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象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成象设备,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用于输出其上形成图象的纸的结构。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成象设备如复印机或打印机中,已经形成图象的纸被排向一个纸输出部分。当正、反面颠倒地输出已形成图象的纸时,纸被输出前,借助一条翻纸路径而被翻转。当进行两面打印时也要使用这种翻纸路径。
图15表示具有这种翻纸路径的传统成象设备。在这种成象设备中,输出辊161沿箭头K的方向输出其上形成图象的纸。在纸翻转后输出时,一个挡板162被转换,正面(第一表面)形成图象的纸被输送至一条翻转路径167。然后,翻转辊逆向转动,挡板162恢复至其原位。
当在纸的两面上形成图象时,正面(第一表面)形成图象的纸S1通过使挡板162转换而借助输送辊对166被送至翻转路径167。其后,当纸的后缘经过设置在翻转路径167中的一个挡板164时,翻转辊165逆向转动,挡板164被转换,从而使纸被送至一个中间盘168。在上述结构的这种成象设备中,纸的翻转路径167是垂直于纸的输出方向布置的。
图16表示具有纸的翻转路径的传统成象设备的另一个实例。在这种成象设备中,已经成象的纸不是向着设备主体的侧面输出,而是向着设备主体的内部输出。
在这种成象设备中,装在一个送纸卡盒21或作为选用件设置的选用送纸卡盒103中地纸被一个送纸部分2送至一个成象部分1,一个电摄影处理装置150将一个墨粉图象转印在纸上。其后,定影装置151使墨粉图象固定,纸被送至纸的输出部分4。
图17表示纸的输出部分4的结构。如该图所示,成象设备设有两个纸输出盘41和42。墨粉图象已被定影的纸被第一输出辊51排向第一纸输出盘41,或被第二输出辊52排向位于第一纸输出盘41上方的第二纸输出盘42。
该成象设备能够两面打印。当进行两面打印时,纸的一个已经过定影装置151的部分被一个纵向路径辊57和第一输出辊51暂时排向第一纸输出盘41。其后,当纸的后缘已经过第一挡板58时,纵向路径辊57和第一输出辊51逆向转动,以便将纸送至一条两面路径152。在这种情形中,纸的翻转路径与纸的输送路径相同。另外,纸的翻转路径垂直于箭头A所示的纸被输出的方向。
应注意的是,该图所示的成象设备用作一台复印机及一个传真设备;它就是所谓的数字多功能打印机,它通过将原件的读出的图象信息转变成电信号,从而形成图象。
在这种多功能打印机的情形中,被排向第一和第二纸输出盘41和42的纸的清晰度相当差。另外,例如传真设备输送的纸有时需要分开地被储存。因此,如图18所示,例如,一个第三输出盘43可卸地设置在设备主体的外侧面上,纸被一个第三纸输出辊53排向第三纸输出盘43。
当这样地设有第三纸输出盘43时,墨粉图象已被定影的纸被纵向路径辊54和57,以及第三输出辊53排向第三纸输出盘43,此时转印侧面朝上。
但是,当这样将纸排向第三纸输出盘,纸被转印侧面朝上地输出,因而已送达纵向路径辊54的纸在其朝向第三输出辊被输送时,打印顺序(page order)被逆反。
为了避免打印顺序逆反,必须重新设置一条翻转路径,从而使设备尺寸加大。另外,由于翻转辊等必须设置在翻转路径中,从而使成本增加,结构变得相当复杂。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做出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成象设备,它能够不引起打印顺序变化地输出纸而不必重新设置一条纸翻转路径。
本发明涉及一种成象设备,其中借助成象部分在纸上形成图象并将纸输出,所述成象设备包括:一个主体部分;第一输出装置,所述第一输出装置能够正、反转动,并适于将已形成图象的纸排向设在所述主体部分一侧上的第一输出部分,第二输出装置,适于将已形成图象的纸排向设在所述主体部分另一侧上的第二输出部分;第一纸输送路线,用于将已形成图象的纸逆向所述第一输出装置;以及第二纸输送路线,用于将已形成图象的纸送向所述第二输出装置;其中设有纸输出方向控制装置,所述纸输出方向控制装置当将纸排向所述第二输出部分时使已形成图象的纸送向所述第一纸输送路线,然后翻转所述第一输出装置,以便将所述纸送向所述第二纸输送路线。
另外,按照本发明,一种成象设备的特征在于:所述纸输出方向控制装置具有输送路线转换装置,所述输送路线转换装置能够移至第一位置,以便将已形成图象的纸送向所述第一纸输送路线,以及能够移至第二位置,以便借助适于在将所述纸送向所述第一纸输送路线后被翻转的所述第一输出装置将纸送向所述第二纸输送路线。
