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高效优势菌处理高浓度油墨废水的方法.pdf

上传人:000****221 文档编号:6180475 上传时间:2019-05-17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745.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738026.1

申请日:

2013.12.26

公开号:

CN103663882A

公开日:

2014.03.26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IPC(主分类):C02F 9/14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天津市工业微生物研究所变更后:天津工业微生物研究所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300462 天津市滨海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区新圣路121号变更后:300362 天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区新圣路121号|||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C02F 9/14登记生效日:20180523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天津工业微生物研究所有限公司变更后权利人:天津实发中科百奥工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300362 天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区新圣路121号变更后权利人:300362 天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区新圣路121号|||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2F 9/14申请日:20131226|||公开

IPC分类号:

C02F9/14; C02F3/34

主分类号:

C02F9/14

申请人:

天津市工业微生物研究所

发明人:

魏呐; 张英筠; 许勤虎; 温冰; 孙武岳; 吴頔; 程伟; 曹琳琳; 韩慧; 赵琼

地址:

300462 天津市滨海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区新圣路12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代理人:

刘玲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微生物强化MBR工艺处理高浓度油墨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步骤为:⑴将藤黄短杆菌AS1.1204、地衣芽孢杆菌AS1.518、巨大芽孢杆菌AS1.223,食油假单胞菌AS1.1641、铜绿假单胞菌AS1.512按比例混合均匀成为复配菌液;⑵制备营养液;⑶将复配菌液与营养液混合,形成混合液;⑷将油墨废水连续输送至投加了混合液的水解池,停留10-22小时,然后再连续输送至投加了所述混合液的好氧池,停留12-60小时;⑸好氧处理后的废水经中空纤维微滤膜组件后连续排放。本发明所使用的高效优势的复配菌液可以在含盐量≤40000mg/L的高氯条件下处理油墨废水,去除率高达95%,解决了目前传统生化法及物理化学法处理油墨废水降解率低、二次污染严重、运行不稳定等难题。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利用高效优势菌处理高浓度油墨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步骤为:
⑴、将藤黄短杆菌AS1.1204、地衣芽孢杆菌AS1.518、巨大芽孢杆菌AS1.223,食油假单胞菌AS1.1641、铜绿假单胞菌AS1.512微生物菌液按1-3:1-4:1-5:2-6:2-7的重量混合比例混合均匀成为复配菌液,菌液浓度为106-109个/ml;
⑵、制备营养液,其成分为:糖蜜0.1-2%,(NH4)2SO40.1-1%,MgSO4·7H2O0.001-0.1%,KH2PO40.001-1%,余量为水,混合均匀;
⑶、将复配菌液与营养液混合,混合重量比例为复配菌剂:营养液=1:2-18,形成混合液;
⑷、将油墨废水连续输送至投加了混合液的水解池,停留10-22小时,然后再连续输送至投加了所述混合液的好氧池,停留12-60小时,混合液首次投加量为处理装置有效容积的0.5-20%,控制pH5.0-9.0,控制温度:20-40℃,好氧池曝气量与进水量体积比为15-25:1;
