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板.pdf

上传人:奻奴 文档编号:6169673 上传时间:2019-05-16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3.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376568.4

申请日:

2012.09.28

公开号:

CN103713757A

公开日:

2014.04.09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G06F 3/041申请公布日:20140409|||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6F 3/041申请日:20120928|||公开

IPC分类号:

G06F3/041

主分类号:

G06F3/041

申请人:

东莞万士达液晶显示器有限公司; 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罗启文; 涂佑青; 林明传; 吴学智; 林怡君; 黄世杰; 陈炫达

地址:

523119 广东省东莞市东城区桑园社区工业路二三九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新创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23

代理人:

江耀纯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触控板具有触控感应区与周围区。周围区是位于触控感应区的至少一侧。触控板包括盖板以及装饰框。盖板具有触控面以及相对触控面的内表面。装饰框是设置在周围区的盖板的内表面上。装饰框包括第一非黑色装饰层以及第二非黑色装饰层。第二非黑色装饰层是设置在第一非黑色装饰层上。第一非黑色装饰层是设置在盖板与第二非黑色装饰层之间。第二非黑色装饰层是在一垂直投影方向上包覆第一非黑色装饰层,且第二非黑色装饰层的图形范围是大于第一非黑色装饰层的图形范围。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触控板,其特征在于,具有一触控感应区以及一周围区位于该触控感应区的至少一侧,该触控板包括:
一盖板,具有一触控面以及一相对该触控面的内表面;以及
一装饰框,设置在该周围区的该盖板的该内表面上,其中该装饰框包括:
一第一非黑色装饰层;以及
一第二非黑色装饰层,设置在该第一非黑色装饰层上,其中该第一非黑色装饰层是设置在该盖板与该第二非黑色装饰层之间,该第二非黑色装饰层是在一垂直投影方向上包覆该第一非黑色装饰层,且该第二非黑色装饰层的图形范围是大于该第一非黑色装饰层的图形范围。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非黑色装饰层的光密度是大于该第一非黑色装饰层的光密度。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板,其特征在于,该装饰框还包括一第三非黑色装饰层,设置在该第二非黑色装饰层上,其中该第三非黑色装饰层是在该垂直投影方向上包覆该第二非黑色装饰层与该第一非黑色装饰层,且该第三非黑色装饰层的图形范围是大于该第二非黑色装饰层的图形范围。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三非黑色装饰层的光密度是大于该第二非黑色装饰层的光密度。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非黑色装饰层、该第二非黑色装饰层以及该第三非黑色装饰层包括一彩色油墨层、一彩色光致抗蚀刻剂层或一金属层。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板,其特征在于,该装饰框还包括一底部非黑色装饰层,设置在该第一非黑色装饰层与该盖板之间,且该底部非黑色装 饰层的图形范围是大于该第二非黑色装饰层的图形范围。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遮光层,设置在该装饰框上,且该遮光层是包覆该装饰框的至少一侧边。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触控感应组件,设置在该触控感应区的该盖板的该内表面上;
一导线,设置在该周围区的该装饰框上;以及
一连接线,设置在该盖板的该内表面上,用以电连接该触控感应组件以及该导线。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触控板,其特征在于,该连接线是沿该装饰框的一侧边延伸用以与该导线电连接。

10.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触控板,其特征在于,该触控感应组件包括多个第一轴向电极以及多个第二轴向电极互相交叉设置。

11.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触控板,其特征在于,该触控感应组件包括多个感应电极互相分离设置。

