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型装备的可靠性指标分配方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靠性分配方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型装备的
可靠性分配方法。
背景技术
可靠性指标分配就是将装备总体的可靠性指标,合理的分配给各
个系统及设备。由于大型装备结构组成复杂,装备内部的系统、设备
运行工况多样,可靠性指标分配难度较大。
根据现有标准及规范,传统的可靠性指标分配方法有:等分配法、
比例组合分配法、评分分配法、AGREE分配法等,各种方法的特点
与适应性如下:
a)等分配法:对系统各组成设备的可靠性指标实行平均分配,
分配方法简单,但大多数装备中包含机械、电子、机电等多类系统或
设备,不同类型系统、设备的原理、结构、规模、元器件组成等差异
大,等分配法的分配结果偏差大;
b)比例组合分配法:在新设计的系统与已有系统结构相似的情
况下,利用已有系统各设备的可靠性数据,进行新系统各设备可靠性
指标分配,对于可靠性数据积累较少的装备,无法满足比例组合分配
法的要求;
c)评分分配法:由行业专家对系统各组成单元的复杂程度、技
术水平、工作时间、环境条件等因素进行评分,根据评分结果进行可
靠性指标的分配,该方法受人为经验影响较大,此外,评分分配法的
分配算法以串联模型为基础,仅适用于基本可靠性分配和串联模型的
任务可靠性分配,无法用于非串联模型的任务可靠性分配;
d)AGREE方法:考虑系统各组成设备的复杂程度、重要程度、
工作时间等因素的分配方法,与评分分配法类似,该方法仅适用于基
本可靠性分配和串联模型的任务可靠性分配,无法用于非串联模型的
任务可靠性分配;
综上所述,现有的可靠性分配指标的方法普遍存在适用情况单一、
人为因素大、可信度低的问题;且现有基本可靠模型中,没有考虑系
统中设备间断运行的情况,所有设备均视为连续运行,使得模型的准
确度较低。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型装
备的可靠性分配方法,减少了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实现了可靠性指
标的合理分配。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型装备的可
靠性分配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获取大型装备的结构,将该大型装备分为总体、系统和
设备三个层次,其中该大型装备的整体为总体、总体包含多个系统,
每个系统包含多个设备;
步骤二,对所有设备进行设备可靠性参数预计,其包括设备基本
可靠性参数预计结果和设备任务可靠性参数预计结果;
步骤三,计算设备运行比和系统运行比,其中设备运行比即设备
工作时间与该设备所在系统的工作时间的比值,系统运行比即该系统
的工作时间与总体工作时间的比值,设备运行比和系统运行比用于构
建系统基本可靠性模型和总体基本可靠性模型;
进行系统基本可靠性模型和系统任务可靠性模型的建模,将设备
基本可靠性参数预计结果和设备任务可靠性参数预计结果代入系统
基本可靠性模型和系统任务可靠性模型,得到系统基本可靠性参数预
计结果和系统任务可靠性参数预计结果;
进行总体基本可靠性模型和总体任务可靠性模型的建模,将系统
基本可靠性参数预计结果和系统任务可靠性参数预计结果代入总体
基本可靠性模型和总体任务可靠性模型,计算得到总体基本可靠性参
数预计结果和总体任务可靠性参数预计结果;
步骤四,根据总体基本可靠性参数预计结果和总体任务可靠性参
数预计结果得出总体可靠性预计评价结果。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用于构建系统基本可靠性模型和总体
基本可靠性模型的运行比的公式如下,
dij=tij/ti
di=ti/tw
式中,
dij——第i个系统中第j型设备的运行比;
tij——第i个系统中第j型设备的工作时间;
di——第i个系统的运行比;
ti——第i个系统的工作时间;
tw——总体的工作时间。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构建串联结构的系统基本可靠性模
型框图,根据该系统基本可靠性模型框图构建的系统基本可靠模型的
数学模型如下:
λi=Ni1di1λi1+Ni2di2λi2+…+Nijdijλij+…+Nindinλin
式中,
λi——第i个系统的故障率;
λij——第i个系统中第j型设备的设备故障率;
Nij——第i个系统中第j型设备的数量;
dij——第i个系统中第j型设备的设备运行比;
