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型轴流式液力变矩器的无级变速器.pdf

上传人:54 文档编号:6203276 上传时间:2019-05-20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32.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877135.0

申请日:

2015.01.16

公开号:

CN105422783A

公开日:

2016.03.23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16H 47/04申请日:20150116|||公开

IPC分类号:

F16H47/04 分案原申请:2015100213534 2015.01.16

主分类号:

F16H47/04

申请人:

吴志强

发明人:

吴志强

地址:

510160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东风西路3号502房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型轴流式液力变矩器的无级变速器,其技术方案要点是,输入齿轮(23)与联接齿轮副(6)以及输入轴(1)联接,输出行星架(21)与输入大齿轮(26)联接,输入齿轮(5)与联接行星架(24)以及输入大齿圈(29)联接,输入大齿圈(29)与输出行星架(27)、输入小齿圈(28)联接,输入小齿圈(28)、输入齿轮副(4)以及超越离合器(7)与轴流式液力变矩器(8))联接,轴流式液力变矩器(8)与输出齿轮副(9)联接,输出齿轮副(9)与输入轴(1)联接,联接齿轮副(4)与输入行星架(25)联接,输出行星架(27)与输入齿圈(31)联接,输出齿圈(32)与输出轴(3)联接,输入行星架(30)与联接齿轮副(6)联接。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复合型轴流式液力变矩器的无级变速器,包括输入轴(1)、输出轴(3)、输入齿轮副(4)、输入齿轮(5)、联接齿轮副(6)、超越离合器(7)、轴流式液力变矩器(8)、输出齿轮副(9),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入轴(1)与输出轴(3)之间设有行星齿轮(20)、输出行星架(21)、固定齿圈(22)、输入齿轮(23)、联接行星架(24)、输入小齿轮(25)、输入大齿轮(26)、联接输出行星架(27)、输入小齿圈(28)、输入大齿圈(29)、输入行星架(30)、输入齿圈(31)、输出齿圈(32),输入齿轮(23)与联接齿轮副(6)的输入齿轮(61)以及输入轴(1)联接,输入齿轮(23)通过输出行星架(21)上的行星齿轮(20)与输出行星架(21)、固定齿圈(22)配合工作,固定齿圈(22)以及超越离合器(7)的输入端(71)与固定元件联接,输出行星架(21)与输入大齿轮(26)联接,输入大齿轮(26)通过联接行星架(24)上的行星齿轮(20)与联接行星架(24)、输入小齿轮(25)配合工作,输入齿轮(5)与联接行星架(24)以及输入大齿圈(29)联接,输入大齿圈(29)通过输出行星架(27)上的行星齿轮(20)与输出行星架(27)、输入小齿圈(28)联接,轴流式液力变矩器(8)的输出端(82)采用中空的方法,穿过其它元件,输入小齿圈(28)、输入齿轮副(4)的输入齿轮(41)以及超越离合器(7)的输出端(72)与轴流式液力变矩器(8)的输出端(82)联接,轴流式液力变矩器(8)的输入端(81)与输出齿轮副(9)的输出齿轮(92)联接,输出齿轮副(9)的输入齿轮(91)与输入轴(1)联接,联接齿轮副(4)的输出齿轮(42)与输入行星架(25)联接,输出行星架(27)与输入齿圈(31)联接,输入齿圈(31)通过输入行星架(30)上的行星齿轮(20)与输入行星架(30)、输出齿圈(32)配合工作,输出齿圈(32)与输出轴(3)联接,输入行星架(30)与联接齿轮副(6)的输出齿轮(62)联接。

说明书

一种复合型轴流式液力变矩器的无级变速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液力变矩器以及变速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是一种用于各种地面车辆、船舶、铁道机车以及机床的复合型轴流式液力变矩器的无级变速器。

背景技术

目前,液力变矩器都是根据流体静力学等原理来设计的,它所能传递的功率不大,并且效率不高;另外,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结构简单,操控方便,低成本,节能高效的复合型轴流式液力变矩器的无级变速器。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以下:

一种复合型轴流式液力变矩器的无级变速器,包括输入轴(1)、输出轴(3)、输入齿轮副(4)、输入齿轮(5)、联接齿轮副(6)、超越离合器(7)、轴流式液力变矩器(8)、输出齿轮副(9),所述的输入轴(1)与输出轴(3)之间设有行星齿轮(20)、输出行星架(21)、固定齿圈(22)、输入齿轮(23)、联接行星架(24)、输入小齿轮(25)、输入大齿轮(26)、联接输出行星架(27)、输入小齿圈(28)、输入大齿圈(29)、输入行星架(30)、输入齿圈(31)、输出齿圈(32),输入齿轮(23)与联接齿轮副(6)的输入齿轮(61)以及输入轴(1)联接,输入齿轮(23)通过输出行星架(21)上的行星齿轮(20)与输出行星架(21)、固定齿圈(22)配合工作,固定齿圈(22)以及超越离合器(7)的输入端(71)与固定元件联接,输出行星架(21)与输入大齿轮(26)联接,输入大齿轮(26)通过联接行星架(24)上的行星齿轮(20)与联接行星架(24)、输入小齿轮(25)配合工作,输入齿轮(5)与联接行星架(24)以及输入大齿圈(29)联接,输入大齿圈(29)通过输出行星架(27)上的行星齿轮(20)与输出行星架(27)、输入小齿圈(28)联接,轴流式液力变矩器(8)的输出端(82)采用中空的方法,穿过其它元件,输入小齿圈(28)、输入齿轮副(4)的输入齿轮(41)以及超越离合器(7)的输出端(72)与轴流式液力变矩器(8)的输出端(82)联接,轴流式液力变矩器(8)的输入端(81)与输出齿轮副(9)的输出齿轮(92)联接,输出齿轮副(9)的输入齿轮(91)与输入轴(1)联接,联接齿轮副(4)的输出齿轮(42)与输入行星架(25)联接,输出行星架(27)与输入齿圈(31)联接,输入齿圈(31)通过输入行星架(30)上的行星齿轮(20)与输入行星架(30)、输出齿圈(32)配合工作,输出齿圈(32)与输出轴(3)联接,输入行星架(30)与联接齿轮副(6)的输出齿轮(62)联接。

所述各个需要联接的元件,可直接连接,当被其它若干元件分隔时,可采用联接轴、中空或联接架的方法,穿过或跨过其它若干元件,与之连接;当联接的元件是齿轮或齿圈时,则相互啮合或联接;各个不需要联接的元件,可以相对转动。

所述各个齿轮副以及变速机构的传动比,按实际需要设计。

所述液力变矩器可选用液力偶合器、压马达和液压泵以及电磁离合器。

本发明应用于车辆时,能够根据车辆行驶时受到阻力的大小,自动地改变输出扭矩以及速度的变化。

本发明具有以下的优点:

(1)本发明大部份功率由齿圈、行星齿轮、行星架、齿轮传递,因而传动功率和传动效率都极大地提高,而且结构简单,更易于维修;

(2)本发明的变矩和变速是自动完成的,能实现高效率的传动,并且除了起步以外,都能使发动机和起动机在最佳范围内工作,与其它变速器相比,在发动机和起动机等效的前提下,它降低了发动机和起动机的制造成本;

(3)本发明使发动机和起动机处于经济转速区域内运转,也就是使发动机在非常小污染排放的转速范围内工作,避免了发动机在怠速和高速运行时,排放大量废气,从而减少了废气的排放,有利于保护环境;

(4)本发明能利用内部转速差起缓冲和过载保护的作用,有利于延长发动机和传动系统以及起动机的使用寿命,另外,当行驶阻力增大,则能使车辆自动降速,反之则升速,有利于提高车辆的行驶性能;

(5)本发明使输入功率不间断,可保证车辆有良好的加速性和较高的平均车速,使发动机的磨损减少,延长了大修间隔里程,有利于提高生产率。

另外,本发明是是一种用于各种地面车辆、船舶、铁道机车以及机床的复合型轴流式液力变矩器的无级变速器。

附图说明

说明书附图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图,附图中两个元件之间的连接处,运用粗实线表示固定连接,细实线表示两个元件可以相对转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

如图1中所示,一种复合型轴流式液力变矩器的无级变速器,包括输入轴1、输出轴3、输入齿轮副4、输入齿轮5、联接齿轮副6、超越离合器7、轴流式液力变矩器8、输出齿轮副9,所述的输入轴1与输出轴3之间设有行星齿轮20、输出行星架21、固定齿圈22、输入齿轮23、联接行星架24、输入小齿轮25、输入大齿轮26、联接输出行星架27、输入小齿圈28、输入大齿圈29、输入行星架30、输入齿圈31、输出齿圈32,输入齿轮23与联接齿轮副6的输入齿轮61以及输入轴1联接,输入齿轮23通过输出行星架21上的行星齿轮20与输出行星架21、固定齿圈22配合工作,固定齿圈22以及超越离合器7的输入端71与固定元件联接,输出行星架21与输入大齿轮26联接,输入大齿轮26通过联接行星架24上的行星齿轮20与联接行星架24、输入小齿轮25配合工作,输入齿轮5与联接行星架24以及输入大齿圈29联接,输入大齿圈29通过输出行星架27上的行星齿轮20与输出行星架27、输入小齿圈28联接,轴流式液力变矩器8的输出端82采用中空的方法,穿过其它元件,输入小齿圈28、输入齿轮副4的输入齿轮41以及超越离合器7的输出端72与轴流式液力变矩器8的输出端82联接,轴流式液力变矩器8的输入端81与输出齿轮副9的输出齿轮92联接,输出齿轮副9的输入齿轮91与输入轴1联接,联接齿轮副4的输出齿轮42与输入行星架25联接,输出行星架27与输入齿圈31联接,输入齿圈31通过输入行星架30上的行星齿轮20与输入行星架30、输出齿圈32配合工作,输出齿圈32与输出轴3联接,输入行星架30与联接齿轮副6的输出齿轮62联接。