⑸、好氧处理后的废水经中空纤维微滤膜组件后连续排放。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高效优势菌处理高浓度油墨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空纤维微滤膜组件采用帘式中空纤维微滤膜,材质为抗污染聚偏氟乙烯,膜孔径为0.1-0.3μm。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高效优势菌处理高浓度油墨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墨废水含盐量≤40000mg/L。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利用高效优势菌处理高浓度油墨废水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污水治理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利用高效优势菌处理高浓度油墨废水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印刷和包装业的飞速发展,使得处在印刷和包装业上游的油墨工业发展很快。我国油墨的综合生产能力近年来一直维持在每年22万吨以上,油墨的总产量占世界油墨的5%至10%,并每年以10%以上的速度递增。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统计,2008年我国油墨产量已突破40万吨。现在我国油墨产量位于美国、德国、日本之后,居世界第四位。油墨生产企业的生产废水主要包括高分子树脂母液废水、颜料球磨阶段的各种颜料的冲洗废水、混合反应生成阶段的设备冲洗废水,具有浓度高、色度大、生物毒性大等特点,废水一旦进入水体,会对水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产生活和自然界的生态平衡,这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油墨废水作为工业废水中的印染废水的一种新型典型废水,国家对其制订了严格的排放标准。高效处理水性油墨废水的工程技术已成为水污染控制工程领域的重点和热点之一。
油墨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溶剂、芳香类化合物、水溶性树脂等稳定性强的人工合成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且含盐量高,污水处理难度较大,运行费用较高,目前针对油墨废水处理的物理化学法主要有微电解工艺、光催化法、化学絮凝法、超滤法等处理工艺,但物化工艺普遍存在投入大、运行成本高,造成二次污染等问题;而由于油墨废水中的大量有毒有害物质而且含盐量较高,传统生物法处理油墨废水时微生物受到抑制出现废水处理率低、污泥系统崩溃、废水不能达标排放等问题,目前尚未有一家油墨生产和应用企业对废水实现彻底的治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成本低、无毒性、无污染、效率高、易实现的利用高效优势菌处理高浓度油墨废水的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利用高效优势菌处理高浓度油墨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步骤为:
⑴、将藤黄短杆菌AS1.1204、地衣芽孢杆菌AS1.518、巨大芽孢杆菌AS1.223,食油假单胞菌AS1.1641、铜绿假单胞菌AS1.512微生物菌液按1-3:1-4:1-5:2-6:2-7的重量混合比例混合均匀成为复配菌液,菌液浓度为106-109个/ml,;
⑵、制备营养液,其成分为:糖蜜0.1-2%,(NH4)2SO40.1-1%,MgSO4·7H2O0.001-0.1%,KH2PO40.001-1%,余量为水,混合均匀;
⑶、将复配菌液与营养液混合,混合重量比例为优势菌剂:营养液=1:2-18,形成混合液;
⑷、将油墨废水连续输送至投加了混合液的水解池,停留10-22小时,然后再连续输送至投加了所述混合液的好氧池,停留12-60小时,混合液首次投加量为处理装置有效容积的0.5-20%,控制pH5.0-9.0,控制温度:20-40℃,好氧池曝气量与进水量体积比为15-25:1;
⑸、好氧处理后的废水经中空纤维微滤膜组件后连续排放。
而且,所述的中空纤维微滤膜组件采用帘式中空纤维微滤膜,材质为抗污染聚偏氟乙烯,膜孔径为0.1-0.3μm。
而且,所述油墨废水含盐量≤40000mg/L。
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所使用的高效优势的复配菌液可以在含盐量≤40000mg/L的高氯条件下处理油墨废水,去除率高达95%,解决了目前传统生化法及物理化学法处理油墨废水降解率低、二次污染严重、运行不稳定等难题。
2、本发明在高效优势的复配菌液基础上,建立一套高效处理油墨废水的方法,采用中空纤维膜组件,解决了在复配菌液生化处理过程中因菌体流失而造成的降解效率低的问题,使优势菌剂的菌体浓度始终保持最佳浓度,从而使对油墨废水废水的降 解效果达到最佳。
3.本发明利用微生物对油墨废水进行无害化降解,具有成本低、无毒性、无污染、
效率高、易实现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利用高效优势菌处理高浓度油墨废水的方法,该方法的步骤为:
⑴、选用COD含量为7681mg/l,含盐量20000mg/l的油墨废水5Kg,首次混合液投加比例为10%,共需混合液500g。其中混合液中,混合重量比例为复配菌液:营养液=1:9,则需复配菌液50g,营养液450g。
⑵、复合菌液中包括藤黄短杆菌AS1.1204、地衣芽孢杆菌AS1.518、巨大芽孢杆菌AS1.223,食油假单胞菌AS1.1641、铜绿假单胞菌AS1.512按2:3:1:2:2重量比例混合均匀成为复配菌液,按复配菌液50g计算,藤黄短杆菌AS1.120410g、地衣芽孢杆菌AS1.51815g、巨大芽孢杆菌AS1.2235g、食油假单胞菌AS1.164110g、铜绿假单胞菌AS1.51210g
⑶、制备营养液,其成分为:糖蜜1%,(NH4)2SO40.2%,MgSO4·7H2O0.03%,KH2PO40.2%,余量为水,混合均匀,按营养液450g计算,其成分配比为:糖蜜4.5g,(NH4)2SO40.9g,MgSO4·7H2O0.135g,KH2PO40.9g,水443.565g。
⑷、将COD含量为7681mg/l,的油墨废水首先进行厌氧水解24小时后转入好氧24小时,控制pH6.5,控制温度为28℃。
对好氧出水COD含量进行监测,以未加混合液的实验组做空白,数据结果如下表。
表1:

