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篷顶部机构及帐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帐篷顶部机构及帐篷.pdf(1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278882A43申请公布日20150114CN104278882A21申请号201410096996022申请日20140317E04H15/4820060171申请人鹭谱达(厦门)户外用品有限公司地址361000福建省厦门市悦华路153号厂房七层东侧之六72发明人黄长久74专利代理机构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5204代理人杨依展54发明名称帐篷顶部机构及帐篷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帐篷顶部机构及帐篷,包括一中心座(10)、若干转动连接件(20)和顶座(40);所述若干转动连接件(20)之第一端都枢接中心座(10),第二端都固接有第一篷杆(30),且通过第一篷杆。
2、(30)相对中心座(10)朝下或朝上转动展开或收折帐篷;所述顶座(40)位于中心座(10)之上,该顶座(40)和每一转动连接件(20)间都枢接有一连杆(50);顶座(40)和中心座(10)间设有一能限制二者最小间距的限位结构。本发明具有连动收折功能、稳定可靠、使用方便。51INTCL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5页附图9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5页附图9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278882ACN104278882A1/2页21帐篷顶部机构,包括一中心座(10)和若干转动连接件(20),该若干转动连接件(20)之第一端都枢接中心座(10),第二端都固接有第。
3、一篷杆(30),且通过第一篷杆(30)相对中心座(10)朝下或朝上转动展开或收折帐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顶座(40),该顶座(40)位于中心座(10)之上,该顶座(40)和每一转动连接件(20)间都枢接有一连杆(50);另在顶座(40)和中心座(10)间设有一能限制二者最小间距的限位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帐篷顶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中心座(10)设一导向座,该导向座设开口朝上的导向孔(11),该顶座(40)设朝下的导向柱(41),该导向柱(41)滑动连接导向孔(11);且处于展开状态时,该顶座(40)顶抵在导向座之上,该顶座(40)和导向座配合构成上述的限位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帐篷。
4、顶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连杆(50)第一端枢接在顶座(40)上,第二端枢接在转动连接件(20)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帐篷顶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中心座(10)包括第一中心部分(12)及若干环形陈列设在第一中心部分(12)外的第一枢接座(13),该转动连接件(20)第一端枢接在第一枢接座(13);该顶座(40)包括第二中心部分(42)及若干环形陈列设在第二中心部分(42)外的第二枢接座(43),该连杆(50)第一端枢接在第二枢接座(43);该第一枢接座(13)之环形陈列轴线和第二枢接座(43)之环形陈列轴线重合,且该第一枢接座(13)之环形陈列半径大于第二枢接座(43)之环形陈列半径。5根据权利。
