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的药物制剂及制法和质控方法.pdf

上传人:zhu****69 文档编号:6234803 上传时间:2019-05-23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910.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510049767.4

申请日:

2005.05.09

公开号:

CN1698757A

公开日:

2005.11.23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5/78; A61K9/00; A61K9/20; A61P11/00; G01N30/02; G01N30/90; G01N33/15

主分类号:

A61K35/78; A61K9/00; A61K9/20; A61P11/00; G01N30/02; G01N30/90; G01N33/15

申请人:

贵阳云岩西创药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发明人:

周霞

地址:

550001贵州市贵阳市延安东路3号智诚大厦A-12楼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郭防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的药物制剂及制法和质控方法,它是用黄连、大黄、黄芩与辅料制作成注射液或口服制剂;产品具有清热泻火解毒、化瘀凉血、止血之功效,用于治疗急慢性上呼吸道感染、治疗过敏性鼻炎、治疗便秘和肠炎、治疗痈肿疮毒、口腔溃疡、牙龈肿痛、水火烫伤、治疗急性黄疸性肝炎、治疗痔疮出血、治疗高脂血症所致的高血压、及辅助治疗慢性肾脏病等;利用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比较经济、合理,能够解决现有生产存在的缺点,本发明提供的质量控制方法能保证制备的制剂科学、有效。

权利要求书

1: 1、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的一清药物制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用黄连 165g、大黄500g、黄芩250g与辅料制作成注射液、粉针、冻干粉针、凝胶剂、 分散片、胶囊剂、软胶囊剂、微囊剂、颗粒剂、丸剂、微丸、散剂、滴丸剂、 缓释制剂、控释制剂、凝胶剂、口服液体制剂、煎膏剂、浸膏剂或膜剂。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的一清药物制剂,其特 征在于:所述制剂为滴丸剂、分散片剂或微丸剂。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的一清药物制剂的制备 方法,其特征在于:取黄连、大黄、黄芩,分别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
2: 5小 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70℃约为1.25, 喷雾干燥成干浸膏粉,再制成其他制剂。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的一清药物制剂的制备 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中的滴丸剂这样制备:取黄连、大黄、黄芩,分 别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1.5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 压浓缩至相对密度70℃约为1.25,喷雾干燥成干浸膏粉,以聚氧乙烯单硬脂酸 脂为基质,药物与基质的配比为1∶1.5,混匀,滴入冷却剂甲基硅油中,滴制 径为6.1mm的滴管,20~30滴/min滴入120cm长的冷却柱中,采用梯度冷却,梯 度冷却液的温度分布为40℃~50℃、20℃~30℃、0℃~4℃,即得。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的一清药物制剂的制备方 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中的分散片剂这样制备:取黄连、大黄、黄芩,分 别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1.5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 压浓缩至相对密度70℃约为1.25,喷雾干燥成干浸膏粉,加入按药物:辅料比 例为3∶1的微晶纤维素,过60目筛充分混匀,加入浓度为50%的乙醇为润湿剂 制成软材,采用挤出-滚圆造粒机,挤出转速30r·min -1 ,,滚圆5min,滚圆转速 550r·min -1 ,,制得微丸,于50℃烘12小时,取出,加入按药物:辅料比例为2∶ 1的低取代羟丙纤维素、按药物:辅料比例为1∶1的羧甲基淀粉钠,混合均匀, 过5号筛,用5%PVP醇溶液作润湿剂制软材,过2号筛制粒,60℃烘干,2号筛整 粒,同时加入按药物:辅料比例为1∶2的低取代羟丙纤维素混匀后压片,即得。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的一清药物制剂的质 量控制方法,它包括含量测定、鉴别等,其特征在于:质量控制方法的含量测 定以黄芩苷、大黄酸、小檗碱为指标;鉴别以大黄素、盐酸小檗碱、黄芩苷为 对照品。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的一清药物制剂的质量 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含量测定是这样的:以甲醇-0.2mol/L磷酸二氢钠缓 冲液,用磷酸调节pH值至
3: 7,42∶58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5nm;精密称 取在105℃干燥至恒重的黄芩苷对照品12.5mg,置250ml量瓶中,用少量甲醇 溶解,用重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中含黄芩苷50μg的对照品 溶液;取本品装量差异项下的内容物,混匀,研细,取约0.75g,精密称定,置 100ml量瓶中,加甲醇10ml,超声处理10分钟,用重蒸馏水稀释至刻度,取此 液离心10分钟,每分钟转速为15000转,分取上清液,即得供试品溶液;分别 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 8、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的一清药物制剂的质 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鉴别是这样的: (1)取本品8g,加甲醇50ml,浸渍2小时,并时时振摇,滤过,滤液置水 浴上蒸干,残渣加水10ml使溶解,再加盐酸1ml,置水浴上加热30分钟,立即 冷却,用氯仿20ml分2次提取,合并氯仿提取液,浓缩至约1ml,作为供试品 溶液;另取大黄素对照品,加氯仿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 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 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60~90℃的石油醚-甲酸乙酯-甲酸= 15∶5∶1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氨蒸气中熏至斑点显色 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红色斑点; (2)取本品8g,加甲醇50ml,滴加盐酸4~6滴,振摇20分钟,滤过,滤 液置水浴上浓缩至约1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黄芩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 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 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醋酸 乙酯-丁酮-甲酸-水=10∶6∶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2% 三氯化铁乙醇溶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 蓝绿色斑点; (3)取本品8g,加甲醇50ml,浸渍2小时,并时时振摇,滤过,滤液置水 浴上浓缩至约1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盐酸小檗碱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 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 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醋酸 乙酯-丁酮-甲酸-水=10∶6∶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365nm 紫外光灯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黄 色荧光斑点。

