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切换热水龙头及切换方法.pdf

上传人:1****2 文档编号:6207930 上传时间:2019-05-21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77.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978585.9

申请日:

2015.12.24

公开号:

CN105443858A

公开日:

2016.03.30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16K 49/00申请日:20151224|||公开

IPC分类号:

F16K49/00; F16K27/00; F16K37/00

主分类号:

F16K49/00

申请人:

安徽集智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发明人:

刘立福; 李欢; 张公连; 张莲

地址:

230027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潜水东路5-5号合肥德文公司厂房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切换热水龙头,安装在热水系统末端,包括:水龙头基体,设置在水龙头基体上的控制器,设置在水龙头基体内底部的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连接的电源线,设置在控制器上的选择开关。本发明,当刚打开水龙头时,水龙头入口的水温较低,使用水龙头内部的电加热材料加热,可使打开水龙头的瞬间即为热水;当热水器的热水到达水龙头时,电加热停止,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又延长电加热材料的使用时间。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智能切换热水龙头,安装在热水系统末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水龙头基体,实现水流通路的接通和切断;水龙头基体的出水管腔,为加热场所,自外向内分为三层,管外壳层、绝缘层、加热膜层;设置在水龙头基体上的控制器,采集水龙头入口温度,并与使用温度相比较,判断是否需要加热;控制器与加热膜层连接;设置在水龙头基体内底部的温度传感器,配合热水系统使用,能检测水龙头前端的水温,判断是否需要加热;与控制器连接的电源线,引入外供电源,给控制器及加热膜供电;设置在控制器上的选择开关,用于选择是否开启该水龙头的加热功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切换热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水龙头基体的出水管口上设置均热装置,利用水压混合出水管腔里加热的水流,使出水温度更加均匀;所述的均热装置包括本体,所述的本体为圆形,本体中心为实芯圆面,实芯圆面与本体外圆之间分布若干隔片形成扇形面,所述的扇形面为中空,用于通过水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切换热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温度传感器采用PT100热电阻。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智能切换热水龙头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如下:温度传感器实时检测水龙头入口处的温度,并传输至控制器;当水龙头开启并且用户选择开关在加热模式时,控制器将此温度与用户设定温度进行比较;若入口处温度过低,控制器接通加热膜电源,对水流进行加热;当入口处温度较高时,控制器切断加热膜电源,停止对水流加热;当该水龙头作为热水器出口水龙头使用时,刚开启水龙头时,热水器至水龙头之间的冷水流经水龙头入口处,启动加热功能;数十秒后,热水器内的热水达到水龙头入口处,关闭加热功能;当该水龙头单独使用时,若用户选择开关在加热模式,用户所需温度高于水管里的温度,开启式水龙头将持续加热,关闭时水龙头停止加热。

说明书

一种智能切换热水龙头及切换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切换热水龙头及切换方法。

背景技术

家庭热水系统,通常由集中发热的热水器和分散于使用点的水龙头、喷淋头组成,热水器热水需经由数米到数十米的距离才能送到水龙头/喷淋头处。目前均使用普通水龙头,管道里的数千克至数十千克的冷水需放掉,既浪费了宝贵的淡水资源,又需要等待数秒至数十秒的时间,给使用造成不便。

发明内容

为了达到“即开即热”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切换热水龙头及切换方法,能高效将电热转换为热能,又减小了体积,方便安装与使用。

本发明的方案如下:一种智能切换热水龙头,安装在热水系统末端,包括:

水龙头基体,实现水流通路的接通和切断;

水龙头基体的出水管腔,为加热场所,自外向内分为三层,管外壳层、绝缘层、加热膜层;

设置在水龙头基体上的控制器,采集水龙头入口温度,并与使用温度相比较,判断是否需要加热;控制器与加热膜层连接;

设置在水龙头基体内底部的温度传感器,配合热水系统使用,能检测水龙头前端的水温,判断是否需要加热;

与控制器连接的电源线,引入外供电源,给控制器及加热膜供电;

设置在控制器上的选择开关,用于选择是否开启该水龙头的加热功能。

进一步,水龙头基体的出水管口上设置均热装置,利用水压混合出水管腔里加热的水流,使出水温度更加均匀。所述的均热装置包括本体,所述的本体为圆形,本体中心为实芯圆面,实芯圆面与本体外圆之间分布若干隔片形成扇形面,所述的扇形面为中空,用于通过水流。

