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蕊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它的质量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本发明是一种百蕊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它的质量控制方法,属于中药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百蕊草具有清热消炎,止咳化痰等作用;用于急、慢性咽喉炎、气管炎、鼻炎、感冒发热、肺炎等。已上市的产品有胶囊剂和片剂,但是这两种产品的剂型比较落后,药物的吸收利用较差,于是有研究者如专利申请号为“03110877.6”、名称为“盐酸百蕊草静脉滴注液、注射液及制作工艺”,专利申请号为“03110953.5”、名称为“盐酸百蕊咀嚼片及制作工艺”,专利申请号为“200410023041.9”、名称为“百蕊分散片及制作方法”的专利中请;注射剂虽然生物利用度高,但是使用不便,不良反应多,危险系数大,成本高;咀嚼片口感较差;分散片由于需要大量的崩解剂,成本高;鉴于这些情况,为了提高药物的稳定性,需要寻找一种治疗效果理想、质量可靠、剂型合理的有效治疗药物制剂来丰富剂型品种、满足市场需要。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提供百蕊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它的质量控制方法;特别是提供具有掩盖苦味、携带方便、口感良好、吸收快、质量稳定等特点的滴丸剂以及生产过程中需要的质量控制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构成的:它主要由百蕊草400-800g或用相应重量份的提取物制作而成的泡腾片、注射液、粉针、冻干粉针、凝胶剂、分散片、胶囊剂、软胶囊剂、微囊剂、颗粒剂、丸剂、微丸、散剂、滴丸剂、缓释制剂、控释制剂、凝胶剂、口服液体制剂、煎膏剂、浸膏剂或膜剂。准确的说:所述的制剂是滴丸剂。
本发明所述的百蕊药物制剂的制备方法:取百蕊草,加5-12倍量的水煎煮1-3次,每次1-3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加乙醇沉淀1-3次,使含醇量达60-95%,搅匀,静置,滤过,滤液回收乙醇,浓缩,然后分别制成不同地制剂。
本发明所述的滴丸是这样制备的:取百蕊草,加10倍量的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加乙醇使含醇量达70%,搅匀,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以聚乙二醇4000为基质,按照药物∶基质=1∶4的重量比例加入聚乙二醇4000,混匀,采用内径为4.0mm、外径为6.0mm的滴管,滴制温度70℃、滴速为25~30d/min、滴距为5cm,滴入120cm长的冷却柱中,再以甲基硅油为冷却液,采用梯度冷却:梯度冷却液的温度分布为40℃~50℃、10℃~30℃、0℃~4℃,制丸,即得。
具体的说,本发明所述的滴丸是这样制备的:取百蕊草,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5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放冷,加入两倍量75%乙醇,搅匀;再加入等量乙醇,搅匀。静置12小时后,滤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减压浓缩,以聚乙二醇4000为基质,按照药物∶基质=1∶4的重量比例加入聚乙二醇4000,混匀,采用内径为4.0mm、外径为6.0mm的滴管,滴制温度70℃、滴速为25~30d/min、滴距为5cm,滴入120cm长的冷却柱中,再以甲基硅油为冷却液,采用梯度冷却:梯度冷却液的温度分布为40℃~50℃、10℃~30℃、0℃~4℃,制丸,即得。
更加具体的说:本发明所述的滴丸是这样制备的:取百蕊草,加水煎煮1.5小时,滤过,滤液浓缩,放冷,按浓缩液重量先后加70%、95%的乙醇各一倍量,搅匀,静置,取上清液,滤过,滤液减压,以聚乙二醇4000为基质,按照药物∶基质=1∶4的重量比例加入聚乙二醇4000,混匀,采用内径为4.0mm、外径为6.0mm的滴管,滴制温度70℃、滴速为25~30d/min、滴距为5cm,滴入120cm长的冷却柱中,再以甲基硅油为冷却液,采用梯度冷却:梯度冷却液的温度分布为40℃~50℃、10℃~30℃、0℃~4℃,制丸,即得。
百蕊药物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包括含量测定,鉴别等;含量测定以山柰酚、总黄酮为指标,鉴别采用理化和薄层鉴别。
含量测定是这样的:
