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机械用周边监控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机械用周边监控装置.pdf(4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067144A43申请公布日20140924CN104067144A21申请号201380006337722申请日20130207201207834020120329JPG01S17/89200601E02F9/26200601H04N7/1820060171申请人住友建机株式会社地址日本东京都申请人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72发明人泉川岳哉清田芳永相泽晋74专利代理机构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72002代理人徐殿军54发明名称施工机械用周边监控装置57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施工机械用周边监控装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涉及的挖土机60具备作为施工机械用周边监控装置的图像生成装置1。
2、00,其根据安装于上部回转体63的距离图像传感器6所拍摄的输入距离图像生成输出距离图像。图像生成装置100将输入距离图像所在的输入距离图像平面上的坐标与输出距离图像所在的输出距离图像平面上的坐标建立对应。30优先权数据85PCT国际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2014072386PCT国际申请的申请数据PCT/JP2013/0529372013020787PCT国际申请的公布数据WO2013/145878JA20131003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19页附图19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19页附图19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067144ACN104。
3、067144A1/1页21一种施工机械用周边监控装置,根据安装于施工机械上的距离图像传感器所拍摄的输入距离图像生成输出距离图像,其中,所述施工机械用周边监控装置将所述输入距离图像所在的输入距离图像平面上的坐标与所述输出距离图像所在的输出距离图像平面上的坐标建立对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机械用周边监控装置,其中,在所述施工机械上安装有多个所述距离图像传感器,所述施工机械用周边监控装置根据多个输入距离图像生成1个输出距离图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机械用周边监控装置,其中,将与多个距离图像传感器中的2个距离图像传感器各自的拍摄范围重叠的区域对应的所述2个距离图像传感器各自的输入距离图像的。
4、区域中的、相互对应的像素的表示距离的像素的值中较小的值与所述输出距离图像中的对应的像素建立关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机械用周边监控装置,其中,所述输出距离图像为实施了视点变换处理的距离图像。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机械用周边监控装置,其中,在所述施工机械上安装有摄像机,所述施工机械用周边监控装置将所述摄像机所拍摄的输入图像所在的输入图像平面上的坐标与所述摄像机的输出图像所在的输出图像平面上的坐标建立对应,并将所述输出距离图像和所述输出图像进行合成。权利要求书CN104067144A1/19页3施工机械用周边监控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距离图像传感器所获取的二维排列的距离信。