另外,按照本发明,一种成象设备的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路线转换装置被一个偏压构件保持在所述第二位置,并适于被纸压迫而移至所述第一位置。
另外,按照本发明,一种成象设备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出部分是设置在所述主体部分一侧上的多个输出部分中的一个预定的输出部分。
另外,按照本发明,一种成象设备的特征在于:所述设备的一个主体部分设有侧向敞开的一个纸输出空间,所述多个输出部分设置在纸输出空间中。
另外,按照本发明,一种成象设备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出部分在与所述纸输出空间相对的位置可卸地设置在所述设备的外侧表面上。
另外,按照本发明,一种成象设备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出部分是在纸上进行后处理的一个后处理装置。
另外,按照本发明,纸输出方向控制装置包括一个主体部分;第一输出装置,它能够正、反转并适于将已形成图象的纸排向设置在主体部分的一侧上的第一输出部分;第二输出装置,它适于将已形成图象的纸排向设置在主体部分的另一侧上的第二输出部分;用于将已形成图象的纸送向第一输出装置的第一送纸路线;以及将已形成图象的纸送向第二输送装置的第二送纸路线。当将纸送向第二输送装置时,已形成图象的纸被送向第一送纸路线,然后,在将纸送向第二送纸路线之前,第一输出装置逆反。附图说明
图1是按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成象设备的立体图;
图2是从另一方向看去时成象设备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成象设备结构的示意图;
图4是设置在成象设备上的选用的纸输出组件;
图5是选用的纸输出组件的立体图;
图6是剖视图表示当选用的纸输出装置安装在设备主体上时的纸输出部分;
图7的示意图表示设置在选用的纸输出组件内的一个主体纵向路径辊的传动开始时的状态;
图8是表示选用的纸输出组件如何将纸排向设置在成象设备内的第二纸输出盘的第一示意图;
图9是表示选用的纸输出组件如何将纸排向第二纸输出盘的第二示意图;
图10是表示选用的纸输出组件如何将纸排向第三纸输出盘的第一示意图;
图11是表示选用的纸输出组件如何将纸排向第三纸输出盘的第二示意图;
图12是表示选用的纸输出组件如何将纸排向第三纸输出盘的第三示意图;
图13是表示选用的纸输出组件如何将纸排向第三纸输出盘的第四示意图;
图14的示意图表示按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成象设备的结构;
图15的示意图表示具有纸翻转路径的传统成象设备;
图46的示意图表示具有纸翻转路径的传统成象设备;
图17的示意图表示传统的成象设备的纸输出部分的结构;以及
图18的示意图表示传统的成象设备的纸输出部分的另一种结构。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对照附图详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是按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成象设备的立体图;图2是从另一方向看去时成象设备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成象设备的结构的示意图。
在图1至3中,标号100代表成象设备,它设有一个设置主体101、作为选用件设置在设备主体101下部中的选用的送纸卡盒103和安装在设备主体101顶面上的一个压力板104或作为选用件安装在设备主体101顶面上的自动文件输送器(下文中称为ADF)102。在图1和2中,压力板104设置在设备主体101的顶面上,在图3中,ADF102设置在设备主体101的顶面上。
成象设备100由所谓的数字多功能打印机构成,它可用作复印机和传真设备,并通过把阅读原件的图象信息(光学信号)转换成电信号来成象。
基本在设备主体101的中央部分设有一个成象部分1,该成象部分具有一个感光鼓1a、一个传印辊1b等。在成象部分1下面设有一个送纸部分2,在最上部设有一个用作图象阅读部分的扫描部分3。在该设备的成象部分1中,利用作为数字设备的优点,成象部分1和扫描部分3是彼此分开的。它们之间的部分用作具有敞开侧面的纸输出空间4,从而消除了任何翼状部分,使成象设备节省空间,在设备侧面上没有任何突出部分。
