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的废气再循环阀装置.pdf

上传人:1****2 文档编号:6191523 上传时间:2019-05-18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2.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80024787.4

申请日:

2012.03.19

公开号:

CN103562537A

公开日:

2014.02.05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F02M 25/07申请公布日:20140205|||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02M 25/07申请日:20120319|||公开

IPC分类号:

F02M25/07; F16K31/04

主分类号:

F02M25/07

申请人:

皮尔伯格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

N.西蒙斯

地址:

德国诺伊斯

优先权:

2011.03.24 DE 102011001535.3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代理人:

侯宇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内燃机的废气再循环的机动车废气再循环阀装置(10),其具有具备马达轴(14)和马达小齿轮(16)的电驱动马达(12)。机动车废气再循环阀装置(10)还具有与所述马达小齿轮(16)啮合的从动齿轮(20)的中间轴(18)。偏心轮轴(22)具有与中间轴小齿轮(16)啮合的传动齿轮(24)以及偏心轮(26)。机动车废气再循环阀装置(10)还具有阀盘(32)、阀杆(34)和滑槽(28)的阀门传动机构,其中所述偏心轮(26)嵌入所述滑槽(28)中,其中,所述中间轴(18)如此安置在所述偏心轮轴(22)侧旁,使得所述偏心轮(26)和所述滑槽(28)紧邻所述驱动马达(12)旁边。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用于内燃机的废气再循环的机动车废气再循环阀装置(10),其具有,
具备马达轴(14)和马达小齿轮(16)的电驱动马达(12),
具备与所述马达小齿轮(16)啮合的从动齿轮(20)的中间轴(18),
具备与中间轴小齿轮(19)啮合的传动齿轮(24)以及偏心轮(26)的偏心轮轴(22),
具备阀盘(32)、阀杆(34)和滑槽(28)的阀门传动机构,其中所述偏心轮(26)嵌入所述滑槽(28)中,
其中,所述中间轴(18)如此安置在所述偏心轮轴(22)侧旁,使得所述偏心轮(26)和所述滑槽(28)紧邻所述驱动马达(12)旁边。

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废气再循环阀装置(10),其中,所述阀杆(34)设置在由驱动马达壳体(40)和变速箱(38)构成的整个纵向延伸量(58)的中间的两个四分之一延伸量内,尤其位于中间的三分之一延伸量内。

3.  按照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机动车废气再循环阀装置(10),其中,所述阀杆(34)与所述机动车废气再循环阀装置(10)的重心之间的径向间距(46)小于由所述驱动马达壳体(40)和变速箱(38)构成的整个纵向延伸量(58)的四分之一。

4.  按照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机动车废气再循环阀装置(10),其中,检测所述滑槽(28)位置的位置传感器装置(50)安置在包围着所述中间轴(18)和偏心轮轴(22)的所述变速箱(38)内。

5.  按照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机动车废气再循环阀装置(10),其中,所述位置传感器装置(50)具有线性传感器、尤其是霍尔传感器(52),其检测所述滑槽(28)的平移位置。