Nin——第i个系统中第n型设备的数量;
din——第i个系统中第n型设备的设备运行比;
λin——第i个系统中第n型设备的设备故障率;
n——第i个系统包含的设备型号数。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其中,系统任务可靠性模型的数学模
型如下,
Ri=f(ωi1,ωi2,…,ωij…,ωin,ti1,ti2,…,tij,…,tin)
式中,
Ri——第i个系统的任务可靠度;
ωij——典型任务中第i个系统中第j型设备的严重故障率;
tij——典型任务中第i个系统中第j型设备的工作时间;
ωin——典型任务中第i个系统中第n型设备的严重故障率;
tin——典型任务中第i个系统中第n型设备的工作时间。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构建串联结构的总体基本可靠性模型
框图,根据该基本总体基本可靠性模型框图构建的总体基本可靠性模
型的数学模型如下:
λw=d1λ1+d2λ2+…+diλi+…+dmλm
式中,
λw——总体的故障率;
dm——第m个系统的总体运行比;
λm——第m个系统的系统故障率;
m——装备总体包含的系统数。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构建串联结构的总体任务可靠性模型
框图,根据该总体任务可靠性模型框图构建的总体任务可靠性模型如
下,
Rw=R1·R2·…·Ri·…·Rm
式中,
Ri——第i个系统的任务可靠度;
Rm——第m个系统的任务可靠度;
Rw——总体任务可靠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包括:
步骤一,使用相应设备的设计信息、相应设备及相似设备的实际
使用信息和试验信息,对该大型装备中的所有设备进行设备可靠性预
计,包含设备基本可靠性参数预计和设备任务可靠性参数预计,得到
各设备的设备基本可靠性参数预计结果和设备任务可靠性参数预计
结果;
步骤二,根据该大型装备中的各系统的设备组成,建立各系统的
系统基本可靠性模型,根据各系统的典型任务剖面建立系统任务可靠
性模型,并将步骤一的所属该系统的各设备的设备基本可靠性参数预
计结果和设备任务可靠性参数预计结果分别带入该系统的系统基本
可靠性模型和系统任务可靠性模型,计算出该系统的系统基本可靠性
参数预计结果和系统任务可靠性参数预计结果;
步骤三,根据该大型装备总体的系统组成,建立总体的总体基本
可靠性模型,根据总体的典型任务剖面建立总体任务可靠性模型,将
步骤二得到的各系统的系统基本可靠性参数预计结果和系统任务可
靠性参数预计结果带入总体基本可靠性模型和总体任务可靠性模型,
计算出该总体的总体基本可靠性参数预计结果和总体任务可靠性参
数预计结果;
步骤四,将步骤三得到的总体基本可靠性参数预计结果和总体任
务可靠性参数预计结果与该大型装备总体基本可靠性参数指标要求
和总体任务可靠性参数指标要求分别进行对比;
若不满足总体指标要求,则对部分系统或设备进行改进设计,并
重复步骤一至步骤三,直至满足总体指标;
若满足总体指标,则进行总体可靠性核算;
步骤五,若总体可靠性核算满足总体指标要求,则得到设备初
步分配结果和系统初步分配结果,并将其作为最终分配结果,结束分
配。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步骤四中总体可靠性核算的方法如
下,
1)对设备基本可靠性参数预计结果和设备任务可靠性参数预计
结果进行向下取整,取整后得到设备基本可靠性参数和设备任务可靠
性参数,并其作为设备初步分配结果;
2)将步骤1)得到的设备基本可靠性参数和设备任务可靠性参
数代入系统基本可靠性模型和系统任务可靠性模型,计算出各系统的
系统基本可靠性参数和系统任务可靠性参数,并将其作为系统初步分
配结果;
3)将步骤2)得到的系统基本可靠性参数和系统任务可靠性参
数代入总体基本可靠性模型和总体任务可靠性模型中,计算出总体基
本可靠性参数和总体任务可靠性参数,并将其作为总体可靠性指标的
核算值,并将该核算值与总体指标要求进行对比。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步骤二中系统基本可靠性模型和系统
任务可靠性模型的构建如下
运行比的公式,
dij=tij/ti
di=ti/tw
式中,
dij——第i个系统中第j型设备的运行比;
tij——第i个系统中第j型设备的工作时间;
di——第i个系统的运行比;
ti——第i个系统的工作时间;
tw——总体的工作时间;
构建串联结构的系统基本可靠性模型框图,根据该系统基本可
靠性模型框图构建的系统基本可靠模型如下:
λi=Ni1di1λi1+Ni2di2λi2+…+Nijdijλij+…+Nindinλin
式中,
