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背光模组.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21520A43申请公布日20141029CN104121520A21申请号201310155037722申请日20130429F21S8/00200601F21V13/0020060171申请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地址518109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龙华镇油松第十工业区东环二路2号申请人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72发明人林辰翰54发明名称背光模组57摘要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及光源模块。导光板包括底面、出光面及两个侧面,两个侧面相交处形成有扇形柱缺口。该光源模块包括三原色激光源、两个分光镜及微机电反射镜。三个激光源均与该其中一侧面相对设置并沿该第一侧面延伸。
2、方向排列。两个分光镜分别与其中两个激光源相对,两个分光镜分别反射两个激光源发出的激光,并透射其他激光源发出的激光,从而使三个激光源发出的激光经过两个分光镜后形成三原色混光后的白光光束。该微电反射镜与该扇形柱缺口相对设置,用于将该白光光束旋转反射,形成扫描光束进入该导光板。51INTCL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4页附图3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4页附图3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21520ACN104121520A1/2页21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包括底面、与该底面相对的出光面,及连接该底面和出光面的相邻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该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相。
3、交的角落处形成有扇形柱缺口;及光源模块,包括第一激光源、第二激光源及第三激光源,该第一激光源、第二激光源及第三激光源均与该第一侧面相对设置并沿该第一侧面延伸方向排列,该第一激光源、第二激光源及第三激光源分别用于发出三原色激光;第二分光镜和第三分光镜,该第二分光镜和第三分光镜分别与该第二激光源和第三激光源相对并沿该第一侧面延伸方向排列,该第二分光镜用于反射该第二激光源发出的激光,透射该第一激光源发出的激光,并使透射的该第一激光源发出的激光与反射的该第二激光源发出的激光混光,该第三分光镜用于反射该第三激光源发出的激光,透射该第一激光源和第二激光源发出的激光,并使透射的该第一激光源和第二激光源发出的。
4、激光与反射的该第三激光源发出的激光混光,形成白光光束;及微机电反射镜,该微电反射镜与该扇形柱缺口相对设置,该微机电反射镜可在一驱动电压的驱动下绕一转轴以预定频率往复转动,该转轴与该扇形柱缺口所对应的圆柱形的中心轴重合,该微机电反射镜具有与该扇形柱缺口相对的反射面,该白光光束入射至该反射面对应于该转轴的部分,并由该微机电反射镜的往复转动形成从该扇形柱缺口入射至该导光板的扫描光束,进一步经由该导光板散射后从该出光面出射形成面光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光源模块进一步包括第一分光镜,该第一分光镜、第二分光镜和第三分光镜沿靠近该微机电反射镜的方向并排设置,该第一分光镜、第二分光镜。
5、和第二分光镜倾斜于该第一侧面且相互平行,该第一激光源、第二激光源、第三激光源分别与该第一分光镜、第二分光镜和第三分光镜相对并位于同侧,且该第一激光源、第二激光源、第三激光源出光方向平行,该第一分光镜用于将该第一激光源发出的激光反射至该第二分光镜。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分光镜和第二分光镜倾斜于该第一侧面且相互平行,该第二激光源和第三激光源分别与该第二分光镜和第三分光镜相对并位于同侧,且该第二激光源和第三激光源的出光方向平行,该第一激光源位于该第二分光镜远离该第三激光源的一侧,该第一激光源的出光方向平行于经该第二分光镜反射后的激光和经第三分光镜反射的激光,且该第一激光源发。