说明书

说明书机动车的废气再循环阀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内燃机的机动车废气再循环阀装置。
借助这种用于废气再循环的阀装置可以减少在汽油机或柴油机中所产生的NOX。为此,在受控的废气再循环中一部分废气通过通道被引回至吸气侧并且在那与新鲜气体混合。
由DE102006031028A1已知一种用于具有驱动马达和偏心轮驱动装置的废气再循环装置,偏心轮驱动装置用于附带阀盘的阀杆的往复运动。所述偏心轮驱动装置具有曲轨元件和固定在阀杆上的随动元件。此外设置具有多个传动件的两级正齿轮传动机构。驱动马达、传动件和阀杆沿径向相继布置,其中在驱动马达和阀杆之间设置若干个传动件。
这种阀装置的缺点一方面在于不同的传动件、尤其是设计为凹槽式内轨形式的偏心曲轨的曲轨元件的复杂的实施形式。这种曲轨元件还在其外侧具有高成本制造的摩擦面或弧形齿部形式的接触面。
这种变速器或传动件、驱动马达和阀杆沿横向依次布置并且需要许多安装空间,并且不允许使用模块化构造。横向于阀门轴线的较大的横向延伸量还会导致整个阀装置的剧烈的抖动和振动,并导致磨损。
因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机动车废气再循环阀装置,其更紧凑并且具有有利的重心位置。
所述技术问题通过按照本发明的一种用于内燃机的废气再循环的机动车废气再循环阀装置得以解决,所述机动车废气再循环阀装置包括具有马达轴和马达小齿轮的电驱动马达,马达小齿轮抗扭地安置在马达轴上。机动车废气再循环阀装置还具有具备与马达小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的中间轴,其中从动齿轮与中间轴抗扭地连接并且从动齿轮的直径大于马达轴的马达小齿轮的直径。与马达轴平行的中间轴设计为中间轴小齿轮并与位于偏心轮轴上的传动齿轮啮合。传动齿轮的直径大于中间轴小齿轮的直径,该传动齿轮同心地并且抗扭地安置在偏心轮轴上。此外,在偏心轮轴上设置凸轮形式的偏心轮。该机动车废气再循环阀装置还具有具备阀盘、阀杆和滑槽的阀门传动机构,其中偏心轮嵌入滑槽中。中间轴在侧面这样设置在偏心轮轴旁边,使 得偏心轮和滑槽紧邻驱动马达旁边并且位于驱动马达的沿驱动马达的轴向的纵向延伸量内部。此外,在滑槽和驱动马达之间没有其他构件。由此提供了一种简单紧凑的机动车废气再循环阀装置,其中通过偏心轮和滑槽的位置实现了整体的机动车废气再循环阀装置相对于阀门轴线的有利的重心位置。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形式中,所述阀杆位于由驱动马达壳体和变速箱构成的整个纵向延伸量的中间的两个四分之一延伸量内,尤其位于中间的三分之一延伸量内。沿着驱动马达的轴向获得整个纵向延伸量。这种设置使得阀门轴线和机动车废气再循环阀装置的重心之间的杠杆臂较短,由此阀装置的振动的振幅相对较小。
阀杆和机动车废气再循环阀装置的重心点之间的径向间距优选小于由驱动马达壳体和变速箱构成的整个纵向延伸量的四分之一。由此,阀门轴线或阀杆非常接近机动车废气再循环阀装置的重心,因此一方面获得有利的重心点,另一方面整个装置的振动的振幅非常小。中间轴轴线优选位于驱动马达的外径的内侧。
检测滑槽位置的位置传感器装置优选安置在包围着中间轴和偏心轮轴的变速箱内。由此,热敏的位置传感器装置可以非常远地设置,并且与机动车废气再循环阀装置的受热严重的区域热隔离。
此外,位置传感器装置可以具有线性传感器、尤其是霍尔传感器,其检测滑槽的平移位置。霍尔传感器的特征在于其无接触的测量原理,由此使霍尔传感器在机械方面非常不敏感,并且因此具有很高的测量精确度。
以下参照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在附图中:
图1示出按照本发明的机动车废气再循环阀装置的简易俯视图,
图2示出按照本发明的机动车废气再循环阀装置的侧视图,
图3示出按照本发明的机动车废气再循环阀装置的立体图,
在图1中示出机动车废气再循环阀装置10,其用于安置在内燃机的废气再循环管路中。所述阀装置10包括电驱动马达12,其由直流电动机构成。所述驱动马达12在其马达轴14上支承马达小齿轮16,其中马达小齿轮16与从动齿轮20啮合,所述从动齿轮20抗扭地与中间轴18相连。马达小齿轮16和从动齿轮20分别设计为正齿轮,其中从动齿轮20的直径大于马达轴14的马达小齿轮16的直径。从动齿轮20和中间轴18同轴地设置,并且相互固定地相连接并且例如支承在未显示的轴承螺栓上。
