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照相装置用转印定影部件.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6241519 上传时间:2019-05-24 格式:PDF 页数:27 大小:1.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1815866.8

申请日:

2001.09.12

公开号:

CN1459051A

公开日:

2003.11.26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G03G15/16; G03G15/20

主分类号:

G03G15/16; G03G15/20

申请人:

铃鹿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发明人:

清水祐子; 信藤卓也; 片山真吾; 山田纪子; 久保祐治

地址:

日本三重县

优先权:

2000.09.18 JP 282546/2000

专利代理机构: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陈建全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是提供一种具有耐热性,耐久性,并且提高墨粉释放性的转印定影部件。其是通过溶胶—凝胶法在转印定影部件的基体表面上形成含有氟烷基的有机·无机混合释放层。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电子照相装置用转印定影部件,其特征在于,通过溶胶 -凝胶法在基体表面上形成含有氟烷基的有机·无机混合释放层。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照相装置用转印定影部件,其特征 在于,所述的基体是由聚酰亚胺所形成。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照相装置用转印定影部件,其 特征在于,所述的含有氟烷基的有机·无机混合释放层是由金属或半金 属的醇盐与有机硅化合物反应得到。
4: 如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电子照相装置用转印定影部件,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该转印定影部件是中间转印带或中间转印鼓或转印 定影带,中间转印带或转印定影带的基体是具有导电性的树脂基体,中 间转印鼓的基体是圆筒状的金属芯子。
5: 如权利要求1~4之一所述的电子照相装置用转印定影部件,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含有氟烷基的有机·无机混合释放层的厚度是 0.05~100μm。
6: 如权利要求1~5之一所述的电子照相装置用转印定影部件, 其特征在于,在该释放层形成前,对所述的中间转印带或转印定影带的 树脂基体的表面施以紫外线照射处理。
7: 如权利要求1~6之一所述的电子照相装置用转印定影部件, 其特征在于,通过溶胶-凝胶法所形成的无机氧化物的粘合层介于所述 的中间转印带或转印定影带的树脂基体和释放层之间。
8: 如权利要求4~7之一所述的电子照相装置用转印定影部件,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该中间转印带或中间转印鼓或转印定影带的表面电 阻值是5~14logΩ/,体积电阻值是:5~13logΩ·cm。
9: 如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电子照相装置用转印定影部件,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印定影部件是定影辊及定影带。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照相装置用转印定影部件,其特征 在于,所述的含有氟烷基的有机·无机混合释放层的厚度,在定影辊的 情况下是:0.2~40mm,在定影带的情况下是:0.05~100μm。
11: 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电子照相装置用转印定影部件,其 特征在于,所述定影辊的基体是圆筒状的金属芯子或树脂涂覆的金属芯 子,所述的定影带的基体是树脂基体。
12: 如权利要求9~11之一所述的电子照相装置用转印定影部件, 其特征在于,该释放层形成前,对所述的树脂基体的表面施以紫外线照 射处理。
13: 如权利要求9~12之一所述的电子照相装置用转印定影部 件,其特征在于,通过溶胶-凝胶法所形成的无机氧化物的粘合层介于 所述的该树脂基体和该释放层之间。

说明书


电子照相装置用转印定影部件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电子照相式的复印机,打印机等感光体上形成的墨粉图像(油墨图像;toner image)为转印到纸等影像支持体上所使用的中间转印带,或将转印到影像支持体上的墨粉定影所使用的定影辊或定影带,或是如转印和定影同时进行的转印定影带一样的转印定影部件。

    背景技术

    在电子照相装置中,一般是用图像读取装置(图像扫描装置)读取图像,再在带电的感光体表面上形成对应于该图像的静电潜像,通过显像器将该静电潜像形成墨粉图像后,静电转印(一次转印)该墨粉图像到中间转印带,然后从该中间转印带再度转印(二次转印)到纸等影像支持体上,形成最终的墨粉图像。接着,如上述那样转印有最终墨粉图像的影像支持体夹在定影辊及定影带之间,经加热,该墨粉图像作为永久像定影于该影像支持体上。

    作为使用于电子照相装置中的中间转印带或转印定影带,所要求的材料是不使用静电消除器而是使用具有导电性的以使得能容易除去静电,而且为了正确地形成鲜明的图像,还要求延伸量少(拉伸模量高)的材料。作为满足以上特性的中间转印带,一直以来主要是使用在聚酰亚胺树脂中分散炭黑,导电性金属氧化物等导电性填料的材料(特开昭63-311263号等)。

    然而,以上述聚酰亚胺作为材料的中间转印带或转印定影带,具有拉伸模量高,有粘性,墨粉的释放性低劣的缺点。一旦使用这样的墨粉释放性低劣的中间转印带或转印定影带,就会出现转印到所定的影像支持体后,墨粉还残存(粘脏;Off-set)在该传送带上,及残留的墨粉转印到下一张的影像支持体上的问题,或者墨粉在该传送带上堆积,也就是说形成薄膜层,转印不良·图像质量低劣地问题就会发生。

    因而,本发明的的课题是提供一种维持所定导电性,提高墨粉释放性的电子照相装置用中间转印带或中间转印鼓,或者是具有耐热性,持久性,不易发生残存或辊表面损伤的定影辊或定影带,或再提供一种中间转印和定影兼用的转印定影带。

