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井下隧道式抢险救援通道系统.pdf

上传人:1520****312 文档编号:616688 上传时间:2018-02-26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1.9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668115.8

申请日:

2014.11.20

公开号:

CN104389632A

公开日:

2015.03.04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21F 11/00申请日:20141120|||公开

IPC分类号:

E21F11/00; E21F1/00

主分类号:

E21F11/00

申请人:

林纪豪

发明人:

林纪豪; 林勇

地址:

118000辽宁省丹东市振兴区振八街22-4号楼5单元308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

代理人:

栾波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煤矿抢险救援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煤矿井下隧道式抢险救援通道系统,包括:抢险救援通道、压风风机、送风风筒带和控制室;抢险救援通道,沿煤矿井下巷道延伸的方向,设置在巷道一侧;控制室设置在地表面上,其内设置有控制器;抢险救援通道的侧壁的上部还设置有压风口;送风风筒带的一端用于与控制室内的压风风机连通,另一端与压风口连通,压风风机与控制器电连接;当巷道内发生瓦斯与煤突出、瓦斯爆炸、火灾、透水、塌方等险情时,压风风机将地面空气通过送风风筒带输送到巷道内;从而降低了巷道内的险情,减少了救援人员的救援难度,进而便于救援人员进入巷道内对巷道内的井下被困人员进行搜救。

权利要求书

1.  煤矿井下隧道式抢险救援通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抢险救援通道、压风风机、送风风筒带和控制室;
所述抢险救援通道,沿煤矿井下巷道延伸的方向,设置在巷道一侧;所述控制室设置在地表面上,其内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抢险救援通道的侧壁上还设置有压风口;所述压风风机设置在所述控制室内,且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送风风筒带的一端与所述压风风机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压风口连通,以向巷道内送风。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井下隧道式抢险救援通道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回风风机和回风风筒带;
所述抢险救援通道的侧壁的上部设置有排风口;所述回风风筒带的一端用于与地表外界连通,另一端通过所述回风风机与所述排风口连通,以排出巷道内的气体。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煤矿井下隧道式抢险救援通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水水泵和排水水龙带;
所述抢险救援通道的侧壁下部设置有排水口;所述排水水龙带的一端与地表外界连通,另一端通过所述排水水泵与所述排水口连通,以排放巷道内的积水。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井下隧道式抢险救援通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抢险救援通道内还设置有抢险应急供电装置;
所述抢险应急供电装置包括供电电缆、应急灯及应急插排;所述应急灯及所述应急插排均通过所述供电电缆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5.
  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煤矿井下隧道式抢险救援通道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消防水泵、全自动扫描定位水炮和控制室;
所述全自动扫描定位水炮设置在所述救援通道的上方,且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一消防水泵设置在所述控制室内,且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用于与地表外界水源连通,以向所述全自动扫描定位水炮供水。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煤矿井下隧道式抢险救援通道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消防水泵和消防栓;
所述抢险救援通道包括多个有门隧道舱和多个无门隧道舱,多个所述有门隧道舱与多个所述无门隧道舱相互交错连接在一起,并组成所述抢险救援通道;
所述消防栓设置在所述有门隧道舱内;所述第二消防水泵设置在所述控制室内,并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二消防水泵用于与地表外界水源连通,以向所述消防栓供水。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煤矿井下隧道式抢险救援通道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消防水枪和消防水龙带;
所述消防水枪和所述消防水龙带均设置在所述有门隧道舱内,所述消防水枪通过所述消防水龙带用于与所述消防栓连通。

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煤矿井下隧道式抢险救援通道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监控摄像头、探照灯、第一显示器和第二显示器;
所述有门隧道舱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监控摄像头和探照灯;所述监控摄像头和所述探照灯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一显示器 设置在所述控制室内,所述第二显示器设置在所述有门隧道舱内,所述第一显示器和所述第二显示器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煤矿井下隧道式抢险救援通道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空气检测仪和第二空气检测仪;
所述第一空气检测仪设置在所述有门隧道舱外,以检测巷道内的空气;所述第二空气检测仪设置在所述有门隧道舱内,以检测所述抢险救援通道内的空气;所述第一空气检测仪和所述第二空气检测仪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10.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煤矿井下隧道式抢险救援通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抢险救援通道内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挂钩和多个吊架;
多个所述挂钩和多个所述吊架,用于吊挂所述送风风筒带、所述回风风筒带和所述排水水龙带。