中间轴18平行于马达轴14安置,并且具有中间轴小齿轮19。中间轴18通过其中间轴小齿轮19与传动齿轮24啮合,该传动齿轮24的直径大于中间轴小齿轮19的直径并且抗扭地支承在偏心轮轴22上。
传动齿轮24和偏心轮轴22同轴地设置并且抗扭地相互连接。为了将传动齿轮24支承在偏心轮轴22上还设置有滚动轴承30。所述支承同样可以通过滑动轴承实现。偏心轮轴22平行于马达轴14的转轴,并且侧面靠近中间轴18,并且支承凸轮形的偏心轮26,所述偏心轮26啮合在滑槽28中。偏心轮26和偏心轮轴22抗扭地相互连接。
滑槽28是机动车废气再循环阀装置10的阀门传动机构的部件,阀门传动机构还包括具有阀盘32的阀杆34,用于打开和关闭阀门开口。
与偏心轮26啮合的滑槽28固定地设置在(图1中未示出的)阀杆34的上端。通过偏心轮轴22的旋转,偏心轮26将力作用在滑槽28上,由此实现阀杆34沿阀门轴36方向的线性的往复运动。
因为中间轴18侧面邻近偏心轮轴22,因此偏心轮26和滑槽28紧邻废气再循环阀装置10的驱动马达12旁边。此外,中间轴18的中间轴轴线15位于驱动马达12的外径内侧。由此,阀轴线36或阀杆34相对整个废气再循环阀装置10的中心点的径向间距46保持的很小。在驱动马达12和阀门传动机构之间没有构件。
图2示出废气再循环阀装置10的侧视图,其中传动件如马达小齿轮16、从动齿轮20、中间轴18和传动齿轮24在图2中未显示,因为它们设置在变速箱38内部。偏心轮轴22也可以部分地被变速箱38包括。此外,驱动马达12在图2中设置在驱动马达壳体40中。
变速箱38和驱动马达壳体40沿驱动马达12的轴向构成机动车废气再循环阀装置10的整个纵向延伸量58。
如图2清楚所示,由滑槽28和与其固定连接的阀杆34构成的阀门传动机构位于驱动马达壳体40的沿驱动马达12的轴向的纵向延伸量内。
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阀杆34位于由驱动马达壳体40和变速箱38构成的整个纵向延伸量58的中间的三分之一延伸量内。
为了精确地支承反馈滑槽28或阀杆34的平移位置,设置位置传感器装置50,其设置在滑槽28上方并且至少部分地设置在传感器壳体44的内部。
位置传感器装置50包括霍尔传感器53、提升杆54和螺栓弹簧56。螺 栓弹簧56的背向阀杆34的端部支承在位置固定的支座60上,并且螺栓弹簧56的面向阀杆34的端部支承在提升杆支承环62上。支座60固定在传感器壳体44上。提升杆支承环62通过周向的扩大在提升杆54上构成。提升杆54通过螺栓弹簧56向下、沿阀杆34或滑槽28的方向被预紧。提升杆54沿阀门轴线36的方向安置在滑槽28上,使得在滑槽28或阀杆34做线性运动时,提升杆54相同形式地伴随运动。同样可以考虑的是,提升杆54和滑槽28相互固定相连。霍尔传感器52通过确定提升杆端部是否处于霍尔传感器52的检测区域内而检测提升杆54的往复运动。
传感器壳体44和变速箱38可以由单一的箱体构成。
图3示出废气再循环阀装置10的立体图。在图3中可以再次看出已经由图1示出的马达小齿轮16和从动齿轮20和具有中间轴小齿轮19的中间轴18和传动齿轮24之间的两级的传动连接。
图3中还再次示出偏心轮轴22,传动齿轮24借助滚动轴承30固定地支承在偏心轮轴22上。偏心轮轴22在其面向阀门传动机构的端部支承有凸轮形的偏心轮26。
在与偏心轮26啮合的滑槽28上,提升杆54这样沿阀门轴36的轴向安置,使得在滑槽28或阀杆34平动时,提升杆54相同形式地伴随运动。
板形支座60固定在图3未示出的传感器壳体44上,并且具有可供提升杆54在往复运动中穿过的开口。此外,在支座60上设置霍尔传感器52,所述霍尔传感器52可以检测到提升杆从开口中出来。
通过按照本发明的废气再循环阀装置可以在变速器、驱动马达和阀门传动机构之间实现非常紧凑的、模块化和廉价的布局。偏心轮和滑槽位于驱动马达的纵向延伸量内,并且通过变速器和驱动马达围绕阀门传动机构的设置附加地获得有利的重心位置,由此可以降低废气再循环阀装置的振动的振幅,从而使装置更少地发生振动。这使得所有构件的磨损较少并且减低了尤其是阀杆折断的危险,所述阀杆处于持续的线性运动中并且可能发生弯曲、弯折或卡死、甚至随之折断。

