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成像用射线束的扫描装置和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成像用射线束的扫描装置和方法.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558240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2.05 CN 103558240 A (21)申请号 201310541050.6 (22)申请日 2009.12.30 200910244502.8 2009.12.30 G01N 23/203(2006.01) (71)申请人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100084 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同方大厦 A 座 2 层 申请人 清华大学 (72)发明人 康克军 陈志强 李元景 赵自然 刘以农 吴万龙 林东 唐乐 涂超 沈宗俊 丁光伟 金颖康 罗希雷 曹硕 (74)专利代理机构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 公司 1。
2、1021 代理人 王鹏鑫 (54) 发明名称 一种成像用射线束的扫描装置和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成像用射线束的扫描装 置, 包括 : 辐射源 ; 固定屏蔽板和旋转屏蔽体, 旋 转屏蔽体上分别设置有射线入射区域和射线岀射 区域, 在旋转屏蔽体旋转扫描过程中, 固定屏蔽板 的射线通过区域与旋转屏蔽体的射线入射区域和 射线岀射区域连续相交以构成扫描准直孔 ; 所述 固定屏蔽板的射线通过区域为直线缝隙, 所述射 线入射区域和所述射线岀射区域为螺旋线缝隙, 位于旋转屏蔽体纵向两端的螺旋线缝隙的宽度设 置成相对于位于纵向中心位置的螺旋线缝隙的宽 度窄, 位于旋转屏蔽体纵向两端的螺旋线缝隙形。
3、 成的扫描准直孔相对于位于纵向中心位置的扫描 准直孔形成一定的角度。 另外,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 种成像用射线束的扫描方法。 (62)分案原申请数据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5 页 附图 3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5页 附图3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558240 A CN 103558240 A 1/2 页 2 1. 一种成像用射线束的扫描装置, 包括 : 辐射源 ; 分别位于辐射源和被扫描对象之间的固定屏蔽板和旋转屏蔽体, 其中所述固定屏蔽板 相对于辐射源是固定的, 所述旋转屏蔽体相对于固定。
4、屏蔽板是可旋转的,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固定屏蔽板上设置有允许来自所述辐射源的射线束穿过所述固定屏蔽板的射线 通过区域, 旋转屏蔽体上分别设置有射线入射区域和射线岀射区域, 在旋转屏蔽体旋转扫描过程 中, 固定屏蔽板的射线通过区域与旋转屏蔽体的射线入射区域和射线岀射区域连续相交以 构成扫描准直孔, 所述旋转屏蔽体为圆柱体 ; 所述固定屏蔽板的射线通过区域为直线缝隙, 所述射线入射区域和所述射线岀射区域为螺旋线缝隙, 位于旋转屏蔽体纵向两端的螺旋线缝隙的宽度设置成相对于位于纵向中心位置的螺 旋线缝隙的宽度窄, 位于旋转屏蔽体纵向两端的螺旋线缝隙形成的扫描准直孔相对于位于 纵向中心位置的扫描准直孔。