5、息生成输出图像的施工机械用周边监控装置。背景技术0002以往已知有如下周围监控装置,其使用安装于挖土机的上部回转体的激光雷达,获取在挖土机周围存在的物体相对于挖土机的距离及方向的同时,对周围进行监控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0003该周围监控装置,当物体相对于挖土机的距离及方向在规定时间内未发生变化时,判定该物体为静止障碍物,当距离及方向发生变化时,判定该物体为移动障碍物。在此基础上,周围监控装置生成从上空观察挖土机及其周围的插图图像,在与障碍物的实际存在位置对应的插图图像上的位置显示表示该障碍物的插图。并且,周围监控装置将静止障碍物和移动障碍物以不同方式的插图进行显示。0004如此一来,周围监控装。
6、置能够将挖土机周围的障碍物的状况通俗易懂地传达给驾驶员。0005以往技术文献0006专利文献0007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163719号公报0008发明的概要0009发明要解决的技术课题0010然而,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激光雷达用于对物体照射1条激光,并由其反射光检测物体的距离及方向。因此,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激光雷达只是检测物体表面极其有限的部分与本身之间的距离,其检测结果只是用于粗略决定表示物体的插图的位置。因此,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周围监控装置所提示的输出图像不足以将挖土机周围的障碍物的状况通俗易懂地传达给驾驶员。0011鉴于上述问题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将周围物体的状况通。
7、俗易懂地传达给操作人员的施工机械用周边监控装置。0012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手段0013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涉及的施工机械用周边监控装置,其根据安装于施工机械上的距离图像传感器所拍摄的输入距离图像生成输出距离图像,其中,施工机械用周边监控装置将所述输入距离图像所在的输入距离图像平面上的坐标与所述输出距离图像所在的输出距离图像平面上的坐标建立对应。0014发明效果0015通过上述机构,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能够将周围物体的状况通俗易懂地传达给操作人员的施工机械用周边监控装置。说明书CN104067144A2/19页4附图说明0016图1是概略地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涉及的图像生成装置的结构。
8、例的框图。0017图2是表示搭载有图像生成装置的挖土机的结构例的图。0018图3是表示投影有输入图像的空间模型的一例的图。0019图4是表示空间模型与处理对象图像平面之间的关系的一例的图。0020图5是用于说明将输入图像平面上的坐标与空间模型上的坐标之间建立对应的图。0021图6是用于说明基于坐标对应建立机构的坐标间的对应建立的图。0022图7是用于说明平行线组的作用的图。0023图8是用于说明辅助线组的作用的图。0024图9是表示处理对象图像生成处理及输出图像生成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0025图10是输出图像的显示例其1。0026图11是搭载有图像生成装置的挖土机的顶视图其1。0027图12是。
9、表示搭载于挖土机的3台摄像机各自的输入图像和利用这些输入图像而生成的输出图像的图。0028图13是用于说明防止2个摄像机各自的拍摄范围的重叠区域中的物体消失的图像消失防止处理的图。0029图14是表示图12所示的输出图像与通过对图12的输出图像适用图像消失防止处理而得到的输出图像的差异的对比图。0030图15是表示搭载于挖土机的3台距离图像传感器各自的输入距离图像和利用这些输入距离图像而生成的输出距离图像的图。0031图16是表示图15所示的输出距离图像与通过对图15的输出距离图像适用距离图像消失防止处理而得到的输出距离图像的差异的对比图。0032图17是表示在输出图像上合成输出距离图像而得到。
10、的合成后输出图像的一例的图。0033图18是表示在输出图像上合成输出距离图像而得到的合成后输出图像的另一例的图。0034图19是搭载有图像生成装置的挖土机的顶视图其2。具体实施方式0035以下,参考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最佳方式进行说明。0036图1是概略地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涉及的图像生成装置100的结构例的框图。0037图像生成装置100为对施工机械的周边进行监控的施工机械用周边监控装置的一例,由控制部1、摄像机2、输入部3、存储部4、显示部5及距离图像传感器6构成。具体而言,图像生成装置100根据由搭载于施工机械的摄像机2所拍摄的输入图像和由距离图像传感器6所拍摄的后述的输入距离图像生成。