说明书

说明书触控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涉及一种触控板,特别涉及一种在周围区设置多层非黑色装饰层的触控板。
背景技术
请参考图1与图2,图1所示为一传统的触控板的示意图,而图2所示为图1中的部分区域P的剖视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一触控装置10上的有色装饰层12,若是除黑色外的其他颜色油墨所构成,其遮蔽性相对黑色油墨通常较差,因此需要较厚的油墨层厚度来提供足够的遮蔽效果。如图2中所示的一例,有色装饰层12具有五层油墨层且叠加的总厚度约为30微米(um)到40微米,当进行后续的透明电极或走线等工艺时,举例而言当透明电极14欲延伸跨到装饰层12上时,容易因油墨层过厚形成的高度断差而造成断线或信赖性不佳等问题。
请参考图3所示的另外一种传统触控板100,其具有一触控感应区R1以及一位于触控感应区R1的至少一侧的周围区R2。传统的触控板100包括一保护玻璃110。在周围区R2的保护玻璃110上依序堆栈设置有多个彩色油墨层120、一遮光层130以及一外部走线140。在触控感应区R1设置有一触控感应电极150,且触控感应电极150是通过多条连接线160与位于周围区R2的外部走线140形成电连接。多个彩色油墨层120是用以在触控板100的周围区R2形成混色效果以呈显出所需的色彩,且两相邻彩色油墨层120的端缘形成一阶级结构,也就是较后面形成的彩色油墨层120的大小会较前一层的彩色油墨层120微量内缩。借此,连接线160可以沿着各彩色油墨层120堆栈而成的阶梯状侧边逐级爬升用以与外部走线140形成电连接,相比较上述图2中的结构,可减少断线机率并提高布线信赖性。然而,堆栈的彩色油墨层120也容易在其边缘处形成牛角效应而使得彩色油墨层120侧边的地形起伏随着堆栈层数越多而越趋剧烈,造成连接线160或多或少还是会发生断线 等问题而造成产品的合格率与可靠度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提供一种触控板,利用将非黑色装饰层以上层包覆下层的方式堆栈在周围区内,避免后续形成的连接线发生断线等缺陷。
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板,具有一触控感应区与一周围区。周围区是位于触控感应区的至少一侧。触控板包括一盖板以及一装饰框。盖板具有一触控面以及相对触控面的一内表面。装饰框是设置在周围区的盖板的内表面上。装饰框包括一第一非黑色装饰层以及一第二非黑色装饰层。第二非黑色装饰层是设置在第一非黑色装饰层上。第一非黑色装饰层是设置在盖板与第二非黑色装饰层之间。第二非黑色装饰层是在一垂直投影方向上包覆第一非黑色装饰层,且第二非黑色装饰层的图形范围是大于第一非黑色装饰层的图形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一传统的触控板的示意图。
图2所示为一传统的触控板的部分剖视示意图。
图3所示为另外一传统的触控板的示意图。
图4所示为本发明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触控板的示意图。
图5所示为本发明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触控板的上视示意图。
图6所示为本发明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的触控板的上视示意图。
图7所示为本发明的第三优选实施例的触控板的上视示意图。
图8所示为本发明的第四优选实施例的触控板的示意图。
图9所示为本发明的第五优选实施例的触控板的示意图。
图10所示为本发明的第六优选实施例的触控板的示意图。
图11所示为本发明的第七优选实施例的触控板的示意图。
图12所示为本发明的第八优选实施例的触控板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     触控装置                12      有色装置层
14     透明电极                100     触控板
110    保护玻璃                120     彩色油墨层
130    遮光层                  140     外部走线
150    触控感应组件            160     连接线
201    触控板                  202     触控板
203    触控板                  210     盖板
210A   触控面                  210B    内表面
220    装饰框                  221     第一非黑色装饰层
222    第二非黑色装饰层        223     第一非黑色装饰层
224    第四非黑色装饰层        230     遮光层
240    导线250触控感应组件
250X   第一轴向电极            250Y    第二轴向电极
260    连接线                  300     触控板
330    遮光层                  400     触控板
420    装饰框                  500     触控板
520    装饰框                  521     底部非黑色装饰层
600    触控板                  620     装饰框
623    第三非黑色装饰层        700     触控板
720    装饰框                  SP1     感应电极
SP2    感应电极                R1      触控感应区
R2     周围区                  X       第一方向
X1     第一感应电极            X2      第一连接线
Y      第二方向                Y1      第二感应电极
Y2     第二连接线              Z       垂直投影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下文特列举本发明的数个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构成内容。
请参考图4与图5。图4所示为本发明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触控板的示意图。图5所示为本发明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触控板的上视示意图。为了方便说明,本发明的各附图仅为示意用以容易了解本发明,其详细的比例可依照设计的需求进行调整。如图4与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触控板201具有一触控感应区R1与一周围区R2。周围区R2是位于触控感应区R1的至少一侧。本实施例的周围区R2是围绕触控感应区R1的四周,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而可视需要使周围区R2仅与触控感应区R1的部分边缘相邻设置。触控板201包括一盖板210以及一装饰框220。盖板210具有一触控面210A以及一相对触控面210A的内表面210B。装饰框220是设置在周围区R2的盖板210的内表面210B上。装饰框220包括一第一非黑色装饰层221以及一第二非黑色装饰层222。第二非黑色装饰层222是设置在第一非黑色装饰层221上。第一非黑色装饰层221是设置在盖板210与第二非黑色装饰层222之间。第二非黑色装饰层222是在一垂直投影方向Z上包覆第一非黑色装饰层221,且第二非黑色装饰层222的图形范围是大于第一非黑色装饰层221的图形范围。此外,本实施例的装饰框220可选择性地还包括一第三非黑色装饰层223,设置在第二非黑色装饰层222上。第三非黑色装饰层223是在垂直投影方向Z上包覆第二非黑色装饰层222与第一非黑色装饰层221,且第三非黑色装饰层223的图形范围是大于第二非黑色装饰层222的图形范围。通过第一非黑色装饰层221、第二非黑色装饰层222以及第三非黑色装饰层223在周围区R2堆栈设置,并对于第一非黑色装饰层221、第二非黑色装饰层222以及第三非黑色装饰层223的颜色进行搭配可使触控板201的周围区R2呈现出所需的装饰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非黑色装饰层221、第二非黑色装饰层222以及第三非黑色装饰层223可视需要为相同的颜色例如白色,通过堆栈的方式增加其整体的光密度(optical density,OD),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而也可使用不同颜色的第一非黑色装饰层221、第二非黑色装饰层222以及第三非黑色装饰 层223并通过混色得到所需的色彩效果。此外,第二非黑色装饰层222的光密度优选是大于第一非黑色装饰层221的光密度,第三非黑色装饰层223的光密度优选是大于第二非黑色装饰层222的光密度,但并不以此为限。第一非黑色装饰层221、第二非黑色装饰层222以及第三非黑色装饰层223可包括一彩色油墨层、一彩色光致抗蚀刻剂层或一金属层,通过堆栈方式形成所需呈现的色彩或金属质感。明确地说,第一非黑色装饰层221、第二非黑色装饰层222以及第三非黑色装饰层223可为三层相同的材料层例如三层彩色油墨层、三层彩色光致抗蚀刻剂层或三层金属层。此外,第一非黑色装饰层221、第二非黑色装饰层222以及第三非黑色装饰层223也可为互相不同的材料层的组合,例如可以两层彩色油墨层搭配一层金属层或以两层彩色光致抗蚀刻剂层搭配一层金属层,但并不以此为限。因此,第一非黑色装饰层221、第二非黑色装饰层222以及第三非黑色装饰层223可以网版印刷、光刻工艺、蚀刻工艺或其他适合的制造方法形成在盖板210上。
