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波扫频源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波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微波扫频源。
背景技术
微波等离子体灯,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刚刚出现的一种新型的环保节能灯,
它具有光效较高、光感舒适,超长寿命、光衰较小、节约能源,更加环保,性
能稳定等特性。LEP(Light Emitting Plasma,等离子光源)由于其热光源的发光
特性,决定了其光谱分布接近太阳光光谱,是国际公认的高效、节能、高品质
光源。
虽然第一代LEP在光效和光谱方面都有非常大的优势,但基于磁控管技术
第一代微波等离子体灯因体积庞大,结构复杂、故障率高等弊端没有得到很好
的发展,近年来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使微波LEP技术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
并极有发展潜力。
第二代LEP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要解决大功率频率源的问题,并且频率源能
适应不同负载条件下的应用,目前在LEP方面的技术大都采用射频发生
VCO/PLL、功率放大器及控制模块MCU的架构,可参考电子科技大学硕士论
文—《微波等离子体灯射频源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小型微波等离子
体功率源研究》。公开号CN103731141A名称为《一种基于锁相环的微波等离子
体灯扫频源系统》的专利,该基于锁相环的微波等离子体灯扫频源系统包括:
输出电路单元,连接芯片电路单元,用于差分输出或单端输出,得到所需的
输出功率;环路滤波器电路单元,连接芯片电路单元,用于滤除鉴相器输出
中的高频部分;芯片电路单元,连接输出电路单元和环路滤波器电路单元,内
部集成了鉴相器、压控振荡器和分频器,用于对扫频信号的分频、鉴相、压
控振荡,实现扫频信号的稳定输出。该系统的环路滤波器电路单元及芯片电路
单元实现了频率发生器的功能,输出电路单元实现了功率放大器的功能。但是
在实际工程应用上都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无自适应工作能力,功率低很难达到
微波等工作条件,最优负载定位难,造成射频能量损失等。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的问题,提供一种微波扫频源,解决频率源根
据不同工作条件自适应定位最优工作频点。一种微波扫频源,包括频率发生器、
功率放大器及MCU,还包括驻波检测及反馈单元,所述的频率发生器在某一频
率产生一定功率的射频信号,射频信号进入所述的功率放大器,经功率放大器
放大达到额定功率输出至所述的驻波检测及反馈单元,所述的驻波检测及反馈
单元对功率放大器输出端进行驻波检测并将结果送入MCU,MCU对频率发生
器、功率放大器进行控制。
作为优选,驻波检测及反馈单元包括:第一耦合器、第二耦合器、第一检
波器、第二检波器及差分比较电路,经所述功率放大器放大达到额定功率输出
至所述的第一耦合器,经所述第一耦合器的信号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信号
作为功率放大器输出功率的采样信号送入第一检波器,第二部分传输给第二耦
合器,并经第二耦合器直接到达射频输出端,然后给负载提供射频能量,由负
载反射的射频能量经第二耦合器采样送入第二检波器;第一、第二检波器输出
电压u1和u2送入差分比较电路,经过比较得到电压u0,并将u0的值反馈给MCU,
MCU根据u0的值重新设定频率发生器和功率放大器的工作频率。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二耦合器可以为大功率环形器,所述的差分比较电路
可以为电压比较器。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耦合器为前向微带耦合器,第二耦合器为反向微带
耦合器。
作为优选,差分比较电路可以由3个运算放大器(U1,U2,U3)及若干电
阻组成,其中U1和U2的同相输入端分别连接第一、第二检波器输出电压u1和
u2,U1和U2的输出端分别接U3的反相和同相端,U3的输出即为差分比例输
出电压u0。
本发明的再一个方案为一种微波扫频源的处理方法,所述的处理方法包括
如下步骤:
S1:MCU控制频率发生器的初始频率为f1,射频功率为P1;
S2:功率放大器在频率f1下将频率发生器输出功率由P1放大到P2并输
出至负载,此时反射功率为P3;
S3:由驻波检测及反馈单元检测功率放大器输出端驻波S1,并反馈给
MCU;
S4:MCU设定驻波门限,并判断本次驻波值与门限值的大小;若本次
