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井数据质量恢复方法及装置.pdf

上传人:a2 文档编号:617277 上传时间:2018-02-26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2.7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274809.9

申请日:

2013.07.02

公开号:

CN104278990A

公开日:

2015.01.14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21B 49/00申请日:20130702|||公开

IPC分类号:

E21B49/00; E21B47/26(2012.01)I

主分类号:

E21B49/00

申请人: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

发明人:

汤天知; 余春昊; 周军; 倪路桥; 刘伟

地址:

100007 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北大街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代理人:

江崇玉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井数据质量恢复方法及装置,属于测井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测井仪器测量得到的测井曲线及拉动所述测井仪器的绳索的张力曲线;根据绳索的张力曲线上相邻采样点的张力数据,获取所述张力曲线发生异常的异常深度段以及发生异常的张力数据变化幅度;根据所述异常深度段以及发生异常的张力数据变化幅度,获取张力曲线发生异常时异常深度段中各个采样点对应的真实深度;对所述测井曲线上与各个采样点对应的真实深度对应的测井数据进行恢复。本发明通过在测井作业中采用普遍常用的张力曲线作为数据恢复依据,不需要测量额外数据即可实现测井数据恢复,简单易行,同时也不需要增加额外设备,避免成本增加。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测井数据质量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测井仪器测量得到的测井曲线及拉动所述测井仪器的绳索的张力曲线;
根据绳索的张力曲线上相邻采样点的张力数据,获取所述张力曲线发生异常的异常深度段以及发生异常的张力数据变化幅度;
根据所述异常深度段以及发生异常的张力数据变化幅度,获取张力曲线发生异常时异常深度段中各个采样点对应的真实深度;
对所述测井曲线上与各个采样点对应的真实深度对应的测井数据进行恢复。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绳索的张力曲线上相邻采样点的张力数据,获取所述张力曲线发生异常的异常深度段以及发生异常的张力数据变化幅度包括:
当第i点张力数据变化量的绝对值大于第一预设阈值时,将第i对应深度确定为仪器解卡开始运行深度,异常张力数据变化幅度确定为第i点与相邻采样点的张力数据差值,其中,张力数据变化量的计算公式为(Ten[i]-Ten[i-1])/Ten[i],变化幅度的计算公式为Ten[i]-Ten[i-1],Ten[i]表示第i个采样点对应的张力数据,i∈N;
从第i点对应深度沿张力曲线向上寻找,当第j点张力数据变化量的绝对值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时,将第j点对应深度确定为异常深度段结束深度,其中,第二预设阈值小于第一预设阈值,张力数据变化量的计算公式为(Ten[j]-Ten[j-1])/Ten[j],Ten[j]表示第j个采样点对应的张力数据,j∈N;
从第i点对应深度沿张力曲线向下寻找,当第k点张力数据变化量的绝对值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时,将第k点对应深度确定为异常深度段起始深度,其中,第 二预设阈值小于第一预设阈值,张力数据变化量的计算公式为(Ten[k]-Ten[k-1])/Ten[k],Ten[k]表示第k个采样点对应的张力数据,k∈N。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异常深度段以及发生异常的张力数据变化幅度,获取张力曲线发生异常时异常深度段中各个采样点对应的真实深度包括:
根据异常深度段中各个采样点对应的预设窗长内多个采样点的张力数据,应用公式一,获取所述各个采样点的平均张力,其中,公式一为TenAvg[i]为第i个采样点的平均张力,2*WLen为窗长,i+n表示第i+n个采样点,i∈N,n∈Z;
根据所述各个采样点的平均张力,应用公式二获取所述各个采样点处仪器的加速度,其中,公式二为Az[i]=(Ten[i]-TenAvg[i])/m,Az[i]为异常段中仪器在第i个采样点的加速度,m为仪器质量;
根据所述各个采样点处仪器的加速度、应用公式三、公式四以及公式五,获取所述异常深度段中各个采样点对应的真实深度,其中公式三为Dep[N]-SDep=TotalDep,公式四为公式五为Dep含有m、Time常数,Dep[N]为异常深度段结束深度,SDep为异常深度段起始深度,TotalDep为异常深度段深度,Time为测井数据采样时间间隔,N为异常变化结束时的采样点,Speed[i]表示异常段中第i个采样点处仪器的速度,i,n∈N,且n<i。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测井曲线上与各个采样点对应的真实深度对应的测井数据进行恢复包括:
根据所述异常深度段中各个采样点对应的真实深度以及公式六,对异常深 度段中各个采样点真实深度对应的测井数据重采样插值进行初步恢复,其中公式六为OutData[(Dep[i]-SDep)/DepLevel]=InData[i],SDep为异常深度段起始深度,DepLevel为采样深度间隔,InData[i]为第i个采样点的测井数据,OutData[i]为第i个采样点的重采样测井数据,i∈N。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测井曲线上与各个采样点对应的真实深度对应的测井数据进行恢复还包括:在所述初步恢复后,对异常深度段的起始深度点进行平滑处理。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常规测井数据质量恢复或成像测井数据质量恢复。

7.
  一种测井数据质量恢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曲线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测井仪器测量得到的测井曲线及拉动所述测井仪器的绳索的张力曲线;
张力异常判断模块,用于根据绳索的张力曲线上相邻采样点的张力数据,获取所述张力曲线发生异常的异常深度段以及发生异常的张力数据变化幅度;
真实深度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异常深度段以及发生异常的张力数据变化幅度,获取张力曲线发生异常时异常深度段中各个采样点对应的真实深度;
测井数据恢复模块,用于对所述测井曲线上与各个采样点对应的真实深度对应的测井数据进行恢复。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张力异常判断模块包括:
变化幅度获取单元,用于当第i点张力数据变化量的绝对值大于第一预设阈值时,将第i对应深度确定为仪器解卡开始运行深度,异常张力数据变化幅度确定为第i点与相邻采样点的张力数据差值,其中,张力数据变化量的计算公式为 (Ten[i]-Ten[i-1])/Ten[i],变化幅度的计算公式为Ten[i]-Ten[i-1],Ten[i]表示第i个采样点对应的张力数据,i∈N;
结束深度获取单元,用于从第i点对应深度沿张力曲线向上寻找,当第j点张力数据变化量的绝对值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时,将第j点对应深度确定为异常深度段结束深度,其中,第二预设阈值小于第一预设阈值,张力数据变化量的计算公式为(Ten[j]-Ten[j-1])/Ten[j],Ten[j]表示第j个采样点对应的张力数据,j∈N;
起始深度获取单元,用于从第i点对应深度沿张力曲线向下寻找,当第k点张力数据变化量的绝对值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时,将第k点对应深度确定为异常深度段起始深度,其中,第二预设阈值小于第一预设阈值,张力数据变化量的计算公式为(Ten[k]-Ten[k-1])/Ten[k],Ten[k]表示第k个采样点对应的张力数据,k∈N。

9.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真实深度获取模块包括:
平均张力获取单元,用于根据异常深度段中各个采样点对应的预设窗长内多个采样点的张力数据,应用公式一,获取所述各个采样点的平均张力,其中,公式一为TenAvg[i]为第i个采样点的平均张力,2*WLen为窗长,i+n表示第i+n个采样点,i∈N,n∈Z;
加速度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各个采样点的平均张力,应用公式二获取所述各个采样点处仪器的加速度,其中,公式二为Az[i]=(Ten[i]-TenAvg[i])/m,Az[i]为异常段中仪器在第i个采样点的加速度,m为仪器质量;
真实深度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各个采样点处仪器的加速度、应用公式三、公式四以及公式五,获取所述异常深度段中各个采样点对应的真实深度,其中公式三为Dep[N]-SDep=TotalDep,公式四为公式五为Dep含有m、Time常数,Dep[N]为异常深度段结束深度,SDep为异常深度段起始深度,TotalDep为异常深度段深度,Time为测井 数据采样时间间隔,N为异常变化结束时的采样点,Speed[i]表示异常段中第i个采样点处仪器的速度,i,n∈N,且n<i。