如图4与图5所示,触控板201可还包括一遮光层230、一导线240、一触控感应组件250以及一连接线260。遮光层230是设置在装饰框220上,该遮光层230例如可为黑色油墨层或金属层,而导线240是设置在周围区R2的装饰框220上。明确地说,导线240是设置在周围区R2的遮光层230上,而遮光层230是用以遮蔽位于周围区R2的导线240,但并不以此为限。触控感应组件250是设置在触控感应区R1的盖板210的内表面210B上,而连接线260是设置在盖板210的内表面210B上,用以电连接触控感应组件250与导线240。在本实施例中,盖板210可包括硬质盖板例如保护玻璃(cover glass)或可弯曲式(flexible)盖板例如塑胶盖板或其他适合材料所形成的盖板。导线240与连接线260可包括透明导电材料例如氧化铟锡(indium tin oxide,ITO)、氧化铟锌(indium zinc oxide,IZO)与氧化铝锌(aluminum zinc oxide,AZO)或其他适合的非透明导电材料例如银、铝、铜、镁、钼、上述材料的复合层或上述材料的合金,但并不以此为限。触控感应组件250可通过连接线260与设置在周围区R2的导线240形成电连接,并进一步通过导线240与其他组件(图未示)例如控制积体电路形成电连接用以驱动触控感应组件250。值得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连接线260是沿装饰框220的一侧边延伸用以与导线240电连接。由于装饰框220的各非黑色装饰层是以上层包覆下层的方式堆栈在 周围区R2,故可避免装饰框220的侧边因装饰层层数过多而导致牛角效应累积所造成的装饰框220侧边起伏剧烈,进而造成连接线260发生断线等缺陷。此外,由于位于较上层的非黑色装饰层或遮光层的图形范围可较大,故也较不会对导线240的线宽与线距形成限制。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触控感应组件250可包括多个第一轴向电极250X以及多个第二轴向电极250Y互相交叉设置。各第一轴向电极250X是沿一第一方向X延伸,各第二轴向电极250Y是沿一第二方向Y延伸,且第一方向X优选是大体上垂直在第二方向Y,但并不以此为限。各第一轴向电极250X包括多个第一感应电极X1以及多个第一连接线X2设置在触控感应区R1中,各第二轴向电极250Y包括多个第二感应电极Y1以及多个第二连接线Y2设置在触控感应区R1中,第一感应电极X1与第二感应电极Y1优选是平均分布在触控感应区R1中用以进行触控感应检测。第一连接线X2与第二连接线Y2是分别用以连结同一条第一轴向电极250X上的第一感应电极X1以及同一条第二轴向电极250Y上的第二感应电极Y1。连接线260是与各第一轴向电极250X以及第二轴向电极250Y电连接并延伸到周围区R2用以与导线(图5未示)电连接。
下文将针对本发明的触控板的不同实施样态进行说明,且为简化说明,以下说明主要针对各实施例不同的处进行详述,而不再对相同的部分作重复赘述。此外,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中相同的组件是以相同的标号进行标示,用以方便在各实施例间互相对照。
请参考图4与图6。图6所示为本发明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的触控板的上视示意图。如图6与图4所示,本发明的第二优选实施例提供一触控板202,与上述第一优选实施例的触控板201不同的地方在于,在触控板202中,触控感应组件250优选是包括多个感应电极SP1互相分离设置在触控感应区R1中用以进行触控感应检测。连接线260是与感应电极SP1相连且延伸到周围区R2用以与导线240电连接。本实施例的触控板202除了感应电极SP1之外,其余各部件的特征、设置位置以及材料特性是与上述第一优选实施例相似,故在此并不再赘述。值得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各感应电极SP1优选是为一三角形电极,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而可视需要使用不同形状的感应电 极SP1均匀排列分布在触控感应区R1中,用以达到所需的触控感应检测效果。
请参考图4与图7。图7所示为本发明的第三优选实施例的触控板的上视示意图。如图7以及图4所示,本发明的第三优选实施例提供一触控板203。在触控板203中,触控感应组件220优选是包括多个感应电极SP2互相分离设置在触控感应区R1中用以进行触控感应检测。本实施例的各感应电极SP2优选是为一矩形电极,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而可视需要使用其他规则或不规则形状的感应电极SP2均匀排列分布在触控感应区R1中,用以达到所需的触控感应检测效果。
请参考图8。图8所示为本发明的第四优选实施例的触控板的示意图。如图8所示,本发明的第四优选实施例提供一触控板300,与上述第一优选实施例的触控板201不同的地方在于,触控板300包括一遮光层330设置在装饰框220上,且遮光层330是包覆装饰框220的一侧边,借此可使连接线260所接触的地形起伏缓和,进一步增加连接线260的可靠性。本实施例的触控板300除了遮光层330之外,其余各部件的特征、设置位置以及材料特性与上述第一优选实施例相似,故在此并不再赘述。惟须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遮光层330由于会延伸到装饰框220的一侧边,因此,为顾及侧边视效,可采用与其他非黑色装饰层相同颜色的遮光层。但,如果考量到侧边需要显现不同的色彩时,遮光层则可采用不同于其他非黑色装饰层的颜色,例如黑色,如此反而可营造出装饰框内缘围绕有黑色边框的视觉效果。此外,在另外一实施例中,遮光层也可仅单独延伸到装饰框的另外一侧边,如此一来,可营造出装饰框的外缘围绕有边框的视觉效果。
请参考图9。图9所示为本发明的第五优选实施例的触控板的示意图。如图9所示,本发明的第五优选实施例提供一触控板400,与上述第一优选实施例的触控板201不同的地方在于,触控板400包括一装饰框420设置在周围区R2的盖板210上,且装饰框420包括第一非黑色装饰层221、第二非黑色装饰层222、第三非黑色装饰层223以及一第四非黑色装饰层224在垂直投影方向Z上依序堆栈在盖板210上。也就是说,第四非黑色装饰层224是设置在第三非黑色装饰层222上,且第四非黑色装饰层224是在垂直投影方向Z上包覆第三非黑色装饰层223,且第四非黑色装饰层224的图形范围 是大于第三非黑色装饰层223的图形范围。通过第一非黑色装饰层221、第二非黑色装饰层222、第三非黑色装饰层223以及第四非黑色装饰层224在周围区R2堆栈设置,并对于第一非黑色装饰层221、第二非黑色装饰层222、第三非黑色装饰层223以及第四非黑色装饰层224的颜色进行搭配可使触控板2400的周围区R2呈现出所需的装饰效果。换句话说,本发明的触控板的装饰框可包括多层非黑色装饰层且各层均以上层包覆下层的方式互相堆栈,也就是较后形成的非黑色装饰层优选是具有较大的图形范围,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而也可视需要仅使部分的非黑色装饰层以上层包覆下层的方式互相堆栈。
请参考图10,图10所示为本发明的第六优选实施例的触控板的示意图。如图10所示,本发明的第六优选实施例提供一触控板500,与上述第一优选实施例的触控板201不同的地方在于,触控板500的一装饰框520还包括一底部非黑色装饰层521设置在第一非黑色装饰层221与盖板210之间,且底部非黑色装饰层521的图形范围是大于第三非黑色装饰层223、第二非黑色装饰层222以及第一非黑色装饰层221的图形范围。换句话说,底部非黑色装饰层521是先形成在盖板210上,用以定义装饰框520在触控板500的周围区R2的外观形状,而的后形成的第一非黑色装饰层221、第二非黑色装饰层222以及第三非黑色装饰层223的图形范围均小在底部非黑色装饰层521的图形范围,故可通过底部非黑色装饰层521降低第一非黑色装饰层221、第二非黑色装饰层222以及第三非黑色装饰层223彼此交界处的可视状况,提高装饰框520的外观质量。本实施例的触控板500除了底部非黑色装饰层521之外,其余各部件的特征、设置位置以及材料特性是与上述第一优选实施例相似,故在此并不再赘述。
请参考图11。图11所示为本发明的第七优选实施例的触控板的示意图。如图11所示,本发明的第七优选实施例提供一触控板600,与上述第六优选实施例的触控板500不同的地方在于,触控板600包括一装饰框620设置在周围区R2的盖板210上,且装饰框620包括底部非黑色装饰层521、第一非黑色装饰层221、第二非黑色装饰层222以及一第三非黑色装饰层623在垂直投影方向Z上依序堆栈在盖板210上。第三非黑色装饰层623的图形范围是小在第二非黑色装饰层222的图形范围。本实施例的触控板600除了第三 非黑色装饰层623之外,其余各部件的特征、设置位置以及材料特性是与上述第六优选实施例相似,故在此并不再赘述。
请参考图12。图12所示为本发明的第八优选实施例的触控板的示意图。如图12所示,本发明的第八优选实施例提供一触控板700,与上述第六优选实施例的触控板500不同的地方在于,触控板700包括一装饰框720设置在周围区R2的盖板210上,且装饰框720包括底部非黑色装饰层521、第一非黑色装饰层221以及第二非黑色装饰层222在垂直投影方向Z上依序堆栈在盖板210上。遮光层230是直接设置在第二非黑色装饰层222上,但并不以此为限。本实施例的装饰框720是通过底部非黑色装饰层521、第一非黑色装饰层221以及第二非黑色装饰层222在周围区R2堆栈设置以使触控板700的周围区R2呈现出所需的装饰效果。
综合以上所述,本发明的触控板是利用以上层包覆下层的方式在周围区堆栈形成多个非黑色装饰层,藉以避免过多的非黑色装饰层互相堆栈的侧边因牛角效应累积所造成的剧烈起伏地形而导致后续形成的连接线发生断线等缺陷,进而提高触控板的可靠度。此外,也同时通过上层包覆下层的非黑色装饰层的结构使得设置在周围区的导线的线宽与线距设计限制可较为放宽,增加整体线路布局的设计弹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触控板.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触控板.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触控板.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触控板.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触控板.pdf(1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713757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4.09 CN 103713757 A (21)申请号 201210376568.4 (22)申请日 2012.09.28 G06F 3/041(2006.01) (71)申请人 东莞万士达液晶显示器有限公司 地址 523119 广东省东莞市东城区桑园社区 工业路二三九号 申请人 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72)发明人 罗启文 涂佑青 林明传 吴学智 林怡君 黄世杰 陈炫达 (74)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新创友知识产权代理有 限公司 44223 代理人 江耀纯 (54) 发明名称 触控板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

