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针菇工厂化栽培中的养菌质量检验方法.pdf

上传人:r5 文档编号:6227672 上传时间:2019-05-23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309.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433628.1

申请日:

2012.10.31

公开号:

CN103782797A

公开日:

2014.05.14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A01G 1/04申请公布日:20140514|||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01G 1/04申请日:20121031|||公开

IPC分类号:

A01G1/04

主分类号:

A01G1/04

申请人:

镇江市丹徒区正东生态农业发展中心

发明人:

项春荣; 王雪峰; 高红霞; 张锁兵

地址:

212114 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高资镇项家窑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金针菇工厂化栽培中的养菌质量检验方法。属食用菌栽培技术。先目测、鼻闻,其特征是还进行如下步骤:A、对同一批次养菌流程结束的栽培瓶按抽样方案抽样;B、检测样品瓶中养菌料的糖份含糖百分比10.0-14.0%的判定该样品瓶为质量合格;检测水分含水百分比67.0-71.0%的判定该样品瓶为质量合格;检测酸碱度pH值6.80-7.40的判定该样品瓶为质量合格;C、依据抽样检测的结果,判定该批次栽培瓶的养菌质量;后续处理不合格批次。经试采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显示了如下有益效果:明显减少了各栽培用瓶中长出的子实体大小、菇茎长短粗细差异;不但成品合格菇的质量得到保证,产量也平均提高了15%以上。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金针菇工厂化栽培中的养菌质量检验方法,在养菌流程结束、进入生育出菇流程前先采用目测方法,检测样品瓶中养菌料的外观,菌丝洁白、浓密,略有爬瓶壁现象的判定该样品瓶为质量合格,菌丝灰白、稀疏的判定该样品瓶为质量不合格;必要时进行鼻闻检测方法,检测样品瓶中养菌料的气味,具有金针菇特有的气味的的判定该样品瓶为质量合格,存在异味的判定该样品瓶为质量不合格;其特征是还进行如下步骤:
A、对同一批次养菌流程结束的栽培瓶按抽样方案随机抽取规定数量的检测样品瓶并编号待检;
B、依据如下技术要求,按样品瓶编号逐瓶检测样品瓶中的养菌状况:
1)、使用手持式折光仪,检测样品瓶中养菌料的糖份,含糖百分比10.0-14.0%的判定该样品瓶为质量合格;
2)、使用烘干法水份测定仪,检测样品瓶中养菌料的水份,含水百分比67.0-71.0%的判定该样品瓶为质量合格;
3)、使用酸碱度测定计,检测样品瓶中养菌料的酸碱度,酸碱度PH值6.80-7.40的判定该样品瓶为质量合格;
C、依据抽样检测的结果,判定该批次栽培瓶的养菌质量;后续处理不合格批次。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菌质量检验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按抽样方案随机抽取规定数量的检测样品瓶,是指按照GB2828.1-2003《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进行。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菌质量检验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后续处理不合格批次,是指对含糖百分比大于14.0%、酸碱度PH值小于6.80的批次要推迟进入生育出菇流程,对含水百分比大于71.0%的批次要推迟进入生育出菇流程且加大养菌流程中的通风量;对含糖百分比小于10.0%、酸碱度PH值大于7.40的批次要加快进入生育出菇流程,且提示后续的批次提前进行抽样检验,对含水百分比小于67.0%的批次要加快进入生育出菇流程,且提示后续的批次减小养菌流程中的通风量。