说明书


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的药物制剂及制法和质控方法

    技术领域:本发明是一种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的一清药物制剂及制法和质控方法,属于中药的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一清制剂是由黄连、黄芩、大黄等中药组成的中药复方制剂,具有清热泻火解毒、化瘀凉血、止血之功效,临床上报道可用于治疗急慢性上呼吸道感染、治疗过敏性鼻炎、治疗便秘和肠炎、治疗痈肿疮毒、口腔溃疡、牙龈肿痛、水火烫伤、治疗急性黄疸性肝炎、治疗痔疮出血、治疗高脂血症所致的高血压、及辅助治疗慢性肾脏病等。许多发明人及药品企业对其做了大量的研究,也提供了一些治疗的产品;如:已上市的一清颗粒和一清胶囊,但是该方药物味道极苦,颗粒剂加入了大量蔗糖矫味,不适合糖尿病患者长期服用;一清胶囊,崩解慢,生物利用度低、药物稳定性不理想。黄芩苷是该制剂的主要成分,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芩苷具有较强的抗菌、消炎等作用。但黄芩苷水溶性小(1.2mg/100ml),吸收差,且性质不稳定,易氧化变质,因此使其制剂生物利用度差足现有产品的主要问题。而本申请人在对中国专利公报公开的专利申请号为“03124462.9”,名称为“一清丸及制备方法”、专利申请号为“02113597.5”,名称为“一种治疗便秘的中药胶囊的改进制备工艺”、专利申请号为“200410038829.7”,名称为“一种中药软胶囊制剂的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的专利申请进行研究过程中发现,丸剂保质期较短,不利于药物的贮存与运输;软胶囊比普通胶囊的崩解度稍高,但是由于胶皮老化问题,经常出现崩解延迟现象,所以主要是有效成分之一的黄芩苷在人体地吸收仍不是很理想;改进的胶囊技术通过喷雾干燥来改善崩解度,但是没有喷雾干燥的工艺参数、具体工艺,根本无法实施。鉴于这些情况,需要寻找一种治疗效果理想,工艺先进,生物利用度高的新的药物制剂以及这种制剂的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的药物制剂及制法和质控方法;制备成分散片、滴丸制剂;本发明提供的分散片,采用微丸制粒技术,产品崩解性好,提高了有效成分的生物利用度,特别适合于老年人及吞服药片或胶囊有困难的患者服用;本发明提供的滴丸,采用滴丸梯度冷却技术,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增加药物溶解性、抗湿性;并且工艺成熟稳定,利于普及推广。

