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历史数据聚类的电力设备动态阈值整定方法.pdf

上传人:r5 文档编号:624147 上传时间:2018-02-26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1.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379671.3

申请日:

2014.08.04

公开号:

CN104134006A

公开日:

2014.11.05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6F 19/00申请日:20140804|||公开

IPC分类号:

G06F19/00(2011.01)I

主分类号:

G06F19/00

申请人:

昆明理工大学

发明人:

束洪春; 曹立平; 董俊

地址:

650093 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学府路253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历史数据聚类的电力设备动态阈值整定方法,在对变电站设备在线监测数据的处理应用时,以已经收集到的历史数据为依据,按照数值分布空间的范围初步划分电力设备运行的不同状态空间,基于电力设备相关运行规范定义的标准和历史数据分布范围,进行状态空间的原始边界的确定、阈值的选取;将监测数据按照数据出现的区域范围进行初步聚类,以历史数据确定的状态空间为依据将监测数据与状态空间范围按接近程度进行聚类区分匹配,形成设备运行的不同状态的监测数据的数值范围;在设备运行监测数据的持续补充并进行区分匹配中,按照数据出现的概率分布范围逐渐修正其边界,完成动态的电力设备运行状态阈值整定,形成设备运行状态的判断依据。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基于历史数据聚类的电力设备动态阈值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变电站设备在线监测数据的处理应用时,以已经收集到的历史数据为依据,按照数值分布空间的范围初步划分电力设备运行的不同状态空间,基于电力设备相关运行规范定义的标准和历史数据分布范围,进行状态空间的原始边界的确定、阈值的选取;将监测数据按照数据出现的区域范围进行初步聚类,以历史数据确定的状态空间为依据将监测数据与状态空间范围按接近程度进行聚类区分匹配,形成设备运行的不同状态的监测数据的数值范围;在设备运行监测数据的持续补充并进行区分匹配中,按照数据出现的概率分布范围逐渐修正其边界,完成动态的电力设备运行状态阈值整定,形成设备运行状态的判断依据。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历史数据聚类的电力设备动态阈值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
(1)通过应用电力设备的相关历史数据,至少包含概论值、规程值、经验值、预试值的资料;按照电力设备运行规范的要求和已有的确定的电力设备运行状态值域,初步将设备运行的状态空间划分为不同的值域范围,即正常运行、异常可运行、预警、告警四种运行状态;
(2)通过电力设备的相关历史数据,至少包含概论值、规程值、经验值、预试值的资料;中同一监测量的最大、最小边界值的比较选择,确定各个状态空间的阈值的选择;基于统计学原理通过分析历史数据的概率分布,确定(1)划分的不同的状态空间的原始边界的确定,即数据出现的范围为初步确定的状态空间的原始范围,圈定其边界;
(3)将监测数据进行初步聚类划分(即根据最大化类内相似性、最小化类间相似性的原则进行聚类,使得在同一个类中的对象具有很高的相似性,而与其它类中的对象很不相似),以历史数据确定的电力设备运行状态空间为基本范围,将监测数据与状态空间范围按接近程度进行聚类区分匹配,即将数据所处范围与状态空间范围相互近似重合区域匹配为同一类,形成反映设备运行不同状态的监测数据的数值范围;
聚类区分匹配方法为借助于若干分析指标对变量之间的密切程度进行测定,即相关分析,按照跟不同的状态空间密切程度相互比较,密切程度最高的状态空间为数据应该匹配的值域范围。在判断相关关系密切程度之前,首先确定现象之间有无相关关系。确定方法有:一是根据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综合分析判断;二是用相关图表进一步确定现象之间相关的方向和形式。在此基础上通过计算相关系数或相关指数来测定相关关系密切的程度;相关系数r计算公式如下:
r=σxy2σxσy=Σ(x-x‾)(y-y‾)Σ(x-x‾)2Σy-y‾)2]]>
=xy‾-x‾·y‾(x‾2-x‾2)·(y→2-y‾2)=nΣxy-ΣxΣyx2-(Σx)2y2-(Σy)2]]>
利用相关系数判断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标准定义如下:
若相关系数|r|=0,则相关程度为完全不相关;
若相关系数0<|r|≤0.3,则相关程度为微弱相关;
若相关系数0.3<|r|≤0.5,则相关程度为低度相关;
若相关系数0.5<|r|≤0.8,则相关程度为显著相关;
若相关系数0.8<|r|≤1,则相关程度为高度相关;
若相关系数|r|=1,则相关程度为完全相关;
上述公式相关内容中,聚类匹配依据为待聚类数据跟状态空间值域范围的相关系数的直接比较确定,定义中相关程度的划分意义为直观表述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
(4)在(3)的基础上持续补充后续监测数据并进行区分匹配,按照数据出现的概率分布范围逐渐修正不同状态空间的边界,不断修改不同区域的阈值,进行电力设备运行状态阈值整定,形成设备运行状态的判断依据。