λi——第i个系统的故障率;
Nij——第i个系统中第j型设备的数量;
dij——第i个系统中第j型设备的设备运行比;
λij——第i个系统中第j型设备的设备故障率;
Nin——第i个系统中第n型设备的数量;
din——第i个系统中第n型设备的设备运行比;
λin——第i个系统中第n型设备的设备故障率;
n——第i个系统包含的设备型号数
其中,系统任务可靠性模型如下,
Ri=f(ωi1,ωi2,…,ωij…,ωin,ti1,ti2,…,tij,…,tin)
式中,
Ri——第i个系统的任务可靠度;
ωij——典型任务中第i个系统中第j型设备的严重故障率;
tij——典型任务中第i个系统中第j型设备的工作时间;
ωin——典型任务中第i个系统中第n型设备的严重故障率;
tin——典型任务中第i个系统中第n型设备的工作时间。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步骤三中总体基本可靠性模型和总体
任务可靠性模型的构建如下,
构建串联结构的总体基本可靠性模型框图,根据该基本总体基本
可靠性模型框图构建的总体基本可靠性模型如下:
λw=d1λ1+d2λ2+…+diλi+…+dmλm
式中,
λw——总体的故障率;
dm——第m个系统的总体运行比;
λm——第m个系统的系统故障率;
m——装备总体包含的系统数;
构建串联结构的总体任务可靠性模型框图,根据该总体任务可靠
性模型框图构建的总体任务可靠性模型如下,
Rw=R1·R2·…·Ri·…·Rm
式中,
Ri——第i个系统的任务可靠度;
Rm——第m个系统的任务可靠度;
Rw——总体任务可靠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的一种大型装备的可靠性分配方法,其中运行比反映
的是大型装备使用期间的平均运行比例,不特指某一次任务中的运行
比例,且运行比采用分级进行定义设备运行比和系统运行比,考虑到
设备间隔运行的情况,有效提高了基本可靠模型的准确度。
2)本发明中对总体、系统分别进行可靠性建模,设备、系统、
总体分级预算,且逐级反馈,直至预计及核算结果满足总体要求,不
需要专家评估,降低了人为主观因素的干扰,分配方案适用性强,操
作便捷。
3)本发明中将设备可靠性预计值作为可靠性指标初步分配结果,
然后逐级核算设备、系统可靠性指标,以设备、系统的可靠性预计结
果为基础进行总体可靠性分配,保证了指标的可实现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的可靠性分配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中的系统基本可靠性模型框图。
图3为本发明中的系统任务可靠性模型框图。
图4为本发明中的总体可靠性模型框图和总体任务可靠性模型
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大型装备的可靠性分配方法,包
括:
步骤一,获取大型装备的结构,将该大型装备分为总体、系统和
设备三个层次,其中该大型装备的整体为总体、总体包含多个系统,
每个系统包含多个设备;本实施例的大型装备为大型船舶,系统是指
船舶上的电力系统、动力系统等,设备是指发电机、柴油机等。
使用相应设备的设计信息、相应设备及相似设备的实际使用信息
和试验信息,对该大型装备中的所有设备进行设备可靠性预计,包含
设备基本可靠性参数预计和设备任务可靠性参数预计,得到各设备的
设备基本可靠性参数预计结果和设备任务可靠性参数预计结果;
步骤二,根据该大型装备中的各系统的设备组成,建立各系统的
系统基本可靠性模型,根据各系统的典型剖面建立系统任务可靠性模
型,并将步骤一的所属该系统的各设备的设备基本可靠性参数预计结
果和设备任务可靠性参数预计结果分别带入该系统的系统基本可靠
性模型和系统任务可靠性模型,计算出该系统的系统基本可靠性参数
预计结果和系统任务可靠性参数预计结果;
其中,用于构建系统基本可靠性模型的运行比的公式如下,
dij=tij/ti
di=ti/tw
式中,
dij——第i个系统中第j型设备的运行比;
tij——第i个系统中第j型设备的工作时间;
di——第i个系统的运行比;
ti——第i个系统的工作时间;
tw——总体的工作时间;
如图2所示,构建串联结构的系统基本可靠性模型框图,根据该
系统基本可靠性模型框图构建系统基本可靠模型如下:
λi=Ni1di1λi1+Ni2di2λi2+…+Nijdijλij+…+Nindinλin
式中,
λi——第i个系统的故障率;
Nij——第i个系统中第j型设备的数量;
dij——第i个系统中第j型设备的设备运行比;
λij——第i个系统中第j型设备的设备故障率;
Nin——第i个系统中第n型设备的数量;
din——第i个系统中第n型设备的设备运行比;
λin——第i个系统中第n型设备的设备故障率;
