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调剂供应容器和成像装置.pdf

上传人:zhu****69 文档编号:6238784 上传时间:2019-05-24 格式:PDF 页数:43 大小:1.8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510007844.X

申请日:

2002.02.19

公开号:

CN1661490A

公开日:

2005.08.31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G03G15/08; G03G15/00

主分类号:

G03G15/08; G03G15/00

申请人:

佳能株式会社;

发明人:

山田祐介; 伴丰; 田泽文朗; 皆川浩范

地址:

日本东京

优先权:

2001.02.19 JP 042536/2001; 2001.06.08 JP 174179/2001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刘志平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可拆卸地装配在成像装置上的色调剂供应容器,包括容纳色调剂的主体;使色调剂从主体中排放的开口;设置于主体中的可旋转供料元件,通过其旋转供给色调剂;其中,供料元件包括提升部分,用于在主体中提升色调剂;引导部分,用于向下朝开口引导收集部分提起的色调剂;和下降部分,用于使提升部分提起的色调剂下落而不随着供料元件的旋转向开口供给。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可拆卸地安装在成像装置上的调色剂供应容器,上述调色剂供应容 器包括: 一用于容纳调色剂的可旋转的容器体部,上述容器体部在一个纵向端部具 有用于允许调色剂排放的开口部分; 为了与上述容器体部一体地旋转而设置的供料构件,它用于朝上述开口部 分供给上述容器体部中的调色剂, 其特征在于,上述供料构件有一基本沿上述容器体部的整个长度延伸的盘 状构件,上述盘状构件备有突起,它们相对于上述盘状构件的旋转轴线倾斜, 并有效地随上述容器体部的旋转朝上述开口部分引导调色剂,并且,上述突起 沿上述容器体部的纵向设置在各自不同的位置上,至少在上述盘状构件的一侧, 以用于在上述容器体部的另一纵向端部的附近朝上述开口供给调色剂。
2: 如权利要求1的调色剂供应容器,其特征为,上述盘状构件在上述突起 的相邻突起之间具有通孔,以使调色剂从上述盘状构件下落,以搅拌调色剂。
3: 如权利要求1的调色剂供应容器,其特征为,在上述盘状构件的另一侧, 在纵向的不同位置上,也设置上述突起。
4: 如权利要求1的调色剂供应容器,其特征为,上述突起中的一个与上述 开口部分接近或相邻。
5: 如权利要求1或3的调色剂供应容器,它进一步包括一从上述开口部分 延伸的中空的延伸部分,上述延伸部分在自由端有一开口,以允许调色剂的排 放。

说明书


色调剂供应容器和成像装置

    发明领域和相关技术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电子照相成像法或静电记录法的成像装置,和与这样的成像装置一起使用的色调剂供应容器。本发明特别涉及诸如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等这样的成像装置,和与这样的成像装置一起使用的色调剂供应容器。

    在诸如电子照相复印机,打印机等成像装置中,已经将色调剂微粉用作显影剂。随着成像装置中显影剂的消耗,用色调剂供应容器将色调剂供应至成像装置。

    由于色调剂是微粉的形式,在色调剂供给操作期间就存在以下问题,色调剂分散并污染操作者及靠近装置的区域。因此,已经产生许多关于预防此问题的方法的建议,并且其中一些已经实际应用。根据这些建议中的一个建议,色调剂供应容器置于成像装置(以下称为装置主要组件)的主要组件中,并且色调剂供应容器内的色调剂根据需要从容器中少量排放。在这种方法的情况下,难以可靠并自然地(依靠重力)排放色调剂。因此,需要对搅拌/输送色调剂的装置做一些规定。

    日本专利申请公开7-113796中公开的色调剂供应容器整体外形上是近似的圆柱形状。其在纵向端壁中的一个壁上设置有相对小的色调剂出口。其也配有位于容器内部的螺旋色调剂搅拌/输送元件。此螺旋元件是外部驱动的;通过相应的容器纵向端壁,外部驱动力传送至此螺旋元件纵端中的一端上。螺旋搅拌/输送元件的另一端,即非驱动端,自由存在。

    日本公开专利申请7-104572公开地色调剂供应容器也包含色调搅拌器,其具有许多由弹性物质形成的搅拌桨叶。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改变从旋转轴到搅拌桨叶头部的距离而使搅拌器桨叶形成不规则的四边形,从而获得在与容器轴向方向平行的输送色调剂的力。

    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两个搅拌元件的每一个的纵向端中的一端都是穿过在纵向端中的一端处的容器壁上。因此,有搅拌元件延伸出的容器壁部分需装配一些型号的支承/密封机构。至于选样的支承/密封机构的结构是广泛使用的,齿轮安装于搅拌元件的纵向端,且密封元件夹在齿轮和容器壁之间。至于密封元件,通常使用毛毡,或油封圈。

    这类色调剂容器装配在成像装置的主要组件内。操作中,当色调剂容器内的色调剂搅拌/输送元件由自设备主要组件一侧传送来的力驱动旋转时,容器内的色调剂在容器内输送,然后根据需要从色调剂出口连续少量排放。

    日本公开专利申请7-44000公开了另一种现有技术的色调剂供应容器。根据此申请,色调剂供应容器为近似的圆柱形瓶子;换言之,色调剂供应容器有:相当于瓶子颈部,直径最小的色调剂出口部分;相当于瓶子的主体,容纳色调剂的部分,和圆形截锥体形式的渐近部分,这相当于连接瓶子颈部和主体的瓶子连接部分。主体部分的内表面装配有一个或多个旋脊,它们从主体的一个纵向端延伸到另一个纵向端。出口部分的向外一端设置有一个孔,色调剂通过这个孔排放。操作中,随着色调剂供应容器旋转,其中的色调剂通过旋脊朝向色调剂出口输送,通过渐近部分引导(或提升)到色调剂出口,然后从排出孔排放。

