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皂素在防治大豆孢囊线虫病害上的应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茶皂素在防治大豆孢囊线虫病害上的应用.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068020A43申请公布日20141001CN104068020A21申请号201410332282522申请日20140711A01N43/16200601A01P5/0020060171申请人华南农业大学地址510642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483号华南农业大学资环学院申请人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72发明人文艳华彭德良廖金铃黄文坤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兆君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33代理人胡敬红54发明名称茶皂素在防治大豆孢囊线虫病害上的应用57摘要本发明涉及茶皂素在防治大豆孢囊线虫病害上的应用,属于生物防治领域。茶皂素TEASAPONIN作为主。
2、要有效成分,对大豆孢囊线虫HETERODERAGLYCINES有强毒杀活性,能有效用于大豆孢囊线虫病害防治。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068020ACN104068020A1/1页21茶皂素在防治大豆孢囊线虫病害上的应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所述防治为抑制大豆孢囊线虫卵的孵化和杀死二龄幼虫。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所述茶皂素作为农药的药物有效成分。权利要求书CN104068020A1/4页3茶皂素在防治大豆孢囊线虫病害上的应用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生物防治领域,特别是涉及。
3、茶皂素TEASAPONIN防治大豆孢囊线虫病害的应用。背景技术0002植物线虫是植物重要病原生物之一,随着农田流转,现代农业向产业化,基地化发展,长期大面积种植单一农作物,以及常年连作及土地重复利用率的提高,线虫在土壤中的数量迅速累积,线虫病害问题日益突出。我国的小麦孢囊线虫HETERODERAAVENAE,HETERODERALIPJEVI、大豆孢囊线虫HETERODERAGLYCINES普遍发生且危害严重,对我国农业生产造成重大损失和影响彭德良等,1993,2008,2012;冯志新,2001。孢囊线虫是一类寄主范围比较窄的寄生线虫,雌虫成熟后卵大多数留在体内,雌虫表皮加厚形成孢囊以保护体。
4、内的卵,植物收获后,孢囊掉落在土壤中,可以在土壤中存活几年甚至十几年,因此与根结线虫及其它线虫相比是一类更加难以防治的线虫冯志新,2001。杀线剂是目前防治线虫病害的有效措施之一,但当前的化学杀线剂均为高毒高残留农药,极易造成对农作物及生态环境的污染,而目前毒性较低的生物农药阿维菌素也在生产上出现了抗药性问题。因此寻求新的生物防治杀线剂,是目前防治农作物线虫病害的研究热点之一。0003植物是生物活性化合物的的天然宝库,直接将天然产物如植物的全株或某部分加工成制剂用以控制害虫如鱼藤酮,印楝素,或在充分研究植物天然杀虫活性成分、构效关系、毒杀机理的基础上,模拟合成新的高效低毒杀虫剂,这在植物杀虫剂。
5、方面已经有很成功的先例,与此相比,植物源杀线剂的研究相对落后,直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从植物中寻找天然杀线虫活性物质的研究才开始受到关注,申请号为CN2012100501275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茶皂素对蔬菜根结线虫的防治方法,吴慧平,李丽丽,王龙平等先后报道茶皂素对松材线虫,水稻潜根线虫,根结线虫及小麦孢囊线虫有很好的毒杀活性及防治效果吴慧平等,2007;李丽丽,2012;王龙平等,2013A,2013B;申请号为2009101162680的发明名称为“茶皂素杀线虫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专利公开了茶皂素对水稻潜根线虫、山芋茎线虫,南方根结线虫、松材线虫有防治作用,而对小杆线虫无致死活性,表明。
6、茶皂素并非对所有的线虫种类有致死活性。而且目前还未有茶皂素对大豆孢囊线虫病害的研究报道及专利申请。0004茶皂素TEASAPONIN是一种天然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从山茶科的茶籽树种子、茎和叶提取得到,由亲水性的糖基和疏水性的苷元以及有机酸构成,于1931年被日本学者青山次郎首次提取得到。茶皂素是一种五环三萜皂苷PENTACYCLICTRITERPENOID,从碳骨架结构来看它属于齐墩果烷OLEANANE类,由皂苷元、糖基和有机酸组成,平均化学分子式为C57H90O26。茶皂素具有溶血、抗菌杀虫及鱼毒等多种生物活性作用,在我国目前主要作为分散剂、悬浮剂、湿润剂、乳化剂应用于农药加工上,能极大地。
