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盒和成像设备.pdf

上传人:62****3 文档编号:6236220 上传时间:2019-05-24 格式:PDF 页数:86 大小:3.5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510062669.4

申请日:

2005.03.31

公开号:

CN1677282A

公开日:

2005.10.05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G03G 21/18申请日:20050331授权公告日:20090121终止日期:20170331|||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G03G21/18; G03G15/00

主分类号:

G03G21/18; G03G15/00

申请人:

佳能株式会社;

发明人:

阿部大辅; 松原英之

地址:

日本东京都

优先权:

2004.03.31 JP 105245/2004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代理人:

王景林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可拆卸地安装在电摄影成像设备的主组件上的处理盒,其中,该主组件包括主组件电触点、可在覆盖该主组件电触点的保护位置与暴露该主组件电触点的暴露位置之间移动的可移动构件、以及在限制该可移动构件的操作的锁定位置与允许该可移动构件的操作的释放位置之间可移动的锁定件,该盒包括:电摄影感光鼓;处理装置,可作用于该电摄影感光鼓;第一接合部分,用于在把处理盒安装到设备主组件上的中途将该锁定件从锁定位置移动至释放位置;第二接合部分,用于在把处理盒安装到设备主组件上的中途将可移动构件从保护位置移动至暴露位置;以及盒触点,用于当处理盒安装在设备的主组件上时与该主组件电触点电连通。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可拆卸地安装在电摄影成像设备的主组件上的处理盒,其 中,所述主组件包括一主组件电触点、一可在覆盖所述主组件电触点 的保护位置与暴露所述主组件电触点的暴露位置之间移动的可移动 构件、以及一可在限制所述可移动构件的操作的锁定位置与允许所述 可移动构件的操作的释放位置之间移动的锁定件,所述处理盒包括: 电摄影感光鼓; 处理装置,其可作用于所述电摄影感光鼓; 第一接合部分,其在把所述处理盒安装到所述设备主组件上的中 途将所述锁定件从所述锁定位置移动至所述释放位置; 第二接合部分,其在把所述处理盒安装到所述设备主组件上的中 途将所述可移动构件从所述保护位置移动至所述暴露位置;以及 盒触点,当所述处理盒安装在所述设备主组件上时,其与所述主 组件电触点电连通。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盒,还包括用于当所述处理盒安装 在所述设备主组件上时把所述锁定件固定在所述释放位置的第一固 定部分,以及用于当所述处理盒安装在所述设备主组件上时把所述可 移动构件固定在所述暴露位置上的第二固定部分。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合部 分设置在盒引导部内以在把所述处理盒安装到所述设备主组件上时, 利用设置在所述设备主组件内的安装构件引导所述第一接合部分。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 分设在相对于所述处理盒纵向的一个端部处。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 分从盒引导部分朝着把所述处理盒安装在所述设备主组件上的安装 方向的上游延伸。
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处理盒安 装在所述设备主组件上时,所述第二固定部分在所述处理盒的底部处 突出。
7: 一种在记录材料上形成图像的电摄影成像设备,处理盒可拆卸 地安装在所述电摄影成像设备上,所述设备包括: (a)主组件电触点; (b)可移动构件,其可在覆盖所述主组件电触点的保护位置与暴 露所述主组件电触点的暴露位置之间移动; (c)锁定件,去4可在限制所述可移动构件的操作的锁定位置与 允许所述可移动构件的操作的释放位置之间移动; (d)安装构件,其可拆卸地安装所述处理盒,所述处理盒包括: 电摄影感光鼓, 处理装置,其可作用于所述电摄影感光鼓, 第一接合部分,其在把所述处理盒安装到所述设备主组件上的中 途将所述锁定件从所述锁定位置移动至所述释放位置, 第二接合部分,其在把所述处理盒安装到所述设备主组件上的中 途将所述可移动构件从所述保护位置移动至所述暴露位置,以及 盒触点,当所述处理盒安装在所述设备主组件上时,其与所述主 组件电触点电连通; (e)供给装置,用于供给所述记录材料。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备,还包括用于朝向所述锁定位置推 动所述锁定件的第一弹性构件以及用于朝向所述保护位置推动所述 可移动构件的第二弹性构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处理盒安装到所述 设备主组件上时,利用设置在所述处理盒中的第一固定部分克服所述 第一弹性构件的弹力把所述锁定件固定在所述释放位置,以及利用设 置在所述处理盒内的第二固定部分克服所述第二弹性构件的弹力把 所述可移动构件固定在所述暴露位置。
9: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动构件具 有用于在所述保护位置电接地的导电构件。
10: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动构件 具有与所述电摄影感光鼓的轴平行的转动中心线,并且在其移动过程 中可相对于所述设备主组件转动。
11: 根据权利要求7、10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组件 电触点具有与所述电摄影感光鼓的轴平行的转动中心线,并且在其移 动过程中可相对于所述设备主组件转动。
12: 一种可拆卸地安装在电摄影成像设备的主组件上的处理盒, 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组件包括主组件电触点、可在与地面电连通的第 一位置和没有与地面电连通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的导电构件、以及在 限制所述导电构件的操作的锁定位置与允许所述导电构件的操作的 释放位置之间可移动的锁定件,所述处理盒包括: 电摄影感光鼓; 处理装置,其可作用于所述电摄影感光鼓; 第一接合部分,其在把所述处理盒安装到所述设备主组件上的中 途将所述锁定件从所述锁定位置移动至所述释放位置; 第二接合部分,其在把所述处理盒安装到所述设备主组件上的中 途将所述可移动构件从所述保护位置移动至所述暴露位置;以及 盒触点,当所述处理盒安装在所述设备主组件上时,其与所述主 组件电触点电连通。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处理盒,还包括用于当所述处理盒 安装在所述设备主组件上时把所述锁定件固定在所述释放位置的第 一固定部分,以及用于当所述处理盒安装在所述设备主组件上时把所 述可移动构件固定在所述暴露位置的第二固定部分。
14: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 合部分设在盒引导部内,以在把所述处理盒安装到所述设备主组件上 时利用设在所述设备主组件内的安装构件引导所述第一接合部分。
15: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 定部分设在相对于所述处理盒纵向的一个端部处。
16: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 定部分从盒引导部分朝向把所述处理盒安装在所述设备主组件上的 安装方向的上游延伸。
17: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处理 盒安装在所述设备主组件上时,所述第二固定部分在所述处理盒的底 部处突出。
18: 一种在记录材料上形成图像的电摄影成像设备,处理盒可拆 卸地安装在所述电摄影成像设备上,所述设备包括: (a)主组件电触点; (b)导电构件,其可在与地面电连通的第一位置与没有与地面电 连通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c)锁定件,其可在限制所述可移动构件的操作的锁定位置与允 许所述可移动构件的操作的释放位置之间移动; (d)安装构件,其可拆卸地安装所述处理盒,所述处理盒包括: 电摄影感光鼓; 处理装置,其可作用于所述电摄影感光鼓; 第一接合部分,其在把所述处理盒安装到所述设备主组件上的中 途将所述锁定件从所述锁定位置移动至所述释放位置, 第二接合部分,其在把所述处理盒安装到所述设备主组件上的中 途将所述可移动构件从所述保护位置移动至所述暴露位置,以及 盒触点,当所述处理盒安装在所述设备主组件上时,其与所述主 组件电触点电连通; (e)供给装置,其供给所述记录材料。
19: 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设备,还包括用于朝向所述锁定位 置推动所述锁定件的第一弹性构件以及用于朝向所述保护位置推动 所述可移动构件的第二弹性构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处理盒安装到 所述设备主组件上时,利用设在所述处理盒内的第一固定部克服所述 第一弹性构件的弹力把所述锁定件固定在所述释放位置,以及利用设 在所述处理盒内的第二固定部分克服所述第二弹性构件的弹力把所 述可移动构件固定在所述暴露位置。
20: 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设备,还包括一种用于允许安装和 卸载所述处理盒的开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构件比所述主组件电 触点更靠近所述开口。
21: 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动构 件具有与所述电摄影感光鼓的轴平行的转动中心线,并且在其移动过 程中可相对于所述设备主组件转动。
22: 根据权利要求18、2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组 件电触点具有与所述电摄影感光鼓的轴平行的转动中心线,并且在其 移动过程中可相对于所述设备主组件转动。

说明书


处理盒和成像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处理盒及一种电摄影成像设备。

    背景技术

    此处,电摄影成像设备指一种利用电摄影成像方法之一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的设备。作为电摄影成像设备的例子,包括电摄影复印机、电摄影打印机(例如,LED打印机、激光束打印机等)、电摄影传真机、电摄影文字处理机等。

    这里,处理盒指这样一种盒式组件,在该盒式组件中一体地设置有一电摄影感光构件和作为处理装置的充电构件和显影构件中的至少一个,且该盒式组件可拆卸地安装在电摄影成像设备的主组件中。

    处理盒还指这样一种盒式组件,其中一体地设置有一充电部件、一显影部件或清洁部件以及一电摄影感光构件,且它可拆卸地安装在电摄影成像设备的主组件中;一种这样的盒式组件,其中一体地设置有充电部件、显影部件和清洁装置中的至少一个以及一电摄影感光构件,且它可拆卸地安装在电摄影成像设备的主组件中。此外,处理盒指这样一种盒式组件,其中一体地设置有至少一显影部件和一电摄影感光构件,且它可拆卸地安装在电摄影成像设备的主组件内。

    (1)一种采用处理盒系统的电摄影成像设备允许用户将处理盒安装到该设备的主组件内,或者从该设备主组件拆除,而不需要依靠维护人员,极大地改善了电摄影成像设备的可操作性。

    为利用电摄影成像设备形成图像,必需给充电构件施加电压以给处理盒地电摄影感光构件(以下将称为感光鼓)、用于显影在感光鼓上形成的静电潜像的显影部件等充电。

    为了上述目的,即为了建立处理盒与电摄影成像设备的主组件之间的电连通,盒的框架和主组件的框架设置有电触点。因此,当盒被安装到主组件内时,盒的电触点分别与该主组件的电触点接触,使得可以从主组件给该盒供应电压。

    更具体地,以下结构布置是已知的。

    电摄影成像设备的主组件设置有一种用于覆盖电极(主组件的电触点)的可移动保护板,从而防止在维护打印机(成像设备)时操作员和/或工具接触该电极。通过把盒插入设备主组件内使保护板缩入其回缩位置,从而允许在主组件侧上的电极与盒电极(电触点)之间建立电连通(日本公开专利申请7-77921:图1-3)。