n——第i个系统包含的设备型号数
如图3所示,构建的系统任务可靠性模型框图,并根据该系统任
务可靠性模型框图构建系统任务可靠性模型,如下,
Ri=f(ωi1,ωi2,…,ωij…,ωin,ti1,ti2,…,tij,…,tin)
式中,
Ri——第i个系统的任务可靠度;
ωij——典型任务中第i个系统中第j型设备的严重故障率;
tij——典型任务中第i个系统中第j型设备的工作时间;
ωin——典型任务中第i个系统中第n型设备的严重故障率;
tin——典型任务中第i个系统中第n型设备的工作时间;
步骤三,根据该大型装备总体的系统组成,建立总体的总体基本
可靠性模型,根据总体的典型任务剖面建立总体任务可靠性模型,将
步骤二中各系统的系统基本可靠性参数预计结果和系统任务可靠性
参数预计结果带入总体基本可靠性模型和总体任务可靠性模型,计算
出该总体的总体基本可靠性参数预计结果和总体任务可靠性参数预
计结果;
如图4所示,构建串联结构的总体基本可靠性模型框图,并根据
该总体基本可靠性模型框图构建总体基本可靠性模型,数学模型如下:
λw=d1λ1+d2λ2+…+diλi+…+dmλm
式中,λw——总体的故障率;
dm——第m个系统的总体运行比;
λm——第m个系统的系统故障率;
m——装备总体包含的系统数;
如图4所示,构建串联结构的总体任务可靠性模型框图,根据该
总体任务可靠性模型框图构建总体任务可靠性模型,如下:
Rw=R1·R2·…·Ri·…·Rm
式中,
Ri——第i个系统的任务可靠度;
Rm——第m个系统的任务可靠度;
Rw——总体任务可靠度;
步骤四,将步骤三得到的总体基本可靠性参数预计结果λw和总体
任务可靠性参数预计结果Rw与该大型装备总体基本可靠性参数指标
要求和总体任务可靠性参数指标要求进行对比,
若不满足总体指标,则对部分系统或设备进行改进设计,并重复
步骤一至步骤三,直至满足总体指标;
若满足总体指标,则进行总体可靠性核算,具体步骤如下,
1)对设备基本可靠性参数预计结果和设备任务可靠性参数预计
结果进行向下取整,取整后得到设备基本可靠性参数和设备任务可靠
性参数,并其作为设备初步分配结果;
2)将步骤1)得到的设备基本可靠性参数和设备任务可靠性参
数代入系统基本可靠性模型和系统任务可靠性模型,计算出各系统的
系统基本可靠性参数和系统任务可靠性参数,并将其作为系统初步分
配结果;
3)将步骤2)得到的系统基本可靠性参数和系统任务可靠性参
数代入总体基本可靠性模型和总体任务可靠性模型中,计算出总体基
本可靠性参数和总体任务可靠性参数,将其作为总体可靠性指标的核
算值,并将该核算值与总体指标要求进行对比;
步骤五,若总体可靠性核算满足总体指标要求,则将系统的系统
基本可靠性参数和系统任务可靠性参数、设备的设备基本可靠性参数
和设备任务可靠性参数作为最终分配,结束分配流程;
若总体可靠性核算不满足总体指标要求,则对部分系统或设备进
行改进设计,并重复步骤一至步骤四,直至满足总体指标。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
首先,获取大型装备的结构,将该大型装备分为总体、系统和设
备三个层次,其中该大型装备的整体为总体、总体包含多个系统,每
个系统包含多个设备;
其次,对所有设备进行设备可靠性参数预计,其包括设备基本可
靠性参数预计结果和设备任务可靠性参数预计结果;
再次,计算设备运行比和系统运行比,其中设备运行比即设备工
作时间与该设备所在系统的工作时间的比值,系统运行比即该系统的
工作时间与总体工作时间的比值,根据设备运行比和系统运行比分别
构建系统基本可靠性模型和总体基本可靠性模型;
进行系统基本可靠性模型和系统任务可靠性模型的建模,将设备
基本可靠性参数预计结果和设备任务可靠性参数预计结果代入系统
基本可靠性模型和总体基本可靠性模型,得到系统基本可靠性参数预
计结果和系统任务可靠性参数预计结果;
进行总体基本可靠性模型和总体任务可靠性模型的建模,将系统
基本可靠性参数预计结果和系统任务可靠性参数预计结果代入总体
基本可靠性模型和总体任务可靠性模型,计算得到总体基本可靠性参
数预计结果和总体任务可靠性参数预计结果;
最后,根据总体基本可靠性参数预计结果和总体任务可靠性参数
预计结果得出总体可靠性预计结果评价,并结合系统基本可靠性模型、
系统任务可靠性模型、总体基本可靠性模型和总体任务可靠性模型,
完成总体可靠性核算。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
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
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
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