说明书

一种基于历史数据聚类的电力设备动态阈值整定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历史数据聚类的电力设备动态阈值整定方法,属于电力系统设备监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电网与物联网技术在各个层面的融合发展,物联网技术在变电站在线监测中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基于物联网技术实现的电力设备在线监测产生海量的异构数据,在对此类数据的分析处理基础上,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判断,以形成设备的全过程运行管理,需要对设备不同运行状态进行区域划分。现有的电力设备运行状态区分划分的阈值设定大多根据电力设备的初始信息(如概论值、规程值、经验值、预试值)直接给定,一旦给定无法改变,无法准确反映动态的设备真实运行状态,阈值的设定与实际运行的变化不能有效同步。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基于历史数据聚类的电力设备动态阈值整定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历史数据聚类的电力设备动态阈值整定方法,在对变电站设备在线监测数据的处理应用时,以已经收集到的历史数据(至少包含设备的概论值、规程值、经验值、预试值的资料)为依据,按照数值分布空间的范围初步划分电力设备运行的不同状态空间(定义为正常运行、异常可运行、预警、告警四种运行状态),基于电力设备相关运行规范定义的标准和历史数据分布范围,进行状态空间的原始边界的确定、阈值的选取;将监测数据按照数据出现的区域范围进行初步聚类,以历史数据确定的状态空间为依据将监测数据与状态空间范围按接近程度进行聚类区分匹配(即将数据所处范围与状态空间范围相互近似重合区域匹配为同一类),形成设备运行的不同状态的监测数据的数值范围;在设备运行监测数据的持续补充并进行区分匹配中,按照数据出现的概率分布范围逐渐修正其边界,完成动态的电力设备运行状态阈值整定,形成设备运行状态的判断依据,提高决策(确定电力设备某种运行状态)的准确性。 
具体步骤如下: 
(1)通过应用电力设备的相关历史数据,至少包含概论值、规程值、经验值、预试值的资料;按照电力设备运行规范的要求和已有的确定的电力设备运行状态值域,初步将设备运行的状态空间划分为不同的值域范围,即正常运行、异常可运行、预警、告警四种运行状态; 
(2)通过电力设备的相关历史数据,至少包含概论值、规程值、经验值、预试值的资料;中同一监测量的最大、最小边界值的比较选择,确定各个状态空间的阈值的选择;基于统计学原理通过分析历史数据的概率分布,确定(1)划分的不同的状态空间的原始边界的确定, 即数据出现的范围为初步确定的状态空间的原始范围,圈定其边界; 
(3)将监测数据进行初步聚类划分(即根据最大化类内相似性、最小化类间相似性的原则进行聚类,使得在同一个类中的对象具有很高的相似性,而与其它类中的对象很不相似),以历史数据确定的电力设备运行状态空间为基本范围,将监测数据与状态空间范围按接近程度进行聚类区分匹配,即将数据所处范围与状态空间范围相互近似重合区域匹配为同一类,形成反映设备运行不同状态的监测数据的数值范围; 
聚类区分匹配方法为借助于若干分析指标对变量之间的密切程度进行测定,即相关分析,按照跟不同的状态空间密切程度相互比较,密切程度最高的状态空间为数据应该匹配的值域范围。在判断相关关系密切程度之前,首先确定现象之间有无相关关系。确定方法有:一是根据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综合分析判断;二是用相关图表进一步确定现象之间相关的方向和形式。在此基础上通过计算相关系数或相关指数来测定相关关系密切的程度;相关系数r计算公式如下: 
r=σxy2σxσy=Σ(x-x‾)(y-y‾)Σ(x-x‾)2Σy-y‾)2=xy‾-x‾·y‾(x‾2-x‾2)·(y→2-y‾2)=nΣxy-ΣxΣyx2-(Σx)2y2-(Σy)2]]>
利用相关系数判断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标准定义如下: 
若相关系数|r|=0,则相关程度为完全不相关; 
若相关系数0<|r|≤0.3,则相关程度为微弱相关; 
若相关系数0.3<|r|≤0.5,则相关程度为低度相关; 
若相关系数0.5<|r|≤0.8,则相关程度为显著相关; 
若相关系数0.8<|r|≤1,则相关程度为高度相关; 