6、出的激光直接入射至该第二分光镜并在从该第二分光镜出射时与该第二分光镜反射的激光混光。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光源模块进一步一光路调整反射镜,该光路调整反射镜设置于该第三分光镜与该微机电反射镜之间,用于将自该第三分光镜出射的白光光束反射至该微机电反射镜的反射面的对应于该转轴的部分。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背光模组进一步包括设置于该出光面一侧的光学模片组,该光学模片组包括沿远离该出光面的方向依次排列的第一棱镜片、第二棱镜片和散射片,该第一棱镜片包括复数关排设置第一棱镜,该第二棱镜片包括复数关排设置第二棱镜,该第一棱镜的延伸方向垂直于该第二棱镜的延伸。
7、方向。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分光镜、第二分光镜及第三分光镜分别设置于该第一激光源、第二激光源及第三激光源与该第一侧面之间。权利要求书CN104121520A2/2页3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激光源、第二激光源及第三激光源分别设置于该第一分光镜、第二分光镜及第三分光镜与该第一侧面之间。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分光镜和第三分光镜分别设置于该第二激光源和第三激光源与该第一侧面之间。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激光源和第三激光源分别设置于该第二分光镜和第三分光镜与该第一侧面之间。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
8、,其特征在于,该扇形柱缺口所对应的圆心角为90度,该扇形柱缺口所对应圆柱的中心轴与该第一侧面与该第二侧面的交线重合。权利要求书CN104121520A1/4页4背光模组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小尺寸显示设备的背光模组。背景技术0002现有技术中的背光模组包括光源、导光模板及光学模片组,该光源一般采用红、绿、蓝三原色的发光二极管混光形成的白光光源,该白光光源具有较大的色域,使显示设备所显示的色彩更加丰富。但是,由于三原色发光二极管需要较大的混光区域以防止色差产生,因此不适合应用于小尺寸显示面板中。目前在小尺寸显示设备的背光模组中,一般直接采用白光LED作为光源,然。
9、而,此种白光LED的色域较小,无法满足小尺寸显示设备对于丰富色彩的趋势要求。发明内容0003有鉴于此,提供一种具有较高色域的适用于小尺寸显示设备的背光模组。0004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及光源模块。该导光板包括底面、与该底面相对的出光面,及连接该底面和出光面的相邻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该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相交的角落处形成有扇形柱缺口。该光源模块包括第一激光源、第二激光源、第三激光源、第二分光镜、第三分光镜及微机电反射镜。该第一激光源、第二激光源及第三激光源均与该第一侧面相对设置并沿该第一侧面延伸方向排列,该第一激光源、第二激光源及第三激光源分别用于发出三原色激光。该第二分光镜和第三分光镜分别。
10、与该第二激光源和第三激光源相对并沿该第一侧面延伸方向排列,该第二分光镜用于反射该第二激光源发出的激光,透射该第一激光源发出的激光,并使透射的该第一激光源发出的激光与反射的该第二激光源发出的激光混光;该第三分光镜用于反射该第三激光源发出的激光,透射该第一激光源和第二激光源发出的激光,并使透射的该第一激光源和第二激光源发出的激光与反射的该第三激光源发出的激光混光,形成白光光束。该微电反射镜与该扇形柱缺口相对设置,该微机电反射镜可在一驱动电压的驱动下绕一转轴以预定频率往复转动,该转轴与该扇形柱缺口所对应的圆柱形的中心轴重合。该微机电反射镜具有与该扇形柱缺口相对的反射面,该白光光束入射至该反射面对应于。
11、该转轴的部分,并由该微机电反射镜的往复转动形成从该扇形柱缺口入射至该导光板的扫描光束,进一步经由该导光板散射后从该出光面出射形成面光源。0005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的背光模组采用三原色激光源及分光镜进行混色,并由一微机电反射镜扫描反射混色后的白光光束,由于激光源体积和分光镜均可以做得较小,微机电反射镜的体积也较小,因此,使得光源模块的体积较小,采用该光源模块的背光模组体积也较小,从而适合应用于小尺寸显示设备的背光模组。附图说明0006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侧面示意图。说明书CN104121520A2/4页50007图2是图1的背光模组中的光源模块和导光板的构造示意图。000。