说明书

煤矿井下隧道式抢险救援通道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矿抢险救援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煤矿井下隧道式抢险救援通道系统。
背景技术
煤是人类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必不可少的能源之一,中国煤矿矿难的伤亡占世界煤矿伤亡的70%,易发生瓦斯爆炸、煤与瓦斯突出、火灾、透水突水、塌方等事故。
当矿难发生后,由于对巷道内的灾变处的损毁程度、灾难严重程度、环境恶劣程度不了解,导致抢险救援出现受阻现象,抢险救援进度缓慢,有时由于不科学、不理智的抢险救援而引发次生灾难,造成更大的财产损失和抢险救援人员伤亡,传统的抢险救援方法,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宝贵的救援时间,被动的抢险救援往往还达不到救援效果,使整个社会为之揪心,成为全世界关注焦点。
因此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3〕99号第二十条提出:加快研制并配备能够快速打通“生命通道”的先进设备。而为了能够减少人员的伤亡,人们设置了煤矿井下避难通道系统。
相关技术中的煤矿井下避难通道系统,其在巷道的一侧设置有一端封闭的避难通道,避难通道的另一端与地表外界连通,避难通道的长度和巷道的长度一致。在避难通道的侧壁上间隔设置有多个用于供井下被困人员进出避难通道的舱门。当煤矿井下灾难发生时, 由于避难隧道是沿着巷道设置的,所以井下被困人员可以很快到达附近的舱门,从而进入至避难通道内升井返回地面或等待救援。
相关技术中的煤矿井下避难通道系统在应用的过程中,救援人员从与地表外界连通的一端进入至避难通道进行救援,并救援避难通道内的井下被困人员。而没有来得及进入避难通道内的井下被困人员,则需要救援人员进入巷道内进行救援。
但是,相关技术中的煤矿井下避难通道系统,仅能供救援人员救助避难通道内的井下被困人员,而巷道内发生瓦斯与煤突出、,瓦斯爆炸、火灾、透水、塌方等险情时会增加了救援人员对巷道内的井下被困人员的救援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煤矿井下隧道式抢险救援通道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当巷道内发生瓦斯与煤突出、瓦斯爆炸、火灾、透水、塌方等险情时瓦斯时,会增加救援人员对巷道内的井下被困人员的救援难度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煤矿井下隧道式抢险救援通道系统,包括:抢险救援通道、压风风机、送风风筒带和控制室;抢险救援通道,沿煤矿井下巷道延伸的方向,设置在巷道一侧;控制室设置在地表面上,其内设置有控制器;抢险救援通道的侧壁上设置有压风口;压风风机设置在控制室内,且与控制器电连接;送风风筒带的一端与压风风机连通,另一端与压风口连通,以向巷道内送风。
进一步地,煤矿井下隧道式抢险救援通道系统,包括:回风风机、回风风筒带;抢险救援通道的侧壁的上部还设置有排风口;回风风筒带的一端用于与地表外界连通,另一端通过回风风机与排风口连通,以排出巷道内的气体。
进一步地,煤矿井下隧道式抢险救援通道系统包括排水水泵和排水水龙带;抢险救援通道的侧壁下部设置有排水口;排水水龙带的一端与地表外界连通,另一端通过排水水泵与排水口连通,以排放巷道内的积水。
进一步地,抢险救援通道内还设置有抢险应急供电装置;抢险应急供电装置包括供电电缆、应急灯及应急插排;应急灯及应急插排均通过供电电缆与控制器电连接。
进一步地,煤矿井下隧道式抢险救援通道系统还包括:第一消防水泵、全自动扫描定位水炮和控制室;全自动扫描定位水炮设置在救援通道的上方,且与控制器电连接;第一消防水泵设置在控制室内,且与控制器电连接,用于与地表外界水源连通,以向全自动扫描定位水炮供水。
进一步地,煤矿井下隧道式抢险救援通道系统还包括第二消防水泵和消防栓;抢险救援通道包括多个有门隧道舱和多个无门隧道舱,多个有门隧道舱与多个无门隧道舱相互交错连接在一起,并组成所述抢险救援通道;消防栓设置在有门隧道舱内;第二消防水泵设置在控制室内,并与控制器电连接;第二消防水泵用于与地表外界水源连通,以向消防栓供水。
进一步地,煤矿井下隧道式抢险救援通道系统还包括消防水枪和消防水龙带;消防水枪和消防水龙带均设置在有门隧道舱内,消防水枪通过消防水龙带用于与消防栓连通。
进一步地,煤矿井下隧道式抢险救援通道系统还包括监控摄像头、探照灯、第一显示器和第二显示器;有门隧道舱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监控摄像头和探照灯;监控摄像头和探照灯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第一显示器设置在控制室内,第二显示器设置在有门隧道舱内,第一显示器和第二显示器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进一步地,煤矿井下隧道式抢险救援通道系统还包括第一空气检测仪和第二空气检测仪;第一空气检测仪设置在有门隧道舱外,以检测巷道内的空气;第二空气检测仪设置在有门隧道舱内,以检测抢险救援通道内的空气;第一空气检测仪和第二空气检测仪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进一步地,抢险救援通道内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挂钩和多个吊架;多个挂钩和多个吊架,用于吊挂送风风筒带、回风风筒带和排水水龙带。
本发明提供的煤矿井下隧道式抢险救援通道系统,其在抢险救援通道设置有压风风机、送风风筒带和控制室;抢险救援通道,沿煤矿井下巷道延伸的方向,设置在巷道一侧;控制室设置在地表面上,其内设置有控制器;抢险救援通道的侧壁的上部还设置有压风口;送风风筒带的一端用于与控制室内的压风风机连通,另一端与压风口连通,压风风机与控制器电连接;当巷道内发生瓦斯与煤突出、瓦斯爆炸、火灾、透水、塌方等险情时,压风风机将地面空气通过送风风筒带输送到巷道内;从而降低了巷道内的险情,减少了救援人员的救援难度,进而便于救援人员进入巷道内对巷道内的井下被困人员进行搜救。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 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煤矿井下隧道式抢险救援通道系统的正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煤矿井下隧道式抢险救援通道系统中的有门隧道舱的正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煤矿井下隧道式抢险救援系统中的无门隧道舱的正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煤矿井下隧道式抢险救援系统中的有门隧道舱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煤矿井下隧道式抢险救援系统中的无门隧道舱的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煤矿井下隧道式抢险救援系统中的有门隧道舱设置在巷道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煤矿井下隧道式抢险救援系统中的无门隧道舱设置在巷道内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抢险救援通道;    2-全自动扫描定位水炮;  3-回风风机;
4-排水水泵;        5-供电电缆;            6-吊架;
7-消防栓;          11-有门隧道舱;         12-无门隧道舱;
111-监控摄像头;    112-探照灯;            113-第一空气检测仪;
114-第二显示器;    121-压风口;            122-排风口;
123-排水口;        31-送风风筒带;         41-回风风筒带;