5、形成一定的角度。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成像用射线束的扫描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固定屏蔽板设置在所述辐射源与所述旋转屏蔽体之间。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成像用射线束的扫描装置,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 控制装置, 通过控制旋转屏蔽体的旋转速度来控制射线束的扫描速度, 通过检测旋转 屏蔽体的转动角度来获取射线束的出射方向。 4. 根据权利要求 1-3 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像用射线束的扫描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旋转屏蔽体旋转的驱动装置 ; 以及所述旋转屏蔽体为空 心或实心圆柱体。 5. 根据权利要求 1-4 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像用射线束的扫描装置,。
6、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旋转屏蔽体的旋转轴线位于所述辐射源和所述固定屏蔽板上的所述直线缝隙共 同限定的平面上。 6. 一种成像用射线束的扫描方法, 包括步骤 : 提供发射射线束的辐射源 ; 设置分别位于辐射源和被扫描对象之间的固定屏蔽板和旋转屏蔽体, 其中所述固定屏 蔽板相对于辐射源是固定的, 所述旋转屏蔽体相对于固定屏蔽板是可旋转的, 所述固定屏 蔽板上设置有允许来自所述辐射源的射线束穿过所述固定屏蔽板的射线通过区域, 在旋转 屏蔽体上分别设置有射线入射区域和射线岀射区域 ; 以及 设置所述旋转屏蔽体为圆柱体, 旋转所述旋转屏蔽体, 以使所述固定屏蔽板的射线通过区域与所述旋转屏蔽体的射线 入射。
7、区域和射线岀射区域连续相交以构成扫描准直孔 ; 设置所述固定屏蔽板的射线通过区域为直线缝隙, 所述射线入射区域和所述射线岀射区域为螺旋线缝隙, 位于旋转屏蔽体纵向两端的螺旋线缝隙的宽度设置成相对于位于纵向中心位置的螺 旋线缝隙的宽度窄, 位于旋转屏蔽体纵向两端的螺旋线缝隙形成的扫描准直孔相对于位于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558240 A 2 2/2 页 3 纵向中心位置的扫描准直孔形成一定的角度。 7. 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成像用射线束的扫描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固定屏蔽板设置在所述辐射源与所述旋转屏蔽体之间。 8. 根据权利要求 7 所述的成像用射线束的扫描方法, 其特征。
8、在于还包括步骤 : 通过控制旋转屏蔽体的旋转速度来控制射线束的扫描速度, 通过检测旋转屏蔽体的转 动角度来获取射线束的出射方向。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558240 A 3 1/5 页 4 一种成像用射线束的扫描装置和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核技术应用领域, 特别涉及人和物体的无损检测装置和方法, 更具体 地说, 涉及一种用于背散射成像用射线束的扫描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无损检测和人体检测应用中, 有射线透射成像和射线背散射成像。背散射成像是 通过用射线束扫描物体, 同时探测器接收散射信号, 数据处理时将扫描位置和散射信号点 点对应即可得到散射图像。 现有飞点。
9、扫描机构是带有多准直孔的旋转屏蔽体在射线扫描扇 面内旋转实现第一维的扫描, 通过旋转或者平移射线扫描扇面实现第二维的扫描。 0003 但是, 在上述带有多准直孔的旋转屏蔽体的结构中, 飞点形成结构较为复杂, 同时 在不利于 X 射线的屏蔽。 0004 另外, 对于第一维扫描, 射线在垂直平面物体上是非匀速扫描, 扫描线在扫描的起 始端和末端加速, 会在几何变形基础上进一步纵向扩大扫描光斑, 导致成像除几何变形之 外的由于扫描速度变化而带来的纵向压缩变形。 0005 此外, 在进行第二维的扫描时, 如果选择平移射线扫描扇面则需要平移射线发生 装置和旋转屏蔽体等, 机械结构会很复杂 ; 如果选择旋。
10、转射线扫描扇面则需要克服射线发 生装置和旋转屏蔽体的转动惯量, 对旋转的驱动装置和旋转射线发生装置和旋转屏蔽体的 轴承是个巨大考验。 0006 还有, 由于在现有技术中, 辐射源例如 X 光机一般设置在旋转辐射体的内部, 从而 其扫描机构难于与现有X光机形成匹配接口, 从而需要重新设计X光机的屏蔽体, 增加了背 散射扫描成像装置的成本。 发明内容 0007 鉴于此,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和缺陷的至少一个方 面。 0008 相应地,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背散射成像用射线束的扫描装置及方 法, 其通过一种新型的 “飞点” 形成结构, 以实现背散射的射线束扫描。 00。