    【发明内容】

    作为解决上述课题的方法,本发明是提供一种电子照相装置用转印定影部件。

    该电子照相装置用转印定影部件是通过溶胶-凝胶(Sol-gelmethod)在基体表面上形成含有氟烷基的有机·无机混合释放层。

    并且本发明的所述基体最好是由聚酰亚胺所形成,再有该含有氟烷基的有机·无机混合释放层最好是使金属或半金属的醇盐与有机硅化合物反应得到。

    该转印定影部件是中间转印带或中间转印鼓或转印定影带。中间转印带或转印定影带的基体是具有导电性的树脂基体中间转印鼓的基体是圆筒状的金属芯子。

    该中间转印带或中间转印鼓或转印定影带的含有氟烷基的有机·无机混合释放层的厚度最好是:0.05~100μm。且在该释放层形成前,对中间转印带或转印定影带的该树脂基体施以紫外线照射处理。或者通过溶胶-凝胶法所形成的无机氧化物的粘合层以介于中间转印带或转印定影带的该树脂基体和该释放层之间为最理想。

    再有,该中间转印带或中间转印鼓或转印定影带的表面电阻值最好是:5~14logΩ/□,体积电阻值是:5~13logΩ·Cm。

    并且,该转印定影部件是定影辊或定影带。

    该含有氟烷基的有机·无机混合释放层的厚度,辊在定影辊的情况下最好是:0.2~40mm,在定影带的情况下最好是:0.05~100μm,且该定影辊的基体最好是圆筒状的金属芯子或树脂覆盖的金属芯子,该定影带的基体是树脂基体。再有,在该释放层形成前,对所述的该树脂基体施以紫外线照射处理、或者通过溶胶-凝胶法所形成的无机氧化物的粘合层以介于该树脂基体和该释放层之间为最理想。

    作为有机·无机混合材料的有机成分使用含有氟烷基的化合物,可减低该有机·无机混合材料所得释放层的粘性,且提高其释放性。

    也能使本发明的转印定影部件具有粘性少,优越的墨粉释放件及良好的耐热性、持久性,而且能确实地防止残存(Off-set)等的图像质量不良或定影部件表面损伤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根据中间转印带的转印系统的说明图。

    图2根据中间转印鼓的转印系统的说明图。

    图3根据定影辊的定影系统的说明图。

    图4根据定影带的定影系统的说明图。

    图5根据转印定影带的转印定影系统的说明图。

    符号的说明

    1 中间转印带

    11中间转印鼓

    21定影辊

    31定影带

    41转印定影带

    【具体实施方式】

    (A.基体)

    作为构成本发明的电子照相装置用转印定影部件所用的树脂基体的原料树脂,主要是使用高拉伸模量的聚酰亚胺树脂(PI),也可使用其他的聚碳酸酯(PC)、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聚对萘二甲酸乙二酯(PEN)、多芳基化合物(PAR)等聚酯树脂,聚氨酯树脂(PU)、聚酰胺树脂(PA)等热塑性树脂,上述原料树脂可以单独和混合使用,或者作为聚合物合金来使用。对于转印定影带时,象PEN,PAR,PEN-PAR聚合物合金之类的耐热性树脂最好是作为材料。

    对于中间转印带或者转印定影带时,为使上述树脂基体具有导电性,通常是在上述原料树脂中配合导电性物质。作为这样的电性物质,例如可使用,乙炔炭黑、乙烯酮黑(ケツチエンブラツク),炉法炭黑、槽法炭黑等炭墨;疏水性低聚物(苯乙烯,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等的低聚物)接枝于存在碳表面的官能基上的接枝碳:导电性的氧化钛、氧化锌,氧化锡、氧化锑等导电性金属氧化物;导电性的硫酸钡、硼酸铝等导电性金属盐;聚吡咯,聚苯胺,聚乙炔,对聚苯,聚噻吩,聚呋喃,聚亚乙烯苯等导电性高分子等的粉状物。

    这些导电性物质对于上述原料树脂的配合量,只要是适合所得的中间转印带或者转印定影带显示所需要的电阻值的量即可,也就是根据所具有的电气特性适当地调整该导电性物质。具体地说,必须调整使得该树脂基体的表面电阻值尽可能达至:5~14logΩ/□,体积电阻值达至5~13logΩ·cm。

    另外,上述树脂基体也可直接由具有导电性的树脂构成,使用像这种导电性树脂时,就无需配合上述那样的导电性物质。作为该导电性树脂,包括是导电性聚酰亚胺,例如在其重复单位中是包含酸酐部分和二胺部分的芳香族聚酰亚胺,该二胺部分具有通过共轭体系或硫磺原子而将苯环或苯环的稠合环相互结合的骨架。

    上述树脂基体,通常在热塑性树脂中添加第三成分,例如,橡胶,热塑性弹性体,或者润滑剂,增塑剂,热稳定剂,阻燃剂,防火剂,抗氧化剂,脱模剂等添加剂,以上的添加剂可按通常的使用量来含有。

    上述树脂基体的拉伸模量是200kg/mm2以上,但最好是250kg/mm2以上。并且,该树脂基体的厚度,在传送带的情况下最好是80~100μm。

    (B.释放层)

    本发明的电子照相装置用转印定影部件中的释放层是通过溶胶-凝胶法在上述基体上形成含有氟烷基的有机·无机混合材料而形成,其具有耐热性,耐久性和优越的墨粉释放性。该溶胶-凝胶法是在上述基体的表面涂敷溶胶液后,对该溶胶液加以脱水处理(加热处理)使其凝胶化,再成为释放层。