11、输出图像并将该输出图像提示给操作人员。0038图2是表示搭载有图像生成装置100的作为施工机械的挖土机60的结构例的图,挖土机60在履带式的下部行走体61之上经由回转机构62绕回转轴PV回转自如地搭载有上部回转体63。说明书CN104067144A3/19页50039并且,上部回转体63在其前方左侧部具备操纵室驾驶室64,在其前方中央部具备挖掘装置E,在其右侧面及后面具备摄像机2右侧方摄像机2R、后方摄像机2B及距离图像传感器6右侧方距离图像传感器6R、后方距离图像传感器6B。另外,在操纵室64内的操作人员容易辨识的位置上设有显示部5。0040接着,对图像生成装置100的各构成要件进行说明。0。
12、041控制部1为具备CPUCENTRALPROCESSINGUNIT、RAMRANDOMACCESSMEMORY、ROMREADONLYMEMORY、NVRAMNONVOLATILERANDOMACCESSMEMORY等的计算机。在本实施例中,控制部1将分别与例如后述的坐标对应建立机构10、图像生成机构11及距离图像合成机构12对应的程序存储在ROM和NVRAM中,利用RAM作为临时存储区域,同时使CPU执行与各机构对应的处理。0042摄像机2为用于获取映出挖土机60周围的输入图像的装置。在本实施例中,摄像机2为例如为了能够拍摄到成为在操纵室64中的操作人员的死角的区域而安装于上部回转体63的。
13、右侧面及后面的右侧方摄像机2R及后方摄像机2B参考图2。并且,摄像机2具备CCDCHARGECOUPLEDDEVICE和CMOSCOMPLEMENTARYMETALOXIDESEMICONDUCTOR等摄像元件。另外,摄像机2可以安装于上部回转体63的右侧面及后面以外的位置例如前面及左侧面,也可以安装广角透镜或鱼眼透镜,以便能够拍摄宽广范围。0043并且,摄像机2根据来自控制部1的控制信号获取输入图像,并对控制部1输出所获取的输入图像。另外,当使用鱼眼透镜或广角透镜获取输入图像时,摄像机2对控制部1输出对因使用这些透镜而产生的外观上的畸变和歪斜进行修正的修正完的输入图像。并且,摄像机2也可以对。
14、控制部1直接输出未对该外观上的畸变和歪斜进行修正的输入图像。此时,控制部1对该外观上的畸变和歪斜进行修正。0044输入部3为用于能够由操作人员对图像生成装置100输入各种信息的装置,例如为触控面板、按钮开关、指针设备、键盘等。0045存储部4为用于存储各种信息的装置,例如为硬盘、光盘或半导体存储器等。0046显示部5为用于显示图像信息的装置,例如为在挖土机60的操纵室64参考图2内设置的液晶显示器或投影仪等,对控制部1所输出的各种图像进行显示。0047距离图像传感器6为用于获取在挖土机60周围存在的物体的距离信息的二维排列的装置。在本实施例中,距离图像传感器6例如为了能够拍摄到成为在操纵室64。
15、内的操作人员的死角的区域而安装于上部回转体63的右侧面及后面参考图2。另外,距离图像传感器6也可以安装于上部回转体63的前面、左侧面、右侧面及后面中的任意1个部位,还可以安装于所有的面上。0048摄像机2对每一像素获取亮度、色调值、彩度值等,相对于此,距离图像传感器6为对每一像素获取距离信息的传感器,例如由投光用LED、受光用CCD构成。具体而言,距离图像传感器6采用TOFTIMEOFFLIGHT方式,通过计量由物体反射从投光用LED发出的近红外光并由受光用CCD接受该反射光为止的时间而对每一像素获取距离信息。因此,以下,为了与摄像机2的输入图像、输出图像对比,将由距离图像传感器6获取的二维排。
16、列的距离信息称为输入距离图像、输出距离图像。另外,距离图像传感器6也可以采用图案投影方式等其他方式。并且,距离图像传感器6的输入距离图像、输出距离图像的分辨率像素数可以与摄像机2的输入图像、输出图像中的分辨率相同,也可以不同。并且,摄像机2的输入说明书CN104067144A4/19页6图像、输出图像中的1个或多个像素与距离图像传感器6的输入距离图像、输出距离图像中的1个或多个像素可以预先建立对应。0049并且,距离图像传感器6可以与摄像机2同样地安装于上部回转体63的右侧面及后面以外的位置例如为前面及左侧面,也可以安装广角透镜或鱼眼透镜,以便能够拍摄宽广范围。0050并且,距离图像传感器6与。