若相关系数|r|=1,则相关程度为完全相关; 
上述公式相关内容中,聚类匹配依据为待聚类数据跟状态空间值域范围的相关系数的直接比较确定,定义中相关程度的划分意义为直观表述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 
(4)在(3)的基础上持续补充后续监测数据并进行区分匹配,按照数据出现的概率分布范围逐渐修正不同状态空间的边界,不断修改不同区域的阈值,进行电力设备运行状态阈 值整定,形成设备运行状态的判断依据,提高决策(确定电力设备某种运行状态)的准确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方法中,电力设备运行状态阈值的整定不必仅仅依靠预试值、规程值等一些有限的历史数据来确定,而且依靠设备运行监测数据的匹配整定,可以反映动态的设备真实运行状态,阈值的设定与实际运行的变化实现了有效同步; 
2、本发明中采用的监测数据先进行聚类,再与初步划分的运行状态空间进行区分匹配的方法,有效提升了对电力设备在线监测产生的大量异构数据处理分析的效率; 
3,、本发明中采用了持续补充后续监测数据并进行区分匹配,不断修正阈值的方法,提高了决策(确定电力设备某种运行状态)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变压器运行状态区域划分图; 
图2是本发明聚类原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初定分区与数据匹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基于历史数据聚类的电力设备动态阈值整定方法,在对变电站设备在线监测数据的处理应用时,以已经收集到的历史数据(至少包含设备的概论值、规程值、经验值、预试值的资料)为依据,按照数值分布空间的范围初步划分电力设备运行的不同状态空间(定义为正常运行、异常可运行、预警、告警四种运行状态),基于电力设备相关运行规范定义的标准和历史数据分布范围,进行状态空间的原始边界的确定、阈值的选取;将监测数据按照数据出现的区域范围进行初步聚类,以历史数据确定的状态空间为依据将监测数据与状态空间范围按接近程度进行聚类区分匹配(即将数据所处范围与状态空间范围相互近似重合区域匹配为同一类),形成设备运行的不同状态的监测数据的数值范围;在设备运行监测数据的持续补充并进行区分匹配中,按照数据出现的概率分布范围逐渐修正其边界,完成动态的电力设备运行状态阈值整定,形成设备运行状态的判断依据,提高决策(确定电力设备某种运行状态)的准确性。 
具体步骤如下: 
(1)通过应用电力设备的相关历史数据,至少包含概论值、规程值、经验值、预试值的资料;按照电力设备运行规范的要求和已有的确定的电力设备运行状态值域,初步将设备运行的状态空间划分为不同的值域范围,即正常运行、异常可运行、预警、告警四种运行状态; 
(2)通过电力设备的相关历史数据,至少包含概论值、规程值、经验值、预试值的资料; 中同一监测量的最大、最小边界值的比较选择,确定各个状态空间的阈值的选择;基于统计学原理通过分析历史数据的概率分布,确定(1)划分的不同的状态空间的原始边界的确定,即数据出现的范围为初步确定的状态空间的原始范围,圈定其边界; 
(3)将监测数据进行初步聚类划分(即根据最大化类内相似性、最小化类间相似性的原则进行聚类,使得在同一个类中的对象具有很高的相似性,而与其它类中的对象很不相似),以历史数据确定的电力设备运行状态空间为基本范围,将监测数据与状态空间范围按接近程度进行聚类区分匹配,即将数据所处范围与状态空间范围相互近似重合区域匹配为同一类,形成反映设备运行不同状态的监测数据的数值范围; 
聚类区分匹配方法为借助于若干分析指标对变量之间的密切程度进行测定,即相关分析,按照跟不同的状态空间密切程度相互比较,密切程度最高的状态空间为数据应该匹配的值域范围。在判断相关关系密切程度之前,首先确定现象之间有无相关关系。确定方法有:一是根据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综合分析判断;二是用相关图表进一步确定现象之间相关的方向和形式。在此基础上通过计算相关系数或相关指数来测定相关关系密切的程度;相关系数r计算公式如下: 
r=σxy2σxσy=Σ(x-x‾)(y-y‾)Σ(x-x‾)2Σy-y‾)2=xy‾-x‾·y‾(x‾2-x‾2)·(y→2-y‾2)=nΣxy-ΣxΣyx2-(Σx)2y2-(Σy)2]]>
利用相关系数判断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标准定义如下: 
若相关系数|r|=0,则相关程度为完全不相关; 