8-巷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连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煤矿井下隧道式抢险救援通道系统的正视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煤矿井下隧道式抢险救援系统中的无门隧道舱的正视图;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煤矿井下隧道式抢险救援系统中的无门隧道舱的剖视图;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煤矿井下隧道式抢险救援系统中的无门隧道舱设置在巷道内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图3、图5、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煤矿井下隧道式抢险救援通道系统,包括抢险救援通道1、压风风机、送风风筒带31和控制室;抢险救援通道1,沿煤矿井下巷道8延伸的方向,设置在巷道8一侧;控制室设置在地表面上,其内设 置有控制器;抢险救援通道1的侧壁上设置有压风口121;压风风机设置在控制室内,且与控制器电连接;送风风筒带31的一端与压风风机连通,另一端与压风口121连通,以向巷道8内送风。
其中,为了保证外界地表上的空气能够快速顺利的送至巷道8内,煤矿井下隧道式抢险救援通道系统,压风风机和送风风筒带31可以设置多套;且还可以设置有多套接力送风风机,通过多套压风风机、多套送风风筒带31、多套接力送风风机将地表外界的空气能够快速顺利送入至巷道8内。
抢险救援通道1的材质可以为多种,例如:合金钢、碳纤维或者冷拉钢等等抗压强度和硬度较大的材料制成。
当巷道8内发生瓦斯与煤突出、瓦斯爆炸、火灾、透水、塌方等险情时,空气会变得稀薄。压风风机通过送风风筒带将地表外界的空气送入至巷道8内,从而保证了救援人员能够安全顺利救助巷道8内的井下被困人员。
如图1、图3、图5、图4、图7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煤矿井下隧道式抢险救援通道系统,包括抢险救援通道1、回风风机3、回风风筒带41;抢险救援通道1,沿煤矿井下巷道8延伸的方向,设置在巷道8一侧;抢险救援通道1的侧壁的上部设置有排风口122;回风风筒带41的一端用于与地表外界连通,另一端通过回风风机3与排风口122连通,以排出巷道8内的有毒有害气体。
为了能够使巷道8内的有毒有害气体快速顺利排放至地表外界中,煤矿井下隧道式抢险救援通道系统内,可以设置多套回风风筒带41和多套回风风机3,通过多套回风风机3、多套回风风筒带41、 多套接力回风风机将巷道8内的有毒有害气体快速顺利排放至地表外界中。
当第一空气检测仪113检测到巷道8内的空气不达标时,救援人员可以选择对巷道8实施送风施救或实施排风施救,根据需要送风风筒带31和回风风筒带41、压风口121和排风口122可以相互替换用于一致的送风或排风;也可以在某个区段设置为送风,而在一定距离远的某个区段设置为回风;从而使巷道8内的空气得以改善,使被困在巷道8内的井下被困人员免受有毒气体的损害,也使救援人员能够安全快速展开搜救工作。
如图3、图5和图7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煤矿井下隧道式抢险救援通道系统包括排水水泵4和排水水龙带;抢险救援通道1的侧壁下部设置有排水口123;排水水龙带的一端与地表外界连通,另一端通过排水水泵4与排水口123连通,以排放巷道8内的积水。
为了能够使巷道8内的积水快速顺利排放至地表外界中,煤矿井下隧道式抢险救援通道系统内,可以设置多套排水水泵4、多套排水水龙带;通过多套排水水泵4、多套排水水龙带、多套接力排水泵将巷道8内的积水快速顺利排放至地表外界中。
如图4和图5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抢险救援通道1内还设置有抢险应急供电装置;抢险应急供电装置包括供电电缆5、应急灯及应急插排;应急灯及应急插排均通过供电电缆5与控制器电连接。当煤矿井下发生事故后,控制室通过供电电缆5向抢险救援通道1内供电。在抢险救援通道1设置有多个应急灯和应急插排,当某一设备需要用电时,可以将用电设备的电源插头插入至应急插排中即可。
其中,用电设备是指排水水泵4和回风风机3等等,另外,下述实施例中的全自动扫描定位水炮2、监控摄像头111、探照灯112、第二显示器114、第一消防水泵、第二消防水泵、第一空气检测仪113和第二空气检测仪等等均与供电电缆5电连接。
如图1、图2、图4、图6所示,煤矿井下隧道式抢险救援通道系统还包括:第一消防水泵、全自动扫描定位水炮2;全自动扫描定位水炮2设置在救援通道的上方,且与控制器电连接;第一消防水泵设置在控制室内,且与控制器电连接,用于与地表外界水源连通,以向全自动扫描定位水炮2供水。
其中,全自动扫描定位水炮2包括前端红外线摄像头、中央控制器、底座、进水管、回转体、集水管、射流调节环、手把和锁紧机构等能够实现全自动扫描定位功能的一切部件。其通过前端探测系统采集现场红外图像,中央控制器采用图像处理的手段对发生在控制区域内的火灾进行侦测和定位。同时,将采集到的信息传递给控制室内的控制器,从而启动第一消防水泵为全自动扫描定位水炮2供水。全自动扫描定位水炮2即可喷水也可以喷雾,不仅可以灭火,还可以降温除尘。
此外,全自动扫描定位水炮2的数量为多个,第一消防水泵和多个全自动扫描定位水炮2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多个全自动扫描定位水炮2,沿抢险救援通道1延伸的方向,依次设置在抢险救援通道1的上方。当巷道8内发生火情时,在火情相对位置的全自动扫描定位水炮2定位火情发生的位置,并将发生火情的信息传递给地表面上的控制器,控制器启动第一消防水泵工作,并向该全自动扫描定位水炮2供水进行喷水灭火。
本实施例提供的煤矿井下隧道式抢险救援通道系统,其在抢险救援通道1上设置有全自动扫描定位水炮2;当巷道8内发生瓦斯爆炸或者火灾等险情时,全自动扫描定位水炮2能够自动定位发生险情的位置,并将该信息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在控制第一消防水泵工作,并给全自动扫描定位水炮2供水,然后全自动扫描定位水炮2向发生险情的位置喷水;不需要救援人员进入巷道操作灭火,而且降低了巷道8内的险情,减少了救援人员的救援难度,进而便于救援人员进入巷道8内对巷道8内的井下被困人员进行搜救。
第一消防水泵的种类也可以为多种,例如:柴油机消防水泵、电动机消防水泵或者燃气轮机消防水泵等等。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煤矿井下隧道式抢险救援系统中的有门隧道舱的剖视图;如图1、图4和图6所示,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煤矿井下隧道式抢险救援通道系统还包括第二消防水泵和消防栓7;抢险救援通道1包括多个有门隧道舱11和多个无门隧道舱12,多个有门隧道舱11与多个无门隧道舱12相互交错连接在一起,并组成所述抢险救援通道1;消防栓7设置在有门隧道舱11内;第二消防水泵设置在控制室内,并与控制器电连接;第二消防水泵用于与地表外界水源连通,以向消防栓7供水。
其中,第二消防水泵的种类也可以有多种,例如:柴油机消防水泵、电动机消防水泵或者燃气轮机消防水泵等等。
另外,煤矿井下隧道式抢险救援通道系统还包括消防水枪和消防水龙带;消防水枪和消防水龙带均设置在有门隧道舱11内,消防水枪通过消防水龙带用于与消防栓7连通;当不需要使用消防水枪和消防水龙带时,可以将其收纳起来;当需要使用的时候,可以将消防水枪通过消防水龙带连接到消防栓7上,即可灭火。
当煤矿井下发生瓦斯爆炸、火灾事故,控制室打开全自动扫描定位水炮2,对巷道8内进行对火灾点进行灭火,或喷雾降温除尘,救援人员通过抢险救援通道1越过塌方部位到达灾变位置,抢险救援人员打开舱门进入巷道8内,将消防水枪、水龙带与消防栓7连接开启,对巷道8内的火灾点进行彻底灭火,并进行巷道8清理,搜救被困人员。
如图1、图4和图6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为了便于救援人员观察巷道8内的情况,进一步地,煤矿井下隧道式抢险救援通道系统还包括监控摄像头111、探照灯112、第一显示器和第二显示器114;有门隧道舱1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监控摄像头111和探照灯112;监控摄像头111和探照灯112均与控制器电连接;第一显示器设置在控制室内,第二显示器114设置在有门隧道舱11内,第一显示器和第二显示器114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其中,第一显示器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每个有门隧道舱11内均设置有第二显示器114,每个有门隧道舱11外均设置有监控摄像头111和探照灯112;监控摄像头111的画面分别传递给第一显示器和第二显示器114;当第一显示器为一个时,可以将多个监控画面显示在一个第一显示器中;当第一显示器为多个时,一个第一显示器可以显示一个监控摄像头111的监控画面。
