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烟料加热装置的加热机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烟料加热装置的加热机构.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653263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3.26 CN 103653263 A (21)申请号 201310754475.5 (22)申请日 2013.12.31 A24F 47/00(2006.01) (71)申请人 广东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林和西横 路 186 号 8-16 楼 (72)发明人 李峰 王华 胡静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227 代理人 曹志霞 (54) 发明名称 一种烟料加热装置的加热机构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烟料加热装置的加热机构, 包括电池、 加。
2、热器和隔热系统, 其中 : 所述电池与 所述加热器电连接, 所述隔热系统将所述电池和 所述加热器阻隔 ; 所述加热器设置有加装烟料的 凹槽, 所述隔热系统将所述加热器的外底部和外 侧壁包围 ; 所述加热器的侧壁有发热体, 所述凹 槽内沿深度方向设置有加热棒, 所述加热棒内有 发热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提供的烟料加热 装置的加热机构, 采用加热非燃烧的方式加热烟 料, 既能烘烤出烟料的烟香味道, 同时又能大大减 少因燃烧而导致有害气体或物质生成, 减少吸烟 的有害性。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5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
3、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1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653263 A CN 103653263 A 1/1 页 2 1. 一种烟料加热装置的加热机构, 其特征在于, 包括电池、 加热器和隔热系统, 其中 : 所述电池与所述加热器电连接, 所述隔热系统将所述电池和所述加热器阻隔 ; 所述加热器设置有加装烟料的凹槽, 所述隔热系统将所述加热器的外底部和外侧壁包 围 ; 所述加热器的侧壁有发热体, 所述凹槽内沿深度方向设置有加热棒, 所述加热棒内有 发热体 ; 所述加热器包括导热体和发热体, 所述导热体为陶瓷材料制成的绝缘介质, 所述发热 体为电阻丝, 所述发热体设置。
4、在所述导热体内, 所述绝缘介质将所述发热体包裹在内, 所述 发热体与导电引出脚连接, 所述发热体通过所述导电引出脚与所述电池连接 ; 所述加热棒包括导热体和发热体, 所述导热体为陶瓷材料制成的绝缘介质, 所述发热 体为电阻丝, 所述发热体设置在所述导热体内, 所述绝缘介质将所述发热体包裹在内, 所述 发热体与导电引出脚连接, 所述发热体通过所述导电引出脚与所述电池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烟料加热装置的加热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陶瓷材料为氮 化硅 ; 所述发热体由合金电热丝和 / 或钨丝制成 ; 所述绝缘介质和所述发热体经热压烧结 而成。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烟料加热。
5、装置的加热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陶瓷材料为氮 化铝 ; 所述发热体由合金电热丝和 / 或钨丝制成 ; 所述绝缘介质和所述发热体经热压烧结 而成。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烟料加热装置的加热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陶瓷材料为氮 化钛 ; 所述发热体由合金电热丝和 / 或钨丝制成 ; 所述绝缘介质和所述发热体经热压烧结 而成。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烟料加热装置的加热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陶瓷材料为三 氧化二铝 ; 所述发热体由合金电热丝和 / 或钨丝制成 ; 所述绝缘介质和所述发热体经热压 烧结而成。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烟料加热装置的加热机构, 其特征在于, 。