若相关系数0<|r|≤0.3,则相关程度为微弱相关; 
若相关系数0.3<|r|≤0.5,则相关程度为低度相关; 
若相关系数0.5<|r|≤0.8,则相关程度为显著相关; 
若相关系数0.8<|r|≤1,则相关程度为高度相关; 
若相关系数|r|=1,则相关程度为完全相关; 
上述公式相关内容中,聚类匹配依据为待聚类数据跟状态空间值域范围的相关系数的直接比较确定,定义中相关程度的划分意义为直观表述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 
(4)在(3)的基础上持续补充后续监测数据并进行区分匹配,按照数据出现的概率分布范围逐渐修正不同状态空间的边界,不断修改不同区域的阈值,进行电力设备运行状态阈值整定,形成设备运行状态的判断依据,提高决策(确定电力设备某种运行状态)的准确性。 
实施例1:以变压器在线监测为例,监测量为变压器油中气体和成分、局部放电量,以监测量之间的同时刻关联关系建立每两个量关联的二维坐标,将监测量投影到二维空间中,划分不同的状态区域。参考变压器的历史数据(铭牌值、规程值、预防性试验值)定义变压器运行状态的四个分区(如图1所示)。 
基于概率分布的原理,应用变压器历史数据(至少包含概论值、规程值、经验值、预试值的资料),对四个状态分区进行原始边界的确定、阈值的选取。区域A的初步边界可由变压器投运前预防性试验确定;区域B的初步边界由超出正常运行值一定比例设置(不同监测量的比例值根据运行规范的要求值域区别确定);区域C的初步边界为大于区域B的最大值边界而未达到故障告警的值为边界条件;区域D的初步边界可由变压器故障特征值确定。 
区域A----正常运行:在稳定、安全、可靠条件下运行。 
区域B----异常可运行:当遇到某测量值与参考值有差异,用于调用其它测量信息与之关联比对的触发信息。 
区域C----预警:要求更加关注时,用于通知人员而设计的运行信号。 
区域D----告警:要求立即采取纠正动作时,用于通知人员而设计的运行信号。 
将监测量根据量值分布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实现初级聚合(以油中气体成分C2H2和C2H4的含量之间的关系建立二维坐标为例,将不同时刻C2H2和C2H4的含量关系投射到坐标内,形成数值分布区域不同的聚集区域,将其进行初步圈定划分,其它监测量值之间的聚合关系类似),聚类原理如图2所示。将按照历史数据定义的运行状态范围与初级聚合形成的分类区进行区分匹配,根据接近程度确定变压器的实际监测量的分类区域具体归属,分别符合四个分区条件的聚类区域即为运行的不同状态区域(原理如图3所示)。 
将后续的监测数据加入分析系统,以概率分布的方式,按照监测量的具体分布区域,逐步修正确定各个区域的边界阈值,形成变压器运行状态动态阈值整定,从而实现变压器的准确的运行状态判断依据,提高决策(确定变压器某种运行状态)的准确性。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一种基于历史数据聚类的电力设备动态阈值整定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一种基于历史数据聚类的电力设备动态阈值整定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一种基于历史数据聚类的电力设备动态阈值整定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基于历史数据聚类的电力设备动态阈值整定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基于历史数据聚类的电力设备动态阈值整定方法.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34006A43申请公布日20141105CN104134006A21申请号201410379671322申请日20140804G06F19/0020110171申请人昆明理工大学地址650093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学府路253号72发明人束洪春曹立平董俊54发明名称一种基于历史数据聚类的电力设备动态阈值整定方法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历史数据聚类的电力设备动态阈值整定方法,在对变电站设备在线监测数据的处理应用时,以已经收集到的历史数据为依据,按照数值分布空间的范围初步划分电力设备运行的不同状态空间,基于电力设备相关运行规范定义的标准和历史数据分布范围,进行状态空间的。