当救援人员进入至抢险救援通道1内,救援人员可以根据控制室内的指挥人员的指示,从指定的有门隧道舱11的舱门进入巷道8内,并对巷道8内的井下被困人员进行救援;救援人员也可以根据第二显示器114的显示画面来观察巷道8内的情况,然后选择从某个有门隧道舱11的舱门进入巷道8进行搜救。
如图1、图4和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有门隧道舱11外设置有监控摄像头111和探照灯112,从而便于救援人员在进入巷道8前观察巷道8内的情况,进而使救援人员做好充足的准备,有利于指挥人员指示救援人员对巷道8内的井下被困人员的救援。
如图1、图4和图6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煤矿井下隧道式抢险救援通道系统还包括第一空气检测仪113和第二空气检测仪;第一空气检测仪113设置在有门隧道舱11外,以检测巷道8内的空气;第二空气检测以设置在有门隧道舱11内,以检测抢险救援通道1内的控制;第一空气检测仪113和第二空气检测仪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当救援人员在进入抢险救援通道1之前,利用第一空气检测仪113和第二空气检测仪来检测抢险救援通道1内外的空气指标,并将检测信息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将检测信息转化成数据信息并通过第一显示器和第二显示器114显示出来;救援人员可以根据第一检测仪和第二检测仪的检测结果,来准备救援的工具,从而进一步的提高了救援的效率。
如图4和图5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为了避免送风风筒带31、回风风筒带41和排水水龙带妨碍救援人员救援,进一步地,抢险救援通道1内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挂钩和多个吊架6;多个挂钩和多个吊架6,用于吊挂送风风筒带31、回风风筒带41和排水水龙带;在抢险救援的过程中,可以将送风风筒带31、回风风筒带41和排水水龙带挂在挂钩和吊架6上,从而避免送风风筒带31、回风风筒带41和排水水龙带影响救援人员在救援抢险通道内活动。
另外,排风口122、压风口121和排水口123上均设置有阀门;当不使用时阀门关闭,从而使抢险救援通道1与巷道8之间不相通; 当在抢险救援过程中,需要对巷道8换气、排水时,将压风风机、回风风筒带41、回风风机3、回风风筒带41、排水水泵4和排水水龙带等安装完毕后,再将阀门打开,从而实现巷道8换气和排水;当然,上述的阀门可以为手动阀,也可以为电磁阀。
当煤矿井下发生瓦斯与煤突出事故,根据瓦斯与煤突出事故抢险救援预案,抢险救援人员通过抢险救援通道1越过塌方部位到达灾变位置,控制室开启灾变位置的全自动扫描定位水炮2对巷道8内进行喷雾降温除尘;抢险救援人员将送风风筒带31连接至压风口121,打开压风口121上的阀门,并通过控制器启动压风风机向巷道8内压风;控制室开启抢险救援应急供电装置,通过抢险应急供电电缆5向抢险救援通道内应急供电,根据需要抢险救援人员也可将回风风筒带41连接到回风风机3,回风风机3通过排风管连接排风口122,打开排风口122上的阀门,回风风机3连接应急供电电缆5启动回风风机3,将巷道8内的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气体排放至地表外界;送风风筒带31和回风风筒带41可以用备用吊架吊挂在隧道舱的侧壁上;抢险救援人员可以根据第一空气检测仪113对巷道8内空气进行检测,当检测结果达标后,启动监控摄像头111和探照灯112,抢险救援人员即可进入巷道8内进行清理并搜救被困在巷道8内的井下被困人员。
当煤矿井下发生瓦斯爆炸、火灾事故,根据瓦斯爆炸、火灾事故抢险救援预案,控制室打开灾变位置的全自动扫描定位水炮2,对巷道8内火灾点进行灭火或喷雾降温除尘,抢险救援人员通过抢险救援通道1越过塌方部位到达灾变位置,将送风风筒带31连接到压风口121,并打开压风口121阀门开关,控制室开启压风风机向巷道8内压风;控制室开启抢险救援应急供电装置,通过抢险应急 供电电缆5向抢险救援通道内应急供电;根据需要抢险救援人员也可将回风风筒带41连接到回风风机3,回风风机3通过排风管连接排风口122,打开排风口122上的阀门,回风风机3连接应急供电电缆5,启动回风风机3,将巷道8内的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气体排放至地表外界;送风风筒带31和回风风筒带41可以用备用吊架吊挂在隧道舱的侧壁上;抢险救援人员可以根据第一空气检测仪113对巷道8内空气进行检测,当检测结果达标后,启动监控摄像头111和探照灯112,抢险救援人员打开舱门进入巷道8内,将消防水枪、水龙带与消防栓7连接开启,对巷道8内的火灾点进行彻底灭火,进行清理并搜救被困在巷道8内的井下被困人员。
当煤矿井下发生透水、突水事故,根据透水、突水事故抢险救援预案,抢险救援人员通过险救援通道越过塌方部位到达灾变位置,抢险救援人员将排水水龙带连接排水水泵4,排水水泵4通过排水连接管再与排水口123连通,排水水泵4连接应急供电电缆5,打开排水口123上的阀门,开启排水水泵4向地面抽排巷道8内的积水;抢险救援人员在抢险救援通道1没有被水淹没压风口121连接口处,将送风风筒带31连接到压风口121,打开压风口121上的阀门,控制室开启压风风机向巷道8内送风;根据需要抢险救援人员也可将回风风筒带41连接到回风风机3,回风风机3通过排风管连接排风口122,打开排风口122上的阀门,回风风机3连接应急供电电缆5,启动回风风机3,将巷道8内的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气体排放至地表外界;送风风筒带31、回风风筒带41、排水水龙带可以用备用吊架吊挂在隧道舱的侧壁上;在没有被水淹没处,抢险救援人员可以根据第一空气检测仪113对巷道8内空气进行检测,当 检测结果达标后,启动监控摄像头111和探照灯112,抢险救援人员即可进入巷道8内进行清理并搜救在巷道8内的井下被困人员。
当煤矿井下发生巷道塌方事故,根据巷道8塌方事故抢险救援预案,控制室打开全自动扫描定位水炮2,对巷道8内进行喷雾除尘降温,抢险救援人员通过抢险救援通道1越过塌方部位达到灾变位置,对塌方部位两侧,抢险救援人员将送风风筒带31连接到压风口121,并打开排风口122上的阀门开关,控制室开启压风风机向巷道8内压风;控制室开启抢险救援应急供电装置,通过应急供电电缆5向抢险救援通道1内应急供电;根据需要抢险救援人员也可将回风风筒带41连接到回风风机3,回风风机3通过排风管连接排风口122,打开排风口122上的阀门,回风风机3连接应急供电电缆5,启动回风风机3,将巷道8内的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气体排放至地表外界;送风风筒带31和回风风筒带41可以用备用吊架吊挂在隧道舱的侧壁上;抢险救援人员可以根据第一空气检测仪113对巷道8内空气进行检测,当检测结果达标后,启动监控摄像头111和探照灯112,抢险救援人员即可进入巷道8内进行清理并搜救在巷道8内的井下被困人员。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煤矿井下隧道式抢险救援通道系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煤矿井下隧道式抢险救援通道系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煤矿井下隧道式抢险救援通道系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煤矿井下隧道式抢险救援通道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井下隧道式抢险救援通道系统.pdf(1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43申请公布日21申请号201410668115822申请日20141120E21F11/00200601E21F1/0020060171申请人林纪豪地址118000辽宁省丹东市振兴区振八街224号楼5单元308室72发明人林纪豪林勇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代理人栾波54发明名称煤矿井下隧道式抢险救援通道系统57摘要本发明涉及煤矿抢险救援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煤矿井下隧道式抢险救援通道系统,包括抢险救援通道、压风风机、送风风筒带和控制室;抢险救援通道,沿煤矿井下巷道延伸的方向,设置在巷道一侧;控制室设置在地表面上,其内设置有控制器;抢险救援通。