说明书

说明书金针菇工厂化栽培中的养菌质量检验方法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金针菇工厂化栽培技术,特别是一种金针菇工厂化栽培中的养菌质量检验方法。
背景技术:金针菇学名毛柄金钱菌,俗称构菌、朴菇、冬菇等,属伞菌目口蘑科金针菇属。其生物学形态特征:金针菇菌丝体由孢子萌发而成,在人工培养条件下,菌丝通常呈白色绒毛状,有横隔和分枝,很多菌丝聚集在一起便成菌丝体;金针菇的子实体由菌盖、菌褶、菌柄三部分组成,多数成束生长,肉质柔软有弹性。菌盖呈球形或呈扁半球形,直径1.5~7厘米,幼时球形,逐渐平展,过分成熟时边缘皱折向上翻卷。菌盖表面有胶质薄层,湿时有粘性,色黄白到黄褐,菌肉白色,中央厚,边缘薄,菌褶白色或象牙色,较稀疏,长短不一,与菌柄离生或弯生。菌柄中央生,中空圆柱状,稍弯曲,长3.5~15厘米,直径0.3~1.5厘米,菌柄基部相连,上部呈肉质,下部为革质,表面密生黑褐色短绒毛,担孢子生于菌褶子实层上,孢子圆柱形,无色。
金针菇工厂化栽培的实践证明,养菌流程结束时,由于诸多因素的差异各栽培瓶中养菌的质量也出现一定程度的差异,这种差异到生育出菇工序时,必然出现各个栽培用瓶中长出的子实体大小、菇茎长短长短粗细存在明显的差异,即使是同一批次的栽培用瓶中长出的子实体大小、菇茎长短粗细也仍然存在较大的差异。这样的栽培结果,一方面直接影响了批量采收时间的准确把握,另一方面必然影响了成品合格菇产量和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现有技术中,并未对各个栽培用瓶中养菌质量检验,而是随机地按顺序将存在差异的各个栽培用瓶送入生育出菇流程。
由此可见,研究并设计一种可以明显减少了各栽培用瓶中长出的子实体大小、菇茎长短粗细差异,又进一步提高了成品合格菇的产量和质量的金针菇工厂化栽培中的养菌质量检验方法是必要的。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研究并设计一种可以明显减少了同一批次的栽培用瓶中长出的子实体大小、菇茎长短粗细差异,又进一步提高了成品合格菇的产量和质量的金针菇工厂化栽培中的养菌质量检验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金针菇工厂化栽培中的养菌质量检验方法,在养菌流程结束、进入生育出菇流程前先采用目测方法,检测样品瓶中养菌料的外观,菌丝洁白、浓密,略有爬瓶壁现象的判定该样品瓶为质量合格,菌丝灰白、稀疏的判定该样品瓶为质量不合格;必要时进行鼻闻检测方法,检测样品瓶中养菌料的气味,具有金针菇特有的气味的的判定该样品瓶为质量合格,存在异味的判定该样品瓶为质量不合格;其特征是还进行如下步骤:
A、对同一批次养菌流程结束的栽培瓶按抽样方案随机抽取规定数量的检测样品瓶并编号待检;
B、依据如下技术要求,按样品瓶编号逐瓶检测样品瓶中的养菌状况:
1)、使用手持式折光仪,检测样品瓶中养菌料的糖份,含糖百分比10.0-14.0%的判定该样品瓶为质量合格;
2)、使用烘干法水份测定仪,检测样品瓶中养菌料的水份,含水百分比67.0-71.0%的判定该样品瓶为质量合格;
3)、使用酸碱度测定计,检测样品瓶中养菌料的酸碱度,酸碱度PH值6.80-7.40的判定该样品瓶为质量合格;
C、依据抽样检测的结果,判定该批次栽培瓶的养菌质量;后续处理不合格批次。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采取这样的进一步技术措施来实现:
所述按抽样方案随机抽取规定数量的检测样品瓶,是指按照GB2828.1-2003《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进行。
所述后续处理不合格批次,是指对含糖百分比大于14.0%、酸碱度PH值小于6.80的批次要推迟进入生育出菇流程,对含水百分比大于71.0%的批次要推迟进入生育出菇流程且加大养菌流程中的通风量;对含糖百分比小于10.0%、酸碱度PH值大于7.40的批次要加快进入生育出菇流程,且提示后续的批次提前进行抽样检验,对含水百分比小于67.0%的批次要加快进入生育出菇流程,且提示后续的批次减小养菌流程中的通风量。
本发明实施得到的金针菇工厂化栽培中的养菌质量检验方法经实际试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显示了如下有益效果:
1、明显减少了各栽培用瓶中长出的子实体大小、菇茎长短粗细差异。与随机地按顺序将存在差异的各个栽培用瓶送入生育出菇流程的现有技术相比,经发明对各培用瓶装的养菌质量的检验,保证了进入生育出菇流程的各培用瓶装的养菌质量,在金针菇工厂化栽培全过 程各工序的栽培技术条件相同时,实际栽培结果是大为减少了同一批次的各栽培用瓶中长出的子实体大小、菇茎长短粗细的差异。
2、进一步提高了成品合格菇的产量和质量。由于大大减少了各栽培用瓶装养菌质量的差异,在满足金针菇工厂化栽培全过程各工序的栽培技术条件下,出菇齐整,各栽培用瓶中长出的子实体大小、菇茎长短粗细相近,批量采收时间得到准确把握,成品合格菇的质量得到保证,与随机地按顺序将存在差异的各个栽培用瓶送入生育出菇流程的现有技术相比,不但成品合格菇的质量得到保证,产量也平均提高了15%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将本发明的实施细节说明如下:
实施例于2012年8月16日针对7月16日接种的编号0g06F2批次依据GB2828.1-2003《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随机抽取养菌流程中的栽培瓶5瓶,经逐瓶检测得到