    构成上述释放层的有机·无机混合材料优选是以作为无机成分的金属或半金属的醇盐和作为有机成分的有机硅化合物反应得到(特开平7-213995号,特开平10-245490号,特开平10-95852号等)。

    作为形成上述醇盐的金属或半金属的种类,主要是铝、硅、钛、钒、锰、铁,钴、锌、锗、钇、铌、锆、镉、钽等得以形成醇盐的金属或半金属。

    并且,醇盐的种类并没有被特别的限定,可列举出:例如,甲醇盐,乙醇盐,丙醇盐,丁醇盐等,也可是用β-二酮,β-酮酯,烷醇胺,烷基烷醇等取代烷氧基的一部分的醇盐衍生物。

    作为上述有机硅化合物,可使用例如二烷基二烷氧基硅烷,末端为硅烷醇的聚二甲基硅氧烷等。

    作为该二烷基二烷氧基硅烷,可列举出:例如,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二甲基二乙氧基硅烷,二甲基二丙氧基硅烷,二甲基二丁氧基硅烷,二乙基二甲氧基硅烷,二乙基二乙氧基硅烷,二乙基二丙氧基硅烷,二乙基二丁氧基硅烷,二丙基二甲氧基硅烷,二丙基二乙氧基硅烷,二丙基二丙氧基硅烷,二丙基二丁氧基硅烷,二苯基二甲氧基硅烷,二苯基二乙氧基硅烷,二苯基二丙氧基硅烷,二苯基二丁氧基硅烷等。

    上述末端硅醇聚二甲基硅氧烷的分子量最好是400~10000。

    在本发明中,将氟包含在该有机·无机混合释放层中。为使氟包含在该释放层中,是使用上述有机硅化合物的有机基的氢原子的一部分或全部取代成氟素原子的有机硅化合物,也就是使用含有氟烷基的有机硅化合物。作为该有机硅化合物,例如是三烷基烷氧基硅烷,二烷基二烷氧基硅烷,烷基三烷氧基硅烷等烷基烷氧基硅烷类中的烷基的氢原子的一部分或全部取得成氟原子的化合物。在上述含有氟烷基的有机硅化合物之中,最优选的化合物是碳原子数胃1~13的烷基和烷氧基,例如3,3,3-三氟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作为本发明使用的氟烷基烷氧基硅烷有:一氟烷基三烷氧基硅烷,一氟烷基一烷基二烷氧基硅烷。二氟烷基二烷氧基硅烷,一氟烷基二烷基一烷氧基硅烷,二氟烷基一烷基一烷氧基硅烷,二氟烷基一烷基一烷氧基硅烷,三氟烷基一烷氧基硅烷。作为氟烷基,可列举出:-CF3,-C2F5,-C3F7,-C4F9,-CH2CH2CF3,-CH2CH2C6F13,-CH2CH2C8F17等,作为烷基,可列举出:例如,甲基,乙基,丙基,丁基,苯基,乙烯基等。还有作为烷氧基,可列举出:例如,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丁氧基等。

    为了成形上述各种释放层,首先,使所需的金属或半金属的醇盐的加水分解物和上述有机硅化合物的有机成分反应,调制溶胶液。该有机成分,也可配合至加水分解前的醇盐,或配合至加水分解的醇盐。

    调整上述溶胶液时,如需要可使用溶剂。作为这时使用的溶剂并无特别的限定,只要能均匀地分散溶解醇盐和有机成分的溶剂就行,例如,除了甲醇,乙醇等醇类以外,一般也使用丙酮,甲苯,二甲苯等。

    再有,为促进上述醇盐的加水分解反应,可适当地使用盐酸,磷酸,醋酸等催化剂。

    在本发明中,取代成氟原子的有机硅化合物在上述有机成分中包含5.0%重量以上为最理想。取代成氟原子的有机硅化合物的含有量如未满5.0%,所得释放层的粘性就可能得不到充分改良。

    并且,有机成分和作为无机成分的醇盐的配合比,即有机成分/(有机成分+无机成分)的摩尔比最好是到达0.1~0.7的范围。如该摩尔比未满0.1,所得释放层就可能会变硬变脆,弹性变形也成为不可能,如该摩尔比超过0.7,有机成分和无机成分反应物就可能不凝胶化。

    如以上所得溶胶液,通过搅拌而充分加水分解醇盐,再施以一部分脱水聚合,就能提高对上述基体,特别是对上述树脂基体的密合性。

    作为在上述基体的表面涂布所得的溶胶液的方法,可以利用熟知的方法,例如可利用,浸涂,喷涂,辊涂,流涂等方法。

    由此在上述基体表面上涂布的溶胶液,经脱水干燥最终成为释放层。该脱水干燥,也可通过自然干燥进行,但通常是通过加热处理进行。该加热处理的条件,最好是60~450℃×20秒~7小时。此涂布步骤不只是一次,重复进行数次也可,也就是说,该释放层可以是一层涂布所形成,也可以是数层涂布所形成。

    此释放层,通常通过上述溶胶-凝胶法形成,对于在定影辊中的金属芯材上作为直接弹性体层形成时的厚度,通常是0.2~40μm。并且对于在定影带,中间转印带,或者转印定影带的树脂基体上作为薄膜形成时,具体来说最好是0.05~100μm。