2、道的侧壁的上部还设置有压风口;送风风筒带的一端用于与控制室内的压风风机连通,另一端与压风口连通,压风风机与控制器电连接;当巷道内发生瓦斯与煤突出、瓦斯爆炸、火灾、透水、塌方等险情时,压风风机将地面空气通过送风风筒带输送到巷道内;从而降低了巷道内的险情,减少了救援人员的救援难度,进而便于救援人员进入巷道内对巷道内的井下被困人员进行搜救。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8页附图6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389632A43申请公布日20150304CN104389632A1/2页21煤矿井下隧道式抢险救援通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抢险救援通道、压风。

3、风机、送风风筒带和控制室;所述抢险救援通道,沿煤矿井下巷道延伸的方向,设置在巷道一侧;所述控制室设置在地表面上,其内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抢险救援通道的侧壁上还设置有压风口;所述压风风机设置在所述控制室内,且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送风风筒带的一端与所述压风风机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压风口连通,以向巷道内送风。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井下隧道式抢险救援通道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回风风机和回风风筒带;所述抢险救援通道的侧壁的上部设置有排风口;所述回风风筒带的一端用于与地表外界连通,另一端通过所述回风风机与所述排风口连通,以排出巷道内的气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煤矿井下隧道式抢险救援通道系统,其特征。

4、在于,包括排水水泵和排水水龙带;所述抢险救援通道的侧壁下部设置有排水口;所述排水水龙带的一端与地表外界连通,另一端通过所述排水水泵与所述排水口连通,以排放巷道内的积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井下隧道式抢险救援通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抢险救援通道内还设置有抢险应急供电装置;所述抢险应急供电装置包括供电电缆、应急灯及应急插排;所述应急灯及所述应急插排均通过所述供电电缆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煤矿井下隧道式抢险救援通道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消防水泵、全自动扫描定位水炮和控制室;所述全自动扫描定位水炮设置在所述救援通道的上方,且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一消防水泵。

5、设置在所述控制室内,且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用于与地表外界水源连通,以向所述全自动扫描定位水炮供水。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煤矿井下隧道式抢险救援通道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消防水泵和消防栓;所述抢险救援通道包括多个有门隧道舱和多个无门隧道舱,多个所述有门隧道舱与多个所述无门隧道舱相互交错连接在一起,并组成所述抢险救援通道;所述消防栓设置在所述有门隧道舱内;所述第二消防水泵设置在所述控制室内,并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二消防水泵用于与地表外界水源连通,以向所述消防栓供水。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煤矿井下隧道式抢险救援通道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消防水枪和消防水龙带;所述消防水枪和所述消防水龙带。

6、均设置在所述有门隧道舱内,所述消防水枪通过所述消防水龙带用于与所述消防栓连通。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煤矿井下隧道式抢险救援通道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监控摄像头、探照灯、第一显示器和第二显示器;所述有门隧道舱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监控摄像头和探照灯;所述监控摄像头和所述探照灯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一显示器设置在所述控制室内,所述第二显示器设置在所述有门隧道舱内,所述第一显示器和所述第二显示器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煤矿井下隧道式抢险救援通道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权利要求书CN104389632A2/2页3一空气检测仪和第二空气检测仪;所述第一空气检测仪设置在所述有门隧道。

7、舱外,以检测巷道内的空气;所述第二空气检测仪设置在所述有门隧道舱内,以检测所述抢险救援通道内的空气;所述第一空气检测仪和所述第二空气检测仪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煤矿井下隧道式抢险救援通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抢险救援通道内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挂钩和多个吊架;多个所述挂钩和多个所述吊架,用于吊挂所述送风风筒带、所述回风风筒带和所述排水水龙带。权利要求书CN104389632A1/8页4煤矿井下隧道式抢险救援通道系统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煤矿抢险救援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煤矿井下隧道式抢险救援通道系统。背景技术0002煤是人类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必不可少的能源之一,中国煤矿矿难。

8、的伤亡占世界煤矿伤亡的70,易发生瓦斯爆炸、煤与瓦斯突出、火灾、透水突水、塌方等事故。0003当矿难发生后,由于对巷道内的灾变处的损毁程度、灾难严重程度、环境恶劣程度不了解,导致抢险救援出现受阻现象,抢险救援进度缓慢,有时由于不科学、不理智的抢险救援而引发次生灾难,造成更大的财产损失和抢险救援人员伤亡,传统的抢险救援方法,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宝贵的救援时间,被动的抢险救援往往还达不到救援效果,使整个社会为之揪心,成为全世界关注焦点。0004因此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399号第二十条提出加快研制并配备能够快速打通“生命通道”的先进设备。而为了能够减少人员的。

9、伤亡,人们设置了煤矿井下避难通道系统。0005相关技术中的煤矿井下避难通道系统,其在巷道的一侧设置有一端封闭的避难通道,避难通道的另一端与地表外界连通,避难通道的长度和巷道的长度一致。在避难通道的侧壁上间隔设置有多个用于供井下被困人员进出避难通道的舱门。当煤矿井下灾难发生时,由于避难隧道是沿着巷道设置的,所以井下被困人员可以很快到达附近的舱门,从而进入至避难通道内升井返回地面或等待救援。0006相关技术中的煤矿井下避难通道系统在应用的过程中,救援人员从与地表外界连通的一端进入至避难通道进行救援,并救援避难通道内的井下被困人员。而没有来得及进入避难通道内的井下被困人员,则需要救援人员进入巷道内进。

10、行救援。0007但是,相关技术中的煤矿井下避难通道系统,仅能供救援人员救助避难通道内的井下被困人员,而巷道内发生瓦斯与煤突出、,瓦斯爆炸、火灾、透水、塌方等险情时会增加了救援人员对巷道内的井下被困人员的救援难度。发明内容0008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煤矿井下隧道式抢险救援通道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当巷道内发生瓦斯与煤突出、瓦斯爆炸、火灾、透水、塌方等险情时瓦斯时,会增加救援人员对巷道内的井下被困人员的救援难度的技术问题。0009本发明提供的煤矿井下隧道式抢险救援通道系统,包括抢险救援通道、压风风机、送风风筒带和控制室;抢险救援通道,沿煤矿井下巷道延伸的方向,设置在巷道一侧;控制室设置在地表。

11、面上,其内设置有控制器;抢险救援通道的侧壁上设置有压风口;压风风机设置在控制室内,且与控制器电连接;送风风筒带的一端与压风风机连通,另一端与压风口连通,以向巷道内送风。说明书CN104389632A2/8页50010进一步地,煤矿井下隧道式抢险救援通道系统,包括回风风机、回风风筒带;抢险救援通道的侧壁的上部还设置有排风口;回风风筒带的一端用于与地表外界连通,另一端通过回风风机与排风口连通,以排出巷道内的气体。0011进一步地,煤矿井下隧道式抢险救援通道系统包括排水水泵和排水水龙带;抢险救援通道的侧壁下部设置有排水口;排水水龙带的一端与地表外界连通,另一端通过排水水泵与排水口连通,以排放巷道内的。