实施例2、
一种利用高效优势菌处理高浓度油墨废水的方法,该方法的步骤为:
按污水处理规模100L计算:
⑴、COD含量为8342mg/L,含盐量25630mg/l的油墨废水100Kg,首次混合液投加比例为有效容积的5%,共需混合液5Kg。其中混合液中,混合重量比例为复配菌液:营养液=1:9,则需复配菌液0.5Kg,营养液4.5Kg。
⑵、复合菌液中包括藤黄短杆菌AS1.1204、地衣芽孢杆菌AS1.518、巨大芽孢杆菌AS1.223,食油假单胞菌AS1.1641、铜绿假单胞菌AS1.512按1:1:2:2:4重量比例混合均匀成为复配菌液,按复配菌液0.5Kg计算,藤黄短杆菌AS1.120450g、地衣芽孢杆菌AS1.51850g、巨大芽孢杆菌AS1.223100g、食油假单胞菌AS1.1641100g、铜绿假单胞菌AS1.512200g
⑶、制备营养液,其成分为:糖蜜0.5%,(NH4)2SO40.2%,MgSO4·7H2O0.1%,KH2PO40.2%,余量为水,混合均匀,按营养液4.5Kg计算,其成分配比为:糖蜜22.5g,(NH4)2SO49g,MgSO4·7H2O4.5g,KH2PO49g,水4.4555Kg。
⑷、将COD含量为8342mg/L的油墨废水连续输送至投加了混合液的水解池,停留12小时,然后连续输送至投加了混合液的好氧池,停留48小时,混合液首次投加量为处理装置有效容积的5%,控制pH7.0,控制温度为28℃,好氧池曝气量与进水量体积比为15:1;中空纤维微滤膜组件采用帘式中空纤维微滤膜,材质为抗污染聚偏氟乙烯,膜孔径为0.2μm。
⑸、好氧处理后的废水经中空纤维微滤膜组件后连续排放。
废水处理过程中监测好氧池出水COD含量,以未添加微生物菌剂的处理装置为空白,监测数据如表3。
表2

实施例3、
一种利用高效优势菌处理高浓度油墨废水的方法,该方法的步骤为:
⑴.采用有效容积为1m3的处理装置,选用COD含量为8627mg/L,含盐量26890mg/l的油墨废水,首次混合液投加比例为5%,共需混合液40Kg。其中混合液中,混合重量比例为复配菌液:营养液=1:9,则需复配菌液4Kg,营养液36Kg。
⑵.复合菌液中包括藤黄短杆菌AS1.1204、地衣芽孢杆菌AS1.518、巨大芽孢杆菌AS1.223,食油假单胞菌AS1.1641、铜绿假单胞菌AS1.512按1:1:2:2:4重量比例混合均匀成为复配菌液,按复配菌液4Kg计算,藤黄短杆菌AS1.1204400g、地衣芽孢杆菌AS1.518400g、巨大芽孢杆菌AS1.223800g、食油假单胞菌AS1.1641800g、铜绿假单胞菌AS1.5121600g
⑶.制备营养液,其成分为:糖蜜0.5%,(NH4)2SO40.2%,MgSO4·7H2O0.1%,KH2PO40.2%,余量为水,混合均匀,按营养液36Kg计算,其成分配比为:糖蜜180g,(NH4)2SO472g,MgSO4·7H2O36g,KH2PO472g,水35.64Kg。
⑷.将COD含量为8627mg/L的工业废水连续输送至投加了混合液的水解池,停留12小时,然后再连续输送至投加了混合液的好氧池,停留48小时,混合液首次投加量为处理装置有效容积的5%,控制pH7.0,控制温度为28℃,好氧池曝气量与进水量体积比为20:1;中空纤维微滤膜组件采用帘式中空纤维微滤膜,材质为抗污染聚偏氟乙烯,膜孔径为0.1μm。
⑸.好氧处理后的废水经中空纤维微滤膜组件后连续排放。
废水处理过程中监测好氧池出水COD含量,以未添加微生物菌剂的处理装置为空白,监测数据如表2。
表3