6、所述陶瓷材料为三 氧化二钇 ; 所述发热体由合金电热丝和 / 或钨丝制成 ; 所述绝缘介质和所述发热体经热压 烧结而成。 7.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烟料加热装置的加热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陶瓷材料为氮 化硅、 氮化钛、 氮化铝、 三氧化二铝、 三氧化二钇中任意二种以上的组合 ; 所述发热体由合金 电热丝和 / 或钨丝制成 ; 所述绝缘介质和所述发热体经热压烧结而成。 8.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烟料加热装置的加热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热体由镍铬 电热丝制成。 9.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烟料加热装置的加热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池为可充电 电池, 充电连接口与所述电池连接。
7、。 10. 根据权利要求 9 所述的烟料加热装置的加热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充电连接口为 USB 连接口、 mini USB 连接口或针式连接口中的一种。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653263 A 2 1/5 页 3 一种烟料加热装置的加热机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加热非燃烧烟料领域, 确切地说是一种烟料加热装置的加热机构。 背景技术 0002 烟草燃烧时释放的烟雾中含有 3800 多种已知的化学物质, 绝大部分对人体有害, 其中包括一氧化碳、 尼古丁等生物碱、 胺类、 腈类、 醉类、 酚类、 烷烃、 醛类、 氮氧化物, 多环芳 烃、 杂环族化合物、 羟基化合物、 重金属。
8、元素、 有机农药等, 范围很广, 它们有多种生物学作 用, 对人体造成各种危害。 0003 尼古丁又称烟碱, 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油状挥发性液体, 具有刺激的烟臭味。 尼古丁 是主要的成瘾源, 吸入纸烟烟雾中的尼古丁只需 7.5 秒就可以到达大脑, 使吸烟者感到一 种轻柔愉快的感觉, 它可使中枢神经系统先兴奋后抑制。尼古丁在血浆中的半衰期为 30 分 钟, 当尼古丁低于稳定水平时, 吸烟者会感到烦躁、 不适、 恶心、 头痛并渴望吸一支烟以补充 尼古叮。1 支香烟中的尼古丁, 可以毒死 1 只小白鼠。25 克烟中的尼古丁可以毒死一头牛。 4060 毫克纯尼古丁可以毒死一个人。 0004 一氧化碳是一。
9、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人们常说的煤气中毒, 就是指一氧化碳中毒。 一 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氧气高 250 倍, 当人们吸入较多的一氧化碳时, 一氧化碳与 血红蛋白结合形成大量的碳合血红蛋白, 而氧合血红蛋白大大减少, 造成组织和器官缺氧, 进而使大脑、 心脏等多种器官产生损伤。每支烟燃烧时可产生一氧化碳 2030 毫克。若许 多吸烟者聚集在拥挤且不通风的房间内, 空气中的一氧化碳浓度可达 0.05, 接近发生煤 气中毒的浓度。 不吸烟的正常人体内碳合血红蛋白浓度大约为0.5, 而吸烟严重者体内的 碳合血红蛋白高达 1520, 也就是说有 1520的血红蛋白丧失了输送氧气的功 能, 从而导致。
10、缺氧。 0005 烟焦油是一种棕黄色具粘性的树脂, 俗称 “烟油子” 。 烟焦油含多种致癌物, 而且可 附着于吸烟者的气管、 支气管和肺泡表面产生物理、 化学性的刺激, 损害人体的呼吸功能。 0006 苯并芘是强致癌物, 它还存在于煤、 石油天然气中, 但可被大气稀释, 而香烟中的 苯并芘被吸烟者直接吸入或弥漫于室内, 浓度很高。 在燃烧一包香烟中, 可产生0.240.28 微克的苯并芘。有调查结果表明, 空气中的苯并芘含量每增加 1 微克 /1000m3, 就会使肺癌 发病率增加 515。 0007 刺激性化合物 : 烟草烟雾中含有多种刺激性化合物, 其中有氰化氢、 甲醛、 丙烯醛 等。如 。