2、种触控板具有触控感应区与 周围区。周围区是位于触控感应区的至少一侧。 触控板包括盖板以及装饰框。盖板具有触控面以 及相对触控面的内表面。装饰框是设置在周围区 的盖板的内表面上。装饰框包括第一非黑色装饰 层以及第二非黑色装饰层。第二非黑色装饰层是 设置在第一非黑色装饰层上。第一非黑色装饰层 是设置在盖板与第二非黑色装饰层之间。第二非 黑色装饰层是在一垂直投影方向上包覆第一非黑 色装饰层, 且第二非黑色装饰层的图形范围是大 于第一非黑色装饰层的图形范围。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6 页 附图 1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

3、书1页 说明书6页 附图11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713757 A CN 103713757 A 1/1 页 2 1. 一种触控板, 其特征在于, 具有一触控感应区以及一周围区位于该触控感应区的至 少一侧, 该触控板包括 : 一盖板, 具有一触控面以及一相对该触控面的内表面 ; 以及 一装饰框, 设置在该周围区的该盖板的该内表面上, 其中该装饰框包括 : 一第一非黑色装饰层 ; 以及 一第二非黑色装饰层, 设置在该第一非黑色装饰层上, 其中该第一非黑色装饰层是设 置在该盖板与该第二非黑色装饰层之间, 该第二非黑色装饰层是在一垂直投影方向上包覆 该第一非黑色装饰层, 且该第二非黑色。

4、装饰层的图形范围是大于该第一非黑色装饰层的图 形范围。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触控板, 其特征在于, 该第二非黑色装饰层的光密度是大于 该第一非黑色装饰层的光密度。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触控板, 其特征在于, 该装饰框还包括一第三非黑色装饰层, 设置在该第二非黑色装饰层上, 其中该第三非黑色装饰层是在该垂直投影方向上包覆该第 二非黑色装饰层与该第一非黑色装饰层, 且该第三非黑色装饰层的图形范围是大于该第二 非黑色装饰层的图形范围。 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触控板, 其特征在于, 该第三非黑色装饰层的光密度是大于 该第二非黑色装饰层的光密度。 5.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

