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锅炉.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557588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2.05 CN 103557588 A (21)申请号 201310565532.5 (22)申请日 2013.11.13 F24H 1/36(2006.01) (71)申请人 孙建州 地址 225604 江苏省高邮市龙虬镇白马村二 组 20 号 (72)发明人 孙建州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 事务所 ( 普通合伙 ) 11371 代理人 吴开磊 (54) 发明名称 锅炉 (57)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锅炉, 它包括具有空腔的 炉体, 炉体的空腔由上至下依次包括第一储水室、 第二储水室和。
2、燃烧室, 炉体开设有与炉体的第一 储水室相连通的第一进水孔, 炉体开设有与炉体 第二储水室相连通的出水孔, 第一储水室与第二 储水室之间通过第二进水孔相连通, 燃烧室内设 置有燃烧件, 锅炉还包括用于将燃烧件发出的热 量传递至第一储水室和第二储水室的传热件, 传 热件包括多根第一加热管和至少一个的第二加热 管, 第一加热管和第二加热管相连通且呈蜿蜒状 排布, 第二加热管的内径大于第一加热管, 第一加 热管和第二加热管至少部分的位于第一储水室或 第二储水室, 第二加热管紧邻第二储水室的外壁。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
3、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557588 A CN 103557588 A 1/1 页 2 1. 一种锅炉, 其特征在于 : 它包括具有空腔的炉体, 所述炉体的空腔由上至下依次包 括第一储水室、 第二储水室和燃烧室, 所述炉体开设有与所述炉体的第一储水室相连通的 第一进水孔, 所述炉体开设有与所述炉体的第二储水室相连通的出水孔, 所述第一储水室 与所述第二储水室之间通过第二进水孔相连通, 所述燃烧室内设置有燃烧件, 所述锅炉还 包括用于将燃烧件发出的热量传递至第一储水室和所述第二储水室的传热件, 所述传热件 包括多根第一加。
4、热管和至少一根第二加热管, 第一加热管和第二加热管相连通且呈蜿蜒状 排布, 所述第二加热管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加热管, 所述第一加热管和所述第二加热管至 少部分的位于所述第一储水室或所述第二储水室内, 所述第二加热管紧邻所述第二储水室 的外壁。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锅炉,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燃烧件为煤炭, 所述炉体的下部还开 设有与所述燃烧室相通的出灰口。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锅炉, 其特征在于 : 所述传热件具有用于将废气排出的出口, 所述传热件的出口位于所述炉体的下部且与鼓风机相连。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锅炉,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第一加热管之间或所述第一加热。
5、管 与所述第二加热管之间设置有转换接头。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锅炉,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第一储水室中设置有用于测量水位 高度的标尺。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锅炉,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第一储水室中设置有用于测量温度 的温度计。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557588 A 2 1/3 页 3 锅炉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锅炉。 背景技术 0002 锅炉是一种能量转换设备, 向锅炉输入的能量有燃料中的化学能、 电能、 高温烟气 的热能等形式, 而经过锅炉转换, 向外输出具有一定热能的蒸汽、 高温水或有机热载体。 0003 参照图 1 所示, 传统的锅炉 1 包。
6、括炉体 10、 设于炉体 10 内的燃烧室 11、 设于炉体 10内且位于燃烧室11上方的储水室12, 燃烧室11的发出热量通过设置在燃烧室11和储水 室 12 之间的隔板进行传导。显见的, 这样的锅炉 1 耗煤量大、 传热效果差, 热量利用率低。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锅炉以解决上述问题。 0005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锅炉, 它包括具有空腔的炉体, 所述炉体的空腔由上至下依次 包括第一储水室、 第二储水室和燃烧室, 所述炉体开设有与所述炉体的第一储水室相连通 的第一进水孔, 所述炉体开设有与所述炉体的第二储水室相连通的出水孔, 所述第一储水 室与所述第二储水室之间通过第二。
7、进水孔相连通, 所述燃烧室内设置有燃烧件, 所述锅炉 还包括用于将燃烧件发出的热量传递至第一储水室和所述第二储水室的传热件, 所述传热 件包括多根第一加热管和至少一根第二加热管, 第一加热管和第二加热管相连通且呈蜿蜒 状排布, 所述第二加热管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加热管, 所述第一加热管和所述第二加热管 至少部分的位于所述第一储水室或所述第二储水室, 所述第二加热管紧邻所述第二储水室 的外壁。 0006 优选地, 所述燃烧件为煤炭, 所述炉体的下部还开设有与所述燃烧室相通的出灰 口。 0007 优选地, 所述传热件具有用于将废气排出的出口, 所述传热件的出口位于所述炉 体的下部且与鼓风机相连。 0。
8、008 优选地, 所述第一加热管之间或所述第一加热管与所述第二加热管之间设置有转 换接头。 0009 优选地, 所述第一储水室中设置有用于测量水位高度的标尺。 0010 优选地, 所述第一储水室中设置有用于测量温度的温度计。 0011 本发明采用以上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 热量的利用率高, 损失的热能少, 当加热到同 样的温度的时间少且维持热量的时间长, 需要的煤炭量少, 由于耗煤量低, 因而更加环保, 这样可以减少资源浪费, 还可以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0012 图 1 示出了传统的锅炉的结构示意图 ; 0013 图 2 示出了本发明中的锅炉的结构示意图。 说 明 书 CN 103557588。