上述数据表明,本发明经过大量的试验摸索,利用高效优势菌剂处理高浓度油墨废水效果显著,有效容积为1m3的处理装置中试试验中,对于废水COD含量在8000mg/l 左右,含盐量大于20000mg/l的油墨废水经过厌氧、好氧的二级处理后的废水中COD含量降解率达95%以上,高效降解菌降解周期≤60小时,该方法实施安全可靠,效果非常显著。
尽管为说明目的公开的本发明的实施例和附图,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及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各种替换、变化和修改都是可能的,因此本发明的范围不局限于实施例和附图所公开的内容。

一种利用高效优势菌处理高浓度油墨废水的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利用高效优势菌处理高浓度油墨废水的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利用高效优势菌处理高浓度油墨废水的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利用高效优势菌处理高浓度油墨废水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利用高效优势菌处理高浓度油墨废水的方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663882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3.26 CN 103663882 A (21)申请号 201310738026.1 (22)申请日 2013.12.26 C02F 9/14(2006.01) C02F 3/34(2006.01) (71)申请人 天津市工业微生物研究所 地址 300462 天津市滨海新区经济技术开发 区西区新圣路 121 号 (72)发明人 魏呐 张英筠 许勤虎 温冰 孙武岳 吴頔 程伟 曹琳琳 韩慧 赵琼 (74)专利代理机构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2209 代理人 刘玲 (54) 发明名称 一种利用高效优势菌处。

2、理高浓度油墨废水的 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微生物强化 MBR 工艺处 理高浓度油墨废水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 该方法 的步骤为 : 将藤黄短杆菌 AS1.1204、 地衣芽孢 杆菌 AS1.518、 巨大芽孢杆菌 AS1.223, 食油假单 胞菌 AS1.1641、 铜绿假单胞菌 AS1.512 按比例混 合均匀成为复配菌液 ; 制备营养液 ; 将复配 菌液与营养液混合, 形成混合液 ; 将油墨废水 连续输送至投加了混合液的水解池, 停留 10-22 小时, 然后再连续输送至投加了所述混合液的好 氧池, 停留 12-60 小时 ; 好氧处理后的废水经中 空纤维微滤膜组件后连。

3、续排放。本发明所使用的 高效优势的复配菌液可以在含盐量 40000mg/L 的高氯条件下处理油墨废水, 去除率高达 95%, 解 决了目前传统生化法及物理化学法处理油墨废水 降解率低、 二次污染严重、 运行不稳定等难题。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5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1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663882 A CN 103663882 A 1/1 页 2 1. 一种利用高效优势菌处理高浓度油墨废水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 该方法的步骤为 : 、 将藤黄短杆菌 AS。

4、1.1204、 地衣芽孢杆菌 AS1.518、 巨大芽孢杆菌 AS1.223, 食油假单 胞菌AS1.1641、 铜绿假单胞菌AS1.512微生物菌液按1-3 : 1-4 : 1-5 : 2-6 : 2-7的重量混合比 例混合均匀成为复配菌液, 菌液浓度为 106-109个 /ml ; 、 制备营养液, 其成分为 : 糖蜜0.1-2%, (NH4)2SO40.1-1%, MgSO4 7H2O0.001-0.1%,KH2P O40.001-1%, 余量为水, 混合均匀 ; 、 将复配菌液与营养液混合, 混合重量比例为复配菌剂 : 营养液 =1 : 2-18, 形成混合 液 ; 、 将油墨废水连续。

5、输送至投加了混合液的水解池, 停留 10-22 小时, 然后再连续输送 至投加了所述混合液的好氧池, 停留 12-60 小时, 混合液首次投加量为处理装置有效容积 的 0.5-20%, 控制 pH5.0-9.0, 控制温度 : 20-40, 好氧池曝气量与进水量体积比为 15-25 : 1 ; 、 好氧处理后的废水经中空纤维微滤膜组件后连续排放。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利用高效优势菌处理高浓度油墨废水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中空纤维微滤膜组件采用帘式中空纤维微滤膜, 材质为抗污染聚偏氟乙烯, 膜孔径 为 0.1-0.3m。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利用高效优势菌处理高浓度。