    此外,当将盒单元从设备主组件上除去时,使连接器销(设备主组件的电触点)缩回到隔壁后面,从而防止维护人员或者用户接触该连接器销,而当将盒单元移离设备主组件时,使连接器销伸入盒单元安装于其内的盒隔室中,从而允许在该连接器销与该盒单元的插座部分(盒侧的电触点)之间建立电连通(日本公开专利申请62-215278(第4页左下部分第15行至第6页左上部分第15行))。

    电极(主组件的电触点)能在它们的收容位置与正常位置之间运动,从而能使盒电触点与设备主组件的电极相互正确接触。更具体地,盒从设备主组件的移除导致电极(设备主组件的电触点)缩入它们的回缩位置(在将盒插入设备主组件之前,该电极位于它们的收容处),而将盒插入设备主组件会导致该电极移回至正常位置,允许在该电极与电触点之间建立电连通(日本公开专利申请9-68833)。

    (2)近年来,已经实现了采用具有存储器(存储元件)的盒的各种产品,该存储器内储存有各种维护数据和/或处理数据。利用储存在盒存储器内的数据,可在维护方面进一步地改进电摄影成像设备。可通过盒存储器与电摄影成像设备的主组件之间的电通信来利用数据,该电通信可通过盒的连接器与设备主组件的连接器之间的电连通来实现。

    即使电摄影成像设备采用一种可拆卸地安装在该电摄影成像设备内的处理盒,有时也会遇到记录介质例如记录纸被卡在主组件内的问题。若发生此问题,用户就从设备主组件取出处理盒,并移除被卡的记录纸。然后,由用户重新插入处理盒。若被移出的处理盒带有静电,在将该处理盒重新插入设备主组件内时就可能在该处理盒与该设备主组件的暴露出的电触点之间发生放电。因此,为防止这种电荷将在成像设备中的电路中产生静电噪声的问题,一些成像设备设置有静电释放构件(日本公开专利申请文件10-63166)。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对上述现有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的一种。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处理盒和一种电摄影成像设备就在将处理盒安装到电摄影成像设备的主组件上时该处理盒的电触点与该电摄影成像设备的主组件的电触点之间建立的电连通的可靠性而言,其优于依照现有技术的处理盒和电摄影成像设备。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这样一种处理盒和电摄影成像设备,它们被构造为当该将处理盒插入该电摄影成像设备的主组件内时,电摄影成像设备的主组件设有的用以保护该主组件的电触点的构件从其保护该主组件的电触点的位置移动至其暴露该电触点的位置。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这样一种电摄影成像设备,该电摄影成像设备采用一种可拆卸地安装在电摄影成像设备的主组件内的处理盒,并且当将该处理盒安装到该电摄影成像设备的主组件时,该处理盒的电触点与该设备主组件的电触点之间不会出现静电释放。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这样一种电摄影成像设备,其主组件的电路不易受到损坏。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这样一种电摄影成像设备,其就在将处理盒安装到电摄影成像设备的主组件内时该处理盒的电触点与该电摄影成像设备的主组件的电触点之间建立的电连通的可靠性而言,优于依照现有技术的电摄影成像设备。

    依照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可拆卸地安装在电摄影成像设备的主组件上的处理盒,其中,所述主组件包括主组件电触点、可在覆盖主组件电触点的保护位置与暴露出主组件电触点的暴露位置之间移动的可移动构件、以及可在限制该可移动构件的操作的锁定位置与允许该可移动构件的操作的释放位置之间移动的锁定构件,所述处理盒包括:电摄影感光鼓;处理装置,可作用于所述电摄影感光鼓;第一接合部分,用于在把所述处理盒安装到设备的主组件上的中途将该锁定件从锁定位置移动至释放位置;第二接合部分,用于在把所述处理盒安装到设备的主组件上的中途将可移动构件从保护位置移动至暴露位置;以及盒触点,用于当将所述处理盒安装在设备的主组件上时与主组件电触点电连通。

    依照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在记录材料上形成图像的电摄影成像设备,处理盒可拆卸地安装在该电摄影成像设备上,所述设备包括:(a)主组件电触点;(b)可移动构件,可在覆盖该主组件电触点的保护位置与暴露出该主组件电触点的暴露位置之间移动;(c)锁定件,可在限制该可移动构件的操作的锁定位置与允许该可移动构件的操作的释放位置之间移动;(d)安装构件,用于可拆卸地安装所述处理盒,所述处理盒包括,电摄影感光鼓;处理装置,可作用于所述电摄影感光鼓;第一接合部分,用于在把所述处理盒安装到设备的主组件上的中途将锁定件从锁定位置移动至释放位置;第二接合部分,用于在把所述处理盒安装到设备的主组件上的中途将可移动构件从保护位置移动至暴露位置;以及盒触点,用于当将所述处理盒安装在设备的主组件上时与该主组件电触点电连通;(e)供给装置,用于供给所述记录材料。

    依照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可拆卸地安装在电摄影成像设备的主组件上的处理盒,其中,所述主组件包括一主组件电触点、一可在同地电连通的第一位置与同地电断开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的导电构件、以及一可在限制所述导电构件的操作的锁定位置与允许所述导电构件的操作的释放位置之间移动的锁定件,所述处理盒包括:电摄影感光鼓;处理装置,可作用于所述电摄影感光鼓;第一接合部分,用于在把所述处理盒安装到设备的主组件上的中途将该锁定件从锁定位置移动至释放位置;第二接合部分,用于在把所述处理盒安装到设备的主组件上的中途将可移动构件从保护位置移动至暴露位置;以及盒触点,用于当将所述处理盒安装在设备的主组件上时与主组件电触点电连通。

    依照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在记录材料上形成图像的电摄影成像设备,处理盒可拆卸地安装在该电摄影成像设备上,所述设备包括:(a)主组件电触点;(b)导电构件,可在同地电连通的第一位置与同地电断开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c)锁定件,可在限制该可移动构件的操作的锁定位置与允许该可移动构件的操作的释放位置之间移动;(d)安装构件,用于可拆卸地安装所述处理盒,所述处理盒包括,电摄影感光鼓;处理装置,可作用于所述电摄影感光鼓;第一接合部分,用于在把所述处理盒安装到设备的主组件上的中途将锁定件从锁定位置移动至释放位置;第二接合部分,用于在把所述处理盒安装到设备的主组件上的中途将可移动构件从保护位置移动至暴露位置;以及盒触点,用于当将所述处理盒安装在设备的主组件上时与该主组件电触点电连通;(e)供给装置,用于供给所述记录材料。

    结合附图理解以下对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说明,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的处理盒的剖视图。

    图2是第一实施例中的成像设备的示意图,示出了其总体结构。

    图3是成像设备的透视图。

    图4是成像设备的主组件的处理盒隔室及其附近的示图(No.1)。

    图5是成像设备的主组件的处理盒隔室及其附近的示图(No.2)。

    图6是处理盒的透视图(No.1)。

    图7是处理盒的透视图(No.2)。

    图8是表示处理盒的电触点保护机构的各个组件的定位的示图。

    图9是该处理盒的电触点保护机构及其相关组成部分的分解图,示出了其构造。

    图10是处理盒的一个纵向端部的透视图。

    图11是成像设备主组件的电触点保护机构的透视图,示出了其构造(No.1)。

    图12是该成像设备主组件的电触点保护机构的透视图,示出了其构造(No.2)。

    图13是成像设备主组件的电触点保护机构的透视图,示出了其构造(No.3)。

    图14是表示电触点保护机构的运动的示意图(No.1)。

    图15是表示电触点保护机构的运动的示意图(No.2)。

    图16是表示电触点保护机构的运动的示意图(No.3)。

    图17是表示电触点保护机构的运动的示意图(No.4)。

    图18是成像设备的主组件的电触点保护机构及其附近组成部分的透视图,示出了其构造。

    图19是在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的成像设备的主组件的电触点保护机构及其附近的透视图,示出了其构造。

    图20是成像设备主组件的电触点保护机构及其相关组成部分的分解图,示出了其构造。

    图21是处理盒的一个纵向端部的透视图。

    图22是表示电触点保护机构的运动的示意图(No.1)。

    图23是表示电触点保护机构的运动的示意图(No.2)。

    图24是表示电触点保护机构的运动的示意图(No.3)。

    图25是表示电触点保护机构的运动的示意图(No.4)。

    图26是表示电触点保护机构的运动的示意图(No.5)。

    图27是在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的电触点保护机构及其附近的示意图,示出了其构造和移动。

    图28是表示电触点保护机构的结构的透视图。

    图29是表示当将处理盒安装到设备主组件时发生的电触点保护机构的运动的示意图(No.1)。

    图30是表示当将处理盒安装到设备主组件内时发生的电触点保护机构的运动的示意图(No.2)。

    图31是表示当将处理盒安装到设备主组件内时发生的电触点保护机构的运动的示意图(No.3)。

    图32是表示当将处理盒安装到设备主组件内时发生的电触点保护机构的运动的示意图(No.4)。

    图33是电摄影成像设备(激光束打印机)的示意性剖视图,示出了其总体结构。

    图34是可拆卸地安装在电摄影成像设备的主组件内的处理盒的示意性剖视图,示出了该处理盒的电触点保护机构的总体结构。

    图35是电摄影成像设备的透视图,其盒通过门打开以进行安装或拆卸处理盒。

    图36是设备主组件的顶端部分的一个纵向端部的透视图,示出了该设备主组件的处理盒安装部件(No.1)。

    图37是设备主组件的顶端部分的另一个纵向端部的透视图,示出了该设备主组件的处理盒安装部件(No.2)。

    图38是处理盒的示意性透视图(No.1)。

    图39是处理盒的示意性透视图(No.2)。

    图40是(在安装盒之前)设备主组件的电触点保护机构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41是(在安装盒之后)设备主组件的电触点保护机构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42是从与图40所示方向相反的方向看的设备主组件的电触点保护机构的示图。

    图43是电触点保护机构的示意图,示出了在本发明第五实施例中该电触点保护机构在盒插入顺序的一个步骤过程中的运动(No.1)。

    图44是电触点保护机构的示意图,示出了在本发明第五实施例中该电触点保护机构在盒插入顺序的另一个步骤过程中的运动(No.2)。

    图45是电触点保护机构的示意图,示出了在本发明第六实施例中该电触点保护机构在盒插入顺序的另一步骤过程中的运动(No.1)。

    图46是电触点保护机构的示意图,示出了在本发明第六实施例中该电触点保护机构在盒插入顺序的又一步骤过程中的运动(No.2)。

    具体实施方案

    以下将参照附图说明描述依据本发明的处理盒、成像设备和电触点保护机构。

    [实施例1]