5、的触控板, 其特征在于, 该第一非黑色装饰层、 该第二非黑色装 饰层以及该第三非黑色装饰层包括一彩色油墨层、 一彩色光致抗蚀刻剂层或一金属层。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触控板, 其特征在于, 该装饰框还包括一底部非黑色装饰层, 设置在该第一非黑色装饰层与该盖板之间, 且该底部非黑色装饰层的图形范围是大于该第 二非黑色装饰层的图形范围。 7.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触控板,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一遮光层, 设置在该装饰框上, 且该遮光层是包覆该装饰框的至少一侧边。 8.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触控板,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 一触控感应组件, 设置在该触控感应区的该盖板的该内表面上 。

6、; 一导线, 设置在该周围区的该装饰框上 ; 以及 一连接线, 设置在该盖板的该内表面上, 用以电连接该触控感应组件以及该导线。 9. 根据权利要求 8 所述的触控板, 其特征在于, 该连接线是沿该装饰框的一侧边延伸 用以与该导线电连接。 10. 根据权利要求 8 所述的触控板, 其特征在于, 该触控感应组件包括多个第一轴向电 极以及多个第二轴向电极互相交叉设置。 11. 根据权利要求 8 所述的触控板, 其特征在于, 该触控感应组件包括多个感应电极互 相分离设置。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713757 A 2 1/6 页 3 触控板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是涉及一种触控板, 特别。

7、涉及一种在周围区设置多层非黑色装饰层的触控 板。 背景技术 0002 请参考图 1 与图 2, 图 1 所示为一传统的触控板的示意图, 而图 2 所示为图 1 中的 部分区域 P 的剖视示意图。如图 1 所示, 在一触控装置 10 上的有色装饰层 12, 若是除黑色 外的其他颜色油墨所构成, 其遮蔽性相对黑色油墨通常较差, 因此需要较厚的油墨层厚度 来提供足够的遮蔽效果。如图 2 中所示的一例, 有色装饰层 12 具有五层油墨层且叠加的总 厚度约为 30 微米 (um) 到 40 微米, 当进行后续的透明电极或走线等工艺时, 举例而言当透 明电极 14 欲延伸跨到装饰层 12 上时, 容易因油。

8、墨层过厚形成的高度断差而造成断线或信 赖性不佳等问题。 0003 请参考图 3 所示的另外一种传统触控板 100, 其具有一触控感应区 R1 以及一位于 触控感应区 R1 的至少一侧的周围区 R2。传统的触控板 100 包括一保护玻璃 110。在周围 区 R2 的保护玻璃 110 上依序堆栈设置有多个彩色油墨层 120、 一遮光层 130 以及一外部走 线140。 在触控感应区R1设置有一触控感应电极150, 且触控感应电极150是通过多条连接 线 160 与位于周围区 R2 的外部走线 140 形成电连接。多个彩色油墨层 120 是用以在触控 板 100 的周围区 R2 形成混色效果以呈显出。

9、所需的色彩, 且两相邻彩色油墨层 120 的端缘形 成一阶级结构, 也就是较后面形成的彩色油墨层 120 的大小会较前一层的彩色油墨层 120 微量内缩。借此, 连接线 160 可以沿着各彩色油墨层 120 堆栈而成的阶梯状侧边逐级爬升 用以与外部走线140形成电连接, 相比较上述图2中的结构, 可减少断线机率并提高布线信 赖性。 然而, 堆栈的彩色油墨层120也容易在其边缘处形成牛角效应而使得彩色油墨层120 侧边的地形起伏随着堆栈层数越多而越趋剧烈, 造成连接线 160 或多或少还是会发生断线 等问题而造成产品的合格率与可靠度降低。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提供一种触控板, 利用。

10、将非黑色装饰层以上层包覆下层的方式堆 栈在周围区内, 避免后续形成的连接线发生断线等缺陷。 0005 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板, 具有一触控感应区与一周围区。周围区是位于触控感应 区的至少一侧。触控板包括一盖板以及一装饰框。盖板具有一触控面以及相对触控面的一 内表面。装饰框是设置在周围区的盖板的内表面上。装饰框包括一第一非黑色装饰层以及 一第二非黑色装饰层。第二非黑色装饰层是设置在第一非黑色装饰层上。第一非黑色装饰 层是设置在盖板与第二非黑色装饰层之间。第二非黑色装饰层是在一垂直投影方向上包 覆第一非黑色装饰层, 且第二非黑色装饰层的图形范围是大于第一非黑色装饰层的图形范 围。 说 明 书 CN 。

11、103713757 A 3 2/6 页 4 附图说明 0006 图 1 所示为一传统的触控板的示意图。 0007 图 2 所示为一传统的触控板的部分剖视示意图。 0008 图 3 所示为另外一传统的触控板的示意图。 0009 图 4 所示为本发明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触控板的示意图。 0010 图 5 所示为本发明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触控板的上视示意图。 0011 图 6 所示为本发明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的触控板的上视示意图。 0012 图 7 所示为本发明的第三优选实施例的触控板的上视示意图。 0013 图 8 所示为本发明的第四优选实施例的触控板的示意图。 0014 图 9 所示为本发明的第五优选实。

12、施例的触控板的示意图。 0015 图 10 所示为本发明的第六优选实施例的触控板的示意图。 0016 图 11 所示为本发明的第七优选实施例的触控板的示意图。 0017 图 12 所示为本发明的第八优选实施例的触控板的示意图。 0018 其中,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 0019 10 触控装置 12 有色装置层 0020 14 透明电极 100 触控板 0021 110 保护玻璃 120 彩色油墨层 0022 130 遮光层 140 外部走线 0023 150 触控感应组件 160 连接线 0024 201 触控板 202 触控板 0025 203 触控板 210 盖板 0026 210A 触控。