成象部分1构成一种公知的电摄影打印机,内设电摄影处理装置150、定影装置151、激光书写器(未画出)等。
成象部分并不局限于将感光鼓上的墨粉图象转印在纸上的那种电摄影类型,也可以为喷墨类型的,其中墨被喷射到纸上。
送纸部分2具有两级送纸卡盒21,放置在送纸卡盒21或选用送纸卡盒103中的纸借助拾取辊21a送至成象部分1。送纸卡盒21和103是前部装载式的,从设备前侧拉出以便供纸,每个送纸卡盒在卡盒前表面的中央具有一个拉出手柄。
另外,在扫描部分3的顶面设有一个接触玻璃(未画出),在其下面设置扫描组件(未画出)。
纸输出空间4除前侧和右侧面外的两侧上具有壁。也就是说,该空间在图3中的左侧和后侧具有壁,并且在上、下侧被扫描部分3和成象部分1封锁。另外,纸输出空间4在成象部分的顶上的第一纸输出盘41,并在纸输出空间的中央设有第二纸输出盘42(第一输出部分或第一放置部分)。
ADF 102借助一铰链(未画出)安装在设备主体101的上部,所述铰链设置在设备的后侧,ADF 102设置得能够露出和覆盖扫描部分3的顶面上的接触玻璃。
ADF 102的结构和操作与传统的公知类型相同,因而将不再赘述。当将原件叠(未画出)放置在原件盘71上时,原件从最下面的原件开始逐一地被送至接触玻璃。此后,当扫描部分3完成阅读扫描时,原件被排向原件输出盘72。
当不采用自动文件输送功能进行复印时,或者,当复印书或笔记本的纸页时,ADF 102可当作压力板使用。另外,当没有作为选用件的ADF 102时,将原件压在接触玻璃上的压力板104如图1和2所示那样安装。
标号43代表第二纸输出部分或作为第二放置部分的第三纸输出盘,其放置在设备主体101的左外侧上,与纸输出空间4相对,标号44代表构成纸输出空间4的侧壁的一个选用纸输出组件。选用纸输出组件44是可以在例如复印、打印和传真通讯中实现选择的组件,当需要选择时,它可卸地安装在设备主体101上。
当设置这种选用纸输出组件44时,例如,传真纸叠放在第三纸输出盘43上时,可以增加叠放在成象设备100中的纸的总数量,并能够以它们被选出的状态叠放。
如图4所示,在作为纸输出方向控制装置的选用纸输出组件中,设有一个主体部分和三个辊:一个第二纸输出辊52,它是第一输出装置或一个旋转输送构件;一个第三纸输出辊53,它是第二输出装置;以及一个纵向路径辊54。纵向路径辊、第二纸输出辊52和第三纸输出辊53分别由单独的电机驱动。
另外,这个选用纸输出组件44设有用作输送路线转换装置或导向构件的第一挡板55和第二挡板56。第一挡板55借助图5所示的螺线管57可在箭头G的方向上转动。第二挡板56受到弹簧(未画出)在箭头H所示方向上的偏压,当它被纸抬升时,它可以反抗弹簧的弹力在箭头F的方向上转动。
另外,在该选用纸输出组件中,设有一个作为第一纸输送路线或第一输送路径的纸输出路径46,以便将纸送向设置在主体部分44A的一侧上的、作为第一输出部分的第二输出盘42。当向第二纸输出盘42输出纸时,纸取道纸输出路径46被第二纸输出辊52排向第二纸输出盘42。
另外,当安装设置在主体部分44A另一侧上的第三纸输出盘43时,选用纸输出组件44设有一条作为第二纸输送路线或第二输送路径的选用输出路径45,以便将纸排向第三纸输出盘43。当将已在成象部分1中经过记录的纸排向第三输出盘43时,纸取道选用输出路径45被排向第三纸输出盘43。
纸输出路径46是由与纸接触从而引导纸的导向装置46a,46b,46c,46d,46e,45a,45b等构成的。
在这个实施例中,作为通至第三纸输出盘43的翻转路径的选用输出路径45与方向D相反并是水平的,纸是沿方向D排向第二纸输出盘42的。
图6的剖视图表示的剖视图表示当选用纸输出组件44安装在设备主体101上时的纸输出部分。从箭头C的方向输送的纸经过通常在实线所示位置上的第一输送路线47,并被第一纸输出辊51沿箭头I的方向输出,以便叠放在纸输出盘41上。
例如,当将纸排向第二纸输出盘42以将其选出时,第一挡板55被转至虚线所示位置,从而使从箭头C方向输送的纸经过第一挡板55,及经过纵向路径辊54之后,才由于其刚度而抬起第二挡板56,当第二挡板56被移至虚线所示的第一位置时,纸被送至纸输出路径56,以便使纸被送向纸输出路径46。其后,纸被以箭头所示方向转动的第二纸输出辊52沿箭头D的方向输出,并叠放在第二纸输出盘42。
当将纸排向第三纸输出盘43以便选出时,纸首先象纸被排向第二纸输出盘42的情形那样经过纵向路径辊54,被送至纸输出路径46,同时抬起第二挡板56。