    (1)处理盒的总体说明

    首先,参照图1,将描述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的处理盒B(以下将简称为盒)。图1是盒B的剖视图。

    参照图1,盒B具有电摄影感光鼓107(以下将简称为感光鼓)。当将盒B如图2所示地安装在电摄影成像设备A(以下将简称为设备主组件)内时,感光鼓107在其接收到来自设备主组件A的驱动力时转动。

    设备主组件A配备有作为充电构件且紧邻感光鼓107的圆周表面设置的充电辊108。电压从设备主组件A供应给充电辊108以给感光鼓107充电。使充电辊108与感光鼓107的圆周表面保持接触,且由该感光鼓107的转动来转动。

    当将盒B安装在设备主组件A中时,充电辊108从设备主组件A接收电压,并且当其收到电压时,其给感光鼓107充电。

    盒B设有作为显影构件、用于给感光鼓107的在显影范围内的圆周表面部分供应显影剂t的显影辊110。显影辊110利用显影剂t对形成在感光鼓107上的静电潜像进行显影。在其内部保持有一磁辊(固定磁铁)。

    当将盒B安装在设备主组件A中时,显影辊110通过作为主组件侧上的电触点之一的显影偏压发送电触点161(图11(b))和作为盒侧上的电触点之一的显影偏压接收电触点160(图8)从设备主组件A接收电压。当显影辊110收到此电压时,其对前述静电潜像进行显影。

    设备主组件A设有一种设置在显影辊110的圆周表面附近且被设置成与该显影辊110的圆周表面接触的显影刮刀112。显影刮刀112调节已经附着在显影辊110的圆周表面上的显影剂t被允许输送给前述显影区域的量。其还使显影剂t摩擦充电。

    利用搅拌构件115的转动将储存在显影剂存储部分114a内的显影剂t发送到显影腔室113a。同时,通过电触点160接收前述电压的显影辊110通过从设备主组件A接收驱动力而转动。结果,在显影辊110的圆周表面上形成一层已被显影刮刀摩擦充电的显影剂t。然后,显影辊110圆周表面上的显影剂t按照潜像图案转印到感光鼓107的圆周表面上;换句话说,该潜像被显影为由显影剂t形成的图像(以下将简称为显影剂图像)。

    在感光鼓107上形成的显影剂图像经由转印辊104(图2)转印到记录介质102上。

    设备主组件A还设有设置在感光鼓107的圆周表面附近且其自由边缘被设置成与感光鼓107的圆周表面接触的弹性清洁刮板117a。清洁刮板117a清除在将显影剂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102上之后残留在感光鼓107的圆周表面上的显影剂t。在由清洁刮板117a从感光鼓107的圆周表面上被除去之后,除去的显影剂t被储存在用于除去的显影剂t的贮存器117b内。

    盒B包括相互连成一体的显影单元119和鼓单元120。

    显影单元119包括构成盒框架的一部分的顶部框架114以及同样构成该盒框架的一部分的底部框架113。显影单元119具有显影辊110、显影刮刀112、显影腔室113a、显影剂存储腔室114a和搅拌构件115。还设有随后将要说明的前面提及的显影偏压接收电触点。

    鼓单元120包括同样构成盒框架的一部分的鼓框架118。该鼓单元具有感光鼓107、清洁刮板117a、用于除去的显影剂的贮存器117b以及充电辊108。

    如从图6可显见的,鼓单元120设有位于该鼓单元120的纵向端部120a处的盒导向件140R1和盒导向件140R2。参见图7,鼓单元120的另一纵向端部120b设有盒导向件140L1和盒导向件140L2。

    显影单元119和鼓单元120相互连接,从而它们能够相对彼此枢转,而且还使显影辊110保持压在感光鼓107上。

    (2)电摄影成像设备的说明

    接着,参照图2,将说明包括上述设备主组件A和盒B的电摄影成像设备100。图2是电摄影成像设备100(以下将简称为成像设备)的示意图,示出了其总体结构。在成像设备100的以下描述中,该成像设备100将描述为一种激光束打印机。

    在成像设备100的成像操作开始时,利用充电辊108给旋转感光鼓107的圆周表面均匀充电。接着,来自包括激光二极管、多面镜、透镜和偏转镜(都未表示)的光学装置101的激光束L在用成像数据进行调制的同时投射到感光鼓107的圆周表面上。结果,在感光鼓107的圆周表面上形成反映成像数据的静电潜像。利用上述显影辊110对此潜像进行显影。

    同时,与显影剂图像形成进展同步地,储存在纸盒103a中的记录介质102由供纸辊103b从纸盒103a送入设备主组件A,并由一对输送辊103c和一对输送辊103d输送至转印位置。

    在转印位置,设置有作为转印装置的转印辊104。当将电压施加给转印辊104时,感光鼓107上的显影剂图像就转印到记录介质102上。

    在将显影剂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102上后,利用导向件103f将记录介质102引导至包括驱动辊105c和定影辊105b的定影装置105。定影辊105b在内部保持有未示出的加热器。当将记录介质102输送穿过定影装置105时,给该记录介质102施加热和压力。结果,显影剂图像就永久定影在记录介质102上。随后,利用一对输送辊103g和一对输送辊103h进一步输送记录介质102,并将其排放至接纸盘106。前述辊103b、成对输送辊103c和103d、导向件103f以及成对的辊103g和103h等构成了用于输送记录介质102的输送装置103。

    如下面将要说明的将盒B安装在设备主组件A内或者从该设备主组件A拆除。

    参照图3,首先,由操作员打开设备主组件A的门109,以允许将盒B可拆卸地安装到该设备主组件A的盒安装装置130内。

    参照图4和5,本实施例中的盒安装装置130包括作为设备主组件A的部件的导向件130R1,130R2,130L1和130L2。至于把盒B安装到设备主组件A内的方法,该盒B将被插入设备主组件A内、插入盒隔室130a即设备主组件A的用于盒B的内部空间内,从而使作为该盒B的盒导向部分的盒导向件140R1和140R2(图6)分别与该设备主组件A的导向件130R1和130R2接合,并且盒B的盒导向件140L1和140L2分别与该设备主组件A的盒导向件130L1和130L2接合。

    当将盒B插入时,盒导向件140R1装配入设备主组件A的导向件130R1的定位部分130R1a,以及盒导向件140R2装配入设备主组件A的导向件130R2的定位部分130R2a。此外,盒导向件140L1和140L2分别装配入设备主组件的盒导向件130L1和130L2的定位部分130L1a和130L2a。结果,将盒B通过盒安装装置130可拆卸地安装在盒隔室130a内,从而准备好进行成像操作。

    在将盒B安装到设备主组件A内时,作为驱动力传送部分的连接件134(图4)保持缩回,因而不会妨碍盒B的安装。然后,当盖109闭合时,盒B的作为驱动力接收部分的连接件107a(图6)与前述主组件A侧上的连接件134接合,使得该盒B可以从设备主组件A接收用于驱动感光鼓107的力。

    (3)处理盒的电触点保护机构

    接着,将描述依据本发明的位于处理盒侧上的电触点保护机构。

    图8是盒B的一个纵向端部的透视图,示出了其显影偏压接收电触点的定位。显影偏压接收电触点160、即位于盒侧上的电触点之一与显影单元119的端盖121的一部分连接。其具有接触部分160a,经由该接触部分160a其与设备主组件A的对应部分接触。

    图9是盒B的电触点保护机构及其相关组成部分的分解图,示出了通过其将显影偏压施加到显影辊110的构造。参照图9(a),显影单元119设有显影辊弹簧122和凸缘123。显影辊弹簧122固定在凸缘123上,在该显影辊弹簧122的一端122a被保持在显影辊110的内表面与凸缘123之间的条件下,通过挤压或者类似方法使该凸缘123与显影辊110的一个纵向端部连接,从而建立该显影辊110与该显影辊弹簧122之间的电连通。凸缘123由轴承构124可转动地支承。如从图9(b)将显而易见的,显影偏压接收电触点160固定在端盖121上。此外,端盖121的轴121a装配在轴承构件124的孔124a内;换句话说,该端盖121由该轴承构件124支承以支承显影辊110。在将轴承构件124和显影偏压接收电触点160夹在顶部框架114(图7)与端盖121之间后,利用固定装置(如小螺钉)将该端盖121固定在该顶部框架114上。

    在将端盖121固定在顶部框架114上的条件下,显影辊弹簧122(螺旋弹簧)的端部122b、即与该显影辊弹簧122的端部122a相对的端部与固定在盖121上的显影偏压接收电触点160的接触部分160b(图9(b))接触,在两者之间建立电连通。由于螺旋弹簧的弹性,在显影辊弹簧122与显影偏压接收电触点160之间维持一预定量的接触压力。通过提供上述结构布置,保持显影偏压接收电触点160与显影辊110之间的电连通。

    接着,将说明盒B的接合部分和保持部分。盒B的接合部分和保持部分分别用作设备主组件的保持部分的致动器和设备主组件A的可移动构件的致动器。

    图10是盒B的透视图。鼓框架118保持有一体地设在其内的感光鼓107、充电辊108、清洁刮板117a等。感光鼓107的一端由鼓轴130可转动地支承。鼓轴130可转动地装配在盒导向件140L1的中心孔内,当将盒B安装在设备主组件A内时,经由该盒导向件140L1利用该设备主组件A上的对应部分来支承盒B。作为第一接合部分且是盒导向件140L1的一部分的接触部分140L1a具有与设备主组件A的可移动构件接合的功能。盒导向件140L1设有多个自该盒导向件140L1的中心孔的边缘起朝向该盒导向件140L1的周缘延伸的径向肋140L1b。盒导向件140L1还设有自该盒导向件140L1的周缘部分起朝向端盖121延伸的延长部分141。延长部分141的外侧第一表面用作接触区域141a,该接触区域141a作为用于把保持构件保持在释放位置的第一保持部分。换句话说,用于保持在锁定件不保持可移动构件的释放位置与该锁定件保持可移动构件的保持位置之间移动的锁定件的第一保持部分位于处理盒的一个纵向端部处。延长部分141的顶面用作这样一个部分141b,该部分141b用于在将盒B安装在设备主组件A内时调节该盒B的姿态。此外,鼓框架118设有向下突出的突起142。突起142用作处理盒的第二接合部分与随后将要描述的设备主组件A的可移动构件接合,还用作用于将可移动构件保持在暴露位置的第二保持部分。

