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的EGR装置.pdf

上传人:v**** 文档编号:6167440 上传时间:2019-05-16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3.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80027617.1

申请日:

2012.07.12

公开号:

CN103608576A

公开日:

2014.02.26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02M 25/07申请日:20120712|||公开

IPC分类号:

F02M25/07; F02F1/42; F02M35/10

主分类号:

F02M25/07

申请人: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发明人:

清水淳史

地址:

日本东京都

优先权:

2011.08.10 JP 2011-175101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代理人:

李辉;黄纶伟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提供一种内燃机的EGR装置,其能够防护EGR阀免受窜漏油和冷凝水的影响。其具备:EGR通路(6),其使排气的一部分作为EGR气体从内燃机(1)的排气通路向进气通路回流;以及EGR阀(9),其设置在EGR通路(6)的中途,用于调整在EGR通路(6)流通的EGR气体的流量,从设置有EGR阀(9)的位置到与进气歧管(3)汇合的汇合部(8d)为止的弯曲构造EGR通路(8)是弯曲构造,该弯曲构造具有折回部(8b),该折回部在以与设置有内燃机(1)的设置面平行的面切开的剖视图中弯曲,设置有EGR阀(9)的位置比汇合部(8d)靠上方,弯曲构造EGR通路(8)随着从EGR阀(9)侧朝向汇合部(8d)侧而向下方倾斜。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内燃机的EGR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具备:
EGR通路,其使排气的一部分作为EGR气体从内燃机的排气通路向进气通路回流;以及
EGR阀,其设置在所述EGR通路的中途,用于调整在所述EGR通路中流通的EGR气体的流量,
从设置有所述EGR阀的位置到与所述进气通路汇合的汇合部为止的EGR通路是弯曲构造,该弯曲构造具有折回部,该折回部在以与设置有所述内燃机的设置面平行的面切开的剖视图中弯曲,
设置有所述EGR阀的位置比所述汇合部靠上方,所述弯曲构造的EGR通路随着从所述EGR阀侧朝向所述汇合部侧而向下方倾斜。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的EGR装置,其特征在于,与所述弯曲构造的EGR通路相连接的上游侧的EGR通路的一部分构成为通过所述内燃机的气缸盖内部的盖内EGR通路。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燃机的EGR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构造的EGR通路不从所述内燃机的端部线探出,并且,所述弯曲构造的EGR通路的中心线的长度为135mm以上。

4.  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内燃机的EGR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构造的EGR通路在以与设置有所述内燃机的设置面平行的面切开的剖视图中为S字形状。

5.  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内燃机的EGR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汇合部,所述弯曲构造的EGR通路和从该弯曲构造的EGR通路的上游侧上方朝向所述汇合部延伸的上游侧进气通路以锐角汇合。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燃机的EGR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汇合部的内壁面设置有堤部,该堤部向内侧突出,防止窜漏油从所述上游侧进气通路沿内壁面流入到所述弯曲构造的EGR通路。

