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静电照相的调色剂和使用该调色剂的成像方法 【发明背景】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静电照相复印机、传真设备和打印机的调色剂,以及使用该调色剂的成像方法。
背景技术
通常,热影像固定经常用于固定调色剂影像。
根据热调色剂影像固定的原则,要被固定的调色剂必须被由影像固定装置(image fixing unit)施加其上的热软化或熔融。另外,软化或熔融的调色剂必须通过由影像固定装置施加其上的压力被包埋入纸的纤维中,或者它必须通过产生于软化或熔融的调色剂表面的粘合力粘合到纤维上。
根据上述调色剂固定机理,用于调色剂的树脂的熔点或软化点必须等于或者低于由影像固定装置设定的影像固定温度。
在近几年中,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节能的需求日益增加。现在能够用于影像固定装置的能量正被加以限制。
实际上,为了减少影像固定所需能量,除降低设置在影像固定装置中的影像固定温度之外别无选择。对于具有降低的影像固定温度的影像固定装置,除在调色剂中使用熔点较低的树脂之外别无选择。然而,具有低熔点的树脂易于软化,因而含有上述树脂的调色剂颗粒易于引起粘连问题。另外,由于调色剂颗粒表面的粘合,调色剂颗粒与外部加入到调色剂颗粒中地添加剂之间的相互作用随时间而变化,因而引起调色剂性质的变化。结果是调色剂的保存稳定性被削弱。
另外,用上述树脂制备的调色剂很软很粘,以至于即使在显影装置(developer unit)中,也发生所谓的失效现象(spentphenomenon),调色剂沉积在载体表面导致载体耗尽。此外,这种调色剂有以膜的形式粘合到显影辊(development roller)的表面的问题,这一现象称为调色剂成膜,这种调色剂还有易于沉积在显影装置的显影叶片(developerblade)上的问题。
此外,在影像固定完成后,取决于环境条件,载像片(image-bearing sheets)不利地相互粘结,这称为粘连现象。
除上述以外,在使用低熔点的常规树脂制备调色剂的过程中,存在另一个问题。即因为树脂过软,因而难于有效地研磨调色剂,且调色剂易于粘到磨粉机内壁上。
发明概述
因此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用于静电照相的调色剂,由此消除了已有技术中的常规问题,它具有比常规调色剂低的影像固定温度,因此实现了节能,且还具有以下特性:1.具有极佳的贮存稳定性;2.不与外部加入的添加剂反应,且不随时间而发生性质上的变化;3.不引起失效现象、调色剂成膜和沉积;4.赋予用该调色剂印刷的材料极佳的保存性;5.具有极佳的可磨性。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使用上述调色剂的成像方法。
本发明的发明者发现了一种能够通过在调色剂中使用(1)熔点高于影像固定的最低温度的树脂,和(2)熔点低于影像固定的最低温度的蜡进行影像固定的影像固定系统。在这种情况中,当加热到蜡的熔点或高于蜡熔点的温度时,该蜡被用作溶剂或增塑剂,这样树脂在分子水平上溶于蜡中,影像固定便能在低于树脂熔点的温度下进行,其时树脂已经软化或溶于蜡中。
基于这一认识,本发明的发明者还发现影像固定可用包括高熔点环化橡胶的调色剂进行。而且,当环化橡胶与熔点远低于环化橡胶的熔点的蜡组合使用时,影像固定可在接近蜡熔点的温度下进行。这样,本发明者发现了用于静电照相的能够节能的调色剂。