13、面 210B 内表面 0027 220 装饰框 221 第一非黑色装饰层 0028 222 第二非黑色装饰层 223 第一非黑色装饰层 0029 224 第四非黑色装饰层 230 遮光层 0030 240 导线 250 触控感应组件 0031 250X 第一轴向电极 250Y 第二轴向电极 0032 260 连接线 300 触控板 0033 330 遮光层 400 触控板 0034 420 装饰框 500 触控板 0035 520 装饰框 521 底部非黑色装饰层 0036 600 触控板 620 装饰框 0037 623 第三非黑色装饰层 700 触控板 0038 720 装饰框 SP1 感。

14、应电极 0039 SP2 感应电极 R1 触控感应区 0040 R2 周围区 X 第一方向 0041 X1 第一感应电极 X2 第一连接线 0042 Y 第二方向 Y1 第二感应电极 0043 Y2 第二连接线 Z 垂直投影方向 说 明 书 CN 103713757 A 4 3/6 页 5 具体实施方式 0044 为使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 下文特列举本发明的 数个优选实施例, 并配合附图, 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构成内容。 0045 请参考图 4 与图 5。图 4 所示为本发明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触控板的示意图。图 5 所示为本发明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触控板的上视示意图。为了。

15、方便说明, 本发明的各附 图仅为示意用以容易了解本发明, 其详细的比例可依照设计的需求进行调整。如图 4 与图 5 所示, 本实施例提供一触控板 201 具有一触控感应区 R1 与一周围区 R2。周围区 R2 是位 于触控感应区 R1 的至少一侧。本实施例的周围区 R2 是围绕触控感应区 R1 的四周, 但本发 明并不以此为限而可视需要使周围区 R2 仅与触控感应区 R1 的部分边缘相邻设置。触控 板 201 包括一盖板 210 以及一装饰框 220。盖板 210 具有一触控面 210A 以及一相对触控 面 210A 的内表面 210B。装饰框 220 是设置在周围区 R2 的盖板 210 的。

16、内表面 210B 上。装 饰框 220 包括一第一非黑色装饰层 221 以及一第二非黑色装饰层 222。第二非黑色装饰层 222 是设置在第一非黑色装饰层 221 上。第一非黑色装饰层 221 是设置在盖板 210 与第二 非黑色装饰层 222 之间。第二非黑色装饰层 222 是在一垂直投影方向 Z 上包覆第一非黑色 装饰层 221, 且第二非黑色装饰层 222 的图形范围是大于第一非黑色装饰层 221 的图形范 围。此外, 本实施例的装饰框 220 可选择性地还包括一第三非黑色装饰层 223, 设置在第二 非黑色装饰层 222 上。第三非黑色装饰层 223 是在垂直投影方向 Z 上包覆第二非。

17、黑色装饰 层222与第一非黑色装饰层221, 且第三非黑色装饰层223的图形范围是大于第二非黑色装 饰层 222 的图形范围。通过第一非黑色装饰层 221、 第二非黑色装饰层 222 以及第三非黑 色装饰层 223 在周围区 R2 堆栈设置, 并对于第一非黑色装饰层 221、 第二非黑色装饰层 222 以及第三非黑色装饰层 223 的颜色进行搭配可使触控板 201 的周围区 R2 呈现出所需的装 饰效果。 0046 在本实施例中, 第一非黑色装饰层 221、 第二非黑色装饰层 222 以及第三非黑色装 饰层 223 可视需要为相同的颜色例如白色, 通过堆栈的方式增加其整体的光密度 (optic。

18、al density,OD), 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而也可使用不同颜色的第一非黑色装饰层 221、 第二 非黑色装饰层222以及第三非黑色装饰层223并通过混色得到所需的色彩效果。 此外, 第二 非黑色装饰层 222 的光密度优选是大于第一非黑色装饰层 221 的光密度, 第三非黑色装饰 层 223 的光密度优选是大于第二非黑色装饰层 222 的光密度, 但并不以此为限。第一非黑 色装饰层 221、 第二非黑色装饰层 222 以及第三非黑色装饰层 223 可包括一彩色油墨层、 一 彩色光致抗蚀刻剂层或一金属层, 通过堆栈方式形成所需呈现的色彩或金属质感。明确地 说, 第一非黑色装饰层 221、。

19、 第二非黑色装饰层 222 以及第三非黑色装饰层 223 可为三层相 同的材料层例如三层彩色油墨层、 三层彩色光致抗蚀刻剂层或三层金属层。 此外, 第一非黑 色装饰层221、 第二非黑色装饰层222以及第三非黑色装饰层223也可为互相不同的材料层 的组合, 例如可以两层彩色油墨层搭配一层金属层或以两层彩色光致抗蚀刻剂层搭配一层 金属层, 但并不以此为限。 因此, 第一非黑色装饰层221、 第二非黑色装饰层222以及第三非 黑色装饰层 223 可以网版印刷、 光刻工艺、 蚀刻工艺或其他适合的制造方法形成在盖板 210 上。 0047 如图 4 与图 5 所示, 触控板 201 可还包括一遮光层 。

20、230、 一导线 240、 一触控感应组 说 明 书 CN 103713757 A 5 4/6 页 6 件 250 以及一连接线 260。遮光层 230 是设置在装饰框 220 上, 该遮光层 230 例如可为黑色 油墨层或金属层, 而导线240是设置在周围区R2的装饰框220上。 明确地说, 导线240是设 置在周围区R2的遮光层230上, 而遮光层230是用以遮蔽位于周围区R2的导线240, 但并不 以此为限。 触控感应组件250是设置在触控感应区R1的盖板210的内表面210B上, 而连接 线260是设置在盖板210的内表面210B上, 用以电连接触控感应组件250与导线240。 在本 。