17、摄像机2同样地根据来自控制部1的控制信号获取输入距离图像,并对控制部1输出所获取的输入距离图像。另外,当距离图像传感器6与摄像机2同样地使用鱼眼透镜或广角透镜来获取输入距离图像时,对控制部1输出对因使用这些透镜而产生的外观上的畸变和歪斜进行修正的修正完的输入距离图像。并且,距离图像传感器6也可以对控制部1原样地输出未对该外观上的畸变和歪斜进行修正的输入距离图像。此时,控制部1对该外观上的畸变和歪斜进行修正。0051并且,图像生成装置100也可以根据输入图像生成处理对象图像并对该处理对象图像实施图像变换处理,从而生成如能够使操作人员直观地掌握与周围物体的位置关系和距离感的输出图像之后,将该输出图。
18、像提示给操作人员。0052图像生成装置100对输入距离图像也进行同样的处理。此时,将“处理对象图像”改称作“处理对象距离图像”。在以下记载中也相同。0053“处理对象图像”为根据输入图像生成的、成为图像变换处理例如标度变换处理、仿射变换处理、畸变变换处理、视点变换处理等的对象的图像。具体而言,“处理对象图像”为例如由从上方拍摄地表的摄像机拍摄的输入图像即通过其宽广的像角而包含水平方向的图像例如空的部分的输入图像生成的、适合于图像变换处理的图像。更具体而言,通过以该水平方向的图像不会被不自然地显示的方式例如以空的部分不会被处理成为在地表的部分的方式将该输入图像投影于规定的空间模型之后,将投影于该。
19、空间模型的投影图像再投影于其他二维平面来生成。另外,处理对象图像也可以不实施图像变换处理,而是原样地作为输出图像而使用。0054“空间模型”为输入图像的投影对象。具体而言,“空间模型”由至少包含处理对象图像所在的平面即处理对象图像平面以外的平面或曲面的、一个或多个平面或曲面构成。处理对象图像所在的平面即处理对象图像平面以外的平面或曲面例如为与处理对象图像平面平行的平面,或在与处理对象图像平面之间形成角度的平面或曲面。0055另外,图像生成装置100也可以不生成处理对象图像,而是通过对投影于该空间模型的投影图像实施图像变换处理来生成输出图像。并且,投影图像也可以不实施图像变换处理,而是原样地作为。
20、输出图像而使用。0056图3是表示投影有输入图像的空间模型MD的一例的图,图3的左图表示从侧方观察挖土机60时挖土机60与空间模型MD之间的关系,图3右图表示从上方观察挖土机60时挖土机60与空间模型MD之间的关系。0057如图3所示,空间模型MD具有半圆筒形状,并具有其底面内侧的平面区域R1和其侧面内侧的曲面区域R2。0058并且,图4是表示空间模型MD与处理对象图像平面之间的关系的一例的图,处理对象图像平面R3为例如包含空间模型MD的平面区域R1的平面。另外,为了明确化,图4中并非用如图3所示的半圆筒形状而是用圆筒形状示出空间模型MD,但空间模型MD可以为说明书CN104067144A5/。
21、19页7半圆筒形状及圆筒形状中的任一形状。在以后的附图中也相同。并且,如上所述,处理对象图像平面R3可以为包含空间模型MD的平面区域R1的圆形区域,也可以为不包含空间模型MD的平面区域R1的环状区域。0059接着,对控制部1所具有的各种机构进行说明。0060坐标对应建立机构10为用于将摄像机2所拍摄的输入图像所在的输入图像平面上的坐标、空间模型MD上的坐标及处理对象图像平面R3上的坐标建立对应的机构。在本实施例中,坐标对应建立机构10例如根据预先设定的或者经由输入部3输入的与摄像机2相关的各种参数与预先决定的输入图像平面、空间模型MD及处理对象图像平面R3的相互位置关系,将输入图像平面上的坐标。
22、、空间模型MD上的坐标及处理对象图像平面R3上的坐标建立对应。另外,与摄像机2相关的各种参数例如为摄像机2的光学中心、焦点距离、CCD尺寸、光轴方向矢量、摄像机水平方向矢量、射影方式等。而且,坐标对应建立机构10将它们的对应关系存储于存储部4的输入图像/空间模型对应映射表40及空间模型/处理对象图像对应映射表41中。0061另外,当不生成处理对象图像时,坐标对应建立机构10省略空间模型MD上的坐标与处理对象图像平面R3上的坐标的对应建立、及将该对应关系向空间模型/处理对象图像对应映射表41中的存储。0062并且,坐标对应建立机构10对距离图像传感器所拍摄的输入距离图像也进行同样的处理。此时,将。
23、摄像机、输入图像平面、处理对象图像平面改称作距离图像传感器、输入距离图像平面、处理对象距离图像平面。在以下记载中也相同。0063图像生成机构11为用于生成输出图像的机构。在本实施例中,图像生成机构11例如对处理对象图像实施标度变换、仿射变换或畸变变换,由此将处理对象图像平面R3上的坐标与输出图像所在的输出图像平面上的坐标建立对应。而且,图像生成机构11将该对应关系存储于存储部4的处理对象图像/输出图像对应映射表42中。而且,图像生成机构11一边参考输入图像/空间模型对应映射表40及空间模型/处理对象图像对应映射表41一边将输出图像中的各像素的值与输入图像中的各像素的值建立关联来生成输出图像。各。