在本发明中,环化橡胶的熔点指其用流动试验仪测定的软化点。此外,在本发明中,蜡的熔点指蜡晶体大部分变成无定形且透明状态时的温度。即本发明中所用的术语“熔点”的概念与通过示差扫描量热法(DSC)测定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的概念不同,或与吸热曲线上的顶峰的概念不同。例如,在环化异戊二烯的情况中,使用DSC的测定在50℃到80℃的温度范围内显示吸热峰。然而实际上,环化异戊二烯在温度约为100℃时明显为固体状态。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可通过包括着色剂和粘合剂的调色剂实现,所述粘合剂包括粘合树脂,所述粘合树脂包括环化橡胶。
在上述调色剂中,可以含有粘合树脂总量的10wt.%或更多的环化橡胶。
在上述调色剂中,优选环化橡胶的环化度为40%或更高。
另外,在上述调色剂中,粘合剂可另外包括蜡,所述蜡在加热到它的熔点或熔点以上的温度时将环化橡胶溶解其中。所述蜡用作环化橡胶的溶剂。
此外,在上述调色剂中,蜡与环化橡胶的重量组成比(蜡∶环化橡胶)优选为97∶3到5∶95。
在上述调色剂中,蜡的熔点低于环化橡胶的熔点。
蜡优选在150℃时具有1到10000000厘泊的熔融粘度。
蜡还优选在25℃时具有0到20的针入度(penetration)。
蜡优选包括至少一个选自石蜡、微晶蜡、烯烃蜡(olefin wax)和氧化蜡的蜡成分,或者选自上述蜡的组。
本发明的调色剂在等于或低于环化橡胶熔点的温度下是可固定的。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可通过使用上述调色剂的静电照相成像方法实现。优选实施方案的描述
现在详细介绍本发明的用于静电照相的调色剂。
在本发明中,采用环化橡胶作为主要的粘合剂,所述环化橡胶具有高熔点和极佳的保存性,以及对出现失效现象、调色剂成膜和在显影叶片上沉积的强抵抗性。
用于调色剂的粘合剂可另外包括蜡。在这一情况中,环化橡胶溶于蜡中。然后溶于蜡中的环化橡胶固化并用作调色剂。
当这样制备的调色剂经受热影像固定时,环化橡胶在等于或高于蜡熔点的温度下溶于蜡中,这样环化橡胶被软化或溶解。这样,影像固定性能可在温度达到环化橡胶熔点前显示。而且,环化橡胶本身具有高熔点,因此对于研磨,它并不过软,这样在制备调色剂颗粒中可获得极佳的研磨性。
当粘合剂包括组成粘合树脂的环化橡胶和常规树脂时,粘合树脂中的环化橡胶组成比例优选为10wt.%或更高。当环化橡胶组成比例低于10wt.%时,调色剂的熔点不能充分降低以至于发生不适当的影像固定。
更优选环化橡胶含量为15wt.%或更高,更优选为20wt.%或更高,更优选为30wt.%或更高,更优选为40wt.%或更高,最优选为50wt.%或更高。
至于蜡与环化橡胶的比,蜡含量越多,环化橡胶的熔融粘度越低。当环化橡胶的含量下降时,其它树脂既不溶解在蜡中,也不与蜡混合,导致树脂和蜡分离,从而难于制备调色剂。
另一方面,当环化橡胶的量太大,蜡的量太小时,即使环化橡胶溶于蜡中,其熔融粘度变得过大以至于不能显示合适的影像固定性能。
本发明者的研究表明,为了显示合适的影像固定性能,蜡与环化橡胶的组成比(蜡∶环化橡胶)优选为97∶3到5∶95。
调色剂不仅用于装有空调的办公室,而且在各种环境条件中使用,如高温、低温、高湿度、低湿度。将这些环境条件考虑在内,蜡与环化橡胶的组成比(蜡∶环化橡胶)优选在95∶5到20∶80的范围内,更优选在90∶10到30∶70之间。当考虑更强的耐受力时,蜡与环化橡胶的最优选的组成比在80∶20到40∶60的范围内。
除非使用熔点低于环化橡胶的蜡,否则该蜡不能在等于或低于环化橡胶熔点的温度下熔融,当然环化橡胶便不能溶于该蜡中。因而,调色剂的熔点便不能降低。因此,蜡的熔点优选为50℃到130℃,更优选为50℃到110℃,更优选为50℃到100℃,最优选为50℃到90℃。