(1)以甲醇∶0.5%磷酸=60∶4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68nm;精密称取山柰酚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制成每1ml含山柰酚10μg的溶液,即得对照品溶液;取本品20片,精密称定,研细,取1g,精密称定,加70%乙醇30ml,25%盐酸5ml,水浴回流1小时,放冷,定量转移至100ml量瓶中,加70%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离心,即得供试品溶液;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2)精密称取在120℃减压干燥至恒重的芦丁对照品15mg,置100ml量瓶中,用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中含无水芦丁0.15mg的对照品溶液;标准曲线的制备,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1.0、2.0、3.0、4.0和5.0ml,分别置25ml量瓶中,各加甲醇至5.0ml,加10%三氯化铝溶液1.0ml,摇匀,加醋酸-醋酸钠缓冲液pH55.0ml、乙醇10.0ml,摇匀,加水至刻度,摇匀,放置15分钟,照分光光度法,在405nm的波长处测定吸收度,以吸收度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图;取本品内容物,研细,精密称取1.5g,置索氏提取器中,加适量乙醚,加热回流4小时,弃去乙醚液,药渣挥尽乙醚,再加适量甲醇,加热回流至提取液无色为止,移入100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各5ml,分别置甲、乙两个25ml量瓶中,甲瓶中加入10%三氯化铝溶液1.0ml,摇匀,然后在两瓶中分别加入醋酸醋酸钠缓冲液(pH5)5.0ml和乙醇10.0ml,加水至刻度,摇匀,放置15分钟,以乙瓶为空白,在405nm波长处测定吸收度。从标准曲线上读出供试品溶液中芦丁的量,计算,即得。
鉴别是这样的:
(1)取本品,研细,置具塞锥形瓶中,加甲醇20ml,浸渍1小时,时时振荡,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20ml使溶解,加盐酸2ml,加热回流1小时,立即冷却,用乙醚提取2次,每次25ml,合并乙醚提取液,挥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百蕊草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山柰酚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甲酸乙酯∶甲酸=5∶4∶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日光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及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置紫外光灯365nm下观察,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和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颜色荧光斑点;
(2)取本品,研细,加甲醇30ml,回流提取1小时,滤过,滤液置水浴上浓缩至约5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百蕊草对照药材3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醋酸乙酯∶甲酸∶水=8∶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三氯化铝试液,待干后,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3)取本品,研细,加甲醇20ml,温热15分钟,滤过;取滤液各1ml,分置二支试管中,一管中加镁粉少量与盐酸数滴,显红色;另一管中加三氯化铁溶液1滴,显暗褐色。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百蕊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它的质量控制方法;特别是提供具有掩盖苦味、携带方便、口感良好、吸收快、质量稳定等特点的滴丸剂以及生产过程中需要的质量控制方法。其滴丸具有携带方便、掩盖苦味、吸收快能好、抗潮性好等特点;产品克服了现有技术、产品存在的问题,产品具有清热消炎,止咳化痰等功效;用于急、慢性咽喉炎、气管炎、鼻炎、感冒发热、肺炎等;所提供的质量控制方法解决了实际生产过程中对于产品的质量控制的问题、使产品的质量得到有效的保证;达到了发明的目的。
本申请人在研究中发现:本发明中影响滴丸制备的因素有许多方面,如药物、基质、冷却剂、温度、滴距、滴速、冷却方式、滴口内外径等。本申请人从影响滴丸的圆整度和丸重两方面考察了各因素的影响,以确立制备本发明制剂滴丸的最佳条件,通过实验找到了最适合本产品的制备工艺条件、使用的辅料种类及用量、比例等;保证其科学、合理、可行;得到的制剂具有良好性能和治疗效果。
实验例1:工艺筛选
①药物与基质的配比
药物与基质(聚乙二醇4000)配比
药物与基质配比 融合情况 稠度 滴制情况
1∶1 难 稠 难
1∶2 易 适中 难
1∶3 易 适中 难
1∶4 易 稀 易
1∶5 易 稀 易
②冷却剂及冷却方式选择
冷却剂及冷却方式选择:以甲基硅油、液体石蜡为冷却剂,药物与基质按1∶4比例混匀后滴制。滴制条件:(80±2)℃保温滴制,滴口内径为4.0mm,外径6.0mm。冷却剂温度采用梯度或非梯度方式,梯度冷却温度分布为:40℃~50℃,10℃~30℃,0℃~4℃(3个温度平均分割冷却柱的长度),非梯度冷却为0℃~10℃。滴速为20~30滴/min。评价指标:滴丸的圆整度(滴丸最短径/最长径>0.8)合格率。
组别 冷却剂 冷却方式 冷却柱高度/cm 圆整度 合格率/%
1 甲基硅油 梯度 120 90.3 90.1
2 甲基硅油 非梯度 140 86.1 82.5
3 液体石蜡 梯度 140 75.8 70.9
4 液体石蜡 非梯度 120 73.2 72.4
③滴距、滴速、温度的选择
