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性聚氨酯模塑软泡用离型剂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sha****007 文档编号:6227577 上传时间:2019-05-22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23.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030441.6

申请日:

2014.01.23

公开号:

CN103755913A

公开日:

2014.04.30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8G 18/66申请日:20140123|||公开

IPC分类号:

C08G18/66; C08G18/48; C08G18/42; C08G18/34; C08G18/32

主分类号:

C08G18/66

申请人:

苏州井上高分子新材料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超群

地址:

215124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吴中经济开发区尹中路19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苏州华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2

代理人:

何蔚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性聚氨酯模塑软泡外用离型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水性聚氨酯模塑软泡用离型剂包括如下成分:聚酯多元醇0~30份,聚醚多元醇10~60份,蜡类30-80份,异氰酸酯15~30份,扩链剂1~5份,二羟甲基丙酸1~8份,三乙胺1~7份,胺扩链剂0.05~0.15份,催化剂0~0.15份,消泡剂0.05~0.15,去离子水50~200。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水性聚氨酯模塑软泡外用离型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水性聚氨酯模塑软泡用离型剂储存稳定性好,固含量较高;成膜性好,与金属磨具的粘结力较好,大大提高了脱模次数。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成本较低,不含任何有机溶剂,制备工艺低碳环保。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水性聚氨酯模塑软泡用离型剂,其特征在于,以重量百分比计,所述水性聚氨酯模塑软泡用离型剂包括如下成分:聚酯多元醇0~40份,聚醚多元醇10~60份,异氰酸酯15~30份,二羟甲基丙酸 1~8份,三乙胺1~7份,胺扩链剂0.05~0.15份,催化剂0~0.15份,消泡剂0.05~0.15,蜡类30~80份,去离子水50~200份;
所述胺扩链剂是乙二胺;
所述催化剂是T-120或T12;
所述消泡剂是T-7551或BYK-024;
所述蜡类是聚乙烯蜡或微晶蜡。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性聚氨酯模塑软泡用离型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酯多元醇与聚醚多元醇的质量比为0 ~ 1。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性聚氨酯模塑软泡用离型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酯多元醇是PBA2000。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性聚氨酯模塑软泡用离型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醚多元醇是N220、KGF-2000MD或N330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性聚氨酯模塑软泡用离型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蜡类为聚乙烯蜡,耐温性高于70℃;或者是微晶蜡,耐温性高于65℃。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性聚氨酯模塑软泡用离型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异氰酸酯是IPDI或者HDI,其异氰酸酯指数为1.1~1.4。

7.   一种水性聚氨酯模塑软泡用离型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原料聚酯多元醇、聚醚多元醇、二羟甲基丙酸、蜡类及胺扩链剂高温减压搅拌脱水;
b、在步骤a体系中加入异氰酸酯,在催化剂催化下进行预聚反应和亲水扩链反应;
c、将溶有三乙胺的去离子水溶液与步骤b制得的聚氨酯预聚体进行中和、高速分散乳化;
d、在步骤c所得体系中加入胺扩链剂及有机锡催化剂,分散1h后,添加消泡剂继续分散10min,即可得到水性聚氨酯模塑软泡用离型剂。

8.   如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水性聚氨酯模塑软泡用离型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的聚酯多元醇与聚醚多元醇的质量比为0~1.0;所述的蜡类为总质量的30~80%;加热温度为105~120oC,真空度为0.08~0.1 Ma,脱水时间为2~3 h。

9.   如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水性聚氨酯模塑软泡用离型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催化剂用量为预聚体总量的万分之一~万分之五;所述异氰酸酯的异氰酸酯指数为1.1~1.4;所述预聚反应温度为75~95 oC,反应时间为1~3 h。