蜡的熔融粘度越低越好。然而,本发明的发明者并不知道熔融粘度低于1厘泊的蜡的存在。相反,当蜡的熔融粘度极高时,环化橡胶的蜡溶液具有极高的粘度。当蜡的熔融粘度高于10000000厘泊时,由于熔融粘度过高而易于发生不合适的影像固定。
实际上,由于调色剂被考虑不仅用于装有空调的办公室,还在各种环境条件中使用,如高温、低温、高湿度和低湿度,因此在150℃时熔融粘度在1到10000000厘泊范围内的蜡能被用于本发明。
当考虑更好的耐受力时,用于本发明的蜡在150℃时的熔融粘度优选在1到100000厘泊的范围内,更优选在1到10000厘泊的范围内,更优选在1到1000厘泊的范围内,最优选在1到100厘泊的范围内。
本发明者的研究表明在25℃时具有0到20的针入度的蜡能被有效地用于本发明。通常,蜡的针入度越高,蜡本身的粘着强度越大,相应地,调色剂失效现象、调色剂成膜和调色剂沉积的出现倾向越明显,从而产生不利的结果。当考虑到在高温下使用调色剂时,蜡的针入度优选在0到8的范围内,更优选在0到5的范围内。
通常,作为蜡和似蜡物质,已知有直链石蜡、少量分支的微晶蜡、烯烃蜡、脂肪酸、脂肪酸酯、脂族酮、脂族胺、脂族酰胺、脂组醇和甾醇。在这些蜡和似蜡物质中,烷基基团部分极长,其它官能团部分是其分子部分的键或基团,这样每一种蜡和似蜡物质作为一个整体具有极低的极性,它适用于本发明。
用于本发明的蜡的实例包括石蜡、微晶蜡、氧化石蜡、氧化微晶蜡、褐煤酸、褐煤酸酯、巴西棕榈蜡、小烛树蜡、米糠蜡(rice wax)、西班牙草蜡、蓖麻蜡、野漆树蜡、蜂蜡(beedswax)、西蒙得木蜡、甾醇蜡和酮蜡。
这些蜡中,石蜡、微晶蜡、烯烃蜡、氧化石蜡、氧化微晶蜡、和氧化烯烃蜡是特别优选用于本发明的。本发明者发现环化橡胶在这些蜡中的溶解度很高,因此环化橡胶在制备调色剂的过程中能在短时间内溶解。这被认为是因为石蜡、微晶蜡、烯烃蜡、氧化石蜡、氧化微晶蜡和氧化烯烃蜡中的每一种都具有特别低的极性,因而对环化橡胶的环化部分表现出很好的相容性。
此外,本发明者的研究表明平均具有40%或更高的环化度的环化橡胶在用于本发明时能够表现出极佳的特性。当环化橡胶的环化度低于上述环化度时,环化橡胶趋于丧失其在蜡中的溶解性,因而不能充分表现其用于本方法的特性。环化度为约30%的环化橡胶较软并具有更多的类似液体的特性。本发明者的进一步研究表明用于本发明的环化橡胶的环化度优选为70%或更高。
上述用于本发明的环化橡胶可通过如下面的费歇尔方法制备:
通过将橡胶和向其中加入的用作环化剂的浓硫酸捏合,所加浓硫酸的量为5%,并将捏合的混合物在130℃加热15小时而制备环化橡胶。作为环化剂,除了上述的浓硫酸外,还可采用有机磺酸、氯化锡、氯化铁、非金属卤化物和卤化一取代和二取代锡酸,由此各种树脂型塑性材料可被制备。在这些材料中,通过以下示意图所示的氧化剂的作用可发生异构化,从而可能通过得到与起始物质性质完全不同的物质,与起始物质相比,它们的比重升高,不饱和度降低。用于本发明的环化橡胶可通过上述方法获得。
在本发明的调色剂中,粘合树脂可另外包括以下树脂:
苯乙烯和取代的苯乙烯的均聚物如聚苯乙烯、聚对氯苯乙烯和聚乙烯基甲苯;基于苯乙烯的共聚物如苯乙烯-对氯苯乙烯共聚物、苯乙烯-丙烯共聚物、苯乙烯-乙烯基甲苯共聚物、苯乙烯-乙烯基萘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辛酯共聚物、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苯乙烯-甲基丙烯酸乙酯共聚物、苯乙烯-甲基丙烯酸丁酯共聚物、苯乙烯-α-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苯乙烯-乙烯基甲基酮共聚物、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苯乙烯-异戊二烯共聚物、苯乙烯-丙烯腈-茚共聚物、苯乙烯-马来酸共聚物和苯乙烯-马来酸酯共聚物;以及聚氯乙烯、聚乙酸乙烯酯、聚酯、聚氨基甲酸酯、聚酰胺、环氧树脂、聚乙烯醇缩丁醛、聚丙烯酸树脂、松香、改性松香、萜烯树脂、脂族或脂环族烃类树脂、芳香族石油树脂和氯化石蜡。这些树脂可单独或组合使用。