    (4)在设备主组件侧上的电触点保护机构

    接着,将详细说明依据本发明的电摄影成像设备的结构。

    图11-13是电摄影成像设备的主组件的透视图,示出了其构造。图11(a)表示盒B将要安装到其内的设备主组件,而图11(b)表示盒B存在于其内的设备主组件,尽管未绘出该盒B本身。参照图11(a),设备主组件A设有便于把盒B安装到该设备主组件A内的导向件130L1和130L2。其还设有:用于在将盒B安装到成像位置后保持该盒B的固位弹簧143;设置成与鼓轴139(图10)接触以使感光鼓107接地的接地触点144;可在其覆盖作为位于主组件侧上的电触点之一的显影偏压发送电触点161(图11(b))的保护位置与其使该显影偏压发送电触点161暴露的暴露位置之间移动的电触点保护可移动构件162;以及用于保持可移动构件162的锁定构件163。

    显影电压以预定的控制定时从电源(未示出)供应给作为位于主组件侧上的电触点之一的显影偏压发送电触点161。

    接着,将更详细地描述可移动构件162和锁定件163的构造。参照图12,可移动构件162由轴162a可转动地支承,且利用弹簧保持向着转动进入图11(a)所示保护位置的方向给该可移动构件162施压。可移动构件162的旋转轴线平行于盒B内的感光鼓107的轴线,并且可相对于设备主组件A可转动地移动。至于可移动构件162向其保持显影偏压发送电触点161暴露的暴露位置(图11(b))中的移动,通过把盒B插入设备主组件A内来把该可移动构件162移入该暴露位置。更详细地且随后将要重复地说,在把盒B插入设备主组件A内的过程中,作为盒B的第二接合部分的突起142(图10)与为可移动构件162的一部分的接合部分162b接合。当将盒B插入成像位置内时,作为第二保持部分的突起142由表面162c保持可移动构件162,将该可移动构件162保持在暴露位置(图11(b))。结果,使显影偏压发送电触点161暴露出且通过可移动构件162的狭缝162d保持暴露。内部板145设有小孔145a,用于保持可移动构件162的锁定件163由该小孔145a部分突出(图11(a))。突起142不仅用作第一接合部分,而且也用作第一保持部分。

    图13是图11所示成像设备的相同部分的示图,只是在图13中,它们是从与图11中看它们的方向相反的方向观看的。参照图13(a),锁定件163由轴163a可转动地支承。参照图12,作为第一弹性构件的弹性构件164位于锁定件163的表面163b与未示出的内部板145之间,且利用该弹性构件164保持沿着由箭头符号a所示方向给该锁定件163施压。由此,如从图13(b)将能理解的,锁定件163的接合部分163c滑入可移动构件162的下侧,从而防止该可移动构件162转动到暴露位置中。

    (5)电触点保护机构的运动的描述

    下面,将详细描述电触点保护机构的运动。图14-16是用于说明当将盒B插入(前进到)设备主组件A内时出现的电触点保护机构的运动的示图。

    图14(a)、15(a)和16(a)是从盒隔室130a侧起朝向内部板145看(从图11(a)中由箭头符号Y所示方向看)的电触点保护机构的示图。图14(b)、15(b)和16(b)是从图14(a)、15(a)和16(a)中由箭头符号Z所示方向看的电触点保护机构的示图。在图14(a)、15(a)和16(a)中,盒B用虚线勾出轮廓以便于理解。此外,为表示显影偏压发送电触点161,可移动构件162的一部分未画出。

    作为位于主组件侧上的电触点之一的显影偏压发送电触点161由轴166支承,从而可转动。即,当将盒B安装在设备主组件A内时,显影偏压发送电触点161的旋转轴线平行于该盒B的感光鼓107的轴线,且可相对于该设备主组件A转动。

    此外,就与感光鼓107轴线平行的方向上而言,可移动构件162和作为位于主组件侧上的电触点之一的显影偏压发送电触点161相互叠置。

    图14(a)和14(b)示出了在把盒B安装到设备主组件A内的过程中电触点保护机构的状态。可移动构件162处在其覆盖显影偏压发送电触点161的位置中,且锁定构件163处在其锁定可移动构件162的位置中。利用作为第二弹性构件的弹性构件165沿着箭头b所示方向给可移动构件162持续施压(图14(a))。如上所述,利用弹性构件164持续沿着箭头a方向给锁定构件163施压(图14(b))。由此,锁定构件163的接合部分163c,如图14(b)所示,经由内部板145的孔突出进入盒隔室130a内、滑入可移动构件162的下侧、从而阻止该可移动构件162转动。同时,锁定构件163的突起163d突出进入盒隔室130a内。换句话说,当锁定构件163处于锁定位置时,其阻止可移动构件162从保护位置移至暴露位置。

    图15(a)和15(b)分别示出了与图14(a)和14(b)所示状态相比盒B已更深地进入设备主组件内的电触点保护机构的状态。它们说明在作为盒B的第二接合部分的突起142恰好与设备主组件A的可移动构件162的接合部分162b接合时的那个时刻(图15(a))。在此状态下,锁定构件163的突起163d已经与作为第一接合部分的接合部分140L1a接合,该第一接合部分就是与该锁定构件163的接合部分接合且绕轴163a沿箭头c所示方向转动该锁定构件163的盒导向件140L1的一部分,由此,该锁定构件163移入释放位置(图15(b))。当锁定构件163处于释放位置时,该锁定构件163的接合部分163c离开其阻止可移动构件162转动的位置。因此,允许可移动构件162转动。换句话说,当锁定构件163处于释放位置时,其允许可移动构件162转动。弹性构件164设在压缩状态。

    图16(a)和16(b)分别示出了盒B从图15(a)和15(b)所示位置更进一步地进入设备主组件A内的电触点保护机构的状态。利用数个自盒导向件140L1的中央环部起径向辐射地延伸至该盒导向件140L1的周缘的肋140L1b,保持锁定构件163处于同图15(a)和15(b)中所示相同的姿态。至于可移动构件162,其受到突起142的压力,因而克服弹性构件165的弹力绕轴162a沿箭头d所示方向转动。

    图17(a)和17(b)示出了盒B已经插入成像位置时的电触点保护机构的状态。在此状态下,盒导向件140L1与在主组件侧上的导向件130L1的定位部分130L1a接合,从而相对于设备主组件A精确定位。至于盒导向件140L1的顶部,其与固位弹簧143接触,从而被该弹簧143向下压。利用盒B的延长部分141(图10)的作为第一保持部分的接触部141a固定锁定构件163。此外,利用作为第二保持部分的突起142将可移动构件162锁定在其使显影偏压发送电触点161暴露的暴露位置。当盒B插入到此位置时,显影偏压发送电触点161的接触部161a与显影偏压接收电触点160的接触部160a接触,从而在设备主组件A侧上的电源与盒B之间建立电连通。当盒B处于此状态时,执行成像操作。

    总的来说,本发明的此实施例能够产生以下效果。

    1)即使操作员为处理卡纸或类似问题在把处理盒B移离成像设备主组件A之后,将其手插入该成像设备主组件A内,其手也不易于接触主组件侧上的电触点161,因为该电触点161不突出进入设备主组件A内。因此,不会由于人汗和/或设备主组件A的内部润滑油附着在电触点161上而导致处理盒B与设备主组件A之间出现不良电连通。

    2)利用盒B的移动来移动电触点保护可移动构件,就不需要操作员执行专用以在该盒B与设备主组件A之间建立电连通的操作。

    3)设备主组件A设有用于在盒B不位于该设备主组件A内的同时,阻止可移动构件162移入该可移动构件162使设备主组件A的电触点暴露的暴露位置的锁定构件163。换句话说,操作员为接触设备主组件A的电触点161,必须在锁定构件163被锁定在释放位置的同时,将可移动构件162移入电触点暴露位置。因此,即便操作员把其手插入设备主组件A内以维护成像设备,例如,处理卡纸或类似问题,与操作员将其手插入依照现有技术的成像设备的主组件内的情况相比,该操作员的手也远远不可能偶然碰到电触点161。

    4)作为第一保持部分的表面141a作为盒导向件140L1的延长部分141的一部分提供,且盒导向件140L1是用于精确定位盒B的部分。因此,表面141a在位置上是稳定的,因而在功能上是可靠的。

    5)利用自盒B起向下突出的突起142把可移动构件162移入该可移动构件162使在主组件侧上的电触点暴露的位置,同时,锁定构件163通过该盒B的一个侧面锁定。因此,在盒B被插入的同时,锁定构件163被保持在其不锁定可移动构件162的位置,直至该盒B的插入端部进入设备主组件A中。由此,确保可移动构件162被移入其保持主组件侧上的电触点暴露的暴露位置。

    6)设备主组件A和盒B被构造为:当该盒B位于该设备主组件A内时,可移动构件162的转轴平行于感光鼓107的轴线且该可移动构件162能相对于该设备主组件A转动;当该盒B位于该设备主组件A内时,作为在主组件侧上的电触点之一的显影偏压发送电触点161的转轴平行于感光鼓107的轴线且该显影偏压发送电触点161能相对于该设备主组件A转动;以及可移动构件162和作为主组件A的电触点之一的显影偏压发送电触点161以沿平行于上述轴线的方向相互交叠的方式设置,有助于节省空间。

    [实施例2]

    下面,将说明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本实施例中的成像设备100的构造类似于上述第一实施例中的成像设备的构造。因此这里,将仅描述与第一实施例中的成像设备不同的结构特征。此外,本实施例中成像设备的在结构特征和功能上与第一实施例中的对应部分相同的组件将给出相同参考标记,以便可以参考第一实施例中对该对应部分的描述。

    (1)设备主组件和盒的构造

    图18-20是说明本实施例中设备主组件A的锁定构件和可移动构件的示图。

    图18(a)示出了其内不存在盒B的设备主组件A的盒隔室,而图18(b)示出了其内存在盒B的设备主组件A的盒隔室,尽管图中未示出该盒B。当盒B如图18(a)所示不在设备主组件A中时,显影偏压发送电触点161用可移动构件162覆盖,而当盒B如图18(b)所示在设备主组件A中时,显影偏压发送电触点161被露出;其未用可移动构件162覆盖。