    本发明是这样构成的:它是由黄连165g、大黄500g、黄芩250g与辅料制作成注射液、粉针、冻干粉针、凝胶剂、分散片、胶囊剂、软胶囊剂、微囊剂、颗粒剂、丸剂、微丸、散剂、滴丸剂、缓释制剂、控释制剂、凝胶剂、口服液体制剂、煎膏剂、浸膏剂或膜剂。具体的说:本发明制备的制剂为滴丸剂、分散片剂或软胶囊剂。

    所述的制备方法:取黄连、大黄、黄芩,分别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1.5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70℃约为1.25,喷雾干燥成干浸膏粉,再制成其他制剂。

    所述制剂中的滴丸剂这样制备:取黄连、大黄、黄芩,分别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1.5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70℃约为1.25,喷雾干燥成干浸膏粉,以聚氧乙烯单硬脂酸脂为基质,药物与基质的配比为1∶1.5,混匀,滴入冷却剂甲基硅油中,滴制径为6.1mm的滴管,20~30滴/min滴入120cm长的冷却柱中,采用梯度冷却,梯度冷却液的温度分布为40℃~50℃、20℃~30℃、0℃~4℃,即得。

    所述制剂中的分散片剂这样制备:取黄连、大黄、黄芩,分别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1.5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70℃约为1.25,喷雾干燥成干浸膏粉,加入按药物∶辅料比例为3∶1的微晶纤维素,过60目筛充分混匀,加入浓度为50%的乙醇为润湿剂制成软材,采用挤出—滚圆造粒机,挤出转速30r·min-1,滚圆5min,滚圆转速550r·min-1,制得微丸,于50℃烘12小时,取出,加入按药物∶辅料比例为2∶1的低取代羟丙纤维素、按药物∶辅料比例为1∶1的羧甲基淀粉钠,混合均匀,过5号筛,用5%PVP醇溶液作润湿剂制软材,过2号筛制粒,60℃烘干,2号筛整粒,同时加入按药物∶辅料比例为1∶2的低取代羟丙纤维素混匀后压片,即得。

    所述的药物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的含量测定以黄芩苷、大黄酸、小檗碱为指标;鉴别以大黄素、盐酸小檗碱、黄芩苷为对照品。

    所述的药物制剂含量测定是这样的:以甲醇-0.2mol/L磷酸二氢钠缓冲液,用磷酸调节pH值至2.7,(42∶58)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5nm;精密称取在105℃干燥至恒重的黄芩苷对照品12.5mg,置250ml量瓶中,用少量甲醇溶解,用重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中含黄芩苷50μg的对照品溶液;取本品装量差异项下的内容物,混匀,研细,取约0.75g,精密称定,置100ml量瓶中,加甲醇10ml,超声处理10分钟,用重蒸馏水稀释至刻度,取此液离心10分钟,每分钟转速为15000转,分取上清液,即得供试品溶液;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

    所述的药物制剂鉴别是这样的:

    (1)取本品8g,加甲醇50ml,浸渍2小时,并时时振摇,滤过,滤液置水浴上蒸干,残渣加水10ml使溶解,再加盐酸1ml,置水浴上加热30分钟,立即冷却,用氯仿20ml分2次提取,合并氯仿提取液,浓缩至约1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大黄素对照品,加氯仿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60~90℃的石油醚—甲酸乙酯—甲酸=15∶5∶1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氨蒸气中熏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红色斑点;

    (2)取本品8g,加甲醇50ml,滴加盐酸4~6滴,振摇20分钟,滤过,滤液置水浴上浓缩至约1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黄芩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醋酸乙酯—丁酮—甲酸—水=10∶6∶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2%三氯化铁乙醇溶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蓝绿色斑点;