滴距、滴速、温度的选择:滴口的内外径固定为4.1,6.1mm。评价指标:丸重合格率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质量差异要求:符合±7.5%之内。
组别 温度/℃ 滴距/cm 滴速/(d·min-1) 丸重合格率/%
1 90 5 10~20 79.2
2 90 7 20~25 86.1
3 90 9 25~30 82.0
4 80 5 20~25 67.2
5 80 7 25~30 85.4
6 80 9 10~20 90.2
7 70 5 25~30 93.7
8 70 7 10~20 95.4
9 70 9 20~25 84.8
结果表明,本发明制剂滴丸的最佳条件:以聚乙二醇4000为基质,按照药物∶基质=1∶4的重量比例加入聚乙二醇4000,混匀,采用内径为4.0mm、外径为6.0mm的滴管,滴制温度70℃、滴速为25~30d/min、滴距为5cm,滴入120cm长的冷却柱中,再以甲基硅油为冷却液,采用梯度冷却:梯度冷却液的温度分布为40℃~50℃、10℃~30℃、0℃~4℃。
实验例2:药效学实验
1、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
取小鼠40只,雌雄各半,体重20±2g,随机分成对照组,百蕊含片组,百蕊胶囊组、本发明滴丸组。每组分别灌胃0.5ml/d,相当于药物0.24g/kg,对照组灌服蒸馏水0.5ml。连续给药5d,末次给药1h后,每只小鼠左耳涂0.05ml二甲苯致肿,右耳作正常对照,1h后处死小鼠,以左耳重量减去右耳重量为肿胀度,比较药物的抗炎作用,结果见下表。
表1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
组 别 剂量(g/kg) 肿胀度 抑制率%
对照组 —— 0.91±0.38
百蕊含片组 0.24 0.51±0.21 43.96
百蕊胶囊组 0.24 0.48±0.16 47.25
本发明滴丸组 0.24 0.50±0.31 45.05
2、对小鼠气管酚红分泌量的影响
取小鼠40只,雌雄各半,体重20±2g,随机分成对照组,百蕊片组、百蕊胶囊组、本发明滴丸组。禁食不禁水12h后,每组分别灌胃药液0.5ml,对照组灌服蒸馏水0.5ml。灌胃给药0.5h后,ip酚红溶液0.2ml/10g,注射后0.5h用湿布堵住小鼠口鼻,令其窒息死亡。将小鼠仰位固定,剥离气管,用小动脉夹夹住自甲状软骨至气管分支处的一段气管并剪下,放入盛有2ml生理盐水的试管中,再加0.1mlNaOH,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吸收度值。再根据标准曲线计算酚红含量(ng/ml)。结果见下表。
表2 对小鼠气管酚红分泌量的影响
组 别 剂量(g/kg) 酚红分泌量(ng/ml)
对照组 —— 9.51±5.68
百蕊片剂组 0.24 17.25±10.51
百蕊胶囊组 0.24 21.09±8.95
本发明滴丸组 0.24 26.74±3.15
3、对小鼠氨水引咳作用的影响
取小鼠40只,雌雄各半,体重20±2g,随机分成对照组,百蕊分散片组、百蕊咀嚼片组、本发明滴丸组。禁食不禁水12h后,每组分别灌胃药液0.5ml,对照组灌服蒸馏水0.5ml。灌胃给药0.5h后,分别将5只小鼠(各组1只)置3000ml密封的玻璃容器内,每次均恒压喷雾浓氨水(25%~28%NH4OH)30s刺激小鼠致咳,将动物停留在容器内30s,取出动物,观察次数/min及潜伏期,结果见下表。
表3对小鼠氨水引咳作用的影响
组 别 剂量(g/kg) 咳嗽次数(/min) 咳嗽潜伏期(s)
对照组 —— 32.18±8.74 12.75±9.66
百蕊分散片组 0.24 16.24±6.05 26.02±4.91
百蕊咀嚼片组 0.24 18.57±4.39 22.84±6.34
本发明滴丸组 0.24 14.91±5.33 32.70±9.15
结果显示:本发明产品可明显抑制二甲苯所致耳廓肿胀作用,可提高小鼠气管酚红的排泄量,且对小鼠浓氨水引咳均有显著的止咳作用,可显著减少小鼠每分钟咳嗽次数及增长咳嗽的潜伏期,且效果优于市售的百蕊现有制剂。
具体的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例1:百蕊草630g
取百蕊草,加10倍量的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加乙醇使含醇量达70%,搅匀,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以聚乙二醇4000为基质,按照药物∶基质=1∶4的重量比例加入聚乙二醇4000,混匀,采用内径为4.0mm、外径为6.0mm的滴管,滴制温度70℃、滴速为25~30d/min、滴距为5cm,滴入120cm长的冷却柱中,再以甲基硅油为冷却液,采用梯度冷却:梯度冷却液的温度分布为40℃~50℃、10℃~30℃、0℃~4℃,制丸,即得滴丸剂,本产品口服、一日三次、每次2粒。
本发明的实施例2:百蕊草630g
取百蕊草,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5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放冷,加入两倍量75%乙醇,搅匀;再加入等量乙醇,搅匀。静置12小时后,滤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减压浓缩,以聚乙二醇4000为基质,按照药物∶基质=1∶4的重量比例加入聚乙二醇4000,混匀,采用内径为4.0mm、外径为6.0mm的滴管,滴制温度70℃、滴速为25~30d/min、滴距为5cm,滴入120cm长的冷却柱中,再以甲基硅油为冷却液,采用梯度冷却:梯度冷却液的温度分布为40℃~50℃、10℃~30℃、0℃~4℃,制丸,即得滴丸剂。