    日本公开专利申请10-260574也公开了一种现有技术的色调剂供应容器。此色调剂供应容器也是近似的圆柱形瓶子。换言之,它具有相当于瓶子颈部,直径最小的色调剂出口部分;相当于瓶子的主体,容纳色调剂的部分,和圆形截锥体形式的渐近部分,这相当于连接瓶子颈部和主体的瓶子连接部分。主体部分的内表面装配有单一旋脊,或许多旋脊,它们从主体的一个纵向端延伸到另一个纵向端。出口部分的向外一端装备有一个孔,色调剂通过这个孔排放。然而,此色调剂供应容器与前一个不同之处在于,其渐近部分包括当色调剂输送时,将色调剂向上搜集的部分,和当色调剂向上搜集时将色调剂引导到色调剂出口的部分。

    紧前面这两个现有技术的色调剂供应容器与另两个前面现有技术的色调剂供应容器不同之处在于它们不含搅拌元件。紧前面这两个色调剂供应容器也装配在成像装置的主要组件之内。它们的不同在于,为了输送其中的色调剂,通过来自设备主要组件侧面的驱动力使色调剂供应容器本身旋转。

    然而,上述现有技术的色调剂供应容器会遇到下列问题。

    首先,在日本公开专利申请7-113796和7-104572公开的现有技术色调剂供应容器的情况下,色调剂供应容器承受用于驱动搅拌元件力的部分必须设置支承/密封机构。此要求增加了零件的数量,这又导致增加装配时间和劳动,从而增加生产成本。

    而且,在如上所述的一个支承/密封机构的情况下,色调剂有可能落入支承/密封部分。如果色调剂落入支承/密封部分,色调剂颗粒可能熔化并粘合成更大的色调剂颗粒,如果它们碰巧对显象有作用,就会严重影响图像质量。这就是问题,尽管其很少出现。

    其次,在日本公开专利申请7-44000和10-260574中公开的现有技术色调剂供应容器的情况下,色调剂供应容器没有内部搅拌元件。因此,它们不会遇到上述与支和/密封机构有关的问题。然而,因为它们的内表面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旋脊,它们会遇到下列问题。

    由于这些色调剂供应容器不含用于搅拌其中色调剂的内部搅拌元件等,如果在装运期间它们受到振动,或者如果它们在高温度/湿度条件下长时间储存,其中的色调剂有可能聚集,形成所谓的色调剂桥。没有色调剂搅拌元件,一旦形成色调剂桥,色调剂就不能有效地排放。更具体地说,通过色调剂供应容器内表面上的旋脊将没有破碎的色调剂桥朝出口输送可能会堵塞色调剂出口。

    发明概述: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色调剂供应容器,其在色调剂输送性能和色调剂搅拌性能方面都优于现有技术的色调剂供应容器。

    本发明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当输送色调剂时,能够将色调剂解聚的色调剂供应容器。

    在考虑下列对本发明优选实施方案的描述,并结合附图的基础上,本发明的其它目的、特点和优点会变得更加明显。

    附图简述: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案中成像装置(电子照相复印图像机)主要部件的剖视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电子照相复印机的透视图。

    图3是图1中所示电子照相复印机的顶部透视图,用于说明通过打开色调剂供应容器更换罩,色调剂供应容器怎样装配到电子照相复印机中。

    图4是本发明第一个实施方案中色调剂供应容器的透视图,其中省略了圆柱形壁的一半儿以显示容器的内部。

    图5(A)是本发明第一个实施方案中色调剂供应容器从复印机的正面看,位于包括容器轴线的平面的剖视图,图5(B)是图5(A)中相同容器、A-A平面的剖视图。

    图6(A),6(B)和6(C)是本发明第一个实施方案中色调剂供应容器的剖视示意图,其显示了容器内的色调剂如何从容器中排放。

    图7(A),7(B),和7(C)是本发明第一个实施方案中色调剂输送元件的透视图,前视图和左视图。

    图8(A)和8(B)是从复印机正面看的本发明第一个实施方案中色调剂供应容器的剖视图,和从图8(A)中A-A面看的平面视图,用于描述容器的各种结构零件。

    图9(A)和9(B)是从复印机正面看,内部结构零件与第一个实施方案中色调剂供应容器稍有不同的色调剂供应容器的剖视图,和从与9(A)中A-A面看的平面视图。

    图10是本发明第一个实施方案中色调剂供应容器的分解透视图,用于显示其安装过程。

    图11(A)和11(B)是本发明色调剂供应容器的部分剖视示意图,其中间壁接合圆柱形壁的内壁,并显示了间壁和圆柱形壁内壁之间的位置关系。

    图12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方案中色调剂供应容器的分解透视图,用于显示其安装过程。

    图13(a)和13(b)是本发明色调剂供应容器驱动力传送部分的平面示意图和侧视图,用于显示其结构。

    图14(a)和14(b)是本发明另一个色调剂供应容器驱动力传送部分的平面示意图和侧视图,显示了其结构。

    图15是从复印机的正面看的本发明色调剂供应容器另一个驱动力传送部分的剖示图,和其相邻物。

    图16(A),16(B),和16(C)是本发明第二个实施方案中色调剂供应容器的透视图、侧视图和平面视图,其中在输送元件一面上的倾斜筋板和在输送元件另一面上的倾斜筋板是关于色调剂输送元件镜面对称设置的。

    图17(A),17(B)和17(C)是本发明第二介实施方案中色调剂供应容器的剖视示意图,其显示了当容器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时,容器内的色调剂如何从容器中排放。