检测驻波值小于门限值,MCU将锁定此时频率发生器的频率;若本次检
测驻波值大于门限值,MCU将改变频率发生器的频率,返回S1,频率
变化步进为Δf,且为单调变化;MCU累计设置N次频率,功率放大器
输出的驻波值仍然大于门限值,判断为结束扫描程序,检查硬件。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技术方案原理图
图2微波扫频源的处理方法图
图3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原理图
图4本发明差分比较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
发明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微波扫频源,包括频率发生器、功率放大器及MCU,还
包括驻波检测及反馈单元。所述的驻波检测及反馈单元包括:第一耦合器、第
二耦合器、第一检波器、第二检波器及差分比较电路,连接关系可见附图。作
为一种优选方案,第二耦合器可以为大功率的耦合器,大功率环形器可避免反
射功率对功率放大器输出端的冲击,从而起到保护功率放大器的作用,使整个
系统的可靠性也大大提高。
如图2所示,一种微波扫频源的处理方法,所述的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MCU控制频率发生器的初始频率为f1,射频功率为P1;
S2:功率放大器在频率f1下将频率发生器输出功率由P1放大到P2并输
出至负载,此时反射功率为P3;
S3:由驻波检测及反馈单元检测功率放大器输出端驻波S1,并反馈给
MCU;
S4:MCU设定驻波门限,并判断本次驻波值与门限值的大小;若本次
检测驻波值小于门限值,MCU将锁定此时频率发生器的频率;若本次检
测驻波值大于门限值,MCU将改变频率发生器的频率,返回S1,频率
变化步进为Δf,且为单调变化;MCU累计设置N次频率,功率放大器
输出的驻波值仍然大于门限值,判断为结束扫描程序,检查硬件。
如图3所示,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频率发生器优选压控震荡器
VCO-S-A22、功率放大器优选200W LDMOS PA,MCU优选微处理器STM32F-
051K4T6,驻波检测及反馈单元包括30dB前向微带耦合器,30dB反向微带
耦合器,两个HSMS-2850检波器及差分比较电路,连接方式如图3所示。具体
实施过程如下:
1)系统上电初始化以后,STM32F051K4T6控制VCO-S-A22输出工作频率
425MH的射频信号;
2)射频信号经过200W LDMOS功率放大器,(此功率放大器工作在C类
偏置条件,以便提高功放的效率,STM32F051K4T6对功放增益进行控制,保
证其输出功率恒定。)功率放大器输出功率首先经过30dB前向耦合器,分成两
路,一路由30dB反向微带耦合器进行采样,一路为直通输出功率,由HSMS-2850
检波,得到功率放大器输出功率对应的直流电压为1.2V,做为差分比例电路的
正向输入;
3)经过前向30dB耦合器的直通输出功率再经过30dB反向耦合器的直通端
直接输出给负载,该输出功率在传输给负载时,有一部份反射功率,由30dB反
向耦合器进行采样,然后由HSMS-2850检波,得到相应的反射功率的直流电压
0.8V并做为差分比较电路的反向输入;
4)正反向输入电压经差分比较电路输出电压为0.4V,小于预设电压0.8V,
则STM32F051K4T6控制VCO-S-A22输出工作频率427MHz,经过上述步骤后
得到差分比较电路的输出为0.45V,依然小于0.8V的门限要求;
5)然后经过7次设置VCO-S-A22,其输出频率为441MHz时对应差分比较
电路的输出电压为0.8V,达到预设门限,此时VCO-S-A22输出频率被
STM32F051K4T6锁定,不再发生变化,系统将稳定工作。由于该微波扫频源可
根据负载特性自适应调整微波功率源的功率频率,可使其在最佳负载下工作,
射频功率损耗小,系统效率高,可靠性高。
其中差分比例电路如图4所示,由运算放大器U1、U2、U3及电阻R1、
R2、R3、R4、R5、Rf1、Rf2、Rf3连接组成,其中U1、U2为LM2904运算放
大器,U3为单运放LM7101,其输入输出电压关系可由经典模拟电路知识得到
即:
uo为差分比较输出电压,u1为反向检波电压,u2为前向检波电压。
当满足条件R3=R4=Rf3=R5时,则有:
uo=u2-u1
本优选实施例中取R1、R2、R3、R4、R5、Rf1、Rf2、Rf3值为10k。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
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
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
权利要求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