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式污水过滤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膜式污水过滤系统.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803680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5.21 CN 103803680 A (21)申请号 201410083593.2 (22)申请日 2014.03.10 C02F 1/44(2006.01) C02F 1/38(2006.01) C02F 1/48(2006.01) (71)申请人 仲杏英 地址 215200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平望镇学 才路 59 号实验小学 (72)发明人 仲杏英 (54) 发明名称 膜式污水过滤系统 (57)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膜式污水过滤系统, 包括外 管体、 内管体 ; 所述外管体、 内管体之间围成一个 管型的净水。
2、腔 ; 所述内管体内部为柱型的污水 腔 ; 所述净水腔的两端由封闭塞封堵 ; 所述净水 腔向外引出净水出口 ; 所述污水腔两端连接一个 具有循环泵的污水循环流动系统 ; 所述外管体由 非透水材料构成 ; 所述内管体由过滤膜及夹在过 滤膜两侧的膜支架构成 ; 所述污水腔内部设有水 力驱动部件, 该水力驱动部件在水体的冲击下绕 所述内管体的轴线旋转 ; 该水力驱动部件在旋转 时, 带动内管体中的污水快速旋转。 该系统在过滤 污水过程中, 可以大幅较少过滤膜表面的颗粒杂 质数量, 并减少水体对过滤膜的侧向冲击 ; 不仅 具有较高的过滤效率, 并且不易损坏。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3、 说明书 3 页 附图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803680 A CN 103803680 A 1/1 页 2 1. 一种膜式污水过滤系统, 其特征在于 : 系统包括外管体 (1) 、 内管体 (2) ; 所述外管 体 (1) 、 内管体 (2) 之间围成一个管型的净水腔 (10) ; 所述内管体 (2) 内部为柱型的污水腔 (20) ; 所述净水腔的两端由封闭塞 (4) 封堵 ; 所述净水腔 (10) 向外引出净水出口 (30) ; 所述 污水腔 (20) 两端连接一个具有循环泵。
4、的污水循环流动系统 ; 所述外管体 (1) 由非透水材料 构成 ; 所述内管体 (2) 由过滤膜 (21) 及夹在过滤膜两侧的膜支架 (22、 22) 构成 ; 所述污 水腔 (20) 内部设有水力驱动部件, 该水力驱动部件在水体的冲击下绕所述内管体 (2) 的轴 线旋转 ; 该水力驱动部件在旋转时, 带动内管体 (2) 中的污水快速旋转。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膜式污水过滤系统,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水力驱动部件包括一 根沿所述内管体 (2) 的轴线延伸的转轴 (61) , 以及沿该转轴延伸的螺旋叶片 (62) ; 所述转 轴 (61) 的两端枢接在所述内管体 (2) 两端的透水支承。
5、盘 (5) 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膜式污水过滤系统,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内管体 (2) 两端的两个 透水支承盘 (5) 均由铁磁性物质构成, 并且经过磁化处理, 使得该两个透水支承盘 (5) 异极 相对, 使内管体 (2) 内部的磁力线方向与内管体轴线接近平行。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膜式污水过滤系统,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净水出口 (30) 连接的 出水通道内还设有一个水泵, 其泵水方向从净水腔 (10) 内部向净水腔 (10) 外部。 5. 根据权利要求 1 至 3 中任意一条所述的膜式污水过滤系统,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内管 体 (2) 在接近进水端的管口直径小于出水端。
