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文物保护系统.pdf

上传人:32 文档编号:618301 上传时间:2018-02-26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400.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746973.X

申请日:

2014.12.09

公开号:

CN104361704A

公开日:

2015.02.18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G08B 13/18申请公布日:20150218|||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8B 13/18申请日:20141209|||公开

IPC分类号:

G08B13/18; E04H15/34; E04H15/54; H04N7/18

主分类号:

G08B13/18

申请人:

安徽工程大学

发明人:

强俊; 陈俊; 周鸣争; 汪军; 黄子腾; 赵丹丹; 杨玉仁

地址:

241000安徽省芜湖市鸠江区北京中路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4107

代理人:

宫轶琳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田野文物保护系统,包括挡雨板和立柱,立柱的顶端设有突块,突块与立柱的连接处形成一个卡台,立柱与挡雨板通过挡雨板四角的圆台连接在一起,突块穿过所述圆台,突块的长度大于圆台厚度的四倍,挡雨板的上表面设有沟槽,立柱的底端为尖状。本发明系统解决了偏远地区不可挪动的文物受酸雨腐蚀的问题,通过简易的挡雨棚,防止文物遭受酸雨的侵蚀,挡雨棚搭建简易,而且可以组合,扩大挡雨面积。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田野文物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挡雨板和立柱,所述立柱的顶端设有突块,突块与立柱的连接处形成一个卡台,立柱与挡雨板通过挡雨板四角的圆台连接在一起,突块穿过所述圆台。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田野文物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块的长度大于圆台厚度的四倍。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田野文物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雨板的上表面设有沟槽。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田野文物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的底端为尖状。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田野文物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系统包括摄像装置、红外探测装置、通讯模块和文物管理终端,红外探测装置检测到有活动物时给摄像装置一个开启信号,摄像装置将拍摄的图像通过通许模块发送给文物管理终端。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田野文物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系统还包括报警器,报警器通过通讯模块响应文物保护终端的指令。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田野文物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模块为3G通讯模块,通讯模块中装有用于与文物保护终端通讯的SIM卡,通讯模块与文物保护终端通过3G网络通讯。

8.
  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田野文物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系统还包括太阳能供电系统,太阳能供电系统给用电设备供电。

