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稳定剂的生物基质的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6249152 上传时间:2019-05-26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417.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933349.5

申请日:

2015.12.15

公开号:

CN105372109A

公开日:

2016.03.02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G01N 1/28申请公布日:20160302|||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1N 1/28申请日:20151215|||公开

IPC分类号:

G01N1/28

主分类号:

G01N1/28

申请人:

苏州药明康德新药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无锡药明康德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温凤娇; 金晓莺; 周峰; 周旻纯; 还一; 马春蕾; 黄静; 金毅

地址:

215104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大道131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11

代理人:

丁纪铁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添加稳定剂的生物基质的制备方法,步骤包括:1)筛选能够有效稳定生物基质中不稳定的待测物的稳定剂;2)选择既能有效溶解所述稳定剂,又能避免溶血的溶媒;3)筛选稳定剂能稳定待测物的最低添加量;4)选择体积比待加入的稳定剂溶液体积大且不光滑的制备管;5)将稳定剂溶液加入到制备管中,振荡,使稳定剂均匀分散在管壁上;6)将生物基质加入到制备管中,充分混合。本发明通过改进添加稳定剂的处理细节,制备出了质量优异、均一性好的含稳定剂的特殊生物基质,不仅提高了稳定剂对生物基质中不稳定待测物的稳定效果,而且有效避免了溶血等不利情况的发生,从而提高了生物分析方法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权利要求书

1.添加稳定剂的生物基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包括:
1)筛选能够有效稳定生物基质中不稳定的待测物的稳定剂;
2)选择既能有效溶解所述稳定剂,又能避免溶血的溶媒;
3)筛选稳定剂能稳定待测物的最低添加量;
4)选择体积比待加入的稳定剂溶液体积大且不光滑的制备管;
5)将稳定剂溶液加入到制备管中,振荡,使稳定剂均匀分散在管壁上;
6)将生物基质加入到制备管中,充分混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稳定剂包括蛋白酶抑制剂、
苯甲基磺酰氟、维生素C、乙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溶媒包括水、有机溶剂或
它们的混合溶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最低添加量为10.0微升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制备管的体积为稳定剂溶液体
积的2-10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制备管为聚丙烯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稳定剂溶液的加入量为10.0微
升以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混合时,用适中的力度震荡制
备管,将管中溶液均匀分散于管壁或匀速涡旋。

说明书

添加稳定剂的生物基质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分析领域,特别是涉及添加稳定剂的生物基质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样品前处理在生物样品分析中占重要地位,其中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待测物在基质中的稳
定性。国际上很多生物分析专业组织及权威机构,如FDA等都对待测物在生物样品中的稳定
性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影响待测物稳定性的因素主要是生物样品中的酶、抗凝剂、环境温
度、pH值、光强度、含氧量等。保证待测物稳定性是准确定量分析的先决条件,因此采取相
应处理措施以确保待测物在生物基质中稳定,从而得到可靠的测定结果是极其必要的。

血浆、血清等生物样品中常有酶降解、氧化等因素导致的待测物不稳定问题。为防止待
测物采样后降解,保证测定准确性,通常会使用有机试剂或其他特殊稳定剂溶液,在血液采
集时同抗凝剂一起加入或采样前加入抗凝采血管。尽管在生物分析方法开发阶段,稳定剂的
种类、用量以及加入时间等条件可以得到很好的优化并最终确定,但在实际采样过程中可能
由于采样量比预计稍大、细节操作不当(如稳定剂聚成液滴沉于管底等),使得稳定剂不能和
基质充分混合,甚至产生溶血等而无法得到理想的稳定待测物的效果。

由于稳定剂的特殊性和多样性,市售只有普通的添加剂,而生物分析需要为每个药物开
发特殊方法。掌握稳定剂的添加方法,制备标准化和高质量的含添加剂生物基质,才能保证
生物分析方法开发的有效性,及方法验证和样品分析的有效进行,保证基于该生物基质开发
出来的生物分析方法能满足CFDA、FDA、OECD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添加稳定剂的生物基质的制备方法,它可以提高稳
定剂在基质中的分散程度,提高含稳定剂的生物基质的质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添加稳定剂的生物基质的制备方法,步骤包括:

1)筛选能够有效稳定生物基质中不稳定的待测物的稳定剂;

2)选择既能有效溶解所述稳定剂,又能避免溶血的溶媒;