2、原始边界的确定、阈值的选取;将监测数据按照数据出现的区域范围进行初步聚类,以历史数据确定的状态空间为依据将监测数据与状态空间范围按接近程度进行聚类区分匹配,形成设备运行的不同状态的监测数据的数值范围;在设备运行监测数据的持续补充并进行区分匹配中,按照数据出现的概率分布范围逐渐修正其边界,完成动态的电力设备运行状态阈值整定,形成设备运行状态的判断依据。51INTCL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5页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5页附图2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34006ACN104134006A1/2页21一种基于历史数据聚类的电力设备动态阈值整定方法,。

3、其特征在于在对变电站设备在线监测数据的处理应用时,以已经收集到的历史数据为依据,按照数值分布空间的范围初步划分电力设备运行的不同状态空间,基于电力设备相关运行规范定义的标准和历史数据分布范围,进行状态空间的原始边界的确定、阈值的选取;将监测数据按照数据出现的区域范围进行初步聚类,以历史数据确定的状态空间为依据将监测数据与状态空间范围按接近程度进行聚类区分匹配,形成设备运行的不同状态的监测数据的数值范围;在设备运行监测数据的持续补充并进行区分匹配中,按照数据出现的概率分布范围逐渐修正其边界,完成动态的电力设备运行状态阈值整定,形成设备运行状态的判断依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历史数据聚类的电。

4、力设备动态阈值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1通过应用电力设备的相关历史数据,至少包含概论值、规程值、经验值、预试值的资料;按照电力设备运行规范的要求和已有的确定的电力设备运行状态值域,初步将设备运行的状态空间划分为不同的值域范围,即正常运行、异常可运行、预警、告警四种运行状态;2通过电力设备的相关历史数据,至少包含概论值、规程值、经验值、预试值的资料;中同一监测量的最大、最小边界值的比较选择,确定各个状态空间的阈值的选择;基于统计学原理通过分析历史数据的概率分布,确定1划分的不同的状态空间的原始边界的确定,即数据出现的范围为初步确定的状态空间的原始范围,圈定其边界;3将监测数据进行初步聚类划。

5、分即根据最大化类内相似性、最小化类间相似性的原则进行聚类,使得在同一个类中的对象具有很高的相似性,而与其它类中的对象很不相似,以历史数据确定的电力设备运行状态空间为基本范围,将监测数据与状态空间范围按接近程度进行聚类区分匹配,即将数据所处范围与状态空间范围相互近似重合区域匹配为同一类,形成反映设备运行不同状态的监测数据的数值范围;聚类区分匹配方法为借助于若干分析指标对变量之间的密切程度进行测定,即相关分析,按照跟不同的状态空间密切程度相互比较,密切程度最高的状态空间为数据应该匹配的值域范围。在判断相关关系密切程度之前,首先确定现象之间有无相关关系。确定方法有一是根据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综合。