机动车的废气再循环阀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机动车的废气再循环阀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机动车的废气再循环阀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动车的废气再循环阀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动车的废气再循环阀装置.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562537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2.05 CN 103562537 A (21)申请号 201280024787.4 (22)申请日 2012.03.19 102011001535.3 2011.03.24 DE F02M 25/07(2006.01) F16K 31/04(2006.01) (71)申请人 皮尔伯格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 德国诺伊斯 (72)发明人 N. 西蒙斯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代理人 侯宇 (54) 发明名称 机动车的废气再循环阀装置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内燃机的废气再循环的。

2、 机动车废气再循环阀装置 (10), 其具有具备马达 轴 (14) 和马达小齿轮 (16) 的电驱动马达 (12)。 机动车废气再循环阀装置 (10) 还具有与所述马 达小齿轮 (16) 啮合的从动齿轮 (20) 的中间轴 (18)。偏心轮轴 (22) 具有与中间轴小齿轮 (16) 啮合的传动齿轮 (24) 以及偏心轮 (26)。机动车 废气再循环阀装置 (10) 还具有阀盘 (32)、 阀杆 (34)和滑槽(28)的阀门传动机构, 其中所述偏心 轮 (26) 嵌入所述滑槽 (28) 中, 其中, 所述中间轴 (18)如此安置在所述偏心轮轴(22)侧旁, 使得所 述偏心轮 (26) 和所述滑槽。

3、 (28) 紧邻所述驱动马 达 (12) 旁边。 (30)优先权数据 (85)PCT国际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 2013.11.21 (86)PCT国际申请的申请数据 PCT/EP2012/054777 2012.03.19 (87)PCT国际申请的公布数据 WO2012/126876 DE 2012.09.27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3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562537 A CN 103562537 A 1/1 页 2 1. 一种用于内燃机。

4、的废气再循环的机动车废气再循环阀装置 (10), 其具有, 具备马达轴 (14) 和马达小齿轮 (16) 的电驱动马达 (12), 具备与所述马达小齿轮 (16) 啮合的从动齿轮 (20) 的中间轴 (18), 具备与中间轴小齿轮 (19) 啮合的传动齿轮 (24) 以及偏心轮 (26) 的偏心轮轴 (22), 具备阀盘 (32)、 阀杆 (34) 和滑槽 (28) 的阀门传动机构, 其中所述偏心轮 (26) 嵌入所 述滑槽 (28) 中, 其中, 所述中间轴 (18) 如此安置在所述偏心轮轴 (22) 侧旁, 使得所述偏心轮 (26) 和 所述滑槽 (28) 紧邻所述驱动马达 (12) 旁边。

5、。 2. 按照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机动车废气再循环阀装置 (10), 其中, 所述阀杆 (34) 设置在 由驱动马达壳体 (40) 和变速箱 (38) 构成的整个纵向延伸量 (58) 的中间的两个四分之一 延伸量内, 尤其位于中间的三分之一延伸量内。 3. 按照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机动车废气再循环阀装置 (10), 其中, 所述阀杆 (34) 与所述机动车废气再循环阀装置(10)的重心之间的径向间距(46)小于由所述驱动马达壳 体 (40) 和变速箱 (38) 构成的整个纵向延伸量 (58) 的四分之一。 4. 按照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机动车废气再循环阀装置 (10), 其中, 检测所述滑。