    图18(A),18(B)和18(C)是本发明第二个实施方案中色调剂供应容器的剖视示意图,其显示了当容器按反时针方向旋转时,容器内的色调剂如何从容器中排放。

    图19是在倾斜筋板结构方面,不同于第一个和第二个实施方案中输送元件的色调剂输送元件的透视图。

    图20是在倾斜筋板结构方面,不同于第一个和第二个实施方案中输送元件的另一个色调剂输送元件的透视图。

    图21是在倾斜筋板结构方面,不同于第一个和第二个实施方案中输送元件的另一个色调剂输送元件的透视图。

    图22是在倾斜筋板结构方面,不同于第一个和第二个实施方案中输送元件的另一个色调剂输送元件的透视图。

    图23是在倾斜筋板结构方面,不同于第一个和第二个实施方案中输送元件的一色调剂输送元件的透视图。

    图24(A)和24(B)分别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方案中色调剂供应容器的透视部分剖视图和剖视图,其色调剂出口位于容器圆柱形壁中。

    图25(A)和25(B)是色调剂供应容器第一个对比例中色调剂供应容器从复印机的正面看的剖视图,和从图8(A)中A-A平面看的平面视图,其色调剂输送元件未设置孔。

    图26是现有技术色调剂供应容器的第二介对比例中色调剂供应容器的部分断视图,其主体的内表面装备有一个或许多旋脊,用于描述容器的各种结构零件。

    图27是一张图表,其显示了第一个和第二个实施方案,和第一个时比例中的色调剂供应容器的色调剂排放性能。

    优选实施方案详述:

    以下,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

    首先,参考图1,将描述成像装置的一个实施例,即电子照相复印机的结构,它装配了本发明的色调剂供应容器。

    (电子照相成像装置)

    图1中,代码1指的是电子照相复印机的主要部件(在下文中,将其称为设备主要组件)。

    代码100指的是原件,其位于原件放置破璃板102上。原件101的成像信息的光学像通过光学部分103的许多镜子和透镜Ln聚焦在作为图像生成元件(下文中,将其称为感光鼓)的电子照相感光元件上。

    代码105-108指的是卡盒。按层放置在这些卡盒中的记录介质p(下文中,将其称为“纸p”),纸其大小或与操作者通过图2中所示的控制面板100a输入的信息相匹配,或与原件的大小相匹配,这是在卡盒105-108的纸张尺寸信息的基础上进行选择的。顺便说一下,选择记录介质不局限于纸。例如,根据需要,OHP等也可以用作记录介质。

    选择的纸p通过供给/分离装置105A-108A中相应的供给/分离装置离开卡盒105-108中的一个,进而经过输送部分109输送到记录辊110。记录辊110进而使纸p随感光鼓104的自转同步输送并使光学部分103扫描定时。代码111和112分别指的是转印充电设备和分离充电设备。在感光鼓104上形成的色调剂图像通过转印放电设备111转印到纸p上。

    接着,已经转印上色调剂图像的纸p,通过分离放电没备与感光鼓104分离。

    此后,通过纸输送部分113将纸p输送到定影部分114,其中纸p上的色调剂图像通过加热和压力定形在纸p上。接下来,当复印机处于单面复印12模式时,通过反转部分115输送纸p,并通过放电辊116将其排放至盘117,而当处于两面复印模式时,通过控制反转部分115的瓣阀118,经过再供给输送通路119和120将纸p输送到记录辊110,在纸p经过了与处于单面复印模式时经过的路径相同的路径之后,将其排放至收集盘117。

    更具体地说,当处于两面模式时,当纸p通过反转部分115时,纸p仅仅通过放电辊116由设备主要部件部分放电。换言之,当纸p仍然由设备主要组件放电时,只要纸p的尾部一通过瓣阀118,就控制瓣阀118,同时放电辊116就逆向旋转以将纸p送回设备主要组件中。此后,经过再供给输送通路119和120将纸p输送到记录辊110。然后,纸p经与处于单面复印模式时经过的路径相同的路径而排放至收集盘117。

    在如上所述构成的设备主要组件100中,在感光鼓104周围还设置了显影部分201,清理部分202,主要充电部分203等。借助于色调剂,显影部分201将通过光学部分103曝光感光鼓104外周表面形成的静电潜像显影。用于向显影部分210供给色调剂的色调剂供应容器可移动地安装在设备主要组件的色调剂供应容器装配部分上。

    显影部分210装备有色调剂料仓201a和显影设备201b。色调剂料仓201a具有用于搅拌来自于色调剂供应容器的色调剂的搅拌元件201c。

    通过搅拌元件201c-搅拌之后,通过磁性辊201d将色调剂送至显影设备201b。显影设备201b具有显影辊201f和色调剂发送元件201e。通过磁性辊201d,色调剂从色调剂料仓201a发送到色调剂发送的元件201e,并通过色调剂发送元件201e进一步发送到显影辊201f。然后,通过显影辊201f将色调剂供给至感光鼓104。

    清理部分202用于去掉残留在感光鼓104上的色调剂颗粒。主充电设备203用来给感光鼓104充电。图2中代码15指的是色调剂供应容器置换盖,其构成设备主要组件100的一部分外表面。当用户打开色调剂供应容器置换盖15时,通过驱动系统(未示出)将色调剂供应容器床50拖至预定的位置。色调剂供应容器1位于此容器床50上。当用户从设备主要组件中取出色调剂供应容器时,在容器床50从设备主要组件中拽出之后,用户才能拆掉容器床50上的色调剂供应容器1。色调剂供应容器置换盖15为放置或拆掉(置换)色调剂供应容器提供盖子;换句话说,它打开或关闭仅仅是为放置或拆掉色调剂供应容器1。当维修设备主要组件时,是通过打开前盖100进行的。

    在容器设备主要组件未装配容器床50的情况下,色调剂供应容器1可以直接放置在没备主要组件中或在那里拆掉。

    (实施方案1)