10.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测井数据恢复模块包括:
初步恢复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异常深度段中各个采样点对应的真实深度以及公式六,对异常深度段中各个采样点真实深度对应的测井数据重采样插值进行初步恢复,其中公式六为OutData[(Dep[i]-SDep)/DepLevel]=InData[i],SDep为异常深度段起始深度,DepLevel为采样深度间隔,InData[i]为第i个采样点的测井数据,OutData[i]为第i个采样点的重采样测井数据,i∈N。

11.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测井数据恢复模块还包括:
平滑处理单元,用于在所述初步恢复后,对异常深度段的起始深度点进行平滑处理。

12.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应用于常规测井数据质量恢复或成像测井数据质量恢复。

说明书

测井数据质量恢复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测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测井数据质量恢复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测井数据是测井仪器在穿透地层的过程中,通过测量地层的电学、声学、放射性等物理响应得到的地层物理参数,主要用于判断地层的含油气特征。通常情况下,测井仪器在测量测井数据时需要处于匀速运动状态,以确保整个测量系统的误差稳定。
测井曲线用于记录测量过程中的井深与测量得到的测井数据之间对应关系。目前在测井领域,由于钻井越来越深,井孔控制的难度加大,造成井壁的不规则情况加剧,使得测井仪器在运动过程中经常出现非匀速运动状态,从而引起测井曲线的畸变,影响后期的处理和解释。
在现有技术中,一般利用仪器的加速度曲线对仪器在非匀速运动状态下测量得到的测井曲线进行恢复,这种方法精度相对较高。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仪器加速度曲线的测量需要增加专用的加速度测量仪器,使得仪器的总长度加长,导致仪器遇卡风险加大,同时也导致成本增加;二是加速度测量仪器操作比较繁琐,影响校正质量。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测井数据质量恢复方法。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测井数据质量恢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测井仪器测量得到的测井曲线及拉动所述测井仪器的绳索的张力曲线;
根据绳索的张力曲线上相邻采样点的张力数据,获取所述张力曲线发生异常的异常深度段以及发生异常的张力数据变化幅度;
根据所述异常深度段以及发生异常的张力数据变化幅度,获取张力曲线发生异常时异常深度段中各个采样点对应的真实深度;
对所述测井曲线上与各个采样点对应的真实深度对应的测井数据进行恢复。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测井数据质量恢复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曲线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测井仪器测量得到的测井曲线及拉动所述测井仪器的绳索的张力曲线;
张力异常判断模块,用于根据绳索的张力曲线上相邻采样点的张力数据,获取所述张力曲线发生异常的异常深度段以及发生异常的张力数据变化幅度;
真实深度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异常深度段以及发生异常的张力数据变化幅度,获取张力曲线发生异常时异常深度段中各个采样点对应的真实深度;
测井数据恢复模块,用于对所述测井曲线上与各个采样点对应的真实深度对应的测井数据进行恢复。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在测井作业中采用普遍常用的张力曲线作为数据恢复依据,不需要测量额外数据即可实现测井数据恢复,简单易行,同时也不需要增加额外设备,避免成本增加。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 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测井数据质量恢复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仪器异常时加速度曲线、张力曲线以及测量曲线的对应关系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异常深度段对比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异常测井曲线校正前后对比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正常仪器测井曲线与异常仪器校正后测井曲线对比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测井数据质量恢复方法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张力曲线中异常深度段起始深度点和结束深度点识别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测井曲线异常深度段的起始深度点A处校正前和未做平滑处理出现跳变台阶的对比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测井数据质量恢复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测井数据质量恢复方法流程图。参见图1,该实施例包括:
101、获取测井仪器测量得到的测井曲线及拉动测井仪器的绳索的张力曲线;
张力曲线用于记录测量过程中拉动仪器的绳索的张力数据与井深之间的对应关系,在现有技术中,张力曲线主要用于人为监控仪器的异常,但是不作为测井数据恢复的依据。
如图2所示,加速度曲线、张力曲线及测井曲线有一致性特点。当仪器被卡住时,仪器的加速度为零,拉动仪器的绳索的张力增加,仪器测量同一深度测井数据。仪器解卡后,随着深度的变化,仪器的加速度曲线首先有很大的波动,然后逐渐恢复正常,拉动仪器的绳索的张力逐渐减小,最后恢复至正常,测井曲线上的测井数据开始变动。由于加速度曲线、张力曲线以及测井曲线有一致性特点,因此利用张力曲线可以对测井数据进行恢复。
102、根据绳索的张力曲线上相邻采样点的张力数据,获取该张力曲线发生异常的异常深度段以及发生异常的张力数据变化幅度;
本发明实施例分别获取拉动仪器的绳索在各个采样点的张力数据,并计算相邻采样点张力的差值,根据相邻采样点张力数据的变化量是否大于预设阈值,来确定仪器是否正常。当相邻采样点张力数据的变化量大于预设阈值时,认为仪器异常。
如图3所示,图3(a)中实线为张力曲线,虚线为张力曲线的异常识别曲线,从识别结果可以看出,在张力曲线被识别曲线框住部分出现异常,同时图3(b)中的测井曲线在相同深度段也出现异常。因此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张力曲线可以准确识别异常深度段的范围。
103、根据该异常深度段以及发生异常的张力数据变化幅度,获取张力曲线发生异常时异常深度段中各个采样点对应的真实深度;
由于张力曲线与测井曲线具有一致性,当张力曲线异常时,测量仪器被卡住,仪器测量的是同一深度的测井数据,测井数据与实际采样点深度不符。因此本发明实施例需要获取异常深度段中各个采样点的真实深度。
104、对测井曲线上与各个采样点对应的真实深度对应的测井数据进行恢复。
如图4所示,图4(a)为测井数据校正恢复前测井曲线,图4(b)为测井数据校正恢复后测井曲线,异常深度段的测井数据校正后消除了因仪器运动异常产生的层位,提高了数据的质量
如图5所示,图5(b)是仪器2在仪器1测量的同一口井、同一深度段的测量数据,仪器2测量时没有出现异常,数据正常。将图5(a)中校正后数据和图5(b)中正常数据相比,二者有很好的一致性,因此本发明实施例能够恢复真实的地质信息,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本发明通过在测井作业中采用普遍常用的张力曲线作为数据恢复依据,不需要测量额外数据即可实现测井数据恢复,简单易行,同时也不需要增加额外设备,避免成本增加。