6、的管口直径。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803680 A 2 1/3 页 3 膜式污水过滤系统 0001 技术领域 0002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领域, 特别地, 是涉及一种过滤膜式污水过滤系统。 0003 背景技术 0004 在目前的污水过滤系统中, 采用反渗透膜进行过滤是一种常用的过滤方式 ; 对于 该种过滤膜式过滤系统, 采用的基本过滤单元是由过滤膜夹层卷制而成的过滤体 ; 过滤过 程中, 污水在缠卷在一起的多道过滤膜夹层之间流动, 并进入过滤膜夹层内部, 形成净水。 0005 对于目前这种膜式过滤系统, 过滤单元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 : 污水被拥挤在狭 窄的过滤膜夹层之间, 导致排。
7、水不畅, 特别对于颗粒杂质, 极其容易堆积在过滤膜夹层之 间, 不仅严重侵蚀过滤膜, 并且造成过滤膜大面积堵塞, 使得过滤效率严重削弱 ; 另外, 还需 要采用大量的高速水体侧向冲洗这种积淀的杂质, 导致过滤膜容易窜动损坏。 0006 发明内容 0007 针对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膜式污水过滤系统, 该系统在过滤污 水过程中, 可以大幅较少过滤膜表面的颗粒杂质数量, 并减少水体对过滤膜的侧向冲击 ; 不 仅具有较高的过滤效率, 并且不易损坏。 0008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该膜式污水过滤系统包括外管体、 内管体 ; 所述外管体、 内管体之间围成一个管型的净。
8、水腔 ; 所述内管体内部为柱型的污水 腔 ; 所述净水腔的两端由封闭塞封堵 ; 所述净水腔向外引出净水出口 ; 所述污水腔两端连 接一个具有循环泵的污水循环流动系统 ; 所述外管体由非透水材料构成 ; 所述内管体由过 滤膜及夹在过滤膜两侧的膜支架构成 ; 所述污水腔内部设有水力驱动部件, 该水力驱动部 件在水体的冲击下绕所述内管体的轴线旋转 ; 该水力驱动部件在旋转时, 带动内管体中的 污水快速旋转。 0009 作为优选, 所述水力驱动部件包括一根沿所述内管体的轴线延伸的转轴, 以及沿 该转轴延伸的螺旋叶片 ; 所述转轴的两端枢接在所述内管体两端的透水支承盘上。 0010 作为优选, 所述内管。
9、体两端的两个透水支承盘均由铁磁性物质构成, 并且经过磁 化处理, 使得该两个透水支承盘异极相对, 使内管体内部的磁力线方向与内管体轴线接近 平行 ; 这使得内管体内部的污水在旋转时, 快速切割磁力线, 从而将水体高效磁化, 这有利 于使大分子水团分解, 生成较多的软水, 使水分子更容易透过过滤膜, 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过 滤效率。 0011 作为优选, 所述净水出口连接的出水通道内还设有一个水泵, 其泵水方向从净水 腔内部向净水腔外部, 以提高过滤膜两侧的压强差, 从而提高过滤效率。 0012 作为优选, 所述内管体在接近进水端的管口直径小于出水端的管口直径, 这样, 可 以使得所述污水腔内的污水。
10、在流动过程中逐渐减速, 从而使流体在刚进入内管体时, 就有 较大的动能来驱动水力驱动部件旋转, 使水体自身的旋转速度也迅速得到提升, 从而使污 水一进入污水腔, 就可以迅速得到颗粒与水体的良好分离, 并使过滤膜表面沿着内管体轴 说 明 书 CN 103803680 A 3 2/3 页 4 向的压力均匀分布。 0013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 该膜式污水过滤系统在使用时, 在循环泵的作用下, 污水 连续地穿过被所述内管体围成的污水腔, 此过程中, 污水冲击所述水力驱动部件, 使得污水 自身被快速驱动旋转, 从而使污水本身产生一个较大的离心力, 在此作用下, 由于水体密度 较小, 水体惯性小于颗。