21、实施例中, 盖板 210 可包括硬质盖板例如保护玻璃 (cover glass) 或可弯曲式 (flexible) 盖板例如塑胶盖板或其他适合材料所形成的盖板。导线 240 与连接线 260 可包括透明导电 材料例如氧化铟锡 (indium tin oxide,ITO)、 氧化铟锌 (indium zinc oxide,IZO) 与氧化 铝锌 (aluminum zinc oxide,AZO) 或其他适合的非透明导电材料例如银、 铝、 铜、 镁、 钼、 上 述材料的复合层或上述材料的合金, 但并不以此为限。 触控感应组件250可通过连接线260 与设置在周围区 R2 的导线 240 形成电连接。

22、, 并进一步通过导线 240 与其他组件 ( 图未示 ) 例如控制积体电路形成电连接用以驱动触控感应组件 250。值得说明的是, 在本实施例中, 连接线 260 是沿装饰框 220 的一侧边延伸用以与导线 240 电连接。由于装饰框 220 的各非 黑色装饰层是以上层包覆下层的方式堆栈在周围区 R2, 故可避免装饰框 220 的侧边因装饰 层层数过多而导致牛角效应累积所造成的装饰框 220 侧边起伏剧烈, 进而造成连接线 260 发生断线等缺陷。 此外, 由于位于较上层的非黑色装饰层或遮光层的图形范围可较大, 故也 较不会对导线 240 的线宽与线距形成限制。 0048 如图 5 所示, 本实。

23、施例的触控感应组件 250 可包括多个第一轴向电极 250X 以及多 个第二轴向电极 250Y 互相交叉设置。各第一轴向电极 250X 是沿一第一方向 X 延伸, 各第 二轴向电极250Y是沿一第二方向Y延伸, 且第一方向X优选是大体上垂直在第二方向Y, 但 并不以此为限。各第一轴向电极 250X 包括多个第一感应电极 X1 以及多个第一连接线 X2 设置在触控感应区 R1 中, 各第二轴向电极 250Y 包括多个第二感应电极 Y1 以及多个第二连 接线 Y2 设置在触控感应区 R1 中, 第一感应电极 X1 与第二感应电极 Y1 优选是平均分布在 触控感应区 R1 中用以进行触控感应检测。第。

24、一连接线 X2 与第二连接线 Y2 是分别用以连 结同一条第一轴向电极 250X 上的第一感应电极 X1 以及同一条第二轴向电极 250Y 上的第 二感应电极 Y1。连接线 260 是与各第一轴向电极 250X 以及第二轴向电极 250Y 电连接并延 伸到周围区 R2 用以与导线 ( 图 5 未示 ) 电连接。 0049 下文将针对本发明的触控板的不同实施样态进行说明, 且为简化说明, 以下说明 主要针对各实施例不同的处进行详述, 而不再对相同的部分作重复赘述。 此外, 本发明的各 实施例中相同的组件是以相同的标号进行标示, 用以方便在各实施例间互相对照。 0050 请参考图4与图6。 图6所。

25、示为本发明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的触控板的上视示意图。 如图 6 与图 4 所示, 本发明的第二优选实施例提供一触控板 202, 与上述第一优选实施例的 触控板 201 不同的地方在于, 在触控板 202 中, 触控感应组件 250 优选是包括多个感应电极 SP1 互相分离设置在触控感应区 R1 中用以进行触控感应检测。连接线 260 是与感应电极 SP1 相连且延伸到周围区 R2 用以与导线 240 电连接。本实施例的触控板 202 除了感应电极 SP1 之外, 其余各部件的特征、 设置位置以及材料特性是与上述第一优选实施例相似, 故在 此并不再赘述。值得说明的是, 本实施例的各感应电极 SP1 。

26、优选是为一三角形电极, 但本发 明并不以此为限而可视需要使用不同形状的感应电极 SP1 均匀排列分布在触控感应区 R1 中, 用以达到所需的触控感应检测效果。 说 明 书 CN 103713757 A 6 5/6 页 7 0051 请参考图4与图7。 图7所示为本发明的第三优选实施例的触控板的上视示意图。 如图 7 以及图 4 所示, 本发明的第三优选实施例提供一触控板 203。在触控板 203 中, 触控 感应组件 220 优选是包括多个感应电极 SP2 互相分离设置在触控感应区 R1 中用以进行触 控感应检测。本实施例的各感应电极 SP2 优选是为一矩形电极, 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而 可视。

27、需要使用其他规则或不规则形状的感应电极SP2均匀排列分布在触控感应区R1中, 用 以达到所需的触控感应检测效果。 0052 请参考图 8。图 8 所示为本发明的第四优选实施例的触控板的示意图。如图 8 所 示, 本发明的第四优选实施例提供一触控板 300, 与上述第一优选实施例的触控板 201 不同 的地方在于, 触控板 300 包括一遮光层 330 设置在装饰框 220 上, 且遮光层 330 是包覆装饰 框 220 的一侧边, 借此可使连接线 260 所接触的地形起伏缓和, 进一步增加连接线 260 的可 靠性。本实施例的触控板 300 除了遮光层 330 之外, 其余各部件的特征、 设置。

28、位置以及材料 特性与上述第一优选实施例相似, 故在此并不再赘述。惟须说明的是, 本实施例的遮光层 330 由于会延伸到装饰框 220 的一侧边, 因此, 为顾及侧边视效, 可采用与其他非黑色装饰 层相同颜色的遮光层。 但, 如果考量到侧边需要显现不同的色彩时, 遮光层则可采用不同于 其他非黑色装饰层的颜色, 例如黑色, 如此反而可营造出装饰框内缘围绕有黑色边框的视 觉效果。此外, 在另外一实施例中, 遮光层也可仅单独延伸到装饰框的另外一侧边, 如此一 来, 可营造出装饰框的外缘围绕有边框的视觉效果。 0053 请参考图 9。图 9 所示为本发明的第五优选实施例的触控板的示意图。如图 9 所 示。