3)筛选稳定剂能稳定待测物的最低添加量;

4)选择体积比待加入的稳定剂溶液体积大且不光滑的制备管;

5)将稳定剂溶液加入到制备管中,振荡,使稳定剂均匀分散在管壁上;

6)将生物基质加入到制备管中,充分混合。

上述步骤1),所述稳定剂可以是蛋白酶抑制剂、苯甲基磺酰氟、维生素C、乙腈或其他
有机稳定剂。

上述步骤2),所述溶媒可以是水、有机溶剂或它们的混合溶液。

上述步骤3),最低添加量为10.0微升至若干毫升,视具体情况定。

上述步骤4),制备管的体积约为稳定剂溶液体积的2-10倍。制备管的材质可以是聚丙
烯管。

上述步骤5),稳定剂溶液的加入量为10.0微升至若干毫升,视具体情况定。

上述步骤6),混合时,用适中的力度震荡制备管,将管中溶液均匀分散于管壁或匀速涡
旋。震荡可以是手动震荡,也可以借助震荡仪器。

本发明通过改进添加稳定剂的处理细节,制备出了质量优异、均一性好的含稳定剂的特
殊生物基质,不仅提高了稳定剂对生物基质中不稳定待测物的稳定效果,而且有效避免了溶
血等不利情况的发生,从而可以提高生物分析方法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更好的满足法规依从
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不同方法制备的含特殊稳定剂(PMSF)的生物基质的质量对比图。其中,a图
为使用常规方法加入稳定剂制备得到的溶血生物基质,b图为使用本发明的方法加入稳定剂
制备得到的高质量生物基质。

图2是用不同方法制备含乙腈上清液的生物基质的结果对比图。其中,a图为使用常规
方法制备乙腈上清液生物基质出现结块现象,b图为使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备出分散度高的乙
腈上清液生物基质。

具体实施方式

为对本发明的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有更具体的了解,现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详
述如下:

本实施例的添加乙腈稳定剂的生物基质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对于全血稳定性极差的某化合物,通过筛选获得有效的稳定剂乙腈,该乙腈稳
定剂能有效稳定生物基质中的待测化合物。

步骤2,针对步骤1删选出来的有效稳定剂,制备纯乙腈上清液。该乙腈上清液既能满
足有效溶解,又能充当良好的分散剂,帮助溶液分散,以减少溶血等现象。

步骤3,筛选稳定剂的有效添加比例。本实施例按照全血与乙腈上清液体积比1:2.5来
添加稳定剂,稳定待测化合物。

步骤4,选择合适的制备管。本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制备管为50毫升的聚丙烯离心管,此
体积是待加入的稳定剂溶液体积的两倍,以确保稳定剂溶液能充分分散。另外,当稳定剂用
量较小时,如100微升以内,制备管壁若太光滑(如玻璃管),不利于稳定剂溶液分散于管壁,
建议使用实验室常用的聚丙烯管,可以使溶液很好地分散挂壁。

步骤5,向制备管中添加特殊稳定剂的溶液,振荡,使稳定剂均匀地分散在管壁上或匀
速涡旋(对于10毫升以上的制备管)。

步骤6,向制备管中添加生物基质,震荡,使稳定剂与生物基质充分混合,以避免出现
溶血现象,保证添加稳定剂后得到均一分散的生物基质。混合时,实验操作人员只需要用手
指轻弹(采用5mL以下的制备管时)或借助涡旋仪低速涡旋,将管中溶液均匀分散于管壁或
使溶液匀速涡旋即可。

制备得到的含乙腈稳定剂的生物基质如图2中的b图所示,相比用常规方法制备的生物
基质,分散度更高。

添加稳定剂的生物基质的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添加稳定剂的生物基质的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添加稳定剂的生物基质的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添加稳定剂的生物基质的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添加稳定剂的生物基质的制备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添加稳定剂的生物基质的制备方法,步骤包括:1)筛选能够有效稳定生物基质中不稳定的待测物的稳定剂;2)选择既能有效溶解所述稳定剂,又能避免溶血的溶媒;3)筛选稳定剂能稳定待测物的最低添加量;4)选择体积比待加入的稳定剂溶液体积大且不光滑的制备管;5)将稳定剂溶液加入到制备管中,振荡,使稳定剂均匀分散在管壁上;6)将生物基质加入到制备管中,充分混合。本发明通过改进添加稳定剂的处理细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测量;测试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