说明书

田野文物保护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物联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田野文物保护系统。
背景技术
田野文物由于地处偏远地区,而且不可移动性,其保护成为一个难题,只靠文物部门的力量,很难实现常态化、无死角的有效监控,田野文物遭非法拓印和涂污事件时有发生,因此,必须建立一个可靠的田野文物监控平台。另外,一件研究报告指出,近30年来,田野石刻遭受的毁损比过去1000年都要严重,近年来,“酸雨”已成为石刻的“头号杀手”,因此,必须建立一种保护田野文物免受酸雨的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田野文物保护系统,通过建立一个方便拆合组装的简易挡雨棚,防止文物遭受酸雨的毁坏。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田野文物保护系统,包括挡雨板和立柱,所述立柱的顶端设有突块,突块与立柱的连接处形成一个卡台,立柱与挡雨板通过挡雨板四角的圆台连接在一起,突块穿过所述圆台。所述突块的长度大于圆台厚度的四倍。所述挡雨板的上表面设有沟槽。所述立柱的底端为尖状。所述保护系统包括摄像装置、红外探测装置、通讯模块和文物管理终端,红外探测装置检测到有活动物时给摄像装置一个开启信号,摄像装置将拍摄的图像通过通许模块发送给文物管理终端。所述保护系统还包括报警器,报警器通过通讯模块响应文物保护终端的指令。所述通讯模块为3G通讯模块,通讯模块中装有用于与文物保护终端通讯的SIM卡,通讯模块与文物保护终端通过3G网络通讯。所述保护系统还包括太阳能供电系统,太阳能供电系统给用电设备供电。
本发明有如下积极效果:本发明的文物保护系统通过简易的挡雨棚,防止文物遭受酸雨的侵蚀,挡雨棚搭建简易,而且可以组合,扩大挡雨面积;报警系统完善,可以防止遭受人为破坏,3G通信方式通用性好;太阳能供电解决偏远地区供电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挡雨棚的结构图;
图中,1.挡水板;2.圆台;3.突块;4.立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制造工艺及操作使用方法等,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发明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
如图1,为本发明的挡雨棚结构,挡雨棚包括四个立柱和挡雨板,在挡雨板的四个角各固定有一个圆台、四个立柱的顶端各设有突块,突块的直径小于立柱的直径,突块与立柱的连接处形成一个卡台,圆台上圆孔的直径大于突块的直径,四个圆台分别套在四个立柱顶端的四个突块上形成一个挡雨棚,突块穿过圆台后,还留有一部分在外面。由于田野文物的长度大小不定,因此,可以用本发明的挡雨棚组合成大小规模的挡雨棚,可以在四个方向上拼接。为了防雨的效果更好,在挡雨板的顶端设有多条沟槽,便于排水;另外,为了便于搭建简易的挡雨棚,立柱的底端设成尖状,便于插入土中,有些不遍插入土中的立柱做成平的。
只是一个挡雨棚虽然能够防止酸雨的侵蚀,但是不能阻止人为的破坏,本发明提供一种监控系统,监测文物的状态,防止人为破坏或者拓印。
文物保护系统包括摄像装置、红外探测装置和通讯模块,摄像装置用于拍摄和显示文物周围的图像,红外探测装置用于探测文物周围有无异常情况,通讯模块接收摄像装置的图像并与文物管理终端通讯。实际使用时,当红外探测装置检测到周围有人物活动时,开启摄像装置,摄像装置进行拍摄并通过通讯模块与文物管理终端通讯,向文物保护管理人员发送短信或者请求视频通话,在文物保护现场设有报警器,文物管理人员发现有人破坏的情况下,选择开启报警信号,如果是自己人,不拉响警报,不会影响到周围人群的正常生活。
通讯模块为3G通讯模块,通讯模块中装有用于与文物保护终端通讯的SIM卡,通讯模块与文物保护终端通过3G网络通讯。
由于偏远地区,附近如果没有村落的话,供电是一个难题,在无人的偏远地区,本发明改用太阳能供电,在挡雨板的上方设置太阳能光伏板,并设置蓄电池,太阳能充足时,将蓄电池的电量充满,以备晚上或者阴雨天气使用。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 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田野文物保护系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田野文物保护系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田野文物保护系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田野文物保护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田野文物保护系统.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361704A43申请公布日20150218CN104361704A21申请号201410746973X22申请日20141209G08B13/18200601E04H15/34200601E04H15/54200601H04N7/1820060171申请人安徽工程大学地址241000安徽省芜湖市鸠江区北京中路72发明人强俊陈俊周鸣争汪军黄子腾赵丹丹杨玉仁74专利代理机构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4107代理人宫轶琳54发明名称田野文物保护系统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田野文物保护系统,包括挡雨板和立柱,立柱的顶端设有突块,突块与立柱的连接处形成一个卡台,立柱与挡雨板通。

2、过挡雨板四角的圆台连接在一起,突块穿过所述圆台,突块的长度大于圆台厚度的四倍,挡雨板的上表面设有沟槽,立柱的底端为尖状。本发明系统解决了偏远地区不可挪动的文物受酸雨腐蚀的问题,通过简易的挡雨棚,防止文物遭受酸雨的侵蚀,挡雨棚搭建简易,而且可以组合,扩大挡雨面积。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361704ACN104361704A1/1页21一种田野文物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挡雨板和立柱,所述立柱的顶端设有突块,突块与立柱的连接处形成一个卡台,立柱与挡雨板通过挡雨板四角的圆台。

3、连接在一起,突块穿过所述圆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田野文物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块的长度大于圆台厚度的四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田野文物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雨板的上表面设有沟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田野文物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的底端为尖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田野文物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系统包括摄像装置、红外探测装置、通讯模块和文物管理终端,红外探测装置检测到有活动物时给摄像装置一个开启信号,摄像装置将拍摄的图像通过通许模块发送给文物管理终端。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田野文物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系统还包括报警器,报警器通过通讯模块响应文物保护终端的指令。。

4、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田野文物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模块为3G通讯模块,通讯模块中装有用于与文物保护终端通讯的SIM卡,通讯模块与文物保护终端通过3G网络通讯。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田野文物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系统还包括太阳能供电系统,太阳能供电系统给用电设备供电。权利要求书CN104361704A1/2页3田野文物保护系统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物联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田野文物保护系统。背景技术0002田野文物由于地处偏远地区,而且不可移动性,其保护成为一个难题,只靠文物部门的力量,很难实现常态化、无死角的有效监控,田野文物遭非法拓印和涂污事件时有发生,因此,必。