5、要求4所述的帐篷顶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转动连接件(20)之上凸设有两间隔布置的凸耳(21),该连杆(50)第二端位于两凸耳(21)内且枢接该两凸耳(21)。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帐篷顶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枢接座(13)具有两相面对且平行的第一配合面(131),该两第一配合面(131)间构成第一枢接槽,该两第一配合面(131)都凸设有第一凸轴(132);该转动连接件(20)第一端部之两背对侧面都凹设第一安装槽(22),该第一安装槽(22)具有通至转动连接件(20)底面的第一开口,该第一开口向上且向第一端方向倾斜延伸成该第一安装槽(22),该第一安装槽(22)末端面设为适配第一凸轴(132)的。
6、半圆面;沿第一安装槽(22)使两第一凸轴(132)分别适配滑入两第一安装槽(22)末端部且构成枢接关系;该第二枢接座(43)具有两相面对且平行的第二配合面(431),该两第二配合面(431)间构成第二枢接槽,该两第二配合面(431)都凸设有第二凸轴(432);该连杆(50)第一端部之两背对侧面都凹设第二安装槽(51),该第二安装槽(51)具有通至连杆(50)顶面的第二开口,该第二开口向下且向第一端方向倾斜延伸成该第二安装槽(51),该第二安装槽(51)末端面设为适配第二凸轴(432)的半圆面;沿第二安装槽(51)使两第二凸轴(432)分别适配滑入两第二安装槽(51)末端部且构成枢接关系。7根据。
7、权利要求1所述的帐篷顶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转动连接件(20)末端面凹设有插入槽(23),该插入槽(23)槽壁凹设有两面对设置的倒钩槽(24);该第一篷杆(30)末端固设有插入件(31),该插入件(31)端部设两并行的悬臂(32),该两悬臂(32)之相背向侧面设倒钩(33),该插入件(33)适配插入插入槽(23)内,该倒钩(33)连接倒钩槽(24)。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帐篷顶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转动连接件(20)末端面凹设有插入槽(23),该插入槽(23)槽壁凹设有两面对设置的倒钩槽(24),该倒钩槽(24)通至第权利要求书CN104278882A2/2页3一安装槽(22)的末端部;该第一篷杆。
8、(30)末端固设有插入件(31),该插入件(31)端部设两并行的悬臂(32),该两悬臂(32)之相背向侧面设倒钩(33),该插入件(33)适配插入插入槽(23)内,该倒钩(33)连接倒钩槽(24)。9应用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帐篷顶部机构的帐篷,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篷杆(30)之末端通过转动关节(34)枢接第二篷杆(35),另设篷布(60)挂接在该中心座(10)和第一篷杆(30)和第二篷杆(35)。权利要求书CN104278882A1/5页4帐篷顶部机构及帐篷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快速收折帐篷,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快速收折的帐篷顶部机构及帐篷。背景技术0002帐篷是一种户外休闲常用产品,特。
9、别是快速收折的帐篷现在越来越流行,快速收折的帐篷具有可快速展开和折叠收纳的特点,因此帐篷顶部机构往往具有快速展开和折收功能。0003现有一种帐篷顶部机构,如中国专利数据库公告的CN201129060Y、CN202706658U,包括一中心座和若干枢接中心座的帐篷杆,帐篷杆通过相对中心座的向下或向上转动来实现帐篷的展开或收折。该机构中,中心座上必须设有挡块作为限位装置来限位展开时的帐篷杆转动最大角度,在展开使用时是靠挡块来限位,可靠性和稳定性都比较弱,另外此种结构需要依次展开和收折每根帐篷杆,无法实现连动展开和收折功能,多根帐篷杆需要多次展开或收折步骤,给使用者带来极大的不便。0004现有其中一。
10、种常见的快速帐篷顶部机构,如中国专利数据库公告的CN203034904U和美国专利数据库公开的US2009/0314322A1,包括一中心座、一位于中心座之下的底座、一挡块、一弹簧和若干枢接中心座的帐篷杆,另设连杆枢接帐篷杆和底座。其存在有如下缺点1、帐篷杆通过相对中心座的转动来实现帐篷的展开或收折,但其展开的方向是相对中心座向上转动,收折是相对中心座向下转动;2、此种结构的帐篷在展开的时候需要额外的动作或机构如弹簧或卡扣来防止帐篷杆往下收。发明内容0005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连动展开和收折功能、稳定可靠、使用方便的快速帐篷顶部机构及帐篷,其克服了背景技术中所存在的缺陷。0006本发明解决其技。