10.   如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水性聚氨酯模塑软泡用离型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的三乙胺用量为预聚体总量的1%~2%;所述分散速度为600~2000 r/min;乳化分散时间为0.5~2 h。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水性聚氨酯模塑软泡用离型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离型剂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水性聚氨酯模塑软泡用离型剂。
背景技术
聚氨酯脱模剂分为外脱模剂和内脱模剂两种。为了在成型加工时制品能从模具中容易取出,在模子表面涂上的一层涂剂,称为外脱模剂。内脱模剂是加到PU配方中,在每次模塑成型时,迁移到泡沫和模具的交界面,从而达到脱模效果。
较为理想的脱模剂应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不腐蚀模具,在模具表面不残存分解物,应能给予制品良好的外观,不影响制品的色泽、粘合性、受漆能力等,尽可能减少模具清理时间;并且无毒,安全,便于操作,成本较低。
由于种种原因, 内脱模剂使用很少, 目前聚氨酯行业广泛采用的仍然是外脱模剂。外脱模剂一般由介质和脱模活性物质组成。介质一般是有机溶剂或水, 脱模活性物质常见的有硅油、蜡及油脂等。现用的外脱模剂中的介质一般是有机溶剂,如卤代烃及脂肪烃等,由于所用有机溶剂通常有毒或可燃, 威胁安全,并污染环境;而用水作溶剂则无这些缺点, 因此以水为介质的水基脱模剂受到人们极大关注。但现有的水性离型剂都含有有机溶剂,不能完全采用去离子水进行分散;而且现有的水性离型剂大多不耐储存、固含量较低、与金属的粘结力差。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的水性离型剂存在的不耐储存、固含量较低、与金属的附着力差等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型聚氨酯模塑软泡用离型剂,其固含量高、成膜性好、与金属的粘结力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型聚氨酯模塑软泡用离型剂,以重量百分比计,所述水性聚氨酯模塑软泡用离型剂包括如下成分:聚酯多元醇0~40份,聚醚多元醇10~60份,异氰酸酯15~30份,二羟甲基丙酸 1~8份,三乙胺1~7份,胺扩链剂0.05~0.15份,催化剂0~0.15份,消泡剂0.05~0.15,蜡类30~80份,去离子水50~200份;
所述胺扩链剂是乙二胺;
所述催化剂是T-120或T12;
所述消泡剂是T-7551或BYK-024;
所述蜡类是聚乙烯蜡或微晶蜡。 
其中,所述聚酯多元醇与聚醚多元醇的质量比为0 ~ 1。
其中,所述聚酯多元醇是PBA2000。
其中,所述聚醚多元醇是N220、KGF2000MD或N330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其中,所述的蜡类为聚乙烯蜡,耐温性高于70℃;或者是微晶蜡,耐温性高于65℃。
其中,所述异氰酸酯为IPDI或者HDI;其异氰酸酯指数(NCO/OH摩尔比值)为1.1~1.4。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水性聚氨酯模塑软泡用离型剂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原料聚酯多元醇、聚醚多元醇、二羟甲基丙酸、蜡类及扩链剂于110~120℃减压搅拌脱水;
b、在步骤a体系中加入异氰酸酯,在催化剂催化下进行预聚反应和亲水扩链反应;
c、将溶有三乙胺的去离子水溶液与步骤b制得的聚氨酯预聚体进行中和、高速分散乳化;
d、在步骤c所得体系中加入胺扩链剂及有机锡催化剂,分散1h后,添加消泡剂继续分散10min,即可得到水性聚氨酯模塑软泡用离型剂。  
其中,所述步骤a中的聚酯多元醇与聚醚多元醇的质量比为0~1.0;所述的蜡类为总质量的30~80%,加热温度为105~120oC,真空度为0.08~0.1Ma,脱水时间为2~3 h。
其中,所述步骤b中催化剂用量为预聚体总量的万分之一~万分之五;所述异氰酸酯的异氰酸酯指数为1.1~1.4;所述预聚反应温度为75~95 oC,反应时间为1~3 h。
其中。所述步骤c中的三乙胺用量为预聚体总量的1%~2%;所述分散速度为600~2000 r/min;乳化分散时间为0.5~2 h。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水性聚氨酯模塑软泡用离型剂储存稳定性好,固含量较高;
2、本发明的水性聚氨酯模塑软泡用离型剂的成膜性好,与金属磨具的粘结力较好,大大提高了脱模次数;
3、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成本较低,不含任何有机溶剂,采用去离子水进行分散,制备工艺低碳环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发明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1,
称取以下原料:
聚酯多元醇PBA2000      20g
聚醚多元醇N220         80g
异氰酸酯IPDI           33.5g
二羟甲基丙酸DMPA       6g
三乙胺                   3g
乙二胺                 0.1g
催化剂T-120           0.03g