    接下来,参考图4和5,将描述本发明第一个实施方案中的色调剂供应容器。

    图4是本发明第一个实施方案中色调剂供应容器的部分分解透视图。图5(A)是从复印机的正面看时,色调剂供应容器的剖视图,图5(B)是从图5(A)中的A-A平面看时,色调剂供应容器的平面视图。

    (色调剂供应容器)

    色调剂供应容器1是搭建起来的,所以用户可以在与容器主体纵向完全平行的方向上,从容器密封元件2一侧,将其装配到成像装置的主要部件中。当拆掉色调剂供应容器1时,色调剂供应容器1以与其装配方向相反的反向从设备主要组件中拖出。

    如图4和5所示,色调剂瓶1A(瓶子或容器的主体)通常是空心圆柱形的,从位于其中心位置的一个端面突出形成圆柱形部分。圆柱形部分的自由端面定为开口1a,用于向成像装置(显影没备)一侧排放色调剂。

    在开口1a中,用于密封开口1a的密封元件2压入配合,且密封元件2在色调剂瓶1A的轴向相对于色调剂瓶主体1A是可滑动的以自动打开和关闭开口1a。

    图4中,所示的是打开时的情况。

    将描述关于色调剂瓶1A的内部结构。

    色调剂瓶1A通常是圆柱形的,并且基本上冰平地置于成像装置的主要部件中。通过密封元件2中设置的突起与下文中将描述的供料元件3啮合,来自成像设备主要组件100的旋转驱动力使瓶子1A旋转。

    通常是平板的形状的供料元件3装备在色调剂瓶1A中,并将色调剂瓶1A的内部分成两个部分,并且其沿瓶1A的轴向延伸超出其全长。

    在供料元件3的平坦部分的每一面,设置许多凸起3a(引导部分),其相对于瓶1A的旋转轴a-a向开口(当供料元件占据有效向下朝开口引导色调剂的位置时,即供料元件3占据图7的(B)中的位置时)倾斜延伸。平板状区域具有支撑倾斜凸起的功能。离开口1a最近的倾斜凸起3a的一端延伸至定义为开口1a的圆柱形部分。最后,随着供料元件3的自转,色调剂滑落在最近的凸起3a的表面上并到达圆柱形部分,然后经过开口1a排出。离开口1a最近的凸起3a的一端可以延至圆柱形部分的附近。

    如图5(B)所示,在供料元件3平板部分的两面按旋转对称排布而没置凸起3a,这样随着色调剂瓶的单向旋转,就可以向开口1a供给色调剂。随着供料元件与模型一起每旋转180°,凸起提起的色调剂滑落在凸起的表面上,这样,色调剂逐渐向开口处供给并到达开口。

    因此,当供料元件与瓶子一起整体旋转时,间歇地进行色调剂供给操作和排放操作。通过连续高速的旋转,色调剂供给和排放操作基本上连续进行。这里,旋转对称的意思是基本上关于旋转轴时称,即供料元件3的各个面上的凸起3a基本上按180°旋转的形式占据相同的位置。

    参考图6,7,将描述此实施方案色调剂供应容器1的色调剂排放原理。图6是沿着图5中的A-A得到的部分剖视图。

    色调剂瓶1A与供料元件一起按箭头a指示的方向整体旋转。色调剂瓶1A中,存在于底部的色调剂颗粒以点表示。供料元件3的盘状部分设置有孔或开口,它们将在下文中描述。供料元件具有由没有孔的盘状部分和凸起的外部构成的汲取部分或提升部分,如图7中3y所示。在图6(A)中所示的状态中,提升部分处在位于瓶子底部的色调剂粉末之内。随着与瓶子供料元件3一起整体旋转,浸没于色调剂粉末中的提升部分逐渐克服重力将色调剂提起。

    更具体地,在此实施方案中,是在瓶子的提升部分(图7(A)中3y区域)和与瓶子接触的内表面限定的空间中提升或升高色调剂。当供料元件占据朝开口(例如图7,(B))向下引导色调剂的位置时,占据上部位置的一部分倾斜凸起定义为提升部分。

    盘状部分基本上与瓶子的内表面接触,并延及瓶子整个长度的设置,使用瓶子的内表面可以有效地提升色调剂。

    提升部分没有提起的色调剂通过孔部分3c,因此,色调剂受到提升作用平行地搅拌。

    随着瓶子的旋转,供料元件3汲取或提起的一部分色调剂,如图6中的(B)所示,借助于倾斜凸起3a和一部分支撑它们(图7(B)中的t2和图6(B))的盘状部分3x,通过重力朝下向开口引导。

    供料元件3的提升部分提起的一部分色调剂没有朝开口供给或引导,而是在重力作用下,通过孔部分3c落下(图6中的(B)和图7(B)中的t1。通过孔部分3c的落下作用与引导和供给提起的色调剂的一起使色调剂再次受到搅拌。

    通过反复的上述作用,色调剂瓶1A中的色调剂在搅拌的同时逐渐向卸料口供给。最后,从上述倾斜凸起3a部分延续到开口1a,如图6的(C)所示,通过开口1a排放色调剂。

    因为盘状部分基本上延及色调剂瓶1a的全长,并且许多倾斜凸起3a以如上所述的方式设置,色调剂可以在充分搅拌的同时有效地供给。

    从垂直于旋转轴的方向看,即当倾斜突起伸向旋转轴上时,它们部分重叠。这样,通过在倾斜凸起的紧前面没置另一倾斜凸起,可以使通过倾斜起向开口推进的色调剂得以进一步推进。由此,可以有效地搅拌并供给色调剂。

    利用此实施方案,通过适当地选择供料元件3上设置的倾斜凸起3a的形状、尺寸、排列和结构,可以提供各种色调剂排放性能。

    (供料元件)