12、8图3是图2中III部分的放大图。0009图4是图1中的背光模组中的光源模块和导光板的另一实施方式的构造示意图。0010图5是图1中的背光模组中的光源模块和导光板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构造示意图。0011主要元件符号说明背光模组100光源模块10,10A,10B导光板20光学模片组30底面21出光面22第一侧面23第二侧面24扇形柱缺口25中心轴252第一激光源11,11A第二激光源12,12A,12B第三激光源13,13A,13B第一分色镜14第二分色镜15,15A,15B第三分色镜16,16A,16B光路调整反射镜17微机电反射镜18红色激光112,112A,112B绿色激光122,122A,1。
13、22B蓝色激光132,132A,132B白光光束19,19A,19B转动轴182反射面184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0012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100,包括光源模块10、导光板20及光学模片组30。0013请一并参阅图2和图3,本实施例中,该导光板20为平板导光板,包括底面21、与底面21相对的出光面22以及连接底面21与出光面22且相邻的第一侧面23和第二侧面24,该导光板20的第一侧面23和第二侧面24相交的角落处形成一扇形柱缺口25,该扇形柱缺口25所对应圆柱的中心轴252垂直于该出光面22。本实施例中,该扇形柱缺口25对应的圆心角。
14、为90度,且该扇形柱缺口25所对应圆柱形的中心轴252为该第一侧面23与该第二侧面24的交线。0014该光学模片组30设置于该导光板20的出光面22一侧,其包括沿远离该出光面22的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棱镜片31、第二棱镜片32及扩散片33,该第一棱镜片31和第二棱镜片32分别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三角棱镜,且该第一棱镜片31的多个三角棱镜的延伸方向垂直于该第二棱镜片32的多个三角棱镜的延伸方向,该第一棱镜片31和第二棱镜片32用于会聚光线。该扩散片用于将光线均匀扩散,以得到出光均匀且宽视角的面光源。说明书CN104121520A3/4页60015该光源模块10包括第一激光源11、第二激光源12、第三。
15、激光源13、第一分色镜14、第二分色镜15、第三分色镜16、光路调整反射镜17及摆动式OSCILLATORY微机电反射镜MEMSMIRROR18。该第一激光源11用于发出红色激光112,第二激光源12用于发出绿色激光122,第三激光源13用于发出蓝色激光132,该第一激光源11、第二激光源12、第三激光源13与该第一侧面23相对设置,且出射光方向平行于该出射面,本实施例中,该第一激光源11、第二激光源12、第三激光源13的出射光方向进一步垂直于该第一侧面23。0016该第一分色镜14、第二分色镜15及第三分色镜16分别位于该第一激光源11、第二激光源12和第三激光源13与该第一侧面23之间且沿。
16、靠近该扇形柱缺口25的方向依次排列,该第一分色镜14、第二分色镜15及第三分色镜16为平板状且相互平行,本实施例中,第一分色镜14、第二分色镜15及第三分色镜16与该第一侧面23成45度夹角。该第一分色镜14与该第一激光源11相对设置,且该第一分色镜14反射红色光并透射红色光波长外的光,该第一激光源11发出的红色激光112经该第一分色镜14反射后依次透射该第二分色镜15和第三分色镜16;该第二分色镜15与该第二激光源12相对设置,且该第二分色镜15反射绿色光并透射绿色光波长外的光,该第二激光源12发出的绿色激光122经该第二分色镜15反射后与透射该第二分色镜15的红色激光112混合,即,该红色。
17、激光112从该第二分色镜15的出射点与该绿色激光122在该第二分色镜15的反射点相同,该红色激光112与绿色激光122混光后一起透射该第三分色镜16;该第三分色镜16与该第三激光源13相对设置,且该第三分色镜16反射蓝色光并透射蓝色光波长外的光,该第三激光源13发出的蓝色激光132经该第三分色镜16反射后与透射该第三分色镜16的红色激光112和绿色激光122混合,即,该红色激光112和绿色激光122从该第三分色镜16的出射点与该蓝色激光132在该第三分色镜16的反射点相同,该红色激光112、绿色激光122及蓝色激光132混光后形成沿平行于该出光面22和第一侧面23的方向传播的白光光束19。00。
