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更新轨道的机器.pdf

上传人:54 文档编号:622205 上传时间:2018-02-26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982.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80040097.8

申请日:

2012.08.03

公开号:

CN103764914A

公开日:

2014.04.30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1B 29/05申请日:20120803|||公开

IPC分类号:

E01B29/05

主分类号:

E01B29/05

申请人:

弗兰茨普拉塞铁路机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约瑟夫·陶依尔; 曼弗雷德·布鲁宁格

地址:

奥地利维也纳

优先权:

2011.08.18 AT A1189/2011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思益华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8

代理人:

赵飞;郭红丽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更新轨道的机器,其具有主框架(2),该主框架配备有用于接收旧枕木(8)和用于存储新枕木(8)的装置(7)。该主框架(2)由相对于工作方向(3)的前框架部(4)和通过框架关节(5)与该前框架部相连接的后框架部(6)组成。前框架部(4)具有前端部(9)突出超过前轨道式转向架(10)的支撑框架(11)。为该支撑框架(11)配置支撑装置(16),用于选择性地将前端部(9)支撑在位于其下方的车架(12)上。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用于更新轨道的机器,包括以下特征:
a)主框架(2),其配备有用于接收旧枕木(8)和用于存储新枕木(8)的装置(7),并由相对于工作方向(3)的前框架部(4)和通过框架关节(5)与所述前框架部(6)相连接的后框架部(6)组成,
b)与所述前框架部(4)关联的在枕木(8)上可移动并通过驱动器(22)可调节高度的履带式行进装置(23)以及相邻的前轨道式转向架(10),其特征在于:
c)所述前框架部(4)包括支撑框架(11),所述支撑框架(11)具有突出超过所述前轨道式转向架(10)的前端部(9),
d)在所述主框架(2)前方布置有具有车架(12)的车辆(13),所述车辆(13)可以通过后轨道式转向架和前轨道式转向架(14)在所述轨道(15)上移动,
e)在突出的所述支撑框架(11)的前端部(9)与前方的所述车辆(13)的后轨道式转向架(14)之间设置支撑装置(16),所述支撑装置(16)配置有可调节高度的支撑柱(17),用于选择性地将所述前端部(9)支撑在位于其下面的所述车架(12)上。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其特征在于,在前方的所述车辆(13)的所述车架(12)上设置沿机器横向可移动支撑的支撑滑架(24),用于支撑固定到所述前端部(9)上的支撑柱(17)。