    类似于参照图11(a)和11(b)所述的第一个实施例中的设备主组件A,本实施例中的设备主组件A也设有显影偏压发送电触点161、用于覆盖该显影偏压发送电触点161的可移动构件162、以及用于锁定该可移动构件162的锁定构件163。

    本实施例不同于第一个实施例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设备主组件A还设有一种与可移动构件162和锁定构件163一起移动的释放件200。当设备主组件A处于如图18(a)所示的状态时,释放件200保持缩入该设备主组件A的导向件130L1的凹处。同时,本实施例不同于第一个实施例之处在于,与如何利用锁定构件163锁定可移动构件162有关的结构布置。下面,将详细描述这些不同。

    图19是从图18中箭头Y2所示方向看的设备主组件A的盒隔室的透视图。类似于第一个实施例中的锁定构件,图19中的锁定构件163被可转动地支撑。本实施例中的设备主组件A还设有连接件201和弹性构件202。连接件201连接如图18(a)和18(b)中所示的释放件200和可移动构件162。

    图20是释放件和可移动构件162及其相关部件的分解图,以示出其结构。主组件的导向件130L1设有用于可转动地支撑释放件200的轴130L1a。释放件200设有装配在连接件201的孔201a中的轴200a以可转动地支撑该连接件201。此外,弹性构件202的一端被钩在释放件200的轴200a上,而该弹性构件202的另一端被钩在从内部板145起突出的轴145a(图19)上。此外,连接件201设有孔201b,可移动构件162的轴162d装配在该孔201b中,从而可转动地支撑该连接件201。通过提供上述结构布置,连接释放件200和可移动构件162。

    图21是本实施例中的盒B的透视图。类似于第一个实施例中的盒B,本实施例中的盒B也具有盒导向件140L1、作为盒导向件140L1的一部分的第一接合部分140L1a、以及自鼓框架119起向下突出的突起142。但是,延长部分141是阶梯状的(该延长部分141具有两部分:与盒导向件140L1齐平的一部分,以及朝向盒框架凹进的一部分141a)。因此,盒导向件140L1的表面141a,即,朝向盒框架凹进部分的表面不具备将锁定构件163锁定在释放位置的功能。这不同于第一个实施例。

    (2)电触点保护机构的移动的描述

    下面,将详细地描述本实施例中电触点保护机构的移动。图22-25是说明当盒B被插入(进入)设备主组件A内时出现的电触点保护机构的移动的示意图。

    图22(a)-25(a)是从图18(a)中箭头Y所示方向看的电触点保护机构的示图。图22(b)-25(b)是从图18(a)中箭头Y2所示方向看的电触点保护机构的示图。图22(c)-25(c)是从图22(b)中箭头Z2所示方向看的电触点保护机构的示图。这些示图提供用于理解锁定构件163的移动。

    图22(a)-22(c)示出了在盒B插入设备主组件A内的各种不同阶段的电触点保护机构的状态。参照图22(a),可移动构件162处在其覆盖显影偏压发送电触点161的保护位置,而锁定构件163处在其锁定该可移动构件162的锁定位置。当锁定构件163处于锁定位置时,其阻止可移动构件162从保护位置移至暴露位置。利用弹性构件164持续沿着箭头a所示方向给锁定构件163施压。锁定构件163的保持部分163c不直接锁定可移动构件162;与可移动构件162可转动地连接的连接件201经由该保持部分163c锁定。至于释放件200,参照图22(b),其已经绕轴130L1a沿顺时针方向(箭头e所示方向)转动;其已经缩入设备主组件A的导向件130L1的凹进内。弹性构件202被设置以使其弹力作用在用以沿箭头e方向转动释放件200的方向。

    图23(a)-23(c)示出了与图22所示相比,盒B插入设备主组件A内的更进一步阶段的电触点保护机构的状态。在此阶段,作为盒B的第一接合部分的接合部分140L1a已与锁定构件163的突起163d接合,且已绕轴163a沿箭头c所示方向转动该锁定构件163,从而把该锁定构件163移入释放位置,如图23(c)所示。当锁定构件163处于释放位置时,该锁定构件163的保持部分163c离开其阻止连接件201移动的位置。因此,可移动构件162是可转动的。但在此阶段,可移动构件162还未与鼓框架的突起142接触,如图23(a)所示。因此,释放件200和连接件201保持处于与它们在图22中相同的姿态(图23(b))。

    图24(a)-24(c)示出了与图23所示相比,盒B插入设备主组件A中的更进一步阶段的电触点保护机构的状态。在此阶段,鼓框架的突起142已与可移动构件162的接合部分162d接合,如图24(a)所示,从而使该可移动构件162处在这样一种压力下,该压力用于沿箭头d所示方向转动该可移动构件162。当可移动构件162转动时,连接件201如图24(b)所示移动。连接件201的移动导致释放件200绕轴130L1a沿箭头f所示方向转动。结果,释放件200的一部分自设备主组件A的导向件130L1的凹处突出,如图24(a)所示。此外,连接件201的移动导致该连接件201的表面201a与锁定构件163的接合面163d接触。

    图25(a)-25(c)示出了在盒B已处于成像位置阶段的电触点保护机构的状态。参照图25(a),可移动构件162已自图24中所示的其位置起进一步地沿箭头d方向转动,从而暴露显影偏压发送电触点161。当盒B安装到此位置时,显影偏压发送电触点161的实际接触部分161a与显影偏压接收电触点160的实际接触部分160a相互接触,从而在设备主组件A与盒B之间建立电连通。在此阶段执行图像形成操作。至于释放件200,其已从图24中所示的其位置起进一步地沿箭头f方向转动至图25中所示的位置。参照图25(b),可移动构件162的转动进一步地移动连接件201,从而导致释放件200移入图中所示的位置。结果,其上钩接有弹性构件202的轴200a被定位于释放件200的转轴130L1a之下,以使该弹性构件202的弹力作用在用以沿箭头f方向转动释放件200的方向。因此,不像在第一个实施例中的鼓框架的突起142,本实施例中的鼓框架的突起142不经由接合部分162d来锁定可移动构件162,如从图25(a)中显而易见的。参照图25(c),连接件201的表面201a挡住锁定构件163的表面163d,从而阻止该锁定构件163沿箭头a方向转动。换句话说,在本实施例中,鼓框架的延长部分141的部分141a(图21),即,凹进部分,不设有构造来锁定该锁定构件163。

    图26(a)和26(b)是说明在从设备主组件A内抽出盒B的过程中出现的电触点保护机构的移动。参照图26(a),当从设备主组件A内抽出盒B时,利用该设备主组件A的导向件130L1引导该盒的导向件140L1。如上所述,利用设备主组件A的导向件130L1可转动支承的释放件200从该设备主组件A的导向件130L1的凹处突出。由此,当向外拉盒B时,该盒B的导向件140L1与释放件200接触,使得该释放件200沿箭头g所示方向转动。当释放件200处于图26(a)所示位置时,可移动构件162处在其保持显影偏压发送电触点161暴露的暴露位置,同时,锁定构件163被保持在释放位置。在抽出的此阶段,锁定构件163与连接件201之间的关系如图25(b)和25(c)所示。换句话说,锁定构件163的表面163d与连接件201的表面201a相互接触,如图25(c)所示。

    图26(b)示出了在释放件200已与盒B的导向件140L1接触且已使该释放件200缩入设备主组件A的导向件130L1的凹处的电触点保护机构的状态。释放件200经由已被描述的连接件201沿箭头b方向转动可移动构件162,从而把可移动构件162移入该可移动构件162覆盖显影偏压发送电触点161的保护位置。当释放件200被移入图26(b)所示位置时,锁定构件163被移入锁定位置。在此阶段,锁定构件163与连接件201之间的关系如图22(b)和22(c)所示。换句话说,连接件201已向上转动,从而使该连接件201的表面201a脱离锁定构件163的表面163d,如图22(c)所示。结果,利用弹性构件164沿箭头a方向转动锁定构件163,从而使得保持部分163c阻止连接件201移动。

    总的来说,此实施例能够产生以下效果。

    1)即使操作员为处理卡纸或类似问题在把处理盒B从成像设备主组件A拆下之后将其手插入该成像设备主组件A内,其手也不易于接触在主组件侧上的电触点161,因为该电触点161不突出进入设备主组件A内。因此,不会由于人汗和/或设备主组件A的润滑油附着在电触点161上而导致处理盒B与设备主组件A之间出现不良电连通。

    2)利用盒B的移动来移动电触点保护可移动构件,就不需要操作员执行专用以在该盒B与设备主组件A之间建立电连通的操作。

    3)设备主组件A设有用于在盒B不位于该设备主组件A内时阻止可移动构件162移入该可移动构件162使设备主组件A的电触点暴露的暴露位置的锁定构件163。换句话说,操作员为接触设备主组件A的电触点161,必须在锁定构件163被锁定在释放位置的同时将可移动构件162移入电触点暴露位置。因此,即便操作员将其手插入设备主组件A内以维护成像设备,例如,处理卡纸或类似问题,与操作员把其手插入依照现有技术的成像设备的主组件内的情况相比,该操作员的手也远远不可能偶然碰到电触点161。

    4)设备主组件A和盒B被构造为:当该盒B位于该设备主组件A中时,可移动构件162的转轴平行于感光鼓107的轴线,且该可移动构件162相对于该设备主组件A是可转动的;当该盒B位于该设备主组件A中时,作为在主组件侧上的电触点之一的显影偏压发送电触点161的转轴平行于感光鼓107的轴线,且该显影偏压发送电触点161能相对于该设备主组件A转动;以及可移动构件162和作为主组件A的电触点之一的显影偏压发送电触点161,以沿平行于上述轴线的方向相互交叠的方式设置,有助于节省空间。

    [实施例3]

    下面,将描述本发明的第三个实施例。本实施例中的成像设备100的构造类似于上述第一和第二个实施例中的成像设备的构造。因此这里,将仅描述与先前实施例中的成像设备的结构不同的那些结构特征。此外,本实施例中成像设备的在结构特征和功能上与先前实施例中的对应部分相同的部件将给出相同的参考标记,因此可以参考第一和第二个实施例中对该对应部分的描述。