说明书

说明书内燃机的EGR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内燃机的EGR(Exhaust Gas Recycle:排气再循环)装置,其用于使排气的一部分从内燃机的排气通路回流到进气通路。
背景技术
以往,在内燃机中设置有EGR装置,EGR装置使排气的一部分作为EGR气体从内燃机的排气通路回流到进气通路。在EGR装置的流通有EGR气体的EGR通路的中途配置有EGR阀,EGR阀用于调节在EGR通路内流通的EGR气体的流量。
如果该EGR阀配置在作为EGR通路的出口的进气通路的附近,则有以下可能:在进气通路中流通来的窜漏油进入到EGR通路内,其附着于EGR阀而使EGR阀无法发挥阀功能。
作为针对这样问题的技术,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中,EGR通路随着远离EGR阀而向下方倾斜,其后,随着朝向缓冲罐(サージタンク)而向上方倾斜,由此,在比EGR阀的位置低的位置设置有弯曲部(以下称为“油积存部”)。根据该专利文献1的技术,返回到缓冲罐的窜漏气体中的雾状的窜漏油在进入到EGR通路时沿着EGR通路的内壁面向下方滴下,并积存在最下部的油积存部。由此,防止了窜漏油向EGR阀的附着,防止了EGR阀无法发挥阀功能的情况。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342472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技术中,在EGR通路内的EGR阀和EGR通路与进气通路汇合的汇合部之间设置有油积存部,因此,在积存了进入到EGR通路的窜漏油的同 时,也积存了特别在内燃机起动时在EGR通路内产生的冷凝水,存在于进气通路的冷凝水进入并积存在EGR通路。并且,积存在油积存部的窜漏油和冷凝水由于EGR气体的脉动而逆流,从而到达EGR阀。到达了EGR阀的窜漏油和冷凝水长时间滞留在EGR阀。
滞留在EGR阀的窜漏油在附着并混合有作为排气成分的碳的情况下碳化并成为固体物质,因此,EGR阀粘着而产生动作不良的情况,EGR阀无法发挥阀功能。
此外,当在EGR阀滞留有冷凝水的情况下,冷凝水受到排气成分的影响而为酸性,因此,在EGR阀发生腐蚀,从而在EGR阀发生故障。如果要避免该腐蚀,则需要使用不锈钢这样的高价部件。
并且,由于EGR阀配置在EGR通路与进气通路汇合的汇合部的下方,因此,存在以下可能:存在于进气通路侧的冷凝水在内燃机停止时流入EGR阀。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燃机的EGR装置,其能够防护EGR阀免受窜漏油和冷凝水的影响。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燃机的EGR装置(例如后述的EGR装置5),其特征在于,其具备:EGR通路(例如后述的EGR通路6),其使排气的一部分作为EGR气体从内燃机的排气通路向进气通路回流;以及EGR阀(例如后述的EGR阀9),其设置在所述EGR通路的中途,用于调整在所述EGR通路中流通的EGR气体的流量,从设置有所述EGR阀的位置到与所述进气通路(例如后述的进气歧管3)汇合的汇合部(例如后述的汇合部8d)为止的EGR通路(例如后述的弯曲构造EGR通路8)是弯曲构造,该弯曲构造具有折回部(例如后述的折回部8b),该折回部在以与设置有所述内燃机的设置面平行的面切开的剖视图中弯曲,设置有所述EGR阀的位置比所述汇合部靠上方,所述弯曲构造的EGR通路随着从所述EGR阀侧朝向所述汇合部侧而向下方倾斜。
根据本发明,在设置有EGR阀的位置和与进气通路汇合的汇合部之间设置有弯曲构造的EGR通路,该弯曲构造具有折回部,该折回部在以与设置有内燃机的设置面平行的面切开的剖视图中弯曲。此外,弯曲构造的EGR通路随着从EGR阀侧朝向汇合部侧而向下方倾斜。
由此,由于通过弯曲构造使通路长度变长,弯曲构造的EGR通路朝向汇合部侧 向下方倾斜,因此,从进气通路进入到EGR通路的窜漏油不容易到达EGR阀,会沿着弯曲构造的EGR通路的倾斜而返回进气通路。此外,即使在雾状的窜漏油从进气通路飞起而进入到EGR通路的情况下,由于通过弯曲构造使通路长度变长,且弯曲构造具有在以与设置有内燃机的设置面平行的面切开的剖视图中弯曲的折回部,因此,雾状的窜漏油无法直接飞到EGR阀,而是撞上弯曲构造的折回部的内径侧内壁面,不会到达EGR阀。
此外,冷凝水也是一样,由于通过弯曲构造使通路长度变长,弯曲构造的EGR通路朝向汇合部侧向下方倾斜,因此,从进气通路进入到EGR通路的冷凝水沿着倾斜返回进气通路。此外,特别在内燃机起动时在EGR通路内产生的冷凝水也沿着倾斜向进气通路排出。
此外,即使在窜漏油和冷凝水到达EGR阀的情况下,由于弯曲构造的EGR通路随着从设置有EGR阀的位置朝向汇合部侧而向下方倾斜,因此,到达EGR阀的窜漏油和冷凝水沿着弯曲构造的EGR通路的倾斜向进气通路排出。
如以上那样,根据本发明,能够防护EGR阀免受窜漏油和冷凝水的影响。
此外,通过采用弯曲构造的EGR通路,即使在受限制的空间中也能够确保到EGR阀为止的必要的通路长度。因此,即使在空间受限的情况下,也能够恰当地避免从进气通路进入到EGR通路的窜漏油和冷凝水到达EGR阀的情况。
优选构成为:与所述弯曲构造的EGR通路相连接的上游侧的EGR通路的一部分构成为通过所述内燃机的气缸盖内部的盖内EGR通路(例如后述的盖内EGR通路7)。
根据本发明,由于气缸盖被冷却,因此通过盖内EGR通路的EGR气体被冷却,产生了大量的冷凝水。即使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弯曲构造的EGR通路随着从设置有EGR阀的位置朝向汇合部侧而向下方倾斜,因此,到达EGR阀的大量的冷凝水沿着弯曲构造的EGR通路的倾斜向进气通路排出。
此外,如果设置盖内EGR通路,则EGR通路整体变得紧凑,难以在设置有EGR阀的位置和与进气通路汇合的汇合部之间确保必要的通路长度。根据本发明,即使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设置弯曲构造的EGR通路,能够恰当地确保从进气通路进入到EGR通路的窜漏油和冷凝水不会到达EGR阀的通路长度。
优选为:所述弯曲构造的EGR通路不从所述内燃机的端部线探出,并且,所述 弯曲构造的EGR通路的中心线的长度为135mm以上。
根据本发明,由于弯曲构造的EGR通路不从内燃机的端部线探出,因此,在确保了到EGR阀为止的必要的通路长度的同时,不会使内燃机的设置空间大型化。
此外,弯曲构造的EGR通路的中心线的长度为135mm以上,由此,能够确保到EGR阀为止的必要的通路长度。因此,能够恰当地避免从进气通路进入到EGR通路的窜漏油和冷凝水到达EGR阀的情况。
优选为:所述弯曲构造的EGR通路在以与设置有所述内燃机的设置面平行的面切开的剖视图中为S字形状。
根据本发明,能够形成这样的弯曲构造的EGR通路:由于是将型芯取出的成型模具的关系,所以在制造上效率较高,此外,在争取通路长度的同时形成折回部这一点上,效率较高。
优选为:在所述汇合部,所述弯曲构造的EGR通路和从该弯曲构造的EGR通路的上游侧上方朝向所述汇合部侧延伸的上游侧进气通路(例如后述的上游侧进气通路10)以锐角汇合。
根据本发明,弯曲构造的EGR通路和上游侧进气通路以锐角汇合,因此,从上游侧进气通路进入到EGR通路的窜漏油只要乘上进气的气流,便难以朝向与进气的气流大致相反的方向进入到弯曲构造的EGR通路。因此,能够抑制窜漏油从上游侧进气通路进入到弯曲构造的EGR通路的情况。
优选为:在所述汇合部的内壁面设置有堤部(例如后述的堤部11),该堤部向内侧突出,防止窜漏油从所述上游侧进气通路沿内壁面流入到所述弯曲构造的EGR通路。
根据本发明,通过堤部能够防止窜漏油从汇合部的上游侧的进气通路沿内壁面流入到弯曲构造的EGR通路的情况。因此,能够抑制窜漏油从上游侧进气通路进入到弯曲构造的EGR通路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从上方观察具备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EGR装置的内燃机的横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弯曲构造EGR通路和上游侧进气通路的概观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弯曲构造EGR通路的纵剖视图。
图4是从下方观察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弯曲构造EGR通路的横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弯曲构造EGR通路和上游侧进气通路的纵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从上方观察具备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EGR装置5的内燃机1的横剖视图。具体地说,图1是从上方观察以与设置有内燃机1的设置面平行的面剖开的剖面的图。图1所示的内燃机1是具有4个气缸2a~2d的柴油内燃机。内燃机1被供给有从进气通路流入的进气,在气缸2a~2d内对进气喷射燃料来进行燃烧,并使从内燃机1排出的排气流出到排气通路。
在内燃机1连接有进气通路和排气通路。如图1所示,进气通路在与内燃机1连接的连接部具有进气歧管3。另一方面,如图1所示,排气通路在与内燃机1连接的连接部具有排气歧管4。
该内燃机1设置有EGR装置5,EGR装置5用于使从内燃机1排出的排气的一部分作为EGR气体从进气系统向内燃机1回流。
EGR装置5具有从排气歧管4连接到进气歧管3的EGR通路6。
EGR通路6由从排气歧管4延伸出的上游侧的盖内EGR通路7和与盖内EGR通路7的下游侧相连接的弯曲构造EGR通路8构成。此外,EGR通路6的通路剖面形状根据各结构而变化,但不少被设置为确保有预定的内径。
此外,在EGR通路6的中途具有EGR阀9,EGR阀9用于调整在EGR通路6中流通的EGR气体的流量。EGR阀9配置在盖内EGR通路7和弯曲构造EGR通路8之间,且设置在内燃机1的进气歧管3侧侧面。EGR阀9根据ECU的指令等来变更EGR通路6的通路截面积,从而调整在EGR通路6流通的EGR气体的流量。
如图1所示,盖内EGR通路7是在内燃机1的气缸盖的端部区域中从排气歧管4侧向进气歧管3侧贯通设置的隧道状的通路。
在这里,内燃机1的气缸盖通过使冷却水循环而被冷却。因此,在盖内EGR通路7流通的EGR气体在内燃机1的气缸盖中被冷却。由此,在本实施方式的EGR装置5中,成为不需要另外设置EGR冷却器的结构。
如图1所示,弯曲构造EGR通路8从设置于内燃机1的进气歧管3侧侧面的EGR阀9延伸,与进气歧管3的入口3a汇合。
具体地说,如图1所示,弯曲构造EGR通路8首先具有从EGR阀9向内燃机1的外方向笔直延伸的直线部8a。在直线部8a的末端设置有折回部8b,折回部8b在以与设置有内燃机1的设置面平行的面切开的剖视图(以下,称为“横剖视图”)中弯曲并折回。折回部8b是使EGR通路6在横剖视图中弯曲成大致U字形状而得到的。折回部8b在直线部8a相反侧的连接端与平缓弯曲部8c相连接。平缓弯曲部8c使折回部8b和汇合部8d以缓慢弯曲的方式连接,汇合部8d是EGR通路与进气歧管3的入口汇合的部分。平缓弯曲部8c在折回部8b相反侧的连接端与汇合部8d相连接。汇合部8d是上游侧进气通路10与弯曲构造EGR通路8汇合从而向进气歧管3的入口3a汇合的部分。
这样,由直线部8a、折回部8b、平缓弯曲部8c和汇合部8d构成的弯曲构造EGR通路8作为整体成为具有在横剖视图中弯曲的折回部8b的、S字形状的弯曲构造。
图2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弯曲构造EGR通路8和上游侧进气通路10的概观立体图。