着色剂如炭黑或彩色颜料通过与上述粘合树脂捏合而分散。电荷控制剂也可以包含在调色剂中。
研磨这样制备的调色剂以制备调色剂颗粒。为控制调色剂颗粒的流动性,可以将添加剂如二氧化硅、钛或锶加入到调色剂颗粒中。
其中分散有蜡的树脂用于调色剂是已知的。这是为了在影像固定时改善调色剂从影像固定辊的可释放性,因为当蜡分散在用于调色剂的树脂中时,在影像固定时,蜡被软化或成为流体,并从调色剂中渗出,而帮助调色剂从影像固定辊表面释放出来。然而常用树脂不溶于蜡,导致树脂不能溶于蜡中也不能被蜡软化。
与此相反,用于本发明的环化橡胶在等于或高于蜡熔点的温度下能溶于流体蜡中或被流体蜡塑化。在本发明中蜡的使用与上述常规方法完全不同。
在下面的已有技术参考文献中所公开的蜡的使用方式与本发明的方式看上去相似:日本特许公开7-271100、日本特许公告7-15596、日本特许公告7-31418、日本特许公告7-40146、日本特许公告7-62765、日本特许公告7-82248、日本特许公告7-104612、日本专利2548091和日本专利2759482。
然而,在任何这些已有技术参考文献公开的方法中,蜡在通过悬浮聚合制备调色剂时用作分散体稳定剂,或被用以形成捕获和包裹低熔点的调色剂颗粒的壳,所述壳是在制备聚合的调色剂颗粒时,通过聚合形成的。在这种情况中,为了防止形成的调色剂颗粒的粘连,蜡被用作胶囊形成材料。这样,在上述已知方法中,蜡以完全不同于本发明的方式被使用。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在下面的示范性实施方案的描述过程中将变得清楚,这些实施方案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是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实施例1
组成如下的混合物在三辊磨中熔融并捏合五次,其后冷却。
wt.%
环化聚异戊二烯 78
sazol蜡 16
炭黑 5
电荷控制剂 1
研磨冷却的混合物以制备调色剂颗粒。100份重量的调色剂颗粒与用作外部添加剂的1份重量的二氧化硅混合,由此得到本发明的1号调色剂。
实施例2
组成如下的混合物在三辊磨中熔融并捏合五次,其后冷却。
wt.%
环化聚异戊二烯 50
sazol蜡 10
磁性材料 39
电荷控制剂 1
研磨冷却的混合物以制备调色剂颗粒。100份重量的调色剂颗粒与用作外部添加剂的1份重量的二氧化硅混合,由此得到本发明的2号调色剂。
实施例3
组成如下的混合物在三辊磨中熔融并捏合五次,其后冷却。
wt.%
环化聚异戊二烯 72
巴西棕榈蜡 22
炭黑 5
电荷控制剂 1
研磨冷却的混合物以制备调色剂颗粒。100份重量的调色剂颗粒与用作外部添加剂的1份重量的二氧化硅混合,由此得到本发明的3号调色剂。
实施例4
组成如下的混合物在三辊磨中熔融并捏合五次,其后冷却。
wt.%
环化聚异戊二烯 72
褐煤酸酯 39
炭黑 5
电荷控制剂 1
研磨冷却的混合物以制备调色剂颗粒。100份重量的调色剂颗粒与用作外部添加剂的1份重量的二氧化硅混合,由此得到本发明的4号调色剂。
实施例5
组成如下的混合物在三辊磨中熔融并捏合五次,其后冷却。
wt.%
环化聚异戊二烯 78
155F°石蜡 16
炭黑 5
电荷控制剂 1
研磨冷却的混合物以制备调色剂颗粒。100份重量的调色剂颗粒与用作外部添加剂的1份重量的二氧化硅混合,由此得到本发明的5号调色剂。