    将详细描述供料元件3。供料元件3基本上延及容器的主体1A全长,从而将主体1A的内部空间分隔。在此实施方案中,供料元件3将容器的主体1A分成两个部分,然而它也可以将空间分成三或四个部分。

    优选地,供料元件3沿着轴的方向延伸出开口1a或开口1a的延长部分。原因如下。最终,通过如上所述的倾斜凸起3a的色调剂供给功能,色调剂经开口1a排放。因此,供料元件3优选的是延伸出靠近主体凸法兰部分(端壁表面)3b的开口1a。

    供料元件3与容器的主体1A一起整体旋转,并延及容器主体1A的全长。因此,对于主体1A而言,它似乎起到了加强筋板的作用。

    由于供料元件3与容器主体1A一起整体旋转,就可以避免色调剂在供料元件3和主体1A之间摩擦导致固化。

    色调剂供应容器可以具有拉长的形状,因为通过供料元件3(像保持空心体形状的骨架)的强化作用可以保证强度。出于同样的理由,可以减小主体1A的壁厚,这会使主体1A成本降低并使主体1A的材料有更多的选择。

    参考图7,将描述色调剂搅拌效应。

    图7显示了本发明实施方案的供料元件3的透视图(A),和其前视图及左视图(B)。

    供料元件3在平板部分设置了许多通孔部分3c。通过孔部分3c,色调剂瓶1A中的色调剂在供料元件3限定的空间之间基本上可以自由地运动。

    因此,要通过倾斜凸起3a向开口引导并供给一定量经色调剂瓶旋转提起的色调剂,其它提起的色调剂经孔部分3c落下。这样,在瓶子之内会出现不同的运动。

    色调剂经孔部分3c落下,由此引起的碰撞有效地分散凝结的色调剂,从而改善了瓶子中色调剂的流动性。色调剂瓶整个长度基本上都设置有孔部分3c,因此,在瓶子内部的任何部分都能很快提高色调剂的流动性,所以在更换色调剂容器之后的最初阶段可以提供令人满意的排放性能。为此,为达到排放性能标准化的预旋转是不需要的,这样将成像装置的停机时间(在此周期内不能成像)减至最小。

    在传统色调剂供应容器的情况下,在瓶子的内表面形成螺旋状凸起,这对分散凝结的色调剂没有积极的意义,因此,必须进行旋转直至色调剂预计已经分散到能够排放的程度。

    然而,根据此实施方案,色调剂可以在供料元件3上有效地运动并提高流动性。即使色调剂成桥并因此结快,排放色调剂也是没有问题的。

    优选地,供料元件3用塑性树脂材料注模法制造,然而也可以用其它的方法和/或不同的材料来制造。

    从重复利用容器观点看,其材料优选的是与容器主体1A相同的材料。更详细地说,优选的材料是ABS、PP、POM、HI-PS。在此实施方案中,使用HHI-PS。

    (倾斜凸起)

    参考图8,将描述对色调剂搅拌和供给性能有显著影响的倾斜凸起3a。图8中,θ是倾斜凸起3a相对于旋转轴a-a的倾斜角,尺寸p是相邻倾斜凸起3a间的间距。另外,s是通过倾斜凸起3a供给色调剂经过的距离,b是倾斜凸起3a的宽度。

    倾斜凸起3a是从供料元件3的平板部分凸起形成的,因此,当色调剂瓶1A旋转时,倾斜凸起3a似乎具有切割色调剂瓶中的色调剂粉末的作用。另外,通过倾斜凸起3a的斜度将色调剂向开口供给,这样就起到了双功能。

    通过改变倾斜凸起3a的倾斜角θ,可以有选择地确定色调剂供给功率。例如,改变倾斜角θ以设置陡峭的斜度,色调剂在倾斜凸起3a上滑动方式接近于垂直下落。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提高色调剂滑动作用,从而使色调剂供给数量更大,但是每倾斜凸起色调剂供给距离s小了,因此,供给速度就更小了。当改变倾斜角θ以设置较平坦排列,每倾斜凸起3a色调剂供给距离s变长,所以供给速度较高。然而,如果倾斜角θ太小,色调剂不容易滑落在倾斜凸起3a上。通过适当地选择倾斜角θ,实现色调剂供给效率的最优设计。根据实验,倾斜角θ优选的是30°-80°,更优选的是45°-70°。

    在上述分析中,倾斜凸起形成的色调剂供给距离s假定为突向旋转轴上的其长度。倾斜凸起(当供料元件向下朝开口(例如,图7的(B))引导色调剂时)的靠下一面远离瓶子表面的内部。这些结构是有利的。

    这样做,可以避免由于色调剂在倾斜凸起上滑落的惯性造成的倾斜凸起提起的色调剂超过紧前面倾斜凸起提起。这样,可以增加每倾斜凸起色调剂供给距离。

    另一方面,如图7的(B)所示,优选的是倾斜凸起(例如,图7的(B))靠上一面尽可能的靠近瓶子的内表面,更优选的是它与瓶子的内表面相接触。

    这样做,提升部分提起的色调剂基本上全部通过倾斜凸起引导和供给。

    这样,可以有效地供给色调剂。

    (倾斜角和凸起间距)

    全部倾斜凸起3a没有必要倾斜相同的倾斜角θ。如图9(A)所示,对于倾斜凸起3a可以与不同地设定倾斜凸起3a(倾斜角θ1,θ2,θs3)设置得不同。相似地,间距p也不必固定,但应根据倾斜凸起3a(间距一致设定p1,p2,p3)设置。