设置EGR阀9的位置是比汇合部8d靠上方的位置。并且,弯曲构造EGR通路8随着从EGR阀9侧朝向汇合部8d侧而向下方倾斜。具体地说,如图2所示,内燃机1朝向进气歧管3侧以15°向下方倾斜,弯曲构造EGR通路8从EGR阀9侧朝向汇合部8d侧以7°向下方倾斜。即,弯曲构造EGR通路8从EGR阀9侧朝向汇合部8d侧向下方平缓地倾斜。
此外,如图2所示,在该弯曲构造EGR通路8的上方,上游侧进气通路10从弯曲构造EGR通路8的上游侧上方朝向汇合部8d向斜下方延伸并与汇合部8d相连接,从而与进气歧管3的入口3a汇合。
即,在汇合部8d,弯曲构造EGR通路8和上游侧进气通路10以锐角汇合。
图3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弯曲构造EGR通路8的纵剖视图。更详细地说,图3是将直线部8a沿与设置有内燃机1的设置面正交的纵方向切断的剖视图。如图3所示,折回部8b的开口位置8bA和以虚线示出的汇合部8d的开口位置8dA在从侧方向观察时并不重合。由此,在从汇合部8d观察时,如图1所示那样的折回部8b的内径侧内壁面8b1挡在汇合部8d与直线部8a之间。
图4是从下方观察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弯曲构造EGR通路8的横剖视图。
如图4所示,弯曲构造EGR通路8的折回部8b的外侧外壁面不从图示的内燃机1的端部线LE探出。在这里,端部线LE是由其它部件或内燃机1自身所规定的线。本实施方式的端部线LE是由作为其它部件的上游侧进气通路10所规定的端部线。
此外,如图4所示,弯曲构造EGR通路8的中心线的长度cl设定为135mm以上。
图5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弯曲构造EGR通路8和上游侧进气通路10的纵剖视图。
如图5所示,在汇合部8d,倾斜平缓的弯曲构造EGR通路8和从上方以突然倾斜的方式下降的上游侧进气通路10以锐角汇合。因此,上游侧进气通路10的进气的流动和弯曲构造EGR通路8的EGR气体的流动以锐角汇合并以不会碰撞的方式沿大致相同方向流动,从而顺畅地流入到进气歧管3。
此外,如图5所示,在汇合部8d的内壁面设置有堤部11,堤部11向内侧突出,防止窜漏油和冷凝水等从汇合部8d的上游侧进气通路10沿内壁面流入到弯曲构造EGR通路8。
堤部11在汇合部8d的上游侧进气通路10与弯曲构造EGR通路8相连结的连结部12的正上方,形成到进气歧管3侧的端部11a为止,进气歧管3侧的端部11a到达上游侧进气通路10与弯曲构造EGR通路8在汇合部8d相合的部分的侧方的内周面。堤部11形成为随着从连结部12的正上方朝向端部11a而向下方倾斜,从而使窜漏油和冷凝水等顺着该堤部11向端部11a移动。此外,堤部11的高度可以是连结部12的正上方侧高,越是靠端部11a侧越低。
此外,堤部11并不限于该形状,但是,如果形成在上游侧进气通路10与弯曲构造EGR通路8相连结的连结部12附近,则防止窜漏油和冷凝水等流入到弯曲构造EGR通路8的效果较好。
在具备以上结构的EGR装置5中,使作为从内燃机1排出的排气的一部分的EGR气体从排气歧管4向盖内EGR通路7流入,以EGR阀9来调节EGR气体的流量,并使EGR气体在弯曲构造EGR通路8流通并回流到进气歧管3。
由此,根据EGR装置5实现了以下的效果。
即,根据EGR装置5,在设置有EGR阀9的位置和与进气歧管3的入口3a汇合的汇合部8d之间设置有弯曲构造EGR通路8,弯曲构造EGR通路8的弯曲构造 具有在横剖视图中弯曲的折回部8b。此外,弯曲构造EGR通路8随着从EGR阀9侧朝向汇合部8d侧而向下方倾斜。
由此,由于通过弯曲构造EGR通路8的弯曲构造使通路长度变长,弯曲构造EGR通路8朝向汇合部8d侧向下方倾斜,因此,从上游侧进气通路10进入到弯曲构造EGR通路8的窜漏油不容易到达EGR阀9,会沿着弯曲构造EGR通路8的倾斜而返回进气歧管3。此外,即使在雾状的窜漏油从上游侧进气通路10飞起而进入到弯曲构造EGR通路8的情况下,由于通过弯曲构造EGR通路8的弯曲构造使通路长度变长,弯曲构造EGR通路8的弯曲构造具有在横剖视图中弯曲的折回部8b,因此,雾状的窜漏油无法从如图3所示的以虚线示出的汇合部8d的开口位置8dA向折回部8b的开口位置8bA直接飞到EGR阀9,而是撞上图1所示那样的弯曲构造的折回部8b的内径侧内壁面8b1,不会到达EGR阀9。
此外,冷凝水也是一样,由于通过弯曲构造EGR通路8的弯曲构造使通路长度变长,弯曲构造EGR通路8朝向汇合部侧向下方倾斜,因此,从上游侧进气通路10进入到弯曲构造EGR通路8的冷凝水沿着倾斜返回进气歧管3。此外,特别在内燃机起动时在EGR通路6内产生的冷凝水也沿着弯曲构造EGR通路8的倾斜向进气歧管3排出。
此外,即使在窜漏油和冷凝水到达EGR阀9的情况下,由于弯曲构造EGR通路8从设置有EGR阀9的位置朝向汇合部8d侧向下方倾斜,因此,到达EGR阀9的窜漏油和冷凝水沿着弯曲构造EGR通路8的倾斜向进气歧管3排出。
由此,能够防护EGR阀9免受窜漏油和冷凝水的影响。此外,即使在窜漏油和冷凝水到达EGR阀9的情况下,也能够使到达EGR阀9的窜漏油和冷凝水从EGR阀9排出。
此外,通过采用弯曲构造EGR通路8,即使在受限制的空间中也能够确保到EGR阀9为止的必要的通路长度。因此,即使在空间受限的情况下,也能够恰当地避免从上游侧进气通路10进入到弯曲构造EGR通路8的窜漏油和冷凝水到达EGR阀9的情况。
此外,如图1所示,EGR装置5具有盖内EGR通路7,借助内燃机1的气缸盖的冷却来冷却从盖内EGR通路7通过的EGR气体,从而产生大量的冷凝水。因此,存在在EGR阀9滞留有大量的冷凝水的情况。即使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弯曲构造EGR 通路8随着从设置有EGR阀9的位置朝向汇合部8d侧而向下方倾斜,因此,到达EGR阀9的大量的冷凝水沿着弯曲构造EGR通路8的倾斜向进气歧管3排出。
此外,如果设置盖内EGR通路7,则EGR通路整体变得紧凑,难以在设置有EGR阀9的位置和与进气歧管3汇合的汇合部8d之间确保必要的通路长度。即使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设置如图1所示那样的弯曲构造EGR通路8,能够恰当地确保从上游侧进气通路10进入到弯曲构造EGR通路8的窜漏油和冷凝水不会到达EGR阀9的通路长度。
此外,如图4所示,由于弯曲构造EGR通路8不从内燃机1的端部线LE探出,因此,在确保了到EGR阀9为止的必要的通路长度的同时,不会使内燃机1的设置空间大型化。
此外,如图4所示,弯曲构造EGR通路8的中心线的长度cl设定为135mm以上,由此,能够确保到EGR阀9为止的必要的通路长度。因此,能够恰当地避免从上游侧进气通路10进入到弯曲构造EGR通路8的窜漏油和冷凝水到达EGR阀9的情况。
本发明者为了确认该效果而进行了实验。
实验条件:从上游侧进气通路10滴入油。对于油量,考虑到最不利的条件,设定为3.6g/hr。
结果:当弯曲构造EGR通路8的中心线的长度cl为135mm时,在目视下,在EGR阀9没有看到油的附着。另一方面,当弯曲构造EGR通路8的中心线的长度cl为95mm、125mm时,在目视下,在EGR阀9看到了油的附着。
此外,如图1所示,弯曲构造EGR通路8在横剖视图中以S字形状弯曲,因此,能够形成这样的弯曲构造EGR通路8:由于是将型芯取出的成型模具的关系,所以在制造上效率较高,此外,在争取通路长度的同时形成折回部8b这一点上,效率较高。
如图5所示,在汇合部8d,弯曲构造EGR通路8和上游侧进气通路10以锐角汇合,因此,从汇合部8d的上游侧进气通路10进入到弯曲构造EGR通路8的窜漏油只要乘上进气的气流,便难以朝向与进气的气流大致相反的方向进入到弯曲构造EGR通路8。因此,能够抑制窜漏油从上游侧进气通路10进入到弯曲构造EGR通路8的情况。
如图5所示,在汇合部8d的内壁面设置有堤部11,堤部11向内侧突出,防止窜漏油从汇合部8d的上游侧进气通路10沿内壁面流入到弯曲构造EGR通路8。由 此,通过堤部11能够防止窜漏油从汇合部8d的上游侧进气通路10沿内壁面流入到弯曲构造EGR通路8的情况。因此,能够抑制窜漏油从上游侧进气通路10进入到弯曲构造EGR通路8的情况。
此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进行各种变形。
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弯曲构造EGR通路8在横剖视图中为S字形状,但是,也可以为具有其它折回部的弯曲构造,例如在横剖视图中为U字形状等。
此外,弯曲构造EGR通路8朝向汇合部8d侧的向下方的倾斜只要是同样的倾斜,则可以为任何角度。
此外,弯曲构造EGR通路8的上游侧EGR通路也可以不构成为盖内EGR通路。
此外,设置于汇合部8d的内壁面的堤部11也可以为其它形状。
标号说明
1:内燃机;
2a~2d:气缸;
3:进气歧管(进气通路);
3a:入口;
4:排气歧管;
5:EGR装置;
6:EGR通路;
7:盖内EGR通路;
8:弯曲构造EGR通路(弯曲构造的EGR通路);
8a:直线部;
8b:折回部;
8b1:内径侧内壁面;
8c:平缓弯曲部;
8d:汇合部;
9:EGR阀;
10:上游侧进气通路;
11:堤部;
12:连结部。
权利要求书(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
1.(修改后)一种内燃机的EGR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具备:
EGR通路,其使排气的一部分作为EGR气体从内燃机的排气通路向进气通路回流;以及
EGR阀,其设置在所述EGR通路的中途,用于调整在所述EGR通路中流通的EGR气体的流量,
从设置有所述EGR阀的位置到与所述进气通路汇合的汇合部为止的设置于所述内燃机的外侧的EGR通路是弯曲构造,该弯曲构造具有折回部,该折回部在以与设置有所述内燃机的设置面平行的面切开的剖视图中弯曲,
设置有所述EGR阀的位置比所述汇合部靠上方,所述弯曲构造的EGR通路随着从所述EGR阀侧朝向所述汇合部侧而向下方倾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的EGR装置,其特征在于,与所述弯曲构造的EGR通路相连接的上游侧的EGR通路的一部分构成为通过所述内燃机的气缸盖内部的盖内EGR通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燃机的EGR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构造的EGR通路不从所述内燃机的端部线探出,并且,所述弯曲构造的EGR通路的中心线的长度为135mm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内燃机的EGR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构造的EGR通路在以与设置有所述内燃机的设置面平行的面切开的剖视图中为S字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内燃机的EGR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汇合部,所述弯曲构造的EGR通路和从该弯曲构造的EGR通路的上游侧上方朝向所述汇合部延伸的上游侧进气通路以锐角汇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燃机的EGR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汇合部的内壁面设置有堤部,该堤部向内侧突出,防止窜漏油从所述上游侧进气通路沿内壁面流入到所述弯曲构造的EGR通路。