29、, 本发明的第五优选实施例提供一触控板 400, 与上述第一优选实施例的触控板 201 不同 的地方在于, 触控板 400 包括一装饰框 420 设置在周围区 R2 的盖板 210 上, 且装饰框 420 包括第一非黑色装饰层 221、 第二非黑色装饰层 222、 第三非黑色装饰层 223 以及一第四非 黑色装饰层 224 在垂直投影方向 Z 上依序堆栈在盖板 210 上。也就是说, 第四非黑色装饰 层 224 是设置在第三非黑色装饰层 222 上, 且第四非黑色装饰层 224 是在垂直投影方向 Z 上包覆第三非黑色装饰层 223, 且第四非黑色装饰层 224 的图形范围是大于第三非黑色装 饰。

30、层 223 的图形范围。通过第一非黑色装饰层 221、 第二非黑色装饰层 222、 第三非黑色装 饰层223以及第四非黑色装饰层224在周围区R2堆栈设置, 并对于第一非黑色装饰层221、 第二非黑色装饰层222、 第三非黑色装饰层223以及第四非黑色装饰层224的颜色进行搭配 可使触控板 2400 的周围区 R2 呈现出所需的装饰效果。换句话说, 本发明的触控板的装饰 框可包括多层非黑色装饰层且各层均以上层包覆下层的方式互相堆栈, 也就是较后形成的 非黑色装饰层优选是具有较大的图形范围, 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而也可视需要仅使部分 的非黑色装饰层以上层包覆下层的方式互相堆栈。 0054 请参考。

31、图 10, 图 10 所示为本发明的第六优选实施例的触控板的示意图。如图 10 所示, 本发明的第六优选实施例提供一触控板 500, 与上述第一优选实施例的触控板 201 不 同的地方在于, 触控板 500 的一装饰框 520 还包括一底部非黑色装饰层 521 设置在第一非 黑色装饰层 221 与盖板 210 之间, 且底部非黑色装饰层 521 的图形范围是大于第三非黑色 装饰层 223、 第二非黑色装饰层 222 以及第一非黑色装饰层 221 的图形范围。换句话说, 底 部非黑色装饰层 521 是先形成在盖板 210 上, 用以定义装饰框 520 在触控板 500 的周围区 R2的外观形状,。

32、 而的后形成的第一非黑色装饰层221、 第二非黑色装饰层222以及第三非黑 色装饰层 223 的图形范围均小在底部非黑色装饰层 521 的图形范围, 故可通过底部非黑色 说 明 书 CN 103713757 A 7 6/6 页 8 装饰层 521 降低第一非黑色装饰层 221、 第二非黑色装饰层 222 以及第三非黑色装饰层 223 彼此交界处的可视状况, 提高装饰框 520 的外观质量。本实施例的触控板 500 除了底部非 黑色装饰层 521 之外, 其余各部件的特征、 设置位置以及材料特性是与上述第一优选实施 例相似, 故在此并不再赘述。 0055 请参考图 11。图 11 所示为本发明的。

33、第七优选实施例的触控板的示意图。如图 11 所示, 本发明的第七优选实施例提供一触控板 600, 与上述第六优选实施例的触控板 500 不 同的地方在于, 触控板600包括一装饰框620设置在周围区R2的盖板210上, 且装饰框620 包括底部非黑色装饰层 521、 第一非黑色装饰层 221、 第二非黑色装饰层 222 以及一第三非 黑色装饰层 623 在垂直投影方向 Z 上依序堆栈在盖板 210 上。第三非黑色装饰层 623 的图 形范围是小在第二非黑色装饰层 222 的图形范围。本实施例的触控板 600 除了第三非黑色 装饰层 623 之外, 其余各部件的特征、 设置位置以及材料特性是与上。

34、述第六优选实施例相 似, 故在此并不再赘述。 0056 请参考图 12。图 12 所示为本发明的第八优选实施例的触控板的示意图。如图 12 所示, 本发明的第八优选实施例提供一触控板 700, 与上述第六优选实施例的触控板 500 不 同的地方在于, 触控板700包括一装饰框720设置在周围区R2的盖板210上, 且装饰框720 包括底部非黑色装饰层521、 第一非黑色装饰层221以及第二非黑色装饰层222在垂直投影 方向 Z 上依序堆栈在盖板 210 上。遮光层 230 是直接设置在第二非黑色装饰层 222 上, 但 并不以此为限。本实施例的装饰框 720 是通过底部非黑色装饰层 521、 。

35、第一非黑色装饰层 221 以及第二非黑色装饰层 222 在周围区 R2 堆栈设置以使触控板 700 的周围区 R2 呈现出 所需的装饰效果。 0057 综合以上所述, 本发明的触控板是利用以上层包覆下层的方式在周围区堆栈形成 多个非黑色装饰层, 藉以避免过多的非黑色装饰层互相堆栈的侧边因牛角效应累积所造成 的剧烈起伏地形而导致后续形成的连接线发生断线等缺陷, 进而提高触控板的可靠度。此 外, 也同时通过上层包覆下层的非黑色装饰层的结构使得设置在周围区的导线的线宽与线 距设计限制可较为放宽, 增加整体线路布局的设计弹性。 0058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对于。

36、本领域的技 术人员来说, 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 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 所作的任何修 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CN 103713757 A 8 1/11 页 9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713757 A 9 2/11 页 10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713757 A 10 3/11 页 11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713757 A 11 4/11 页 12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713757 A 12 5/11 页 13 图 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713757 A 13 6/11 页 14 图 7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713757 A 14 7/11 页 15 图 8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713757 A 15 8/11 页 16 图 9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713757 A 16 9/11 页 17 图 10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713757 A 17 10/11 页 18 图 1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713757 A 18 11/11 页 19 图 1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713757 A 19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计算;推算;计数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