6、油墨废水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油墨废水含盐量 40000mg/L。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663882 A 2 1/5 页 3 一种利用高效优势菌处理高浓度油墨废水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工业污水治理技术领域, 特别是一种利用高效优势菌处理高浓度油墨 废水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我国印刷和包装业的飞速发展, 使得处在印刷和包装业上游的油墨工业发展 很快。我国油墨的综合生产能力近年来一直维持在每年 22 万吨以上, 油墨的总产量占世界 油墨的 5% 至 10%, 并每年以 10% 以上的速度递增。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统计, 2008 年我国油墨产量已。

7、突破 40 万吨。现在我国油墨产量位于美国、 德国、 日本之后, 居世界第四 位。油墨生产企业的生产废水主要包括高分子树脂母液废水、 颜料球磨阶段的各种颜料的 冲洗废水、 混合反应生成阶段的设备冲洗废水, 具有浓度高、 色度大、 生物毒性大等特点, 废 水一旦进入水体, 会对水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产生活和自然界的生 态平衡, 这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油墨废水作为工业废水中的印染废水的一种新型 典型废水, 国家对其制订了严格的排放标准。高效处理水性油墨废水的工程技术已成为水 污染控制工程领域的重点和热点之一。 0003 油墨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溶剂、 芳香类化合物、 水溶。

8、性树脂等稳定性强的人工 合成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且含盐量高, 污水处理难度较大, 运行费用较高, 目前针对油墨废 水处理的物理化学法主要有微电解工艺、 光催化法、 化学絮凝法、 超滤法等处理工艺, 但物 化工艺普遍存在投入大、 运行成本高, 造成二次污染等问题 ; 而由于油墨废水中的大量有 毒有害物质而且含盐量较高, 传统生物法处理油墨废水时微生物受到抑制出现废水处理率 低、 污泥系统崩溃、 废水不能达标排放等问题, 目前尚未有一家油墨生产和应用企业对废水 实现彻底的治理。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一种成本低、 无毒性、 无污染、 效率 高、 易实现的利用高。

9、效优势菌处理高浓度油墨废水的方法。 0005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 0006 一种利用高效优势菌处理高浓度油墨废水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 该方法的步骤 为 : 0007 、 将藤黄短杆菌 AS1.1204、 地衣芽孢杆菌 AS1.518、 巨大芽孢杆菌 AS1.223, 食油 假单胞菌AS1.1641、 铜绿假单胞菌AS1.512微生物菌液按1-3 : 1-4 : 1-5 : 2-6 : 2-7的重量混 合比例混合均匀成为复配菌液, 菌液浓度为 106-109个 /ml, ; 0008 、 制备营养液, 其成分为 : 糖蜜 0.1-2%, (NH4)2SO40.1。

10、-1%, MgSO4 7H2O0.001-0.1% ,KH2PO40.001-1%, 余量为水, 混合均匀 ; 0009 、 将复配菌液与营养液混合, 混合重量比例为优势菌剂 : 营养液 =1 : 2-18, 形成 混合液 ; 说 明 书 CN 103663882 A 3 2/5 页 4 0010 、 将油墨废水连续输送至投加了混合液的水解池, 停留 10-22 小时, 然后再连 续输送至投加了所述混合液的好氧池, 停留 12-60 小时, 混合液首次投加量为处理装置有 效容积的 0.5-20%, 控制 pH5.0-9.0, 控制温度 : 20-40, 好氧池曝气量与进水量体积比为 15-25。

11、 : 1 ; 0011 、 好氧处理后的废水经中空纤维微滤膜组件后连续排放。 0012 而且, 所述的中空纤维微滤膜组件采用帘式中空纤维微滤膜, 材质为抗污染聚偏 氟乙烯, 膜孔径为 0.1-0.3m。 0013 而且, 所述油墨废水含盐量 40000mg/L。 0014 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 : 0015 1、 本发明所使用的高效优势的复配菌液可以在含盐量 40000mg/L 的高氯条件 下处理油墨废水, 去除率高达 95%, 解决了目前传统生化法及物理化学法处理油墨废水降解 率低、 二次污染严重、 运行不稳定等难题。 0016 2、 本发明在高效优势的复配菌液基础上, 建立一套高效处理。