内燃机的EGR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内燃机的EGR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内燃机的EGR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燃机的EGR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燃机的EGR装置.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608576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2.26 CN 103608576 A (21)申请号 201280027617.1 (22)申请日 2012.07.12 2011-175101 2011.08.10 JP F02M 25/07(2006.01) F02F 1/42(2006.01) F02M 35/10(2006.01) (71)申请人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地址 日本东京都 (72)发明人 清水淳史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127 代理人 李辉 黄纶伟 (54) 发明名称 内燃机的 EGR 装置 (57) 。

2、摘要 提供一种内燃机的 EGR 装置, 其能够防护 EGR 阀免受窜漏油和冷凝水的影响。其具备 : EGR 通 路 (6) , 其使排气的一部分作为 EGR 气体从内燃机 (1) 的排气通路向进气通路回流 ; 以及EGR阀 (9) , 其设置在 EGR 通路 (6) 的中途, 用于调整在 EGR 通 路 (6)流通的 EGR 气体的流量, 从设置有 EGR 阀 (9) 的位置到与进气歧管 (3) 汇合的汇合部 (8d) 为止的弯曲构造 EGR 通路 (8) 是弯曲构造, 该弯 曲构造具有折回部 (8b) , 该折回部在以与设置有 内燃机 (1) 的设置面平行的面切开的剖视图中弯 曲, 设置有 。

3、EGR 阀 (9) 的位置比汇合部 (8d) 靠上 方, 弯曲构造 EGR 通路 (8) 随着从 EGR 阀 (9) 侧朝 向汇合部 (8d) 侧而向下方倾斜。 (30)优先权数据 (85)PCT国际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 2013.12.05 (86)PCT国际申请的申请数据 PCT/JP2012/067788 2012.07.12 (87)PCT国际申请的公布数据 WO2013/021779 JA 2013.02.14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7 页 附图 4 页 按照条约第 19 条修改的权利要求书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

4、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7页 附图4页 按照条约第19条修改的权利要求书1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608576 A CN 103608576 A 1/1 页 2 1. 一种内燃机的 EGR 装置, 其特征在于, 其具备 : EGR 通路, 其使排气的一部分作为 EGR 气体从内燃机的排气通路向进气通路回流 ; 以及 EGR 阀, 其设置在所述 EGR 通路的中途, 用于调整在所述 EGR 通路中流通的 EGR 气体的 流量, 从设置有所述EGR阀的位置到与所述进气通路汇合的汇合部为止的EGR通路是弯曲构 造, 该弯曲构造具有折回部, 该折回部在以与设置有所述内燃机的设置面平行的面。

5、切开的 剖视图中弯曲, 设置有所述 EGR 阀的位置比所述汇合部靠上方, 所述弯曲构造的 EGR 通路随着从所述 EGR 阀侧朝向所述汇合部侧而向下方倾斜。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内燃机的 EGR 装置, 其特征在于, 与所述弯曲构造的 EGR 通 路相连接的上游侧的EGR通路的一部分构成为通过所述内燃机的气缸盖内部的盖内EGR通 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燃机的EGR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弯曲构造的EGR通 路不从所述内燃机的端部线探出, 并且, 所述弯曲构造的 EGR 通路的中心线的长度为 135mm 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内燃机的EGR装置, 。

6、其特征在于, 所述弯曲构 造的 EGR 通路在以与设置有所述内燃机的设置面平行的面切开的剖视图中为 S 字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内燃机的EGR装置,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汇合 部, 所述弯曲构造的 EGR 通路和从该弯曲构造的 EGR 通路的上游侧上方朝向所述汇合部延 伸的上游侧进气通路以锐角汇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燃机的EGR装置,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汇合部的内壁面设置 有堤部, 该堤部向内侧突出, 防止窜漏油从所述上游侧进气通路沿内壁面流入到所述弯曲 构造的 EGR 通路。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608576 A 2 1/7 页 3 内燃机的 E。

