折叠,可以。

17、如图2B所示的对折,使得弹性编织材料层20形成第一空腔206,第二部分205在第一部分204的上方,那么,当用户在使用输入装置时,用户的手指作用在第二部分205的表面,此时,第二部分205就会受到一指向触控板10方向的第一作用力,于是,第二部分205在第一空腔206内发生形变,并产生一指向用户手指方向的第一反作用力,这样,用户就能够获得一力反馈,感受到与敲击实体键盘相同的手感,提高用户体验。0033进一步,在图2B的实施例中,第一部分204和第二部分205是对称折叠的,即第一部分204和第二部分205的边缘是对齐的,第二部分205的边缘与触控板10的表面没有接说明书CN104076909A4/。

18、5页6触,可以与第一部分204的边缘固定连接在一起,也可以是与第一部分204的边缘一起,通过别的方式固定在触控板10的上方。0034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弹性编织材料层20还可以是不对称折叠,例如,第一部分204与第二部分205的边缘不是对齐的,如图2C所示,图2C为输入装置的剖面图,第二部分205与第一部分204重叠后,第一部分204还存在向外延伸的部分,该部分与触控板10固定连接,第二部分205与第一部分204连接,而不会直接连接在触控板10上;再如,第一部分204与第二部分205的边缘不是对齐的,第二部分205与第一部分204重叠后,形成第一空腔206,第一部分204可以与触控板10连接,也。

19、可以触控板10不连接,第二部分205还存在向外延伸的部分,该部分与触控板10固定连接。0035当然,第一部分204与第二部分205还可有其他的折叠形式,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定。0036进一步,弹性编织材料层20还可以为其他具体形式,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定。0037进一步,触控板10具体包括至少两个触控输入区域,用来接收用户的触控操作;弹性编织材料层20,包括至少两层弹性编织材料子层,每一层弹性编织材料子层一一对应的设置在至少两个触控输入区域中的每个触控输入区域的上方,使得用户能够通过至少两层弹性编织材料子层的位置将至少两个触控输入区域中的每个触控输入区域区分开。0038具体来说,触控板10可以根据不同。

20、的按键,或者触控类型,分成至少两个触控输入区域,比如,一行按键区域,手写输入区域等;为了区分这些触控输入区域,对应每一个触控输入区域,弹性编织材料层20包括至少两层弹性编织材料子层,每一层对应一个触控输入区域,这样,用户就能够根据弹性材料子层的设置位置来区分至少两个触控输入区域了。0039比如,当弹性编织材料层20以第一种方式设置时,如图3所示,弹性编织材料层20具体可以为一整条具有一定宽度的弹性编织材料,如布条,依次缠绕在触控板10上,使得触控板10表面至少具有两层弹性编织材料,然后,相邻的两层弹性编织材料均像上述第一层201与第二层202的设置方式设置在触控板10的表面,这样,每一层弹性编。

21、织材料对应一个触控输入区域,如键盘的一行按键区域,用户便能够将每一行按键区分出来;还可以将多条具有一定宽度的弹性编织材料,如布条,按照上述第一层201与第二层202的设置方式设置在触控板10的表面上,每层弹性编织材料对应一个触控输入区域,如键盘的一行按键区域,此时,弹性编织材料层20可以采用粘接、铆接等方式固定在触控板10上,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定。0040再如,当弹性编织材料层20以第二种方式设置时,弹性编织材料层20具体可以为多条具有一定宽度的弹性编织材料,如布条,将其的第一部分204与第二部分205折叠,形成第一空腔206,并以此作为一弹性编织材料子层,每一个弹性编织材料子层对应一个触控输入。

22、区域,如一个按键,这样,用户就能够将每一个按键区分出来,此时,弹性编织材料层20可以采用粘接、焊接、铆接等方式固定在触控板10上,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定。0041进一步,如图4所示,图4为输入装置的侧视图,输入装置还包括一支撑机构30,设置在触控板10的背板上,用于支撑触控板10。0042由上述描述可知,由于输入装置的触控板上方设置有由弹性编织材料制成的弹性编织材料层,那么,当用户在使用输入装置时,弹性编织材料层受到用户作用在其表面的第一作用力,使得弹性编织材料层发生形变,对用户产生第一反作用力,也就是说,用户在使说明书CN104076909A5/5页7用输入装置时,能够感受到由输入装置上的弹性编。

23、织材料层作用在用户手指上的第一反作用力,所以,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输入装置无法实现力反馈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输入装置向用户提供力反馈,提高用户体验;进一步,由于触控板具体包括至少一个触控输入区域,用来接收用户的触控操作;弹性编织材料层,包括至少一层弹性编织材料子层,每一层弹性编织材料子层对应设置在至少一个触控输入区域中的每个触控输入区域的上方,使得用户能够通过至少一层弹性编织材料子层的位置将触控输入区域中的每个触控输入区域区分开,也就是说,用户能够根据弹性材料层的结构以及设置的位置来区分触控输入区域,而无需特意采用如压制的方式来制作区分触控输入区域的凹槽,这样就使得输入装置的结构简单,。

24、制作成本低,而且也使得输入装置的外形美观,辨识度高。0043另一方面,本发明通过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如图5所示,包括第一本40;第二本体50,与第一本体40连接,第二本体50包括上述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中的输入装置60,其中,所述第二本体50通过输入装置60,能够控制第一本体40实现第一功能。0044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输入装置60的具体结构已在上面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中描述了,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了。0045上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或优点00461、由于输入装置的触控板上方设置有由弹性编织材料制成的弹性编织材料层,那么,当用户在使用输入装置时,弹性编织材料层。

25、受到用户作用在其表面的第一作用力,使得弹性编织材料层发生形变,对用户产生第一反作用力,也就是说,用户在使用输入装置时,能够感受到由输入装置上的弹性编织材料层作用在用户手指上的第一反作用力,所以,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输入装置无法实现力反馈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输入装置向用户提供力反馈,提高用户体验。00472、由于触控板具体包括至少一个触控输入区域,用来接收用户的触控操作;弹性编织材料层,包括至少一层弹性编织材料子层,每一层弹性编织材料子层对应设置在至少一个触控输入区域中的每个触控输入区域的上方,使得用户能够通过至少一层弹性编织材料子层的位置将触控输入区域中的每个触控输入区域区分开,也就是。

26、说,用户能够根据弹性材料层的结构以及设置的位置来区分触控输入区域,而无需特意采用如压制的方式来制作区分触控输入区域的凹槽,这样就使得输入装置的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而且也使得输入装置的外形美观,辨识度高。0048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说明书CN104076909A1/3页8图1图2A图2B说明书附图CN104076909A2/3页9图2C图3图4说明书附图CN104076909A3/3页10图5说明书附图CN104076909A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计算;推算;计数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