    图27是本实施例中的成像设备100的示意性剖视图。其示出了从看第一和第二个实施例中的成像设备相同的方向看(从图18(a)中箭头Y所示方向)的成像设备100。

    盒B被插入设备主组件A中,且其导向件140L1由该设备主组件A的导向件130L1支撑。图27(a)示出了在盒插入的初始阶段的电触点保护机构的状态,其中,可移动构件162处在其覆盖显影偏压发送电触点161的保护位置,且经由锁定构件163锁定;利用该锁定构件163的保持部分163c阻止该可移动构件162沿箭头d方向转动。利用弹性构件203持续给锁定构件163施加使其绕轴204沿箭头h所示方向转动的压力。此外,利用弹性构件165持续给可移动构件162施加使其沿箭头b所示方向转动的压力。

    图27(b)示出了盒已被移入成像位置的电触点保护机构的状态。当盒B被移入成像位置的同时,该盒B的突起142与锁定构件163的接合部分163d接触,从而沿箭头i所示方向转动该锁定构件163。当盒B处于成像位置时(图27(b)),接合部分163d和突起142保持相互接触。换句话说,在本实施例中,突起142具有第一接合部分和第一保持部分的功能。

    当锁定构件163沿箭头i方向转动时,该锁定构件163可释放可移动构件162,且盒B的接合部分205与该可移动构件162的表面162c接合,从而锁定该可移动构件162。换句话说,接合部分205具有第二接合部分和第二保持部分的功能,且可移动构件162的表面162c是这样一种表面,即,利用第二接合部分且经由该表面锁定该可移动构件162。在盒B已设定于此位置之前不久,显影偏压发送电触点161的实际接触部分161a与显影偏压接收电触点160的实际接触部分160a接触,以在设备主组件A与盒B之间建立电连通。在此状态下执行成像操作。当盒B从设备主组件A内抽出时,可移动构件162和锁定构件163返回到如图27(a)中所示的位置;可移动构件162和锁定构件163分别返回到保护位置和锁定位置。

    图28是说明当盒B处于成像位置时可移动构件162和锁定构件163的状态的透视图。当盒B处于成像位置时,该盒B的突起142与锁定构件163的接合部分163d接触,从而利用该接合部分163d锁定该锁定构件163。此外,盒B的接合部分205与可移动构件162的表面162c接触,从而利用该表面162c锁定该可移动构件162。在此状态下,显影偏压发送电触点161和显影偏压接收电触点160相互接触,以维持设备主组件A与盒B之间的电接触。

    采用上述结构布置,产生与第二个实施例所产生的类似效果。

    1)即使操作员为处理卡纸或类似问题在把处理盒B从成像设备主组件A拆下之后将其手插入该成像设备主组件A内,其手也不易于接触在主组件侧上的电触点161,因为该电触点161不向设备主组件A内突出。因此,不会由于人汗和/或设备主组件A内部的润滑油附着在电触点161上而导致处理盒B与设备主组件A之间出现不良电连通。

    2)利用盒B的移动来移动电触点保护可移动构件,从而不需要操作员执行专用以在该盒B与设备主组件A之间建立电连通的操作。

    3)设备主组件A设有用于在盒B不位于该设备主组件A中的同时阻止可移动构件162移入该可移动构件162使设备主组件A的电触点暴露的暴露位置的锁定构件163。换句话说,操作员为接触设备主组件A的电触点161,必须在锁定构件163被锁定在释放位置的同时将可移动构件162移入电触点暴露位置。因此,即便操作员把其手插入设备主组件A中以维护成像设备,例如,处理卡纸或类似问题,与操作员将其手插入依照现有技术的成像设备的主组件中的情况相比,该操作员的手也远远不可能偶然碰到电触点161。

    4)设备主组件A和盒B被构造为:当该盒B位于该设备主组件A中时,可移动构件162的转轴平行于感光鼓107的轴线,且该可移动构件162相对于该设备主组件A是可转动的;当该盒B位于该设备主组件A中时,作为在主组件侧上的电触点之一的显影偏压发送电触点161的转轴平行于感光鼓107的轴线,且该显影偏压发送电触点161相对于该设备主组件A转动;以及可移动构件162和作为主组件A的电触点之一的显影偏压发送电触点161以沿平行于上述轴线的方向相互交叠的方式设置,以有助于节省空间。

    [实施例4]

    下面,将说明本发明的第四个实施例。

    (电摄影成像设备的总体结构和处理盒的结构)

    首先,参照图33和34,将说明采用一种可拆卸地安装在成像设备的主组件中的处理盒的电摄影成像设备的总体结构以及该盒的结构。

    图33是电摄影成像设备(在此实施例中为激光束打印机)的示意性剖视图,示出了其总体结构,而图34是可拆卸地安装在该成像设备的主组件中的处理盒及其电触点的示意性剖视图,示出了其总体结构。

    首先,参照图33,随着一张记录介质S在设备主组件中的移动来说明成像设备的总体结构。激光束打印机E采用电摄影成像方法之一来形成图像。一张记录介质S通过一种记录介质供给和输送装置输送给成像装置,并且,墨粉图像被转印到该张记录介质S上。然后,该张记录介质S被输送到定影装置,在那里对墨粉图像进行定影。接着,该张记录介质S被排放到接纸盘部分内。更具体的是,在其中以层状存储数张记录介质S的纸盒111安装在成像设备的主组件的底部中。存储在记录介质供给部分1的纸盒111中的数张记录介质S通过供纸辊112从最顶张起按顺序地从该纸盒111中抽出,并通过一对输送辊113和一对输送辊114发送给成像部分2。在成像部分2内,激光束在用成像数据进行调制的同时,通过激光扫描器121投射到沿顺时针方向转动的感光鼓151的圆周表面上。结果,在感光鼓151的圆周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在处理盒P的显影部分中,利用墨粉对此静电潜像进行显影;其被显影为一种由墨粉形成的图像(以下将简称为墨粉图像)。此墨粉图像通过转印辊124作为非定影图像被转印到该张记录介质S上。然后,该张记录介质S被发送给定影部分3,经由该定影部分3输送该张记录介质S。在通过定影部分3输送该张记录介质S的同时,墨粉图像被定影在该张记录介质S上。随后,利用一对排出辊133进一步输送该张记录介质S,并将其从成像设备的主组件中排出。标号4表示包括电源和用于控制成像设备的控制电路的电气部分。

    为说明在该张记录介质S的两面上进行记录的过程,在其顶面上已形成图像的该张记录介质S途经定影部分3之后,通过反向驱动成对输送-排出辊133和成对输送辊131使该张记录介质S转向,然后,通过一对输送辊141和一对输送辊142将该张记录介质S第二次输送至成像部分。接着,在该张记录介质S的底面上形成图像。然后,从成像设备中排出该张记录介质S。

    参照图34,至于处理盒P,感光鼓151转动,且当该感光鼓151转动时,利用给作为充电装置的充电辊152施加的电压给其圆周表面均匀充电。施加给充电辊152的电压通过在该主组件侧上的电触点125和在盒侧上的电触点153从设备主组件的电气部分4供应给充电辊152。接着,通过在用成像数据进行调制的同时,从激光扫描器121投射激光束L到感光鼓151的圆周表面上,在该感光鼓151的圆周表面上形成潜像。利用使用墨粉的显影装置对此潜像进行显影。

    为了更详细地说明,充电辊152被设置与感光鼓151接触,并给该感光鼓151充电。利用感光鼓151的转动来转动充电辊152。显影装置通过供应墨粉给感光鼓151的在显影范围内的圆周表面部分,对在该感光鼓151上形成的潜像进行显影。

    显影装置利用搅拌构件155的旋转把在墨粉容器154内的墨粉送入显影腔室156内。其还转动在其中设置磁辊(固定磁铁)的显影辊157,并利用显影刮刀158在该显影辊157的圆周表面上形成一层摩擦带电的墨粉。其通过给显影辊157施加电压把该显影辊157的圆周表面上的墨粉按照潜像图案转印到感光鼓151的圆周表面上,对在该感光鼓151上的潜像进行显影;其将潜像显影为可见图像,即,由墨粉形成的图像。至于给显影辊157施加电压,通过在该主组件侧上的显影偏压发送电触点126到在处理盒侧上的显影偏压接收电触点158,电压从设备主组件的电气部分4供应给显影辊157。显影刮刀158不仅调节在显影辊157的圆周表面上的墨粉量,而且,其还使在该显影辊157的圆周表面上的墨粉摩擦带电。

    在墨粉图像由转印辊124转印到该张记录介质S上后,利用清洁装置清除残留在感光鼓151上的墨粉。然后,经清洁的感光鼓151的圆周表面部分用于随后的成像过程。清洁装置利用其被设置成与感光鼓151的圆周表面接触的弹性清洁刮板159刮落残留在该感光鼓151的圆周表面上的墨粉,并将所刮掉的墨粉收集在废墨粉盒160内。

    处理盒P设有作为信息存储介质且连接在该处理盒P的表面上的存储片6。该存储片6通过与主组件的连接器7设有的电触点71电连通来与该设备主组件进行通信。

    标号161表示鼓遮挡板。当处理盒P位于设备主组件外时,鼓遮挡板161被保持在其覆盖该处理盒P的孔的位置,以保护感光鼓151,该感光鼓151穿过该孔部分露出。当处理盒P安装在设备主组件中时,鼓遮挡板161被移入开启位置并保持在那里,以允许横跨底部区域暴露感光鼓151,如图33和34所示。

    接着,将说明处理盒P的框架。参照图34,感光鼓151、充电辊152、例如弹性清洁刮板159或其类似物品的清洁装置,与鼓框架162,即,处理盒P的框架的分支框架之一连接,以构成感光构件单元。显影装置单元由墨粉容器154、显影辊157、显影刮刀158以及前述部件连接于其上的显影装置支撑框架164组成。感光构件单元和显影装置单元使用连接器销(未示出)相互连接,从而可相互枢轴转动。换句话说,处理盒P由感光构件单元和显影装置单元组成。

    (用于安装或卸载处理盒的结构布置以及处理盒隔室)

    参照图35-39,将说明用于安装或卸载处理盒P的导向件以及处理盒隔室的结构。图35是成像设备的主组件的透视图,该成像设备的盒出入门打开以安装或卸载处理盒,其示出了其总体结构。图36和37是设备主组件的处理盒隔室的透视图,其示出了该设备主组件的处理盒安装(卸载)装置。图38和39是处理盒的示意性透视图。

    为把处理盒P安装到设备主组件E内,用户必须打开该设备主组件E的盒出入门D(图35),然后,将该处理盒P放在设备主组件E的盒安装装置上,以便将该处理盒P可拆卸地安装在设备主组件E的盒隔室内。