可选地,根据绳索的张力曲线上相邻采样点的张力数据,获取所述张力曲线发生异常的异常深度段以及发生异常的张力数据变化幅度包括:
当第i点张力数据变化量的绝对值大于第一预设阈值时,将第i对应深度确定为仪器解卡开始运行深度,异常张力数据变化幅度确定为第i点与相邻采样点的张力数据差值,其中,张力数据变化量的计算公式为(Ten[i]-Ten[i-1])/Ten[i],变化幅度的计算公式为Ten[i]-Ten[i-1],Ten[i]表示第i个采样点对应的张力数据,i∈N;
从第i点对应深度沿张力曲线向上寻找,当第j点张力数据变化量的绝对值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时,将第j点对应深度确定为异常深度段结束深度,其中,第二预设阈值小于第一预设阈值,张力数据变化量的计算公式为(Ten[j]-Ten[j-1])/Ten[j],Ten[j]表示第j个采样点对应的张力数据,j∈N;
从第i点对应深度沿张力曲线向下寻找,当第k点张力数据变化量的绝对值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时,将第k点对应深度确定为异常深度段起始深度,其中,第二预设阈值小于第一预设阈值,张力数据变化量的计算公式为(Ten[k]-Ten[k-1])/Ten[k],Ten[k]表示第k个采样点对应的张力数据,k∈N。
可选地,根据所述异常深度段以及发生异常的张力数据变化幅度,获取张力曲线发生异常时异常深度段中各个采样点对应的真实深度包括:
根据异常深度段中各个采样点对应的预设窗长内多个采样点的张力数据,应用公式一,获取所述各个采样点的平均张力,其中,公式一为TenAvg[i]为第i个采样点的平均张力,2*WLen为窗长,i+n表示第i+n个采样点,i∈N,n∈Z;
根据所述各个采样点的平均张力,应用公式二获取所述各个采样点处仪器的加速度,其中,公式二为Az[i]=(Ten[i]-TenAvg[i])/m,Az[i]为异常段中仪器在第i个采样点的加速度,m为仪器质量;
根据所述各个采样点处仪器的加速度、应用公式三、公式四以及公式五,获取所述异常深度段中各个采样点对应的真实深度,其中公式三为Dep[N]-SDep=TotalDep,公式四为公式五为Dep含有m、Time常数,Dep[N]为异常深度段结束深度,SDep为异常深度段起始深度,TotalDep为异常深度段深度,Time为测井数据采样时间间隔,N为异常变化结束时的采样点,Speed[i]表示异常段中第i个采样点处仪器的速度,i,n∈N,且n<i。
可选地,对所述测井曲线上与各个采样点对应的真实深度对应的测井数据进行恢复包括:
根据所述异常深度段中各个采样点对应的真实深度以及公式六,对异常深度段中各个采样点真实深度对应的测井数据重采样插值进行初步恢复,其中公式六为OutData[(Dep[i]-SDep)/DepLevel]=InData[i],SDep为异常深度段起始深度,DepLevel为采样深度间隔,InData[i]为第i个采样点的测井数据,OutData[i]为第i个采样点的重采样测井数据,i∈N。
可选地,对所述测井曲线上与各个采样点对应的真实深度对应的测井数据进行恢复还包括:在所述初步恢复后,对异常深度段的起始深度点进行平滑处理。
可选地,所述方法应用于常规测井数据质量恢复或成像测井数据质量恢复。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测井数据质量恢复方法流程图。参见图6,该实施例包括:
601、获取测井仪器测量得到的测井曲线及拉动测井仪器的绳索的张力曲线;步骤601与步骤201实现方法相同,在这里不再重复叙述。
602、当第i点张力数据变化量的绝对值大于第一预设阈值时,将第i对应深度确定为仪器解卡开始运行深度,异常张力数据变化幅度确定为第i点与相邻采样点的张力数据差值,其中,张力数据变化量的计算公式为(Ten[i]-Ten[i-1])/Ten[i],变化幅度的计算公式为Ten[i]-Ten[i-1],Ten[i]表示第i个采样点对应的张力数据,i∈N;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分别获取拉动仪器的绳索在各个采样点处的张力数据Ten[i],并计算相邻采样点处张力的差值Ten[i]-Ten[i-1],根据张力数据的变化量是否大于第一预设阈值来确定张力曲线是否异常,当张力数据(Ten[i]-Ten[i-1])/Ten[i]的绝对值大于第一预设阈值时,认为仪器解卡开始运行,将第i点与相邻采样点张力数据差值Ten[i]-Ten[i-1]确定为异常张力数据变化幅度。
如图7所示,深度B对应的采样点处的张力数据变化量大于第一预设阈值,认为仪器解卡开始运行,将深度点B处采样点i与相邻采样点的张力数据差值确定为张力数据变化幅度。
603、从第i点对应深度沿张力曲线向上寻找,当第j点张力数据变化量的绝对值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时,将第j点对应深度确定为异常深度段结束深度,其中,第二预设阈值小于第一预设阈值,张力数据变化量的计算公式为(Ten[j]-Ten[j-1])/Ten[j],Ten[j]表示第j个采样点对应的张力数据,j∈N;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异常张力数据变化幅度确定为第i点与相邻采样点的张力数据差值时,从第i点对应深度沿张力曲线向上依次获取采样点处张力数据Ten[j],并根据相邻采样点的张力数据变化量是否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来确定仪器是否恢复正常运行,即当张力数据(Ten[j]-Ten[j-1])/Ten[j]的绝对值小于第二预设 阈值时,认为仪器恢复正常运行,将第j点对应深度确定为异常深度段结束深度,其中,第二预设阈值小于第一预设阈值。
如图7所示,从深度B沿张力曲线向上寻找,深度点C对应的采样点处的张力数据变化量小于第二预设阈值,认为仪器恢复正常运行,将深度点B确定为异常深度段结束深度。
604、从第i点对应深度沿张力曲线向下寻找,当第k点张力数据变化量的绝对值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时,将第k点对应深度确定为异常深度段起始深度,其中,张力数据变化量的计算公式为(Ten[k]-Ten[k-1])/Ten[k],Ten[k]表示第k个采样点对应的张力数据,k∈N;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异常张力数据变化幅度确定为i点与相邻采样点的张力数据差值时,从第i点对应深度沿张力曲线向下依次获取采样点处张力数据Ten[k],并根据相邻采样点的张力数据变化量是否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来确定仪器是否发生异常,即当张力数据(Ten[k]-Ten[k-1])/Ten[k]的绝对值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时,认为仪器开始发生异常,将第k点对应深度确定为异常深度段开始深度,其中,第二预设阈值小于第一预设阈值。
如图7所示,从深度B沿张力曲线向下寻找,深度点A对应的采样点处的张力数据变化量小于第二预设阈值,认为仪器开始发生异常,将深度点A确定为异常深度段起始深度。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也可以先执行步骤604,再执行步骤603,本发明不做限定,由开发人员自行安排。
605、根据异常深度段中各个采样点对应的预设窗长内多个采样点的张力数据,应用公式一,获取各个采样点的平均张力,其中,公式一为TenAvg[i]为第i个采样点的平均张力,2*WLen为窗长,i+n表示第i+n个采样点,i∈N,n∈Z;
窗长是为了获取采样点处绳索的平均张力所选取的采样点间距个数。窗长 的取值可由开发人员自行决定,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为了提高精度,以窗长内多个采样点的平均张力作为第i个采样点处绳索的张力,实际上也可以直接使用第i点处绳索张力。
606、根据各个采样点的平均张力,应用公式二获取各个采样点处仪器的加速度,其中,公式二为Az[i]=(Ten[i]-TenAvg[i])/m,Az[i]为异常段中仪器在第i个采样点的加速度,m为仪器质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异常深度段包括仪器遇卡段和仪器解卡后的恢复段,仪器在遇卡段时,仪器被卡住没有运动,加速度为0。仪器在恢复段为加速度运动状态,根据各个采样点的平均张力TenAvg[i],仪器质量m,应用公式二Az[i]=(Ten[i]-TenAvg[i])/m,可获取各个采样点处仪器的加速度,其中,Az[i]为异常段中仪器在第i个采样点的加速度。
