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受双向轴向载荷的滑动轴承.pdf

上传人:奻奴 文档编号:6178366 上传时间:2019-05-17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452.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662632.X

申请日:

2013.12.09

公开号:

CN103697059A

公开日:

2014.04.02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F16C 17/26申请公布日:20140402|||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16C 17/26申请日:20131209|||公开

IPC分类号:

F16C17/26

主分类号:

F16C17/26

申请人:

浙江大学

发明人:

姚连英; 汪久根

地址:

310027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浙大路3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代理人:

林怀禹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承受双向轴向载荷的滑动轴承。包括带轴左圆锥体、带轴右圆锥体和轴承座;带轴左圆锥体和带轴右圆锥体的圆锥端面用螺纹连接,带轴左圆锥体和带轴右圆锥体的外圆锥面与轴承座之间滑动连接而成。本发明不仅可以承受较大的径向载荷,而且可以承受双向的轴向载荷。利用轴颈和轴承孔之间的流体动压力,可以有效的承受当机械正常工作时产生的径向载荷与双向轴向载荷;并且圆锥形轴颈可以补偿轴承表面磨损导致的径向间隙增大,这种轴承在高速运转时摩擦功率小、结构简单,润滑效果好。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承受双向轴向载荷的滑动轴承,其特征在于:包括带轴左圆锥体、带轴右圆锥体和轴承座;带轴左圆锥体和带轴右圆锥体的圆锥端面用螺纹连接,带轴左圆锥体和带轴右圆锥体的外圆锥面与轴承座之间滑动连接而成。

2.  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承受双向轴向载荷的滑动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带轴左圆锥体和带轴右圆锥体的圆锥端面螺纹连接,是采用两圆锥的小端相对连接而成。

3.  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承受双向轴向载荷的滑动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带轴左圆锥体和带轴右圆锥体的圆锥端面螺纹连接,是采用两圆锥的大端相对连接而成。

4.  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承受双向轴向载荷的滑动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为整体式、左右剖分式或上下剖分式轴承座。

5.  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承受双向轴向载荷的滑动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带轴左圆锥体和带轴右圆锥体的锥度为相同或不相同。

说明书

说明书承受双向轴向载荷的滑动轴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滑动轴承,尤其是涉及一种承受双向轴向载荷的滑动轴承。
背景技术
在滑动轴承中,轴承孔与旋转的轴之间要存在收敛的楔形。形成液体动压润滑的必要条件是:①被润滑的两表面间必须有楔形间隙;②被润滑的两表面间必须连续充满具有一定粘度的润滑油;③被润滑的两表面间必须有一定的相对滑动速度,其运动方向必须使润滑油由大口流进,从小口流出。滑动轴承的雷诺方程,如式(1)所示。
∂∂x(ρh3η∂∂x)+∂∂y(ρh3η∂p∂y)=12u∂(ρh)∂x+12v∂(ρh)∂y---(1)]]>
式(1)中,p为流体动压力;h为油膜厚度;u为两表面平均卷吸速度;v为两表面平均侧向速度;η为润滑油粘度;ρ为润滑油密度;x为圆周方向坐标;y为轴承母线宽度方向的坐标。
径向滑动轴承只能承受半径方向的载荷,而推力滑动轴承只能承受轴向载荷。单个圆锥轴颈的滑动轴承可以承受径向载荷与单向轴向载荷。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单个圆锥轴颈的滑动轴承只能承受单向轴向载荷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承受双向轴向载荷的滑动轴承。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包括带轴左圆锥体、带轴右圆锥体和轴承座;带轴左圆锥体和带轴右圆锥体的圆锥端面用螺纹连接,带轴左圆锥体和带轴右圆锥体的外圆锥面与轴承座之间滑动连接而成。
所述带轴左圆锥体和带轴右圆锥体的圆锥端面螺纹连接,是采用两圆锥的小端相对连接而成。
所述带轴左圆锥体和带轴右圆锥体的圆锥端面螺纹连接,是采用两圆锥的大端相对连接而成。
所述轴承座为整体式、左右剖分式或上下剖分式轴承座。
所述带轴左圆锥体和带轴右圆锥体的锥度为相同或不相同。
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由两个相对的圆锥滑动轴承配合而成,可以承受双向的轴向载荷。
2)利用轴颈和轴承座孔之间的流体动压力,不仅可以承受较大的径向载荷,而且可以承受双向的轴向载荷。
3)高速运转时的摩擦功率较小,安全可靠,结构加工简单,效果良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例图。
图2是本发明的第二种实施例图。
图3是本发明的第三种实施例图。
图4是滑动轴承单元的受力分析图。
图中:1、带轴左圆锥体,2、带轴右圆锥体,3、轴承座,4、右轴承座,5、左轴承座,6、下轴承座,7、上轴承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包括带轴左圆锥体1、带轴右圆锥体2和轴承座3;带轴左圆锥体1和带轴右圆锥体2的圆锥端面用螺纹连接,带轴左圆锥体1和带轴右圆锥体2的外圆锥面与轴承座3之间滑动连接而成。图1中是采用两圆锥的小端相对连接而成,轴承座为整体式结构。
如图2所示,带轴左圆锥体1和带轴右圆锥体2的圆锥端面螺纹连接,是采用两圆锥的大端相对连接而成,轴承座为左右剖分式结构,即由左轴承座5和右轴承座4组合而成。
如图3所示,带轴左圆锥体1和带轴右圆锥体2的圆锥端面螺纹连接,是采用两圆锥的大端相对连接而成,轴承座为上下剖分式结构,即由上轴承座7和下轴承座6组合而成。
以上三个实施例中的带轴左圆锥体1和带轴右圆锥体2的锥度为相同或不相同。
如图4所示,是滑动轴承在流体动压润滑过程中所受到的力的情况,主要受到径向力和轴向力,而这个轴向力的方向是双向的,不仅是向左还有向右的力,针对其中的一个方向进行单独分析,当轴承受到水平向右的轴向力的时候,由于油膜的存在给滑动轴承一个垂直于接触面的反向作用力,而这个方向作用力可以进行分解,分解成平行于轴向的力Px以及垂直于轴向Pa的力,平行于轴向的作用力Px和外加的轴向载荷Fa相互平衡;垂直于轴向的作用力Pa和外加的径向 载荷Fr相互平衡。由于本发明的相互对称性的存在,使得不论这外加轴向载荷是什么方向的,都能很好的平衡,从而确保了这个轴承结构的安全可靠性。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用来解释说明本发明,而不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制,在本发明的精神和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对本发明作出的任何修改和改变,都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承受双向轴向载荷的滑动轴承.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承受双向轴向载荷的滑动轴承.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承受双向轴向载荷的滑动轴承.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承受双向轴向载荷的滑动轴承.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承受双向轴向载荷的滑动轴承.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697059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4.02 CN 103697059 A (21)申请号 201310662632.X (22)申请日 2013.12.09 F16C 17/26(2006.01) (71)申请人 浙江大学 地址 310027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浙大路 38 号 (72)发明人 姚连英 汪久根 (74)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 司 33200 代理人 林怀禹 (54) 发明名称 承受双向轴向载荷的滑动轴承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承受双向轴向载荷的滑动 轴承。包括带轴左圆锥体、 带轴右圆锥体和轴承 座 ; 带。