进一步,所述的温度传感器采用PT100热电阻。

一种智能切换热水龙头的切换方法,方法如下:

温度传感器实时检测水龙头入口处的温度,并传输至控制器;

当水龙头开启并且用户选择开关在加热模式时,控制器将此温度与用户设定温度进行比较;若入口处温度过低,控制器接通加热膜电源,对水流进行加热;当入口处温度较高时,控制器切断加热膜电源,停止对水流加热;

当该水龙头作为热水器出口水龙头使用时,刚开启水龙头时,热水器至水龙头之间的冷水流经水龙头入口处,启动加热功能;数十秒后,热水器内的热水达到水龙头入口处,关闭加热功能;

当该水龙头单独使用时,若用户选择开关在加热模式,用户所需温度高于水管里的温度,开启式水龙头将持续加热,关闭时水龙头停止加热。

本发明主要用于热水管路终端。当刚打开水龙头时,水龙头入口的水温较低,使用水龙头内部的电加热材料加热,可使打开水龙头的瞬间即为热水;当热水器的热水到达水龙头时,电加热停止,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又延长电加热材料的使用时间。

本发明的水龙头装置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价格低、使用寿命长,可安装于任意需要使用热水的场合。即开即热,消除冷水排放,消除等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侧示图。

图2为本发明正视图。

图3为本发明均热装置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智能切换热水龙头,安装在热水系统末端,包括:水龙头基体1,实现水流通路的接通和切断;水龙头基体的出水管腔,为加热场所,自外向内分为三层,管外壳层4、绝缘层5、加热膜层6;设置在水龙头基体上的控制器8,采集水龙头入口温度,并与使用温度相比较,判断是否需要加热;控制器与加热膜层连接;设置在水龙头基体8内底部的温度传感器2,配合热水系统使用,能检测水龙头前端的水温,判断是否需要加热;与控制器连接的电源线3,引入外供电源,给控制器及加热膜供电;设置在控制器上的选择开关9,用于选择是否开启该水龙头的加热功能。

水龙头基体的出水管口上设置均热装置7,利用水压混合出水管腔里加热的水流,使出水温度更加均匀。均热装置包括本体71,本体为圆形,本体中心为实芯圆面72,实芯圆面72与本体71外圆之间分布若干隔片形成扇形面73,扇形面为中空,用于通过水流。本发明的均装置可通过卡合或粘合等方式固定在水龙头基体的出水管口上,中空扇形面用于通过水流。由于水流加热是通过管壁上的加热膜实现的,这样,在水流输送过程中,水流的外部温度是明显高于水流中部温度,实芯圆面的作用是阻挡中部温度低水流的流出,使其水流外部,起到混合均热作用。

温度传感器2采用PT100热电阻。

一种智能切换热水龙头的切换方法,方法如下:温度传感器实时检测水龙头入口处的温度,并传输至控制器。

当水龙头开启并且用户选择开关在加热模式时,控制器将此温度与用户设定温度进行比较;若入口处温度过低,控制器接通加热膜电源,对水流进行加热;当入口处温度较高时,控制器切断加热膜电源,停止对水流加热;

当该水龙头作为热水器出口水龙头使用时,刚开启水龙头时,热水器至水龙头之间的冷水流经水龙头入口处,启动加热功能;数十秒后,热水器内的热水达到水龙头入口处,关闭加热功能;

当该水龙头单独使用时,若用户选择开关在加热模式,用户所需温度高于水管里的温度,开启式水龙头将持续加热,关闭时水龙头停止加热。

尽管上文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给予了详细描述和说明,但是应该指明的是,我们可以依据本发明的构想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各种等效改变和修改,其所产生的功能作用仍未超出说明书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智能切换热水龙头及切换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智能切换热水龙头及切换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智能切换热水龙头及切换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智能切换热水龙头及切换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智能切换热水龙头及切换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切换热水龙头,安装在热水系统末端,包括:水龙头基体,设置在水龙头基体上的控制器,设置在水龙头基体内底部的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连接的电源线,设置在控制器上的选择开关。本发明,当刚打开水龙头时,水龙头入口的水温较低,使用水龙头内部的电加热材料加热,可使打开水龙头的瞬间即为热水;当热水器的热水到达水龙头时,电加热停止,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又延长电加热材料的使用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工程元件或部件;为产生和保持机器或设备的有效运行的一般措施;一般绝热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