实施例6
组成如下的混合物在三辊磨中熔融并捏合五次,其后冷却。
wt.%
环化聚异戊二烯 74
米糠蜡 20
炭黑 5
电荷控制剂 1
研磨冷却的混合物以制备调色剂颗粒。100份重量的调色剂颗粒与用作外部添加剂的1份重量的二氧化硅混合,由此得到本发明的6号调色剂。
实施例7
组成如下的混合物在三辊磨中熔融并捏合五次,其后冷却。
wt.%
环化聚异戊二烯 74
氧化石蜡 20
炭黑 5
电荷控制剂 1
研磨冷却的混合物以制备调色剂颗粒。100份重量的调色剂颗粒与用作外部添加剂的1份重量的二氧化硅混合,由此得到本发明的7号调色剂。
实施例8
组成如下的混合物在三辊磨中熔融并捏合五次,其后冷却。
wt.%
环化聚异戊二烯 94
炭黑 5
电荷控制剂 1
研磨冷却的混合物以制备调色剂颗粒。100份重量的调色剂颗粒与用作外部添加剂的1份重量的二氧化硅混合,由此得到本发明的8号调色剂。
实施例9
组成如下的混合物在三辊磨中熔融并捏合五次,其后冷却。
wt.%
环化聚异戊二烯 74
氧化石蜡 20
青色颜料 5
电荷控制剂 1
研磨冷却的混合物以制备调色剂颗粒。100份重量的调色剂颗粒与用作外部添加剂的1份重量的二氧化硅混合,由此得到本发明的9号调色剂。
实施例10
组成如下的混合物在三辊磨中熔融并捏合五次,其后冷却。
wt.%
环化聚异戊二烯 72
巴西棕榈蜡 22
黄色颜料 5
电荷控制剂 1
研磨冷却的混合物以制备调色剂颗粒。100份重量的调色剂颗粒与用作外部添加剂的1份重量的二氧化硅混合,由此得到本发明的10号调色剂。
实施例11
组成如下的混合物在三辊磨中熔融并捏合五次,其后冷却。
wt.%
环化聚异戊二烯 42
高熔点聚酯(熔点:155℃) 30
巴西棕榈蜡 22
炭黑 5
电荷控制剂 1
研磨冷却的混合物以制备调色剂颗粒。100份重量的调色剂颗粒与用作外部添加剂的1份重量的二氧化硅混合,由此得到本发明的11号调色剂。比较例1
组成如下的混合物在三辊磨中熔融并捏合五次,其后冷却。
wt.%
高熔点聚酯(熔点:155℃) 94
炭黑 5
电荷控制剂 1
冷却的混合物研磨以制备调色剂颗粒。100份重量的调色剂颗粒与用作外部添加剂的1份重量的硅土混合,由此获得了1号对照调色剂。比较例2
组成如下的混合物在三辊磨中熔融并捏合五次,其后冷却。
wt.%
低熔点聚酯(熔点:94℃) 94
炭黑 5
电荷控制剂 1
冷却的混合物研磨以制备调色剂颗粒。100份重量的调色剂颗粒与用作外部添加剂的1份重量的硅土混合,由此获得了2号对照调色剂。比较例3
组成如下的混合物在三辊磨中熔融并捏合五次,其后冷却。
wt.%
高熔点聚酯(熔点:155℃) 78
sozal蜡 16
炭黑 5
电荷控制剂 1
在这一情况中,树脂成分与蜡成分分离,因此不可能制备调色剂。A:影像固定温度的测定
将得到的每一种本发明的1号到11号调色剂和1号及2号对照调色剂放于静电照相复印机的显影装置中。随着影像固定装置温度的不断变化,获得允许的影像固定温度。在任何情况下,将释放油施加于影像固定辊的表面。结果列于表1。
表1 影像固定装置的表面温度(℃) 70 80 90 100 120 140 160实施例1 × × ○ ○实施例2 × × ○ ○实施例3 × ○ ○实施例4 × ○ ○实施例5 × ○ ○实施例6 × ○ ○实施例7 × ○ ○实施例8 × × ○实施例9 × ○ ○实施例10 × ○ ○实施例11 × ○ ○比较例1 × × ○比较例2 × ○ ○
在以上表1中,“○”的意思是调色剂的影像固定令人满意地进行,“×”意思是发生有缺陷的固定。
从表1所列的结果可以看到,当在比较例1中,高熔点聚酯树脂单独用作粘合剂时,影像固定温度的低限高达160℃。
与此成对比,当环化橡胶与蜡组合使用时,影像固定温度的低限可以降低60℃到80℃。B:保存试验