聚乙烯蜡                45g
去离子水               187g
T-7551                 0.2g
制备过程:
步骤a,聚酯PBA2000、聚醚多元醇N220、DMPA及聚乙烯蜡脱水
在干燥干净的装有搅拌器和温度计的5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PBA2000、N220、DMPA及聚乙烯蜡,于110℃、0.08MPa真空下减压脱水2h;
步骤b,预聚反应
降温至60oC,向烧瓶中缓慢加入33.5g IPDI,T-120一滴,反应2h后测定预聚体中的-NCO基的含量,直到接近理论值; 
步骤c,制得分散体
将溶有三乙胺的去离子水187g与步骤b制得的聚氨酯预聚体进行中和、高速分散乳化。
步骤d,扩链消泡
在步骤c所得体系中加入胺扩链剂及有机锡催化剂辛酸亚锡,分散1h后,添加消泡剂T-7551继续分散10min,即可得到水性聚氨酯模塑软泡用离型剂。
实施例2,
称取以下原料:
PBA2000      10g
KGF2000MD   80g
N330          20g
HDI           35.5g
DMPA         8g
聚乙烯蜡      80g
去离子水      210g
三乙胺        7g
乙二胺        0.12g
T-120         0.03g
BYK-024      0.25g
步骤a,聚酯、聚醚多元醇、DMPA及聚乙烯蜡脱水
在干燥干净的装有搅拌器和温度计的5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PBA2000、KGF2000MD、N330、DMPA及聚乙烯蜡80g,于110℃、0.08MPa真空下减压脱水2h;
步骤b,预聚反应
降温至60oC,向烧瓶中缓慢加入35.5g HDI,T-120一滴,反应2h后测定预聚体中的-NCO基的含量,直到接近理论值; 
步骤c,制得分散体
将溶有三乙胺的去离子水溶液210g与步骤b制得的聚氨酯预聚体进行中和、高速分散乳化。
步骤d,扩链消泡
在步骤c所得体系中加入胺扩链剂及有机锡催化剂辛酸亚锡,分散1h后,添加消泡剂BYK-024继续分散10min,即可得到水性聚氨酯模塑软泡用离型剂。
实施例3,
(1) 离型剂固含量的测定
按GBl725-79规定测定。取干燥的表面皿称质量m,然后用减量法称取m0=1.5-2.0g聚合物乳液平铺于表面皿中,放入烘箱中60oC干燥24h,取出冷却至室温称重,再放入烘箱干燥直至称量差值不超过0.01g,得最后稳定质量为m1。
固含量=m1-m/m0×100%
经测试,实施例1中聚氨酯乳液的固含量为50%。
(2) 贮存稳定性的测定
于带塞的比色池中, 加入50mL 实施例1所制离型剂, 放置于70±3℃恒温干燥箱中3h, 取出冷至室温(15℃~35℃) , 放置3h, 然后再置于- 12±3℃的低温冰箱中24h, 取出静置至室温, 1h 后进行评定。所给配方没有分层、相变、胶状现象。
(3) PH 值的测定
将实施例1所制离型剂稀释5 倍后置于测量杯中,用PHS-25 数显精密PH 计测定,测定值为7.0~8.0。
(4) 消泡性试验
将20% 实施例1所制离型剂稀释液倒入100mL 带塞量筒中, 使液面在70m l 处, 盖好盖, 上下摇动1 分钟, 摇动频率为120 次/min, 然后在室温下静置10 分钟,观察液面残留体积为5mL。
 (5) 粘度测试
将实施例1所制备离型剂稀释到喷涂倍数, 转移至测量杯中, 用粘度测定仪测定其粘度为100 mPa.s。 
本发明的水性聚氨酯模塑软泡用离型剂储存稳定性好,固含量较高;成膜性好,与金属磨具的粘结力较好,大大提高了脱模次数。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成本较低,不含任何有机溶剂,制备工艺低碳环保。
以上为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通过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一种水性聚氨酯模塑软泡用离型剂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水性聚氨酯模塑软泡用离型剂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水性聚氨酯模塑软泡用离型剂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水性聚氨酯模塑软泡用离型剂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水性聚氨酯模塑软泡用离型剂及其制备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755913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4.30 CN 103755913 A (21)申请号 201410030441.6 (22)申请日 2014.01.23 C08G 18/66(2006.01) C08G 18/48(2006.01) C08G 18/42(2006.01) C08G 18/34(2006.01) C08G 18/32(2006.01) (71)申请人 苏州井上高分子新材料有限公司 地址 215124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吴中经济 开发区尹中路 198 号 (72)发明人 李超群 (74)专利代理机构 苏州华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