检验结果:5个样品全部合格。依据合格判定数0、1,判定该批次0906F2可以进入生育出菇流程。

金针菇工厂化栽培中的养菌质量检验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金针菇工厂化栽培中的养菌质量检验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金针菇工厂化栽培中的养菌质量检验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针菇工厂化栽培中的养菌质量检验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针菇工厂化栽培中的养菌质量检验方法.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782797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5.14 CN 103782797 A (21)申请号 201210433628.1 (22)申请日 2012.10.31 A01G 1/04(2006.01) (71)申请人 镇江市丹徒区正东生态农业发展中 心 地址 212114 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高资镇项 家窑 (72)发明人 项春荣 王雪峰 高红霞 张锁兵 (54) 发明名称 金针菇工厂化栽培中的养菌质量检验方法 (57) 摘要 金针菇工厂化栽培中的养菌质量检验方法。 属食用菌栽培技术。先目测、 鼻闻, 其特征是还 进行如下步骤 : A、 对同一批次养菌流。

2、程结束的栽 培瓶按抽样方案抽样 ; B、 检测样品瓶中养菌料的 糖份含糖百分比 10.0-14.0的判定该样品瓶 为质量合格 ; 检测水分含水百分比 67.0-71.0 的判定该样品瓶为质量合格 ; 检测酸碱度 pH 值 6.80-7.40 的判定该样品瓶为质量合格 ; C、 依据 抽样检测的结果, 判定该批次栽培瓶的养菌质量 ; 后续处理不合格批次。经试采用, 与现有技术相 比显示了如下有益效果 : 明显减少了各栽培用瓶 中长出的子实体大小、 菇茎长短粗细差异 ; 不但 成品合格菇的质量得到保证, 产量也平均提高了 15以上。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1。

3、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782797 A CN 103782797 A 1/1 页 2 1. 一种金针菇工厂化栽培中的养菌质量检验方法, 在养菌流程结束、 进入生育出菇流 程前先采用目测方法, 检测样品瓶中养菌料的外观, 菌丝洁白、 浓密, 略有爬瓶壁现象的判 定该样品瓶为质量合格, 菌丝灰白、 稀疏的判定该样品瓶为质量不合格 ; 必要时进行鼻闻检 测方法, 检测样品瓶中养菌料的气味, 具有金针菇特有的气味的的判定该样品瓶为质量合 格, 存在异味的判定该样品瓶为质量不合格 ; 其特征是还进行如下步骤 :。

4、 A、 对同一批次养菌流程结束的栽培瓶按抽样方案随机抽取规定数量的检测样品瓶并 编号待检 ; B、 依据如下技术要求, 按样品瓶编号逐瓶检测样品瓶中的养菌状况 : 1)、 使用手持式折光仪, 检测样品瓶中养菌料的糖份, 含糖百分比 10.0-14.0的判定 该样品瓶为质量合格 ; 2)、 使用烘干法水份测定仪, 检测样品瓶中养菌料的水份, 含水百分比 67.0-71.0的 判定该样品瓶为质量合格 ; 3)、 使用酸碱度测定计, 检测样品瓶中养菌料的酸碱度, 酸碱度PH值6.80-7.40的判定 该样品瓶为质量合格 ; C、 依据抽样检测的结果, 判定该批次栽培瓶的养菌质量 ; 后续处理不合格批。