6、槽 (28) 位置的位置传感器装置 (50) 安置在包围着所述中间轴 (18) 和偏心轮轴 (22) 的所述 变速箱 (38) 内。 5. 按照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机动车废气再循环阀装置 (10), 其中, 所述位置传感 器装置 (50) 具有线性传感器、 尤其是霍尔传感器 (52), 其检测所述滑槽 (28) 的平移位置。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562537 A 2 1/3 页 3 机动车的废气再循环阀装置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内燃机的机动车废气再循环阀装置。 0002 借助这种用于废气再循环的阀装置可以减少在汽油机或柴油机中所产生的 NOX。 为此, 在受控的废气再循环。

7、中一部分废气通过通道被引回至吸气侧并且在那与新鲜气体混 合。 0003 由 DE102006031028A1 已知一种用于具有驱动马达和偏心轮驱动装置的废气再循 环装置, 偏心轮驱动装置用于附带阀盘的阀杆的往复运动。所述偏心轮驱动装置具有曲轨 元件和固定在阀杆上的随动元件。此外设置具有多个传动件的两级正齿轮传动机构。驱动 马达、 传动件和阀杆沿径向相继布置, 其中在驱动马达和阀杆之间设置若干个传动件。 0004 这种阀装置的缺点一方面在于不同的传动件、 尤其是设计为凹槽式内轨形式的偏 心曲轨的曲轨元件的复杂的实施形式。 这种曲轨元件还在其外侧具有高成本制造的摩擦面 或弧形齿部形式的接触面。 0。

8、005 这种变速器或传动件、 驱动马达和阀杆沿横向依次布置并且需要许多安装空间, 并且不允许使用模块化构造。 横向于阀门轴线的较大的横向延伸量还会导致整个阀装置的 剧烈的抖动和振动, 并导致磨损。 0006 因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 提供一种机动车废气再循环阀装置, 其更 紧凑并且具有有利的重心位置。 0007 所述技术问题通过按照本发明的一种用于内燃机的废气再循环的机动车废气再 循环阀装置得以解决, 所述机动车废气再循环阀装置包括具有马达轴和马达小齿轮的电驱 动马达, 马达小齿轮抗扭地安置在马达轴上。机动车废气再循环阀装置还具有具备与马达 小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的中间轴, 其中从动齿。

9、轮与中间轴抗扭地连接并且从动齿轮的直径 大于马达轴的马达小齿轮的直径。 与马达轴平行的中间轴设计为中间轴小齿轮并与位于偏 心轮轴上的传动齿轮啮合。传动齿轮的直径大于中间轴小齿轮的直径, 该传动齿轮同心地 并且抗扭地安置在偏心轮轴上。此外, 在偏心轮轴上设置凸轮形式的偏心轮。该机动车废 气再循环阀装置还具有具备阀盘、 阀杆和滑槽的阀门传动机构, 其中偏心轮嵌入滑槽中。 中 间轴在侧面这样设置在偏心轮轴旁边, 使得偏心轮和滑槽紧邻驱动马达旁边并且位于驱动 马达的沿驱动马达的轴向的纵向延伸量内部。 此外, 在滑槽和驱动马达之间没有其他构件。 由此提供了一种简单紧凑的机动车废气再循环阀装置, 其中通过。

10、偏心轮和滑槽的位置实现 了整体的机动车废气再循环阀装置相对于阀门轴线的有利的重心位置。 0008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形式中, 所述阀杆位于由驱动马达壳体和变速箱构成的整个纵 向延伸量的中间的两个四分之一延伸量内, 尤其位于中间的三分之一延伸量内。沿着驱动 马达的轴向获得整个纵向延伸量。 这种设置使得阀门轴线和机动车废气再循环阀装置的重 心之间的杠杆臂较短, 由此阀装置的振动的振幅相对较小。 0009 阀杆和机动车废气再循环阀装置的重心点之间的径向间距优选小于由驱动马达 壳体和变速箱构成的整个纵向延伸量的四分之一。由此, 阀门轴线或阀杆非常接近机动车 废气再循环阀装置的重心, 因此一方面获得有利的。