12、积水。0012进一步地,抢险救援通道内还设置有抢险应急供电装置;抢险应急供电装置包括供电电缆、应急灯及应急插排;应急灯及应急插排均通过供电电缆与控制器电连接。0013进一步地,煤矿井下隧道式抢险救援通道系统还包括第一消防水泵、全自动扫描定位水炮和控制室;全自动扫描定位水炮设置在救援通道的上方,且与控制器电连接;第一消防水泵设置在控制室内,且与控制器电连接,用于与地表外界水源连通,以向全自动扫描定位水炮供水。0014进一步地,煤矿井下隧道式抢险救援通道系统还包括第二消防水泵和消防栓;抢险救援通道包括多个有门隧道舱和多个无门隧道舱,多个有门隧道舱与多个无门隧道舱相互交错连接在一起,并组成所述抢险救。

13、援通道;消防栓设置在有门隧道舱内;第二消防水泵设置在控制室内,并与控制器电连接;第二消防水泵用于与地表外界水源连通,以向消防栓供水。0015进一步地,煤矿井下隧道式抢险救援通道系统还包括消防水枪和消防水龙带;消防水枪和消防水龙带均设置在有门隧道舱内,消防水枪通过消防水龙带用于与消防栓连通。0016进一步地,煤矿井下隧道式抢险救援通道系统还包括监控摄像头、探照灯、第一显示器和第二显示器;有门隧道舱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监控摄像头和探照灯;监控摄像头和探照灯均与控制器电连接;第一显示器设置在控制室内,第二显示器设置在有门隧道舱内,第一显示器和第二显示器均与控制器电连接。0017进一步地,煤矿井下隧道式抢。

14、险救援通道系统还包括第一空气检测仪和第二空气检测仪;第一空气检测仪设置在有门隧道舱外,以检测巷道内的空气;第二空气检测仪设置在有门隧道舱内,以检测抢险救援通道内的空气;第一空气检测仪和第二空气检测仪均与控制器电连接。0018进一步地,抢险救援通道内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挂钩和多个吊架;多个挂钩和多个吊架,用于吊挂送风风筒带、回风风筒带和排水水龙带。0019本发明提供的煤矿井下隧道式抢险救援通道系统,其在抢险救援通道设置有压风风机、送风风筒带和控制室;抢险救援通道,沿煤矿井下巷道延伸的方向,设置在巷道一侧;控制室设置在地表面上,其内设置有控制器;抢险救援通道的侧壁的上部还设置有压风口;送风风筒带的一。

15、端用于与控制室内的压风风机连通,另一端与压风口连通,压风风机与控制器电连接;当巷道内发生瓦斯与煤突出、瓦斯爆炸、火灾、透水、塌方等险情时,压风风机将地面空气通过送风风筒带输送到巷道内;从而降低了巷道内的险情,减少了救援人员的救援难度,进而便于救援人员进入巷道内对巷道内的井下被困人员进行搜救。附图说明说明书CN104389632A3/8页6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

16、得其他的附图。002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煤矿井下隧道式抢险救援通道系统的正视图;0022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煤矿井下隧道式抢险救援通道系统中的有门隧道舱的正视图;0023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煤矿井下隧道式抢险救援系统中的无门隧道舱的正视图;0024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煤矿井下隧道式抢险救援系统中的有门隧道舱的剖视图;0025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煤矿井下隧道式抢险救援系统中的无门隧道舱的剖视图;0026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煤矿井下隧道式抢险救援系统中的有门隧道舱设置在巷道内的结构示意图;0027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煤矿井下隧道式抢险救援系统中的无门隧道舱设置在巷道内。

17、的结构示意图。0028附图标记00291抢险救援通道;2全自动扫描定位水炮;3回风风机;00304排水水泵;5供电电缆;6吊架;00317消防栓;11有门隧道舱;12无门隧道舱;0032111监控摄像头;112探照灯;113第一空气检测仪;0033114第二显示器;121压风口;122排风口;0034123排水口;31送风风筒带;41回风风筒带;00358巷道。具体实施方式0036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

18、明保护的范围。0037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0038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连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

19、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说明书CN104389632A4/8页7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0039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煤矿井下隧道式抢险救援通道系统的正视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煤矿井下隧道式抢险救援系统中的无门隧道舱的正视图;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煤矿井下隧道式抢险救援系统中的无门隧道舱的剖视图;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煤矿井下隧道式抢险救援系统中的无门隧道舱设置在巷道内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图3、图5、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煤矿井下隧道式抢险救援通道系统,包。

20、括抢险救援通道1、压风风机、送风风筒带31和控制室;抢险救援通道1,沿煤矿井下巷道8延伸的方向,设置在巷道8一侧;控制室设置在地表面上,其内设置有控制器;抢险救援通道1的侧壁上设置有压风口121;压风风机设置在控制室内,且与控制器电连接;送风风筒带31的一端与压风风机连通,另一端与压风口121连通,以向巷道8内送风。0040其中,为了保证外界地表上的空气能够快速顺利的送至巷道8内,煤矿井下隧道式抢险救援通道系统,压风风机和送风风筒带31可以设置多套;且还可以设置有多套接力送风风机,通过多套压风风机、多套送风风筒带31、多套接力送风风机将地表外界的空气能够快速顺利送入至巷道8内。0041抢险救援。

21、通道1的材质可以为多种,例如合金钢、碳纤维或者冷拉钢等等抗压强度和硬度较大的材料制成。0042当巷道8内发生瓦斯与煤突出、瓦斯爆炸、火灾、透水、塌方等险情时,空气会变得稀薄。压风风机通过送风风筒带将地表外界的空气送入至巷道8内,从而保证了救援人员能够安全顺利救助巷道8内的井下被困人员。0043如图1、图3、图5、图4、图7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煤矿井下隧道式抢险救援通道系统,包括抢险救援通道1、回风风机3、回风风筒带41;抢险救援通道1,沿煤矿井下巷道8延伸的方向,设置在巷道8一侧;抢险救援通道1的侧壁的上部设置有排风口122;回风风筒带41的一端用于与地表外界连通,另一端通过。

22、回风风机3与排风口122连通,以排出巷道8内的有毒有害气体。0044为了能够使巷道8内的有毒有害气体快速顺利排放至地表外界中,煤矿井下隧道式抢险救援通道系统内,可以设置多套回风风筒带41和多套回风风机3,通过多套回风风机3、多套回风风筒带41、多套接力回风风机将巷道8内的有毒有害气体快速顺利排放至地表外界中。0045当第一空气检测仪113检测到巷道8内的空气不达标时,救援人员可以选择对巷道8实施送风施救或实施排风施救,根据需要送风风筒带31和回风风筒带41、压风口121和排风口122可以相互替换用于一致的送风或排风;也可以在某个区段设置为送风,而在一定距离远的某个区段设置为回风;从而使巷道8内。