接着,纸的前端被设在纸输出路径46中的传感器(未画出)检测,当检测到从根据纸尺寸计算的自检测到纸前端以来逝去的时间,纸后端已离开第二挡板56时,第二纸输出辊52开始逆向转动,同时,传动力传至第三纸输出辊53。当纸的后端经过第二挡板56时,第二挡板56被弹簧移动(恢复)到实线所示的第二位置,以便使纸被送至选用输出路径45。因此,纸取道第二挡板56被送至选用输出路径45,然后,沿箭头方向被输出并叠放在第三纸输出盘43上。
当在纸的两面上成象时,从定影装置输送的纸被引导至纸输出路径26,在纸的后端已经过第一挡板58后,第一挡板58被转换,纵向路径辊54和主体纵向路径辊57被翻转以便使纸向后转换,使纸被第一挡板引导至作为两面输送路径的一条两面路径152。纸被两面输送辊对152a,152b和152c沿两面路径152被引导,并且在被再次送至成象部分1之前进入一条送纸路径160。
接着,对照ADF 102被用作压力板的情形描述在上述结构的成象设备100中的复印操作和在纸输出部分中纸的实际运动。
首先,在图3中,一个原件被放置在扫描部分3的顶面上的接触玻璃(未画出)上,并闭合ADF 102。其后,在操作部分60(见图2)中指定复印数目等,并按下启动按钮,使扫描组开始阅读原件,原件阅读的图象信息通过光电转换而数字化,以便进行图象处理。
然后,在处理信号的基础上,成象部分1的激光书写装置被驱动,静电潜象在感光鼓上形成。其后,该潜象被显现为墨粉图象,该墨粉图象被转印到送纸卡盒21或送纸台103的纸上,纸是以送纸部分输送的。另外,转印在纸上的墨粉图象被定影装置定影,纸被送至纸输出部分4。
当将纸叠放在纸输出盘41上时,纸被送至定影装置51,然后,在预定时间后启动主体纵向路径辊57,因而从箭头C的方向输送的纸经过由实线所示位置上的第一挡板形成的第一输送路径,并被第一纸输出辊51输出,叠放在纸输出盘41上。
当将纸排向第二纸输出盘42以便选出时,第一挡板55首行被转动,并移至图8所示的位置,因而被输送的纸S1经过第一挡板55,并被送向纵向路径辊54。
然后,如图9中所示,当经过纵向路径辊54之后,纸S1被送向纸输出路径46,同时由于其刚度而抬起第二挡板56。其后,纸被沿箭头所示方向转动的第二纸输出辊52输出,并叠放在第二输出盘42上。
当将纸S1排向第三纸输出盘42以便选出时,如图所示,纸经过纵向路径辊54,并被送至纸输出路径46,同时由于其刚度而抬起第二挡板56;当纸S1的后端已经过定影装置51时,在预定时间后,纸S1被输送的速度增加2.5倍,同时,开始第二纸输出辊52的驱动。
因此,如图10所示,纸S1被沿箭头所示方向转动的第二纸输出辊52沿箭头D方向部分地输出。由于纸S1被输送的速度增加2.5倍,因而可以防止被翻转的纸S2和下一个被输送的纸S2之间的干涉。
另外,当被第二纸输出辊52输送的纸S1的后端离开第二挡板56时,第二挡板56然后被弹簧(未画出)恢复至图11所示的原来的准备位置。
接着按照纸S1的尺寸计算自从设在纸输出路径46中的光传感器(未画出)检测到纸S1的前端起逝去的时间,并且当根据计算值确定出纸S1的后端已到达翻转点59时,第二纸输出辊52的驱动被停止,在预定时间后,第二纸输出辊52开始反向转动。
同时,如图12所示,第三纸输出辊53的驱动被开始,纸S1被送向选用输出路径45。此时第二纸输出辊52和第三纸输出辊53进行的输送是以增加了2.5倍的速度进行的。
然后,纸S1借助第二纸输出辊52和第三纸输出辊53的转动沿箭头E的方向被输送,并面朝下的叠放在第三纸输出盘43上,如图13所示。通过重复上述操作,纸按照打印顺序顺序叠放在第三纸输出盘43上。
当借助选用纸输出组件44将纸排向第三纸输出盘43时,已形成图象的纸被送向纸输出路径46,然后,借助第二纸输出辊52的逆反而被送向选用输出路径45,因而能够输出纸而不引起打印顺序的任何改变。
也就是说,通过在将纸送向纸输出路径46后逆转第二纸输出辊52以便将纸送向选用输出路径45,换言之,通过将输出路径46也用作纸的翻转路径,就可以输出纸而不必重新设置纸翻转路径,即,不引起打印顺序的任何改变。
虽然在上述说明中用于选出的第三纸输出盘43设置在设备主体101上,作为第二输出部分,但是,并不应局限于此。作为第二输出部分,也可将安装一个后处理装置48,如图14所示,所述后处理装置进行后处理,例如,装订已经过成象的纸。
如上所述,按照本发明,当借助纸输出方向控制装置将纸排向第二输出装置时,已形成图象的纸被送向第一纸输送路线,然后,使第一输出装置翻转,以便将纸送向第二纸输送路线,因而可以输出纸而不必重新设置纸翻转路径,或不引起打印顺序的任何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