5、次。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养菌质量检验方法, 其特征是所述按抽样方案随机抽取规定 数量的检测样品瓶, 是指按照 GB2828.1-2003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 进行。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养菌质量检验方法, 其特征是所述后续处理不合格批次, 是 指对含糖百分比大于14.0、 酸碱度PH值小于6.80的批次要推迟进入生育出菇流程, 对含 水百分比大于 71.0的批次要推迟进入生育出菇流程且加大养菌流程中的通风量 ; 对含 糖百分比小于10.0、 酸碱度PH值大于7.40的批次要加快进入生育出菇流程, 且提示后续 的批次提前进行抽样检验, 对含水百分比小于 67.0的批。

6、次要加快进入生育出菇流程, 且 提示后续的批次减小养菌流程中的通风量。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782797 A 2 1/2 页 3 金针菇工厂化栽培中的养菌质量检验方法 0001 技术领域 :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针菇工厂化栽培技术, 特别是一种金针菇工厂化栽 培中的养菌质量检验方法。 0002 背景技术 : 金针菇学名毛柄金钱菌, 俗称构菌、 朴菇、 冬菇等, 属伞菌目口蘑科金针 菇属。其生物学形态特征 : 金针菇菌丝体由孢子萌发而成, 在人工培养条件下, 菌丝通常 呈白色绒毛状, 有横隔和分枝, 很多菌丝聚集在一起便成菌丝体 ; 金针菇的子实体由菌盖、 菌褶、 菌柄三部分组成, 多数。

7、成束生长, 肉质柔软有弹性。菌盖呈球形或呈扁半球形, 直径 1.5 7 厘米, 幼时球形, 逐渐平展, 过分成熟时边缘皱折向上翻卷。菌盖表面有胶质薄层, 湿时有粘性, 色黄白到黄褐, 菌肉白色, 中央厚, 边缘薄, 菌褶白色或象牙色, 较稀疏, 长短不 一, 与菌柄离生或弯生。 菌柄中央生, 中空圆柱状, 稍弯曲, 长3.515厘米, 直径0.31.5 厘米, 菌柄基部相连, 上部呈肉质, 下部为革质, 表面密生黑褐色短绒毛, 担孢子生于菌褶子 实层上, 孢子圆柱形, 无色。 0003 金针菇工厂化栽培的实践证明, 养菌流程结束时, 由于诸多因素的差异各栽培瓶 中养菌的质量也出现一定程度的差异。

8、, 这种差异到生育出菇工序时, 必然出现各个栽培用 瓶中长出的子实体大小、 菇茎长短长短粗细存在明显的差异, 即使是同一批次的栽培用瓶 中长出的子实体大小、 菇茎长短粗细也仍然存在较大的差异。 这样的栽培结果, 一方面直接 影响了批量采收时间的准确把握, 另一方面必然影响了成品合格菇产量和质量的进一步提 高。 0004 现有技术中, 并未对各个栽培用瓶中养菌质量检验, 而是随机地按顺序将存在差 异的各个栽培用瓶送入生育出菇流程。 0005 由此可见, 研究并设计一种可以明显减少了各栽培用瓶中长出的子实体大小、 菇 茎长短粗细差异, 又进一步提高了成品合格菇的产量和质量的金针菇工厂化栽培中的养菌。

9、 质量检验方法是必要的。 0006 发明内容 :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研究并设计一种可以明显减少 了同一批次的栽培用瓶中长出的子实体大小、 菇茎长短粗细差异, 又进一步提高了成品合 格菇的产量和质量的金针菇工厂化栽培中的养菌质量检验方法。 0007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 0008 一种金针菇工厂化栽培中的养菌质量检验方法, 在养菌流程结束、 进入生育出菇 流程前先采用目测方法, 检测样品瓶中养菌料的外观, 菌丝洁白、 浓密, 略有爬瓶壁现象的 判定该样品瓶为质量合格, 菌丝灰白、 稀疏的判定该样品瓶为质量不合格 ; 必要时进行鼻闻 检测方法, 检测样品瓶中养菌料的气味,。

