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数据与市价匹配的农业科技成果估价方法及系统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大数据与农业经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大数
据与市价匹配的农业科技成果估价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提供了一种业科技成果产权交易平台,能发挥大
数据种业科技成果信息云平台功能;现有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京津冀科
技成果定制服务平台的大数据处理系统,对京津冀地区科技成果产出
和需求数据的进行收集和分析;现有技术还利用自动搜索技术、信息
系统定制技术、自动文摘技术构建了科技成果转化动态信息检索平台,
实现了动态信息与检索需求匹配;现有技术还应用大数据、物联网等
技术集成农业产业信息公共服务平台;而且,国外又将数据挖掘技术、
搜索技术用于核心专利等技术的价值评估。
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其实质就是农业科技成果的交易,而供需双
方在农业科技成果交易价格上的分歧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
一大障碍。现有技术中很少对农业科技成果的价格进行评估,绝大部
分研究均是对农业科技成果的水平进行评价。
鉴于此,如何对农业科技成果进行价格的评估,以能够有效地为
农业科技成果的交易提供价格参考成为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大数据与市价匹配
的农业科技成果估价方法及系统,通过以大数据为数据支持结合改进
的市场价格匹配法对农业科技成果进行价格的评估,能够有效地为农
业科技成果的交易提供价格参考。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大数据与市价匹配的农业科技成
果估价方法,包括:
以网络大数据为数据源,获取目标农业科技成果的初级数据;
利用预设市场价格匹配方法,获取待估实例的最终估价结果。
可选地,所述利用预设市场价格匹配方法,获取待估实例的最终
估价结果,包括:
按照预设可比实例选择条件,在所述初级数据中选择多个可比实
例;
获取待估实例与所述多个可比实例的贴近度,并对获取的贴近度
按照由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序,获得排序结果;
获取对待估实例和所有可比实例每一特征因素的打分值和每一
特征因素对应的权重,并根据所述打分值和权重,获取每一特征因素
的修正系数;
根据所述排序结果对获取的修正系数进行合理性校核;
根据校核后的每一特征因素的修正系数,对待估实例的交易价格
进行修正;
根据修正后的多个价格和修正后每个价格对应的权重,获取待估
实例的最终估价结果。
可选地,所述以网络大数据为数据源,获取目标农业科技成果的
初级数据,包括:
以网络大数据为数据源,按照目标限制属性条件进行匹配搜索,
获取目标农业科技成果的初级数据;
其中,所述目标限制属性条件,包括:应用领域、应用对象和关
键技术点。
可选地,所述预设可比实例选择条件,包括:处于同一市场供求
圈,用途相同,类型相同,交易时间不超过一年的交易实例。
可选地,所述获取待估实例与所述多个可比实例的贴近度,包括:
根据第一公式,获取待估实例与所述多个可比实例的贴近度;
其中,所述第一公式为:
σi(Ai,B)=fi[μA(xi)∧μB(xi)]/[μA(xi)∨μB(xi)]
其中,σi(Ai,B)为待估实例B与可比实例Ai的贴近度,σi(Ai,B)
∈[0,1];μA(xi)为第i个可比实例Ai的特征向量,μA(xi)=(ti1,ti2,ti3……tin),
tij为可比实例i的特征因素j的隶属度,j=1,2,…,n;μB(xi)为待估实例
B的特征向量,μB(xi)=(t1*,t2*…..tn*),tj*为待估实例B的特征因素j
的隶属度,j=1,2,…,n;fi为第i个因素的权值。
可选地,所述对获取的贴近度按照由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序,获
得排序结果,包括:
对获取的贴近度进行排序,在贴近度相同时,利用模糊关系系数
Txi按照由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序;
其中,Txi是通过第二公式计算得到的,所述第二公式为:
Txi=∑tij/max∑tij。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打分值和权重,获取每一特征因素的修正
系数,包括:
根据所述打分值和权重,通过第三公式,获取每一特征因素的修
正系数;
其中,所述第三公式为:
ki=∑Sj*﹒fj/∑Sij﹒fj,
ki为个别因素修正系数;Sij为第i个可比实例第j个因素的打分
值;fj为第j个因素的权重,∑fj=1;Sj*为待估实例第j个因素的打
分值。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排序结果对获取的修正系数进行合理性校
核,包括:
若由大到小的排序结果对应的修正系数为由小到大、且获取的各
修正系数的浮动范围不超过预设阈值,则确定获取的修正系数是合理
性的;
若获取的各修正系数的浮动范围超过预设阈值,则返回所述按照
预设可比实例选择条件,在所述初级数据中选择多个可比实例的步骤
重新选择可比实例,或者返回所述获取对待估实例和所有可比实例每
一特征因素的打分值和每一特征因素对应的权重,并根据所述打分值
和权重,获取每一特征因素的修正系数的步骤重新获取每一特征因素
的修正系数,直至获取的各修正系数的浮动范围不超过预设阈值。
可选地,所述根据校核后的每一特征因素的修正系数,对待估实
例的交易价格进行修正,包括:
根据校核后的每一特征因素的修正系数,通过第四公式,对待估
实例的交易价格进行修正;
其中,所述第四公式为:
P=P1×k1×k2×……×kn,
P为待估实例修正后的价格,P1为待估实例修正前的交易价格,
k1,k2…kn为各特征因素的修正系数;
和/或,
所述根据修正后的多个价格和修正后每个价格对应的权重,获取
待估实例的最终估价结果,包括:
根据修正后的多个价格和修正后每个价格对应的权重,通过第五
公式,获取待估实例的最终估价结果;
其中,所述第五公式为:
P’=∑Pn*fn,
Pn为可比实例的修正价格,fn为Pn对应的权重,∑fn=1,P’为
待估实例的最终估价结果。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大数据与市价匹配的农业科技成
果估价系统,包括:
数据获取模块,用于以网络大数据为数据源,获取目标农业科技
成果的初级数据;
估价结果获取模块,用于利用预设市场价格匹配方法,获取待估
实例的最终估价结果。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的基于大数据与市价匹配的农业科
技成果估价方法及系统,可避免过多的人为参与带来的主观误差,以
网络大数据为数据源,通过筛选,然后运用市场价格匹配模型进行分
析,能够保证得到的农业科技成果的价格不脱离市场,更具有可参考
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大数据与市价匹配的农业科
技成果估价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大数据与市价匹配的农业科
技成果估价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
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
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
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
保护的范围。
图1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大数据与市价匹配的农
业科技成果估价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基于大
数据与市价匹配的农业科技成果估价方法,包括:
101、以网络大数据为数据源,获取目标农业科技成果的初级数
据。
在具体应用中,所述步骤101,可以包括:
以网络大数据为数据源,按照目标限制属性条件进行匹配搜索,
获取目标农业科技成果的初级数据;
其中,所述目标限制属性条件,包括:应用领域、应用对象和关
键技术点。
102、利用预设市场价格匹配方法,获取待估实例的最终估价结
果。
在具体应用中,所述步骤102,可以包括图中未示出的步骤
102a-102f:
102a、按照预设可比实例选择条件,在所述初级数据中选择多个
可比实例。
其中,所述预设可比实例选择条件,可包括:处于同一市场供求
圈,用途相同,类型相同,交易时间不超过一年的交易实例等。这样
的选择条件可保证选取的可比实例相对骨架对象有很强的操作性
可理解的是,预设市场价格匹配方法中可比实例的选择过程就是
分析比较的过程,将交易实例与估价对象根据个别因素和区域因素进
行各方面的比较,在现有的资料基础上选择符合度最大的实例,可比
实例的正确选择是预设市场价格匹配方法实现的重要一步。
102b、获取待估实例与所述多个可比实例的贴近度,并对获取的
贴近度按照由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序,获得排序结果。
