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杆状凸轮随动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杆状凸轮随动件.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670561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3.26 CN 103670561 A (21)申请号 201210429437.8 (22)申请日 2012.10.31 102012215654.2 2012.09.04 DE F01L 1/18(2006.01) F01L 1/12(2006.01) (71)申请人 谢夫勒科技股份两合公司 地址 德国黑措根奥拉赫 (72)发明人 赫尔穆特恩格尔哈特 约亨菲尔特尔 (74)专利代理机构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责任公司 11219 代理人 邹璐 安翔 (54) 发明名称 杆状凸轮随动件 (57) 摘要 用于。
2、操作至少一个内燃机换气阀且具有长形 基体 (3) 的杆状凸轮随动件, 其具有底部 (4) 和自 该底部成角弯曲的侧壁 (5、 6) , 基体 (3) 在横截面 中看具有 U 形的轮廓 ; 底部 (4)在基体 (3)的第 一端部部段 (7) 上具有枢转中心 (10a) ; 中部附近 的部段 (8) 设有凸轮滚子 (12) ; 凸轮滚子 (12) 借 助滚针轴承 (14) 的滚针圈环 (13) 支承在通过设 置于侧壁 (5、 6) 中的孔 (15a) 支撑的轴承栓 (15) 上 ; 底部 (4) 在基体 (3) 的第二端部部段 (9) 上具 有用于换气阀阀杆端部的接触面 (11) ; 侧壁 (5、。
3、 6) 的高度缩短, 使得在侧壁 (5、 6) 的凸轮侧的纵 向边沿 (26) 与孔 (15a) 之间的间距 (A) 大于等于 0.4mm 且小于等于 1.4mm。 (30)优先权数据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2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670561 A CN 103670561 A 1/1 页 2 1. 用于操作至少一个内燃机换气阀且具有长形基体 (3) 的杆状凸轮随动件, 所述杆状 凸轮随动件具有底部 (4) 和自所述底部 (4) 成角弯曲。
4、的侧壁 (5、 6) , 并且所述基体 (3) 在横 截面中来看具有呈 U 形的轮廓, 其中, 所述底部 (4) 在所述基体 (3) 的第一端部部段 (7) 上 有枢转中心 (10a) , 其中, 中部附近的部段 (8) 设有凸轮滚子 (12) , 其中, 所述凸轮滚子 (12) 借助滚针轴承 (14) 的滚针圈环 (13) 支承在通过设置于所述侧壁 (5、 6) 中的孔 (15a) 支撑的 轴承栓 (15) 上, 其中, 所述底部 (4) 在所述基体 (3) 的第二端部部段 (9) 上具有用于换气阀 阀杆端部的接触面 (11) , 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壁 (5、 6) 在所述侧壁 (5、 6。
5、) 的高度方面以如下 方式缩短, 即, 在所述侧壁 (5、 6) 的凸轮侧的纵向边沿 (26) 与所述孔 (15a) 之间的间距 (A) 大于等于 0.4mm 且小于等于 1.4mm。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杆状凸轮随动件, 其中, 所述轴承栓 (15) 被可转动地支承。 3. 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杆状凸轮随动件, 其中, 所述轴承栓 (15) 是经淬透处 理的。 4. 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杆状凸轮随动件, 其中, 所述滚针圈环 (13) 超出所述 凸轮滚子 (12) 的两个端侧 (16、 17) 地凸出, 并且所述侧壁 (5、 6) 被以如下方式构造, 即 : 所 述滚针。
6、圈环 (13) 部段式地超出侧壁凸出, 并且所述底部 (4) 在中部附近的部段中具有指向 下方的鼓起部 (20) 和纵向缝 (21) , 其中, 所述凸轮滚子 (12) 在所述纵向缝 (21) 的内壁 (22、 23) 之间得到引导。 5. 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杆状凸轮随动件, 其中, 所述第二端部部段 (9) 具有 一体结合的搭接板 (24、 25) , 所述搭接板 (24、 25) 用于包绕所述阀杆端部。 6. 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杆状凸轮随动件, 其中, 所述基体 (3) 要么由片材以 冲弯技术制造, 要么以冲挤的方式制造。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670561 A 。