输入小齿轮25、输入大齿轮26通过联接行星架24上的行星齿轮20把传递到此的功率汇流于联接行星架24,联接行星架24再通过输入齿轮5,传递到输入大齿圈29,输入小齿圈28、输入大齿圈29通过联接输出行星架27上的行星齿轮20把传递到此的功率汇流于联接输出行星架27。

由于上述各个元件的转速分配关系可以改变,两路功率流将根据两者之间转速分配的变化而变化,当输入小齿轮25、输入小齿圈28的转速为零时,输入大齿轮26、输入大齿圈29则降速增矩,当输入小齿轮25、输入小齿圈28的转速不断升高时,联接行星架24、联接输出行星架27的转速也随之升高,也就是说,当输入小齿轮25、输入小齿圈28的转速发生变化时,联接行星架24、联接输出行星架27以及输出轴3的转速也随之变化。

输入功率经输入轴1把功率分流为三路,第一路经输入齿轮23以及联接齿轮副6,传递到输入行星架30;第二路经输出齿轮副9,传递到轴流式液力变矩器8,轴流式液力变矩器8再分流为两路,一路传递到输入小齿圈28,另一路经输入齿轮副4,传递到输入小齿轮25;第三路经输入齿轮23,并通过输出行星架21上的行星齿轮20把功率传递到输出行星架21,再传递到输入大齿轮26,输入小齿轮25、输入大齿轮26通过联接行星架24上的行星齿轮20把传递到此的功率汇流于联接行星架24,再通过输入齿轮5,传递到输入大齿圈29,输入小齿圈28、输入大齿圈29通过联接输出行星架27上的行星齿轮20把传递到此的功率汇流于联接输出行星架27,联接输出行星架27再传递到输入齿圈31,输入行星架30、输入齿圈31通过输入行星架30上的行星齿轮20把传递到此的功率汇流于输出齿圈32,输出齿圈32再传递到输出轴3,从而实现了把发动机的功率通过输出轴3对外输出。

对于本发明,当输入轴1的转速不变,联接行星架24、联接输出行星架27以及输出轴3上的扭矩随其转速的变化而变化,转速越低,传递到联接行星架24、联接输出行星架27以及输出轴3上的扭矩就越大,反之,则越小,在此过程中,轴流式液力变矩器8也起变矩的作用,从而实现本发明能随车辆行驶阻力的不同而改变力矩以及速度的复合型轴流式液力变矩器的无级变速器。

本发明使用时,设发动机的输入功率、输入转速及其负荷不变,即输入轴1的转速与扭矩为常数,汽车起步前,输出轴3的转速为零,发动机的输入功率经输入轴1,传递到输入齿轮23,并通过输出行星架21上的行星齿轮20把功率传递到输出行星架21,再传递到输入大齿轮26,其中,由于此时没有或比较少的功率流入输入小齿轮25、输入小齿圈28,并且超越离合器7的输入端71与固定元件联接,起限制转向的作用,使输入小齿轮25、输入小齿圈28的转向不能与输入的转向相反,转速为零,此时,传递到输入大齿轮26的功率,则通过联接行星架24上的行星齿轮20把传递到此的功率汇流于联接行星架24,再通过输入齿轮5,传递到输入大齿圈29,输入大齿圈29通过联接输出行星架27上的行星齿轮20把传递到此的功率汇流于联接输出行星架27,联接输出行星架27再传递到输入齿圈31,输入行星架30、输入齿圈31通过输入行星架30上的行星齿轮20把传递到此的功率汇流于输出齿圈32,输出齿圈32再传递到输出轴3,当传递到输出轴3上的扭矩,经传动系统传动到驱动轮上产生的牵引力足以克服汽车起步阻力时,汽车则起步并开始加速,轴流式液力变矩器8输出端82的转速也逐渐增加,与之相联的输入小齿轮25、输入小齿圈28的转速也随之逐渐增加,从而使联接行星架24、联接输出行星架27以及输出轴3的扭矩随着转速的增加而减少。

一种复合型轴流式液力变矩器的无级变速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复合型轴流式液力变矩器的无级变速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复合型轴流式液力变矩器的无级变速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复合型轴流式液力变矩器的无级变速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复合型轴流式液力变矩器的无级变速器.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型轴流式液力变矩器的无级变速器,其技术方案要点是,输入齿轮(23)与联接齿轮副(6)以及输入轴(1)联接,输出行星架(21)与输入大齿轮(26)联接,输入齿轮(5)与联接行星架(24)以及输入大齿圈(29)联接,输入大齿圈(29)与输出行星架(27)、输入小齿圈(28)联接,输入小齿圈(28)、输入齿轮副(4)以及超越离合器(7)与轴流式液力变矩器(8)联接,轴流式液力变矩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工程元件或部件;为产生和保持机器或设备的有效运行的一般措施;一般绝热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