    依照以上说明的溶胶-凝胶法所形成的由有机·无机混合材料构成的释放层,具有适合墨粉释放的粘性,并且因具有耐热性,耐久性及优越的墨粉释放性,所以有此释放层的转印定影部件,对墨粉残存或者由于附着而引起的转印不良·图像质量不良等问题被解决,也就能形成正确鲜明的图像,且能获得长寿命。

    并且,上述释放层在中间转印带或转印定影带上时,因通过溶胶-凝胶法均匀地形成薄膜状,上述树脂基体的电气特性就几乎没有任何变化,因而,就能在有效地静电吸着墨粉的同时,轻易地除去静电气。另外为使包含释放层的中间转印带全体具有规定的电阻,可在释放层中配合导电性物质。

    再有,因为本发明的释放层是由有机·无机混合材料所形成,所以依照有机成分的性质该释放层具有揉曲性(挠性)及弹性,且对于上述树脂基体的粘附性(追从性)也较高,在适用于定影辊或转印定影带的情形时,可得到优越的夹着性,以及在适用于定影带或转印定影带的情形时,具有不妨碍作为传送带机能的优点。特别是作为有机成分使用末端为硅烷醇的聚二甲基硅氧烷时所得的释放层,因成为聚二甲硅氧烷主链的挠性的硅氧烷键,在显示其优越的橡胶弹性的同时,由于链状硅氧烷的键锁合的结构,其柔软性和机械强度优良。

    再有,在树脂基体上形成由有机·无机混合材料所成的释放层时,提高了所得转印定影部件的耐磨耗性,并且也产生了延长寿命的附带效果。

    对于中间转印带或转印定影带时,最终所得的表面电阻值最好是:5~14logΩ/□,体积电阻率最好是:5~13logΩ·cm。如中间转印带或转印定影带的表面电阻值未满5logΩ/□。体积电阻率未满5logΩ·cm。为使该中间转印带或转印定影带带电而给以的电荷,由于该传送带的导电性就容易放电,因而在该带上的墨粉图像不易被保持,并发生污损(或模糊不清),转印于影像支持体上的图像也变得过分鲜艳。另一方面,如该传送带的表面电阻值超过14logΩ/□,体积电阻率超过13logΩ·cm,因静电转印时的转印电场而使该传送带的表面带电,这样就必须静电消除器就成为必要。

    (C.密合性(粘附性)的改进)

    基体是树脂基体时,为改进上述树脂基体和释放层的密合性,可在该树脂基体的表面预先施以紫外线照射处理。这样一旦对该树脂基体的表面照射紫外线,该树脂基体的树脂中的亲油基就变成亲水基,因和存在于上述溶胶液中的OH基键合,由此该树脂基体和释放层的密合性改进。

    此紫外线照射处理最好是用185nm及254nm的波长的紫外线进行5秒~60分钟的照射处理。

    并且为改进上述树指基体和释放层的密合性,可对该树脂基体的表面施以NaOH化学蚀刻。

    作为进一步改进树脂基体和释放层的密合性的方法,是将依照溶胶-凝胶法形成的无机氧化物所成的粘合层介于两者(树脂基体和释放层)之间。

    作为该无机氧化的种类,可列举出:例如,铝、硅、钛、钒、锰、铁,钴、锌、锗、钇、锆、铌、镉、钽等形成醇盐所得的金属或半金属的氧化物。上述无机氧化物所成的粘合层,依照溶胶-凝胶法在树脂基体上,通常可作为薄膜形成。

    像这样依照溶胶-凝胶法在该树脂基体上形成的该粘合层,几乎不改变上述树脂基体的电气特性。此粘合层的厚度最好是0.05~5.0μm。

    另外,关于该粘合层,为使包含该粘合层的中间转印带或定影带全体具有规定的电阻,可在粘合层中配合导电性物质。

    (D.转印定影部件)

    在本发明的转印定影部件中包含:中间转印带1,中间转印鼓11,定影辊21,定影带31,转印定影带41等。

    图1表示使用转印传送带的转印系统。该中间转印带1悬架(围绕)在驱动辊2、从动辊3、牵引辊4的上面,在驱动辊2和从动辊3之间连接有感光鼓5,相对于感光鼓5配置一次转印辊6,在从动辊3和牵引辊4之间配置一对上下相对的二次转印辊7,7,该传送带1在该二次转印辊7,7之间被挟着,并且相对于从动辊3对该传送带配置清洗带8。

    上述构成中,在感光鼓5上形成的墨粉图像被一次转印到和该感光鼓5等速驱动的中间转印带1上,转印在该传送带1上的墨粉图像在二次转印辊7,7间被二次转印在由送纸辊9,9送入的纸P等影像支持体上,在二次转印后,残存在传送带1上的墨粉被清洗带8除去。

    图2表示使用中间转印鼓11的转印系统。该中间转印鼓11和悬架在辊13,14,15,16上面的感光带12及转印辊17接触在一起。

    上述构成中,在感光带12上形成的墨粉图像被一次转印到和该感光鼓5等速驱动的中间转印鼓11上,转印在该鼓11上的墨粉图像在该鼓11和该转印辊17之间被二次转印在由输送辊18,18送入的纸P等影像支持体上,在一次转印后,残存在传送带12上的墨粉被清洗带19除去。