7、GR 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内燃机的 EGR(Exhaust Gas Recycle : 排气再循环) 装置, 其用于使排 气的一部分从内燃机的排气通路回流到进气通路。 背景技术 0002 以往, 在内燃机中设置有 EGR 装置, EGR 装置使排气的一部分作为 EGR 气体从内燃 机的排气通路回流到进气通路。在 EGR 装置的流通有 EGR 气体的 EGR 通路的中途配置有 EGR 阀, EGR 阀用于调节在 EGR 通路内流通的 EGR 气体的流量。 0003 如果该EGR阀配置在作为EGR通路的出口的进气通路的附近, 则有以下可能 : 在进 气通路中流通来的窜漏油进入到 E。

8、GR 通路内, 其附着于 EGR 阀而使 EGR 阀无法发挥阀功能。 0004 作为针对这样问题的技术, 在专利文献 1 所记载的技术中, EGR 通路随着远离 EGR 阀而向下方倾斜, 其后, 随着朝向缓冲罐 () 而向上方倾斜, 由此, 在比 EGR 阀 的位置低的位置设置有弯曲部 (以下称为 “油积存部” ) 。根据该专利文献 1 的技术, 返回到 缓冲罐的窜漏气体中的雾状的窜漏油在进入到EGR通路时沿着EGR通路的内壁面向下方滴 下, 并积存在最下部的油积存部。由此, 防止了窜漏油向 EGR 阀的附着, 防止了 EGR 阀无法 发挥阀功能的情况。 0005 现有技术文献 0006 专利。

9、文献 0007 专利文献 1 : 日本特许第 3424720 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8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0009 在专利文献 1 记载的技术中, 在 EGR 通路内的 EGR 阀和 EGR 通路与进气通路汇合 的汇合部之间设置有油积存部, 因此, 在积存了进入到 EGR 通路的窜漏油的同时, 也积存了 特别在内燃机起动时在 EGR 通路内产生的冷凝水, 存在于进气通路的冷凝水进入并积存在 EGR 通路。并且, 积存在油积存部的窜漏油和冷凝水由于 EGR 气体的脉动而逆流, 从而到达 EGR 阀。到达了 EGR 阀的窜漏油和冷凝水长时间滞留在 EGR 阀。 0010 滞留在 EGR 阀的窜漏。

10、油在附着并混合有作为排气成分的碳的情况下碳化并成为 固体物质, 因此, EGR 阀粘着而产生动作不良的情况, EGR 阀无法发挥阀功能。 0011 此外, 当在 EGR 阀滞留有冷凝水的情况下, 冷凝水受到排气成分的影响而为酸性, 因此, 在 EGR 阀发生腐蚀, 从而在 EGR 阀发生故障。如果要避免该腐蚀, 则需要使用不锈钢 这样的高价部件。 0012 并且, 由于 EGR 阀配置在 EGR 通路与进气通路汇合的汇合部的下方, 因此, 存在以 下可能 : 存在于进气通路侧的冷凝水在内燃机停止时流入 EGR 阀。 0013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课题而完成的, 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燃机的 EGR 。

11、装置, 其能 够防护 EGR 阀免受窜漏油和冷凝水的影响。 说 明 书 CN 103608576 A 3 2/7 页 4 0014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5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燃机的EGR装置 (例如后述的EGR装置5) , 其特征在于, 其具备 : EGR 通路 (例如后述的 EGR 通路 6) , 其使排气的一部分作为 EGR 气体从内燃机的排气通路向 进气通路回流 ; 以及EGR阀 (例如后述的EGR阀9) , 其设置在所述EGR通路的中途, 用于调整 在所述 EGR 通路中流通的 EGR 气体的流量, 从设置有所述 EGR 阀的位置到与所述进气通路 (例如后述的进气歧管 3) 汇合的。

12、汇合部 (例如后述的汇合部 8d) 为止的 EGR 通路 (例如后述 的弯曲构造 EGR 通路 8) 是弯曲构造, 该弯曲构造具有折回部 (例如后述的折回部 8b) , 该折 回部在以与设置有所述内燃机的设置面平行的面切开的剖视图中弯曲, 设置有所述 EGR 阀 的位置比所述汇合部靠上方, 所述弯曲构造的 EGR 通路随着从所述 EGR 阀侧朝向所述汇合 部侧而向下方倾斜。 0016 根据本发明, 在设置有 EGR 阀的位置和与进气通路汇合的汇合部之间设置有弯曲 构造的 EGR 通路, 该弯曲构造具有折回部, 该折回部在以与设置有内燃机的设置面平行的 面切开的剖视图中弯曲。此外, 弯曲构造的 。

13、EGR 通路随着从 EGR 阀侧朝向汇合部侧而向下 方倾斜。 0017 由此, 由于通过弯曲构造使通路长度变长, 弯曲构造的 EGR 通路朝向汇合部侧向 下方倾斜, 因此, 从进气通路进入到 EGR 通路的窜漏油不容易到达 EGR 阀, 会沿着弯曲构造 的 EGR 通路的倾斜而返回进气通路。此外, 即使在雾状的窜漏油从进气通路飞起而进入到 EGR 通路的情况下, 由于通过弯曲构造使通路长度变长, 且弯曲构造具有在以与设置有内燃 机的设置面平行的面切开的剖视图中弯曲的折回部, 因此, 雾状的窜漏油无法直接飞到 EGR 阀, 而是撞上弯曲构造的折回部的内径侧内壁面, 不会到达 EGR 阀。 001。

14、8 此外, 冷凝水也是一样, 由于通过弯曲构造使通路长度变长, 弯曲构造的 EGR 通路 朝向汇合部侧向下方倾斜, 因此, 从进气通路进入到 EGR 通路的冷凝水沿着倾斜返回进气 通路。此外, 特别在内燃机起动时在 EGR 通路内产生的冷凝水也沿着倾斜向进气通路排出。 0019 此外, 即使在窜漏油和冷凝水到达EGR阀的情况下, 由于弯曲构造的EGR通路随着 从设置有EGR阀的位置朝向汇合部侧而向下方倾斜, 因此, 到达EGR阀的窜漏油和冷凝水沿 着弯曲构造的 EGR 通路的倾斜向进气通路排出。 0020 如以上那样, 根据本发明, 能够防护 EGR 阀免受窜漏油和冷凝水的影响。 0021 此。

15、外, 通过采用弯曲构造的EGR通路, 即使在受限制的空间中也能够确保到EGR阀 为止的必要的通路长度。 因此, 即使在空间受限的情况下, 也能够恰当地避免从进气通路进 入到 EGR 通路的窜漏油和冷凝水到达 EGR 阀的情况。 0022 优选构成为 : 与所述弯曲构造的 EGR 通路相连接的上游侧的 EGR 通路的一部分构 成为通过所述内燃机的气缸盖内部的盖内 EGR 通路 (例如后述的盖内 EGR 通路 7) 。 0023 根据本发明, 由于气缸盖被冷却, 因此通过盖内 EGR 通路的 EGR 气体被冷却, 产生 了大量的冷凝水。即使在这种情况下, 由于弯曲构造的 EGR 通路随着从设置有 。