11、1 支无过滤嘴卷烟可产生丙烯醛 45 微克, 氰化氢 100400 微克, 它们破坏支气管 粘膜, 并减弱肺泡巨噬细胞的功能, 使肺和支气管易发生感染。据科学家测定, 烟草中含有 数百种复杂的化学成分, 大部分对人体有害, 其中焦油、 尼古丁、 酚类、 醇类、 酸类、 醛类等 40 种是有毒和有致癌作用的物质。烟在点燃后, 所产生的烟雾, 包含了烟草中所有的化学成 分, 同时比烟草本身又增加了一些有害物质, 如一氧化碳和烟焦油等。 这是因为除烟草本身 外, 在制成卷烟的过程中, 要在原料中加入一些可可、 甘草、 糖、 甘油、 乙二醇等调味、 湿润、 产香、 助燃物质。这些添加剂虽然本身无害, 。
12、但在燃烧过程中却起了变化。例如, 在鼠背涂 说 明 书 CN 103653263 A 3 2/5 页 4 上可可燃烧后产生的烟油, 可长出皮肤瘤。甘草中的甘草酸在燃烧后, 与其他成分化合, 可 生成有致癌作用的多环芳烃。糖与烟草一起燃烧后增加了焦油量, 而糖燃烧后的产物是烟 中的一个重要致癌物。 甘油和乙二醇在燃烧后的物质, 不但可能使吸烟者患膀胱癌, 而且所 产生的丙烯醛可抑制气管和纤毛分泌物从肺内排出, 从而增加患气管炎和肺气肿的机会, 并使患有这两种病的人病情加重。 发明内容 0008 针对上述缺陷,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烟料加热装置的加热机构, 采用加热非燃烧的方式加热烟料。
13、, 既能烘烤出烟料的烟香味道, 同时又能大大减少因燃烧 而导致有害气体或物质生成, 减少吸烟的有害性。 0009 为了解决以上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烟料加热装置的加热机构, 包括电池、 加热器 和隔热系统, 其中 : 0010 所述电池与所述加热器电连接, 所述隔热系统将所述电池和所述加热器阻隔 ; 0011 所述加热器设置有加装烟料的凹槽, 所述隔热系统将所述加热器的外底部和外侧 壁包围 ; 0012 所述加热器的侧壁有发热体, 所述凹槽内沿深度方向设置有加热棒, 所述加热棒 内有发热体 ; 0013 所述加热器包括导热体和发热体, 所述导热体为陶瓷材料制成的绝缘介质, 所述 发热体为电阻丝。
14、, 所述发热体设置在所述导热体内, 所述绝缘介质将所述发热体包裹在内, 所述发热体与导电引出脚连接, 所述发热体通过所述导电引出脚与所述电池连接 ; 0014 所述加热棒包括导热体和发热体, 所述导热体为陶瓷材料制成的绝缘介质, 所述 发热体为电阻丝, 所述发热体设置在所述导热体内, 所述绝缘介质将所述发热体包裹在内, 所述发热体与导电引出脚连接, 所述发热体通过所述导电引出脚与所述电池连接。 0015 优选地, 所述陶瓷材料为氮化硅 ; 所述发热体由合金电热丝和 / 或钨丝制成 ; 所述 绝缘介质和所述发热体经热压烧结而成。 0016 优选地, 所述陶瓷材料为氮化铝 ; 所述发热体由合金电热。
15、丝和 / 或钨丝制成 ; 所述 绝缘介质和所述发热体经热压烧结而成。 0017 优选地, 所述陶瓷材料为氮化钛 ; 所述发热体由合金电热丝和 / 或钨丝制成 ; 所述 绝缘介质和所述发热体经热压烧结而成。 0018 优选地, 所述陶瓷材料为三氧化二铝 ; 所述发热体由合金电热丝和 / 或钨丝制成 ; 所述绝缘介质和所述发热体经热压烧结而成。 0019 优选地, 所述陶瓷材料为三氧化二钇 ; 所述发热体由合金电热丝和 / 或钨丝制成 ; 所述绝缘介质和所述发热体经热压烧结而成。 0020 优选地, 所述陶瓷材料为氮化硅、 氮化钛、 氮化铝、 三氧化二铝、 三氧化二钇中任意 二种以上的组合 ; 所。
16、述发热体由合金电热丝和 / 或钨丝制成 ; 所述绝缘介质和所述发热体 经热压烧结而成。 0021 优选地, 所述发热体由镍铬电热丝制成。 0022 优选地, 所述电池为可充电电池, 充电连接口与所述电池连接。 0023 优选地, 所述充电连接口为 USB 连接口、 mini USB 连接口或针式连接口中的一种。 说 明 书 CN 103653263 A 4 3/5 页 5 0024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的烟料加热装置的加热机构, 加热器的侧壁有发热体, 当 烟料填装到加热器的凹槽内时, 加热器的侧壁可以对烟料的侧壁进行加热, 采用加热非燃 烧的方式加热烟料, 既能烘烤出烟料的烟香味道, 同。