11、术问题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之一是0007帐篷顶部机构,包括一中心座10和若干转动连接件20,该若干转动连接件20之第一端都枢接中心座10,第二端都固接有第一篷杆30,且通过第一篷杆30相对中心座10朝下或朝上转动展开或收折帐篷,还包括一顶座40,该顶座40位于中心座10之上,该顶座40和每一转动连接件20间都枢接有一连杆50;另在顶座40和中心座10间设有一能限制二者最小间距的限位结构。0008一实施例之中该中心座10设一导向座,该导向座设开口朝上的导向孔11,该顶座40设朝下的导向柱41,该导向柱41滑动连接导向孔11;且处于展开状态时,该顶座40顶抵在导向座之上,该顶座40和导向座配合构成上。
12、述的限位结构。0009一实施例之中该连杆50第一端枢接在顶座40上,第二端枢接在转动连接件20上。0010一实施例之中该中心座10包括第一中心部分12及若干环形陈列设在第一中心说明书CN104278882A2/5页5部分12外的第一枢接座13,该转动连接件20第一端枢接在第一枢接座13;0011该顶座40包括第二中心部分42及若干环形陈列设在第二中心部分42外的第二枢接座43,该连杆50第一端枢接在第二枢接座43;0012该第一枢接座13之环形陈列轴线和第二枢接座43之环形陈列轴线重合,且该第一枢接座13之环形陈列半径大于第二枢接座43之环形陈列半径。0013一实施例之中该转动连接件20之上凸。
13、设有两间隔布置的凸耳21,该连杆50第二端位于两凸耳21内且枢接该两凸耳21。0014一实施例之中该第一枢接座13具有两相面对且平行的第一配合面131,该两第一配合面131间构成第一枢接槽,该两第一配合面131都凸设有第一凸轴132;该转动连接件20第一端部之两背对侧面都凹设第一安装槽22,该第一安装槽22具有通至转动连接件20底面的第一开口,该第一开口向上且向第一端方向倾斜延伸成该第一安装槽22,该第一安装槽22末端面设为适配第一凸轴132的半圆面;沿第一安装槽22使两第一凸轴132分别适配滑入两第一安装槽22末端部且构成枢接关系;0015该第二枢接座43具有两相面对且平行的第二配合面431。
14、,该两第二配合面431间构成第二枢接槽,该两第二配合面431都凸设有第二凸轴432;该连杆50第一端部之两背对侧面都凹设第二安装槽51,该第二安装槽51具有通至连杆50顶面的第二开口,该第二开口向下且向第一端方向倾斜延伸成该第二安装槽51,该第二安装槽51末端面设为适配第二凸轴432的半圆面;沿第二安装槽51使两第二凸轴432分别适配滑入两第二安装槽51末端部且构成枢接关系。0016一实施例之中该转动连接件20末端面凹设有插入槽23,该插入槽23槽壁凹设有两面对设置的倒钩槽24;该第一篷杆30末端固设有插入件31,该插入件31端部设两并行的悬臂32,该两悬臂32之相背向侧面设倒钩33,该插入件。
15、33适配插入插入槽23内,该倒钩33连接倒钩槽24。0017一实施例之中该转动连接件20末端面凹设有插入槽23,该插入槽23槽壁凹设有两面对设置的倒钩槽24,该倒钩槽24通至第一安装槽22的末端部;该第一篷杆30末端固设有插入件31,该插入件31端部设两并行的悬臂32,该两悬臂32之相背向侧面设倒钩33,该插入件33适配插入插入槽23内,该倒钩33连接倒钩槽24。0018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之二是0019应用上述的帐篷顶部机构的帐篷,该第一篷杆30之末端通过转动关节34枢接第二篷杆35,另设篷布60挂接在该中心座10和第一篷杆30和第二篷杆35。0020本技术方案与背景技术相。
16、比,它具有如下优点00211本发明的帐篷顶部机构中,连接帐篷杆的转动连接件、中心座、连杆和顶座之间形成一连动机构,当其中一根或部分帐篷杆相对中心座发生朝下或朝上的转动时,可通过连动机构带动其余帐篷杆朝下或朝上运动,从而使帐篷展开或收折,实现了连动目的,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并带来如下技术效果A处于展开状态时,通过限位结构限制顶座和中心座的最小间距,通过连杆牵拉帐篷杆使帐篷保持在展开状态,保持稳定性高,还能节省挡块或卡扣结构;B打开或收折单根或部分帐篷杆时就可同时打开或收折其余帐篷杆,展收快速,使用方便;C帐篷顶部机构与篷杆形成一个整体结构,使帐篷实现搭建更方便快捷的同时,帐篷整体更结实稳固。说。