16、EGR 阀的位 置朝向汇合部侧而向下方倾斜, 因此, 到达EGR阀的大量的冷凝水沿着弯曲构造的EGR通路 的倾斜向进气通路排出。 0024 此外, 如果设置盖内 EGR 通路, 则 EGR 通路整体变得紧凑, 难以在设置有 EGR 阀的 位置和与进气通路汇合的汇合部之间确保必要的通路长度。根据本发明, 即使在这种情况 下, 通过设置弯曲构造的EGR通路, 能够恰当地确保从进气通路进入到EGR通路的窜漏油和 说 明 书 CN 103608576 A 4 3/7 页 5 冷凝水不会到达 EGR 阀的通路长度。 0025 优选为 : 所述弯曲构造的 EGR 通路不从所述内燃机的端部线探出, 并且, 。

17、所述弯曲 构造的 EGR 通路的中心线的长度为 135mm 以上。 0026 根据本发明, 由于弯曲构造的 EGR 通路不从内燃机的端部线探出, 因此, 在确保了 到 EGR 阀为止的必要的通路长度的同时, 不会使内燃机的设置空间大型化。 0027 此外, 弯曲构造的 EGR 通路的中心线的长度为 135mm 以上, 由此, 能够确保到 EGR 阀为止的必要的通路长度。因此, 能够恰当地避免从进气通路进入到 EGR 通路的窜漏油和 冷凝水到达 EGR 阀的情况。 0028 优选为 : 所述弯曲构造的 EGR 通路在以与设置有所述内燃机的设置面平行的面切 开的剖视图中为 S 字形状。 0029 。

18、根据本发明, 能够形成这样的弯曲构造的 EGR 通路 : 由于是将型芯取出的成型模 具的关系, 所以在制造上效率较高, 此外, 在争取通路长度的同时形成折回部这一点上, 效 率较高。 0030 优选为 : 在所述汇合部, 所述弯曲构造的EGR通路和从该弯曲构造的EGR通路的上 游侧上方朝向所述汇合部侧延伸的上游侧进气通路 (例如后述的上游侧进气通路 10) 以锐 角汇合。 0031 根据本发明, 弯曲构造的 EGR 通路和上游侧进气通路以锐角汇合, 因此, 从上游侧 进气通路进入到 EGR 通路的窜漏油只要乘上进气的气流, 便难以朝向与进气的气流大致相 反的方向进入到弯曲构造的 EGR 通路。。

19、因此, 能够抑制窜漏油从上游侧进气通路进入到弯 曲构造的 EGR 通路的情况。 0032 优选为 : 在所述汇合部的内壁面设置有堤部 (例如后述的堤部 11) , 该堤部向内侧 突出, 防止窜漏油从所述上游侧进气通路沿内壁面流入到所述弯曲构造的 EGR 通路。 0033 根据本发明, 通过堤部能够防止窜漏油从汇合部的上游侧的进气通路沿内壁面流 入到弯曲构造的 EGR 通路的情况。因此, 能够抑制窜漏油从上游侧进气通路进入到弯曲构 造的 EGR 通路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34 图 1 是从上方观察具备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 EGR 装置的内燃机的横剖视图。 0035 图2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

20、的弯曲构造EGR通路和上游侧进气通路的概观立体 图。 0036 图 3 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弯曲构造 EGR 通路的纵剖视图。 0037 图 4 是从下方观察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弯曲构造 EGR 通路的横剖视图。 0038 图 5 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弯曲构造 EGR 通路和上游侧进气通路的纵剖视 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9 以下, 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40 图 1 是从上方观察具备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 EGR 装置 5 的内燃机 1 的横剖视 图。具体地说, 图 1 是从上方观察以与设置有内燃机 1 的设置面平行的面剖开的剖面的图。 说 明 书 CN 。

21、103608576 A 5 4/7 页 6 图 1 所示的内燃机 1 是具有 4 个气缸 2a 2d 的柴油内燃机。内燃机 1 被供给有从进气通 路流入的进气, 在气缸 2a 2d 内对进气喷射燃料来进行燃烧, 并使从内燃机 1 排出的排气 流出到排气通路。 0041 在内燃机 1 连接有进气通路和排气通路。如图 1 所示, 进气通路在与内燃机 1 连 接的连接部具有进气歧管 3。另一方面, 如图 1 所示, 排气通路在与内燃机 1 连接的连接部 具有排气歧管 4。 0042 该内燃机 1 设置有 EGR 装置 5, EGR 装置 5 用于使从内燃机 1 排出的排气的一部分 作为 EGR 气体。

22、从进气系统向内燃机 1 回流。 0043 EGR 装置 5 具有从排气歧管 4 连接到进气歧管 3 的 EGR 通路 6。 0044 EGR 通路 6 由从排气歧管 4 延伸出的上游侧的盖内 EGR 通路 7 和与盖内 EGR 通路 7 的下游侧相连接的弯曲构造 EGR 通路 8 构成。此外, EGR 通路 6 的通路剖面形状根据各结 构而变化, 但不少被设置为确保有预定的内径。 0045 此外, 在 EGR 通路 6 的中途具有 EGR 阀 9, EGR 阀 9 用于调整在 EGR 通路 6 中流通 的 EGR 气体的流量。EGR 阀 9 配置在盖内 EGR 通路 7 和弯曲构造 EGR 通。

23、路 8 之间, 且设置在 内燃机 1 的进气歧管 3 侧侧面。EGR 阀 9 根据 ECU 的指令等来变更 EGR 通路 6 的通路截面 积, 从而调整在 EGR 通路 6 流通的 EGR 气体的流量。 0046 如图 1 所示, 盖内 EGR 通路 7 是在内燃机 1 的气缸盖的端部区域中从排气歧管 4 侧向进气歧管 3 侧贯通设置的隧道状的通路。 0047 在这里, 内燃机 1 的气缸盖通过使冷却水循环而被冷却。因此, 在盖内 EGR 通路 7 流通的 EGR 气体在内燃机 1 的气缸盖中被冷却。由此, 在本实施方式的 EGR 装置 5 中, 成为 不需要另外设置 EGR 冷却器的结构。 。

24、0048 如图 1 所示, 弯曲构造 EGR 通路 8 从设置于内燃机 1 的进气歧管 3 侧侧面的 EGR 阀 9 延伸, 与进气歧管 3 的入口 3a 汇合。 0049 具体地说, 如图 1 所示, 弯曲构造 EGR 通路 8 首先具有从 EGR 阀 9 向内燃机 1 的外 方向笔直延伸的直线部 8a。在直线部 8a 的末端设置有折回部 8b, 折回部 8b 在以与设置有 内燃机 1 的设置面平行的面切开的剖视图 (以下, 称为 “横剖视图” ) 中弯曲并折回。折回部 8b 是使 EGR 通路 6 在横剖视图中弯曲成大致 U 字形状而得到的。折回部 8b 在直线部 8a 相 反侧的连接端与。

25、平缓弯曲部 8c 相连接。平缓弯曲部 8c 使折回部 8b 和汇合部 8d 以缓慢弯 曲的方式连接, 汇合部 8d 是 EGR 通路与进气歧管 3 的入口汇合的部分。平缓弯曲部 8c 在 折回部 8b 相反侧的连接端与汇合部 8d 相连接。汇合部 8d 是上游侧进气通路 10 与弯曲构 造 EGR 通路 8 汇合从而向进气歧管 3 的入口 3a 汇合的部分。 0050 这样, 由直线部 8a、 折回部 8b、 平缓弯曲部 8c 和汇合部 8d 构成的弯曲构造 EGR 通 路 8 作为整体成为具有在横剖视图中弯曲的折回部 8b 的、 S 字形状的弯曲构造。 0051 图 2 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