    首先,将说明给处理盒P提供的导向件或其类似物。处理盒P一端面一个地设有一对大体圆柱形且自该处理盒P的端面突起的导向件190和192(图38和39)。处理盒P还一端面一个地设有同样位于该处理盒P的端面上的转动控制突起191和193,该转动控制突起191和193被设置成当该处理盒P位于设备主组件E内时,它们将位于该处理盒P的两个端面的顶缘。

    接着,将说明给设备主组件E提供的导向件。设备主组件E设有导向件181-186(图36和37)。导向件181和186相对于处理盒P插入设备主组件E内的方向倾斜,并分别与引导部分185和189连接。当处理盒P被插入设备主组件E内时,该处理盒P的引导部分192和190分别与导向件181和186接合。导向件183、182和187也相对于处理盒P被安装在设备主组件E内的方向倾斜。当处理盒P被插入设备主组件E内时,该处理盒P的转动控制突起191和193分别与导向件183、182和187接合。在利用设备主组件E的引导部分182和184引导圆柱形部分197(图39)时,鼓遮挡板161开启或闭合。

    随后将详细说明的处理盒P的接合部分194和保持部分195分别具有移动设备主组件E的锁定构件和可移动构件的功能。

    (电触点保护机构的结构)

    下面,将详细说明该电摄影成像设备的主组件的电触点以及用于保护该电触点的机构的结构。图40-42是电摄影成像设备的设备主组件的各个部分的透视图,示出其结构。它们是穿过开口观看的设备主组件E的盒隔室的内部视图,通过该开口安装或卸载处理盒P。图40是其内不存在处理盒P的盒隔室的透视图,而图41是其内存在处理盒P的盒隔室的透视图,尽管未示出该处理盒P。参照图40,设备主组件E设有用于帮助安装处理盒P的导向件186和187。其还设有用于在处理盒P装入设备主组件E内后保持该处理盒P在适当位置的固定弹簧188,以及被放置与鼓轴196(图38)接触以使感光鼓151接地的接地触点201。另外,设备主组件E具有:可在其覆盖作为在主组件侧上的电触点之一的显影偏压发送电触点126的保护位置(图40(虚线))与其暴露该电触点126的暴露位置(图41)之间移动的可移动构件202;用于锁定该可移动构件202的锁定构件203(图42);以及与该可移动构件202连接且与该可移动构件202一起移动的导电构件204。

    导电构件204设在电触点126旁边。其设在设备主组件的盒隔室内。

    此外,设备主组件E设有输送导向件(底部)205和输送导向件(顶部)206(在图40和41中用虚线画出),它们构成部分记录介质路径。这些导向件205和206总是接地,内部板207也是这样,该内部板在通过设备主组件E的开口观看盒隔室时位于电触点126的内侧上。

    下面,将更详细地说明可移动构件202、导电构件204和锁定构件203的结构。参照图42,可移动构件202由轴202a可转动地支承,且利用弹簧持续给其施加压力以转动进入图40中所示的保护位置。导电构件204与可移动构件202连接。使可移动构件202和导电构件204移入该可移动构件202暴露电触点126的暴露位置(图41)所需要做的全部事情是将处理盒P安装到设备主组件E内。至于随后将要再次说明将处理盒P装入设备主组件E内的过程,在处理盒P被装入设备主组件E内的同时,该盒P的接合部分194(图38)与本身是可移动构件202的一部分的接合部分202b(图40)接合。当盒P被装入成像位置时,该盒P的接合部分194(图38)与可移动构件202的表面区域202c接触,从而将可移动构件202和导电构件204锁定在该可移动构件202允许通过其狭缝202d露出电触点126的暴露位置(图41)。内部板207设有孔207a,通过该孔允许用于锁定可移动构件202的锁定构件203的接合部分203b部分地突出进入盒隔室(图42)。图42是从与图40中看到的盒隔室的方向相反的方向观看的电触点保护机构的透视图。参照图42(a),锁定构件203由轴203a可转动地支承,且利用设在该锁定构件203与内部板207之间的弹性构件(未示出)沿箭头a所示方向给其持续施压。由此,使锁定构件203的接合部分203b滑入可移动构件202的下侧,从而阻止该可移动构件202转动进入暴露位置,如从图42(b)将能够理解的。

    (电触点保护机构的结构和移动的说明)

    下面,将详细说明电触点保护机构的移动。图29-32是用于说明在盒P被插入(进入)设备主组件E内时出现的电触点保护机构的移动的示意图。

    图29(a)、30(a)、31(a)和32(a)是从设备主组件E的导向件181和182所处的位置朝向内部板207所看到(从图40中箭头Y所示方向观看)的电触点保护机构及其相关部件的示图。图29(b)、30(b)、31(b)和32(b)是从箭头Z所示方向观看的,如图29(a)、30(a)、31(a)和32(a)所示的那些相同部分的示图。在图29(a)、30(a)、31(a)和32(a)中,盒P用虚线画出以便于理解。此外,为了示出显影偏压发送电触点126,可移动构件202的一部分和导电构件204的一部分未示出。此外,在图29(b)-32(b)中,导电构件204画有阴影以便于理解。显影偏压发送电触点126由轴208支承,从而可转动。

    图29(a)和29(b)示出了在盒P被装入设备主组件E内的过程中或之前的电触点保护机构及其附近的状态。可移动构件202和导电构件204处在其覆盖显影偏压发送电触点126的位置,且锁定构件203处在其锁定可移动构件202的位置。导电构件的弹性部分204a持续压向输送导向件(底部)205的导电构件凸起部分205a,从而使该导电构件204接地。由于弹性部分204a弹性弯曲,所以,存在预定量的接触压力。利用弹性构件209沿箭头b所示方向给可移动构件202持续施加压力。如上所述,利用弹性构件(未示出)沿箭头a方向给锁定构件203持续施加压力。因此,锁定构件203的接合部分203c通过如图42所示的内部板207的孔207a突出进入盒隔室内、滑入可移动构件202的下侧内,从而阻止该可移动构件202和导电构件204转动。

    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布置,如果在插入盒P前已积聚了静电的使用者的手放在电触点126附近,则该手的静电将排放给导电构件204,因而其不会排放给电触点126。

    图30(a)和30(b)分别示出了盒P从图29(a)和29(b)中所示位置已更深地进入设备主组件E内的电触点保护机构的状态。它们示出了在盒P的接合部分194恰好与设备主组件E的可移动构件202的接合部分202b接合时的那个时刻(图30(a))。在此状态下,锁定构件203的突起203c已经与引导部分190的端面接触,从而受到该引导部分190的压力。结果,锁定构件203绕轴203a沿箭头c所示方向转动,从而移入释放位置(图30(b))。当锁定构件203处于释放位置时,该锁定构件203的接合部分203b离开其阻止可移动构件202转动的位置。因此,允许可移动构件202转动。换句话说,当锁定构件203处于释放位置时,其允许可移动构件202转动。用于给锁定构件203施压的弹性构件被设置处于压缩状态。

    图31(a)和31(b)分别示出了盒P从图30(a)和30(b)所示位置更进一步地进入设备主组件E内的电触点保护机构及其附近的状态。利用盒P的引导部分190的端面保持锁定构件203处于与图30(a)和30(b)所示的相同的姿态。至于可移动构件202,其受到接合部分194的压力,因而绕轴202a沿箭头d所示方向转动,以克服弹性构件209的弹力。

    图32(a)和32(b)表示盒P已插入成像位置时的电触点保护机构的状态。在此状态下,引导部分190与设备主组件E的引导部分的定位部分189接合,从而相对于该设备主组件E精确定位。至于引导部分190的顶部,其与固定弹簧188接触,从而被该弹簧188向下压。通过其接合部分203c,利用盒P的保持部分195(图38)固定该锁定构件203。此外,利用接合部分194将可移动构件202和导电构件204锁定在它们使显影偏压发送电触点126暴露的暴露位置。当盒P被插入到此位置时,导电构件204的弹性部分204a与输送导向件(底部)205的导电构件凸起部分205a分离,从而不再使该导电构件204接地。此外,显影偏压发送电触点126与显影偏压接收电触点158接触,以在设备主组件E与盒P之间建立电连通。当盒P处于此状态时,执行成像操作。当显影偏压发送电触点126与盒P的电触点158电连通时,从在主组件侧上的电源施压具有几千电压电平的高压。尽管显影偏压发送电触点126和导电构件204被设置为相互靠近,但确保该导电构件204保持与输送导向件(底部)205(接地)电分离。

    总的来说,本发明的此实施例能够产生以下效果。

    1)若用户站在其把处理盒装入设备主组件E内的位置的同时向成像设备的盒隔室内看,当该处理盒不在成像设备的主组件内时,电触点126直接位于导电构件204的后方。因此,当操作者在把处理盒P移离成像设备主组件E后将其手插入该成像设备主组件E内以处理卡纸或类似问题时,即使该用户的手具有静电,此静电将排放给导电构件204。因而,静电噪声不会施加给成像设备主组件的电触点126。于是,电路元件不会受到静电的影响。

    2)当处理盒位于成像设备的主组件内时,导电构件204不接地,从而肯定与接地部件电分离。于是,根据在设备主组件的电触点与处理盒的电触点之间连接的可靠性,以及在电能从该设备主组件的电触点至该处理盒的电触点的供应方面,本实施例中的处理盒和成像设备优于依照现有技术的处理盒和成像设备。

    3)利用在安装或卸载处理盒时发生的该处理盒的移动来移动导电构件。因此,不需要用户执行专用于移动导电构件的操作。

    [实施例5]

    接着,将描述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对第五实施例中在结构和功能上类似于第四实施例的元件给予与第四实施例的描述中给出的相同的参考标记,因此将不再描述。换句话说,本实施例将仅描述有关成为此实施例特性的特征。

    (电触点保护机构的结构和移动的描述)

    接着,将详细描述本实施例中电触点保护机构的结构和移动。图43和44是表示在盒P插入(进入)设备主组件E时出现的电触点保护机构的运动的示意图。

    图43(a)和44(a)是从设备主组件E的导向件181和182所处的一侧朝向内部板207看(从图40中箭头Y所示方向看)的电触点保护机构及其相关元件的示图。图43(b)和44(b)是从箭头Z所示方向看的与图43(a)和44(a)所示的那些相同的部分的示图。在图43(a)和44(a)中,盒P用虚线画出以便于理解。此外,出于示出显影偏压传送电触点126的目的,可移动构件202的一部分和电触点126的螺旋部(coilportion)的一部分未示出。显影偏压传送电触点126由轴208支承,从而可转动。一种可连接接触弹簧210与电气部4(未表示)连接。