    图3表示使用定影辊21的定影系统。该定影辊21是由加热辊22和压接于加热辊22的加压辊23所组成。转印有墨粉图像的纸P等影像支持体从输送带24进入等速旋转的辊22,23之间,构成墨粉图像(转印在纸P等图像支持体上的图像)的墨粉经加热,溶解,加压,该墨粉图像就定影在纸P等影像支持体上。定影后,附着在加热辊22上的墨粉由清洗辊25除去。

    图4表示使用定影带31的定影系统。该定影带31悬架(围绕)在驱动辊32,从动辊33,牵引辊34的上面,并且被加热辊35压接。转印有墨粉图像的纸P等影像支持体从输送辊36送入等速旋转的传送带31和辊35之间,进行墨粉图像的定影。定影后,附着在加热辊35上的墨粉被清洗辊37除去。

    图5表示使用转印定影带41的定影系统。该转印定影带41悬架(围绕)在驱动辊42,导辊43,44,牵引辊45和加热辊46的上面,在驱动辊42和加热辊46之间接有四个形成各种不同颜色墨粉图像的感光鼓47A,47B,47C,47D,并相对于这些感光鼓47A,47B,47C,47D配置转印器48A,48B,48C,48D,对于加热辊46压接加辊49。

    上述构成中,在转印定影带41上一次转印四个感光鼓47A,47B,47C,47D的多色墨粉图像,在加热辊46和加压辊49之间送入纸P等影像支持体,该转印定影带41上的彩色墨粉图像被二次转印在纸P等影像支持体上,同时加热定影。

    以下,根据实施例再具体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定于实施例。

    (实施例1)

    作为无机成分使用四丁氧基锆,作为有机成分使用末端为硅烷醇的聚二甲基硅氧烷(重量平均分子量6000),3,3,3-三氟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末端为硅烷醇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四丁氧基锆∶乙酰乙酸乙酯∶水∶3,3,3-三氟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以0.2∶1∶2∶2∶1的配合比(摩尔比)混合,充分搅拌0.5小时,进行该四丁氧基锆的充分加水分解和,进行与一部分该末端为硅烷醇的聚二甲基硅氧烷的缩聚,这样就调制成有机·无机混合溶胶液。本溶胶液中的含有氟烷基的有机硅化合物的浓度是10.4重量%。

    涂布了上述有机·无机混合溶胶液的基体是混合了导电材的聚酰亚胺所构成的转印定影带基体,充分除去该基体表面的污垢,进行紫外线照射后,设置于流涂机上,再在该基体上涂布上述有机·无机混合溶胶液。

    然后在空气氛围气下,经温度200℃,0.5小时,温度350℃,0.1小时的加热处理,就在该基体表面上形成含有氟烷基的有机·无机混合释放层。

    根据实施例1所得的含有氟烷基的有机·无机混合释放层的膜厚是20.0μm,表面粗糙度Ra=0.04μm,铅笔硬度是2H,和水的接触角是105.1°,静摩擦系数是0.31,动摩擦系数是0.22,微小硬度是0.879,光泽度是100。

    再有,作为该释放层的残存(Offset)评价,以定影温度170℃的条件,在定影评价作业台上进行,其结果,并无观察到不良残存,而且墨粉残存ΔC*=1.0,在品质规格范围内。

    (实施例2)

    作为无机成分使用四丁氧基锆,作为有机成分使用末端为硅烷醇的聚二甲基硅氧烷(重量平均分子量6000),3,3,3-三氟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乙醇作为溶剂,末端为硅烷醇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四丁氧基锆∶乙酰乙酸乙酯∶水∶3,3,3-三氟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以0.2∶1∶2∶2∶2的配合比(摩尔比)混合,充分搅拌0.5小时充分,进行该四丁氧基锆的充分加水分解和,进行与一部分该末端为硅烷醇的聚二甲基硅氧烷的缩聚,这样就调制成有机·无机混合溶胶液。本溶胶液中的含有氟烷基的有机硅化合物的浓度是20.8重量%。

    涂布了上述有机·无机混合溶胶液的基体是混合了导电材的聚酰亚胺所构成的转印定影带基体,充分除去该基体表面的污垢,进行紫外线照射后,设置于流涂机上,再在该基体上涂布上述有机·无机混合溶胶液。

    然后在空气氛围气下,经温度200℃,0.5小时,温度350℃,0.1小时的加热处理,就在该基体表面上形成含有氟烷基的有机·无机混合释放层。

    根据实施例2所得的含有氟烷基的有机·无机混合释放层的膜厚是20.0μm,表面粗糙度Ra=0.04μm,铅笔硬度是2H,和水的接触角是104.3°,静摩擦系数是0.29,动摩擦系数是0.18,微小硬度是0.900,光泽度是100。

    再有,作为该释放层的残存(Offset)评价,以定影温度170℃的条件,在定影评价作业台上进行,其结果,并无观察到不良残存,而且墨粉残存ΔC*=1.0,在品质规格范围内。

    (实施例3)

    作为无机成分使用四丙氧基钛(以下简称TIP),作为有机成分使用末端为硅烷醇的聚二甲基硅氧烷(重量平均分子量6000),氟烷基烷氧基硅烷。末端为硅烷醇的聚二甲基硅氧烷∶TIP∶乙酰乙酸乙酯∶水∶氟烷基烷氧基硅烷,以0.200∶1∶2∶2∶1.5的配合比(摩尔比)混合,充分搅拌0.5小时,进行该TIP的充分加水分解和,进行与一部分该末端为硅烷醇的聚二甲基硅氧烷的缩聚,这样就调制成有机·无机混合溶胶液。本溶胶液中的含有氟烷基的有机硅化合物的浓度是15.6重量%。