2、轴左圆锥体和带轴右圆锥体的圆锥端面用 螺纹连接, 带轴左圆锥体和带轴右圆锥体的外圆 锥面与轴承座之间滑动连接而成。本发明不仅可 以承受较大的径向载荷, 而且可以承受双向的轴 向载荷。 利用轴颈和轴承孔之间的流体动压力, 可 以有效的承受当机械正常工作时产生的径向载荷 与双向轴向载荷 ; 并且圆锥形轴颈可以补偿轴承 表面磨损导致的径向间隙增大, 这种轴承在高速 运转时摩擦功率小、 结构简单, 润滑效果好。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2页 (10)申请公布号 。

3、CN 103697059 A CN 103697059 A 1/1 页 2 1. 一种承受双向轴向载荷的滑动轴承, 其特征在于 : 包括带轴左圆锥体、 带轴右圆锥 体和轴承座 ; 带轴左圆锥体和带轴右圆锥体的圆锥端面用螺纹连接, 带轴左圆锥体和带轴 右圆锥体的外圆锥面与轴承座之间滑动连接而成。 2. 根据权利要求 1 中所述的一种承受双向轴向载荷的滑动轴承,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带 轴左圆锥体和带轴右圆锥体的圆锥端面螺纹连接, 是采用两圆锥的小端相对连接而成。 3. 根据权利要求 1 中所述的一种承受双向轴向载荷的滑动轴承,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带 轴左圆锥体和带轴右圆锥体的圆锥端面螺纹连接,。

4、 是采用两圆锥的大端相对连接而成。 4. 根据权利要求 1 中所述的一种承受双向轴向载荷的滑动轴承,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轴 承座为整体式、 左右剖分式或上下剖分式轴承座。 5. 根据权利要求 1 中所述的一种承受双向轴向载荷的滑动轴承,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带 轴左圆锥体和带轴右圆锥体的锥度为相同或不相同。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697059 A 2 1/2 页 3 承受双向轴向载荷的滑动轴承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滑动轴承, 尤其是涉及一种承受双向轴向载荷的滑动轴承。 背景技术 0002 在滑动轴承中, 轴承孔与旋转的轴之间要存在收敛的楔形。形成液体动压润滑的 必要条件是。