    通过没置,可以控制色调剂的排放性能。

    在作为整体旋转的传统色调剂供应容器中,色调剂排放量根据色调剂瓶中剩余的色调剂的数量而变化,因此,很难保持恒定的排放量。这是因为在最初阶段,瓶子装满了色调剂,因此色调剂粉末压力高,色调剂排放量必然大,而在最后阶段,瓶子中装有少量的色调剂,与最初阶段的排放量相比,色调剂排放量极小。

    然而,根据此实施方案的结构,通过适当地设置倾斜角θs及其间距p,可以产生恒定的色调剂排放量。

    例如,在开口1a附近的间距p设置得大以提供低的色调剂排放速度,在远离开口1a的部分将倾斜角θ设置成小的角度以提供较高的色调剂排放速度。照这样,例如,在色调剂瓶的轴向上可以改变供给功率。这样做,在最初阶段,可以抑制色调剂排放量大的倾向,而在最后阶段正相反,色调剂供给速度变得较大。这样,可以基本上保证色调剂排放量恒定。

    (宽度)

    如图9(B)所示,与倾斜角θ和间距p相似,倾斜凸起3a的宽度可选,以调整色调剂供给力。

    例如,宽度b越大,提起的色调剂的数量就越大。然而,如果它太大,在制造色调剂供应容器的时候,装色调剂就会受到影响。因此,将其设置为优选的尺寸。

    通过发明人的实验和研究,表明倾斜凸起3a的宽度优选的是色调剂瓶内径d的约5-20%。更优选的是10-15%。

    最终,宽度b延伸至卸料口的开口1a,并且比开口1a的宽度大。

    如果它小于开口1a的宽度,色调剂的供给效率就降低。如果其不小于开口1a的一半就可以提供充分的实用供给性能。

    在此实施方案中,它基本上与开口1a的宽度相同。

    (色调剂供应容器的装配方法)

    将描述本发明实施方案的色调剂供应容器1的装配方法。

    图10是阐明装配实施方案1的色调剂供应容器1的透视图。此实施方案的色调剂供应容器1的结构很简单,可以通过连接如图10所示的五部分而进行装配。通过注模法或吹塑法可以容易地制造容器的主体1A,通过注模法可以容易地制造密封元件2,供料元件3,法兰元件4,装料口和盖板元件5。在此实施方案中,通过注模法制造所有部分。

    至于连接容器主体1A和法兰元件4的方法,可用超声波焊接或振动焊接方法,或者可以通过热熔粘合材料或其它的粘合材料将它们结合,这样,可以保证密封性能。

    或者,可以使用在法兰部分的外周表面部分和圆柱端之间轻轻地压紧啮合的方法。在这种情况下,用胶带等缠绕啮合部分的外表面。那么,就可以容易地拆卸色调剂瓶,因此,可以容易地重复利用色调剂供应容器。

    装配步骤如下。首先,供料元件3插入法兰4,这样供料元件3的末端就夹在法兰4内表面上设置的凸起4a之间。然后,法兰元件4与容器的主体1A法兰元件4连接,并将密封元件2与供料元件3的驱动传动轴部分3d啮合。

    此后,通过色调剂填充孔4b将色调剂填充进主体,并将填充盖板5紧压入填充孔4b中,从而完成装配色调剂供应容器。

    运用这样的安装方法,应注意的是供料元件3与容器主体1A内表面相接触的部分。如上所述,如果在供料元件3和主体内表面之间有缝隙,色调剂穿过此缝隙,造成供给效率下降,最后阶段不能排放的剩余色调剂的数量增加。这不是优选的。图11显示了预防色调剂供给效率下降或增加剩余色调剂数量的结构的实施例。

    在图11的实施例(a)中,容器的主体具有两个筋板式平行的凸起1e,它们沿轴的平行方向延伸,供料元件3插入凸起1e之间形成的缝隙中。此结构适合于通过注模法制造的主体。虽然供料元件3的自由端面不与容器主体1A啮合,但是色调剂也不通过,因此不能有效地预防供给效率下降或剩余色调剂增加。对于容器的旋转方向而言,可以只在相对供料元件3的下游侧设置筋板形式的凸起1e。

    图11(b)显示了另一个实施例,其中沿轴向设置凹进部分1f,供料元件3置于凹进部分1f中。此实施例适合于通过吹塑法制造的主体。色调剂供给效率和剩余色调剂与实施例(a)相同。

    图12说明了另一个装配步骤实施方案。在此实施例中,供料元件3和法兰元件4整体注模成型,然后将整个元件插入到主体1A中。这样做,可以将部件的数量简化为四部分。

    因而,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可以用各种制造方法和安装方法。另外,由于与传统的色调剂供应容器不同,色调剂容器中的搅拌元件不旋转,所以不存在增加搅拌所需的扭矩的问题。

    对于承受t搅拌轴未使用支承元件等,减少了部分成本并可以避免由于在支承部分的滑动作用造成的色调剂颗粒凝结。

    (色调剂供应容器的重复利用)

    将描述使用的色调剂供应容器1的重复利用。出于容易拆卸的目的,主体1A和法兰元件4是通过胶带连接的。拆卸操作与装配操作相反。更详细地说,首先拆掉密封元件2,再拆掉胶带,从而主体1A分成如图12所示的四个部分。用气流清理主体1A,带凸起3a的供料元件3,法兰元件4,密封元件2和填充盖板5。随后,将它们重新装配到容器中,填充预定量的色调剂,从而完成重复利用。

    只要没有磨损的部分,再利用率就会高。在正常的情况下,没有要替换的部分。因为没有复杂结构或者没有空气不容易到达的部分。所以此结构适于空气净化。因此,可以简单而有保证地进行清理。此色调剂供给性能与新的色调剂瓶相同。