说明书

用于更新轨道的机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如独立权利要求的前序部分所述特征的机器。
背景技术
由专利文献US7 516 702可知这种类型的机器。利用该机器,可以在连续前行期间通过更换铁轨和枕木来完全更新轨道。
发明内容
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类型的机器,该机器还可以不受限制地使用在具有被降低的轴载的轨道区段中。
根据本发明,该目的通过一种具有在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部分所述特征的特定种类的机器来实现。
利用这样设计的机器,需要时,可以降低由履带式行进装置(crawler tack)所施加的轴载。由此可以通过突出的支撑框架而将前框架部的部分重量传递到前方车辆中。这样,特别有利的是,不需要任何为轴载分布所进行的改造工作。
本发明的其他优点由从属权利要求和附图给出。
附图说明
下面将根据在附图中示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详细说明。在附图中,图1和图2分别示出了用于更新轨道的机器在非工作位置和工作位置上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和图2中示出的机器1具有主框架2,该主框架2由相对于工作方向3上的前框架部4和通过框架关节5与该前框架部4相连接的后框架部6组成。在前框架部4上设置分别用于接收旧枕木8以及用于存放新枕木8的装置7。
所述前框架部4包括具有突伸超过可横向移位的前轨道式转向架10的前端部9的支撑框架11。具有车架12的车辆13位于主框架2前方,该车辆13可以通过后轨道式转向架14(和未示出的前轨道式转向架)在轨道15上行进。
在突出的支撑框架11的前端部9与前方车辆13的后轨道式转向架14之间设置支撑装置16,该支撑装置16配备有可调节高度的支撑柱17,用于选择性地将该前端部9支撑在位于其下面的车架12上。
在后端部18处,后框架部6通过后轨道式转向架19支撑在轨道15上。在框架关节5的区域中设置中心轨道式转向架20以及主轴驱动器21。紧接在前轨道式转向架10的后方,可通过驱动器22调节高度并在旧枕木8上移动的履带式行进装置23与前框架部4相关联。
在前方车辆13的车架12上设置可沿机器横向移动支撑的支撑滑架(Stützschlitten)24,用于支撑固定到前端部9上的支撑柱17。
下面对从如图1所示的转换状态或者非工作状态向如图2所示的工作状态的转换进行说明。
首先通过液压驱动使支撑柱17下沉至支撑架24上,并将前轨道式转向架10从钢轨25上抬起。后者在分开后展开,使得部分枕木8暴露在外。这使得履带式行进装置23可以下沉到枕木8上。
仅在完成这种一方面通过履带式行进装置23以及另一方面通过前方车辆13的轨道式转向架14的双重支撑之后,在主轴驱动器21的致动下使中央轨道式转向架20从轨道15上抬起。随后,使各个装置7转换到工作状态,并使整个机器1在连续前进的情况下沿工作方向3移动。
为了使机器1转换到非工作状态(图1),必须首先通过主轴驱动器21的相应致动使中央履带式转向架20下沉至轨道15上。仅在 其已经完成后,支撑装置16的支撑柱17可以升高,以与车架12分离。最后,在升高履带式行进装置23之后,将相邻的轨道式转向架10放在钢轨(rail)25上。

用于更新轨道的机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用于更新轨道的机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用于更新轨道的机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用于更新轨道的机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更新轨道的机器.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3764914A43申请公布日20140430CN103764914A21申请号201280040097822申请日20120803A1189/201120110818ATE01B29/0520060171申请人弗兰茨普拉塞铁路机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地址奥地利维也纳72发明人约瑟夫陶依尔曼弗雷德布鲁宁格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思益华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18代理人赵飞郭红丽54发明名称用于更新轨道的机器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更新轨道的机器,其具有主框架(2),该主框架配备有用于接收旧枕木(8)和用于存储新枕木(8)的装置(7)。该主框架(2)由相对于工作方向(3)的。

2、前框架部(4)和通过框架关节(5)与该前框架部相连接的后框架部(6)组成。前框架部(4)具有前端部(9)突出超过前轨道式转向架(10)的支撑框架(11)。为该支撑框架(11)配置支撑装置(16),用于选择性地将前端部(9)支撑在位于其下方的车架(12)上。30优先权数据85PCT国际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2014021886PCT国际申请的申请数据PCT/EP2012/0033092012080387PCT国际申请的公布数据WO2013/023746DE20130221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10。

3、申请公布号CN103764914ACN103764914A1/1页21一种用于更新轨道的机器,包括以下特征A)主框架(2),其配备有用于接收旧枕木(8)和用于存储新枕木(8)的装置(7),并由相对于工作方向(3)的前框架部(4)和通过框架关节(5)与所述前框架部(6)相连接的后框架部(6)组成,B)与所述前框架部(4)关联的在枕木(8)上可移动并通过驱动器(22)可调节高度的履带式行进装置(23)以及相邻的前轨道式转向架(10),其特征在于C)所述前框架部(4)包括支撑框架(11),所述支撑框架(11)具有突出超过所述前轨道式转向架(10)的前端部(9),D)在所述主框架(2)前方布置有具有车。