本发明的实施例3:百蕊草630g
取百蕊草,加水煎煮1.5小时,滤过,滤液浓缩,放冷,按浓缩液重量先后加70%、95%的乙醇各一倍量,搅匀,静置,取上清液,滤过,滤液减压,以聚乙二醇4000为基质,按照药物∶基质=1∶4的重量比例加入聚乙二醇4000,混匀,采用内径为4.0mm、外径为6.0mm的滴管,滴制温度70℃、滴速为25~30d/min、滴距为5cm,滴入120cm长的冷却柱中,再以甲基硅油为冷却液,采用梯度冷却:梯度冷却液的温度分布为40℃~50℃、10℃~30℃、0℃~4℃,制丸,即得滴丸剂。
本发明的实施例4:百蕊草400g
取百蕊草,加5倍量的水煎煮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加乙醇沉淀,使含醇量达60%,搅匀,静置,滤过,滤液回收乙醇,浓缩,滤液浓缩成稠膏,加入卡波姆,制成凝胶剂。
本发明的实施例5:百蕊草800g
取百蕊草,加12倍量的水煎煮3次,每次3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加乙醇沉淀3次,使含醇量达95%,搅匀,静置,滤过,滤液回收乙醇,浓缩,加入羧甲基纤维素钠,压片,制成分散片。
本发明的实施例6:含量测定
(1)以甲醇∶0.5%磷酸=60∶4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68nm;精密称取山柰酚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制成每1ml含山柰酚10μg的溶液,即得对照品溶液;取本品20粒,精密称定,研细,取1g,精密称定,加70%乙醇30ml,25%盐酸5ml,水浴回流1小时,放冷,定量转移至100ml量瓶中,加70%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离心,即得供试品溶液;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2)精密称取在120℃减压干燥至恒重的芦丁对照品15mg,置100ml量瓶中,用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中含无水芦丁0.15mg的对照品溶液;标准曲线的制备,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1.0、2.0、3.0、4.0和5.0ml,分别置25ml量瓶中,各加甲醇至5.0ml,加10%三氯化铝溶液1.0ml,摇匀,加醋酸-醋酸钠缓冲液pH55.0ml、乙醇10.0ml,摇匀,加水至刻度,摇匀,放置15分钟,照分光光度法,在405nm的波长处测定吸收度,以吸收度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图;取本品内容物,研细,精密称取1.5g,置索氏提取器中,加适量乙醚,加热回流4小时,弃去乙醚液,药渣挥尽乙醚,再加适量甲醇,加热回流至提取液无色为止,移入100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各5ml,分别置甲、乙两个25ml量瓶中,甲瓶中加入10%三氯化铝溶液1.0ml,摇匀,然后在两瓶中分别加入醋酸 醋酸钠缓冲液(pH5)5.0ml和乙醇10.0ml,加水至刻度,摇匀,放置15分钟,以乙瓶为空白,在405nm波长处测定吸收度。从标准曲线上读出供试品溶液中芦丁的量,计算,即得。
本发明的实施例7:鉴别
(1)取本品,研细,置具塞锥形瓶中,加甲醇20ml,浸渍1小时,时时振荡,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20ml使溶解,加盐酸2ml,加热回流1小时,立即冷却,用乙醚提取2次,每次25ml,合并乙醚提取液,挥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百蕊草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山柰酚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甲酸乙酯∶甲酸=5∶4∶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日光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及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置紫外光灯365nm下观察,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和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颜色荧光斑点;
(2)取本品,研细,加甲醇30ml,回流提取1小时,滤过,滤液置水浴上浓缩至约5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百蕊草对照药材3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醋酸乙酯∶甲酸∶水=8∶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三氯化铝试液,待干后,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3)取本品,研细,加甲醇20ml,温热15分钟,滤过;取滤液各1ml,分置二支试管中,一管中加镁粉少量与盐酸数滴,显红色;另一管中加三氯化铁溶液1滴,显暗褐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