2、司 32232 代理人 何蔚 (54) 发明名称 一种水性聚氨酯模塑软泡用离型剂及其制备 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性聚氨酯模塑软泡外用离 型剂及其制备方法, 所述水性聚氨酯模塑软泡用 离型剂包括如下成分 : 聚酯多元醇 0 30 份, 聚 醚多元醇 10 60 份, 蜡类 30-80 份, 异氰酸酯 15 30 份, 扩链剂 1 5 份, 二羟甲基丙酸 1 8 份, 三乙胺1 7 份, 胺扩链剂0.05 0.15 份, 催 化剂 0 0.15 份, 消泡剂 0.05 0.15, 去离子水 50 200。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水性聚氨酯模塑 软泡外用离型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水性聚氨 。

3、酯模塑软泡用离型剂储存稳定性好, 固含量较高 ; 成膜性好, 与金属磨具的粘结力较好, 大大提高了 脱模次数。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 成本较 低, 不含任何有机溶剂, 制备工艺低碳环保。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755913 A CN 103755913 A 1/1 页 2 1. 一种水性聚氨酯模塑软泡用离型剂, 其特征在于, 以重量百分比计, 所述水性聚氨 酯模塑软泡用离型剂包括如下成分 : 聚酯多元醇 040 份, 聚醚多元醇 10。

4、60 份, 异氰酸酯 1530 份, 二羟甲基丙酸 18 份, 三乙胺 17 份, 胺扩链剂 0.050.15 份, 催化剂 00.15 份, 消泡剂 0.050.15, 蜡类 3080 份, 去离子水 50200 份 ; 所述胺扩链剂是乙二胺 ; 所述催化剂是 T 120 或 T12 ; 所述消泡剂是 T-7551 或 BYK-024 ; 所述蜡类是聚乙烯蜡或微晶蜡。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水性聚氨酯模塑软泡用离型剂, 其特征在于, 所述聚酯多元醇 与聚醚多元醇的质量比为 0 1。 3.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水性聚氨酯模塑软泡用离型剂, 其特征在于, 所述聚酯多元醇 是 PBA200。

5、0。 4.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水性聚氨酯模塑软泡用离型剂, 其特征在于, 所述聚醚多元醇 是 N220、 KGF-2000MD 或 N330 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5.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水性聚氨酯模塑软泡用离型剂, 其特征在于, 所述蜡类为聚乙 烯蜡, 耐温性高于 70 ; 或者是微晶蜡, 耐温性高于 65。 6.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水性聚氨酯模塑软泡用离型剂,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异氰酸酯是 IPDI 或者 HDI, 其异氰酸酯指数为 1.11.4。 7. 一种水性聚氨酯模塑软泡用离型剂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 下步骤 : a、 将原料聚酯多元醇、 聚醚多元。