7、2 1/4 页 3 杆状凸轮随动件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操作内燃机换气阀的杆状凸轮随动件。 背景技术 0002 杆状凸轮随动件在内燃机中被布置在阀传动件内部作为凸轮与有待操作的换气 阀之间的传递元件。每个杆状凸轮随动件由如下杆体构成, 该杆体借助其一个端部支撑在 支撑元件上, 并且以其另一个端部通过接触面作用在有待打开的换气阀上。在杆体的中部 附近的部段中, 设置有如下凸轮作用面, 在运行期间, 凸轮在该凸轮作用面上推动凸轮轴, 并且促使拖曳杆进行枢转运动。凸轮作用面能够构造为滑动面或凸轮滚子。 0003 杆状凸轮随动件可以理解为例如拖曳杆、 摇转杆或摆转杆。 0004 由 。
8、DE 10 2008 029 333 A1 公知了用于操作内燃机换气阀的拖曳杆, 该拖曳杆在 其一个端部具有椭圆形的开口。该椭圆形的开口用于包嵌换气阀的阀杆端部。在另一个端 部上, 拖曳杆支撑在阀间隙补偿元件上。 此外, 拖曳杆在中部附近的部段中设置如下的凸轮 滚子, 该凸轮滚子占满拖曳杆的相互间隔的侧壁之间的整个空隙。凸轮滚子借助滚动轴承 支承在拖曳杆上。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任务是 : 提供如下的拖曳杆, 该拖曳杆能够成本低廉地制造。 0006 根据本发明, 该任务通过用于操作内燃机至少一个换气阀且具有长形基体的杆 状凸轮随动件来解决, 该杆状凸轮随动件具有底部和自该底部成角弯曲的。
9、侧壁, 并且基体 在横截面中来看具有呈 U 形的轮廓, 其中, 底部在基体的第一端部部段上具有枢转中心, 其 中, 中部附近的部段设有凸轮滚子, 其中, 凸轮滚子借助滚针轴承的滚针圈环支承在通过设 置于侧壁中的孔支撑的轴承栓上, 其中, 底部在基体的第二端部上具有用于换气阀阀杆端 部的接触面, 其中, 侧壁在其高度上以如下方式缩短, 即 : 在侧壁的凸轮侧的纵向边沿与孔 之间的间距大于等于 0.4mm 且小于等于 1.4mm。 0007 在横截面中, 凸轮随动件能够具有呈 U 形的轮廓、 呈倒 U 形的轮廓或类似 H 形的轮 廓。但是,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凸轮随动件的类型。在杆状凸轮随动件中。
10、, 凸轮滚子大多 借助滚动轴承被支承在栓柱上, 像例如滚针轴承那样。 在使用滚针轴承的情况下, 滚针轴承 的滚针可以借助保持架得到引导或能够填满滚子地构造。可选地, 也可以考虑使用滑动轴 承。 0008 在由现有技术已公知的杆状凸轮随动件中, 在侧壁的凸轮侧的纵向边沿与孔之间 的间距处于 3mm 至 5mm 之间的范围内。在根据本发明的凸轮随动件中, 该间距被减小到 0.4mm 至 1.4mm 之间的范围。朝向凸轮的纵向边沿被定义为侧壁的纵向边沿。在这里, 该间 距是对从该纵向边沿直至由孔产生的边沿的量度。 这种减小有如下优点, 即, 材料能够被节 省并且因此也能够节省成本。此外, 侧壁在凸轮。
11、侧被减小的高度使得向滚动轴承的润滑剂 供给得到改善, 由此能够减小磨损。此外, 凸轮随动件的质量和惯性矩变小。 说 明 书 CN 103670561 A 3 2/4 页 4 0009 轴承栓优选被可转动地支承。可另选地, 轴承栓也能得到填缝。此外, 根据本发明 的设计方案轴承栓是经淬透处理的。 0010 根据本发明的设计方案, 滚针圈环凸出超出这两个凸轮滚子的端侧, 并且侧壁以 如下方式构造, 即, 滚针圈环部段式地凸出超出侧壁, 并且底部在中部附近的部段中具有指 向下面的鼓起部和纵向缝, 其中, 凸轮滚子在纵向缝的内壁之间得到引导。 滚针圈环超出侧 壁的部段式凸出通过侧壁的高度的减小而得出。。
12、 具有优点的是 : 由此, 材料进而还有重量能 够节省。 此外, 向滚针轴承的润滑剂供给得到改进, 并且能够实现尽可能节省结构空间的结 构类型。 0011 此外, 在根据本发明的凸轮随动件中, 在中部附近的部段中设置有指向下面的鼓 起部和纵向缝。换气阀的方向被定义为 “指向下面” 。纵向缝或留空部或凹隙都与凸轮滚子 的形状和尺寸匹配。 通过设置在底部中的纵向缝, 提供对于凸轮滚子所必需的自由空间, 从 而凸轮滚子可以转动运动。 0012 此外, 设置在底部中的纵向缝构造成内壁。内壁与鼓起部的组合在中部附近的部 段中用于引导凸轮滚子。这是必需的, 因为滚针轴承进而还有凸轮滚子能够凸出超出侧壁 并。
13、且不被引导。 0013 根据本发明的构造, 侧壁自一个端部部段起朝另一个端部部段的方向几乎直线式 地走向。侧壁的直线式的走向与顶架 (Oberzug) 的走向有关。侧壁的朝远离换气阀的方向 指向的侧被定义为顶架。侧壁能够至少直至 2/3 直线式地走向, 并且在一个端部部段或两 个端部部段的区域内稍微削去。这种削低构造 (niedrigbauend) 的实施方式实现了基体简 单而且成本低廉的制造。 0014 根据本发明的设计方案, 第二端部部段具有一体地结合的搭接板, 该搭接板用于 包绕阀杆端部。借助该包绕, 确保阀杆端部的阀引导。优选的是, 搭接板与第二端部部段一 体地构造。优选地, 搭接板自。