17、时又能大大减少因燃烧而导致有害气 体或物质生成, 减少吸烟的有害性。 0025 进一步地, 本发明的烟料加热装置的加热机构, 为了使烟料的内部加热更加均匀, 凹槽内沿深度方向设置有加热棒, 加热棒内有发热体, 可以在将烟料做成块状, 在烟料的中 部设置有孔, 烟料的孔套接在加热棒上, 加热棒对烟料的内部进行加热, 可以使烟料整体加 热更加均匀, 而且烟料的烟香更加醇厚和均匀。 附图说明 0026 图 1 为本发明实施例 1 中杆状烟料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 0027 图 2 为本发明实施例 1 中杆状烟料加热装置中发热体和导热体的连接结构示意 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为了本领域的技术人。
18、员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 下面结合具体 实施例进行阐述。 0029 本案将可由以下的实施例说明而得到充分了解, 使得熟习本技术的技术人员可以 据以完成之, 然本案之实施例并非可由下列而被限制其实施型态。 0030 实施例 1 0031 请参见图 1 和图 2, 图 1 为本发明实施例 1 中杆状烟料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 图 2 为本发明实施例 1 中杆状烟料加热装置中发热体和导热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32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烟料加热装置的加热机构, 包括电池 1、 加热器 2 和隔热系统 4, 其中 : 0033 电池 1 与加热器 2 电连接, 加热器 2 通过电池 。
19、1 供电, 属于电加热方式。为了阻止 加热器 2 的温度传导至电池, 隔热系统 4 将电池 1 和加热器 2 阻隔, 可以防止电池 1 的温度 过高, 避免电池发生爆炸的危险, 使用更加安全。 0034 上述的电池 1 具体可以为一次性电池或充电电池。上述的一次性电池具体可以为 碱性电池, 例如碱性锌锰电池, 电池 1 为碱性锌锰电池时的工作温度可以在 -20 40之 间, 以确保电池 1 的正常工作。上述的充电电池具体可以为锂离子电池, 电池 1 为锂离子电 池时的工作温度可以在 -20 65之间, 以确保电池 1 的正常工作。 0035 加热器 2 设置有加装烟料的凹槽, 隔热系统 4 将。
20、加热器 2 的外底部和外侧壁包围。 烟料在加热器 2 的凹槽内加热, 由于加热器 2 的加热温度较高, 会达到 200 -400, 隔热 系统 4 可以防止加热器温度传导至外壳而烫伤使用者, 使用更加安全。 0036 隔热系统 4 的材料为玻璃纤维、 石棉、 岩棉、 硅酸盐或气凝胶毡等。 0037 加热器 2 的侧壁有发热体, 当烟料填装到加热器 2 的凹槽内时, 加热器 2 的侧壁可 以对烟料的侧壁进行加热。为了使烟料的内部加热更加均匀, 凹槽内沿深度方向设置有加 热棒 3, 加热棒 3 内有发热体, 可以在将烟料做成块状, 在烟料的中部设置有孔, 烟料的孔套 接在加热棒 3 上, 加热棒 。
21、3 对烟料的内部进行加热, 可以使烟料整体加热更加均匀, 而且烟 说 明 书 CN 103653263 A 5 4/5 页 6 料的烟香更加醇厚和均匀。 0038 加热器 2 包括导热体 101 和发热体 102, 导热体 101 为陶瓷材料制成的绝缘介质, 发热体 102 为电阻丝, 发热体 102 设置在导热体 101 内, 绝缘介质将发热体 102 包裹在内, 发热体 102 与导电引出脚 103 连接, 发热体 102 通过导电引出脚 103 与电池 1 连接 ; 陶瓷材 料为氮化硅 ; 发热体102由合金电热丝和/或钨丝制成 ; 绝缘介质和发热体102经热压烧结 而成。 陶瓷材料既能。
22、够起到绝缘作用, 同时也是很好的导热性能, 能够减少热能在传导中的 损失。 0039 加热棒 3 包括导热体 101 和发热体 102, 导热体 101 为陶瓷材料制成的绝缘介质, 发热体 102 为电阻丝, 发热体 102 设置在导热体 101 内, 绝缘介质将发热体 102 包裹在内, 发热体 102 与导电引出脚 103 连接, 发热体 102 通过导电引出脚 103 与电池 1 连接 ; 陶瓷材 料为氮化硅 ; 发热体102由合金电热丝和/或钨丝制成 ; 绝缘介质和发热体102经热压烧结 而成。 陶瓷材料既能够起到绝缘作用, 同时也是很好的导热性能, 能够减少热能在传导中的 损失。 0。