23、的空气得以改善,使被困在巷道8内的井下被困人员免受有毒气体的损害,也使救援人员能够安全快速展开搜救工作。0046如图3、图5和图7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煤矿井下隧道式抢险救援通道系统包括排水水泵4和排水水龙带;抢险救援通道1的侧壁下部设置有排水口123;排水水龙带的一端与地表外界连通,另一端通过排水水泵4与排水口123连通,以排放巷道8内的积水。0047为了能够使巷道8内的积水快速顺利排放至地表外界中,煤矿井下隧道式抢险救援通道系统内,可以设置多套排水水泵4、多套排水水龙带;通过多套排水水泵4、多套排水说明书CN104389632A5/8页8水龙带、多套接力排水泵将巷道8内的积。

24、水快速顺利排放至地表外界中。0048如图4和图5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抢险救援通道1内还设置有抢险应急供电装置;抢险应急供电装置包括供电电缆5、应急灯及应急插排;应急灯及应急插排均通过供电电缆5与控制器电连接。当煤矿井下发生事故后,控制室通过供电电缆5向抢险救援通道1内供电。在抢险救援通道1设置有多个应急灯和应急插排,当某一设备需要用电时,可以将用电设备的电源插头插入至应急插排中即可。0049其中,用电设备是指排水水泵4和回风风机3等等,另外,下述实施例中的全自动扫描定位水炮2、监控摄像头111、探照灯112、第二显示器114、第一消防水泵、第二消防水泵、第一空气检测仪113和。

25、第二空气检测仪等等均与供电电缆5电连接。0050如图1、图2、图4、图6所示,煤矿井下隧道式抢险救援通道系统还包括第一消防水泵、全自动扫描定位水炮2;全自动扫描定位水炮2设置在救援通道的上方,且与控制器电连接;第一消防水泵设置在控制室内,且与控制器电连接,用于与地表外界水源连通,以向全自动扫描定位水炮2供水。0051其中,全自动扫描定位水炮2包括前端红外线摄像头、中央控制器、底座、进水管、回转体、集水管、射流调节环、手把和锁紧机构等能够实现全自动扫描定位功能的一切部件。其通过前端探测系统采集现场红外图像,中央控制器采用图像处理的手段对发生在控制区域内的火灾进行侦测和定位。同时,将采集到的信息传。

26、递给控制室内的控制器,从而启动第一消防水泵为全自动扫描定位水炮2供水。全自动扫描定位水炮2即可喷水也可以喷雾,不仅可以灭火,还可以降温除尘。0052此外,全自动扫描定位水炮2的数量为多个,第一消防水泵和多个全自动扫描定位水炮2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多个全自动扫描定位水炮2,沿抢险救援通道1延伸的方向,依次设置在抢险救援通道1的上方。当巷道8内发生火情时,在火情相对位置的全自动扫描定位水炮2定位火情发生的位置,并将发生火情的信息传递给地表面上的控制器,控制器启动第一消防水泵工作,并向该全自动扫描定位水炮2供水进行喷水灭火。0053本实施例提供的煤矿井下隧道式抢险救援通道系统,其在抢险救援通道1上设。

27、置有全自动扫描定位水炮2;当巷道8内发生瓦斯爆炸或者火灾等险情时,全自动扫描定位水炮2能够自动定位发生险情的位置,并将该信息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在控制第一消防水泵工作,并给全自动扫描定位水炮2供水,然后全自动扫描定位水炮2向发生险情的位置喷水;不需要救援人员进入巷道操作灭火,而且降低了巷道8内的险情,减少了救援人员的救援难度,进而便于救援人员进入巷道8内对巷道8内的井下被困人员进行搜救。0054第一消防水泵的种类也可以为多种,例如柴油机消防水泵、电动机消防水泵或者燃气轮机消防水泵等等。0055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煤矿井下隧道式抢险救援系统中的有门隧道舱的剖视图;如图1、图4和图6所示,所示。

28、,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煤矿井下隧道式抢险救援通道系统还包括第二消防水泵和消防栓7;抢险救援通道1包括多个有门隧道舱11和多个无门隧道舱12,多个有门隧道舱11与多个无门隧道舱12相互交错连接在一起,并组成所述抢险救援通道1;消防栓7设置在有门隧道舱11内;第二消防水泵设置在控制室内,并与控制器电连接;第二消防水泵用于与地表外界水源连通,以向消防栓7供水。0056其中,第二消防水泵的种类也可以有多种,例如柴油机消防水泵、电动机消防水说明书CN104389632A6/8页9泵或者燃气轮机消防水泵等等。0057另外,煤矿井下隧道式抢险救援通道系统还包括消防水枪和消防水龙带;消防水枪和消防。

29、水龙带均设置在有门隧道舱11内,消防水枪通过消防水龙带用于与消防栓7连通;当不需要使用消防水枪和消防水龙带时,可以将其收纳起来;当需要使用的时候,可以将消防水枪通过消防水龙带连接到消防栓7上,即可灭火。0058当煤矿井下发生瓦斯爆炸、火灾事故,控制室打开全自动扫描定位水炮2,对巷道8内进行对火灾点进行灭火,或喷雾降温除尘,救援人员通过抢险救援通道1越过塌方部位到达灾变位置,抢险救援人员打开舱门进入巷道8内,将消防水枪、水龙带与消防栓7连接开启,对巷道8内的火灾点进行彻底灭火,并进行巷道8清理,搜救被困人员。0059如图1、图4和图6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为了便于救援人员观察巷道8内的情况。

30、,进一步地,煤矿井下隧道式抢险救援通道系统还包括监控摄像头111、探照灯112、第一显示器和第二显示器114;有门隧道舱1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监控摄像头111和探照灯112;监控摄像头111和探照灯112均与控制器电连接;第一显示器设置在控制室内,第二显示器114设置在有门隧道舱11内,第一显示器和第二显示器114均与控制器电连接。0060其中,第一显示器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每个有门隧道舱11内均设置有第二显示器114,每个有门隧道舱11外均设置有监控摄像头111和探照灯112;监控摄像头111的画面分别传递给第一显示器和第二显示器114;当第一显示器为一个时,可以将多个监控画面显示在一个。

31、第一显示器中;当第一显示器为多个时,一个第一显示器可以显示一个监控摄像头111的监控画面。0061当救援人员进入至抢险救援通道1内,救援人员可以根据控制室内的指挥人员的指示,从指定的有门隧道舱11的舱门进入巷道8内,并对巷道8内的井下被困人员进行救援;救援人员也可以根据第二显示器114的显示画面来观察巷道8内的情况,然后选择从某个有门隧道舱11的舱门进入巷道8进行搜救。0062如图1、图4和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有门隧道舱11外设置有监控摄像头111和探照灯112,从而便于救援人员在进入巷道8前观察巷道8内的情况,进而使救援人员做好充足的准备,有利于指挥人员指示救援人员对巷道8内的井下。