5、须建立一个可靠的田野文物监控平台。另外,一件研究报告指出,近30年来,田野石刻遭受的毁损比过去1000年都要严重,近年来,“酸雨”已成为石刻的“头号杀手”,因此,必须建立一种保护田野文物免受酸雨的装置。发明内容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田野文物保护系统,通过建立一个方便拆合组装的简易挡雨棚,防止文物遭受酸雨的毁坏。0004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田野文物保护系统,包括挡雨板和立柱,所述立柱的顶端设有突块,突块与立柱的连接处形成一个卡台,立柱与挡雨板通过挡雨板四角的圆台连接在一起,突块穿过所述圆台。所述突块的长度大于圆台厚度的四倍。所述挡雨板的上表面设有沟槽。所述立柱的底端为尖。

6、状。所述保护系统包括摄像装置、红外探测装置、通讯模块和文物管理终端,红外探测装置检测到有活动物时给摄像装置一个开启信号,摄像装置将拍摄的图像通过通许模块发送给文物管理终端。所述保护系统还包括报警器,报警器通过通讯模块响应文物保护终端的指令。所述通讯模块为3G通讯模块,通讯模块中装有用于与文物保护终端通讯的SIM卡,通讯模块与文物保护终端通过3G网络通讯。所述保护系统还包括太阳能供电系统,太阳能供电系统给用电设备供电。0005本发明有如下积极效果本发明的文物保护系统通过简易的挡雨棚,防止文物遭受酸雨的侵蚀,挡雨棚搭建简易,而且可以组合,扩大挡雨面积;报警系统完善,可以防止遭受人为破坏,3G通信方。

7、式通用性好;太阳能供电解决偏远地区供电问题。附图说明0006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挡雨棚的结构图;0007图中,1挡水板;2圆台;3突块;4立柱。具体实施方式0008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制造工艺及操作使用方法等,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发明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0009如图1,为本发明的挡雨棚结构,挡雨棚包括四个立柱和挡雨板,在挡雨板的四个说明书CN104361704A2/2页4角各固定有一个圆台、四个立柱的顶端各设有突块,突。

8、块的直径小于立柱的直径,突块与立柱的连接处形成一个卡台,圆台上圆孔的直径大于突块的直径,四个圆台分别套在四个立柱顶端的四个突块上形成一个挡雨棚,突块穿过圆台后,还留有一部分在外面。由于田野文物的长度大小不定,因此,可以用本发明的挡雨棚组合成大小规模的挡雨棚,可以在四个方向上拼接。为了防雨的效果更好,在挡雨板的顶端设有多条沟槽,便于排水;另外,为了便于搭建简易的挡雨棚,立柱的底端设成尖状,便于插入土中,有些不遍插入土中的立柱做成平的。0010只是一个挡雨棚虽然能够防止酸雨的侵蚀,但是不能阻止人为的破坏,本发明提供一种监控系统,监测文物的状态,防止人为破坏或者拓印。0011文物保护系统包括摄像装置。

9、、红外探测装置和通讯模块,摄像装置用于拍摄和显示文物周围的图像,红外探测装置用于探测文物周围有无异常情况,通讯模块接收摄像装置的图像并与文物管理终端通讯。实际使用时,当红外探测装置检测到周围有人物活动时,开启摄像装置,摄像装置进行拍摄并通过通讯模块与文物管理终端通讯,向文物保护管理人员发送短信或者请求视频通话,在文物保护现场设有报警器,文物管理人员发现有人破坏的情况下,选择开启报警信号,如果是自己人,不拉响警报,不会影响到周围人群的正常生活。0012通讯模块为3G通讯模块,通讯模块中装有用于与文物保护终端通讯的SIM卡,通讯模块与文物保护终端通过3G网络通讯。0013由于偏远地区,附近如果没有村落的话,供电是一个难题,在无人的偏远地区,本发明改用太阳能供电,在挡雨板的上方设置太阳能光伏板,并设置蓄电池,太阳能充足时,将蓄电池的电量充满,以备晚上或者阴雨天气使用。0014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说明书CN104361704A1/1页5图1说明书附图CN104361704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信号装置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