    (3)取本品8g,加甲醇50ml,浸渍2小时,并时时振摇,滤过,滤液置水浴上浓缩至约1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盐酸小檗碱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醋酸乙酯—丁酮—甲酸—水=10∶6∶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365nm紫外光灯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黄色荧光斑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克服了现有产品存在的问题,提供的分散片,崩解性好,溶出度佳;而提供的滴丸,可以掩盖药物的不良口味、气味,并且起到增加稳定性、改善生物利用度的作用;得到的制剂产品具有清热泻火解毒、化瘀凉血、止血之功效,用于治疗急慢性上呼吸道感染、治疗过敏性鼻炎、治疗便秘和肠炎、治疗痈肿疮毒、口腔溃疡、牙龈肿痛、水火烫伤、治疗急性黄疸性肝炎、治疗痔疮出血、治疗高脂血症所致的高血压、及辅助治疗慢性肾脏病等。利用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能够解决现有生产存在的缺点,比较经济、合理的制备需要的制剂;利用本发明提供的质量控制方法能保证制备的制剂科学、有效;本发明达到了发明的目的。

    在研制滴丸的过程中发现,本产品的圆整度差和吸湿性较强。经研究发现,由于冷凝柱上部温度较低,会使液滴中带入的一些气泡在溢出时产生空洞或溢出气泡时所带药液尚未缩回而形成尾巴,导致圆整度差;本申请人采用梯度冷却,冷却液的温度分布为40℃~50℃、20℃~30℃、0℃~4℃,使得产品的圆整度得到了改善。

    在研制分散片的过程中发现,分散均匀性是最大的难点。本申请人采用微丸制粒技术,加入按药物∶辅料比例为3∶1的微晶纤维素,过60目筛充分混匀,加入浓度为50%的乙醇为润湿剂制成软材,采用挤出—滚圆造粒机,挤出转速30r·min-1,滚圆5min,滚圆转速550r·min-1,制得微丸,于50℃烘12小时,取出,加入按药物∶辅料比例为2∶1的低取代羟丙纤维素、按药物∶辅料比例为1∶1的羧甲基淀粉钠,混合均匀,过5号筛,用5%PVP醇溶液作润湿剂制软材,过2号筛制粒,60℃烘干,2号筛整粒,同时加入按药物∶辅料比例为1∶2的低取代羟丙纤维素混匀后压片,制得的分散片质量良好;所以通过一系列实验,以选择本发明提供的药物制剂的制备工艺、使用的辅料种类及用量、比例等;保证其科学、合理、可行;得到的制剂具有有效的治疗效果。

    实验例1:成型工艺研究

    (1)分散片剂成型工艺研究

    分散片遇水可迅速崩解形成均匀的粘性悬液的水分散片,解决了原剂型崩解性差,溶出缓慢的缺点,本申请人制得的分散片在19℃~21℃水中3min内完全崩解,混悬性好、生物利用度高、分散均匀度。