    涂布了上述有机·无机混合溶胶液的基体是混合了导电材的聚酰亚胺所构成的转印定影带基体,充分除去该基体表面的污垢,进行紫外线照射后,设置于流涂机上,再在该基体上涂布上述有机·无机混合溶胶液。

    然后在空气氛围气下,经温度200℃,0.5小时,温度350℃,0.1小时的加热处理,就在该基体表面上形成含有氟烷基的有机·无机混合释放层。

    根据实施例3所得的含有氟烷基的有机·无机混合释放层的膜厚是20.0μm,表面粗糙度Ra=0.04μm,铅笔硬度是4H,和水的接触角是111.3°,静摩擦系数是0.24,动摩擦系数是0.14。

    再有,作为该释放层的残存(Offset)评价,以定影温度170℃的条件,在定影评价作业台上进行,其结果,并无观察到不良残存,而且墨粉残存ΔC*=0.39,在品质规格范围内。

    (实施例4)

    作为无机成分使用TIP,作为有机成分使用末端为硅烷醇的聚二甲基硅氧烷(重量平均分子量6000),氟烷基烷氧基硅烷。末端为硅烷醇的聚二甲基硅氧烷∶TIP∶乙酰乙酸乙酯∶水∶氟烷基烷氧基硅烷,以0.250∶1∶2∶2∶1.5的配合比(摩尔比)混合,充分搅拌0.5小时,进行该TIP的充分加水分解和,进行与一部分该末端为硅烷醇的聚二甲基硅氧烷的缩聚,这样就调制成有机·无机混合溶胶液。本溶胶液中的含有氟烷基的有机硅化合物的浓度是14.3重量%。

    涂布了上述有机·无机混合溶胶液的基体是混合了导电材的聚酰亚胺所构成的转印定影带基体,充分除去该基体表面的污垢,进行紫外线照射后,设置于流涂机上,再在该基体上涂布上述有机·无机混合溶胶液。

    然后在空气氛围气下,经温度200℃,0.5小时,温度350℃,0.1小时的加热处理,就在该基体表面上形成含有氟烷基的有机·无机混合释放层。

    根据实施例4所得的含有氟烷基的有机·无机混合释放层的膜厚是20.0μm,表面粗糙度Ra=0.04μm,铅笔硬度是2H,和水的接触角是106.8°,静摩擦系数是0.61,动摩擦系数是0.39。

    再有,作为该释放层的残存(Offset)评价,以定影温度170℃的条件,在定影评价作业台上进行,其结果,并无观察到不良残存,而且墨粉残存ΔC*=0.75,在品质规格范围内。

    (实施例5)

    作为无机成分使用TIP,作为有机成分使用末端为硅烷醇的聚二甲基硅氧烷(重量平均分子量6000),氟烷基烷氧基硅烷。末端为硅烷醇的聚二甲基硅氧烷∶TIP∶乙酰乙酸乙酯∶水∶氟烷基烷氧基硅烷,以0.3∶1∶2∶2∶1.5的配合比(摩尔比)混合,充分搅拌0.5小时,进行该TIP的充分加水分解和,进行与一部分该末端为硅烷醇的聚二甲基硅氧烷的缩聚,这样就调制成有机·无机混合溶胶液。本溶胶液中的含有氟烷基的有机硅化合物的浓度是9.4重量%。

    涂布了上述有机·无机混合溶胶液的基体是混合了导电材的聚酰亚胺所构成的转印定影带基体,充分除去该基体表面的污垢,进行紫外线照射后,设置于流涂机上,再在该基体上涂布上述有机·无机混合溶胶液。

    然后在空气氛围气下,经温度200℃,0.5小时,温度350℃,0.1小时的加热处理,就在该基体表面上形成含有氟烷基的有机·无机混合释放层。

    根据实施例5所得的含有氟烷基的有机·无机混合释放层的膜厚是20.0μm,表面粗糙度Ra=0.04μm,铅笔硬度是4H,和水的接触角是106.3°,静摩擦系数是0.73,动摩擦系数是0.46。

    再有,作为该释放层的残存(Offset)评价,以定影温度170℃的条件,在定影评价作业台上进行,其结果,并无观察到不良残存,而且墨粉残存ΔC*=0.83,在品质规格范围内。

    (实施例6)

    作为无机成分使用TIP,作为有机成分使用末端为硅烷醇的聚二甲基硅氧烷(重量平均分子量6000),氟烷基烷氧基硅烷。末端为硅烷醇的聚二甲基硅氧烷∶TIP∶乙酰乙酸乙酯∶水∶氟烷基烷氧基硅烷,以0.4∶1∶2∶2∶1.5的配合比(摩尔比)混合,充分搅拌0.5小时,进行该TIP的充分加水分解和,进行与一部分该末端为硅烷醇的聚二甲基硅氧烷的缩聚,这样就调制成有机·无机混合溶胶液。本溶胶液中的含有氟烷基的有机硅化合物的浓度是8.3重量%。

    涂布了上述有机·无机混合溶胶液的基体是混合了导电材的聚酰亚胺所构成的转印定影带基体,充分除去该基体表面的污垢,进行紫外线照射后,设置于流涂机上,再在该基体上涂布上述有机·无机混合溶胶液。