    另一方面,使用的色调剂供应容器1可能被压碎,减少材料都是有可能的。即使主体1A,供料元件3,法兰元件4,密封元件2和填充盖板5用不同的材料制成,那么它们也很容易分成各个部分。这有利于重复利用的情况。另外,本发明实施方案的色调剂供应容器1使供料元件3的材料有很大的选择余地。有可能用相同的材料制造所有的部分。在那种情况下,通过超声波焊接构建容器主体1A,所以当再利用容器主体时,它会被压碎而不拆卸和再利用。材料优选的是聚丙烯或聚乙烯,因为包括密封元件2,都是通用的材料。

    (旋转驱动结构)

    将描述转动旋转容器主体1A的传动驱动力的装置。对于此装置,可以用各种已知的机械装置。图13和14显示了一个实施例。

    在图13中,凸起3f设置在法兰部分3b的外表面上,它与设置在成像设备主要组件中的驱动传动部分啮合以承受旋转驱动力。图14显示了另一个实施例,如此图所示,其中在主体1A的圆周围边形成齿轮部分1d,齿轮部分1d与设置在成像没备主要组件中的驱动齿轮相啮合以承受旋转驱动力。

    在图15中所示的实施例中,密封元件2也起旋转驱动力传送元件的作用。密封元2包括密封部分2c,法兰部分2d,驱动力承受部分2e和锁定部分2f。

    密封部分2c的外径比开口1a的内径稍大,将其紧压入开口1a中直到它被法兰部分2d所挡住。

    当色调剂供应容器1装入成像装置的主要部件100中之后,通过打开和关闭前门或操纵杆使锁定部分11向密封元件2的中心移动。容器的主体1A向图中的左侧移动,同时锁定部分11与密封元件2的锁定部分2f的凹槽啮合,从而密封元件2自动疏通。当色调剂从容器中排放而装进主要部件中时,旋转驱动力从成像设备主要组件的驱动装置12传递到密封元件2的驱动力接受部分2e。密封元件2进一步包括从供料元件3整体延伸的非圆形轴部分3d,和沿着轴的方向滑动以与轴部分3d啮合的相应的矩形孔2g。甚至在开口打开之后,它们也保持彼此啮合。

    通过密封元件2,旋转驱动力传送至供料元件3和主体1A上,从而供给和排放色调剂,通过轴部分3d,它们一起旋转。

    当要取出色调剂供应容器1时,操作相反。更详细地说,打开前门或通过操作拉杆,容器的主体1A向前推进,这样,密封元件2紧压入开口1a以再密封开口1a。

    密封元件2优选的是通过塑性树脂材料注模法制造,但也可以通过其它的方法和/或其它的材料制造,或可以通过装配分离的部件来制造。由于密封元件2紧压入色调剂供给开口1a以将其密封,因此,需要适当的弹性度。材料优选的是聚丙烯、尼龙、高密度聚乙烯等,更优选的是低密度聚乙烯。

    (实施方案2)

    参考图16,将描述第二个实施方案。

    在图16中,盘状部分另一侧上的倾斜凸起3a相对于色调剂瓶1A的旋转轴a-a呈镜面对称关系。

    在通过色调剂瓶1A旋转排放色调剂的传统实施例中,为了排放色调剂(供给)要将色调剂瓶1A的旋转方向定为一个方向。

    在色调剂瓶内表面上具有螺旋状筋板的传统色调剂情况下,只有当瓶子按一定预定方向旋转时,才能供给色调剂。

    然而,在本发明色调剂供应容器1的情况下,图16中所示的倾斜凸起3a按镜面对称方式排列的结构是可能的。用此排列,按任意的方向旋转都可以排放色调剂。

    图17显示了色调剂瓶1A顺时针方向旋转的情况,图18显示了色调剂瓶1A逆时针方向旋转的情况。

    在图17,18中,通过这些图中(a)和(b)所示的步骤有供料元件3的汲取或提升部分将色调剂汲出。然后,色调剂滑落在朝向开口(C)的倾斜凸起3a上。

    如这些图所示,倾斜凸起3a按镜面对称方式排列,按任何一个方向旋转都可排放色调剂。然而,色调剂排放操作在按任一个方向上一个完全旋转中只出现一次,这与第一个实施方案不同。

    利用这些排列,可以达到下列有利的效果。

    通过周期性地改变瓶子和供料元件的旋转方向,在此变换基础上产生的冲击(促进作用)能有效地显著提高容器中色调剂的搅拌效果。同时,有可能使沉积在瓶子内表面上的色调剂颗粒落下,因此,可以显著减少不能用的剩余色调剂的数量。

    (其它实施方案)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案,也可以有各种变化。

    在上述实施方案中,倾斜凸起基本上是从盘状区域垂直地延伸,现成的倾斜凸起3a可以按图19到图23中所示的进行改进。

    图19中,凸起3a的侧面端部弯曲成“L”型以挡住色调剂,这种情况下,滑落在倾斜凸起3a上的色调剂的数量比上述实施方案的大。

    图20,21显示了其它的实施例,倾斜凸起3a的横截面为半圆形,椭圆形等,即平滑弯曲横截面,这种情况下,可以有保证地容纳色调剂,从而,提高了色调剂供给力。此外,减少了沉积在表面上的色调剂的数量,这样就减少了不能用的剩余色调剂。

    如图22和23所示,逐渐改变(减少或增加)倾斜凸起3a的宽度b,这样可以调整色调剂供给数量。在图22的情况下,在倾斜凸起的上部能引导并供给大量的色调剂,在下部,色调剂落下来的部分大于引导或供给的部分。这可以有效地增强色调剂搅拌效果,并调整供给色调剂的数量。