607、根据各个采样点处仪器的加速度、应用公式三、公式四以及公式五,获取异常深度段中各个采样点对应的真实深度,其中公式三为Dep[N]-SDep=TotalDep,公式四为公式五为Dep含有m、Time常数,Dep[N]为异常深度段结束深度,SDep为异常深度段起始深度,TotalDep为异常深度段深度,Time为测井数据采样时间间隔,N为异常变化结束时的采样点,Speed[i]表示异常段中第i个采样点处仪器的速度,i,n∈N,且n<i。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Dep表示深度,含有m、Time常数,Time为测井数据采样时间间隔,Dep[N]为异常深度段结束深度,N为异常变化结束时的采样点,SDep为异常深度段起始深度,TotalDep为异常深度段深度,由于总深度不变,应用公式三Dep[N]-SDep=TotalDep,可获取常数m和Time的总影响。
又Speed[i]表示异常段中第i个采样点处仪器的速度,应用公式四可获取第i个采样点处仪器的速度,其中Az[n]为异常段中仪器在第n个采样点的加速度。
根据获取的常数m和Time的总影响以及异常段中第i个采样点处仪器的速度Speed[i],应用公式五可获取异常深度段中各个采样点对应的真实深度Dep[i]。
608、根据异常深度段中各个采样点对应的真实深度以及公式六,对异常深度段中各个采样点真实深度对应的测井数据重采样插值进行初步恢复,其中公式六为OutData[(Dep[i]-SDep)/DepLevel]=InData[i],SDep为异常深度段起始深度,DepLevel为采样深度间隔,InData[i]为第i个采样点的测井数据,OutData[i]为第i个采样点的重采样测井数据,i∈N。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对异常深度段测井数据重采样插值进行初步恢复,例如,假设仪器正常时在异常深度段采样点有10个,但仪器异常时,由于仪器在遇卡段不动,重复采集同一深度的测井数据,而仪器解卡后为加速度运动状态,在遇卡段仪器只能采集7个采样点的测井数据,本发明实施例将恢复段采集的7个采样点的测井数据恢复到整个异常段,并且对空白值进行插值,对测井数据进行初步恢复。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对测井曲线上测井数据进行插值可以采用平均值法、拉格朗日插值法以及牛顿插值法等方法。
609、在初步恢复后,对异常深度段的起始深度点进行平滑处理。
由于插值后异常深度段的起始深度点处易出现跳变,为了减少数据突变,本发明实施例需要对异常深度段的起始深度点处作平滑处理。
如图8所示,图8(a)为测井曲线异常深度段的起始深度点A处校正前示意图,图8(b)为测井曲线异常深度段的起始深度点A处插值重采样未平滑处理时出现跳变台阶示意图。
本发明实施例不仅能够对常规测井曲线进行质量恢复处理,还能够推广应用到成像测井等多维测井曲线的质量恢复处理,静止测量为测井仪器在同一深度点重复测量很多次,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不适用于静止测量的测井数据质量恢复处理。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测井数据质量恢复装置结构示意图。参见图9,该实施例包括:曲线数据获取模块91、张力异常判断模块92、真实深度获取模块93以及测井数据恢复模块94。
曲线数据获取模块91用于获取测井仪器测量得到的测井曲线及拉动该测井仪器的绳索的张力曲线。张力异常判断模块92与曲线数据获取模块91相连,张力异常判断模块92用于根据绳索的张力曲线上相邻采样点的张力数据,获取该张力曲线发生异常的异常深度段以及发生异常的张力数据变化幅度。真实深度获取模块93与张力异常判断模块92相连,真实深度获取模块93用于根据该异常深度段以及发生异常的张力数据变化幅度,获取张力曲线发生异常时异常深度段中各个采样点对应的真实深度。测井数据恢复模块94与真实深度获取模块93相连,测井数据恢复模块94用于对该测井曲线上与各个采样点对应的真实深度对应的测井数据进行恢复。
可选地,张力异常判断模块92包括:变化幅度获取单元921、结束深度获取单元922以及起始深度获取单元923。
变化幅度获取单元921用于当第i点张力数据变化量的绝对值大于第一预设阈值时,将第i对应深度确定为仪器解卡开始运行深度,异常张力数据变化幅度确定为第i点与相邻采样点的张力数据差值,其中,张力数据变化量的计算公式为(Ten[i]-Ten[i-1])/Ten[i],变化幅度的计算公式为Ten[i]-Ten[i-1],Ten[i]表示第i个采样点对应的张力数据,i∈N。结束深度获取单元922与变化幅度获取单元921相连,结束深度获取单元922用于从第i点对应深度沿张力曲线向上寻找,当第j点张力数据变化量的绝对值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时,将第j点对应深度确定为异常深度段结束深度,其中,第二预设阈值小于第一预设阈值,张力数据变化量 的计算公式为(Ten[j]-Ten[j-1])/Ten[j],Ten[j]表示第j个采样点对应的张力数据,j∈N。起始深度获取单元923与变化幅度获取单元921相连,起始深度获取单元923用于从第i点对应深度沿张力曲线向下寻找,当第k点张力数据变化量的绝对值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时,将第k点对应深度确定为异常深度段起始深度,其中,第二预设阈值小于第一预设阈值,张力数据变化量的计算公式为(Ten[k]-Ten[k-1])/Ten[k],Ten[k]表示第k个采样点对应的张力数据,k∈N。
可选地,真实深度获取模块93包括:平均张力获取单元931、加速度获取单元932以及真实深度获取单元933。
平均张力获取单元931用于根据异常深度段中各个采样点对应的预设窗长内多个采样点的张力数据,应用公式一,获取该各个采样点的平均张力,其中,公式一为TenAvg[i]为第i个采样点的平均张力,2*WLen为窗长,i+n表示第i+n个采样点,i∈N,n∈Z。加速度获取单元932与平均张力获取单元931相连,加速度获取单元932用于根据该各个采样点的平均张力,应用公式二获取该各个采样点处仪器的加速度,其中,公式二为Az[i]=(Ten[i]-TenAvg[i])/m,Az[i]为异常段中仪器在第i个采样点的加速度,m为仪器质量。真实深度获取单元933与加速度获取单元932相连,真实深度获取单元933用于根据该各个采样点处仪器的加速度、应用公式三、公式四以及公式五,获取该异常深度段中各个采样点对应的真实深度,其中公式三为Dep[N]-SDep=TotalDep,公式四为公式五为Dep含有m、Time常数,Dep[N]为异常深度段结束深度,SDep为异常深度段起始深度,TotalDep为异常深度段深度,Time为测井数据采样时间间隔,N为异常变化结束时的采样点,Speed[i]表示异常段中第i个采样点处仪器的速度,i,n∈N,且n<i。
可选地,测井数据恢复模块94包括初步恢复单元941。
初步恢复单元941用于根据该异常深度段中各个采样点对应的真实深度以及公式六,对异常深度段中各个采样点真实深度对应的测井数据重采样插值进行初步恢复,其中公式六为OutData[(Dep[i]-SDep)/DepLevel]=InData[i],SDep为异常深度段起始深度,DepLevel为采样深度间隔,InData[i]为第i个采样点的测井数据,OutData[i]为第i个采样点的重采样测井数据,i∈N。
可选地,测井数据恢复模块94还包括平滑处理单元942。
平滑处理单元942与上述初步恢复单元941相连,平滑处理单元942用于在该初步恢复后,对异常深度段的起始深度点进行平滑处理。
可选地,该测井数据质量恢复装置可以应用于常规测井数据质量恢复,也可以应用于成像测井数据质量恢复。
本发明通过在测井作业中采用普遍常用的张力曲线作为数据恢复依据,不需要测量额外数据即可实现测井数据恢复,简单易行,同时也不需要增加额外设备,避免成本增加。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测井数据质量恢复装置在恢复测井数据质量时,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测井数据质量恢复的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 保护范围之内。