    图43(a)和43(b)表示在盒P装入设备主组件E的过程中或之前的电触点保护机构及其周围的状态。可移动构件202位于其在盒插入之前的位置,且保持构件203处在其保持在可移动构件202的保持位置。电触点126的接地部126a和连接部126b钩在可移动构件202的钩状部202e上。利用弹性构件209持续沿箭头b所示方向给可移动构件202施压。因此,电触点126的接地部126a被压向输送导向件(底部)205的部分205a,从而使该电触点126接地。如上所述,利用一弹性构件(未示出)持续沿箭头a方向给保持构件203施压。因此,保持构件203的接合部分203c如图42所示经由内部板207的孔伸入盒室内、滑入可移动构件202的下侧内,从而阻止该可移动构件202和导电构件204转动。

    采用上述结构布置,若在插入盒P内前已积聚了静电的用户的手放在电触点126附近,且该静电从该手放电,该手的静电向地面放电,因而,其不会向电气部4放电。

    图44(a)和44(b)示出了盒P已插入成像位置时的电触点保护机构的状态。在盒P插入过程中,在此状态之前发生的可移动构件202和保持构件203的运动与在第四实施例中的盒P插入过程中发生的运动相同,因此将不描述。在此状态下,引导部190与设备主组件E的引导部的定位部分189接合,从而被相对于该设备主组件E精确定位。对于引导部190的顶部而言,其与固定弹簧188接触,从而被该弹簧188向下压。利用盒P的保持部分195(图38)经由保持构件203的接合部分203c固定该保持构件203。此外,在电连通方面,电触点126的接地部126a和连接部126b与可移动构件202的钩状部202e分离。当盒P插入到此位置时,电触点126的接地部126a与输送导向件(底部)205的部分205a分离,切断了与地面的连接。此外,电触点126的连接部126b与可连接接触弹簧210的连接部210a接触。当盒P移入此位置时,显影偏压传送电触点126还与盒P的电触点158相接触,并且该电触点126的连接部126b与可连接接触弹簧210的连接部210a接触,建立设备主组件E与盒P之间的电连通。当盒P处于此状态时,执行成像操作。当显影偏压传送电触点126与盒P的电触点158电连通时,供应具有几千电压电平的高电压。但是,电触点126的接地部126a明确地不与输送导向件(底部)205的部分205a(接地)接触。因此,本实施例产生以下效果。

    1)若用户将其手插入在成像设备主组件中的电触点126附近,以便处理卡纸或类似问题,并且该手碰巧已经积聚了静电,静电噪声作用于设备主组件E的电触点126。但是,当处理盒没有在成像设备的主组件内时,电触点126接地。因此,静电噪声不会作用于电路。于是,电路不受到静电噪声的影响。

    2)当处理盒安装在设备主组件E内时,电触点126与可连接接触弹簧210连接,从而与该设备主组件E的电气部4连接。此外,电触点126没有与地连接,确保其与接地组件电分离。因此,在设备主组件的电触点与处理盒的电触点之间连接的可靠性方面,以及在电能从该设备主组件的电触点向该处理盒的电触点的供应方面,本实施例中的处理盒和成像设备优于依照现有技术的处理盒和成像设备。

    3)利用在安装或卸载处理盒时发生的该处理盒的运动来自动切换电连通。因此,用户不需要执行专用于切换电连通的操作。

    [实施例6]

    接着,将描述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在第六实施例中结构类似于第四实施例的元件将被给予与用于描述第四实施例中的那些相同的参考标记,因此将不再描述。换句话说,本实施例将仅描述有关成为此实施例特性的特征。

    (电触点保护机构的结构和移动的描述)

    接着,将详细描述在本实施例中的电触点保护机构的结构和移动。图45和46是示出在盒P插入(进入)设备主组件E时出现的电触点保护机构的运动的示意图。

    图45(a)和46(a)是从设备主组件E的导向件181和182所处的一侧朝向内部板207看(从图40中箭头Y所示方向看)的电触点保护机构及其相关元件的示图。图45(b)和46(b)是从箭头Z所示方向看到的与图45(a)和46(a)所示的那些相同的部分的示图。在图45(a)和46(a)中,盒P用虚线画出以便于理解。显影偏压传送电触点126由轴208支承,从而可转动。一种可连接接触弹簧210与电气部4(未示出)连接。

    图45(a)和45(b)示出了在盒P装入设备主组件E的过程中或之前的电触点保护机构及其周围的状态。可移动构件202位于其在盒插入之前的位置,并且保持构件203处在其保持可移动构件202的保持位置。可连接接触弹簧210的连接部210a钩在可移动构件202的钩状部202e上。利用弹性构件209持续沿箭头b所示方向向可移动构件202施压。于是,可连接接触弹簧210的连接部210a保持与电触点126的连接部126b分离,在电连通方面保持该电触点126悬浮。如上所述,利用一弹性构件(未表示)持续沿箭头a方向向保持构件203施压。因此,保持构件203的接合部分203c如图42所示经由内部板207的孔伸入盒室内、滑入可移动构件202的下侧,从而阻止该可移动构件202和导电构件204转动。

    采用上述结构布置,当盒P不在设备主组件E内时,在电连通方面电触点126悬浮。因此,即便用户的在插入盒P内前已积聚了静电的手放在电触点126附近,该手的静电也不会向电触点126放电,因而其不会作用于电气部4。

    图46(a)和46(b)表示盒P已插入成像位置时的电触点保护机构的状态。在盒P插入过程中,此状态以前发生的可移动构件202和保持构件203的运动与第四实施例中的盒P插入过程中发生的运动相同,因此将不描述。在此状态下,引导部190与设备主组件E的引导部的定位部分189接合,从而相对于该设备主组件E精确定位。至于引导部190的顶部,其与固定弹簧188接触,从而被该弹簧188向下压。利用盒P的保持部分195(图38)且经由保持构件203的接合部分203c固定该保持构件203。此外,可连接接触弹簧210的连接部210a与可移动构件202的钩状部202e分离。当发生此分离时,电触点126的连接部126b与可连接接触弹簧210的连接部210a接触。当盒P插入到此位置时,电触点126的连接部126b与可连接接触弹簧210的连接部210a接触。当盒P移入此位置时,显影偏压传送电触点126还与盒P的电触点158接触,并且该电触点126的连接部126b与可连接接触弹簧210的连接部210a接触,建立设备主组件E与盒P之间的电连通。当盒P处于此状态时,执行成像操作。当显影偏压传送电触点126与盒P的电触点158电连通时,提供具有几千电压水平的高压。但在供应此高压时,电触点126附近没有接地元件。

    因此,本实施例产生以下效果。

    1)当处理盒不在成像设备的主组件时,在电连通方面电触点126悬浮。因此,即便用户将其手插入成像设备主组件内的电触点126附近,以便处理卡纸或类似问题,并且该手碰巧已积聚了静电,静电噪声也不会作用于设备主组件E的电触点126。因此,静电噪声不会作用于电路。于是,电路不受到静电噪声的影响。

    2)当处理盒安装在设备主组件E内时,电触点126与可连接接触弹簧210连接,从而与该设备主组件E的电气部4连接。因此,在设备主组件的电触点与处理盒的电触点之间的连接的可靠性方面,以及在电能供应方面,本实施例中的处理盒和成像设备优于依照现有技术的处理盒和成像设备。

    3)利用在安装或卸载处理盒时发生的该处理盒的运动来切换电连通。因此,用户不需要执行专用于切换电连通的操作。

    以上,参照用于显影偏压的电触点描述了第一至第六实施例。但显而易见的,本发明也可应用于成像设备中除显影偏压触点以外的处理盒和主组件的电触点,例如,用于充电偏压的电触点、用于存储器(存储元件)的电触点等。

    此外,前述实施例是参照以激光束打印机作为电摄影成像设备的一个例子来进行描述的。但显而易见的,依据本发明的上述结构布置也适用于除激光束打印机以外的采用电摄影成像方法之一在记录介质如记录纸、OHP纸、织物等上形成图像的成像设备,例如,电摄影复印机、电摄影打印机(例如,LED打印机、激光束打印机等)、电摄影传真机和电摄影文字处理机等。

    依据上述本发明,可在当处理盒装入电摄影成像设备的主组件内时,在该处理盒的电触点与该电摄影成像设备的主组件的电触点之间形成的电连通的可靠性方面对处理盒和电摄影成像设备进行改进。

    同样依据本发明,即便在用户将其手放在电摄影成像设备的主组件内的电触点附近时,并且其手碰巧已积聚了静电,该静电向导电构件放电。因此,主组件的电触点不会受到静电的影响。此外,当处理盒位于主组件内时,导电构件不接地。因此,在用于从设备主组件给处理盒供应电能的该主组件的电触点与该处理盒的电触点之间的电连通的可靠性方面,该处理盒和主组件优于依照现有技术的处理盒和主组件。此外,利用在安装或卸载处理盒时发生的该处理盒的运动来移动导电构件。因此,不需要用户执行专用于移动导电构件的操作。

    此外,仅当处理盒装入设备主组件内时,该设备主组件的电触点准备好被连接以供应电能,从而在该处理盒与该主组件之间的电连通的可靠性方面改进成像设备。此外,利用在安装或卸载处理盒时发生的该处理盒的运动来切换电连通。因此,用户不需要执行专用于切换电连通的操作。

    尽管已参照在此公开的结构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所阐述的细节,本申请试图覆盖在改进目的或者以下权利要求书范围内的修改或变化。

处理盒和成像设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处理盒和成像设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处理盒和成像设备.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处理盒和成像设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处理盒和成像设备.pdf(8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可拆卸地安装在电摄影成像设备的主组件上的处理盒,其中,该主组件包括主组件电触点、可在覆盖该主组件电触点的保护位置与暴露该主组件电触点的暴露位置之间移动的可移动构件、以及在限制该可移动构件的操作的锁定位置与允许该可移动构件的操作的释放位置之间可移动的锁定件,该盒包括:电摄影感光鼓;处理装置,可作用于该电摄影感光鼓;第一接合部分,用于在把处理盒安装到设备主组件上的中途将该锁定件从锁定位置移动至释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摄影术;电影术;利用了光波以外其他波的类似技术;电记录术;全息摄影术〔4〕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