    然后在空气氛围气下,经温度200℃,0.5小时,温度350℃,0.1小时的加热处理,就在该基体表面上形成含有氟烷基的有机·无机混合释放层。

    根据实施例6所得的含有氟烷基的有机·无机混合释放层的膜厚是20.0μm,表面粗糙度Ra=0.04μm,铅笔硬度是6B,和水的接触角是106.2°,静摩擦系数是0.91,动摩擦系数是0.55。

    再有,作为该释放层的残存(Offset)评价,以定影温度170℃的条件,在定影评价作业台上进行,其结果,并无观察到不良残存,而且墨粉残存ΔC*=0.88,在品质规格范围内。

    (实施例7)

    作为无机成分使用TIP,作为有机成分使用末端为硅烷醇的聚二甲基硅氧烷(重量平均分子量6000),氟烷基烷氧基硅烷。末端为硅烷醇的聚二甲基硅氧烷∶TIP∶乙酰乙酸乙酯∶水∶氟烷基烷氧基硅烷,以0.600∶1∶2∶2∶1.5的配合比(摩尔比)混合,充分搅拌0.5小时,进行该TIP的充分加水分解和,进行与一部分该末端为硅烷醇的聚二甲基硅氧烷的缩聚,这样就调制成有机·无机混合溶胶液。本溶胶液中的含有氟烷基的有机硅化合物的浓度是6.8重量%。

    涂布了上述有机·无机混合溶胶液的基体是混合了导电材的聚酰亚胺所构成的转印定影带基体,充分除去该基体表面的污垢,进行紫外线照射后,设置于流涂机上,再在该基体上涂布上述有机·无机混合溶胶液。

    然后在空气氛围气下,经温度200℃,0.5小时,温度350℃,0.1小时的加热处理,就在该基体表面上形成含有氟烷基的有机·无机混合释放层。

    根据实施例7所得的含有氟烷基的有机·无机混合释放层的膜厚是20.0μm,表面粗糙度Ra=0.04μm,铅笔硬度是6B,和水的接触角是107.2°,静摩擦系数是1.01,动摩擦系数是0.51。

    再有,作为该释放层的残存(Offset)评价,以定影温度170℃的条件,在定影评价作业台上进行,其结果,并无观察到不良残存,而且墨粉残存ΔC*=0.95,在品质规格范围内。

    (实施例8)

    作为无机成分使用TIP,作为有机成分使用末端为硅烷醇的聚二甲基硅氧烷(重量平均分子量6000),氟烷基烷氧基硅烷。末端为硅烷醇的聚二甲基硅氧烷∶TIP∶乙酰乙酸乙酯∶水∶氟烷基烷氧基硅烷,以0.250∶1∶2∶2∶2的配合比(摩尔比)混合,充分搅拌0.5小时,进行该TIP的充分加水分解和,进行与一部分该末端为硅烷醇的聚二甲基硅氧烷缩聚,这样就调制成有机·无机混合溶胶液。本溶胶液中的含有氟烷基的有机硅化合物的浓度是28.6重量%。

    涂布了上述有机·无机混合溶胶液的基体是混合了导电材的聚酰亚胺所构成的转印定影带基体,充分除去该基体表面的污垢,进行紫外线照射后,设置于流涂机上,再在该基体上涂布上述有机·无机混合溶胶液。

    然后在空气氛围气下,经温度200℃,0.5小时,温度350℃,0.1小时的加热处理,就在该基体表面上形成含有氟烷基的有机·无机混合释放层。

    根据实施例8所得的含有氟烷基的有机·无机混合释放层的膜厚是20.0μm,表面粗糙度Ra=0.04μm,铅笔硬度是2H,和水的接触角是107.3°,静摩擦系数是0.70,动摩擦系数是0.49。

    再有,作为该释放层的残存(Offset)评价,以定影温度170℃的条件,在定影评价作业台上进行,其结果,并无观察到不良残存,而且墨粉残存ΔC*=0.65,在品质规格范围内。

    (实施例9)

    作为无机成分使用TIP,作为有机成分使用末端为硅烷醇的聚二甲基硅氧烷(重量平均分子量6000),氟烷基烷氧基硅烷。末端为硅烷醇的聚二甲基硅氧烷∶TIP∶乙酰乙酸乙酯∶水∶氟烷基烷氧基硅烷,以0.3∶1∶2∶2∶2的配合比(摩尔比)混合,充分搅拌0.5小时,进行该TIP的充分加水分解和,进行与一部分该末端硅醇聚二甲基硅氧烷的缩聚,这样就调制成有机·无机混合溶胶液。本溶胶液中的含有氟烷基的有机硅化合物的浓度是12.5重量%。

    涂布了上述有机·无机混合溶胶液的基体是混合了导电材的聚酰亚胺所构成的转印定影带基体,充分除去该基体表面的污垢,进行紫外线照射后,设置于流涂机上,再在该基体上涂布上述有机·无机混合溶胶液。

    然后在空气氛围气下,经温度200℃,0.5小时,温度350℃,0.1小时的加热处理,就在该基体表面上形成含有氟烷基的有机·无机混合释放层。

    根据实施例9所得的含有氟烷基的有机·无机混合释放层的膜厚是20.0μm,表面粗糙度Ra=0.04μm,铅笔硬度是F,和水的接触角是106.5°,静摩擦系数是0.66,动摩擦系数是0.43。

    再有,作为该释放层的残存(Offset)评价,以定影温度170℃的条件,在定影评价作业台上进行,其结果,并无观察到不良残存,而且墨粉残存ΔC*=0.72在品质规格范围内。