6、分析判断;二是用相关图表进一步确定现象之间相关的方向和形式。在此基础上通过计算相关系数或相关指数来测定相关关系密切的程度;相关系数R计算公式如下利用相关系数判断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标准定义如下若相关系数|R|0,则相关程度为完全不相关;若相关系数0|R|03,则相关程度为微弱相关;权利要求书CN104134006A2/2页3若相关系数03|R|05,则相关程度为低度相关;若相关系数05|R|08,则相关程度为显著相关;若相关系数08|R|1,则相关程度为高度相关;若相关系数|R|1,则相关程度为完全相关;上述公式相关内容中,聚类匹配依据为待聚类数据跟状态空间值域范围的相关系数的直接比较确定,定义。

7、中相关程度的划分意义为直观表述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4在3的基础上持续补充后续监测数据并进行区分匹配,按照数据出现的概率分布范围逐渐修正不同状态空间的边界,不断修改不同区域的阈值,进行电力设备运行状态阈值整定,形成设备运行状态的判断依据。权利要求书CN104134006A1/5页4一种基于历史数据聚类的电力设备动态阈值整定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历史数据聚类的电力设备动态阈值整定方法,属于电力系统设备监测技术领域。背景技术0002随着智能电网与物联网技术在各个层面的融合发展,物联网技术在变电站在线监测中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基于物联网技术实现的电力设备在线监测产生海量的异构数据,在。

8、对此类数据的分析处理基础上,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判断,以形成设备的全过程运行管理,需要对设备不同运行状态进行区域划分。现有的电力设备运行状态区分划分的阈值设定大多根据电力设备的初始信息如概论值、规程值、经验值、预试值直接给定,一旦给定无法改变,无法准确反映动态的设备真实运行状态,阈值的设定与实际运行的变化不能有效同步。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基于历史数据聚类的电力设备动态阈值整定方法。0004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历史数据聚类的电力设备动态阈值整定方法,在对变电站设备在线监测数据的处理应用时,以已经收集到的历史数据至少包含设备的概论值、规程值、经验值、预试值的资料为。

9、依据,按照数值分布空间的范围初步划分电力设备运行的不同状态空间定义为正常运行、异常可运行、预警、告警四种运行状态,基于电力设备相关运行规范定义的标准和历史数据分布范围,进行状态空间的原始边界的确定、阈值的选取;将监测数据按照数据出现的区域范围进行初步聚类,以历史数据确定的状态空间为依据将监测数据与状态空间范围按接近程度进行聚类区分匹配即将数据所处范围与状态空间范围相互近似重合区域匹配为同一类,形成设备运行的不同状态的监测数据的数值范围;在设备运行监测数据的持续补充并进行区分匹配中,按照数据出现的概率分布范围逐渐修正其边界,完成动态的电力设备运行状态阈值整定,形成设备运行状态的判断依据,提高决策。

10、确定电力设备某种运行状态的准确性。0005具体步骤如下00061通过应用电力设备的相关历史数据,至少包含概论值、规程值、经验值、预试值的资料;按照电力设备运行规范的要求和已有的确定的电力设备运行状态值域,初步将设备运行的状态空间划分为不同的值域范围,即正常运行、异常可运行、预警、告警四种运行状态;00072通过电力设备的相关历史数据,至少包含概论值、规程值、经验值、预试值的资料;中同一监测量的最大、最小边界值的比较选择,确定各个状态空间的阈值的选择;基于统计学原理通过分析历史数据的概率分布,确定1划分的不同的状态空间的原始边界的确定,即数据出现的范围为初步确定的状态空间的原始范围,圈定其边界;。

11、说明书CN104134006A2/5页500083将监测数据进行初步聚类划分即根据最大化类内相似性、最小化类间相似性的原则进行聚类,使得在同一个类中的对象具有很高的相似性,而与其它类中的对象很不相似,以历史数据确定的电力设备运行状态空间为基本范围,将监测数据与状态空间范围按接近程度进行聚类区分匹配,即将数据所处范围与状态空间范围相互近似重合区域匹配为同一类,形成反映设备运行不同状态的监测数据的数值范围;0009聚类区分匹配方法为借助于若干分析指标对变量之间的密切程度进行测定,即相关分析,按照跟不同的状态空间密切程度相互比较,密切程度最高的状态空间为数据应该匹配的值域范围。在判断相关关系密切程度。