12、油墨废水的方法, 采 用中空纤维膜组件, 解决了在复配菌液生化处理过程中因菌体流失而造成的降解效率低的 问题, 使优势菌剂的菌体浓度始终保持最佳浓度, 从而使对油墨废水废水的降解效果达到 最佳。 0017 3. 本发明利用微生物对油墨废水进行无害化降解, 具有成本低、 无毒性、 无污染、 0018 效率高、 易实现等优点。 附图说明 0019 图 1 为本发明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实施例 1、 0021 一种利用高效优势菌处理高浓度油墨废水的方法, 该方法的步骤为 : 0022 、 选用 COD 含量为 7681mg/l, 含盐量 20000mg/l 的油墨废水 5Kg, 首次混。

13、合液投 加比例为 10%, 共需混合液 500g。其中混合液中, 混合重量比例为复配菌液 : 营养液 =1:9, 则需复配菌液 50g, 营养液 450g。 0023 、 复合菌液中包括藤黄短杆菌 AS1.1204、 地衣芽孢杆菌 AS1.518、 巨大芽孢杆菌 AS1.223, 食油假单胞菌 AS1.1641、 铜绿假单胞菌 AS1.512 按 2:3:1:2:2 重量比例混合均匀 成为复配菌液, 按复配菌液50g计算, 藤黄短杆菌AS1.120410g、 地衣芽孢杆菌AS1.51815g、 巨大芽孢杆菌 AS1.2235g、 食油假单胞菌 AS1.164110g、 铜绿假单胞菌 AS1.5。

14、1210g 0024 、 制备营养液, 其成分为 : 糖蜜1%, (NH4)2SO40.2%, MgSO4 7H2O0.03%, KH2PO40.2%, 余量为水, 混合均匀, 按营养液 450g 计算, 其成分配比为 : 糖蜜 4.5g, (NH4)2SO40.9g, MgSO47H2O0.135g, KH2PO40.9g, 水 443.565g。 0025 、 将COD含量为7681mg/l,的油墨废水首先进行厌氧水解24小时后转入好氧24 小时, 控制 pH6.5, 控制温度为 28。 0026 对好氧出水 COD 含量进行监测, 以未加混合液的实验组做空白, 数据结果如下表。 0027。

15、 表 1 : 说 明 书 CN 103663882 A 4 3/5 页 5 0028 0029 实施例 2、 0030 一种利用高效优势菌处理高浓度油墨废水的方法, 该方法的步骤为 : 0031 按污水处理规模 100L 计算 : 0032 、 COD 含量为 8342mg/L, 含盐量 25630mg/l 的油墨废水 100Kg, 首次混合液投加 比例为有效容积的 5%, 共需混合液 5Kg。其中混合液中, 混合重量比例为复配菌液 : 营养液 =1:9, 则需复配菌液 0.5Kg, 营养液 4.5Kg。 0033 、 复合菌液中包括藤黄短杆菌 AS1.1204、 地衣芽孢杆菌 AS1.518。

16、、 巨大芽孢 杆菌 AS1.223, 食油假单胞菌 AS1.1641、 铜绿假单胞菌 AS1.512 按 1:1:2:2:4 重量比例 混合均匀成为复配菌液, 按复配菌液 0.5Kg 计算, 藤黄短杆菌 AS1.120450g、 地衣芽孢杆 菌 AS1.51850g、 巨大芽孢杆菌 AS1.223100g、 食油假单胞菌 AS1.1641100g、 铜绿假单胞菌 AS1.512200g 0034 、 制 备 营 养 液, 其 成 分 为 : 糖 蜜 0.5%, (NH4)2SO40.2%, MgSO47H2O0.1%, KH2PO40.2%, 余量为水, 混合均匀, 按营养液 4.5Kg 计算。