测井数据质量恢复方法及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测井数据质量恢复方法及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测井数据质量恢复方法及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测井数据质量恢复方法及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井数据质量恢复方法及装置.pdf(1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278990A43申请公布日20150114CN104278990A21申请号201310274809922申请日20130702E21B49/00200601E21B47/2620120171申请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地址100007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北大街9号申请人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72发明人汤天知余春昊周军倪路桥刘伟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138代理人江崇玉54发明名称测井数据质量恢复方法及装置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井数据质量恢复方法及装置,属于测井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测井仪器测量得到的测井曲线及拉动所述测井仪器的。

2、绳索的张力曲线;根据绳索的张力曲线上相邻采样点的张力数据,获取所述张力曲线发生异常的异常深度段以及发生异常的张力数据变化幅度;根据所述异常深度段以及发生异常的张力数据变化幅度,获取张力曲线发生异常时异常深度段中各个采样点对应的真实深度;对所述测井曲线上与各个采样点对应的真实深度对应的测井数据进行恢复。本发明通过在测井作业中采用普遍常用的张力曲线作为数据恢复依据,不需要测量额外数据即可实现测井数据恢复,简单易行,同时也不需要增加额外设备,避免成本增加。51INTCL权利要求书3页说明书9页附图5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3页说明书9页附图5页10申请公布号CN1。

3、04278990ACN104278990A1/3页21一种测井数据质量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测井仪器测量得到的测井曲线及拉动所述测井仪器的绳索的张力曲线;根据绳索的张力曲线上相邻采样点的张力数据,获取所述张力曲线发生异常的异常深度段以及发生异常的张力数据变化幅度;根据所述异常深度段以及发生异常的张力数据变化幅度,获取张力曲线发生异常时异常深度段中各个采样点对应的真实深度;对所述测井曲线上与各个采样点对应的真实深度对应的测井数据进行恢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绳索的张力曲线上相邻采样点的张力数据,获取所述张力曲线发生异常的异常深度段以及发生异常的张力数据变化幅。

4、度包括当第I点张力数据变化量的绝对值大于第一预设阈值时,将第I对应深度确定为仪器解卡开始运行深度,异常张力数据变化幅度确定为第I点与相邻采样点的张力数据差值,其中,张力数据变化量的计算公式为TENITENI1/TENI,变化幅度的计算公式为TENITENI1,TENI表示第I个采样点对应的张力数据,IN;从第I点对应深度沿张力曲线向上寻找,当第J点张力数据变化量的绝对值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时,将第J点对应深度确定为异常深度段结束深度,其中,第二预设阈值小于第一预设阈值,张力数据变化量的计算公式为TENJTENJ1/TENJ,TENJ表示第J个采样点对应的张力数据,JN;从第I点对应深度沿张力曲线向。

5、下寻找,当第K点张力数据变化量的绝对值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时,将第K点对应深度确定为异常深度段起始深度,其中,第二预设阈值小于第一预设阈值,张力数据变化量的计算公式为TENKTENK1/TENK,TENK表示第K个采样点对应的张力数据,KN。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异常深度段以及发生异常的张力数据变化幅度,获取张力曲线发生异常时异常深度段中各个采样点对应的真实深度包括根据异常深度段中各个采样点对应的预设窗长内多个采样点的张力数据,应用公式一,获取所述各个采样点的平均张力,其中,公式一为TENAVGI为第I个采样点的平均张力,2WLEN为窗长,IN表示第IN个采样点,IN,NZ。

6、;根据所述各个采样点的平均张力,应用公式二获取所述各个采样点处仪器的加速度,其中,公式二为AZITENITENAVGI/M,AZI为异常段中仪器在第I个采样点的加速度,M为仪器质量;根据所述各个采样点处仪器的加速度、应用公式三、公式四以及公式五,获取所述异常深度段中各个采样点对应的真实深度,其中公式三为DEPNSDEPTOTALDEP,公式四为公式五为DEP含有M、TIME常数,DEPN为异常深度段结束深度,SDEP为异常深度段起始深度,TOTALDEP为异常深度段深度,TIME为测井数据采样时间间隔,N为异常变化结束时的采样点,SPEEDI表示异常段中第I个采样点处仪器的速度,I,NN,且N。

7、I。权利要求书CN104278990A2/3页3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测井曲线上与各个采样点对应的真实深度对应的测井数据进行恢复包括根据所述异常深度段中各个采样点对应的真实深度以及公式六,对异常深度段中各个采样点真实深度对应的测井数据重采样插值进行初步恢复,其中公式六为OUTDATADEPISDEP/DEPLEVELINDATAI,SDEP为异常深度段起始深度,DEPLEVEL为采样深度间隔,INDATAI为第I个采样点的测井数据,OUTDATAI为第I个采样点的重采样测井数据,IN。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测井曲线上与各个采样点对应的真实深度对应的测。

8、井数据进行恢复还包括在所述初步恢复后,对异常深度段的起始深度点进行平滑处理。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常规测井数据质量恢复或成像测井数据质量恢复。7一种测井数据质量恢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曲线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测井仪器测量得到的测井曲线及拉动所述测井仪器的绳索的张力曲线;张力异常判断模块,用于根据绳索的张力曲线上相邻采样点的张力数据,获取所述张力曲线发生异常的异常深度段以及发生异常的张力数据变化幅度;真实深度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异常深度段以及发生异常的张力数据变化幅度,获取张力曲线发生异常时异常深度段中各个采样点对应的真实深度;测井数据恢复模块,用于对。

9、所述测井曲线上与各个采样点对应的真实深度对应的测井数据进行恢复。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张力异常判断模块包括变化幅度获取单元,用于当第I点张力数据变化量的绝对值大于第一预设阈值时,将第I对应深度确定为仪器解卡开始运行深度,异常张力数据变化幅度确定为第I点与相邻采样点的张力数据差值,其中,张力数据变化量的计算公式为TENITENI1/TENI,变化幅度的计算公式为TENITENI1,TENI表示第I个采样点对应的张力数据,IN;结束深度获取单元,用于从第I点对应深度沿张力曲线向上寻找,当第J点张力数据变化量的绝对值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时,将第J点对应深度确定为异常深度段结束深度,其中,。

10、第二预设阈值小于第一预设阈值,张力数据变化量的计算公式为TENJTENJ1/TENJ,TENJ表示第J个采样点对应的张力数据,JN;起始深度获取单元,用于从第I点对应深度沿张力曲线向下寻找,当第K点张力数据变化量的绝对值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时,将第K点对应深度确定为异常深度段起始深度,其中,第二预设阈值小于第一预设阈值,张力数据变化量的计算公式为TENKTENK1/TENK,TENK表示第K个采样点对应的张力数据,KN。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真实深度获取模块包括平均张力获取单元,用于根据异常深度段中各个采样点对应的预设窗长内多个采样点的张力数据,应用公式一,获取所述各个采样点的平均。

11、张力,其中,公式一为权利要求书CN104278990A3/3页4TENAVGI为第I个采样点的平均张力,2WLEN为窗长,IN表示第IN个采样点,IN,NZ;加速度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各个采样点的平均张力,应用公式二获取所述各个采样点处仪器的加速度,其中,公式二为AZITENITENAVGI/M,AZI为异常段中仪器在第I个采样点的加速度,M为仪器质量;真实深度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各个采样点处仪器的加速度、应用公式三、公式四以及公式五,获取所述异常深度段中各个采样点对应的真实深度,其中公式三为DEPNSDEPTOTALDEP,公式四为公式五为DEP含有M、TIME常数,DEPN为异常深度段。