11、09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形成连续直线运动飞点的射线束扫描装置 及方法。 0010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控制所述扫描准直孔在不同位置的形状, 以 控制穿过所述扫描准直孔出现到被检测对象上的射线束的截面形状的扫描装置和扫描方 法。 0011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 其提供一种成像用射线束的扫描装置, 包括 : 辐射源 ; 分 别位于辐射源和被扫描对象之间的固定屏蔽板和旋转屏蔽体, 其中所述固定屏蔽板相对于 辐射源是固定的, 所述旋转屏蔽体相对于固定屏蔽板是可旋转的,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固定屏 蔽板上设置有允许来自所述辐射源的射线束穿过所述固定屏蔽板的射线通过区域, 旋转。
12、屏 说 明 书 CN 103558240 A 4 2/5 页 5 蔽体上分别设置有射线入射区域和射线岀射区域, 在旋转屏蔽体旋转扫描过程中, 固定屏 蔽板的射线通过区域与旋转屏蔽体的射线入射区域和射线岀射区域连续相交以构成扫描 准直孔, 所述旋转屏蔽体为圆柱体 ; 所述固定屏蔽板的射线通过区域为直线缝隙, 所述射线 入射区域和所述射线岀射区域为螺旋线缝隙, 位于旋转屏蔽体纵向两端的螺旋线缝隙的宽 度设置成相对于位于纵向中心位置的螺旋线缝隙的宽度窄, 位于旋转屏蔽体纵向两端的螺 旋线缝隙形成的扫描准直孔相对于位于纵向中心位置的扫描准直孔形成一定的角度。 0012 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 所述固定。
13、屏蔽板设置在所述辐射源与所述旋转屏蔽体之 间。 0013 优选地, 该背散射成像用射线束的扫描装置还包括 : 控制装置, 通过控制旋转屏蔽 体的旋转速度来控制射线束的扫描速度, 通过检测旋转屏蔽体的转动角度来获取射线束的 出射方向。 0014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 所述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旋转屏蔽体旋转的驱动装 置 ; 以及所述旋转屏蔽体为空心或实心圆柱体。 0015 具体地, 所述旋转屏蔽体的旋转轴线可位于所述辐射源和所述固定屏蔽板上的所 述直线缝隙共同限定的平面上。 0016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 其提供一种成像用射线束的扫描方法, 包括步骤 : 提供发 射射线束的辐射源 ; 设置分。
14、别位于辐射源和被扫描对象之间的固定屏蔽板和旋转屏蔽体, 其中所述固定屏蔽板相对于辐射源是固定的, 所述旋转屏蔽体相对于固定屏蔽板是可旋转 的, 所述固定屏蔽板上设置有允许来自所述辐射源的射线束穿过所述固定屏蔽板的射线通 过区域, 在旋转屏蔽体上分别设置有射线入射区域和射线岀射区域 ; 以及设置所述旋转屏 蔽体为圆柱体, 旋转所述旋转屏蔽体, 以使所述固定屏蔽板的射线通过区域与所述旋转屏 蔽体的射线入射区域和射线岀射区域连续相交以构成扫描准直孔 ; 设置所述固定屏蔽板的 射线通过区域为直线缝隙, 所述射线入射区域和所述射线岀射区域为螺旋线缝隙, 位于旋 转屏蔽体纵向两端的螺旋线缝隙的宽度设置成相。
15、对于位于纵向中心位置的螺旋线缝隙的 宽度窄, 位于旋转屏蔽体纵向两端的螺旋线缝隙形成的扫描准直孔相对于位于纵向中心位 置的扫描准直孔形成一定的角度。 0017 优选地, 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 : 所述固定屏蔽板设置在所述辐射源与所述旋转屏 蔽体之间。 0018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 所述扫描方法还包括步骤 : 通过控制旋转屏蔽体的旋转 速度来控制射线束的扫描速度, 通过检测旋转屏蔽体的转动角度来获取射线束的出射方 向。 0019 本发明的上述不特定的实施方式至少具有下述一个或者多个方面的优点和效 果 : 0020 1. 通过提供本发明中的具有新型 “飞点” 形成结构的扫描装置和方法, 其简化了。