12、之前,首先确定现象之间有无相关关系。确定方法有一是根据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综合分析判断;二是用相关图表进一步确定现象之间相关的方向和形式。在此基础上通过计算相关系数或相关指数来测定相关关系密切的程度;相关系数R计算公式如下00100011利用相关系数判断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标准定义如下0012若相关系数|R|0,则相关程度为完全不相关;0013若相关系数0|R|03,则相关程度为微弱相关;0014若相关系数03|R|05,则相关程度为低度相关;0015若相关系数05|R|08,则相关程度为显著相关;0016若相关系数08|R|1,则相关程度为高度相关;0017若相关系数|R|1,则相关程度为。

13、完全相关;0018上述公式相关内容中,聚类匹配依据为待聚类数据跟状态空间值域范围的相关系数的直接比较确定,定义中相关程度的划分意义为直观表述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00194在3的基础上持续补充后续监测数据并进行区分匹配,按照数据出现的概率分布范围逐渐修正不同状态空间的边界,不断修改不同区域的阈值,进行电力设备运行状态阈值整定,形成设备运行状态的判断依据,提高决策确定电力设备某种运行状态的准确性。002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00211、本发明方法中,电力设备运行状态阈值的整定不必仅仅依靠预试值、规程值等一些有限的历史数据来确定,而且依靠设备运行监测数据的匹配整定,可以反映动态的设备真实运行状态,阈值。

14、的设定与实际运行的变化实现了有效同步;00222、本发明中采用的监测数据先进行聚类,再与初步划分的运行状态空间进行区分匹配的方法,有效提升了对电力设备在线监测产生的大量异构数据处理分析的效率;00233,、本发明中采用了持续补充后续监测数据并进行区分匹配,不断修正阈值的方法,提高了决策确定电力设备某种运行状态的准确性。说明书CN104134006A3/5页6附图说明0024图1是本发明变压器运行状态区域划分图;0025图2是本发明聚类原理示意图;0026图3是本发明初定分区与数据匹配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27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0028一种基于历史数据聚类的电力设备动。

15、态阈值整定方法,在对变电站设备在线监测数据的处理应用时,以已经收集到的历史数据至少包含设备的概论值、规程值、经验值、预试值的资料为依据,按照数值分布空间的范围初步划分电力设备运行的不同状态空间定义为正常运行、异常可运行、预警、告警四种运行状态,基于电力设备相关运行规范定义的标准和历史数据分布范围,进行状态空间的原始边界的确定、阈值的选取;将监测数据按照数据出现的区域范围进行初步聚类,以历史数据确定的状态空间为依据将监测数据与状态空间范围按接近程度进行聚类区分匹配即将数据所处范围与状态空间范围相互近似重合区域匹配为同一类,形成设备运行的不同状态的监测数据的数值范围;在设备运行监测数据的持续补充并。

16、进行区分匹配中,按照数据出现的概率分布范围逐渐修正其边界,完成动态的电力设备运行状态阈值整定,形成设备运行状态的判断依据,提高决策确定电力设备某种运行状态的准确性。0029具体步骤如下00301通过应用电力设备的相关历史数据,至少包含概论值、规程值、经验值、预试值的资料;按照电力设备运行规范的要求和已有的确定的电力设备运行状态值域,初步将设备运行的状态空间划分为不同的值域范围,即正常运行、异常可运行、预警、告警四种运行状态;00312通过电力设备的相关历史数据,至少包含概论值、规程值、经验值、预试值的资料;中同一监测量的最大、最小边界值的比较选择,确定各个状态空间的阈值的选择;基于统计学原理通。