17、明书CN104278882A3/5页600222部分背景技术中将连杆设置在中心座下方,依靠连杆顶住帐篷杆从而保持帐篷的打开状态,若受外力冲击容易发生滑脱导致帐篷自行收折,对帐篷内的使用者造成人身伤害;而本发明的帐篷顶部机构将连杆设置在中心座上方,通过连杆向上拉住帐篷杆来抵消帐篷杆向内部收折的惯性;同时本发明设置了限位机构,随着第一篷杆朝下转动,顶座向下运动直至顶抵在导向座之上,此时顶座和中心座之间达到最小间距,第一篷杆无法继续向下转动,帐篷杆也无法继续向内收折,帐篷的展开达到稳定状态。这样,通过连杆与限位机构的配合,使得帐篷结构更加合理,支撑稳固可靠。00233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中,篷杆与转。
18、动连接件之间采用倒钩连接,结构简单,便于生产,且装配过程不需要任何工具辅助,安装快速,连接稳固,不易脱落,有效提高了搭建效率。00244本发明的中心座设有多个第一枢接座,可根据帐篷大小和实际需要的不同,选择连接不同数量的帐篷杆,且均可实现稳定支撑,适用于各种不同类型的帐篷,更加灵活方便。附图说明002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0026图1为本发明的帐篷顶部机构展开状态的侧视图。0027图2为本发明的帐篷顶部机构半收折状态的侧视图。0028图3为本发明的帐篷顶部机构全收折状态的侧视图。0029图4为本发明的帐篷顶部机构展开状态的立体分解示意图。0030图5为本发明的帐篷顶部机构。
19、全收折状态的立体分解示意图。0031图6A为本发明的顶座俯视图。0032图6B为图6A沿AA方向的剖视图。0033图6C为本发明的顶座立体结构示意图。0034图7A为本发明的中心座俯视图。0035图7B为图7A沿AA方向的剖视图。0036图7C为本发明的中心座立体结构示意图。0037图8A为本发明转动连接件的侧视图。0038图8B为图8A沿BB方向的剖视图。0039图8C为本发明转动连接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0040图9A为本发明插入件的俯视图。0041图9B为本发明插入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0042图10A为本发明的帐篷顶部机构连接两根第一篷杆的俯视图。0043图10B为本发明的帐篷顶部机构连接。
20、三根第一篷杆的俯视图。0044图10C为本发明的帐篷顶部机构连接四根第一篷杆的俯视图。0045图10D为本发明的帐篷顶部机构连接六根第一篷杆的俯视图。0046图10E为本发明的帐篷顶部机构连接八根第一篷杆的俯视图。0047图11为本发明的帐篷顶部机构另一实施例展开状态的立体分解示意图。0048图12为本发明的帐篷顶部机构另一实施例展开状态的侧视图。说明书CN104278882A4/5页70049图13为本发明的帐篷顶部机构另一实施例半收折状态的侧视图。0050图14为本发明的帐篷顶部机构另一实施例全收折状态的侧视图。0051图15为本发明的帐篷整体结构示意图。0052图16为图15的局部放大示。
21、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53请查阅图1至图10E,一种帐篷顶部机构,包括一中心座10、若干转动连接件20和顶座40;所述若干转动连接件20之第一端都枢接中心座10,第二端都固接有第一篷杆30,且通过第一篷杆30相对中心座10朝下或朝上转动展开或收折帐篷;所述顶座40位于中心座10之上,该顶座40和每一转动连接件20间都枢接有一连杆50;所述连杆50第一端枢接在顶座40上,第二端枢接在转动连接件20上;所述顶座40和中心座10间还设有一能限制二者最小间距的限位结构,控制帐篷维持在展开状态。0054本实施例之中,所述限位结构的具体结构例如为所述中心座10设一导向座,该导向座设开口朝上的导向孔11,所。
22、述顶座40设朝下的导向柱41,该导向柱41滑动连接导向孔11,该顶座40和导向座配合构成限位结构。当帐篷处于展开状态时,该顶座40顶抵在导向座之上,中心座10与顶座40之间达到最小距离,帐篷杆无法再进一步向内收折,可稳定保持帐篷的展开状态。0055本实施例之中,所述中心座10包括第一中心部分12及若干环形陈列设在第一中心部分12外的第一枢接座13,该转动连接件20第一端枢接在第一枢接座13;所述顶座40包括第二中心部分42及若干环形陈列设在第二中心部分42外的第二枢接座43,该连杆50第一端枢接在第二枢接座43;该第一枢接座13之环形陈列轴线和第二枢接座43之环形陈列轴线重合,且该第一枢接座1。