12、结束深度,SDEP为异常深度段起始深度,TOTALDEP为异常深度段深度,TIME为测井数据采样时间间隔,N为异常变化结束时的采样点,SPEEDI表示异常段中第I个采样点处仪器的速度,I,NN,且NI。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测井数据恢复模块包括初步恢复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异常深度段中各个采样点对应的真实深度以及公式六,对异常深度段中各个采样点真实深度对应的测井数据重采样插值进行初步恢复,其中公式六为OUTDATADEPISDEP/DEPLEVELINDATAI,SDEP为异常深度段起始深度,DEPLEVEL为采样深度间隔,INDATAI为第I个采样点的测井数据,OUTDATAI。

13、为第I个采样点的重采样测井数据,IN。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测井数据恢复模块还包括平滑处理单元,用于在所述初步恢复后,对异常深度段的起始深度点进行平滑处理。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应用于常规测井数据质量恢复或成像测井数据质量恢复。权利要求书CN104278990A1/9页5测井数据质量恢复方法及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测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测井数据质量恢复方法及装置。背景技术0002测井数据是测井仪器在穿透地层的过程中,通过测量地层的电学、声学、放射性等物理响应得到的地层物理参数,主要用于判断地层的含油气特征。通常情况下,测井仪器在测量测井。

14、数据时需要处于匀速运动状态,以确保整个测量系统的误差稳定。0003测井曲线用于记录测量过程中的井深与测量得到的测井数据之间对应关系。目前在测井领域,由于钻井越来越深,井孔控制的难度加大,造成井壁的不规则情况加剧,使得测井仪器在运动过程中经常出现非匀速运动状态,从而引起测井曲线的畸变,影响后期的处理和解释。0004在现有技术中,一般利用仪器的加速度曲线对仪器在非匀速运动状态下测量得到的测井曲线进行恢复,这种方法精度相对较高。0005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0006一是仪器加速度曲线的测量需要增加专用的加速度测量仪器,使得仪器的总长度加长,导致仪器遇卡风险加大,同时。

15、也导致成本增加;二是加速度测量仪器操作比较繁琐,影响校正质量。发明内容0007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测井数据质量恢复方法。所述技术方案如下0008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测井数据质量恢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0009获取测井仪器测量得到的测井曲线及拉动所述测井仪器的绳索的张力曲线;0010根据绳索的张力曲线上相邻采样点的张力数据,获取所述张力曲线发生异常的异常深度段以及发生异常的张力数据变化幅度;0011根据所述异常深度段以及发生异常的张力数据变化幅度,获取张力曲线发生异常时异常深度段中各个采样点对应的真实深度;0012对所述测井曲线上与各个采样点对应的真实深度对应的测井数据进行。

16、恢复。0013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测井数据质量恢复装置,所述装置包括0014曲线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测井仪器测量得到的测井曲线及拉动所述测井仪器的绳索的张力曲线;0015张力异常判断模块,用于根据绳索的张力曲线上相邻采样点的张力数据,获取所述张力曲线发生异常的异常深度段以及发生异常的张力数据变化幅度;0016真实深度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异常深度段以及发生异常的张力数据变化幅度,获取张力曲线发生异常时异常深度段中各个采样点对应的真实深度;0017测井数据恢复模块,用于对所述测井曲线上与各个采样点对应的真实深度对应的说明书CN104278990A2/9页6测井数据进行恢复。0018本发明实施例。

17、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0019本发明通过在测井作业中采用普遍常用的张力曲线作为数据恢复依据,不需要测量额外数据即可实现测井数据恢复,简单易行,同时也不需要增加额外设备,避免成本增加。附图说明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002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测井数据质量恢复方法流程图;0022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仪器异常时加速度曲线、张力曲线以及测量曲线的对应关系示意图;002。

18、3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异常深度段对比示意图;0024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异常测井曲线校正前后对比示意图;0025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正常仪器测井曲线与异常仪器校正后测井曲线对比示意图;0026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测井数据质量恢复方法流程图;0027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张力曲线中异常深度段起始深度点和结束深度点识别示意图;0028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测井曲线异常深度段的起始深度点A处校正前和未做平滑处理出现跳变台阶的对比示意图;0029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测井数据质量恢复装置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30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

19、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003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测井数据质量恢复方法流程图。参见图1,该实施例包括0032101、获取测井仪器测量得到的测井曲线及拉动测井仪器的绳索的张力曲线;0033张力曲线用于记录测量过程中拉动仪器的绳索的张力数据与井深之间的对应关系,在现有技术中,张力曲线主要用于人为监控仪器的异常,但是不作为测井数据恢复的依据。0034如图2所示,加速度曲线、张力曲线及测井曲线有一致性特点。当仪器被卡住时,仪器的加速度为零,拉动仪器的绳索的张力增加,仪器测量同一深度测井数据。仪器解卡后,随着深度的变化,仪器的加速度曲线首先有很大的波动,然后逐渐恢复正常,拉动仪器的绳索的张力。

20、逐渐减小,最后恢复至正常,测井曲线上的测井数据开始变动。由于加速度曲线、张力曲线以及测井曲线有一致性特点,因此利用张力曲线可以对测井数据进行恢复。说明书CN104278990A3/9页70035102、根据绳索的张力曲线上相邻采样点的张力数据,获取该张力曲线发生异常的异常深度段以及发生异常的张力数据变化幅度;0036本发明实施例分别获取拉动仪器的绳索在各个采样点的张力数据,并计算相邻采样点张力的差值,根据相邻采样点张力数据的变化量是否大于预设阈值,来确定仪器是否正常。当相邻采样点张力数据的变化量大于预设阈值时,认为仪器异常。0037如图3所示,图3A中实线为张力曲线,虚线为张力曲线的异常识别曲。

21、线,从识别结果可以看出,在张力曲线被识别曲线框住部分出现异常,同时图3B中的测井曲线在相同深度段也出现异常。因此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张力曲线可以准确识别异常深度段的范围。0038103、根据该异常深度段以及发生异常的张力数据变化幅度,获取张力曲线发生异常时异常深度段中各个采样点对应的真实深度;0039由于张力曲线与测井曲线具有一致性,当张力曲线异常时,测量仪器被卡住,仪器测量的是同一深度的测井数据,测井数据与实际采样点深度不符。因此本发明实施例需要获取异常深度段中各个采样点的真实深度。0040104、对测井曲线上与各个采样点对应的真实深度对应的测井数据进行恢复。0041如图4所示,图4A为测井数据。

22、校正恢复前测井曲线,图4B为测井数据校正恢复后测井曲线,异常深度段的测井数据校正后消除了因仪器运动异常产生的层位,提高了数据的质量0042如图5所示,图5B是仪器2在仪器1测量的同一口井、同一深度段的测量数据,仪器2测量时没有出现异常,数据正常。将图5A中校正后数据和图5B中正常数据相比,二者有很好的一致性,因此本发明实施例能够恢复真实的地质信息,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0043本发明通过在测井作业中采用普遍常用的张力曲线作为数据恢复依据,不需要测量额外数据即可实现测井数据恢复,简单易行,同时也不需要增加额外设备,避免成本增加。0044可选地,根据绳索的张力曲线上相邻采样点的张力数据,获取所述张力。

23、曲线发生异常的异常深度段以及发生异常的张力数据变化幅度包括0045当第I点张力数据变化量的绝对值大于第一预设阈值时,将第I对应深度确定为仪器解卡开始运行深度,异常张力数据变化幅度确定为第I点与相邻采样点的张力数据差值,其中,张力数据变化量的计算公式为TENITENI1/TENI,变化幅度的计算公式为TENITENI1,TENI表示第I个采样点对应的张力数据,IN;0046从第I点对应深度沿张力曲线向上寻找,当第J点张力数据变化量的绝对值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时,将第J点对应深度确定为异常深度段结束深度,其中,第二预设阈值小于第一预设阈值,张力数据变化量的计算公式为TENJTENJ1/TENJ,TEN。