    (实施例10)

    作为无机成分使用TIP,作为有机成分使用末端为硅烷醇的聚二甲基硅氧烷(重量平均分子量6000),氟烷基烷氧基硅烷。末端为硅烷醇的聚二甲基硅氧烷∶TIP∶乙酰乙酸乙酯∶水∶氟烷基烷氧基硅烷,以0.3∶1∶2∶2∶3的配合比(摩尔比)混合,充分搅拌0.5小时,进行该TIP的充分加水分解和,进行与一部分该末端硅醇聚二甲基硅氧烷的缩聚,这样就调制成有机·无机混合溶胶液。本溶胶液中的含有氟烷基的有机硅化合物的浓度是18.8重量%。

    涂布了上述有机·无机混合溶胶液的基体是混合了导电材的聚酰亚胺所构成的转印定影带基体,充分除去该基体表面的污垢,进行紫外线照射后,设置于流涂机上,再在该基体上涂布上述有机·无机混合溶胶液。

    然后在空气氛围气下,经温度200℃,0.5小时,温度350℃,0.1小时的加热处理,就在该基体表面上形成含有氟烷基的有机·无机混合释放层。

    根据实施例10所得的含有氟烷基的有机·无机混合释放层的膜厚是20.0μm,表面粗糙度Ra=0.04μm,铅笔硬度是H,和水的接触角是107.6°,静摩擦系数是0.58,动摩擦系数是0.34。

    再有,作为该释放层的残存(Offset)评价,以定影温度170℃的条件,在定影评价作业台上进行,其结果,并无观察到不良残存,而且墨粉残存ΔC*=0.63,在品质规格范围内。

    (实施例11)

    作为无机成分使用TIP,作为有机成分使用二甲基二乙氧基硅烷,3,3,3-三氟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二甲基二乙氧基硅烷∶TIP∶乙酸∶水∶3,3,3-三氟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以9∶1∶0.05∶18∶2.0的配合比(摩尔比)混合,调制成有机·无机混合溶胶液。本溶胶液中的含有氟烷基的有机硅化合物的浓度是15.8重量%。

    涂布了上述有机·无机混合溶胶液的基体是混合了导电材的聚酰亚胺所构成的转印定影带基体,充分除去该基体表面的污垢,进行紫外线照射后,设置于流涂机上,再在该基体上涂布上述有机·无机混合溶胶液。

    然后在空气氛围气下,经温度200℃,0.5小时,温度350℃,0.1小时的加热处理,就在该基体表面上形成含有氟烷基的有机·无机混合释放层。

    根据实施例11所得的含有氟烷基的有机·无机混合释放层的膜厚是15.0μm,表面粗糙度Ra=0.04μm,铅笔硬度是H,和水的接触角是104.2°,静摩擦系数是0.29,动摩擦系数是0.19。

    再有,作为该释放层的残存(Offset)评价,以定影温度170℃的条件,在定影评价作业台上进行,其结果,并无观察到不良残存,而且墨粉残存ΔC*=0.61,在品质规格范围内。

    如上所述,上述实施例的释放层都具有卓越的墨粉释放性和耐磨耗性,有这样的释放层的转印定影带就能改善残存,墨粉变形,位置偏移等的图像质量不良问题。

    并且本实施例的释放层,因光泽性很高,特别是在高图像质量输出机中使用时,就能得到照片级的高图像质量。

    (比较例1)

    作为无机成分使用TIP,作为有机成分使用末端为硅烷醇的聚二甲基硅氧烷(重量平均分子量6000)。末端为硅烷醇的聚二甲基硅氧烷∶TIP∶乙酰乙酸乙酯∶水,以0.31∶1∶2∶2的配合比(摩尔比)混合,充分搅拌0.5小时,进行该TIP的充分加水分解和,进行与一部分该末端为硅烷醇的聚二甲基硅氧烷的缩聚,这样就调制成有机·无机混合溶胶液。

    涂布了上述有机·无机混合溶胶液的基体是混合了导电材的聚酰亚胺所构成的转印定影带基体,充分除去该基体表面的污垢,进行紫外线照射后,设置于流涂机上,再在该基体上涂布上述有机·无机混合溶胶液。

    然后在空气氛围气下,经温度200℃,0.5小时,温度350℃,0.1小时的加热处理,就在该基体表面上形成含有氟烷基的有机·无机混合释放层。

    根据比较例1所得的含有氟烷基的有机·无机混合释放层的膜厚是20.0μm,表面粗糙度Ra=0.04μm,铅笔硬度是B,和水的接触角是106.0°,静摩擦系数是0.66,动摩擦系数是0.42。

    再有,作为该释放层的残存(Offset)评价,以定影温度170℃的条件,在定影评价作业台上进行,其结果,释放层有墨粉的转印定影性低劣的问题,并观察到不良残存,而且墨粉残存ΔC*=4.00,在品质规格范围之外。

电子照相装置用转印定影部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电子照相装置用转印定影部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电子照相装置用转印定影部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子照相装置用转印定影部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照相装置用转印定影部件.pdf(2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是提供一种具有耐热性,耐久性,并且提高墨粉释放性的转印定影部件。其是通过溶胶凝胶法在转印定影部件的基体表面上形成含有氟烷基的有机无机混合释放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摄影术;电影术;利用了光波以外其他波的类似技术;电记录术;全息摄影术〔4〕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