17、, 其成分配比为 : 糖蜜 22.5g, (NH4)2SO49g, MgSO47H2O4.5g, KH2PO49g, 水 4.4555Kg。 0035 、 将 COD 含量为 8342mg/L 的油墨废水连续输送至投加了混合液的水解池, 停 留 12 小时, 然后连续输送至投加了混合液的好氧池, 停留 48 小时, 混合液首次投加量为 处理装置有效容积的 5%, 控制 pH7.0, 控制温度为 28, 好氧池曝气量与进水量体积比为 15:1 ; 中空纤维微滤膜组件采用帘式中空纤维微滤膜, 材质为抗污染聚偏氟乙烯, 膜孔径为 0.2m。 0036 、 好氧处理后的废水经中空纤维微滤膜组件后连续排。

18、放。 0037 废水处理过程中监测好氧池出水 COD 含量, 以未添加微生物菌剂的处理装置为空 白, 监测数据如表 3。 0038 表 2 0039 说 明 书 CN 103663882 A 5 4/5 页 6 0040 实施例 3、 0041 一种利用高效优势菌处理高浓度油墨废水的方法, 该方法的步骤为 : 0042 .采用有效容积为1m3的处理装置, 选用COD含量为8627mg/L, 含盐量26890mg/ l 的油墨废水, 首次混合液投加比例为 5%, 共需混合液 40Kg。其中混合液中, 混合重量比例 为复配菌液 : 营养液 =1:9, 则需复配菌液 4Kg, 营养液 36Kg。 0。

19、043 . 复合菌液中包括藤黄短杆菌 AS1.1204、 地衣芽孢杆菌 AS1.518、 巨大芽孢 杆菌 AS1.223, 食油假单胞菌 AS1.1641、 铜绿假单胞菌 AS1.512 按 1:1:2:2:4 重量比例 混合均匀成为复配菌液, 按复配菌液 4Kg 计算, 藤黄短杆菌 AS1.1204400g、 地衣芽孢杆菌 AS1.518400g、 巨大芽孢杆菌 AS1.223800g、 食油假单胞菌 AS1.1641800g、 铜绿假单胞菌 AS1.5121600g 0044 . 制 备 营 养 液, 其 成 分 为 : 糖 蜜 0.5%, (NH4)2SO40.2%, MgSO47H2O。

20、0.1%, KH2PO40.2%, 余量为水, 混合均匀, 按营养液 36Kg 计算, 其成分配比为 : 糖蜜 180g, (NH4)2SO472g, MgSO47H2O36g, KH2PO472g, 水 35.64Kg。 0045 . 将 COD 含量为 8627mg/L 的工业废水连续输送至投加了混合液的水解池, 停 留 12 小时, 然后再连续输送至投加了混合液的好氧池, 停留 48 小时, 混合液首次投加量为 处理装置有效容积的 5%, 控制 pH7.0, 控制温度为 28, 好氧池曝气量与进水量体积比为 20:1 ; 中空纤维微滤膜组件采用帘式中空纤维微滤膜, 材质为抗污染聚偏氟乙烯。

21、, 膜孔径为 0.1m。 0046 . 好氧处理后的废水经中空纤维微滤膜组件后连续排放。 0047 废水处理过程中监测好氧池出水 COD 含量, 以未添加微生物菌剂的处理装置为空 白, 监测数据如表 2。 0048 表 3 0049 说 明 书 CN 103663882 A 6 5/5 页 7 0050 上述数据表明, 本发明经过大量的试验摸索, 利用高效优势菌剂处理高浓度油墨 废水效果显著, 有效容积为 1m3的处理装置中试试验中, 对于废水 COD 含量在 8000mg/l 左 右, 含盐量大于20000mg/l的油墨废水经过厌氧、 好氧的二级处理后的废水中COD含量降解 率达 95% 以上, 高效降解菌降解周期 60 小时, 该方法实施安全可靠, 效果非常显著。 0051 尽管为说明目的公开的本发明的实施例和附图, 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 解, 在不脱离本发明及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 各种替换、 变化和修改都是可能的, 因此本发明的范围不局限于实施例和附图所公开的内容。 说 明 书 CN 103663882 A 7 1/1 页 8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663882 A 8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水、废水、污水或污泥的处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