24、J表示第J个采样点对应的张力数据,JN;0047从第I点对应深度沿张力曲线向下寻找,当第K点张力数据变化量的绝对值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时,将第K点对应深度确定为异常深度段起始深度,其中,第二预设阈值小于第一预设阈值,张力数据变化量的计算公式为TENKTENK1/TENK,TENK表示第K个采样点对应的张力数据,KN。0048可选地,根据所述异常深度段以及发生异常的张力数据变化幅度,获取张力曲线说明书CN104278990A4/9页8发生异常时异常深度段中各个采样点对应的真实深度包括0049根据异常深度段中各个采样点对应的预设窗长内多个采样点的张力数据,应用公式一,获取所述各个采样点的平均张力,其中。

25、,公式一为TENAVGI为第I个采样点的平均张力,2WLEN为窗长,IN表示第IN个采样点,IN,NZ;0050根据所述各个采样点的平均张力,应用公式二获取所述各个采样点处仪器的加速度,其中,公式二为AZITENITENAVGI/M,AZI为异常段中仪器在第I个采样点的加速度,M为仪器质量;0051根据所述各个采样点处仪器的加速度、应用公式三、公式四以及公式五,获取所述异常深度段中各个采样点对应的真实深度,其中公式三为DEPNSDEPTOTALDEP,公式四为公式五为DEP含有M、TIME常数,DEPN为异常深度段结束深度,SDEP为异常深度段起始深度,TOTALDEP为异常深度段深度,TIM。

26、E为测井数据采样时间间隔,N为异常变化结束时的采样点,SPEEDI表示异常段中第I个采样点处仪器的速度,I,NN,且NI。0052可选地,对所述测井曲线上与各个采样点对应的真实深度对应的测井数据进行恢复包括0053根据所述异常深度段中各个采样点对应的真实深度以及公式六,对异常深度段中各个采样点真实深度对应的测井数据重采样插值进行初步恢复,其中公式六为OUTDATADEPISDEP/DEPLEVELINDATAI,SDEP为异常深度段起始深度,DEPLEVEL为采样深度间隔,INDATAI为第I个采样点的测井数据,OUTDATAI为第I个采样点的重采样测井数据,IN。0054可选地,对所述测井曲。

27、线上与各个采样点对应的真实深度对应的测井数据进行恢复还包括在所述初步恢复后,对异常深度段的起始深度点进行平滑处理。0055可选地,所述方法应用于常规测井数据质量恢复或成像测井数据质量恢复。0056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测井数据质量恢复方法流程图。参见图6,该实施例包括0057601、获取测井仪器测量得到的测井曲线及拉动测井仪器的绳索的张力曲线;步骤601与步骤201实现方法相同,在这里不再重复叙述。0058602、当第I点张力数据变化量的绝对值大于第一预设阈值时,将第I对应深度确定为仪器解卡开始运行深度,异常张力数据变化幅度确定为第I点与相邻采样点的张力数据差值,其中,张力数据变化量的计算公。

28、式为TENITENI1/TENI,变化幅度的计算公式为TENITENI1,TENI表示第I个采样点对应的张力数据,IN;0059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分别获取拉动仪器的绳索在各个采样点处的张力数据TENI,并计算相邻采样点处张力的差值TENITENI1,根据张力数据的变化量是否大于第一预设阈值来确定张力曲线是否异常,当张力数据TENITENI1/TENI的绝对值大于第一预设阈值时,认为仪器解卡开始运行,将第I点与相邻采样点张力数据差值说明书CN104278990A5/9页9TENITENI1确定为异常张力数据变化幅度。0060如图7所示,深度B对应的采样点处的张力数据变化量大于第一预设阈值,认为仪。

29、器解卡开始运行,将深度点B处采样点I与相邻采样点的张力数据差值确定为张力数据变化幅度。0061603、从第I点对应深度沿张力曲线向上寻找,当第J点张力数据变化量的绝对值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时,将第J点对应深度确定为异常深度段结束深度,其中,第二预设阈值小于第一预设阈值,张力数据变化量的计算公式为TENJTENJ1/TENJ,TENJ表示第J个采样点对应的张力数据,JN;0062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异常张力数据变化幅度确定为第I点与相邻采样点的张力数据差值时,从第I点对应深度沿张力曲线向上依次获取采样点处张力数据TENJ,并根据相邻采样点的张力数据变化量是否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来确定仪器是否恢复正常运行。

30、,即当张力数据TENJTENJ1/TENJ的绝对值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时,认为仪器恢复正常运行,将第J点对应深度确定为异常深度段结束深度,其中,第二预设阈值小于第一预设阈值。0063如图7所示,从深度B沿张力曲线向上寻找,深度点C对应的采样点处的张力数据变化量小于第二预设阈值,认为仪器恢复正常运行,将深度点B确定为异常深度段结束深度。0064604、从第I点对应深度沿张力曲线向下寻找,当第K点张力数据变化量的绝对值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时,将第K点对应深度确定为异常深度段起始深度,其中,张力数据变化量的计算公式为TENKTENK1/TENK,TENK表示第K个采样点对应的张力数据,KN;0065在本发明。

31、实施例中,当异常张力数据变化幅度确定为I点与相邻采样点的张力数据差值时,从第I点对应深度沿张力曲线向下依次获取采样点处张力数据TENK,并根据相邻采样点的张力数据变化量是否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来确定仪器是否发生异常,即当张力数据TENKTENK1/TENK的绝对值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时,认为仪器开始发生异常,将第K点对应深度确定为异常深度段开始深度,其中,第二预设阈值小于第一预设阈值。0066如图7所示,从深度B沿张力曲线向下寻找,深度点A对应的采样点处的张力数据变化量小于第二预设阈值,认为仪器开始发生异常,将深度点A确定为异常深度段起始深度。0067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也可以先执行步骤604,再执行步。

32、骤603,本发明不做限定,由开发人员自行安排。0068605、根据异常深度段中各个采样点对应的预设窗长内多个采样点的张力数据,应用公式一,获取各个采样点的平均张力,其中,公式一为TENAVGI为第I个采样点的平均张力,2WLEN为窗长,IN表示第IN个采样点,IN,NZ;0069窗长是为了获取采样点处绳索的平均张力所选取的采样点间距个数。窗长的取值可由开发人员自行决定,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0070本发明实施例为了提高精度,以窗长内多个采样点的平均张力作为第I个采样点说明书CN104278990A6/9页10处绳索的张力,实际上也可以直接使用第I点处绳索张力。0071606、根据各个采样点的平。

33、均张力,应用公式二获取各个采样点处仪器的加速度,其中,公式二为AZITENITENAVGI/M,AZI为异常段中仪器在第I个采样点的加速度,M为仪器质量;0072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异常深度段包括仪器遇卡段和仪器解卡后的恢复段,仪器在遇卡段时,仪器被卡住没有运动,加速度为0。仪器在恢复段为加速度运动状态,根据各个采样点的平均张力TENAVGI,仪器质量M,应用公式二AZITENITENAVGI/M,可获取各个采样点处仪器的加速度,其中,AZI为异常段中仪器在第I个采样点的加速度。0073607、根据各个采样点处仪器的加速度、应用公式三、公式四以及公式五,获取异常深度段中各个采样点对应的真实深度,。

34、其中公式三为DEPNSDEPTOTALDEP,公式四为公式五为DEP含有M、TIME常数,DEPN为异常深度段结束深度,SDEP为异常深度段起始深度,TOTALDEP为异常深度段深度,TIME为测井数据采样时间间隔,N为异常变化结束时的采样点,SPEEDI表示异常段中第I个采样点处仪器的速度,I,NN,且NI。0074在本发明实施例中,DEP表示深度,含有M、TIME常数,TIME为测井数据采样时间间隔,DEPN为异常深度段结束深度,N为异常变化结束时的采样点,SDEP为异常深度段起始深度,TOTALDEP为异常深度段深度,由于总深度不变,应用公式三DEPNSDEPTOTALDEP,可获取常数。