7、提高原药的湿润分散能力,降低药液表面张力,增强湿展性;在洗涤方面的应用国内已开发出了各种织物特种洗涤剂周昊等,2009;夏春华等,2000。说明书CN104068020A2/4页4发明内容0005针对上述领域中的空白,提供一种茶皂素在防治大豆孢囊线虫病害上的新应用,其浓度达8MG/ML时,对大豆孢囊线虫致死活性非常高,可作为农药使用。0006茶皂素在防治大豆孢囊线虫病害上的应用。0007所述防治为抑制大豆孢囊线虫卵孵化,杀死二龄幼虫。0008所述茶皂素作为农药的药物有效成分。0009本发明中以茶皂素为药物有效成分,添加到农药用载体或组合物中,制成农药,可以采用通常的农药剂型和使用方法,用于防治。
8、大豆孢囊线虫病害。0010本发明实验证明,茶皂素对大豆孢囊线虫HETERODERAGLYCINES室内生测表明,以2MG/ML、5MG/ML和8MG/ML浓度的茶皂素处理3D,对大豆孢囊线虫卵孵化抑制率分别为4312、6725和7536;同样浓度处理5D,卵孵化抑制率分别为5998、7631和8532;处理10D,卵孵化抑制率均达到了7157以上。0011茶皂素以2MG/ML、5MG/ML和8MG/ML浓度处理大豆孢囊线虫二龄幼虫72H,并用清水复苏24H,校正死亡率分别为2986、5992和8614。0012大田试验结果表明,茶皂素对大豆孢囊线虫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90茶皂素以每小区面积为1。
9、5M2120G,240G,300G沟施处理,防治效果分别为43,499,65,前两个浓度处理的防效与杀线剂噻唑磷相当,而300G每小区浓度处理的防效为65,明显优于噻唑磷488的防效。0013本发明的优点00141本发明所述的茶皂素来源于山茶科的茶籽树种子、茎和叶提取得到,在茶叶中也有少量存在,证明是对人体比较安全的。00152田间大豆孢囊线虫病害防治试验表明,茶皂素对大豆孢囊线虫病害的防治效果优于目前常规化学杀线虫剂噻唑磷。00163本发明所述的茶皂素来源于天然植物中,在环境中易于降解,因此与化学杀线剂相比,具有低毒低残留的特性,符合绿色植保和可持续农业生产和发展的需要。具体实施方式0017。
10、以下试验及操作是对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而不应该当做对本发明的限制。0018本发明所用茶皂素是市售产品,来源于茶籽树种子、茎和叶,含量98。0019实施例1茶皂素对大豆孢囊线虫卵孵化抑制活性测定0020在解剖境下挑取色泽和大小较一致的成熟大豆孢囊线虫,用1次氯酸钠消毒35MIN,再用无菌水冲洗几遍,放入24孔板内,每处理加入10个成熟的大豆孢囊线虫,加入1ML供试茶皂素溶液,供试溶液以灭菌水配制,每处理设4次重复,以无菌水做对照,置25培养,分别于3D、5D、10D观察记录线虫孵化数量,按以下公式计算线虫卵孵化抑制率。00210022结果表明以2MG/ML、5MG/ML和8MG/ML浓度的茶皂素。
11、处理3D,对大豆孢囊线虫卵说明书CN104068020A3/4页5孵化抑制率分别为4312、6725和7536;同样浓度处理5D,卵孵化抑制率分别为5998、7631和8532;处理10D,卵孵化抑制率均达到了7157以上详见表1。0023表1茶皂素对大豆孢囊线虫卵孵化的抑制活性00240025注1表中数据格式为代表4次重复平均值,SE为标准误;00262表中数据为4次重复平均值,同列数据后标有相同字母表示在5差异不显著DMRT。0027实施例2茶皂素对大豆孢囊线虫二龄幼虫的毒杀活性测定0028采用药液浸泡法在24孔板内加入1ML的供试溶液,供试溶液以灭菌水配制,然后加入供试线虫3050条,置。
12、于25恒温箱中,于24H、48H、72H在倒置显微镜下检查并记录线虫活虫数和死虫数,按公式3计算各自校正死亡率。并且,将处理72H的进行清水复苏24H,再次于倒置显微镜下检查并记录线虫活虫数和死虫数,按公式以下计算复苏24H校正死亡率。每处理设4次重复,以无菌水做对照。00290030结果表明,茶皂素以2MG/ML、5MG/ML和8MG/ML浓度处理72H,并用清水复苏24H,校正死亡率分别为2986、5992和8614;茶皂素以5MG/ML浓度分别处理24H、48H和72H,校正死亡率分别为4983、6357和7735详见表2。0031表2茶皂素对大豆孢囊线虫二龄幼虫的杀线活性0032003。
13、3注1表中数据格式为代表4次重复平均值,SE为标准误;00342表中数据为4次重复平均值,同列数据后标有相同字母表示在5差异不显著DMRT。0035实施例300362013年5月至6月,在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廊坊基地大豆孢囊线虫感染地,进行了茶说明书CN104068020A4/4页6皂素防治大豆孢囊线虫病大田小区试验,小区面积为15M2。0037设茶皂素每小区120G,240G,300G三种浓度处理,对照药剂为每小区10噻唑磷颗粒剂50G,设不施药空白对照CK,每种处理3次重复,随机排列。5月17日,将地耙匀后起跬,15M2一个小区,小区内开出4条小沟,将处理药剂均匀撒施在沟内,然后将大豆种子撒播在施了药剂的沟内,最后覆土并踩实,翌日浇水。一个月后,即6月20日进行取样调查,每个小区随机取10株,记录单株孢囊数,并进行统计分析,计算防效。结果表明,茶皂素以每小区120G,240G,300G处理,防治效果分别为43,499,65,前两个浓度处理的防效与杀线剂噻唑磷相当,而300G每小区浓度处理的防效为65,明显优于噻唑磷488的防效详见表3。0038表3茶皂素处理对大豆孢囊线虫病的防治效果0039说明书CN104068020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