6、醇、 二羟甲基丙酸、 蜡类及胺扩链剂高温减压搅拌脱 水 ; b、 在步骤 a 体系中加入异氰酸酯, 在催化剂催化下进行预聚反应和亲水扩链反应 ; c、 将溶有三乙胺的去离子水溶液与步骤 b 制得的聚氨酯预聚体进行中和、 高速分散乳 化 ; d、 在步骤 c 所得体系中加入胺扩链剂及有机锡催化剂, 分散 1h 后, 添加消泡剂继续分 散 10min, 即可得到水性聚氨酯模塑软泡用离型剂。 8. 如权利要求 7 中所述的水性聚氨酯模塑软泡用离型剂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 述步骤a中的聚酯多元醇与聚醚多元醇的质量比为01.0 ; 所述的蜡类为总质量的3080% ; 加热温度为 105120oC。

7、, 真空度为 0.080.1 Ma, 脱水时间为 23 h。 9. 如权利要求 7 中所述的水性聚氨酯模塑软泡用离型剂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 述步骤 b 中催化剂用量为预聚体总量的万分之一 万分之五 ; 所述异氰酸酯的异氰酸酯指 数为 1.11.4 ; 所述预聚反应温度为 7595 oC, 反应时间为 13 h。 10. 如权利要求 7 中所述的水性聚氨酯模塑软泡用离型剂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 述步骤c中的三乙胺用量为预聚体总量的1%2% ; 所述分散速度为6002000 r/min ; 乳化分 散时间为 0.52 h。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755913 A 2 1。

8、/4 页 3 一种水性聚氨酯模塑软泡用离型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离型剂及其制备方法, 具体涉及一种水性聚氨酯模塑软泡用离型 剂。 背景技术 0002 聚氨酯脱模剂分为外脱模剂和内脱模剂两种。 为了在成型加工时制品能从模具中 容易取出, 在模子表面涂上的一层涂剂, 称为外脱模剂。内脱模剂是加到 PU 配方中, 在每次 模塑成型时, 迁移到泡沫和模具的交界面, 从而达到脱模效果。 0003 较为理想的脱模剂应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 不腐蚀模具, 在模具表 面不残存分解物, 应能给予制品良好的外观, 不影响制品的色泽、 粘合性、 受漆能力等, 尽可 能减少模具清。

9、理时间 ; 并且无毒, 安全, 便于操作, 成本较低。 0004 由于种种原因 , 内脱模剂使用很少 , 目前聚氨酯行业广泛采用的仍然是外脱模 剂。 外脱模剂一般由介质和脱模活性物质组成。 介质一般是有机溶剂或水, 脱模活性物质 常见的有硅油、 蜡及油脂等。 现用的外脱模剂中的介质一般是有机溶剂, 如卤代烃及脂肪烃 等 , 由于所用有机溶剂通常有毒或可燃 , 威胁安全, 并污染环境 ; 而用水作溶剂则无这些 缺点 , 因此以水为介质的水基脱模剂受到人们极大关注。但现有的水性离型剂都含有有 机溶剂, 不能完全采用去离子水进行分散 ; 而且现有的水性离型剂大多不耐储存、 固含量较 低、 与金属的粘。

10、结力差。 发明内容 0005 为解决现有的水性离型剂存在的不耐储存、 固含量较低、 与金属的附着力差等问 题,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型聚氨酯模塑软泡用离型剂, 其固含量高、 成膜性好、 与金属的粘 结力好。 0006 为达到上述目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水型聚氨酯模塑软泡用离型剂, 以 重量百分比计, 所述水性聚氨酯模塑软泡用离型剂包括如下成分 : 聚酯多元醇 040 份, 聚 醚多元醇 1060 份, 异氰酸酯 1530 份, 二羟甲基丙酸 18 份, 三乙胺 17 份, 胺扩链剂 0.050.15 份, 催化剂 00.15 份, 消泡剂 0.050.15, 蜡类 3080 份, 去离。