23、040 电池 1 为可充电电池, 充电连接口与电池连接, 使用更加方便, 不用经常更换电 池。充电连接口为 USB 连接口、 mini USB 连接口或针式连接口中的一种。 0041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的烟料加热装置的加热机构, 加热器 2 的侧壁有发热体, 当烟料填装到加热器2的凹槽内时, 加热器2的侧壁可以对烟料的侧壁进行加热, 采用加热 非燃烧的方式加热烟料, 既能烘烤出烟料的烟香味道, 同时又能大大减少因燃烧而导致有 害气体或物质生成, 减少吸烟的有害性。 0042 进一步地, 本发明的烟料加热装置的加热机构, 为了使烟料的内部加热更加均匀, 凹槽内沿深度方向设置有加热棒 3, 。
24、加热棒 3 内有发热体, 可以在将烟料做成块状, 在烟料 的中部设置有孔, 烟料的孔套接在加热棒 3 上, 加热棒 3 对烟料的内部进行加热, 可以使烟 料整体加热更加均匀, 而且烟料的烟香更加醇厚和均匀。 0043 实施例 2 0044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烟料加热装置的加热机构, 其余实施例 1 的不同之处在于 : 0045 陶瓷材料为氮化铝 ; 发热体由合金电热丝和 / 或钨丝制成 ; 绝缘介质和发热体经 热压烧结而成。 陶瓷材料既能够起到绝缘作用, 同时也是很好的导热性能, 能够减少热能在 传导中的损失。 0046 实施例 3 0047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烟料加热装置的加热机构, 其余实。
25、施例 1 的不同之处在于 : 0048 陶瓷材料为氮化钛 ; 发热体由合金电热丝和 / 或钨丝制成 ; 绝缘介质和发热体经 热压烧结而成。 陶瓷材料既能够起到绝缘作用, 同时也是很好的导热性能, 能够减少热能在 传导中的损失。 0049 实施例 4 0050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烟料加热装置的加热机构, 其余实施例 1 的不同之处在于 : 0051 陶瓷材料为三氧化二铝 ; 发热体由合金电热丝和 / 或钨丝制成 ; 绝缘介质和发热 体经热压烧结而成。 陶瓷材料既能够起到绝缘作用, 同时也是很好的导热性能, 能够减少热 能在传导中的损失。 0052 实施例 5 说 明 书 CN 103653263。
26、 A 6 5/5 页 7 0053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烟料加热装置的加热机构, 其余实施例 1 的不同之处在于 : 0054 陶瓷材料为三氧化二钇 ; 发热体由合金电热丝和 / 或钨丝制成 ; 绝缘介质和发热 体经热压烧结而成。 陶瓷材料既能够起到绝缘作用, 同时也是很好的导热性能, 能够减少热 能在传导中的损失。 0055 实施例 6 0056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烟料加热装置的加热机构, 其余实施例 1 的不同之处在于 : 0057 陶瓷材料为氮化硅、 氮化钛、 氮化铝、 三氧化二铝、 三氧化二钇中任意二种以上的 组合 ; 发热体由合金电热丝和/或钨丝制成 ; 绝缘介质和发热体经热压烧结而成。 陶瓷材料 既能够起到绝缘作用, 同时也是很好的导热性能, 能够减少热能在传导中的损失。 0058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 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 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 本文中所定义的 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 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 因此, 本发明 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 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 致的最宽的范围。 说 明 书 CN 103653263 A 7 1/1 页 8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653263 A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