10、 具有金针菇特有的气味的的判定该样品瓶为质量 合格, 存在异味的判定该样品瓶为质量不合格 ; 其特征是还进行如下步骤 : 0009 A、 对同一批次养菌流程结束的栽培瓶按抽样方案随机抽取规定数量的检测样品 瓶并编号待检 ; 0010 B、 依据如下技术要求, 按样品瓶编号逐瓶检测样品瓶中的养菌状况 : 0011 1)、 使用手持式折光仪, 检测样品瓶中养菌料的糖份, 含糖百分比 10.0-14.0的 判定该样品瓶为质量合格 ; 说 明 书 CN 103782797 A 3 2/2 页 4 0012 2)、 使用烘干法水份测定仪, 检测样品瓶中养菌料的水份, 含水百分比 67.0-71.0的判定。

11、该样品瓶为质量合格 ; 0013 3)、 使用酸碱度测定计, 检测样品瓶中养菌料的酸碱度, 酸碱度PH值6.80-7.40的 判定该样品瓶为质量合格 ; 0014 C、 依据抽样检测的结果, 判定该批次栽培瓶的养菌质量 ; 后续处理不合格批次。 0015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采取这样的进一步技术措施来实现 : 0016 所述按抽样方案随机抽取规定数量的检测样品瓶, 是指按照 GB2828.1-2003 逐批 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 进行。 0017 所述后续处理不合格批次, 是指对含糖百分比大于14.0、 酸碱度PH值小于6.80 的批次要推迟进入生育出菇流程, 对含水百分比大于 71.0的批。

12、次要推迟进入生育出菇 流程且加大养菌流程中的通风量 ; 对含糖百分比小于 10.0、 酸碱度 PH 值大于 7.40 的 批次要加快进入生育出菇流程, 且提示后续的批次提前进行抽样检验, 对含水百分比小于 67.0的批次要加快进入生育出菇流程, 且提示后续的批次减小养菌流程中的通风量。 0018 本发明实施得到的金针菇工厂化栽培中的养菌质量检验方法经实际试用, 与现有 技术相比显示了如下有益效果 : 0019 1、 明显减少了各栽培用瓶中长出的子实体大小、 菇茎长短粗细差异。与随机地按 顺序将存在差异的各个栽培用瓶送入生育出菇流程的现有技术相比, 经发明对各培用瓶装 的养菌质量的检验, 保证了。

13、进入生育出菇流程的各培用瓶装的养菌质量, 在金针菇工厂化 栽培全过程各工序的栽培技术条件相同时, 实际栽培结果是大为减少了同一批次的各栽培 用瓶中长出的子实体大小、 菇茎长短粗细的差异。 0020 2、 进一步提高了成品合格菇的产量和质量。 由于大大减少了各栽培用瓶装养菌质 量的差异, 在满足金针菇工厂化栽培全过程各工序的栽培技术条件下, 出菇齐整, 各栽培用 瓶中长出的子实体大小、 菇茎长短粗细相近, 批量采收时间得到准确把握, 成品合格菇的质 量得到保证, 与随机地按顺序将存在差异的各个栽培用瓶送入生育出菇流程的现有技术相 比, 不但成品合格菇的质量得到保证, 产量也平均提高了 15以上。 0021 具体实施方式 :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 将本发明的实施细节说明如下 : 0022 实 施 例 于 2012 年 8 月 16 日 针 对 7 月 16 日 接 种 的 编 号 0g06F2 批 次 依 据 GB2828.1-2003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 随机抽取养菌流程中的栽培瓶 5 瓶, 经 逐瓶检测得到 0023 0024 检验结果 : 5 个样品全部合格。依据合格判定数 0、 1, 判定该批次 0906F2 可以进入 生育出菇流程。 说 明 书 CN 103782797 A 4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