11、子水 50200 份 ; 所述胺扩链剂是乙二胺 ; 所述催化剂是 T 120 或 T12 ; 所述消泡剂是 T-7551 或 BYK-024 ; 所述蜡类是聚乙烯蜡或微晶蜡。 0007 其中, 所述聚酯多元醇与聚醚多元醇的质量比为 0 1。 0008 其中, 所述聚酯多元醇是 PBA2000。 0009 其中, 所述聚醚多元醇是 N220、 KGF2000MD 或 N330 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0010 其中, 所述的蜡类为聚乙烯蜡, 耐温性高于70; 或者是微晶蜡, 耐温性高于65。 0011 其中, 所述异氰酸酯为 IPDI 或者 HDI ; 其异氰酸酯指数 (NCO/OH 摩尔比值 。

12、) 为 说 明 书 CN 103755913 A 3 2/4 页 4 1.11.4。 0012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水性聚氨酯模塑软泡用离型剂的制备方法, 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以下步骤 : a、 将原料聚酯多元醇、 聚醚多元醇、 二羟甲基丙酸、 蜡类及扩链剂于 110120减压搅 拌脱水 ; b、 在步骤 a 体系中加入异氰酸酯, 在催化剂催化下进行预聚反应和亲水扩链反应 ; c、 将溶有三乙胺的去离子水溶液与步骤 b 制得的聚氨酯预聚体进行中和、 高速分散乳 化 ; d、 在步骤 c 所得体系中加入胺扩链剂及有机锡催化剂, 分散 1h 后, 添加消泡剂继续分 散 10min, 即可得到水性聚氨酯模。

13、塑软泡用离型剂。 其中, 所述步骤 a 中的聚酯多元醇与聚醚多元醇的质量比为 01.0 ; 所述的蜡类为总质 量的 3080%, 加热温度为 105120oC, 真空度为 0.080.1Ma, 脱水时间为 23 h。 0013 其中, 所述步骤b中催化剂用量为预聚体总量的万分之一万分之五 ; 所述异氰酸 酯的异氰酸酯指数为 1.11.4 ; 所述预聚反应温度为 7595 oC, 反应时间为 13 h。 0014 其中。所述步骤 c 中的三乙胺用量为预聚体总量的 1%2% ; 所述分散速度为 6002000 r/min ; 乳化分散时间为 0.52 h。 0015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具有以。

14、下有益效果 : 1、 本发明的水性聚氨酯模塑软泡用离型剂储存稳定性好, 固含量较高 ; 2、 本发明的水性聚氨酯模塑软泡用离型剂的成膜性好, 与金属磨具的粘结力较好, 大 大提高了脱模次数 ; 3、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 成本较低, 不含任何有机溶剂, 采用去离子水进行分 散, 制备工艺低碳环保。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 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应理解, 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 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此外应理解, 在阅读了本发明的内容之后,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 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 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发明所限定的范围。 0017 实施例 1, 称取以。

15、下原料 : 聚酯多元醇 PBA2000 20g 聚醚多元醇 N220 80g 异氰酸酯 IPDI 33.5g 二羟甲基丙酸 DMPA 6g 三乙胺 3g 乙二胺 0.1g 催化剂 T-120 0.03g 聚乙烯蜡 45g 去离子水 187g T-7551 0.2g 说 明 书 CN 103755913 A 4 3/4 页 5 制备过程 : 步骤 a, 聚酯 PBA2000、 聚醚多元醇 N220、 DMPA 及聚乙烯蜡脱水 在干燥干净的装有搅拌器和温度计的 500mL 三口烧瓶中, 加入 PBA2000、 N220、 DMPA 及 聚乙烯蜡, 于 110、 0.08MPa 真空下减压脱水 2h。