4、架(12)的车辆(13),所述车辆(13)可以通过后轨道式转向架和前轨道式转向架(14)在所述轨道(15)上移动,E)在突出的所述支撑框架(11)的前端部(9)与前方的所述车辆(13)的后轨道式转向架(14)之间设置支撑装置(16),所述支撑装置(16)配置有可调节高度的支撑柱(17),用于选择性地将所述前端部(9)支撑在位于其下面的所述车架(12)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其特征在于,在前方的所述车辆(13)的所述车架(12)上设置沿机器横向可移动支撑的支撑滑架(24),用于支撑固定到所述前端部(9)上的支撑柱(17)。权利要求书CN103764914A1/2页3用于更新轨道的机器技术领。

5、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如独立权利要求的前序部分所述特征的机器。背景技术0002由专利文献US7516702可知这种类型的机器。利用该机器,可以在连续前行期间通过更换铁轨和枕木来完全更新轨道。发明内容0003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类型的机器,该机器还可以不受限制地使用在具有被降低的轴载的轨道区段中。0004根据本发明,该目的通过一种具有在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部分所述特征的特定种类的机器来实现。0005利用这样设计的机器,需要时,可以降低由履带式行进装置(CRAWLERTACK)所施加的轴载。由此可以通过突出的支撑框架而将前框架部的部分重量传递到前方车辆中。这样,特别有利的是,不需要任何为轴。

6、载分布所进行的改造工作。0006本发明的其他优点由从属权利要求和附图给出。附图说明0007下面将根据在附图中示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详细说明。在附图中,图1和图2分别示出了用于更新轨道的机器在非工作位置和工作位置上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0008图1和图2中示出的机器1具有主框架2,该主框架2由相对于工作方向3上的前框架部4和通过框架关节5与该前框架部4相连接的后框架部6组成。在前框架部4上设置分别用于接收旧枕木8以及用于存放新枕木8的装置7。0009所述前框架部4包括具有突伸超过可横向移位的前轨道式转向架10的前端部9的支撑框架11。具有车架12的车辆13位于主框架2前方,该车辆13可以通过后轨。

7、道式转向架14(和未示出的前轨道式转向架)在轨道15上行进。0010在突出的支撑框架11的前端部9与前方车辆13的后轨道式转向架14之间设置支撑装置16,该支撑装置16配备有可调节高度的支撑柱17,用于选择性地将该前端部9支撑在位于其下面的车架12上。0011在后端部18处,后框架部6通过后轨道式转向架19支撑在轨道15上。在框架关节5的区域中设置中心轨道式转向架20以及主轴驱动器21。紧接在前轨道式转向架10的后方,可通过驱动器22调节高度并在旧枕木8上移动的履带式行进装置23与前框架部4相关联。0012在前方车辆13的车架12上设置可沿机器横向移动支撑的支撑滑架说明书CN103764914。

8、A2/2页4(STTZSCHLITTEN)24,用于支撑固定到前端部9上的支撑柱17。0013下面对从如图1所示的转换状态或者非工作状态向如图2所示的工作状态的转换进行说明。0014首先通过液压驱动使支撑柱17下沉至支撑架24上,并将前轨道式转向架10从钢轨25上抬起。后者在分开后展开,使得部分枕木8暴露在外。这使得履带式行进装置23可以下沉到枕木8上。0015仅在完成这种一方面通过履带式行进装置23以及另一方面通过前方车辆13的轨道式转向架14的双重支撑之后,在主轴驱动器21的致动下使中央轨道式转向架20从轨道15上抬起。随后,使各个装置7转换到工作状态,并使整个机器1在连续前进的情况下沿工作方向3移动。0016为了使机器1转换到非工作状态(图1),必须首先通过主轴驱动器21的相应致动使中央履带式转向架20下沉至轨道15上。仅在其已经完成后,支撑装置16的支撑柱17可以升高,以与车架12分离。最后,在升高履带式行进装置23之后,将相邻的轨道式转向架10放在钢轨(RAIL)25上。说明书CN103764914A1/1页5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3764914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道路、铁路或桥梁的建筑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