24、像素的值例如为亮度值、色调值、彩度值等。0064并且,图像生成机构11根据预先设定的或者经由输入部3输入的与假想摄像机相关的各种参数,将处理对象图像平面R3上的坐标与输出图像所在的输出图像平面上的坐标建立对应。另外,与假想摄像机相关的各种参数例如为假想摄像机的光学中心、焦点距离、CCD尺寸、光轴方向矢量、摄像机水平方向矢量、射影方式等。而且,图像生成机构11将该对应关系存储于存储部4的处理对象图像/输出图像对应映射表42中。而且,图像生成机构11一边参考输入图像/空间模型对应映射表40及空间模型/处理对象图像对应映射表41一边将输出图像中的各像素的值与输入图像中的各像素的值建立关联来生成输出图。
25、像。0065另外,图像生成机构11也可以不利用假想摄像机的概念,而是变更处理对象图像的标度来生成输出图像。0066并且,当不生成处理对象图像时,图像生成机构11根据所实施的图像变换处理,将空间模型MD上的坐标与输出图像平面上的坐标建立对应。而且,图像生成机构11一边参考输入图像/空间模型对应映射表40一边将输出图像中的各像素的值与输入图像中的说明书CN104067144A6/19页8各像素的值建立关联来生成输出图像。此时,图像生成机构11省略处理对象图像平面R3上的坐标与输出图像平面上的坐标的对应建立、及将该对应关系向处理对象图像/输出图像对应映射表42中的存储。0067并且,图像生成机构11。
26、对输入距离图像或处理对象距离图像也进行同样的处理。此时,将输出图像平面改称作输出距离图像平面。在以下记载中也相同。0068距离图像合成机构12为用于将与摄像机相关的图像和与距离图像传感器相关的图像进行合成的机构。例如,距离图像合成机构12将图像生成机构11所生成的、基于摄像机2的输入图像的输出图像和基于距离图像传感器6的输入距离图像的输出距离图像进行合成。另外,关于距离图像合成机构12的详细内容,将进行后述。0069接着,对由坐标对应建立机构10及图像生成机构11进行的具体处理的一例进行说明。0070坐标对应建立机构10例如能够使用哈密尔顿的四元数,将输入图像平面上的坐标与空间模型上的坐标建立。
27、对应。0071图5是用于说明将输入图像平面上的坐标与空间模型上的坐标建立对应的图。摄像机2的输入图像平面表示为将摄像机2的光学中心C作为原点的UVW正交坐标系中的一平面。空间模型表示为XYZ正交坐标系中的立体面。0072首先,坐标对应建立机构10在将XYZ坐标系的原点作为光学中心CUVW坐标系的原点平移之后,为了使X轴与U轴、Y轴与V轴、Z轴与W轴一致而使XYZ坐标系旋转。这是为了将空间模型上的坐标XYZ坐标系上的坐标变换成输入图像平面上的坐标UVW坐标系上的坐标。另外,“W轴”的符号“”是指Z轴的方向与W轴的方向相反。这是因为UVW坐标系将摄像机前方作为W方向,XYZ坐标系将铅直下方作为Z方。
28、向。0073另外,当存在多个摄像机2时,摄像机2分别具有独立的UVW坐标系,因此坐标对应建立机构10使XYZ坐标系分别相对于多个UVW坐标系中的各UVW坐标系平移且旋转。0074上述的变换通过以摄像机2的光学中心C成为XYZ坐标系的原点的方式使XYZ坐标系平移之后,以Z轴与W轴一致的方式旋转,进而以X轴与U轴一致的方式旋转来实现。因此,坐标对应建立机构10能够通过用哈密尔顿的四元数记述该变换来将这些两次旋转汇总成一次旋转运算。0075然而,用于使某一矢量A与另一矢量B一致的旋转相当于将矢量A与矢量B展开的面的法线作为轴并旋转矢量A与矢量B所形成的角度的处理。而且,若将该角度设为,则根据矢量A与。
29、矢量B的内积,角度由下式表示。0076数式100770078并且,矢量A与矢量B展开的面的法线的单位矢量N根据矢量A与矢量B的外积,由下式表示。0079数式20080说明书CN104067144A7/19页90081另外,四元数为当将I、J、K分别设为虚数单位时满足下式的超复数,0082数式30083IIJJKKIJKI0084本实施例中,四元数Q由将实成分设为T、纯虚成分设为A、B、C并如下式表示,0085数式40086QT;A,B,CTAIBJCK0087四元数Q的共轭四元数由下式表示。0088数式50089QT;A,B,CTAIBJCK0090四元数Q还能够将实成分T设为0零并且由纯虚成。
30、分A、B、C表现三维矢量A,B,C,并且,能够通过T、A、B、C的各成分来表现以任意矢量为轴的旋转动作。0091另外,四元数Q能够综合连续的多次旋转动作而作为一次旋转动作来表现。具体而言,四元数Q能够如下表现例如将任意点SSX,SY,SZ一边以任意单位矢量CL,M,N为轴一边旋转角度时的点DEX,EY,EZ。0092数式60093D0;EX,EY,EZQSQ0094其中,S0;SX,SY,SZ、0095在此,在本实施例中,若将表示使Z轴与W轴一致的旋转的四元数设为QZ,则XYZ坐标系中的X轴上的点X被移动至点X,因此点X由下式表示。0096数式70097XQZXQZ0098并且,在本实施例中,。