    由于将倾斜凸起3a的形状没计为大的范围,可以适当地设置色调剂供给数量以达到预定的色调剂排放性能强度。

    开口1a(色调剂通过其排放)的位置不局限于容器主体1A的纵端表面,而是,如图24所示,其也可以设置在主体的圆柱面中。

    在这种情况下,密封元件2看作是开口1a,其包括合乎主体1A外部形状的弧形阀2a和键合到阀2a内表面的垫圈2b。

    密封元件2装配在主体1A上,以在关闭开口1a的位置和打开开口1a的位置之间往复运动。装配方法可以是这样的方法,设置与阀2a平行的栏杆,相应地,在主体1A的开口1a周围设置平行的栏杆引导部分以与栏杆啮合。

    密封元件2往复运动的方向可以是主体1A外周表面的方向或影响主体1A的旋转轴。后者更为可取,因为当色调剂供应容器1沿着旋转轴装配到主要部件上或从主要部件上卸下时,利用密封元件2的运动,密封元件2可以在打开和关闭方向之间运动。例如,在成像装置装配部分的下面设置吊钩部分以与阀啮合。与色调剂供应容器的装配操作相互联系,阀从关闭位置自动地移动到打开位置。

    垫圈2b优选的是用聚氨酯泡沫制造,并用双面胶带固定在阀2a上。垫圈可以由其它材料,例如其它泡沫材料,橡胶或其它弹性元件来制造。其可以通过其它的已知方法固定。当密封元件2装配到容器的主体上时,通过预定规定密封开口1a将垫圈2b压紧。

    将描述上述实施方案中色调剂供应容器的色调剂排放性能实验的结果。

    (试验1)

    向第一个实施方案(图4-7)的色调剂供应容器中填充2000g色调剂,并在高温和高湿气氛(温度40℃,湿度80%)下,将色调剂供应容器底侧上开口1a朝下垂直放置40天。

    那么,由于吸收了水份,色调剂瓶中的色调剂粉末就具有了很差的流动性。

    因为容器是以开口1a在底部而放置的,所以由于重力造成色调剂挤压在底部。在恶劣的条件放置之后,色调剂瓶毫无振动地慢慢装入装置的主要部件中,然后以预定的旋转频率(30rpm)旋转。旋转色调剂瓶直到所有的色调剂都排放出为止,同时一直测量色调剂排放。

    图27显示了色调剂排放量测量的结果。纵坐标是累积色调剂排放量(g),横坐标是排放色调剂所用的时间(秒),即瓶子旋转的时间(秒)。

    (试验2)

    如图25所示,供料元件3所有的孔部分3c都是关闭的,所以瓶子的内部基本上完全分割成室。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相同的试验。图27显示了测量色调剂排放量的结果。

    (对比例1的结构)

    对于在内表面具有螺旋状筋板的色调剂瓶,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相同的试验。

    图27也显示了测量色调剂排放量的结果。

    正如将从图27所理解的,对于试验1的色调剂瓶,其供料元件3中装备有孔部分3c,在旋转的最初阶段没有问题。没有孔部分(试验2)的情况,排放性能稍差。更详细地,直到约150秒,排放量还是稍差。

    在试验2的情况下,瓶子内部完全分割,因此,色调剂不能穿越供料元件。明显增加的是驱动电动机的启动扭矩。于是驱动电动机就可能有被损坏的倾向并且可能需要更换。为了避免这些,需要使用大功率的驱动电动机,这将导致成本增加。

    另一方面,在已有的实施例和与色调剂瓶子一起旋转的情况下,在最初阶段,直到约200秒才有色调剂排放。随着瓶子的连续旋转,从开始过去200秒色调剂才开始排放。

    已经证实,在试验1和2中,即使瓶子在苛刻条件下保存并且瓶子中的色调剂成桥(虽然在试验2中的性能比在试验2中的性能差),集聚物也从一开始(旋转初期)就排放。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具备下列有益的效果。

    (1)于构成色调剂瓶的部件的数量少,所需的装配步骤的数量也少,从而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2)与传统的结构不同,没使用支承密封装置,减小所需的旋转扭矩。

    (3)与传统的结构不同,没使用支承密封装置,可以相应减少色调剂渗漏的倾向。

    (4)通过从更大的选择范围中选择凸起的形状和排列,可以容易地调整色调剂排放量和a排放速度。

    (5)按任意方向旋转都能排放色调剂的容器容易进行改进。

    (6)由于在容器主体的内部设置了供料元件,加强了主体的机械强度,并可以减少容器主体的厚度。

    (7)即使当瓶子中的色调剂含有大块颗粒,也可以从旋转的最初阶段适当地排放色调剂。

    (8)可以达到恒定数量的排放性能。

    (9)可以将成像装置的主要部件小型化,从而减少色调剂供应容器驱动元件的成本。

    (10)可以容易地重复利用所使用的色调剂供应容器。

    (11)由于色调剂搅拌效率高,在容器主体中不会产生色调剂桥。

    (12)由于色调剂瓶在色调剂瓶的内侧没有螺旋状筋板,所以利用金属模型制造金属模型或模子是简单且容易的。

    虽然已经参考此处公开的结构描述了本发明,但它并不限于前面的细节,而且本申请意在,包括在本发明目的内的改进和变化起着覆盖符合下列权利要求范围。

色调剂供应容器和成像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色调剂供应容器和成像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色调剂供应容器和成像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色调剂供应容器和成像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色调剂供应容器和成像装置.pdf(4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可拆卸地装配在成像装置上的色调剂供应容器,包括容纳色调剂的主体;使色调剂从主体中排放的开口;设置于主体中的可旋转供料元件,通过其旋转供给色调剂;其中,供料元件包括提升部分,用于在主体中提升色调剂;引导部分,用于向下朝开口引导收集部分提起的色调剂;和下降部分,用于使提升部分提起的色调剂下落而不随着供料元件的旋转向开口供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摄影术;电影术;利用了光波以外其他波的类似技术;电记录术;全息摄影术〔4〕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