9、 A 3 2/3 页 4 0014 附图中 : 1、 锅炉 ; 10、 炉体 ; 11、 燃烧室 ; 12、 储水室 ; 2、 锅炉 ; 21、 燃烧室 ; 22、 第二 储水室 ; 221、 出水孔 ; 222、 外壁 ; 23、 第一储水室 ; 231、 第一进水孔 ; 232、 第二进水孔 ; 24、 第一加热管 ; 25、 第二加热管 ; 26、 出灰口 ; 27、 转换接头 ; 28、 标尺 ; 29、 温度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 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 更易于被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 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作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
10、定。 0016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 参照图 2 所示, 锅炉 2 包括炉体、 燃烧件和传热件。炉体 具有空腔。炉体的空腔由上至下依次包括第一储水室 23、 第二储水室 22 和燃烧室 21。炉 体开设有第一进水孔231, 第一进水孔231用于将外部水源与第一储水室23相连通, 该外部 水源可以通过第一进水孔 231 向第一储水室 23 输入冷水。炉体开设有出水孔 221, 出水孔 221 用于将第二储水室 22 与外部相连通。第二储水室 22 可以通过出水孔 221 向外部输入 加热后的热水。此处需要注意的是, 冷水是指温度较低的水, 热水是指温度较高的水。在第 一储水室 23 和第二储水。
11、室 22 之间设置有第二进水孔 232。第一储水室 23 可以自第二进 水孔 232 将水输入第二储水室 22。燃烧室 21 内设置有燃烧件, 燃烧件可以向外散发热量。 在本实施例中, 燃烧件可以为煤炭。传热件包括多根第一加热管 24 和至少一根第二加热管 25。第一加热管 24 和第二加热管 25 至少部分的位于所述第一储水室 23 或所述第二储水 室 22 内, 第一加热管 24 和第二加热管 25 用于将燃烧件发出的热量向第一储水室 23 和第 二储水室 22 扩散。第一加热管 24 和第二加热管 25 相连通且呈蜿蜒状排布。第二加热管 25 的内径大于第一加热管 24。第二加热管 25。
12、 紧邻所述第二储水室 22 的外壁 222, 这样第 二加热管 25 中的热量能够充分传导至第二储水室 22 中。在本实施例中, 第一加热管 24 和 第二加热管 25 都沿纵向延伸。第一加热管 24 之间或第一加热管 24 与第二加热管 25 之间 都设置有转换接头 27。第一加热管 24 的入口与燃烧室 21 相连通。当燃烧件进行燃烧时, 加热后的空气进入第一加热管 24 后顺着第一加热管 24 或第二加热管 25 蜿蜒输送。在此 过程中, 传热件不断对第一储水室 23 或第二储水室 22 中的水进行加热。特别的, 由于第二 加热管 25 的内径大于第一加热管 24, 这样当气体自第一加热。
13、管 24 进入第二加热管 25 中 时, 气体产生限流作用, 这样, 气体可以对位于第二储水室 22 中内的水进行充分的加热。同 时, 气体自第二加热管25流出第一加热管24时, 气体产生加速作用, 这样, 热量散失的气体 可以快速离开第二加热管 25。 0017 显见的, 本发明中的锅炉 2 的传热件可以对输入炉体的水进行充分的加热, 因而, 本发明的热量利用率明显高于传统的锅炉 1。经过试验证明, 传统的锅炉 1 将水加热到 80 摄氏度至少需要 2 个小时。而采用本发明中的锅炉 2 只需 0.5 个小时。同时, 传统的锅炉 1 不能保持恒定, 过三个小时又需要重新加热来升温。但是, 由于。
14、, 本发明中的锅炉 2 热量利 用率高, 因而, 可以不必继续加热。 0018 本发明采用以上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 热量的利用率高, 损失的热能少, 加热到同样 的温度的时间少且维持热量的时间长, 需要的煤炭量少, 由于耗煤量低, 因而更加环保, 这 样可以减少资源浪费, 还可以节约成本。 0019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 第一储水室 23 中设置有用于测量水位高度的标尺 28。 标尺 28 可以用于测量第一储水室 23 中的水位高度。 说 明 书 CN 103557588 A 4 3/3 页 5 0020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 第一储水室23中设置有温度计29, 温度计29用于对第 一。
15、储水室 23 中的水温进行检测。 0021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 燃烧件可以为煤炭, 所述炉体的下部还开设有与燃烧 室 21 相通的出灰口 26。出灰口 26 用于将燃烧后产生的废渣排出炉体。 0022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 传热件具有用于将废气排出的出口, 该出口位于炉体 的下部, 而且该出口还与鼓风机相连通。 在本实施方式中, 采用下排气的方式, 这样, 不会对 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同时, 通过鼓风机将完成传热的气体吸出, 并利用其余热对需要保温的 部分进行保温。 0023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 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 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 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0024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对于本领域的技 术人员来说, 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 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 所作的任何修 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CN 103557588 A 5 1/2 页 6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557588 A 6 2/2 页 7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557588 A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