每一种调色剂在40℃下放置2周进行保存试验。调色剂的保存稳定性根据下面两点进行评估:
(1)电荷量
单成分显影剂的电荷量在贮存前后在一个显影套筒(development sleeve)上测定。
(2)调色剂在OPC背景上的沉积
调色剂在静电照相光电导体背景上的沉积程度用以下方式测定:在复印操作后,将透明胶带放到光电导体背景部分的表面,并从那里分离,接着贴到新的白纸上。测定贴有胶带的部分的光密度(ID1)。
将另一个透明胶带贴到一张新的白纸表面,并也测定贴有胶带的部分的光密度(ID2)。得到通过下面公式计算的差(δID)。
δID=ID1-ID2
δID值越小,调色剂在光电导体背景上的沉积越少。
结果列于表2。
表2 贮存后的 情况 电荷量(μC/g) 调色剂在OPC背景上 的沉积 贮存前 贮存后 贮存前 贮存后实施例1 ○ -24 -24 0.00 0.00实施例2 ○ -23 -23 0.00 0.00实施例3 ○ -23 -23 0.00 0.00实施例4 ○ -22 -21 0.00 0.00实施例5 ○ -23 -22 0.00 0.00实施例6 ○ -23 -23 0.00 0.00实施例7 ○ -24 -23 0.00 0.00实施例8 ○ -22 -22 0.00 0.00实施例9 ○ -23 -22 0.00 0.00实施例10 ○ -23 -23 0.00 0.00实施例11 ○ -22 -22 0.01 0.00比较例1 ○ -22 -15 0.01 0.04比较例2 彻底固化 -20 未测定 0.01 未测定
在表2中,“○”意思是贮存后没有观察到变化。
从表2所列的结果可以看到,本发明的调色剂的贮存稳定性极佳。在高熔点聚酯单独用作粘合剂的比较例1中,其性质有一些变化,其保存稳定性稍变差,但在实际使用中可以接受。
然而,使用低熔点的聚酯树脂作为粘合剂的2号对照调色剂引起粘连并在贮存过程中彻底固化。因此,贮存后没有进行测定。C:试探性试验(running test)
每种调色剂通过制作2000份拷贝进行试探性试验。电荷量变化和调色剂在光电导体背景上的沉积变化在试探性试验前后测定。
电荷量和调色剂在光电导体背景上的沉积用上面保存试验中提到的相同方式测定。结果列于表3。
表3 电荷量(μC/g) 调色剂在OPC背景上的沉积 试探性试 验前 试探性试 验后 试探性试验前 试探性试验后实施例1 -24 -24 0.00 0.01实施例2 -23 -23 0.00 0.01实施例3 -23 -23 0.00 0.01实施例4 -22 -21 0.00 0.01实施例5 -23 -22 0.00 0.01实施例6 -23 -23 0.00 0.01实施例7 -24 -23 0.00 0.01实施例8 -22 -22 0.00 0.01实施例9 -23 -22 0.00 0.01实施例10 -23 -23 0.00 0.01实施例11 -22 -22 0.01 0.01比较例1 -22 -15 0.01 0.06比较例2 -20 -10 0.01 0.12
从表3所列的结果可以看到,对于本发明的调色剂,电荷量的变化微不足道,调色剂在光电导体背景上的沉积程度在试探性试验前后几乎没有变化。
对于1号对照调色剂,在试探性试验后,电荷量倾向于降低,调色剂在光电导体背景上的沉积倾向于增加。对于2号对照调色剂,电荷量严重下降,调色剂在光电导体背景上的沉积程度在实际使用中是无法接受的。D:成像后显影装置的观察
每种调色剂与载体组合使用来制备二组份显影剂。使用每种二组份显影剂制作2000份拷贝来检查熔融的调色剂是否粘到载体的表面(调色剂失效现象)。另外,在用单成分显影剂制作2000份拷贝后,检查显影辊的表面是否涂有调色剂的膜(调色剂成膜现象)和调色剂颗粒是否沉积在显影装置中的显影叶片上。结果列于表4。