16、背 散射扫描结构, 同时能够获得良好的屏蔽效果。 0021 2. 在一种实施方式例中, 本发明的扫描机构和方法可以实现对目标物体的可控扫 描, 能很方便的按照预定方式实现对目标物体的采样, 使获得的背散射图像数据符合设计 需求。 例如, 本发明的扫描机构和方法可以实现对目标物体的匀速扫描, 能很方便的实现对 目标物体的均匀采样, 使获得的背散射图像中没有纵向的压缩变形。 说 明 书 CN 103558240 A 5 3/5 页 6 0022 3. 另外, 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制作具有不同螺旋线和缝隙的旋转屏蔽体, 本 发明的扫描机构中的旋转屏蔽体可以更换以适应不同的应用需求。 0023 4.。
17、 另外, 由于在本发明中, 当旋转射线扫描扇面以进行第二维扫描时, 由于射线扫 描扇面和旋转屏蔽体可在同一平面上作旋转运动, 在旋转射线扫描扇面时不会改变旋转屏 蔽体的角动量方向, 因此不需要克服旋转屏蔽体的转动惯量, 很容易通过旋转射线扫描扇 面来实现第二维的扫描。 0024 5. 此外, 由于在本发明中, 辐射源不设置在旋转屏蔽体的内部, 该扫描机构在量产 的 X 光机上匹配机械接口即可完成, 结构紧凑, 不需要重新设计 X 光机的屏蔽体, 节约了成 本。 附图说明 0025 图 1 是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背散射扫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6 图 2 是显示图 1 中的背散射扫描装。
18、置的剖视图 ; 以及 0027 图 3 是显示图 1 中的背散射扫描装置的组成和位置关系的分解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下面通过实施例, 并结合附图 1-3, 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在 说明书中, 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号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下述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 式的说明旨在对本发明的总体发明构思进行解释, 而不应当理解为对本发明的一种限制。 0029 参加附图 1-3, 其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例的背散射成像用射线束的 扫描装置, 其包括 : 辐射源, 例如 X 光机 ; 分别位于辐射源 13 和被扫描对象 (图中未示出, 例 如图 2 中左侧位置) 之间。
19、的固定屏蔽板 5 和旋转屏蔽体 1, 其中固定屏蔽板 4 相对于辐射源 13 是固定的, 旋转屏蔽体 1 相对于固定屏蔽板 4 是可旋转的。进一步地, 固定屏蔽板 4 上 设置有允许来自辐射源 13 的射线束穿过固定屏蔽板 4 的通过区域, 例如 1-3 中的纵向缝隙 5。旋转屏蔽体 1 上分别设置有射线入射区域, 例如图 1-3 中的缝隙 3, 和射线岀射区域, 例 如图 1-3 中的缝隙 2, 在旋转屏蔽体 1 旋转扫描过程中, 固定屏蔽板 4 的射线通过区域 5 与 旋转屏蔽体 1 的射线入射区域 3 和射线岀射区域 2 连续相交以构成扫描准直孔。在上述实 施例中, 固定屏蔽板 4 设置。
20、在辐射源 13 与旋转屏蔽体 1 之间。 0030 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 射线发生器包括射线发生器壳体 11 和容纳在射线发 生器壳体 11 中的辐射源 13。在上述结构中, 辐射源 13 可以为 X 光机、 射线源或同位素 射线源等。 。如图 1 和 3 所示, 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 射线发生器壳体 11 呈大体长方体盒体 形状, 其上设置有使来自辐射源 13 发出的辐射射线从射线发生器壳体 11 的准直缝隙 31 岀 射。辐射源 13 的靶点 P 发射出的射线束 14 穿过准直缝隙 31 形成一个射线扇面, 然后经过 穿过固定屏蔽板4的通过区域, 例如1-3中的纵向缝隙5 ; 旋转屏蔽。