5、 : 被润滑的两表面间必须有楔形间隙 ; 被润滑的两表面间必须连续充满具 有一定粘度的润滑油 ; 被润滑的两表面间必须有一定的相对滑动速度, 其运动方向必须 使润滑油由大口流进, 从小口流出。滑动轴承的雷诺方程, 如式 (1) 所示。 0003 0004 式 (1) 中, p 为流体动压力 ; h 为油膜厚度 ; u 为两表面平均卷吸速度 ; v 为两表面 平均侧向速度 ; 为润滑油粘度 ; 为润滑油密度 ; x 为圆周方向坐标 ; y 为轴承母线宽度 方向的坐标。 0005 径向滑动轴承只能承受半径方向的载荷, 而推力滑动轴承只能承受轴向载荷。单 个圆锥轴颈的滑动轴承可以承受径向载荷与单向轴。

6、向载荷。 发明内容 0006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单个圆锥轴颈的滑动轴承只能承受单向轴向载荷的问题, 本 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承受双向轴向载荷的滑动轴承。 0007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0008 本发明包括带轴左圆锥体、 带轴右圆锥体和轴承座 ; 带轴左圆锥体和带轴右圆锥 体的圆锥端面用螺纹连接, 带轴左圆锥体和带轴右圆锥体的外圆锥面与轴承座之间滑动连 接而成。 0009 所述带轴左圆锥体和带轴右圆锥体的圆锥端面螺纹连接, 是采用两圆锥的小端相 对连接而成。 0010 所述带轴左圆锥体和带轴右圆锥体的圆锥端面螺纹连接, 是采用两圆锥的大端相 对连接而成。 0011 所述轴承座为整体式、。

7、 左右剖分式或上下剖分式轴承座。 0012 所述带轴左圆锥体和带轴右圆锥体的锥度为相同或不相同。 0013 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 0014 1) 由两个相对的圆锥滑动轴承配合而成, 可以承受双向的轴向载荷。 0015 2) 利用轴颈和轴承座孔之间的流体动压力, 不仅可以承受较大的径向载荷, 而且 可以承受双向的轴向载荷。 0016 3) 高速运转时的摩擦功率较小, 安全可靠, 结构加工简单, 效果良好。 附图说明 说 明 书 CN 103697059 A 3 2/2 页 4 0017 图 1 是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例图。 0018 图 2 是本发明的第二种实施例图。 0019 图 3 是本。

8、发明的第三种实施例图。 0020 图 4 是滑动轴承单元的受力分析图。 0021 图中 : 1、 带轴左圆锥体, 2、 带轴右圆锥体, 3、 轴承座, 4、 右轴承座, 5、 左轴承座, 6、 下轴承座, 7、 上轴承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3 如图1所示, 本发明包括带轴左圆锥体1、 带轴右圆锥体2和轴承座3 ; 带轴左圆锥 体 1 和带轴右圆锥体 2 的圆锥端面用螺纹连接, 带轴左圆锥体 1 和带轴右圆锥体 2 的外圆 锥面与轴承座 3 之间滑动连接而成。图 1 中是采用两圆锥的小端相对连接而成, 轴承座为 整体式结构。 0024 。

9、如图 2 所示, 带轴左圆锥体 1 和带轴右圆锥体 2 的圆锥端面螺纹连接, 是采用两圆 锥的大端相对连接而成, 轴承座为左右剖分式结构, 即由左轴承座 5 和右轴承座 4 组合而 成。 0025 如图 3 所示, 带轴左圆锥体 1 和带轴右圆锥体 2 的圆锥端面螺纹连接, 是采用两圆 锥的大端相对连接而成, 轴承座为上下剖分式结构, 即由上轴承座 7 和下轴承座 6 组合而 成。 0026 以上三个实施例中的带轴左圆锥体 1 和带轴右圆锥体 2 的锥度为相同或不相同。 0027 如图 4 所示, 是滑动轴承在流体动压润滑过程中所受到的力的情况, 主要受到径 向力和轴向力, 而这个轴向力的方向。

10、是双向的, 不仅是向左还有向右的力, 针对其中的一个 方向进行单独分析, 当轴承受到水平向右的轴向力的时候, 由于油膜的存在给滑动轴承一 个垂直于接触面的反向作用力, 而这个方向作用力可以进行分解, 分解成平行于轴向的力 Px以及垂直于轴向 Pa的力, 平行于轴向的作用力 Px和外加的轴向载荷 Fa相互平衡 ; 垂直于 轴向的作用力 Pa和外加的径向载荷 Fr相互平衡。由于本发明的相互对称性的存在, 使得不 论这外加轴向载荷是什么方向的, 都能很好的平衡, 从而确保了这个轴承结构的安全可靠 性。 0028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用来解释说明本发明, 而不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制, 在本发明的 精神和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对本发明作出的任何修改和改变, 都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 围。 说 明 书 CN 103697059 A 4 1/2 页 5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697059 A 5 2/2 页 6 图 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697059 A 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工程元件或部件;为产生和保持机器或设备的有效运行的一般措施;一般绝热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