14、侧壁出发弯曲直至底部下方地走向。同样可行的是 : 将搭接板 单独地构造并且焊接上, 或借助其他连接技术将搭接板与第二端部部段连接。 0015 优选地, 杆体要么由片材以冲弯、 冲挤的方式制造, 要么借助深拉延的方式制造而 成。但是还有其他的材料和制造方法是可行的, 像例如铸造或烧结。 附图说明 0016 下面, 借助三个图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 0017 其中 : 0018 图 1 以透视的视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杆状凸轮随动件, 0019 图 2 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凸轮随动件的侧视图, 以及 0020 图 3 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凸轮随动件的前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图1至3分别在不同的视图中示。
15、出根据本发明的杆状凸轮随动件1, 该杆状凸轮随 动件 1 构造为拖曳杆 2。拖曳杆 2 具有长形基体 3, 该基体具有底部 4 和自底部 4 成角弯曲 的侧壁 5、 6。底部 4 和侧壁 4、 5 构造成在横截面中来看直立的类似 U 形的轮廓。此外, 由片 材制造而成的基体 3 被划分为第一端部部段 7、 中部附近的部段 8 和第二端部部段 9。 说 明 书 CN 103670561 A 4 3/4 页 5 0022 在侧壁 5、 6 之间抬高的截球部 10 成形于底部 4 的分布于第一端部部段 7 上的部 分中。截球部 10 构造成枢转中心 10a 并且用于支撑在没有示出的支撑元件上。 00。
16、23 在底部 4 的在基体 3 的第二端部部段 9 上分布的部分上设置有换气阀的没有示出 的阀杆端部所用的接触面 11。 0024 在中部附近的部段 8 的区域内设置有凸轮滚子 12。凸轮滚子 12 借助滚针轴承 14 的滚针圈环 13 被支承在轴承栓 15 上。轴承栓 15 借助各自的孔 15a 支撑在侧壁 5、 6 上。像 尤其由图 2 显而易见的是, 滚针圈环 13 超出凸轮滚子 12 的两个端侧 16、 17 地凸出。在此, 滚针圈环 13 的端部 13a、 13b 延伸直到侧壁 5、 6 的内部面 18、 19 上。此外显而易见的是, 滚 针圈环 13 和凸轮滚子 12 部段式地凸出。
17、超出侧壁 5、 6。 0025 由图 1 至 3 还可见的是 : 底部 4 在中部附近的部段 8 中有指向下方的鼓起部 20。 此外, 在底部4的这个区域内设置有纵向缝21, 该纵向缝21与凸轮滚子12的轮廓和尺寸匹 配。纵向缝 21 构造成内壁 22、 23。凸轮滚子 12 在内壁 22、 23 之间得到引导。 0026 侧壁 5、 6 自第一端部部段 7 起朝向中部附近的部段 8 略微抬升。侧壁 5、 6 自中部 附近的部段 8 起直至第二端部部段 9 的走向几乎是直线式的。 0027 像尤其由图 3 可见的是, 侧壁 5、 6 的高度 H 在中部附近的部段 8 中缩短。在侧壁 5、 6 。
18、的凸轮侧的纵向边沿 26 与孔 15a 之间的间距 A 具有下面的值 : 0028 0.4mm A 1.4mm, 0029 就是说, 间距 A 处于 0.4mm 至 1.4mm 的范围内。 0030 在第二端部部段 9 的区域内, 侧壁 5、 6 具有一体结合的搭接板 24、 25。搭接板 24、 25 自侧壁 5、 6 出发, 并且弯曲直至底部 4 下方。这些弯转的搭接板 24、 25 以一定距离相互 间隔, 该距离大致相应于没有示出的阀杆端部的直径。 0031 附图标记列表 : 0032 1 杆状凸轮随动件 0033 2 拖曳杆 0034 3 基体 0035 4 底部 0036 5 侧壁 。
19、0037 6 侧壁 0038 7 第一端部部段 0039 8 中部附近的部段 0040 9 第二端部部段 0041 10 截球部 0042 10a 枢转中心 0043 11 接触面 0044 12 凸轮滚子 0045 13 滚针圈环 0046 13a 滚针圈环的端部 0047 13b 滚针圈环的端部 0048 14 滚针轴承 说 明 书 CN 103670561 A 5 4/4 页 6 0049 15 轴承栓 0050 15a 孔 0051 16 端侧 0052 17 端侧 0053 18 内部面 0054 19 内部面 0055 20 鼓起部 0056 21 纵向缝 0057 22 内壁 0058 23 内壁 0059 24 搭接板 0060 25 搭接板 0061 26 凸轮侧的纵向边沿 0062 H 侧壁的高度 0063 A 间距 说 明 书 CN 103670561 A 6 1/2 页 7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670561 A 7 2/2 页 8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670561 A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