31、若将表示使连结在X轴上的点X与原点的线与U轴一致的旋转的四元数设为QX,则表示“使Z轴与W轴一致,另外,使X轴与U轴一致的旋转”的四元数R由下式表示。0099数式80100RQXQZ0101根据以上,用输入图像平面UVW坐标系上的坐标表现空间模型XYZ坐标系上的任意坐标P时的坐标P由下式表示。0102数式90103PRPR0104并且,四元数R在各个摄像机2中不变,因此坐标对应建立机构10以后仅通过执行该运算就能够将空间模型XYZ坐标系上的坐标变换成输入图像平面UVW坐标系上的坐标。0105在将空间模型XYZ坐标系上的坐标变换成输入图像平面UVW坐标系上的坐标之后,坐标对应建立机构10对线段C。
32、P和摄像机2的光轴G所形成的入射角进行计算。另外,线段CP为连结摄像机2的光学中心CUVW坐标系上的坐标与用UVW坐标系表示空间模型上的任意坐标P的坐标P的线段。说明书CN104067144A8/19页100106并且,坐标对应建立机构10对与摄像机2的输入图像平面R4例如CCD面平行且包含坐标P的平面H上的偏角、及线段EP的长度进行计算。另外,线段EP为连结平面H与光轴G的交点E和坐标P的线段,偏角为平面H上的U轴和线段EP所形成的角度。0107摄像机的光学系统中,像高度H通常成为入射角及焦点距离F的函数。因此,坐标对应建立机构10选择通常射影HFTAN、正射影HFSIN、立体射影H2FTA。
33、N/2、等立体角射影H2FSIN/2、等距离射影HF等适当的射影方式来计算像高度H。0108之后,坐标对应建立机构10将所计算的像高度H通过偏角分解成UV坐标系上的U成分及V成分,以相当于输入图像平面R4的每一像素的像素尺寸的数值进行除法运算。由此,坐标对应建立机构10能够将空间模型MD上的坐标PP与输入图像平面R4上的坐标建立对应。0109另外,若将输入图像平面R4的U轴方向上的每一像素的像素尺寸设为AU,且将输入图像平面R4的V轴方向上的每一像素的像素尺寸设为AV,则与空间模型MD上的坐标PP对应的输入图像平面R4上的坐标U,V由下式表示。0110数式1001110112数式1101130。
34、114如此,坐标对应建立机构10将空间模型MD上的坐标与每个摄像机中存在的一个或多个输入图像平面R4上的坐标建立对应,并将空间模型MD上的坐标、摄像机识别码及输入图像平面R4上的坐标建立关联来存储于输入图像/空间模型对应映射表40中。0115并且,坐标对应建立机构10使用四元数对坐标的变换进行运算,因此与使用欧拉角对坐标的变换进行运算的情况不同,具有不会产生万向节死锁的优点。然而,坐标对应建立机构10并不限定于使用四元数对坐标的变换进行运算,也可以使用欧拉角对坐标的变换进行运算。0116另外,当能够对多个输入图像平面R4上的坐标建立对应时,坐标对应建立机构10可以将空间模型MD上的坐标PP与和。
35、其入射角最小的摄像机相关的输入图像平面R4上的坐标建立对应,也可以与操作人员所选择的输入图像平面R4上的坐标建立对应。0117接着,对将空间模型MD上的坐标中曲面区域R2上的坐标具有Z轴方向的成分的坐标再投影于在XY平面上存在的处理对象图像平面R3的处理进行说明。0118图6是用于说明基于坐标对应建立机构10的坐标间的对应建立的图。F6A是作为一例表示采用通常射影HFTAN的摄像机2的输入图像平面R4上的坐标与空间模型MD上的坐标之间的对应关系的图。坐标对应建立机构10通过使连结摄像机2的输入图像平面R4上的坐标和与该坐标对应的空间模型MD上的坐标的线段分别通过摄像机2的光学说明书CN1040。
36、67144A109/19页11中心C来将两个坐标建立对应。0119在F6A的例子中,坐标对应建立机构10将摄像机2的输入图像平面R4上的坐标K1与空间模型MD的平面区域R1上的坐标L1建立对应,并将摄像机2的输入图像平面R4上的坐标K2与空间模型MD的曲面区域R2上的坐标L2建立对应。此时,线段K1L1及线段K2L2均通过摄像机2的光学中心C。0120另外,当摄像机2采用通常射影以外的射影方式例如正射影、立体射影、等立体角射影、等距离射影等时,坐标对应建立机构10根据各个射影方式将摄像机2的输入图像平面R4上的坐标K1、K2与空间模型MD上的坐标L1、L2建立对应。0121具体而言,坐标对应建。