在具体应用中,所述步骤102b中的“获取待估实例与所述多个
可比实例的贴近度”,可以包括:
根据第一公式,获取待估实例与所述多个可比实例的贴近度;
其中,所述第一公式为:
σi(Ai,B)=fi[μA(xi)∧μB(xi)]/[μA(xi)∨μB(xi)]
其中,σi(Ai,B)为待估实例B与可比实例Ai的贴近度,σi(Ai,B)
∈[0,1];μA(xi)为第i个可比实例Ai的特征向量,μA(xi)=(ti1,ti2,ti3……tin),
tij为可比实例i的特征因素j的隶属度,j=1,2,…,n;μB(xi)为待估实例
B的特征向量,μB(xi)=(t1*,t2*…..tn*),tj*为待估实例B的特征因素j
的隶属度,j=1,2,…,n;fi为第i个因素的权值。
可理解的是,所谓贴近度,是指两个模糊子集之间彼此相近的程
度,贴近度应在[0,1]区间内取值。对象越相近,贴近度越大。当贴
近度等于1时,则两个模糊子集完全贴合,即最相近;当贴近度等
于0时,则完全不贴近。同时根据贴近度的大小排序,可由排序来
校核实例修正中修正系数大小是否合理。
在具体应用中,所述步骤102b中的“对获取的贴近度按照由大
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序,获得排序结果”,可以包括:
对获取的贴近度进行排序,在贴近度相同时,利用模糊关系系数
Txi按照由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序;
其中,Txi是通过第二公式计算得到的,所述第二公式为:
Txi=∑tij/max∑tij。
应说明的是,在实例筛选的过程中,贴近度越大实例可比性越强。
在修正的过程中,贴近度越大,修正程度越小。
102c、获取对待估实例和所有可比实例每一特征因素的打分值和
每一特征因素对应的权重,并根据所述打分值和权重,获取每一特征
因素的修正系数。
其中,每一特征因素对应的权重反映每一特征因素对可比实例的
影响程度。
在具体应用中,所述步骤102c中的“根据所述打分值和权重,
获取每一特征因素的修正系数”,可以包括:
根据所述打分值和权重,通过第三公式,获取每一特征因素的修
正系数;
其中,所述第三公式为:
ki=∑Sj*﹒fj/∑Sij﹒fj,
ki为个别因素修正系数;Sij为第i个可比实例第j个因素的打分
值;fj为第j个因素的权重,∑fj=1;Sj*为待估实例第j个因素的打
分值。
应说明的是,在执行步骤102a之前,可首先选择待估成果(即
待估实例)的用途,根据用途选择影响其价值的主要因素,根据这些
因素的描述分别输入待估实例和可比实例属性值并求出其对应的隶
属度和隶属度所构成的特征向量。
102d、根据所述排序结果对获取的修正系数进行合理性校核。
在具体应用中,所述步骤102d,可以包括:
若由大到小的排序结果对应的修正系数为由小到大、且获取的各
修正系数的浮动范围不超过预设阈值,则确定获取的修正系数是合理
性的;
若获取的各修正系数的浮动范围超过预设阈值,则返回所述按照
预设可比实例选择条件,在所述初级数据中选择多个可比实例的步骤
重新选择可比实例,或者返回所述获取对待估实例和所有可比实例每
一特征因素的打分值和每一特征因素对应的权重,并根据所述打分值
和权重,获取每一特征因素的修正系数的步骤重新获取每一特征因素
的修正系数,直至获取的各修正系数的浮动范围不超过预设阈值。
可理解的是,可比实例因素修正是市场法的重点所在,是最能体
现估价水平的阶段。修正的关键在于找到可比实例和待评估成果的情
况对比,找到差异所在以及这种差异对价值的影响。可比实例因素修
正包括多类因素的修正。对总修正系统按从小到大排序,以供修正校
核之用。各修正系数的浮动范围是20%,总修正系数浮动范围不允许
超过30%。若总修正系数超过范围,则重新修正或放弃重新选取可比
实例,直到总修正幅度在允许范围内。
可理解的是,所述步骤102d是根据待评估实例和可比实例的隶
属度特征向量计算出两者的贴近度,按贴近度的大小排序,贴近度越
大修正系数越小,以此来校核修正的合理性。
102e、根据校核后的每一特征因素的修正系数,对待估实例的交
易价格进行修正。
在具体应用中,所述步骤102e,可以包括:
根据校核后的每一特征因素的修正系数,通过第四公式,对待估
实例的交易价格进行修正;
其中,所述第四公式为:
P=P1×k1×k2×……×kn,
P为待估实例修正后的价格,P1为待估实例修正前的交易价格,
k1,k2…kn为各特征因素的修正系数。
102f、根据修正后的多个价格和修正后每个价格对应的权重,获
取待估实例的最终估价结果。
其中,修正后的每个价格对应的权重反映修正后的每个价格的重
要程度。
在具体应用中,所述步骤102f,可以包括:
根据修正后的多个价格和修正后每个价格对应的权重,通过第五
公式,获取待估实例的最终估价结果;
其中,所述第五公式为:
P’=∑Pn*fn,
Pn为可比实例的修正价格,fn为Pn对应的权重,∑fn=1,P’为
待估实例的最终估价结果。
可理解的是,把修正出的各个价格综合成一个价格时,考虑到每