    分散均匀性的测定:参照中国药典2000年版附录IA,取分散片6片,置于100ml水中振摇,在(20±1)℃水中,3min内应全部崩解并通过2号筛。

    ①微丸制粒工艺研究

    称取40g微丸,轻轻地倒入100mL的量筒内,然后从5cm高处反复落下,直到体积不再变化,记录体积数,计算堆密度。

    组别    乙醇浓度%    滚圆时间min   滚圆转速r·min-1   堆密度g·mL-1

    1       30            5              550                 0.60

    2       30            8              700                 0.62

    3       40            5              550                 0.70

    4       40            8              700                 0.71

    5       50            5              550                 0.83

    6       50            8              700                 0.70

    结果表明,本发明制备微丸的最优工艺为加入浓度为50%的乙醇为润湿剂制成软材,采用挤出—滚圆造粒机,滚圆5min,滚圆转速550r·min-1。

    ②压片工艺研究

    组别  低取代羟丙纤维素  低取代羟丙纤维素  羧甲基淀粉钠  PVP醇溶液  分散均匀性

          内加(药物∶辅料)  外加(药物∶辅料)  (药物∶辅料)  浓度%

    1     1.5∶1            1∶1              2∶1          6          粒成粘团

    2     1.5∶1            -                 2∶1          6          粒较粗

    3     1.5∶1            1∶1              -             5          粒较粗

    4     1∶2              2∶1              1∶1          5          合格

    5     1∶2              -                 1∶1          4          粒较粗

    6     1∶2              2∶1              -             4          粒成粘团

    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按药物∶辅料比例为2∶1加入低取代羟丙纤维素、按药物∶辅料比例为1∶1的羧甲基淀粉钠,混合均匀,过5号筛,用5%PVP醇溶液作润湿剂制软材,过2号筛制粒,60℃烘干,2号筛整粒,同时加入按药物∶辅料比例为1∶2的低取代羟丙纤维素混匀后压片。

    ③崩解时限检查

    组别                 崩解/溶散时间

    普通片               40.8min

    丸  剂               58.1min

    胶囊剂               35.5min

    未微丸制粒的分散片   4.9min

    本发明分散片         58sec

    结果表明,微丸制粒后制得分散片,使得药物在胃肠道表面的面积增大,解决了颗粒遇水发粘影响崩解的问题,提高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2)滴丸成型工艺研究

    滴制工艺研究

    组别     冷却剂      冷却方式    冷却柱高度/cm      圆整度合格率%

    1        甲基硅油    梯度        120                92.53

    2        甲基硅油    梯度        120                87.59

    3        液体石蜡    非梯度      160                85.34

    4        液体石蜡    非梯度      160                82.67

    结果表明,以聚氧乙烯单硬脂酸脂为基质,药物与基质的配比为1∶1.5,混匀,滴入冷却剂甲基硅油中,滴制径为6.1mm的滴管,20~30滴/min滴入120cm长的冷却柱中,采用梯度冷却,梯度冷却液的温度分布为40℃~50℃、20℃~30℃、0℃~4℃。

    生物利用度比较

    SD大鼠,体重250~280g,雌雄各半,隔夜禁食(不禁水),次日灌胃给药,给药剂量为3.8g/kg。于给药前及给药后15min,30min,50min,80min,2h,3h,4h及8h心脏采血,每个血样点用6只大鼠。血样置肝素抗凝管,3000r/min离心5min,分离血浆,置-30°保存至分析。高效液相色谱仪由M510泵,U6K进样器,M490可变波长检测器及810色谱数据处理站组成(Waters,美国)。分析柱为μBondpakaC18(0.45mm×25cm);流动相为甲醇∶水=6∶4;流速:0.8mL/min;检测波长:λ=230nm。血浆中黄芩苷提取:取0.5mL血浆,加入5mLCHCl3,内标50μL,试管作30°倾斜于水平方向振摇器,振摇提取15min,离心(3000r/min)10min,弃去水相,精密吸取4mL有机相于一洁净试管,在37℃水浴,N2气流下吹干,残留物用200μL流动相重新溶解,进样分析。

                  大鼠血浆黄芩苷浓度变化(N=6)

    时间/h      血浆黄芩苷浓度/(mg·L-1)

