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径向变结构劲性复合桩及施工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径向变结构劲性复合桩及施工方法.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358255A43申请公布日20150218CN104358255A21申请号201410680962622申请日20141125E02D5/50200601E02D5/4820060171申请人邓亚光地址226401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实验中学徐秀平转72发明人邓亚光74专利代理机构南通市永通专利事务所32100代理人葛雷54发明名称径向变结构劲性复合桩及施工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径向变结构劲性复合桩及施工方法,桩身由桩身上段、桩身下段组成;桩身上段包括水泥土层,水泥土层内设置现浇混凝土层,现浇混凝土层内设置预制桩芯;桩身下段由现浇混凝土层与预制桩芯层组成;或桩身。
2、下段仅由预制桩芯组成;或桩身下段仅由现浇混凝土组成。本发明结构合理,特别适应上部应力大、下部应力小的场合,使用性能好。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1页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1页附图1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358255ACN104358255A1/1页21一种径向变结构劲性复合桩,包括桩身,其特征是桩身由桩身上段、桩身下段组成;桩身上段包括水泥土层,水泥土层内设置现浇混凝土层,现浇混凝土层内设置预制桩芯;桩身下段由现浇混凝土层与预制桩芯层组成;或桩身下段仅由预制桩芯组成;或桩身下段仅由现浇混凝土组成。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径向变结构。
3、劲性复合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施工时,先施工形成水泥土搅拌桩身,在水泥土搅拌桩身未凝固前,在水泥土搅拌桩身中施工现浇混凝土,并在现浇混凝土中插入预制桩芯;或采用沉管工艺,插入预制桩芯并进行现浇混凝土施工;现浇混凝土施工延伸至水泥土搅拌桩身下方,桩芯插至距现浇混凝土底部一段距离,形成桩身下段仅由现浇混凝土组成的形式;或者,现浇混凝土施工至水泥土搅拌桩身下端部位,桩芯插至现浇混凝土底部下方一段距离,形成桩身下段仅由预制桩芯组成的形式;或者,现浇混凝土施工延伸至水泥土搅拌桩身下方,桩芯插至与现浇混凝土底部部位,形成桩身下段由现浇混凝土层与预制桩芯层组成的形式。权利要求书CN104358255A1/1。
4、页3径向变结构劲性复合桩及施工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桩。背景技术0002现有的桩,均为上下结构一致的桩身,而实际土质情况往往是桩身上部所受应力大、下部所应力小,所以现有桩不能很好适应这种情况。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能适应上部所受应力大、下部所应力小情况的径向变结构劲性复合桩及施工方法。0004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径向变结构劲性复合桩,包括桩身,其特征是桩身由桩身上段、桩身下段组成;桩身上段包括水泥土层,水泥土层内设置现浇混凝土层,现浇混凝土层内设置预制桩芯;桩身下段由现浇混凝土层与预制桩芯层组成;或桩身下段仅由预制桩芯组成;或桩身下段仅由现浇混。
5、凝土组成。0005本发明结构合理,特别适应上部应力大、下部应力小的场合,使用性能好。施工方法简便、易操作。附图说明000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0007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08一种径向变结构劲性复合桩,包括桩身,桩身由桩身上段1、桩身下段2组成;桩身上段包括水泥土层3,水泥土层内设置现浇混凝土层4,现浇混凝土层内设置预制桩芯5;桩身下段仅由预制桩芯5组成;或桩身下段由现浇混凝土层与预制桩芯层组成;或桩身下段仅由现浇混凝土组成。0009施工时,先施工形成水泥土搅拌桩身,在水泥土搅拌桩身未凝固前,在水泥土搅拌桩身中施工现浇混凝土,并在现浇混凝土中插入预制桩芯(或采用沉管工艺,插入预制桩芯并进行现浇混凝土施工);现浇混凝土施工延伸至水泥土搅拌桩身下方,桩芯插至距现浇混凝土底部一段距离,形成桩身下段仅由现浇混凝土组成的形式。0010或者,现浇混凝土施工至水泥土搅拌桩身下端部位,桩芯插至现浇混凝土底部下方一段距离,形成桩身下段仅由预制桩芯组成的形式。0011或者,现浇混凝土施工延伸至水泥土搅拌桩身下方,桩芯插至与现浇混凝土底部部位,形成桩身下段由现浇混凝土层与预制桩芯层组成的形式。说明书CN104358255A1/1页4图1说明书附图CN104358255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