16、 ; 步骤 b, 预聚反应 降温至 60oC, 向烧瓶中缓慢加入 33.5g IPDI, T-120 一滴, 反应 2h 后测定预聚体中 的 -NCO 基的含量, 直到接近理论值 ; 步骤 c, 制得分散体 将溶有三乙胺的去离子水 187g 与步骤 b 制得的聚氨酯预聚体进行中和、 高速分散乳 化。 0018 步骤 d, 扩链消泡 在步骤 c 所得体系中加入胺扩链剂及有机锡催化剂辛酸亚锡, 分散 1h 后, 添加消泡剂 T-7551 继续分散 10min, 即可得到水性聚氨酯模塑软泡用离型剂。 0019 实施例 2, 称取以下原料 : PBA2000 10g KGF2000MD 80g N33。

17、0 20g HDI 35.5g DMPA 8g 聚乙烯蜡 80g 去离子水 210g 三乙胺 7g 乙二胺 0.12g T-120 0.03g BYK-024 0.25g 步骤 a, 聚酯、 聚醚多元醇、 DMPA 及聚乙烯蜡脱水 在干燥干净的装有搅拌器和温度计的 500mL 三口烧瓶中, 加入 PBA2000、 KGF2000MD、 N330、 DMPA 及聚乙烯蜡 80g, 于 110、 0.08MPa 真空下减压脱水 2h ; 步骤 b, 预聚反应 降温至 60oC, 向烧瓶中缓慢加入 35.5g HDI, T-120 一滴, 反应 2h 后测定预聚体中 的 -NCO 基的含量, 直到接。

18、近理论值 ; 步骤 c, 制得分散体 将溶有三乙胺的去离子水溶液210g与步骤b制得的聚氨酯预聚体进行中和、 高速分散 乳化。 0020 步骤 d, 扩链消泡 在步骤 c 所得体系中加入胺扩链剂及有机锡催化剂辛酸亚锡, 分散 1h 后, 添加消泡剂 BYK-024 继续分散 10min, 即可得到水性聚氨酯模塑软泡用离型剂。 0021 实施例 3, 说 明 书 CN 103755913 A 5 4/4 页 6 (1) 离型剂固含量的测定 按 GBl725-79 规定测定。取干燥的表面皿称质量 m, 然后用减量法称取 m0=1.5-2.0g 聚 合物乳液平铺于表面皿中, 放入烘箱中 60oC 干。

19、燥 24h, 取出冷却至室温称重, 再放入烘箱干 燥直至称量差值不超过 0.01g, 得最后稳定质量为 m1。 0022 固含量 =m1-m/m0100% 经测试 , 实施例 1 中聚氨酯乳液的固含量为 50%。 0023 (2) 贮存稳定性的测定 于带塞的比色池中 , 加入 50mL 实施例 1 所制离型剂 , 放置于 703恒温干燥箱中 3h, 取出冷至室温 (15 35 ) , 放置 3h, 然后再置于 - 123的低温冰箱中 24h, 取出静置至室温 , 1h 后进行评定。所给配方没有分层、 相变、 胶状现象。 0024 (3) PH 值的测定 将实施例1所制离型剂稀释5 倍后置于测量。

20、杯中,用PHS-25 数显精密PH 计测定, 测 定值为 7.0 8.0。 0025 (4) 消泡性试验 将20% 实施例1所制离型剂稀释液倒入100mL 带塞量筒中, 使液面在70m l 处, 盖 好盖 , 上下摇动 1 分钟 , 摇动频率为 120 次 /min, 然后在室温下静置 10 分钟, 观察液 面残留体积为 5mL。 0026 (5) 粘度测试 将实施例 1 所制备离型剂稀释到喷涂倍数 , 转移至测量杯中 , 用粘度测定仪测定其 粘度为 100 mPa.s。 0027 本发明的水性聚氨酯模塑软泡用离型剂储存稳定性好, 固含量较高 ; 成膜性好, 与 金属磨具的粘结力较好, 大大提高了脱模次数。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 成本较低, 不 含任何有机溶剂, 制备工艺低碳环保。 0028 以上为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 通过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 使本领域专 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 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 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 下, 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 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 而是要符 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说 明 书 CN 103755913 A 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其制备或化学加工;以其为基料的组合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