17、过分析历史数据的概率分布,确定1划分的不同的状态空间的原始边界的确定,即数据出现的范围为初步确定的状态空间的原始范围,圈定其边界;00323将监测数据进行初步聚类划分即根据最大化类内相似性、最小化类间相似性的原则进行聚类,使得在同一个类中的对象具有很高的相似性,而与其它类中的对象很不相似,以历史数据确定的电力设备运行状态空间为基本范围,将监测数据与状态空间范围按接近程度进行聚类区分匹配,即将数据所处范围与状态空间范围相互近似重合区域匹配为同一类,形成反映设备运行不同状态的监测数据的数值范围;0033聚类区分匹配方法为借助于若干分析指标对变量之间的密切程度进行测定,即相关分析,按照跟不同的状态空。

18、间密切程度相互比较,密切程度最高的状态空间为数据应该匹配的值域范围。在判断相关关系密切程度之前,首先确定现象之间有无相关关系。确定方法有一是根据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综合分析判断;二是用相关图表进一步确定现象之间相关的方向和形式。在此基础上通过计算相关系数或相关指数来测定相关关系密切的程度;相关系数R计算公式如下说明书CN104134006A4/5页700340035利用相关系数判断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标准定义如下0036若相关系数|R|0,则相关程度为完全不相关;0037若相关系数0|R|03,则相关程度为微弱相关;0038若相关系数03|R|05,则相关程度为低度相关;0039若相关系数0。

19、5|R|08,则相关程度为显著相关;0040若相关系数08|R|1,则相关程度为高度相关;0041若相关系数|R|1,则相关程度为完全相关;0042上述公式相关内容中,聚类匹配依据为待聚类数据跟状态空间值域范围的相关系数的直接比较确定,定义中相关程度的划分意义为直观表述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00434在3的基础上持续补充后续监测数据并进行区分匹配,按照数据出现的概率分布范围逐渐修正不同状态空间的边界,不断修改不同区域的阈值,进行电力设备运行状态阈值整定,形成设备运行状态的判断依据,提高决策确定电力设备某种运行状态的准确性。0044实施例1以变压器在线监测为例,监测量为变压器油中气体和成分、局部放。

20、电量,以监测量之间的同时刻关联关系建立每两个量关联的二维坐标,将监测量投影到二维空间中,划分不同的状态区域。参考变压器的历史数据铭牌值、规程值、预防性试验值定义变压器运行状态的四个分区如图1所示。0045基于概率分布的原理,应用变压器历史数据至少包含概论值、规程值、经验值、预试值的资料,对四个状态分区进行原始边界的确定、阈值的选取。区域A的初步边界可由变压器投运前预防性试验确定;区域B的初步边界由超出正常运行值一定比例设置不同监测量的比例值根据运行规范的要求值域区别确定;区域C的初步边界为大于区域B的最大值边界而未达到故障告警的值为边界条件;区域D的初步边界可由变压器故障特征值确定。0046区。

21、域A正常运行在稳定、安全、可靠条件下运行。0047区域B异常可运行当遇到某测量值与参考值有差异,用于调用其它测量信息与之关联比对的触发信息。0048区域C预警要求更加关注时,用于通知人员而设计的运行信号。0049区域D告警要求立即采取纠正动作时,用于通知人员而设计的运行信号。0050将监测量根据量值分布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实现初级聚合以油中气体成分C2H2和C2H4的含量之间的关系建立二维坐标为例,将不同时刻C2H2和C2H4的含量关系投射到坐标内,形成数值分布区域不同的聚集区域,将其进行初步圈定划分,其它监测量值之间的聚合关系类似,聚类原理如图2所示。将按照历史数据定义的运行状态范围与初级聚合。

22、形成说明书CN104134006A5/5页8的分类区进行区分匹配,根据接近程度确定变压器的实际监测量的分类区域具体归属,分别符合四个分区条件的聚类区域即为运行的不同状态区域原理如图3所示。0051将后续的监测数据加入分析系统,以概率分布的方式,按照监测量的具体分布区域,逐步修正确定各个区域的边界阈值,形成变压器运行状态动态阈值整定,从而实现变压器的准确的运行状态判断依据,提高决策确定变压器某种运行状态的准确性。0052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说明书CN104134006A1/2页9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4134006A2/2页10图3说明书附图CN104134006A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计算;推算;计数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