            软胶囊        本发明滴丸    本发明分散片

    0       -             -             -           -       -

    0.25    1.01±0.15    1.62±0.15    1.73±0.28

    0.50    1.95±0.72    3.57±1.19    3.32±1.10

    0.83    2.02±0.53    2.22±0.38    2.30±0.28

    1.33    1.20±0.61    1.68±0.67    1.74±0.42

    2.00    0.88±0.28    1.24±0.25    1.39±0.25

    3.00    0.96±0.22    1.05±0.17    1.03±0.18

    4.00    0.46±0.17    0.81±0.24    0.83±0.15

    6.00    0.17±0.02    0.54±0.19    0.45±0.27

    8.00    0.05±0.11    0.24±0.10    0.26±0.13

    结果表明,本发明产品的生物利用度大于软胶囊剂。

    实验例2:药效学实验

    1、抗炎作用的研究

    采用二甲苯致炎法,观察对二甲苯致小鼠右耳肿胀的影响,取健康小白鼠70只,体重20±2g,随机分成7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即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组)、阳性对照组(阿司匹林组)、一清颗粒组、本发明滴丸组、本发明分散片组。按下表所列剂量分组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给药3天,药物组给药容积量均为20ml/kg体重,阴性对照组给生理盐水10ml/kg体重。末次灌胃30分钟后,用二甲苯0.05ml只均匀涂抹于小鼠耳两面致炎,左耳不涂二甲苯作为对照。45分钟之后处死小鼠,沿基线剪下双耳,用直径为5mm的打孔器分别冲下两边耳片,用分析天平称重对比。以左右两耳片片重之差作为肿胀度,并计算肿胀抑制率。

            对小鼠二甲苯致耳部炎症的影响

    组    别          剂量(g/kg)    鼠数(只)      肿胀度(mg)    抑制率(%)

    生理盐水组        ——                    10            10.37±5.09   ——

    一清颗粒组        10            10            5.34±3.51    48.51

    本发明滴丸组      10            10            4.64±2.38    55.26

    本发明分散片组    10            10            4.42±4.03    57.38

    阿司匹林组        0.6           10            2.79±1.52    73.10

    结果表明,本发明滴丸、本发明分散片对小鼠二甲苯致耳部炎症有明显抑制作用,且效果优于市售的一清颗粒。

    2、对小肠推进作用的研究

    取昆明种小鼠60只,体重20±2g,雌雄各半,实验前禁食12h。将小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一清颗粒组、本发明滴丸组、本发明分散片。对照组给予0.5%羧甲基纤维素钠,均按体质量20ml/kg灌胃。药后30min给各鼠5%碳未与10%阿拉伯胶制成的混悬液,按体质量10ml/kg灌胃,30min后用颈椎脱臼法处死动物,立即刻腹,将幽门至直肠末端的消化道完整摘除,不加牵引,平铺于玻璃板上。测量肠道全长及碳末前沿至幽门的距离,计算后者占肠道全长的百分率。计算公式为:炭末推进(%)=炭末前沿与幽门的距离(cm)×100%/小肠全长(幽门至回盲部)(cm)。具体结果见下表

             对小鼠小肠推进作用的影响

    组别            剂量(g/kg)    炭末推进(%)

    对照组          0             36.4±6.8

    一清颗粒组      10            53.1±9.6

    本发明滴丸组    10            56.8±10.6

    本发明分散片组  10            55.2±8.2

    结果显示,一清颗粒、本发明滴丸、本发明分散片给药后30min可使小鼠肠道碳末推进速度显著增高〔以碳未前沿占肠道百分比为指标〕;本发明制剂的效果优于市售一清颗粒。

    3.对止血作用的研究

    采用断尾法进行止血试验,取健康小鼠60只,体重20±2g,随机分成6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即对照组(生理盐水组)、一清胶囊组、本发明滴丸组、本发明分散片组。药物组按20ml/kg体重的容积灌胃,生理盐水组的灌胃容积为10ml/kg体重;每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3天。在末次给药后30分钟将小鼠鼠尖约1cm处剪断,记录出血时间,每15秒用滤纸吸去血滴1次,直至出血停止。所得结果及数据见下表。

                         对小鼠的止血作用

    组    别         剂量(g/kg)    鼠数(只)      停止出血时间(min)

    生理盐水组       ——                    10            17.5±4.67

    一清胶囊组       10            10            9.18±3.42

    本发明滴丸组     10            10            7.86±2.10

    本发明分散片组   10            10            8.23±4.56

    实验结果表明,与生理盐水比较,一清颗粒、本发明滴丸、本发明分散片对小鼠鼠尖出血有很好的止血作用。

    具体的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例1:取黄连165g、大黄500g、黄芩250g,分别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1.5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70℃约为1.25,喷雾干燥成干浸膏粉,以聚氧乙烯单硬脂酸脂为基质,药物与基质的配比为1∶1.5,混匀,滴入冷却剂甲基硅油中,滴制径为6.1mm的滴管,20~30滴/min滴入120cm长的冷却柱中,采用梯度冷却,梯度冷却液的温度分布为40℃~50℃、20℃~30℃、0℃~4℃,即得滴丸,本产品口服、一日三次、每次2-4粒。