个价格的重要程度不同,可先赋予每个价格不同的权重,然后综合求
出一个价格。通常对于与估价对象最类似的可比实例所修正出的价格,
赋予最大的权数,反之,赋予最小的权数。
可理解的是,所述步骤102e可用于交易实例入库时的价格修正。
本实施例的基于大数据与市价匹配的农业科技成果估价方法,可
通过处理器中实现,可避免过多的人为参与带来的主观误差,以网络
大数据为数据源,通过筛选,然后运用市场价格匹配模型进行分析,
能够保证得到的农业科技成果的价格不脱离市场,更具有可参考性。
图2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大数据与市价匹配的农业
科技成果估价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基于大数
据与市价匹配的农业科技成果估价系统,包括:数据获取模块21和估
价结果获取模块22;
数据获取模块21,用于以网络大数据为数据源,获取目标农业
科技成果的初级数据;
估价结果获取模块22,用于利用预设市场价格匹配方法,获取
待估实例的最终估价结果。
在具体应用中,所述估价结果获取模块22,可包括图中未示出的:
第一获取单元、选择单元、第二获取单元、第三获取单元、校核单元、
修正单元和第四获取单元;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以网络大数据为数据源,获取目标农业科技
成果的初级数据;
选择单元,用于按照预设可比实例选择条件,在所述初级数据中
选择多个可比实例;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待估实例与所述多个可比实例的贴近度,
并对获取的贴近度按照由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序,获得排序结果;
第三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对待估实例和所有可比实例每一特征因
素的打分值和每一特征因素对应的权重,并根据所述打分值和权重,
获取每一特征因素的修正系数;
校核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排序结果对获取的修正系数进行合理性
校核;
修正单元,用于根据校核后的每一特征因素的修正系数,对待估
实例的交易价格进行修正;
第四获取单元,用于根据修正后的多个价格和修正后每个价格对
应的权重,获取待估实例的最终估价结果。
其中,每一特征因素对应的权重反映每一特征因素对可比实例的
影响程度,修正后的每个价格对应的权重反映修正后的每个价格的重
要程度。
可理解的是,本实施例所述系统的工作过程主要可包括以下几个
阶段:
一、工作人员将待评价的农业科技成果信息关键信息录入系统包
括:应用领域,应用对象、关键技术、市场供求圈,用途,成果类型
等。
二、数据获取阶段。本阶段本方法以网络大数据为源数据,在收
到评估指令后会自动,通过大数据检索提取获得与待评估产品相关的
农业科技成果的数据以及交易信息,即为初级数据。
三、市场价格匹配评估阶段。当初级数据获取完毕,系统会自动
调用市场价格匹配模型进行评估。
四、结果的呈现与展示,当市场价格匹配评估阶段运作完成以后,
将结果以可视化的方式呈献给用户。
本实施例所述的系统可以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其原理和技
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与方法实施例基本
相似,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
可。
本实施例的基于大数据与市价匹配的农业科技成果估价系统,可
避免过多的人为参与带来的主观误差,以网络大数据为数据源,通过
筛选,然后运用市场价格匹配模型进行分析,能够保证得到的农业科
技成果的价格不脱离市场,更具有可参考性。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
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
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各方
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
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
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
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
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