21、体1的射线入射区域, 例 如图 1-3 中的缝隙 3, 和射线岀射区域, 例如图 1-3 中的缝隙 2。通过设置固定屏蔽板 4 的 纵向缝隙 5 ; 旋转屏蔽体 1 的缝隙 3 和缝隙 2 的相对位置关系, 以使在旋转屏蔽体 1 旋转扫 描过程中, 固定屏蔽板 4 的射线通过区域 5 与旋转屏蔽体 1 的射线入射区域 3 和射线岀射 区域 2 连续相交以构成扫描准直孔。换言之, 旋转屏蔽体 1 上的射线出射螺旋窄缝 2 与射 线入射螺旋窄缝 3 和固定屏蔽板上的纵向窄缝 5 共同组成一个射线准直孔。 说 明 书 CN 103558240 A 6 4/5 页 7 0031 如图 1-3 所示, 。
22、固定屏蔽板 4 的射线通过区域 5 为直线缝隙, 旋转屏蔽体 1 为圆柱 体, 射线入射区域3和射线岀射区域2为螺旋线缝隙。 具体地说, 参见图2, 图中射线入射区 域 3 和射线岀射区域 2 的任何一点例如 A 和 B 点, 一方面沿旋转屏蔽体 1 的圆柱面作等速 圆周运动, 另一方面沿旋转屏蔽体 1 的径向方向按照一定速度分布做直线运动, 从而形成 特定的圆柱体螺旋线。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 图中射线入射区域 3 和射线岀射区域 2 的任 何一点例如 A 和 B 点, 可以一方面沿旋转屏蔽体 1 的圆柱面作等速圆周运动, 另一方面沿旋 转屏蔽体 1 的径向方向按照作匀速直线运动, 从而形成等。
23、速圆柱体螺旋线。 0032 参见图 2, 当辐射源 13 的靶点 P 和射线入射区域 3 的 A 点确定之后, 连接辐射源 13 的靶点 P 和射线入射区域 3 的入射点 A 点形成的射线束 14, 即可确定射线岀射区域 2 上 的岀射点 B。 0033 由于射线入射区域 3 和射线岀射区域 2 设置成等速圆柱体螺旋线缝隙, 当旋转屏 蔽体 1 匀速旋转时, 射线准直孔的位置随屏蔽旋转体 1 的转动而移动, 出射射线束 14 也随 之移动, 从而使扫描准直孔沿直线缝隙 5 连续匀速移动。 0034 虽然, 在上述实施方例中, 射线入射区域3和射线岀射区域2设置成等速圆柱体螺 旋线缝隙, 但是本。
24、发明并不仅限于此, 例如由于射线入射区域3和射线岀射区域2可以设置 成上述特定形式的螺旋线缝隙, 即一方面沿旋转屏蔽体 1 的圆柱面作等速圆周运动, 另一 方面沿旋转屏蔽体 1 的径向方向按照一定速度分布做直线运动, 从而形成特定的圆柱体螺 旋线。相应地, 当旋转屏蔽体 1 匀速旋转时, 射线准直孔的位置随屏蔽旋转体 1 的转动而移 动, 出射射线束14也随之移动, 从而使扫描准直孔沿直线缝隙5按照预定的速度分布移动。 由此, 本发明的扫描装置可以实现对目标物体的可控扫描, 能很方便的按照预定方式实现 对目标物体进行采样, 使获得的背散射图像数据符合设计需求, 从而改善了背散射成像的 质量和分。
25、辨率, 提高了背散射检测的精度和效率, 能更好的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 0035 进一步地, 该扫描装置还可以包括用于驱动旋转屏蔽体 1 旋转的驱动装置 6, 例如 调速电机等。为了减小了旋转屏蔽体 1 的转动惯量, 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 旋转屏蔽体 1 设 置为空心圆柱体形式。但是, 本发明并且不仅限于此, 例如旋转屏蔽体 1 也可以为实心圆柱 体。 0036 具体地, 在上述实施例中, 参见图 1, 该装置还可以包括旋转码盘读出装置 7, 用于 检测旋转屏蔽体 1 的旋转位置 ; 码盘读出信号线 8, 用于将检测的有关旋转屏蔽体 1 的旋转 位置的信息输入到控制装置 10 中。由于旋转屏蔽体。
26、 1 的旋转位置决定了扫描准直孔的位 置, 通过上述设置, 可以检测出扫描准直孔形成的位置。如图 1 所示, 控制装置 10 还通过电 动机驱动线 9 与驱动电机 6 相连, 可以进一步来控制旋转屏蔽体的旋转。通过控制旋转屏 蔽体的旋转速度, 可以控制射线束的扫描速度, 而通过检测旋转屏蔽体的转动角度, 可以获 取射线束的出射方向。参见图 2, 在一种实施例中, 旋转屏蔽体 1 的旋转轴线 L 可以位于辐 射源 13 和固定屏蔽板 4 上的直线缝隙 5 共同限定的平面上。如前所述, 旋转屏蔽体 1 可以 是实心圆柱体, 或者具有一定的厚度的空心圆柱体。通过控制旋转屏蔽体上的螺旋线缝隙 的不同位。