23、3之环形陈列半径大于第二枢接座43之环形陈列半径。0056本实施例之中,所述转动连接件20与连杆50的枢接方式例如为该转动连接件20之上凸设有两间隔布置的凸耳21,该连杆50第二端位于两凸耳21内且枢接该两凸耳21。0057本实施例之中,所述中心座10与转动连接件20的枢接方式例如为该第一枢接座13具有两相面对且平行的第一配合面131,该两第一配合面131间构成第一枢接槽,该两第一配合面131都凸设有第一凸轴132;该转动连接件20第一端部之两背对侧面都凹设第一安装槽22,该第一安装槽22具有通至转动连接件20底面的第一开口,该第一开口向上且向第一端方向倾斜延伸成该第一安装槽22,该第一安装槽。
24、22末端面设为适配第一凸轴132的半圆面;沿第一安装槽22使两第一凸轴132分别适配滑入两第一安装槽22末端部且构成枢接关系;所述顶座40与连杆50的枢接方式例如为该第二枢接座43具有两相面对且平行的第二配合面431,该两第二配合面431间构成第二枢接槽,该两第二配合面431都凸设有第二凸轴432;该连杆50第一端部之两背对侧面都凹设第二安装槽51,该第二安装槽51具有通至连杆50顶面的第二开口,该第二开口向下且向第一端方向倾斜延伸成该第二安装槽51,该第二安装槽51末端面设为适配第二凸轴432的半圆面;沿第二安装槽51使两第二凸轴432分别适配滑入两第二安装槽51末端部且构成枢接关系。采用该。
25、连接结构,则方便装配,例如先装配中心座10与转动连接件20的连接,顶座40与连杆50的连接,然后再枢接连杆和转动连接件,通过该装配能将该些部件连接在一起。说明书CN104278882A5/5页80058所述转动连接件20与第一篷杆30的连接方式为该转动连接件20末端面凹设有插入槽23,该插入槽23槽壁凹设有两面对设置的倒钩槽24;该第一篷杆30末端固设有插入件31,该插入件31端部设两并行的悬臂32,该两悬臂32之相背向侧面设倒钩33,该插入件33适配插入插入槽23内,该倒钩33连接倒钩槽24;最好,该倒钩槽24通至第一安装槽22的末端部,方便第一篷杆30与转动连接件20的快速装拆。0059图。
26、11至图14所示为本发明的帐篷顶部机构的另一实施例,它与本实施例所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转动连接件20与第一枢接座13、转动连接件20与连杆50第二端、所述第二枢接座43与连杆50第一端之间采用其他枢接方式,例如铆钉枢接或螺钉枢接。0060图15至图16所示为一种应用本发明的帐篷顶部机构的帐篷,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篷杆30之末端通过转动关节34枢接第二篷杆35,另设篷布60挂接在该中心座10和第一篷杆30和第二篷杆35。0061本发明现场使用方式如下0062需要展开帐篷时,抓住一根第一篷杆30使其相对中心座10朝下转动,此时转动连接件20以第一枢接座13为轴往远离顶座40的方向转动,并带动连杆50从与导。
27、向柱41平行的状态转变为倾斜状态;连杆50的第一端带动顶座向下运动,引起其他连杆50的第二端推动转动连接件20,从而带动其他第一篷杆30共同朝下转动,实现帐篷的快速展开。0063需要收折帐篷时,其操作与上述步骤相反,抓住一根第一篷杆30使其相对中心座10朝上转动,此时转动连接件20以第一枢接座13为轴往靠近顶座40的方向转动,并带动连杆50从倾斜状态转向与导向柱41平行的状态;连杆50的第一端带动顶座向上运动,引起其他连杆50的第二端拉动转动连接件20,从而带动他第一篷杆30共同朝上转动,实现帐篷的快速收折。0064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发明。
28、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发明涵盖的范围内。说明书CN104278882A1/9页9图1说明书附图CN104278882A2/9页10说明书附图CN104278882A103/9页11图4图5说明书附图CN104278882A114/9页12图6C说明书附图CN104278882A125/9页13图8A说明书附图CN104278882A136/9页14图8B图8C图9A图9B图10A图10B说明书附图CN104278882A147/9页15图10C图10D图10E说明书附图CN104278882A158/9页16说明书附图CN104278882A169/9页17图15图16说明书附图CN104278882A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