表4 调色剂失效现象 调色剂成膜 调色剂沉积在显 影叶片上实施例1 1 1 1实施例2 1 1 1实施例3 1 1 1实施例4 1 1 1实施例5 1 1 1实施例6 1 1 1实施例7 1 1 1实施例8 1 1 1实施例9 1 1 1实施例10 1 1 1实施例11 1 2 1比较例1 2 2 2比较例2 3 3 3
在表4中,评估水平1的意思是没有发生问题;评估水平2的意思是产生轻微的现象,但在实际使用中可以接受;评估水平3的意思是产生严重的现象以至对影像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从表4所列的结果可以看到,当本发明的任一种调色剂用于成像时,可彻底防止调色剂失效、调色剂成膜和调色剂在显影叶片上沉积。
对于1号对照调色剂,调色剂成膜现象、调色剂失效现象和调色剂沉积在显影叶片上是轻微的,但在这一点上这种调色剂在实际使用中是可以接受的。
对于2号对照调色剂、调色剂成膜现象、调色剂失效现象和调色剂在显影叶片上的沉积非常明显。实际上,由于这些现象,产生有缺陷的影像。例如,影像密度不均匀、调色剂沉积出现在影像接受纸片的背景上,在影像部分观察到非印刷的垂直白色条纹。E:载像材料的保存性
当调色剂影像在片(sheet)上固定完成后,载有调色剂影像的片的保存性通过在片的一侧和双侧连续进行成像来测试。
结果列于表5。
表5 在一侧印刷 在双侧印刷实施例1 1 1实施例2 1 1实施例3 1 1实施例4 1 1实施例5 1 1实施例6 1 1实施例7 1 1实施例8 1 1实施例9 1 1实施例10 1 1实施例11 1 1比较例1 1 1比较例2 2 3
在表5中,评估水平1表示没有发生问题;评估水平2表示因为调色剂自下面片的转移,片的背面被调色剂轻微地污染;评估水平3表示调色剂沉积在一个片的正面,且调色剂沉积在上覆的片的背面,产生粘连问题。
当使用2号对照调色剂时,片被调色剂污染并发生粘连现象。F:研磨步骤的效率
研磨步骤的效率在制备调色剂颗粒的过程中被评估。更具体地说,测定得到固定数量的具有预定粒度的调色剂颗粒所需的时间,观察磨粉机内部。
结果列于表6。
表6 研磨所需时间(小时) 调色剂在磨粉机内壁上的沉积实施例1 0.25 无实施例2 0.25 无实施例3 0.25 无实施例4 0.25 无实施例5 0.25 无实施例6 0.25 无实施例7 0.25 无实施例8 0.25 无实施例9 0.25 无实施例10 0.25 无实施例11 0.50 无比较例1 0.75 无比较例2 2.00 调色剂颗粒在磨粉机中聚集在 目标上
在本发明的调色剂的制备中,在研磨步骤中没有发生问题。然而,对于1号和2号对照调色剂,要花更多时间来研磨调色剂组合物。另外,当制备2号对照调色剂时,调色剂颗粒分散并明显沉积在磨粉机内壁上。在这种情况中,有在研磨步骤期间研磨条件变化的危险。
如前面解释的,通过将环化橡胶溶于熔点低于该环化橡胶的蜡中,本发明的调色剂在低于环化橡胶熔点的温度下是可固定的。这样,实现了节能。
即使获得的调色剂具有低熔点,因为环化橡胶本身熔点很高,因而调色剂的保存稳定性仍被改善。
另外,因为用于这种调色剂的环化橡胶是刚性的,因而调色剂的性质变化可被最小化。更具体地说,可以防止外部添加剂被挤入调色剂颗粒中,并防止低分子量树脂污染。
另外,因为环化橡胶是刚性的,没有粘合性能,所以调色剂失效现象、调色剂成膜现象等可被有效抑制。
另外,获得的载有调色剂影像的材料不引起任何粘连问题。这是因为采用的环化橡胶具有高熔点和刚性,而没有粘合性能。
本发明的调色剂组合物由于存在环化橡胶而具有合适的刚性,从而能够通过研磨有效地制备调色剂颗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