27、置的宽度, 控制所述扫描准直孔在不同位置的形状, 以控制穿过所述扫描准直孔 出现到被检测对象上的射线束的截面形状。 0037 例如, 位于旋转屏蔽体 1 纵向两端螺旋窄缝 2 和 3 的宽度可以相对于位于纵向中 心位置的狭缝的宽度要窄一些, 同时位于旋转屏蔽体 1 纵向两端螺旋窄缝 2 和 3 形成的扫 说 明 书 CN 103558240 A 7 5/5 页 8 描准直孔相对于位于纵向中心位置的扫描准直孔形成一定的角度。通过上述结构, 可以保 证射线准直孔始终对准靶点并保持畅通, 并且在不同位置时穿过扫描准直孔出现到被检测 对象上的射线束的截面形状保持不变。 但是, 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 例。
28、如通过控制旋转屏蔽 体上的螺旋线缝隙的不同位置的宽度, 可以控制所述扫描准直孔在不同位置的形状, 相应 地, 可以控制穿过所述扫描准直孔出现到被检测对象上的射线束的截面形状为适应不同的 扫描需求。 0038 参见图 3, 射线发生器壳体 11 还可以通过屏蔽套筒 12 与固定屏蔽板 4 相连, 以确 保射线的屏蔽。从上述设置可以看出, 辐射源 13 不设置在旋转屏蔽体 1 的内部, 而是设置 在射线发生器壳体11的内部, 该扫描机构在量产的X光机上匹配作为机械接口的屏蔽套筒 12 即可完成, 从而使扫描装置的结构紧凑, 不需要重新设计 X 光机的屏蔽体, 节约了成本。 0039 下面结合附图对。
29、根据本发明的上述背散射成像用射线束的扫描方法进行简要说 明 : 0040 参见图 1-3,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的背散射成像用射线束的扫描方法, 包括 步骤 : 提供发射射线束 14 的辐射源 13 ; 设置分别位于辐射源 13 和被扫描对象之间的固定 屏蔽板 4 和旋转屏蔽体 1, 其中固定屏蔽板 4 相对于辐射源是固定的, 旋转屏蔽体 1 相对于 固定屏蔽板 4 是可旋转的, 固定屏蔽板 4 上设置有允许来自辐射源 13 的射线束 14 穿过固 定屏蔽板 4 的射线通过区域, 在旋转屏蔽体 1 上分别设置有射线入射区域 3 和射线岀射区 域 2 ; 以及旋转旋转屏蔽体 1, 以使固定屏。
30、蔽板 4 的射线通过区域 5 与旋转屏蔽体 1 的射线 入射区域 3 和射线岀射区域 2 连续相交以构成扫描准直孔。 0041 在上述扫描装置中, 固定屏蔽板 4 的射线通过区域 5 为直线缝隙, 旋转屏蔽体 1 为 圆柱体, 射线入射区域 3 和射线岀射区域 2 为螺旋线缝隙, 在上述扫描过程中, 当旋转屏蔽 体 1 匀速旋转时, 能够使扫描准直孔沿直线缝隙 5 连续可控速度的移动。 0042 参见图 1, 在扫描过程中, 控制装置 10 通过旋转码盘读出装置 7、 码盘读出信号线 8 可读出旋转屏蔽体 1 的当前状态, 进而确定当前射线准直孔的位置, 基于对扫描准直孔的 位置的检测, 可以。
31、进一步获取射线束 14 的出射方向。更进一步地, 通过设置扫描准直孔, 以 使其始终相对于辐射源 13 保持预定形状, 从而穿过扫描准直孔出现到被检测对象上的射 线束 14 的截面形状保持预定形状, 以满足不同扫描操作的需求。 0043 虽然本总体发明构思的一些实施例已被显示和说明,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 解, 在不背离本总体发明构思的原则和精神的情况下, 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改变, 本发明的 范围以权利要求和它们的等同物限定。 说 明 书 CN 103558240 A 8 1/3 页 9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558240 A 9 2/3 页 10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558240 A 10 3/3 页 11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558240 A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