35、M和TIME的总影响。0075又SPEEDI表示异常段中第I个采样点处仪器的速度,应用公式四可获取第I个采样点处仪器的速度,其中AZN为异常段中仪器在第N个采样点的加速度。0076根据获取的常数M和TIME的总影响以及异常段中第I个采样点处仪器的速度SPEEDI,应用公式五可获取异常深度段中各个采样点对应的真实深度DEPI。0077608、根据异常深度段中各个采样点对应的真实深度以及公式六,对异常深度段中各个采样点真实深度对应的测井数据重采样插值进行初步恢复,其中公式六为OUTDATADEPISDEP/DEPLEVELINDATAI,SDEP为异常深度段起始深度,DEPLEVEL为采样深度间隔。

36、,INDATAI为第I个采样点的测井数据,OUTDATAI为第I个采样点的重采样测井数据,IN。0078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对异常深度段测井数据重采样插值进行初步恢复,例如,假设仪器正常时在异常深度段采样点有10个,但仪器异常时,由于仪器在遇卡段不动,重复采集同一深度的测井数据,而仪器解卡后为加速度运动状态,在遇卡段仪器只能采集7个采样点的测井数据,本发明实施例将恢复段采集的7个采样点的测井数据恢复到整个异常段,并且对空白值进行插值,对测井数据进行初步恢复。0079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对测井曲线上测井数据进行插值可以采用平均值法、拉格朗说明书CN104278990A107/9页11日插值法以及。

37、牛顿插值法等方法。0080609、在初步恢复后,对异常深度段的起始深度点进行平滑处理。0081由于插值后异常深度段的起始深度点处易出现跳变,为了减少数据突变,本发明实施例需要对异常深度段的起始深度点处作平滑处理。0082如图8所示,图8A为测井曲线异常深度段的起始深度点A处校正前示意图,图8B为测井曲线异常深度段的起始深度点A处插值重采样未平滑处理时出现跳变台阶示意图。0083本发明实施例不仅能够对常规测井曲线进行质量恢复处理,还能够推广应用到成像测井等多维测井曲线的质量恢复处理,静止测量为测井仪器在同一深度点重复测量很多次,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不适用于静止测量的测井数据质量恢复处理。0084图9。

3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测井数据质量恢复装置结构示意图。参见图9,该实施例包括曲线数据获取模块91、张力异常判断模块92、真实深度获取模块93以及测井数据恢复模块94。0085曲线数据获取模块91用于获取测井仪器测量得到的测井曲线及拉动该测井仪器的绳索的张力曲线。张力异常判断模块92与曲线数据获取模块91相连,张力异常判断模块92用于根据绳索的张力曲线上相邻采样点的张力数据,获取该张力曲线发生异常的异常深度段以及发生异常的张力数据变化幅度。真实深度获取模块93与张力异常判断模块92相连,真实深度获取模块93用于根据该异常深度段以及发生异常的张力数据变化幅度,获取张力曲线发生异常时异常深度段中各个采。

39、样点对应的真实深度。测井数据恢复模块94与真实深度获取模块93相连,测井数据恢复模块94用于对该测井曲线上与各个采样点对应的真实深度对应的测井数据进行恢复。0086可选地,张力异常判断模块92包括变化幅度获取单元921、结束深度获取单元922以及起始深度获取单元923。0087变化幅度获取单元921用于当第I点张力数据变化量的绝对值大于第一预设阈值时,将第I对应深度确定为仪器解卡开始运行深度,异常张力数据变化幅度确定为第I点与相邻采样点的张力数据差值,其中,张力数据变化量的计算公式为TENITENI1/TENI,变化幅度的计算公式为TENITENI1,TENI表示第I个采样点对应的张力数据,I。

40、N。结束深度获取单元922与变化幅度获取单元921相连,结束深度获取单元922用于从第I点对应深度沿张力曲线向上寻找,当第J点张力数据变化量的绝对值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时,将第J点对应深度确定为异常深度段结束深度,其中,第二预设阈值小于第一预设阈值,张力数据变化量的计算公式为TENJTENJ1/TENJ,TENJ表示第J个采样点对应的张力数据,JN。起始深度获取单元923与变化幅度获取单元921相连,起始深度获取单元923用于从第I点对应深度沿张力曲线向下寻找,当第K点张力数据变化量的绝对值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时,将第K点对应深度确定为异常深度段起始深度,其中,第二预设阈值小于第一预设阈值,张力数据变。

41、化量的计算公式为TENKTENK1/TENK,TENK表示第K个采样点对应的张力数据,KN。0088可选地,真实深度获取模块93包括平均张力获取单元931、加速度获取单元932以及真实深度获取单元933。0089平均张力获取单元931用于根据异常深度段中各个采样点对应的预设窗长内说明书CN104278990A118/9页12多个采样点的张力数据,应用公式一,获取该各个采样点的平均张力,其中,公式一为TENAVGI为第I个采样点的平均张力,2WLEN为窗长,IN表示第IN个采样点,IN,NZ。加速度获取单元932与平均张力获取单元931相连,加速度获取单元932用于根据该各个采样点的平均张力,应。

42、用公式二获取该各个采样点处仪器的加速度,其中,公式二为AZITENITENAVGI/M,AZI为异常段中仪器在第I个采样点的加速度,M为仪器质量。真实深度获取单元933与加速度获取单元932相连,真实深度获取单元933用于根据该各个采样点处仪器的加速度、应用公式三、公式四以及公式五,获取该异常深度段中各个采样点对应的真实深度,其中公式三为DEPNSDEPTOTALDEP,公式四为公式五为DEP含有M、TIME常数,DEPN为异常深度段结束深度,SDEP为异常深度段起始深度,TOTALDEP为异常深度段深度,TIME为测井数据采样时间间隔,N为异常变化结束时的采样点,SPEEDI表示异常段中第I。

43、个采样点处仪器的速度,I,NN,且NI。0090可选地,测井数据恢复模块94包括初步恢复单元941。0091初步恢复单元941用于根据该异常深度段中各个采样点对应的真实深度以及公式六,对异常深度段中各个采样点真实深度对应的测井数据重采样插值进行初步恢复,其中公式六为OUTDATADEPISDEP/DEPLEVELINDATAI,SDEP为异常深度段起始深度,DEPLEVEL为采样深度间隔,INDATAI为第I个采样点的测井数据,OUTDATAI为第I个采样点的重采样测井数据,IN。0092可选地,测井数据恢复模块94还包括平滑处理单元942。0093平滑处理单元942与上述初步恢复单元941相。

44、连,平滑处理单元942用于在该初步恢复后,对异常深度段的起始深度点进行平滑处理。0094可选地,该测井数据质量恢复装置可以应用于常规测井数据质量恢复,也可以应用于成像测井数据质量恢复。0095本发明通过在测井作业中采用普遍常用的张力曲线作为数据恢复依据,不需要测量额外数据即可实现测井数据恢复,简单易行,同时也不需要增加额外设备,避免成本增加。0096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测井数据质量恢复装置在恢复测井数据质量时,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另外。

45、,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测井数据质量恢复的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0097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说明书CN104278990A129/9页130098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说明书CN104278990A131/5页14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4278990A142/5页15图3图4说明书附图CN104278990A153/5页16图5说明书附图CN104278990A164/5页17图6说明书附图CN104278990A175/5页18图7图8图9说明书附图CN104278990A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土层或岩石的钻进;采矿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