26、式的弯曲构造 EGR 通路 8 和上游侧进气通路 10 的概 观立体图。 0052 设置 EGR 阀 9 的位置是比汇合部 8d 靠上方的位置。并且, 弯曲构造 EGR 通路 8 随 着从 EGR 阀 9 侧朝向汇合部 8d 侧而向下方倾斜。具体地说, 如图 2 所示, 内燃机 1 朝向进 气歧管 3 侧以 15向下方倾斜, 弯曲构造 EGR 通路 8 从 EGR 阀 9 侧朝向汇合部 8d 侧以 7 向下方倾斜。即, 弯曲构造 EGR 通路 8 从 EGR 阀 9 侧朝向汇合部 8d 侧向下方平缓地倾斜。 说 明 书 CN 103608576 A 6 5/7 页 7 0053 此外, 如图 。

27、2 所示, 在该弯曲构造 EGR 通路 8 的上方, 上游侧进气通路 10 从弯曲构 造 EGR 通路 8 的上游侧上方朝向汇合部 8d 向斜下方延伸并与汇合部 8d 相连接, 从而与进 气歧管 3 的入口 3a 汇合。 0054 即, 在汇合部 8d, 弯曲构造 EGR 通路 8 和上游侧进气通路 10 以锐角汇合。 0055 图3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弯曲构造EGR通路8的纵剖视图。 更详细地说, 图 3 是将直线部 8a 沿与设置有内燃机 1 的设置面正交的纵方向切断的剖视图。如图 3 所示, 折回部 8b 的开口位置 8bA 和以虚线示出的汇合部 8d 的开口位置 8dA 在从侧方向。

28、观察时并 不重合。由此, 在从汇合部 8d 观察时, 如图 1 所示那样的折回部 8b 的内径侧内壁面 8b1 挡 在汇合部 8d 与直线部 8a 之间。 0056 图 4 是从下方观察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弯曲构造 EGR 通路 8 的横剖视图。 0057 如图 4 所示, 弯曲构造 EGR 通路 8 的折回部 8b 的外侧外壁面不从图示的内燃机 1 的端部线 LE 探出。在这里, 端部线 LE 是由其它部件或内燃机 1 自身所规定的线。本实施 方式的端部线 LE 是由作为其它部件的上游侧进气通路 10 所规定的端部线。 0058 此外, 如图 4 所示, 弯曲构造 EGR 通路 8 的中心。

29、线的长度 cl 设定为 135mm 以上。 0059 图 5 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弯曲构造 EGR 通路 8 和上游侧进气通路 10 的纵 剖视图。 0060 如图 5 所示, 在汇合部 8d, 倾斜平缓的弯曲构造 EGR 通路 8 和从上方以突然倾斜 的方式下降的上游侧进气通路 10 以锐角汇合。因此, 上游侧进气通路 10 的进气的流动和 弯曲构造 EGR 通路 8 的 EGR 气体的流动以锐角汇合并以不会碰撞的方式沿大致相同方向流 动, 从而顺畅地流入到进气歧管 3。 0061 此外, 如图 5 所示, 在汇合部 8d 的内壁面设置有堤部 11, 堤部 11 向内侧突出, 防 止窜漏。

30、油和冷凝水等从汇合部 8d 的上游侧进气通路 10 沿内壁面流入到弯曲构造 EGR 通路 8。 0062 堤部 11 在汇合部 8d 的上游侧进气通路 10 与弯曲构造 EGR 通路 8 相连结的连结 部 12 的正上方, 形成到进气歧管 3 侧的端部 11a 为止, 进气歧管 3 侧的端部 11a 到达上游 侧进气通路 10 与弯曲构造 EGR 通路 8 在汇合部 8d 相合的部分的侧方的内周面。堤部 11 形成为随着从连结部12的正上方朝向端部11a而向下方倾斜, 从而使窜漏油和冷凝水等顺 着该堤部 11 向端部 11a 移动。此外, 堤部 11 的高度可以是连结部 12 的正上方侧高, 。

31、越是 靠端部 11a 侧越低。 0063 此外, 堤部 11 并不限于该形状, 但是, 如果形成在上游侧进气通路 10 与弯曲构造 EGR 通路 8 相连结的连结部 12 附近, 则防止窜漏油和冷凝水等流入到弯曲构造 EGR 通路 8 的效果较好。 0064 在具备以上结构的 EGR 装置 5 中, 使作为从内燃机 1 排出的排气的一部分的 EGR 气体从排气歧管 4 向盖内 EGR 通路 7 流入, 以 EGR 阀 9 来调节 EGR 气体的流量, 并使 EGR 气 体在弯曲构造 EGR 通路 8 流通并回流到进气歧管 3。 0065 由此, 根据 EGR 装置 5 实现了以下的效果。 00。

32、66 即, 根据 EGR 装置 5, 在设置有 EGR 阀 9 的位置和与进气歧管 3 的入口 3a 汇合的汇 合部 8d 之间设置有弯曲构造 EGR 通路 8, 弯曲构造 EGR 通路 8 的弯曲构造具有在横剖视图 中弯曲的折回部 8b。此外, 弯曲构造 EGR 通路 8 随着从 EGR 阀 9 侧朝向汇合部 8d 侧而向下 说 明 书 CN 103608576 A 7 6/7 页 8 方倾斜。 0067 由此, 由于通过弯曲构造 EGR 通路 8 的弯曲构造使通路长度变长, 弯曲构造 EGR 通 路 8 朝向汇合部 8d 侧向下方倾斜, 因此, 从上游侧进气通路 10 进入到弯曲构造 EG。

33、R 通路 8 的窜漏油不容易到达EGR阀9, 会沿着弯曲构造EGR通路8的倾斜而返回进气歧管3。 此外, 即使在雾状的窜漏油从上游侧进气通路 10 飞起而进入到弯曲构造 EGR 通路 8 的情况下, 由 于通过弯曲构造 EGR 通路 8 的弯曲构造使通路长度变长, 弯曲构造 EGR 通路 8 的弯曲构造 具有在横剖视图中弯曲的折回部 8b, 因此, 雾状的窜漏油无法从如图 3 所示的以虚线示出 的汇合部 8d 的开口位置 8dA 向折回部 8b 的开口位置 8bA 直接飞到 EGR 阀 9, 而是撞上图 1 所示那样的弯曲构造的折回部 8b 的内径侧内壁面 8b1, 不会到达 EGR 阀 9。。

34、 0068 此外, 冷凝水也是一样, 由于通过弯曲构造 EGR 通路 8 的弯曲构造使通路长度变 长, 弯曲构造 EGR 通路 8 朝向汇合部侧向下方倾斜, 因此, 从上游侧进气通路 10 进入到弯曲 构造 EGR 通路 8 的冷凝水沿着倾斜返回进气歧管 3。此外, 特别在内燃机起动时在 EGR 通路 6 内产生的冷凝水也沿着弯曲构造 EGR 通路 8 的倾斜向进气歧管 3 排出。 0069 此外, 即使在窜漏油和冷凝水到达 EGR 阀 9 的情况下, 由于弯曲构造 EGR 通路 8 从 设置有 EGR 阀 9 的位置朝向汇合部 8d 侧向下方倾斜, 因此, 到达 EGR 阀 9 的窜漏油和冷。

35、凝 水沿着弯曲构造 EGR 通路 8 的倾斜向进气歧管 3 排出。 0070 由此, 能够防护 EGR 阀 9 免受窜漏油和冷凝水的影响。此外, 即使在窜漏油和冷凝 水到达 EGR 阀 9 的情况下, 也能够使到达 EGR 阀 9 的窜漏油和冷凝水从 EGR 阀 9 排出。 0071 此外, 通过采用弯曲构造 EGR 通路 8, 即使在受限制的空间中也能够确保到 EGR 阀 9 为止的必要的通路长度。因此, 即使在空间受限的情况下, 也能够恰当地避免从上游侧进 气通路 10 进入到弯曲构造 EGR 通路 8 的窜漏油和冷凝水到达 EGR 阀 9 的情况。 0072 此外, 如图 1 所示, E。