37、立机构10根据规定的函数例如正射影HFSIN、立体射影H2FTAN/2、等立体角射影H2FSIN/2、等距离射影HF等,将输入图像平面上的坐标与空间模型MD上的坐标建立对应。此时,线段K1L1及线段K2L2不会通过摄像机2的光学中心C。0122F6B是表示空间模型MD的曲面区域R2上的坐标与处理对象图像平面R3上的坐标之间的对应关系的图。坐标对应建立机构10将作为位于XZ平面上的平行线组PL即在与处理对象图像平面R3之间形成角度的平行线组PL进行导入。而且,坐标对应建立机构10使空间模型MD的曲面区域R2上的坐标和与该坐标对应的处理对象图像平面R3上的坐标均落在平行线组PL中的一个来将两个坐标。
38、建立对应。0123在F6B的例子中,坐标对应建立机构10设为空间模型MD的曲面区域R2上的坐标L2和处理对象图像平面R3上的坐标M2落在共同的平行线上来将两个坐标建立对应。0124另外,坐标对应建立机构10还能够将空间模型MD的平面区域R1上的坐标与曲面区域R2上的坐标同样地使用平行线组PL而与处理对象图像平面R3上的坐标建立对应。然而,在F6B的例子中,平面区域R1和处理对象图像平面R3成为共同的平面。因此,空间模型MD的平面区域R1上的坐标L1和处理对象图像平面R3上的坐标M1具有相同的坐标值。0125如此,坐标对应建立机构10将空间模型MD上的坐标与处理对象图像平面R3上的坐标建立对应,。
39、并将空间模型MD上的坐标及处理对象图像平面R3上的坐标建立关联来存储于空间模型/处理对象图像对应映射表41中。0126F6C是表示处理对象图像平面R3上的坐标与作为一例采用通常射影HFTAN的假想摄像机2V的输出图像平面R5上的坐标之间的对应关系的图。图像生成机构11通过使连结假想摄像机2V的输出图像平面R5上的坐标和与该坐标对应的处理对象图像平面R3上的坐标的线段分别通过假想摄像机2V的光学中心CV来将两个坐标建立对应。0127在F6C的例子中,图像生成机构11使假想摄像机2V的输出图像平面R5上的坐标N1与处理对象图像平面R3空间模型MD的平面区域R1上的坐标M1建立对应,并使假想摄像机2。
40、V的输出图像平面R5上的坐标N2与处理对象图像平面R3上的坐标M2建立对应。此时,线段M1N1及线段M2N2均通过假想摄像机2V的光学中心CV。0128另外,当假想摄像机2V采用通常射影以外的射影方式例如正射影、立体射影、等立体角射影、等距离射影等时,图像生成机构11根据各个射影方式使假想摄像机2V的输出图像平面R5上的坐标N1、N2与处理对象图像平面R3上的坐标M1、M2建立对应。0129具体而言,图像生成机构11根据规定的函数例如正射影HFSIN、立体射说明书CN104067144A1110/19页12影H2FTAN/2、等立体角射影H2FSIN/2、等距离射影HF等,将输出图像平面R5上。
41、的坐标与处理对象图像平面R3上的坐标建立对应。此时,线段M1N1及线段M2N2不会通过假想摄像机2V的光学中心CV。0130如此,图像生成机构11将输出图像平面R5上的坐标与处理对象图像平面R3上的坐标建立对应,将输出图像平面R5上的坐标及处理对象图像平面R3上的坐标建立关联,并存储于处理对象图像/输出图像对应映射表42中。而且,图像生成机构11一边参考输入图像/空间模型对应映射表40及空间模型/处理对象图像对应映射表41一边将输出图像中的各像素的值与输入图像中的各像素的值建立关联来生成输出图像。0131另外,F6D是将F6AF6C进行组合的图,表示摄像机2、假想摄像机2V、空间模型MD的平面。
42、区域R1及曲面区域R2、以及处理对象图像平面R3的相互的位置关系。0132接着,参考图7,对为了将空间模型MD上的坐标与处理对象图像平面R3上的坐标建立对应而被坐标对应建立机构10导入的平行线组PL的作用进行说明。0133图7左图是在位于XZ平面上的平行线组PL与处理对象图像平面R3之间形成角度时的图。另一方面,图7右图是在位于XZ平面上的平行线组PL与处理对象图像平面R3之间形成角度11时的图。并且,图7左图及图7右图中的空间模型MD的曲面区域R2上的坐标LALD的各坐标对应处理对象图像平面R3上的坐标MAMD的各坐标。并且,图7左图中的坐标LALD彼此的间隔与图7右图中的坐标LALD彼此的。
43、间隔相等。另外,以说明为目的,假设平行线组PL存在于XZ平面上,但实际上,平行线组PL从Z轴上的所有点以朝向处理对象图像平面R3放射状延伸的方式存在。另外,将此时的Z轴称为“再投影轴”。0134如图7左图及图7右图所示,处理对象图像平面R3上的坐标MAMD彼此的间隔随着平行线组PL与处理对象图像平面R3之间的角度增大而线性减少。即,空间模型MD的曲面区域R2与坐标MAMD的各坐标之间的距离无关地同样减小。另一方面,在图7的例子中,空间模型MD的平面区域R1上的坐标组未进行向处理对象图像平面R3上的坐标组的变换,因此坐标组的间隔不会发生变化。0135这些坐标组的间隔的变化意味着,在输出图像平面R。