32、被困人员的救援。0063如图1、图4和图6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煤矿井下隧道式抢险救援通道系统还包括第一空气检测仪113和第二空气检测仪;第一空气检测仪113设置在有门隧道舱11外,以检测巷道8内的空气;第二空气检测以设置在有门隧道舱11内,以检测抢险救援通道1内的控制;第一空气检测仪113和第二空气检测仪均与控制器电连接。0064当救援人员在进入抢险救援通道1之前,利用第一空气检测仪113和第二空气检测仪来检测抢险救援通道1内外的空气指标,并将检测信息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将检测信息转化成数据信息并通过第一显示器和第二显示器114显示出来;救援人员可以根据第一检测仪和第二检测仪。

33、的检测结果,来准备救援的工具,从而进一步的提高了救援的效率。0065如图4和图5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为了避免送风风筒带31、回风风筒带41和排水水龙带妨碍救援人员救援,进一步地,抢险救援通道1内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挂钩和多个吊架6;多个挂钩和多个吊架6,用于吊挂送风风筒带31、回风风筒带41和排水水龙带;在抢险救援的过程中,可以将送风风筒带31、回风风筒带41和排水水龙带挂在挂钩和吊架6上,从而避免送风风筒带31、回风风筒带41和排水水龙带影响救援人员在救援抢说明书CN104389632A7/8页10险通道内活动。0066另外,排风口122、压风口121和排水口123上均设置有阀门;当不。

34、使用时阀门关闭,从而使抢险救援通道1与巷道8之间不相通;当在抢险救援过程中,需要对巷道8换气、排水时,将压风风机、回风风筒带41、回风风机3、回风风筒带41、排水水泵4和排水水龙带等安装完毕后,再将阀门打开,从而实现巷道8换气和排水;当然,上述的阀门可以为手动阀,也可以为电磁阀。0067当煤矿井下发生瓦斯与煤突出事故,根据瓦斯与煤突出事故抢险救援预案,抢险救援人员通过抢险救援通道1越过塌方部位到达灾变位置,控制室开启灾变位置的全自动扫描定位水炮2对巷道8内进行喷雾降温除尘;抢险救援人员将送风风筒带31连接至压风口121,打开压风口121上的阀门,并通过控制器启动压风风机向巷道8内压风;控制室开。

35、启抢险救援应急供电装置,通过抢险应急供电电缆5向抢险救援通道内应急供电,根据需要抢险救援人员也可将回风风筒带41连接到回风风机3,回风风机3通过排风管连接排风口122,打开排风口122上的阀门,回风风机3连接应急供电电缆5启动回风风机3,将巷道8内的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气体排放至地表外界;送风风筒带31和回风风筒带41可以用备用吊架吊挂在隧道舱的侧壁上;抢险救援人员可以根据第一空气检测仪113对巷道8内空气进行检测,当检测结果达标后,启动监控摄像头111和探照灯112,抢险救援人员即可进入巷道8内进行清理并搜救被困在巷道8内的井下被困人员。0068当煤矿井下发生瓦斯爆炸、火灾事故,根据瓦斯爆炸。

36、、火灾事故抢险救援预案,控制室打开灾变位置的全自动扫描定位水炮2,对巷道8内火灾点进行灭火或喷雾降温除尘,抢险救援人员通过抢险救援通道1越过塌方部位到达灾变位置,将送风风筒带31连接到压风口121,并打开压风口121阀门开关,控制室开启压风风机向巷道8内压风;控制室开启抢险救援应急供电装置,通过抢险应急供电电缆5向抢险救援通道内应急供电;根据需要抢险救援人员也可将回风风筒带41连接到回风风机3,回风风机3通过排风管连接排风口122,打开排风口122上的阀门,回风风机3连接应急供电电缆5,启动回风风机3,将巷道8内的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气体排放至地表外界;送风风筒带31和回风风筒带41可以用备用。

37、吊架吊挂在隧道舱的侧壁上;抢险救援人员可以根据第一空气检测仪113对巷道8内空气进行检测,当检测结果达标后,启动监控摄像头111和探照灯112,抢险救援人员打开舱门进入巷道8内,将消防水枪、水龙带与消防栓7连接开启,对巷道8内的火灾点进行彻底灭火,进行清理并搜救被困在巷道8内的井下被困人员。0069当煤矿井下发生透水、突水事故,根据透水、突水事故抢险救援预案,抢险救援人员通过险救援通道越过塌方部位到达灾变位置,抢险救援人员将排水水龙带连接排水水泵4,排水水泵4通过排水连接管再与排水口123连通,排水水泵4连接应急供电电缆5,打开排水口123上的阀门,开启排水水泵4向地面抽排巷道8内的积水;抢险。

38、救援人员在抢险救援通道1没有被水淹没压风口121连接口处,将送风风筒带31连接到压风口121,打开压风口121上的阀门,控制室开启压风风机向巷道8内送风;根据需要抢险救援人员也可将回风风筒带41连接到回风风机3,回风风机3通过排风管连接排风口122,打开排风口122上的阀门,回风风机3连接应急供电电缆5,启动回风风机3,将巷道8内的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气体排放至地表外界;送风风筒带31、回风风筒带41、排水水龙带可以用备用吊架吊挂在隧道舱的侧壁上;在没有被水淹没处,抢险救援人员可以根据第一空气检测仪113对巷说明书CN104389632A108/8页11道8内空气进行检测,当检测结果达标后,启。

39、动监控摄像头111和探照灯112,抢险救援人员即可进入巷道8内进行清理并搜救在巷道8内的井下被困人员。0070当煤矿井下发生巷道塌方事故,根据巷道8塌方事故抢险救援预案,控制室打开全自动扫描定位水炮2,对巷道8内进行喷雾除尘降温,抢险救援人员通过抢险救援通道1越过塌方部位达到灾变位置,对塌方部位两侧,抢险救援人员将送风风筒带31连接到压风口121,并打开排风口122上的阀门开关,控制室开启压风风机向巷道8内压风;控制室开启抢险救援应急供电装置,通过应急供电电缆5向抢险救援通道1内应急供电;根据需要抢险救援人员也可将回风风筒带41连接到回风风机3,回风风机3通过排风管连接排风口122,打开排风口。

40、122上的阀门,回风风机3连接应急供电电缆5,启动回风风机3,将巷道8内的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气体排放至地表外界;送风风筒带31和回风风筒带41可以用备用吊架吊挂在隧道舱的侧壁上;抢险救援人员可以根据第一空气检测仪113对巷道8内空气进行检测,当检测结果达标后,启动监控摄像头111和探照灯112,抢险救援人员即可进入巷道8内进行清理并搜救在巷道8内的井下被困人员。0071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说明书CN104389632A111/6页12图1说明书附图CN104389632A122/6页13图2图3说明书附图CN104389632A133/6页14图4说明书附图CN104389632A144/6页15图5说明书附图CN104389632A155/6页16图6说明书附图CN104389632A166/6页17图7说明书附图CN104389632A1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土层或岩石的钻进;采矿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