36、GR 装置 5 具有盖内 EGR 通路 7, 借助内燃机 1 的气缸盖的冷却 来冷却从盖内 EGR 通路 7 通过的 EGR 气体, 从而产生大量的冷凝水。因此, 存在在 EGR 阀 9 滞留有大量的冷凝水的情况。即使在这种情况下, 由于弯曲构造 EGR 通路 8 随着从设置有 EGR阀9的位置朝向汇合部8d侧而向下方倾斜, 因此, 到达EGR阀9的大量的冷凝水沿着弯 曲构造 EGR 通路 8 的倾斜向进气歧管 3 排出。 0073 此外, 如果设置盖内 EGR 通路 7, 则 EGR 通路整体变得紧凑, 难以在设置有 EGR 阀 9 的位置和与进气歧管 3 汇合的汇合部 8d 之间确保必要的。

37、通路长度。即使在这种情况下, 通 过设置如图 1 所示那样的弯曲构造 EGR 通路 8, 能够恰当地确保从上游侧进气通路 10 进入 到弯曲构造 EGR 通路 8 的窜漏油和冷凝水不会到达 EGR 阀 9 的通路长度。 0074 此外, 如图4所示, 由于弯曲构造EGR通路8不从内燃机1的端部线LE探出, 因此, 在确保了到 EGR 阀 9 为止的必要的通路长度的同时, 不会使内燃机 1 的设置空间大型化。 0075 此外, 如图 4 所示, 弯曲构造 EGR 通路 8 的中心线的长度 cl 设定为 135mm 以上, 由 此, 能够确保到 EGR 阀 9 为止的必要的通路长度。因此, 能够恰。

38、当地避免从上游侧进气通路 10 进入到弯曲构造 EGR 通路 8 的窜漏油和冷凝水到达 EGR 阀 9 的情况。 0076 本发明者为了确认该效果而进行了实验。 0077 实验条件 : 从上游侧进气通路10滴入油。 对于油量, 考虑到最不利的条件, 设定为 3.6g/hr。 0078 结果 : 当弯曲构造 EGR 通路 8 的中心线的长度 cl 为 135mm 时, 在目视下, 在 EGR 阀 说 明 书 CN 103608576 A 8 7/7 页 9 9 没有看到油的附着。另一方面, 当弯曲构造 EGR 通路 8 的中心线的长度 cl 为 95mm、 125mm 时, 在目视下, 在 EG。

39、R 阀 9 看到了油的附着。 0079 此外, 如图 1 所示, 弯曲构造 EGR 通路 8 在横剖视图中以 S 字形状弯曲, 因此, 能够 形成这样的弯曲构造 EGR 通路 8 : 由于是将型芯取出的成型模具的关系, 所以在制造上效率 较高, 此外, 在争取通路长度的同时形成折回部 8b 这一点上, 效率较高。 0080 如图5所示, 在汇合部8d, 弯曲构造EGR通路8和上游侧进气通路10以锐角汇合, 因此, 从汇合部 8d 的上游侧进气通路 10 进入到弯曲构造 EGR 通路 8 的窜漏油只要乘上进 气的气流, 便难以朝向与进气的气流大致相反的方向进入到弯曲构造 EGR 通路 8。因此,。

40、 能 够抑制窜漏油从上游侧进气通路 10 进入到弯曲构造 EGR 通路 8 的情况。 0081 如图 5 所示, 在汇合部 8d 的内壁面设置有堤部 11, 堤部 11 向内侧突出, 防止窜漏 油从汇合部 8d 的上游侧进气通路 10 沿内壁面流入到弯曲构造 EGR 通路 8。由此, 通过堤部 11 能够防止窜漏油从汇合部 8d 的上游侧进气通路 10 沿内壁面流入到弯曲构造 EGR 通路 8 的情况。因此, 能够抑制窜漏油从上游侧进气通路 10 进入到弯曲构造 EGR 通路 8 的情况。 0082 此外,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 能够进行各种变形。 0083 例如, 在本实施方式中,。

41、 弯曲构造 EGR 通路 8 在横剖视图中为 S 字形状, 但是, 也可 以为具有其它折回部的弯曲构造, 例如在横剖视图中为 U 字形状等。 0084 此外, 弯曲构造 EGR 通路 8 朝向汇合部 8d 侧的向下方的倾斜只要是同样的倾斜, 则可以为任何角度。 0085 此外, 弯曲构造 EGR 通路 8 的上游侧 EGR 通路也可以不构成为盖内 EGR 通路。 0086 此外, 设置于汇合部 8d 的内壁面的堤部 11 也可以为其它形状。 0087 标号说明 0088 1 : 内燃机 ; 0089 2a 2d : 气缸 ; 0090 3 : 进气歧管 (进气通路) ; 0091 3a : 入。

42、口 ; 0092 4 : 排气歧管 ; 0093 5 : EGR 装置 ; 0094 6 : EGR 通路 ; 0095 7 : 盖内 EGR 通路 ; 0096 8 : 弯曲构造 EGR 通路 (弯曲构造的 EGR 通路) ; 0097 8a : 直线部 ; 0098 8b : 折回部 ; 0099 8b1 : 内径侧内壁面 ; 0100 8c : 平缓弯曲部 ; 0101 8d : 汇合部 ; 0102 9 : EGR 阀 ; 0103 10 : 上游侧进气通路 ; 0104 11 : 堤部 ; 0105 12 : 连结部。 说 明 书 CN 103608576 A 9 1/4 页 10 。

43、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608576 A 10 2/4 页 1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608576 A 11 3/4 页 12 图 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608576 A 12 4/4 页 13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608576 A 13 1/1 页 14 1.(修改后) 一种内燃机的 EGR 装置, 其特征在于, 其具备 : EGR 通路, 其使排气的一部分作为 EGR 气体从内燃机的排气通路向进气通路回流 ; 以及 EGR 阀, 其设置在所述 EGR 通路的中途, 用于调整在所述 EGR 通路中流通的 EGR 气。

44、体的 流量, 从设置有所述 EGR 阀的位置到与所述进气通路汇合的汇合部为止的设置于所述内燃 机的外侧的 EGR 通路是弯曲构造, 该弯曲构造具有折回部, 该折回部在以与设置有所述内 燃机的设置面平行的面切开的剖视图中弯曲, 设置有所述 EGR 阀的位置比所述汇合部靠上方, 所述弯曲构造的 EGR 通路随着从所述 EGR 阀侧朝向所述汇合部侧而向下方倾斜。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内燃机的 EGR 装置, 其特征在于, 与所述弯曲构造的 EGR 通 路相连接的上游侧的EGR通路的一部分构成为通过所述内燃机的气缸盖内部的盖内EGR通 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燃机的EGR装置, 。

45、其特征在于, 所述弯曲构造的EGR通 路不从所述内燃机的端部线探出, 并且, 所述弯曲构造的 EGR 通路的中心线的长度为 135mm 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内燃机的EGR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弯曲构 造的 EGR 通路在以与设置有所述内燃机的设置面平行的面切开的剖视图中为 S 字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内燃机的EGR装置,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汇合 部, 所述弯曲构造的 EGR 通路和从该弯曲构造的 EGR 通路的上游侧上方朝向所述汇合部延 伸的上游侧进气通路以锐角汇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燃机的EGR装置,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汇合部的内壁面设置 有堤部, 该堤部向内侧突出, 防止窜漏油从所述上游侧进气通路沿内壁面流入到所述弯曲 构造的 EGR 通路。 按照条约第19条修改的权利要求书 CN 103608576 A 14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燃烧发动机;热气或燃烧生成物的发动机装置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