11、粒杂质, 导致水分子被优先排向径向外侧, 沿内管体径向方向, 从内 管体轴线至过滤膜表面, 污水中的颗粒杂质逐渐减少, 从而使得过滤膜表面既具有较大的 渗透水压, 又具有较少的颗粒杂质, 从而达到较高的过滤效率。 0014 附图说明 0015 图 1 是本膜式污水过滤系统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 2 是本膜式污水过滤系统实施例一中内管体的横截面示意图。 0017 图 3 是本膜式污水过滤系统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 实施例一 : 图 1 所示为本膜式污水过滤系统的实施例一, 其中, 该膜式污水过滤系统包括外。
12、管体 1、 内管体 2 ; 所述外管体 1、 内管体 2 之间围成一个管型的净水腔 10 ; 所述内管体 2 内部为 柱型的污水腔 20 ; 所述净水腔 10 的两端由封闭塞 4 封堵 ; 所述净水腔 10 向外引出净水出 口 30 ; 所述污水腔 20 两端连接一个具有循环泵的污水循环流动系统。 0020 所述污水循环流动系统主要由污水源, 如污水池, 以及循环管道构成, 循环管道将 所述污水源、 内管体 2、 循环泵串成一个循环回路, 使污水在该回路中连续循环流动。 0021 所述外管体 1 由非透水材料构成 ; 所述内管体 2 如图 2 所示, 由过滤膜 21 及夹在 过滤膜 21 两侧。
13、的膜支架 22、 22构成 ; 所述污水腔 20 内部设有水力驱动部件, 该水力驱动 部件包括一根沿所述内管体 2 的轴线延伸的转轴 61, 以及沿该转轴 61 延伸的螺旋叶片 62 ; 所述转轴 61 的两端枢接在所述内管体 2 两端的透水支承盘 5 上。 0022 螺旋叶片62在水体的冲击下绕所述内管体2的轴线旋转 ; 旋转时, 螺旋叶片62又 带动内管体 2 中的污水快速旋转, 将水体甩向径向外侧, 如图 1 中细线箭头所示意。 0023 上述膜式污水过滤系统在使用时, 在循环泵的作用下, 污水连续地穿过被所述内 管体 2 围成的污水腔 20, 如图 1 中内管体 2 上下侧的箭头所示,。
14、 此过程中, 污水冲击所述水 力驱动部件, 使得污水自身被快速驱动旋转, 从而使污水本身产生一个较大的离心力, 在此 作用下, 由于水体密度较小, 水体惯性小于颗粒杂质, 导致水分子被优先排向径向外侧, 沿 内管体径向方向, 从内管体轴线至过滤膜表面, 污水中的颗粒杂质逐渐减少, 从而使得过滤 膜表面既具有较大的渗透水压, 又具有较少的颗粒杂质, 从而达到较高的过滤效率。 0024 另外, 所述内管体 2 两端的两个透水支承盘 5 均可以由铁磁性物质构成, 如, 铷铁 硼, 并且经过磁化处理, 使得该两个透水支承盘 5 异极相对, 使内管体 2 内部的磁力线方向 与内管体轴线接近平行 ; 这使。
15、得内管体 2 内部的污水在旋转时, 快速切割磁力线, 从而将水 体高效磁化, 这有利于使大分子水团分解, 生成较多的软水, 使水分子更容易透过过滤膜, 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过滤效率。为进一步增强磁场并提高磁场与内管体轴线的平行度, 所述 说 明 书 CN 103803680 A 4 3/3 页 5 转轴 61 也由铁磁性材料制作, 如, 硅钢或纯铁。 0025 实施例二 : 图 3 所示为本膜式污水过滤系统的实施例二, 其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 : 所述内 管体 2 在接近进水端的管口直径小于出水端的管口直径, 这样, 可以使得所述污水腔 20 内 的污水在流动过程中逐渐减速, 从而使流体在刚进。
16、入内管体 2 时, 就有较大的动能来驱动 水力驱动部件旋转, 使水体自身的旋转速度也迅速得到提升, 从而使污水一进入污水腔 20, 就可以迅速得到颗粒与水体的良好分离, 并使过滤膜表面沿着内管体轴向的压力均匀分 布。 0026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 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 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 原则之内, 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CN 103803680 A 5 1/2 页 6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803680 A 6 2/2 页 7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803680 A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