    本发明的实施例2:取黄连165g、大黄500g、黄芩250g,分别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1.5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70℃约为1.25,喷雾干燥成干浸膏粉,加入按药物∶辅料比例为3∶1的微晶纤维素,过60目筛充分混匀,加入浓度为50%的乙醇为润湿剂制成软材,采用挤出—滚圆造粒机,挤出转速30r·min-1,滚圆5min,滚圆转速550r·min-1,制得微丸,于50℃烘12小时,取出,加入按药物∶辅料比例为2∶1的低取代羟丙纤维素、按药物∶辅料比例为1∶1的羧甲基淀粉钠,混合均匀,过5号筛,用5%PVP醇溶液作润湿剂制软材,过2号筛制粒,60℃烘干,2号筛整粒,同时加入按药物∶辅料比例为1∶2的低取代羟丙纤维素混匀后压片,即得分散片。

    本发明的实施例3:取黄连165g、大黄500g、黄芩250g,分别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1.5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70℃约为1.25,喷雾干燥成干浸膏粉,加入注射用水、糖浆,制成1000瓶,即得口服液。

    本发明的实施例4:取黄连165g、大黄500g、黄芩250g,分别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1.5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70℃约为1.25,喷雾干燥成干浸膏粉,加入卡波姆溶液、矫味剂,搅匀,制成1000瓶,即得凝胶剂。

    本发明的实施例5:含量测定

    以甲醇-0.2mol/L磷酸二氢钠缓冲液,用磷酸调节pH值至2.7,(42∶58)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5nm;精密称取在105℃干燥至恒重的黄芩苷对照品12.5mg,置250ml量瓶中,用少量甲醇溶解,用重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中含黄芩苷50μg的对照品溶液;取本品装量差异项下的内容物,混匀,研细,取约0.75g,精密称定,置100ml量瓶中,加甲醇10ml,超声处理10分钟,用重蒸馏水稀释至刻度,取此液离心10分钟,每分钟转速为15000转,分取上清液,即得供试品溶液;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

    本发明的实施例6:鉴别

    (1)取本品8g,加甲醇50ml,浸渍2小时,并时时振摇,滤过,滤液置水浴上蒸干,残渣加水10ml使溶解,再加盐酸1ml,置水浴上加热30分钟,立即冷却,用氯仿20ml分2次提取,合并氯仿提取液,浓缩至约1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大黄素对照品,加氯仿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60~90℃的石油醚—甲酸乙酯—甲酸=15∶5∶1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氨蒸气中熏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红色斑点;

    (2)取本品8g,加甲醇50ml,滴加盐酸4~6滴,振摇20分钟,滤过,滤液置水浴上浓缩至约1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黄芩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醋酸乙酯—丁酮—甲酸—水=10∶6∶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2%三氯化铁乙醇溶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蓝绿色斑点;

    (3)取本品8g,加甲醇50ml,浸渍2小时,并时时振摇,滤过,滤液置水浴上浓缩至约1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盐酸小檗碱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醋酸乙酯—丁酮—甲酸—水=10∶6∶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365nm紫外光灯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黄色荧光斑点。

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的药物制剂及制法和质控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的药物制剂及制法和质控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的药物制剂及制法和质控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的药物制剂及制法和质控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的药物制剂及制法和质控方法.pdf(1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是一种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的药物制剂及制法和质控方法,它是用黄连、大黄、黄芩与辅料制作成注射液或口服制剂;产品具有清热泻火解毒、化瘀凉血、止血之功效,用于治疗急慢性上呼吸道感染、治疗过敏性鼻炎、治疗便秘和肠炎、治疗痈肿疮毒、口腔溃疡、牙龈肿痛、水火烫伤、治疗急性黄疸性肝炎、治疗痔疮出血、治疗高脂血症所致的高血压、及辅助治疗慢性肾脏病等;利用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比较经济、合理,能够解决现有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