11、重心点, 另一方面整个装置的振动的振 幅非常小。中间轴轴线优选位于驱动马达的外径的内侧。 说 明 书 CN 103562537 A 3 2/3 页 4 0010 检测滑槽位置的位置传感器装置优选安置在包围着中间轴和偏心轮轴的变速箱 内。 由此, 热敏的位置传感器装置可以非常远地设置, 并且与机动车废气再循环阀装置的受 热严重的区域热隔离。 0011 此外, 位置传感器装置可以具有线性传感器、 尤其是霍尔传感器, 其检测滑槽的平 移位置。霍尔传感器的特征在于其无接触的测量原理, 由此使霍尔传感器在机械方面非常 不敏感, 并且因此具有很高的测量精确度。 0012 以下参照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实施。

12、例。在附图中 : 0013 图 1 示出按照本发明的机动车废气再循环阀装置的简易俯视图, 0014 图 2 示出按照本发明的机动车废气再循环阀装置的侧视图, 0015 图 3 示出按照本发明的机动车废气再循环阀装置的立体图, 0016 在图 1 中示出机动车废气再循环阀装置 10, 其用于安置在内燃机的废气再循环管 路中。所述阀装置 10 包括电驱动马达 12, 其由直流电动机构成。所述驱动马达 12 在其马 达轴14上支承马达小齿轮16, 其中马达小齿轮16与从动齿轮20啮合, 所述从动齿轮20抗 扭地与中间轴 18 相连。马达小齿轮 16 和从动齿轮 20 分别设计为正齿轮, 其中从动齿轮。

13、 20 的直径大于马达轴 14 的马达小齿轮 16 的直径。从动齿轮 20 和中间轴 18 同轴地设置, 并 且相互固定地相连接并且例如支承在未显示的轴承螺栓上。 0017 中间轴 18 平行于马达轴 14 安置, 并且具有中间轴小齿轮 19。中间轴 18 通过其中 间轴小齿轮 19 与传动齿轮 24 啮合, 该传动齿轮 24 的直径大于中间轴小齿轮 19 的直径并 且抗扭地支承在偏心轮轴 22 上。 0018 传动齿轮24和偏心轮轴22同轴地设置并且抗扭地相互连接。 为了将传动齿轮24 支承在偏心轮轴 22 上还设置有滚动轴承 30。所述支承同样可以通过滑动轴承实现。偏心 轮轴 22 平行于。

14、马达轴 14 的转轴, 并且侧面靠近中间轴 18, 并且支承凸轮形的偏心轮 26, 所 述偏心轮 26 啮合在滑槽 28 中。偏心轮 26 和偏心轮轴 22 抗扭地相互连接。 0019 滑槽 28 是机动车废气再循环阀装置 10 的阀门传动机构的部件, 阀门传动机构还 包括具有阀盘 32 的阀杆 34, 用于打开和关闭阀门开口。 0020 与偏心轮 26 啮合的滑槽 28 固定地设置在 ( 图 1 中未示出的 ) 阀杆 34 的上端。通 过偏心轮轴 22 的旋转, 偏心轮 26 将力作用在滑槽 28 上, 由此实现阀杆 34 沿阀门轴 36 方 向的线性的往复运动。 0021 因为中间轴18侧。

15、面邻近偏心轮轴22, 因此偏心轮26和滑槽28紧邻废气再循环阀 装置 10 的驱动马达 12 旁边。此外, 中间轴 18 的中间轴轴线 15 位于驱动马达 12 的外径内 侧。由此, 阀轴线 36 或阀杆 34 相对整个废气再循环阀装置 10 的中心点的径向间距 46 保 持的很小。在驱动马达 12 和阀门传动机构之间没有构件。 0022 图 2 示出废气再循环阀装置 10 的侧视图, 其中传动件如马达小齿轮 16、 从动齿轮 20、 中间轴 18 和传动齿轮 24 在图 2 中未显示, 因为它们设置在变速箱 38 内部。偏心轮轴 22 也可以部分地被变速箱 38 包括。此外, 驱动马达 12。