44、5参考图6上的图像部分中,只有与投影于空间模型MD的曲面区域R2的图像对应的图像部分才线性放大或缩小。0136接着,参考图8,对用于将空间模型MD上的坐标与处理对象图像平面R3上的坐标建立对应而被坐标对应建立机构10导入的平行线组PL的代替例进行说明。0137图8左图是位于XZ平面上的所有辅助线组AL从Z轴上的始点T1朝向处理对象图像平面R3延伸时的图。另一方面,图8右图是所有辅助线组AL从Z轴上的始点T2T2T1朝向处理对象图像平面R3延伸时的图。并且,图8左图及图8右图中的空间模型MD的曲面区域R2上的坐标LALD的各坐标对应处理对象图像平面R3上的坐标MAMD的各坐标。另外,在图8左图的。
45、例子中,坐标MC、MD处于处理对象图像平面R3的区域外,因此未图示。并且,图8左图中的坐标LALD彼此的间隔与图8右图中的坐标LALD彼此的间隔相等。另外,以说明为目的,假设辅助线组AL存在于XZ平面上,但实际上,以从Z轴上的任意一点朝向处理对象图像平面R3放射状延伸的方式存在。另外,将此时的Z轴与图7同样地称为“再投影轴”。0138如图8左图及图8右图所示,处理对象图像平面R3上的坐标MAMD彼此的间隔说明书CN104067144A1211/19页13随着辅助线组AL的始点与原点O之间的距离高度增大而非线性减小。即,空间模型MD的曲面区域R2与坐标MAMD的各坐标之间的距离越大,彼此的间隔的。
46、减小幅度越大。另一方面,在图8的例子中,空间模型MD的平面区域R1上的坐标组未进行向处理对象图像平面R3上的坐标组的变换,因此坐标组的间隔不会发生变化。0139意味着,这些坐标组的间隔的变化与平行线组PL时同样,在输出图像平面R5参考图6上的图像部分中,只有与投影于空间模型MD的曲面区域R2的图像对应的图像部分才非线性放大或缩小。0140如此,图像生成装置100不会影响与投影于空间模型MD的平面区域R1的图像对应的输出图像的图像部分例如路面图像,而能够使与投影于空间模型MD的曲面区域R2的图像对应的输出图像的图像部分例如水平图像线性或非线性放大或缩小。因此,图像生成装置100不会影响挖土机60。
47、附近的路面图像从正上方观察挖土机60时的假想图像,而能够使位于挖土机60周围的物体从挖土机60在水平方向上观察周围时的图像中的物体迅速且灵活地放大或缩小,从而能够提高挖土机60的死角区域的辨识性。0141接着,参考图9,对图像生成装置100生成处理对象图像的处理以下设为“处理对象图像生成处理”、及使用所生成的处理对象图像生成输出图像的处理以下设为“输出图像生成处理”进行说明。另外,图9是表示处理对象图像生成处理步骤S1步骤S3及输出图像生成处理步骤S4步骤S6的流程的流程图。并且,预先决定摄像机2输入图像平面R4、空间模型平面区域R1及曲面区域R2及处理对象图像平面R3的配置。0142首先,控。
48、制部1通过坐标对应建立机构10,将处理对象图像平面R3上的坐标与空间模型MD上的坐标建立对应步骤S1。0143具体而言,坐标对应建立机构10获取在平行线组PL与处理对象图像平面R3之间形成的角度。而且,坐标对应建立机构10对从处理对象图像平面R3上的一坐标延伸的平行线组PL的一个平行线与空间模型MD的曲面区域R2交叉的点进行计算。而且,坐标对应建立机构10将与所计算出的点对应的曲面区域R2上的坐标作为与处理对象图像平面R3上的该一坐标对应的曲面区域R2上的一坐标而导出,并将其对应关系存储于空间模型/处理对象图像对应映射表41中。另外,在平行线组PL与处理对象图像平面R3之间形成的角度可以为预先。
49、存储于存储部4等中的值,也可以为经由输入部3由操作人员动态地输入的值。0144并且,当处理对象图像平面R3上的一坐标与空间模型MD的平面区域R1上的一坐标一致时,坐标对应建立机构10将平面区域R1上的该一坐标作为处理对象图像平面R3上的与该一坐标对应的一坐标而导出,并将其对应关系存储于空间模型/处理对象图像对应映射表41中。0145其后,控制部1通过坐标对应建立机构10,将通过上述处理导出的空间模型MD上的一坐标与输入图像平面R4上的坐标建立对应步骤S2。0146具体而言,坐标对应建立机构10获取采用通常射影HFTAN的摄像机2的光学中心C的坐标。而且,坐标对应建立机构10对从空间模型MD上的一坐标延伸的线段即通过光学中心C的线段与输入图像平面R4交叉的点进行计算。而且,坐标对应建立机构10将与所计算出的点对应的输入图像平面R4上的坐标作为与空间模型MD上的该一坐标对应的输入图像平面R4上的一坐标而导出,并将其对应关系存储于输入图像/空间模型对应说明书CN104067144A1312/19页14映射表40中。0147其后,控制部1判定是否已将处理对象图像平面R3上的所有坐标与空间模型MD上的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