18、17该微机电反射镜18与该扇形柱缺口25相邻,该微机电反射镜18具有一转动轴182及一反射面184,该转动轴182与该扇形柱缺口25所对应圆柱形的中心轴252重合,该反射面184与该扇形柱缺口25相对且垂直于该出光面22。该微机电反射镜18为微机电组件,其在接收一电压驱动后,将以该转动轴182为轴作简谐运动,即在一定角度范围内以预定频率作往复摆动。0018该光路调整反射镜17与该第一侧面23相邻且设置于该第三分色镜16与该微机电反射镜18之间,该光路调整反射镜17用于将自第三分色镜16出射的白光光束19反射至该微机电反射镜18的反射面184与该转动轴182相邻近的位置。该白光光束19由该微机电。
19、反射镜18的反射面184反射后进一步经由该扇形柱缺口25进入该导光板20,由于该转动轴182与该扇形柱缺口25的中心轴252重合,在该微机电反射镜18在一定角度范围内以预定频率作往复摆动时,经由该反射面184反射的白光光束19在该导光板20内形成往复摆动的扫描光束,该扫描光束经该导光板20的进一步散射,从而转化为一均匀面光源由该出光面22出射。0019请参阅图4,本发明提供另一实施方式的光源模块10A,该光源模块10A与光源模块10的结构类似,不同之处在于,该光源模块10A省略了光源模块的第一分色镜14,且该光源模块10A的第一激光源11A设置于该第二分色镜15A的远离该第三分色镜16A的一侧。
20、,且该第一激光源11A光出射方向平行于该第一侧面23和出光面22,且第一激光源11A发说明书CN104121520A4/4页7出的红色激光112A入射至该第二分色镜15A的位置与该第二激光源12A发出的绿色激光122A在该第二分色镜15A的反射点相同,从而在该红色激光112A透过该第二分色镜15A后与反射后的绿色激光122A混光,并一起入射至第三分色镜16A与由第三激光源13A发出的并由该第三分色镜16A反射的蓝色激光132A混光形成白光光束19A。0020请参阅图5,本发明提供第三实施方式的光源模块10B,该光源模块10B与光源模块10A的结构类似,不同之处在于该光源模块10B的第二激光源1。
21、2B设置于第一侧面23与第二分色镜15B之间,第三激光源13B设置于第一侧面23与第三分色镜16B之间,即,该第二激光源12B和第三激光源13B邻近于该第一侧面23,而第二分色镜15B和第三分色镜16B远离该第一侧面23。本实施例中,该第二分色镜15B和第三分色镜16B的反射面设置方向为将光源模块10A的第二分色镜15A和第三分色镜16A分别以垂直于第一侧面23的转轴逆时针旋转90度得到,该第二分色镜15B和第三分色镜16B的反射面分别可以使绿色激光122B和蓝色激光132B向该光路调整反射镜17的方向反射,并使红色激光112B、绿色激光122B和蓝色激光132B混光形成白光光束19B并入射至。
22、光路调整反射镜17。0021可以理解的是,图2中所示的光源模块10的第一激光源11、第二激光源12及第三激光源13也可以分别设置于该第一分色镜14、第二分色镜15及第三分色镜16与该第一侧面23之间,此时只需将该第一分色镜14、第二分色镜15及第三分色镜16的反射面逆时针旋转90度即可。同样可以理解,该第一激光源11、第二激光源12及第三激光源13的位置可以互换,即三原色激光源的位置可以互换,只要对应的分色镜的位置对应互换即可。另外,该光路调整反射镜17也可以省略,此时由该第三分色镜16出射的白光光束19可以直接入射至该微机电反射镜18。0022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的背光模组100采用三原。
23、色激光源及分光镜进行混色,并由一微机电反射镜扫描反射混色后的白光光束,由于激光源体积和分光镜均可以做得较小,微机电反射镜的体积也较小,因此,使得光源模块的体积较小,采用该光源模块的背光模组100体积也较小,从而适合应用于小尺寸显示设备的背光模组。0023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于本发明精神内做其它变化,以用于本发明等设计,只要其不偏离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均可。这些依据本发明精神所做的变化,都应包含在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说明书CN104121520A1/3页8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4121520A2/3页9图3图4说明书附图CN104121520A3/3页10图5说明书附图CN104121520A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