16、 在图 2 中设置在驱动马达壳体 40 中。 0023 变速箱 38 和驱动马达壳体 40 沿驱动马达 12 的轴向构成机动车废气再循环阀装 置 10 的整个纵向延伸量 58。 0024 如图 2 清楚所示, 由滑槽 28 和与其固定连接的阀杆 34 构成的阀门传动机构位于 说 明 书 CN 103562537 A 4 3/3 页 5 驱动马达壳体 40 的沿驱动马达 12 的轴向的纵向延伸量内。 0025 在图 2 所示的实施例中, 阀杆 34 位于由驱动马达壳体 40 和变速箱 38 构成的整个 纵向延伸量 58 的中间的三分之一延伸量内。 0026 为了精确地支承反馈滑槽28或阀杆34的。

17、平移位置, 设置位置传感器装置50, 其设 置在滑槽 28 上方并且至少部分地设置在传感器壳体 44 的内部。 0027 位置传感器装置 50 包括霍尔传感器 53、 提升杆 54 和螺栓弹簧 56。螺栓弹簧 56 的背向阀杆 34 的端部支承在位置固定的支座 60 上, 并且螺栓弹簧 56 的面向阀杆 34 的端 部支承在提升杆支承环 62 上。支座 60 固定在传感器壳体 44 上。提升杆支承环 62 通过周 向的扩大在提升杆 54 上构成。提升杆 54 通过螺栓弹簧 56 向下、 沿阀杆 34 或滑槽 28 的方 向被预紧。提升杆 54 沿阀门轴线 36 的方向安置在滑槽 28 上, 使。

18、得在滑槽 28 或阀杆 34 做 线性运动时, 提升杆 54 相同形式地伴随运动。同样可以考虑的是, 提升杆 54 和滑槽 28 相 互固定相连。霍尔传感器 52 通过确定提升杆端部是否处于霍尔传感器 52 的检测区域内而 检测提升杆 54 的往复运动。 0028 传感器壳体 44 和变速箱 38 可以由单一的箱体构成。 0029 图 3 示出废气再循环阀装置 10 的立体图。在图 3 中可以再次看出已经由图 1 示 出的马达小齿轮 16 和从动齿轮 20 和具有中间轴小齿轮 19 的中间轴 18 和传动齿轮 24 之 间的两级的传动连接。 0030 图 3 中还再次示出偏心轮轴 22, 传动。

19、齿轮 24 借助滚动轴承 30 固定地支承在偏心 轮轴 22 上。偏心轮轴 22 在其面向阀门传动机构的端部支承有凸轮形的偏心轮 26。 0031 在与偏心轮 26 啮合的滑槽 28 上, 提升杆 54 这样沿阀门轴 36 的轴向安置, 使得在 滑槽 28 或阀杆 34 平动时, 提升杆 54 相同形式地伴随运动。 0032 板形支座 60 固定在图 3 未示出的传感器壳体 44 上, 并且具有可供提升杆 54 在往 复运动中穿过的开口。 此外, 在支座60上设置霍尔传感器52, 所述霍尔传感器52可以检测 到提升杆从开口中出来。 0033 通过按照本发明的废气再循环阀装置可以在变速器、 驱动。

20、马达和阀门传动机构之 间实现非常紧凑的、 模块化和廉价的布局。 偏心轮和滑槽位于驱动马达的纵向延伸量内, 并 且通过变速器和驱动马达围绕阀门传动机构的设置附加地获得有利的重心位置, 由此可以 降低废气再循环阀装置的振动的振幅, 从而使装置更少地发生振动。这使得所有构件的磨 损较少并且减低了尤其是阀杆折断的危险, 所述阀杆处于持续的线性运动中并且可能发生 弯曲、 弯折或卡死、 甚至随之折断。 说 明 书 CN 103562537 A 5 1/3 页 6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562537 A 6 2/3 页 7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562537 A 7 3/3 页 8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562537 A 8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燃烧发动机;热气或燃烧生成物的发动机装置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